智能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持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

智能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持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

一、智能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撑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晓玲[2](2020)在《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已成为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实现这一环节,如何使汉语教师在现代化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关键。有效地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汉语教材联系起来,组建新型“教参类”资源包,为汉语教师提供更多教学便利和资源支持,是当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信息化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而组建“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能够轻松地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本文试图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数字化智能时代背景下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意义,希冀借此引起学术界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尤其是汉语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本文首先就目前常用汉语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具体定义、性质特点、建设问题等进行详细地说明。然后,对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具体建设情况进行了微观分析,选取了三套不同介质的汉语教材,通过对比其配套教学资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出其中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需求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的设想,并尝试就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开发过程、整体架构、设计原则以及改进空间提出相关建设方案。

易睿[3](2020)在《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与措施应对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上升成为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地位。十九大召开以后,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区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从融合应用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为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评估各地区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评估为例,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旨在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兰州市的落地,确定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在2.0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的任务,进一步明确未来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了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在初拟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运用Delphi法和AHP层次分析法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以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也为其他地区编制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或评估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设计开发评估工具,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与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构建了《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包括6个一级维度,分别为环境、资源、信息化领导力、应用、保障、成果,18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以及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被甘肃省教育厅采纳,作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遴选的评审指标体系;二、设计开发了评估工具,指导评估工作的具体开展,包括兰州市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问卷、访谈提纲以及资料收集目录等。

