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辉,刘洋[1](2021)在《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青少年心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决定着个人、家庭、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标准着手,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将所调查的青少年心理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现出来,并延伸至现如今中小学整体存在的教育问题。以此提出以青少年为主体,加强"净网行动"、定期进行心理评估等一些主观教育,再辅以学校、家庭为外部环境因素的正确配合与加强指导,建立起青少年-家庭-学校三方和谐的关系,从而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董娜娜[2](2021)在《积极青少年发展视域下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调研数据的分析》文中认为青少年运动员是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是促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健康发展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及繁荣。但是现实中,青少年运动员教育保障力依然不足,难于满足青少年运动员人才成长的要求,未能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所以对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研究既是对青年工作的推动也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本课题选择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与范式,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青少年运动员在联结、社交能力、道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与执行力等12个维度的发展情况,从内外部的发展环境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聚焦如何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发展资源,从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不同层次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来加强对青少年行为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完成个体积极发展目标的同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论如下:1、首先,基于林丹华学者的概念,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涵盖能力、品格、自我价值、联结四个方面。能力方面,社交能力、心理弹性和执行能力发展良好,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品格方面,教练尤为看重运动员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而教师则会更加注重青少年运动的社会美德,例如尊重、友善、诚实;在自我价值方面,青少年运动员的自信与自决方面还是需要来自第三方的帮助与支持;联结方面,青少年运动员的自评与教练老师的观点基本一致,青少年运动员还是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拥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没有明显的短板,只是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2、通过对12个维度的分析,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发展困境,即自律能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学业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手机依赖、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对未来生活的消极等。并且在PYD理论视域下,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与社会极度脱节,社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3、在运动员的认知中,管理要素和硬件要因素远远不如情感支持要素和软件要素来得重要,这四类属于外部发展资源,而个体内部仅动机与追求是运动员关心在意的。双方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在充分的外部发展环境下,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程度和成就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运动天赋,动机以及人生追求。运动天赋是成为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必要条件,运动员的自信自律、心理弹性影响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有效,最终发展的结果则受他们对未来期望高度和人生追求的影响。建议如下:1、学校层面:为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需要坚持体教融合,让教育系统发挥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主要责任;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执行,有错必罚有惩必行,强化他们的原则和规则意识;改善教育课程与内容;为青少年运动员多提供参与志愿活动的机会,通过提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以帮助青少年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发展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积极联结。2、运动队层面:为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对教练员(教师)教学素质的考察与考核,不断提高他们教学能力。其次,加强队内的竞争与淘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努力的习惯。3、家庭层面:为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需要在情感上多给予他们认可与肯定,多与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情感的沟通,以保持他们情绪稳定与心情愉悦。

黄乾坤[3](2021)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29例就诊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另招募12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版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影响。结果:(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在大五人格量表中,患者组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中,患者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患者组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忍耐、逃避、幻想否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基线期,患者的神经质(β=0.48,P<0.01)、外倾性(β=-0.31,P<0.01)、严谨性(β=0.67,P<0.01)、积极认知(β=-0.19,P=0.04)对HAMA评分影响显着;神经质(β=0.50,P<0.01)、外倾性(β=-0.18,P=0.015)、积极认知(β=-0.13,P=0.041)、家庭支持(β=-0.13,P<0.01)对HAMD-17评分影响显着。(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2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27,P<0.01)、目标专注(β=0.21,P=0.048)、情绪控制(β=0.54,P<0.01)、积极认知(β=0.17,P=0.03)、逃避(β=0.16,P=0.02)对HAMA的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61,P<0.01)、宜人性(β=0.14,P=0.036)、积极认知(β=0.26,P<0.01)、问题解决(β=0.20,P=0.029)对HAMD-17的减分率影响显着。在治疗4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37,P<0.01)、开放性(β=0.13,P=0.023)、目标专注(β=0.19,P=0.036)、情绪控制(β=0.47,P<0.01)、积极认知(β=0.17,P=0.019)对HAMA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53,P<0.01)、宜人性(β=0.22,P<0.01)、积极认知(β=0.36,P<0.01)、家庭支持(β=0.13,P=0.019)、问题解决(β=0.32,P<0.01)、发泄情绪(β=-0.15,P=0.021)对HAMD-17减分率影响显着。结论:(1)高神经质,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低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高忍耐、逃避、幻想否认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2)神经质、外倾性、严谨性、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倾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3)外倾性、开放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逃避应对方式短期内对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宜人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

董宝林[4](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褚昕宇[5](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朱厚伟[6](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磊[7](2021)在《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治的低效性,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在此背景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有益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前提与基础。但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深刻理解与有效防治需要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多方力量的整合。因此,从多个角度,借助不同媒介,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全视角和全景式的透视与剖析,才能达成对其全面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此同时,随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各方的广泛关注,各种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题材被拍摄成电影,以此来反映现实,映射问题。此类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利用影像叙事的手段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导演自身的思考,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哲思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影视教育,校园欺凌影像是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校园欺凌影像又是具有教育意蕴的影视艺术。于此意义而言,校园欺凌影像有机结合了艺术与教育,为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效媒介、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以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符号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作为研究媒介和载体的30部反映校园欺凌问题的青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挖掘电影所具备的现实性特征与意义,并对电影反映现实的方式和手段、电影的情节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以及电影的拍摄技法进行分析、总结与共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现实生活做类比,进而对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影射、分析与研究,以深度挖掘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及意蕴。遵循此逻辑思路,在对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以及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及教育反思。概括而言,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一章为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及其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第二章为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主要从人物形象、空间叙事和行为表达三个维度呈现影像中的校园欺凌景象;第三章为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重点从私人矛盾空间建构与社会关系不合理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样本电影影像叙事的推进;第四章为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以及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三个维度展现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第五章为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主要从影视和教育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影像呈现出的教育意蕴、思考与反省,具体包括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以及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等对策思考,以充分有效发挥校园欺凌影像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的教育价值及社会功用。结语部分主要从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意蕴、思考和反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吴晓靓[8](2021)在《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作用与影响因素》文中提出幸福感是反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已有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1)已有研究主要从当下幸福感的角度来开展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但青少年的幸福感还具有指向未来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青少年幸福感模型”纳入青少年幸福感测量模型,本研究将基于该模型从当下与未来两个时间取向对初中生的幸福感进行研究。(2)国内一些研究调查了我国初中生当下幸福感的现状,但是目前对初中生未来取向的幸福感现状知之甚少;此外,已有研究没有建立初中生当下和未来取向幸福感的全国常模。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取样来解决这些局限,以助于了解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和所处的水平。(3)感觉更幸福会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还是取得更好的成绩会让学生更幸福?已有研究发现了当下幸福感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纵向关系,但是未来取向幸福感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纵向关系仍有待检验。(4)已有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预测青少年的当下幸福感,但以下问题还有待解决:第一,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和落后地区的初中生当下和未来取向幸福感是否比较低?如果是,其原因是什么?第二,青少年自身需要具备什么特征,才能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和地区发展落后对其幸福感的不利影响?第三,父母的自主支持是否能够补偿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初中生的幸福感?回答上述问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地域发展水平是否,并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幸福感;青少年自身需要具备什么特征能够降低这些影响;父母采取何种养育方式能够弥补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幸福感的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开展如下研究:研究一将回答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如何。具体研究如下:研究一A将通过来自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6982名初中生样本调查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居住地的初中生幸福感(当下和未来取向)的差异,并建立初中生当下和未来取向幸福感的平均分常模和百分等级常模;研究一B将通过12个省级行政区的初中生样本从具有不同上学方式(走读、住校)、是否为流动儿童以及具有不同留守经历的角度来分析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研究二将通过14个月的交叉滞后设计来考察幸福感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纵向预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对幸福感的纵向预测作用。研究三将考察家庭环境因素和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具体研究如下:研究三A将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作用和交互作用。在揭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之后,研究三B将检验家庭经济压力感和受歧视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与初中生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三C将考察“内控感”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落后地区初中生幸福感的保护作用;研究三D将考察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父母自主支持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在父母自主支持和初中生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整体来看,在当下和未来取向的幸福感水平上,初二和初三学生显着低于初一学生;县城和乡镇的初中生显着低于市区的初中生;女生显着低于男生;住校生显着低于走读生;流动儿童显着低于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显着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2)当下生活满意度、当下积极情感和未来积极情感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初中生14个月后的学业成绩;但学业成绩不能显着预测初中生14个月后的幸福感。(3)地域发展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当下生活满意度、当下积极情感、未来期望满意度和未来积极情感,并显着负向预测当下消极情感和未来消极情感。(4)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当下消极情感、未来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较大。(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家庭经济压力感和受歧视感预测初中生的幸福感;地域发展水平通过受歧视感预测初中生的幸福感。(6)内控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幸福感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即较高的内控感可以缩小高、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初中生幸福感的差距。此外,内控感水平越高,初中生的幸福感水平越高。(7)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父母自主支持可以显着预测初中生的幸福感水平,并可通过初中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预测其幸福感水平。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以下特征的初中生的幸福感状况可能相对较差:居住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高年级、女生、在学校寄宿、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2)前期幸福感较高的学生在后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3)在落后地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更强。(4)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导致初中生感受到较高的家庭经济压力和感知到更多的他人歧视,进而损害初中生的幸福感;较低的地域发展水平会导致初中生感知到更多的他人歧视,进而损害初中生的幸福感。(5)较高的内控感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落后地区初中生的幸福感具有保护作用。(6)父母采用自主支持的养育方式有利于促进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初中生收获当下和未来取向的幸福感。本研究提示可以通过降低学生的受歧视感、培养学生的内控感和父母采取自主支持式的养育方式来提升初中生的幸福感。