孔玺[4](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智慧学习环境多注重知识内容、学习路径等方面的自适应调整,较少关注学习者情感层面个性化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或智能设备之间缺乏有效情感交互,情感缺失问题依然存在。智慧学习环境除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知识内容之外,还应当提供满足学习者情感状态的智慧化服务,并能够实现情感状态的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学习者维持在相对积极的情感阶段,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因此,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对智慧学习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当前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理想的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主要通过观看智能设备所显示的富含学习内容的界面、画面(即数字学习画面)来进行知识的获取,同时数字学习画面以其潜在情感特征引起学习者情感发生变化。数字学习画面情感通常由视觉特征向外传达,学习者情感则是学习者在观看画面时所表现的情感状态,但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数字学习画面情感是否会引起学习者发生情感变化?具体又是怎样影响的?等等。为此,本研究以数字学习画面及其情感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探讨数字学习画面情感特征及其与学习者情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此加强智慧学习环境下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情感支持,为智慧学习环境情感交互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实现对数字学习画面情感快速、准确的识别是后续研究的必然条件,本研究采用机器学习领域中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画面情感的自动识别,而在此之前需要在确定分类与情感描述模型并展开数字学习画面的样本数据收集。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按照一定目的与原则设计了数字学习画面分类编码体系,并将数字学习画面情感分为了温馨、欢快、活泼、搞笑、夸张、幽默、有趣、凄凉、枯燥、沉闷、繁乱、虚幻、惊险、恐怖14种类型。之后自编网络爬虫和截屏等程序批量获取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样本数据,最终获得数字学习画面126297幅,之后从126297幅画面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433幅按照14种情感进行人工标注,以组成训练数据集提供给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画面情感可避免人为识别的主观性,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具有4个卷积层4个池化层和1个全连接层的9层卷积神经网络用以识别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该卷积神经网络使用已标注情感的数字学习画面展开训练,最终测试表明该网络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之后使用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对搜集的全部画面进行情感分析,在学科、学段、教学方式等维度上分析情感分布水平。另外,通过人脸表情识别的方式实现对学习者情感准确分类对后续研究顺利进行同样重要,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将学习表情分为常态、高兴、愤怒、悲伤、专注、走神等7类,之后在此基础上收集大量人脸表情数据并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学习者情感的动态识别。测试结果显示人脸识别准确率和表情识别准确率均达到较高水平,证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判断人脸区域并识别学习者情感状态。本研究选择山东某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共41人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探究了数字学习画面情感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使用精心设计的数字学习画面进行授课,并在讲课过程中使用自编同步采集工具成对获取学习者表情图像与数字学习画面图像,最终获取学习者表情图像177515幅,数字学习画面图像177515幅,两类图像一一对应成组保存在数据库中。之后使用对应的识别模型对每组图像分别进行数字学习画面情感识别与学习者情感识别,生成结果数据表后通过相关系数探讨了不同数字学习画面情感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具有温馨、欢快、活泼、搞笑、幽默、有趣情感类型的数字学习画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习者的积极情感,枯燥、沉闷等情感类型则可引起学习者的消极情感,而夸张、凄凉、繁乱、虚幻类型数字学习画面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较为复杂。最后,本研究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结合画面的视觉艺术特征与情感特征,提出关于数字学习画面设计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丰富智慧学习环境下情感交互的理论与实践。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智林[6](2018)在《建构主义理念下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智慧地球的提出,关于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环境等一类内容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校智能化学习环境的建设,2012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并对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进行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作为建设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技术设备被应用到教室环境的建设之中,信息技术手段变得丰富,但是设备如何选择?如何适应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需求?如何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知识探究等能力的养成?也正是我们目前应该进行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作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强调学习环境应该包含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内容。本文结合云南大学智慧教室建设的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智慧教室的建设进行研究。对云南大学目前的教室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建设现状,梳理建设需求,提出智慧教室的建设思路,为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助教实践、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目前云南大学多媒体教室所面临的困境,阐述智慧教室建设的意义,总结智慧教室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依据多媒体教室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数据,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设的相关要求及设计原则,对智慧教室的构建需求进行定位。(3)设计智慧教室的建设思路。借鉴国内外一些智慧教室建设的内容,结合云南大学多媒体教室所面临问题的实际分析,对智慧教室的建设内容进行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层、应用层,设计出能解决目前教室环境面临问题的智慧教室系统架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经过设计总结,本文的部分建设思路被运用到实际的建设中,对学校智慧教室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对智慧教室支撑下部分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设计,为后期智慧教室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坚林[7](2011)在《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文中提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并迅速地进入了社会各领域。应该说,任何技术一旦被引入某个实践领域,便会引起该领域的极大改观,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当然也会改变传统外语教学的信息传递通道、教学内容与活动的整合形式乃至教学过程,也使教学结构形式及其构成要素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教学理念的更迭,导致教学的价值判断及评价标准的变化。鉴于这些变化,我们势必要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很好地整合起来,探索整合的有效手段、方法和模式。尤其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式下,这些研究显得异常地重要和紧迫。本论文主要就是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的整合进行探索性研究,重点是要攻克整合后外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与困惑,运用外语教学的适用理论对整合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重点针对“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所涉及的5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这5个方面的问题是:1.计算机与外语教学在模式中究竟应该是何种关系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2.各院校(试点的和非试点院校)是如何实施新模式的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3.教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新教学模式有何看法,包括他们的教学信念(观念)以及对新模式的认知和适应程度等如何进行培训4.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是否与新模式的实施相匹配教材应如何改进5.根据目前教学上的变化,应怎样完善我们的外语教学系统上述5个研究问题有着相互关联的内在涵义和逻辑顺序,由此引申并确定相关的变量作为数据收集和研究的基础。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本论文对上述5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和探讨,产生了一些颇具学术创新与参考价值的观点,具体描述如下:1.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后,课程的构成范式发生了变化,其构成范式从传统的“2+1”模式(理论、方法+课程或教材)转变为“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或教材),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体现于课程或教材之中。课程构成范式的改变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课程定位的首要特征之一。2.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后,计算机开始从辅助的地位走向了教学的前台,也就是说计算机在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已成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教学中的一个要素。3.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被打破了。外语教学不仅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更加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4.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后,教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都变成了立体式、多媒化的教材。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材的立体式都体现在教材构成的物理概念上,尤其是网络教学内容成了纸质教材的翻版,而教材的有效构成应该是网络内容是纸质课本的延伸而不是翻版。有鉴于此,本论文提出了大学英语第五代教材的研发构想。5.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后,教学要素发生了变化,不少传统要素(如教材、内容、方法等)被新的要素(如多种媒体、网络内容、技术方法等)所替代。要素的变化自然地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系统环境的平衡。失衡的教学环境又导致了许多失调现象的发生。外语教学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教学系统不能自然、和谐、高效地运转。可见,要使计算机网络与我们的外语教学自然地整合起来,使教学系统保持动态和谐,就应以生态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它。外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转必须注重这样两条原则:一是能稳定教学结构,兼容教学要素;二是能制约教学运转,促进个体发展。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兼容、动态、良性是和谐教学生态系统的本质。子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要有利于大系统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达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整个论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重点综述外语教学有关教学模式方面的相关理论。论文将从基本的理论模式入手,逐渐过渡到外语教学的实践模式,并以此将引申至当前这一新模式的理论内涵,深入阐述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需要理论支撑的趋势。第二章为研究的总体设计框架,包括方法、途径、对象、工具等。数据的收集将集中在5个研究问题上,既有定量研究数据又有定性研究数据。第三章为数据的分析和探讨。整个探讨将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上进行。主要探讨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就目前教学情况而言,提出计算机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本质所在。第四章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整个研究以部分学校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现状,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各模式的优势,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过程、条件及学生情况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模式或模式组合,灵活运用。第五章主要就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展开探讨和研究。本章首先就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教师培训的一些建议,包括教师素质、信息素养、信息‐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第六章为教材的开发和研究。本章将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出发,借鉴大学英语教材发展的经验,对现有教材进行探索性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构想。第七章为结论部分。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我们的外语教学模式后,传统的外语教学环境被打破了,出现了许多变化和失调现象。如何使失衡的教学环境重新走向平衡,使新模式能和现有的教学系统协调发展本章将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此进行重点探讨,使外语教学重新进入兼容、动态、良性的发展轨道。本论文是由引言和七个章节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章节既可以独立成篇,又与其他章节构成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对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所探究的内容无疑将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地推动意义,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也颇具学术创新的参考价值。