卢宇润[9](2020)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时期,是个体身心逐渐趋向成熟,认知和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速变化给中学生带来很多心理困扰。压力和挫折容易使中学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然而有一些中学生却可以在困境中适应并健康成长。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能在学生应对困难或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弹性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显着负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那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呢?本研究试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提供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策略。本研究的思路为,在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内容的现有研究的综述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某校64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第二部分采用教育实验法,以该校18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4个班为对照组,14个班为实验组,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干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情况良好。(2)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父母婚姻状况、是否住校、教养方式及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婚姻状况良好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父母婚姻离异的学生;走读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住校学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放纵型、忽视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而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弹性没有显着性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的总分和个人力、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三因子得分都显着高于对照组。(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个人力和支持力得分以及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显着高于课程前。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有关增强学生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策略建议:(1)初中学校应该保质保量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乐观心态、积极认知、高自尊等,使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积极应对。

杨盼盼[10](2020)在《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初中一年级作为小学与中学两个学段的衔接点,是个体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毕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初一的学生正面临儿童期与青春期的过渡与适应,因其身体心理发展明显加快,同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该群体心理状况尤其容易出现波动,部分初一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因此,针对初一这个特殊学段的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指导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初一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重要环境,其情感氛围、教养方式、家庭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小觑。父母情感温暖(parental warmth)是家庭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维度。情感温暖水平越高的父母,给予儿童及时的回应与关爱也相对更多,是儿童建立希望感的榜样。已有研究同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以推测,父母情感温暖可能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缺乏父母情感温暖的初一学生往往也表现出迷茫,甚至无望感,他们在困难面前多应对不良,意志力薄弱,希望感总体偏低。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来探讨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且其具体影响机制也不清楚。父母情感温暖是否能通过影响初一学生的希望感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待考证。本研究选取父母情感温暖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希望感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某中学890名初一新生(其中男生435人,女生455人,独生子女442人,非独生子女448人)进行调查,探讨四个问题:(1)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的现状及特点。(2)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及特点。(3)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4)希望感能否中介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一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敌对、强迫、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检出率分别为27.6%、26.9%和19.7%。其中男生的心理状况优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无显着差异;该群体获得的父母情感温暖总体较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一学生中男生希望感水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希望感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SCL-90症状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也就是说,父母情感温暖水平越高,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4)希望感能够完全中介父亲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还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提出提升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希望感的干预方案。学校层面主要通过校园文化、课程与活动、教师希望感、家校合作四条途径来进行干预;家庭层面的干预方案主要由自我学习与提升、家庭人际关系、家校合作、亲子陪伴体验构成;个人层面的方案包含三个部分,即树立目标、提升路径思维与提升动力思维。总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说明:(1)父母情感温暖水平对初一学生SCL-90症状程度有重要影响,二者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即父母情感温暖水平越高,初一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越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2)希望感能完全中介父亲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希望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具体干预措施。因此,本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也为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希望感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全面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入校园是确保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时代需要
    1.3 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及时疏导孩子不良情绪
2 新时代青少年健康的标准与现状
    2.1 青少年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2.2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3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青少年个人存在的问题
    3.2 现今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 解决策略与途径
    4.1 青少年个人问题的解决方法
    4.2 外部因素的解决策略