李立新[8](2009)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实质是一个包含硬件、软件、教学管理等组成的系统。本文主要从教学软件系统的支撑平台、学生如何通过终端进行学习、怎样开展教学工作各个方面来探讨。

骆立锋[9](2007)在《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个由硬件、软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机构组成的一体化的有机系统。从系统物质基础、教学系统支撑平台、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过程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余朝文[10](2007)在《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普及和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目前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1)有效资源匮乏不共享;(2)资源利用低效不能产生应有价值;(3)资源建设不平衡且质量不高;(4)资源类型单调非立体;(5)资源建设不规范。等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并进行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研究。本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对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1)“人”、“物”、“环境”教学资源立体化;(2)网络资源“网格”立体化;(3)教、学方式“立体化”;(4)评价方式“立体化”。界定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和系统结构。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在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对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现状比较、现状原因及特点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及“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分为六个模块:“人力资源”、“网络人文环境”、“教学包”、“教学素材库”、“专题(专业)网站建设”、“图书信息”等。在“人力资源”模块中重点建设“个人知识管理”、“网络人文环境”模块中重点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等等。第四章是根据笔者提出的“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个案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特点分析、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践、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和系统应用分析。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给出结论,找到不足,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对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进行了比较、界定,形成自己的概念模式,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并结合所做的研究设计开发了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实践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形成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二、智能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撑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撑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综述
    1.6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概述
    2.1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的现状考察
    2.2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概念说明
    2.3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性质特点
    2.4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定位
    2.5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问题的检视
3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对比分析
    3.1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说明
    3.2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的对比与评价
    3.3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经验与启示
4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需求调查
    4.1 调查访谈的目的
    4.2 调查访谈过程说明
    4.3 调查访谈结果分析
5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构建规划
    5.1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开发原则
    5.2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功能模块
    5.3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基本框架
    5.4 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的应用页面
6 结语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致谢

(3)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及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教育信息化2.0概述
    2.2 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2.2.1 国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2.2.2 国内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2.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步骤与方法
        2.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2.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方法
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参考
    3.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考虑
        3.3.1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就
        3.3.2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构建
    3.5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评估指标的拟定
        3.5.1 环境评估指标设计
        3.5.2 资源评估指标设计
        3.5.3 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设计
        3.5.4 应用评估指标设计
        3.5.5 保障评估指标设计
        3.5.6 成果评估指标设计
4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
    4.1 专家选择与问卷设计
    4.2 指标的第一轮修订
    4.3 指标的第二轮修订
    4.4 分配指标权重
        4.4.1 构造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4.4.2 编制指标权重函询问卷,邀请专家赋值
        4.4.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5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建议
    5.1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 2.0 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的关键点说明
    5.2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建议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专家函询问表(第一轮)
    附录二 :专家函询问表(第二轮)
    附录三 :指标权重专家函询问卷
    附录四 :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问卷
    附录五 :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访谈
    附录六: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资料收集目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现状
        1.2.2 数字学习画面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智慧学习环境
        2.1.2 数字学习画面
        2.1.3 学习者情感与学习画面情感
    2.2 相关理论
        2.2.1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2.2.2 自主学习理论
        2.2.3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
    2.3 技术基础
        2.3.1 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
        2.3.2 卷积神经网络特点及其结构
        2.3.3 实现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开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描述模型及分类
    3.1 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描述
    3.2 数字学习画面分类
        3.2.1 数字学习画面分类目的
        3.2.2 数字学习画面分类原则
        3.2.3 数字学习画面的分类方式
    3.3 数字学习画面的编码
        3.3.1 编码目的
        3.3.2 编码原则
        3.3.3 数字学习画面的编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学习画面情感估计
    4.1 数字学习画面情感估计概述
    4.2 数字学习画面数据库构建及其情感标注
        4.2.1 数字学习画面数据库的构建
        4.2.2 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标注
    4.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4.3.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4.3.2 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调整
    4.4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4.5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分析
        4.5.1 不同学段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分布
        4.5.2 不同学科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分布
        4.5.3 不同教学方式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分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学习画面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实验研究
    5.1 智慧学习环境中数字学习画面情感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概述
    5.2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情感识别
        5.2.1 学习者人脸图像检测
        5.2.2 学习者人脸图像判断
        5.2.3 学习者表情数据库的构建
        5.2.4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设计
        5.2.5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5.2.6 结果分析
    5.3 实验研究
        5.3.1 实验目的
        5.3.2 实验变量与假设
        5.3.3 实验设计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数据样本统计
        5.4.2 实验数据分析
        5.4.3 结果讨论
    5.5 启示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不足
    6.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建构主义理念下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信息化建设趋势
        1.1.2 国家政策支持
        1.1.3 建构主义实践存在的阻碍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支持
    2.1 智慧教室
        2.1.1 智慧教室产生的背景
        2.1.2 智慧教室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混合学习理论
        2.2.3 情境认知理论
    2.3 相关技术
        2.3.1 物联网技术
        2.3.2 泛在网络技术
        2.3.3 云计算技术
        2.3.4 大数据
        2.3.5 人工智能
第3章 云南大学多媒体教室转型及需求分析
    3.1 多媒体教室困境分析
        3.1.1 助教实践分析
        3.1.2 文献研究结果分析
        3.1.3 学生问卷分析
        3.1.4 教师问卷分析
    3.2 云南大学多媒体教室问题总结
        3.2.1 多媒体教室分散且部分教学环境缺失
        3.2.2 教室环境死板限制教学活动开展
        3.2.3 教学互动的缺失
        3.2.4 学习资源的获取及传输问题
        3.2.5 环境管理问题
    3.3 智慧教室建设的意义
        3.3.1 对教育的意义
        3.3.2 对学习的意义
    3.4 建构主义理论对智慧教室建设的指导
    3.5 智慧教室构建需求总结
第4章 高校智慧教室设计
    4.1 智慧教室的设计思路
    4.2 智慧教室层次模型
    4.3 智慧教室的具体设计
        4.3.1 基础设施层
        4.3.2 网络层
        4.3.3 应用层
第5章 基于智慧教室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
    5.1 小组比赛教学活动
    5.2 小组在线讨论
    5.3 探究展示活动
    5.4 智慧教室设计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附录1 学生问卷
    附录2 教师问卷
    附录3 管理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7)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1. 改变学习观念
        2. 预示未来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
        1.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1)英语的国际地位
        2)现行外语教学的弊端
        3)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
        4)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
        2.外语教学新模式
        3.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三、研究要点
第一章 外语教学模式
    一、模式定义
    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
    三、语言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模式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式学习理论
        3)知觉与归类
        4)编码系统
        5)发现式学习
        6)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习论
        7)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发展过程
        2)理论要素
        3)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二、研究变量
        1.变化
        2.失调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谈调查
        3.实地考察
        4.课堂观察
    小结
第三章 计算机与外语教学
    一、 计算机技术与外语教学
        1. 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二、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现状
        1.课堂观察实例
        2.学生调查分析
        1)大学英语改革后的课堂活动
        2)学生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学的看法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自主学习
        4) 教师作用与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三、计算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新观念
        1. 计算机主导教学
        2. 计算机使用正常化
        3. 硬件、软件、人件
    四、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的整合
        1.打破了“课堂+课本”的局限
        2.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
        3.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小结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本质特性与理论内涵
    二、新模式的实施情况调查
        1.东南大学的教学模式
        2.上海大学的教学模式
        3.模式实施的总结
    三、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
        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2.教师中心模式与学生中心模式
        1)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
    四、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
        1.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2.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1)网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网络探究模式的学习方式和设计原则
        3.小组协作教学模式
        1)小组协作学习要素
        2)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
    五、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小结
第五章 外语教学模式与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一、 教师现状
    二、 教师调查
        1.教师的信念情况
        2.实际课堂教学情况
        3.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
        4.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教学模式”的需求适应情况
    三、教师素质
        1.个体素质要求
        2.信息素养
        3.“信息-教学”素养
        4.体验与培养
    四、教师培训
        1.促进信念体系的完善
        2.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3.促进信息能力的提高
    小结
第六章 立体式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一、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 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
    三、 关于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
        1.教材与目标
        2.教材与使用
        3.教材与技能
        4.教材与技术
    四、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构想
    小结
第七章 外语课程生态化探究
    一、 变化、失调与挑战
    二、 生态学视角审视外语教学
    三、 外语教学中的生态系统与生态位
        1.教学生态系统
        2.教学生态位与生态平衡
    四、 走向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
        1.教学生态环境
        2.课程环境系统
        3.灵活、兼容与和谐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8)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硬件基础
二、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软件结构
    1. 超媒体学习系统的特点
    2. 师生如何交流
    3. 题库管理系统
    4. 考试与评价系统
    5. 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6. 网络课件写作系统
    7. 教学管理系统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信息如何组织
四、结束语