5 讨论

(2)积极青少年发展视域下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调研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1.1.2 现有研究忽略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发展
        1.1.3 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问题关乎国家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2 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积极青少年发展
        2.1.2 青少年
    2.2 文献综述
        2.2.1 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2.2.2 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2.2.3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的实践研究
        2.2.4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现状
        4.1.1 联结维度
        4.1.2 社交能力维度
        4.1.3 认知能力维度
        4.1.4 自我管理能力维度
        4.1.5 道德能力维度
        4.1.6 心理弹性维度
        4.1.7 明确积极认同维度
        4.1.8 执行能力维度
        4.1.9 自我决定维度
        4.1.10 自我效能维度
        4.1.11 亲社会规范维度
        4.1.12 未来信念维度
    4.2 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1 管理要素
        4.2.2 感情支持要素
        4.2.3 硬件要素
        4.2.4 软件要素
        4.2.5 个体要素
    4.3 应对策略
        4.3.1 学校层面
        4.3.2 运动队层面
        4.3.3 家庭层面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一 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调查问卷
    附件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笔记分析表
    附录四 实地观察记录表

(3)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附件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件三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附件四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附件五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附件六 知情同意书
致谢
作者简介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锻炼心理学
        2.1.2 社会认知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4 社会支持理论
        2.1.5 社会认同理论
        2.1.6 动机理论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5 研究讨论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5.1.1 性别差异讨论
        5.1.2 学段差异讨论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可能的创新点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7)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
        (二)校园欺凌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
        (三)校园欺凌影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媒介和全新载体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文献综述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
        (二)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选取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
        (一)“运动-影像”理论
        (二)“时间-影像”理论
        (三)德勒兹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中的适切性
    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一)微观权力理论的提出
        (二)微观权力形式的演变
        (三)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规训与惩罚
        (四)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
        (五)规训与惩罚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三、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
        (一)心理群体的特征
        (二)“心理群体”概念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四、格伯纳的“涵化理论”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学习”
        (二)电影与大众教育
        (三)“涵化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第二章 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
    一、人物形象
        (一)冲动的欺凌者
        (二)委屈的被欺凌者
        (三)沉默的大多数
        (四)为人师表的焦虑
    二、空间叙事
        (一)躁动的班级教室
        (二)被冷落的校园角落
        (三)并不宁静的教师办公室
    三、行为表达
        (一)冲突中的言语
        (二)冲突中的肢体动作
        (三)潜在的网络行动
第三章 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
    一、私人矛盾空间建构
        (一)心理冲突
        (二)物理空间
    二、权力关系不合理
        (一)社会位阶与身份焦虑
        (二)性别关系
        (三)叙事线索
第四章 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一)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样本电影中的表现
        (二)学校教育制度严苛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制度压抑学生现实诉求的影像分析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家庭教育的滥用
        (三)家庭教育的过度
    三、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一)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足
        (二)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三)社会刻板成见
第五章 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
    一、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一)什么是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二)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三)如何充分尊重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性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
        (一)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主体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方法
        (三)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意义
    三、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化解
        (三)校园欺凌生成与化解机制的现实应用
    四、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
        (一)关怀被欺凌者的现实处境
        (二)抱有真诚的教育关注
        (三)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8)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作用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
    2.1 青少年幸福感的现状
        2.1.1 青少年幸福感模型
        2.1.2 青少年幸福感的现状
        2.1.3 我国青少年幸福感的常模
    2.2 幸福感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2.1 幸福感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2.2.2 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3 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3.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3.2 父母教养风格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4 地域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4.1 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4.2 地域医疗健康水平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4.3 地域教育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4.4 地域综合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3.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3.1 问题提出
        3.1.1 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与常模制定
        3.1.2 初中生幸福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纵向关系
        3.1.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3.1.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预测路径
        3.1.5 内控感对处境不利初中生幸福感的保护作用
        3.1.6 父母自主支持对处境不利初中生幸福感的补偿作用
    3.2 总体研究设计
    3.3 选题的创新性
    3.4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4 研究一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和全国常模的制定
    4.1 研究一A: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和常模制定——基于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的大样本调查
        4.1.1 研究目的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初中生幸福感现状分析的结果
        4.1.5 初中生幸福感常模的制定
        4.1.6 讨论
        4.1.7 结论
    4.2 研究一 B: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住校学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特征
        4.2.1 研究目的
        4.2.2 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结果
        4.2.5 讨论
        4.2.6 结论
5.研究二初中生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14 个月的纵向追踪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数据分析
    5.3 研究程序
    5.4 结果
        5.4.1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5.4.2 幸福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5.5 讨论
        5.5.1 当下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5.5.2 未来取向的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5.5.3 学业成绩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未得到证实
        5.5.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5.6 教育建议
    5.7 结论
6.研究三家庭因素和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影响
    6.1 研究三A: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与初中生幸福感的关系——基于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的研究
        6.1.1 研究目的
        6.1.2 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1.4 结果
        6.1.5 讨论
        6.1.6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1.7 结论
    6.2 研究三B: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与初中生幸福感的关系——家庭经济压力感、受歧视感的中介作用
        6.2.1 研究目的
        6.2.2 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2.4 结果
        6.2.5 讨论
        6.2.6 结论
    6.3 研究三C: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地域发展水平与初中生幸福感的关系——内控感的保护作用
        6.3.1 研究目的
        6.3.2 方法
        6.3.3 数据分析
        6.3.4 结果
        6.3.5 讨论
        6.3.6 结论
    6.4 研究三 D:父母自主支持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初中生幸福感的补偿作用
        6.4.1 研究目的
        6.4.2 方法
        6.4.3 数据分析与研究程序
        6.4.4 结果
        6.4.5 讨论
        6.4.6 结论
7.总讨论
    7.1 处境不利初中生的幸福感需要得到关注
    7.2 感觉更幸福的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吗?
    7.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地域发展水平对初中生幸福感的交互作用
    7.4 可用于改善初中生幸福感的中介因素、保护因素和补偿因素
    7.5 本研究的贡献
    7.6 研究不足与展望
8.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青少年幸福感问卷(样题)
    附录2 家庭经济压力感问卷
    附录3 受歧视感问卷(样题)
    附录4 内控感问卷(样题)
    附录5 父母自主支持(样题)
    附录6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问卷(样题)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综述
    2.2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的研究
3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统计方法
    3.4 研究结果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4.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4.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4.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与教学设计
    4.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4.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一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工具
    5.3 研究程序
    5.4 统计方法
    5.5 研究结果
6 讨论
    6.1 初一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6.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致谢

(10)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初中生心理健康
        1.1.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1.1.2 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2 父母情感温暖
        1.2.1 父母情感温暖的界定与测量
        1.2.2 父母情感温暖与儿童青少年的发展
    1.3 希望感
        1.3.1 希望理论
        1.3.2 希望感的测量
        1.3.3 希望感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价值及创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研究过程及问卷处理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父母情感温暖现状及特点
        4.1.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4.1.2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检验
        4.1.3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生差异检验
        4.1.4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现状
        4.1.5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的性别差异检验
        4.1.6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的独生差异检验
    4.2 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及特点
        4.2.1 希望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4.2.2 希望感的独生差异检验
    4.3 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4 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4.4.1 父母情感温暖、希望感水平以及初一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分析
        4.4.2 初一学生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检验
    4.5 讨论
        4.5.1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4.5.2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现状
        4.5.3 初一学生希望感现状
        4.5.4 初一学生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5.5 希望感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4.6 教育建议
        4.6.1 学校层面
        4.6.2 家庭层面
        4.6.3 个人层面
5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J]. 郭辉,刘洋. 心理月刊, 2021(16)
  • [2]积极青少年发展视域下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调研数据的分析[D]. 董娜娜.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3]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D]. 黄乾坤.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D]. 钟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初中生幸福感的现状、作用与影响因素[D]. 吴晓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D]. 卢宇润. 西南大学, 2020(05)
  • [10]父母情感温暖对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D]. 杨盼盼. 西南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