(9)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硬件结构
2 软件结构 (仅指教学支持系统)
    (1) 适应性超媒体学习系统
    (2) 多媒体授课系统
    (3) 师生交互工具
    (4) 网络题库管理系统
    (5) 考试与评价系统
    (6) 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7) 自动答疑系统
    (8) 学习管理系统
    (9) 作业批阅系统
    (10) 网络课件写作系统
    (11) 教学管理系统
    (12) 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
3 信息组织结构
4 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
    (1) 教学研究组
    (2) 教学支持组
    (3) 技术支持组
    (4) 财务
5 结束语

(10)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综述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 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特点分析
    第一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第二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比较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方案
    第二节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包建设方案与实践
    第四节 立体化教学素材库建设方案与实践
    第五节 网站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第六节 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第七节 使用网格技术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设计与应用——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个案
    第一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特点分析
    第二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分析与实践
    第三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选戴
    第四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用探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创新与不足
    三、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智能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撑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汉语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包建设研究[D]. 郭晓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3]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D]. 易睿.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学习画面的情感研究[D]. 孔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建构主义理念下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张智林. 云南大学, 2018(01)
  • [7]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D]. 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7)
  • [8]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建[J]. 李立新. 商场现代化, 2009(18)
  • [9]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研究[J]. 骆立锋. 软件导刊, 2007(17)
  • [10]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D].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智能网络多媒体教学支持环境及软件库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