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作用和规划者的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规划者的作用

一、城市规划的作用与规划师的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陈雷鸣[1](2021)在《基于人民主体论探索市民规划师作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我国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沿纵深方向发展,必须以城市的主人翁——市民为核心切入点,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中人的主体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为理论指引,深入剖析"人"这一主体,强化市民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市民规划师"作为公众参与的模式,为研究规划公众参与提供一种理论分析视角。市民需求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和技术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公共价值取向,而通俗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师往往受到各方利益的裹挟,因此催生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市民规划师。市民规划师主要包含群众推选出的市民规划师、发挥市民规划师组织职能的市民社会、回归市民身份的城市规划相关工作者三类,建立完善的市民规划师规范制度,规定权力与义务,明确参与程度与方式等内容,保障其全程参与并与规划编制人员、城市管理者共同完成规划项目,以社区规划进行实践,为公众参与寻求新的路径。

汪平西[2](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施一峰[3](2019)在《中国境外园区规划与实施影响评估研究 ——以中白工业园为例》文中提出开发区发展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经验之一,对驱动我国城镇化发展、城市空间拓展、空间形态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境外园区成为我国国际经济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优势产能输出、产业技术合作和品牌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为当地产生了经济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等一系列影响。规划作为引导境外园区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其实施过程产生的各类影响进行评估是指导园区理性发展、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保障境外规划实施反馈机制的形成,也对优化当前境外园区规划编制体系、针对性地完善规划引导策略与编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研究对于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的概念界定尚不清晰,也鲜有境外园区规划评估的相关研究,同时受限于实施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国内既有评估体系在境外也缺少适应性,目前暂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体系。因此,本文结合实施环境的特殊性从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的内涵与价值解析入手,建构了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体系,并从规划实施影响前评估和规划实施过程影响评估两个方面以中白工业园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境外园区规划编制与优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为同类型境外园区的实施建设优化方向提供参照。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研究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实证研究部分和研究结论部分,共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基础研究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对境外园区和规划评估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对城市规划评估的价值体系与内涵等理论与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评估环境特殊性建构了评估体系。第三、四、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对中白工业园所在白俄罗斯的规划体系、地方园区发展和案例规划内容概况进行了阐述;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就本文提出的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体系以中白工业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为规划实施前影响评估,对中白工业园博弈主体、基本机制进行分析,并从四个方面的合理性入手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估及其原因解释;第五章为规划实施过程影响评估,分别运用产业集聚度、空间句法、语义分析等评估方法对中白工业园经济产业、空间、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第六章为研究结论部分,在总结了中白工业园实施建设的成绩、经验与问题基础上,就评估结果分别从境外园区规划编制和中白工业园优化发展两个角度提出了策略与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境外园区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评价其经济、空间、社会所代表的发展价值、带动价值以及提升价值的内在有效性,是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的主要价值导向,其中经济效益是境外园区投资建设的基本保障与首要目标,空间建设是发展外部性的体现,而社会融合是长远发展的内在保障。实证结果显示,境外园区规划编制过程实质是各类利益主体博弈过程的体现,通过规模合理性、结构合理性、产业合理性、配套合理性四个维度对中白工业园规划编制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总体合理性欠缺,其中规模合理性和产业合理性的不足较为显着,不对等的综合收益及投资压力、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博弈是主要成因;而规划实施过程影响评估结果显示,中白园区经济产业实施过程中对地方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链协作、联合建设合作研发等模式不断促进地方行业发展,国内优势行业的融合带动效应初步显现,但产业集聚度有待加强;空间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影响了外部城市空间的骨架形态、空间拓展方向,有助于区域功能网络的建构;而社会影响评估结果显示公众除对产业发展持正向评价外对其余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向评价,就业与社会融合是影响园区社会影响的最关键因素。

许皓[4](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高舒琦[5](2018)在《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收缩城市是近年来国际与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二战后,西方国家中的一些城市因去工业化、郊区化、制度变迁等原因出现了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而被归类为收缩城市。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中,人口规模与建成空间规模长期失衡的问题,一些美国的收缩城市提出了以减小建成空间为导向的精明收缩规划,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的收缩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象与机制的探讨之上,而规划应对及实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的收缩城市方兴未艾但缺乏任何有针对性的规划,尚需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聚焦于美国一个较为典型的收缩城市——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市,在近年来所颁布的两个以建成空间减量为精明收缩导向所颁布的规划,在实施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功和经验。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半结构访谈、编程以及基于地块的GIS评估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首先对扬斯敦市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地理与建成空间表征进行了分析。随后,分别分析了扬斯敦市以系统化、主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精明收缩的《2010总体规划》,在其下位的《2013区划》上的实施情况;以及以分散化、被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指定城市中的衰败建筑以实现精明收缩的《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建筑拆除上的实施情况。相应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现。第一,无论是在一致性视角下还是在有效性视角下,扬斯敦市《2010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土地利用转变的减量方式,在《2013区划》中,均未得到较好地实施,这是因为《2010总体规划》忽视了规划实施中所可能涉及的产权、法律、民主、政治以及经济等一系列制度的影响。第二,扬斯敦市《社区行动规划》所提出的衰败建筑拆除的减量方式,在实施中的总体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规划的两个实施者,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由于在实施路径、分工模式、管理模式等制度上的显着不同,使得前者的规划实施结果无论是在一致性还是在有效性上,均远远不如后者。本研究指出精明收缩规划本身并不是拯救收缩城市的万灵药,关键在于建立正当、合适的制度,从而保障收缩城市中各种建成空间减量途径的合法、经济与有效。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应对上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扬斯敦案例值得学习的经验与应当吸取的教训。

徐钜洲[6](2018)在《中国1980年代城市规划思潮》文中提出1993年5月命题的思考01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1980年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关键时期,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为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城市规划在这一历史的大潮中,一方面以其活跃的姿态与改革开放的经济生活相呼应.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与前几十年的传统规划明

庞晓媚[7](2018)在《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控制体系》文中研究表明以―增长‖为核心的规划体系,推动了我国三十多年的高速城镇化进程,现在规划实施领域正经受日益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规划体系自身的价值取向面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普世价值观,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适用广阔的领域。联合国给出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城乡规划是唯一与这17个目标都相关的学科,―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也是17个目标之一。规划体系作为引导发展和管制开发的工具,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开发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颁发规划许可证为核心的开发控制体系是一项普遍的制度安排,它超越了国家政治的制度和社会差异,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阶段的差距,而成为一种共同的工具。开发控制体系作为治理制度涉及政府、公众及开发者的权利分配,并通过管理开发项目对城市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制度形态在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澳大利亚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法‖,欧美发达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化到开发控制制度本身,而我国仍然停留在价值观的倡导和个案项目的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基于我国的历史发展特征和现实及未来发展诉求,将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落实,是城乡规划体系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领域,本研究尝试建构面向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开发控制体系,并促进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制度的变革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综述西方开发控制理论研究的演变,概述西方学者在开发控制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为剖析开发控制的理论及实践奠定基础。辨析了开发与规划的关系,对规划体系的构成以及模式进行论述,梳理开发控制体系与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编制体系的关系,提出并论证了开发控制在规划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并且相对独立的开发控制体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捷径之一。结合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发控制的历史,系统性梳理开发控制目标的演变以及目标与制度之间的联系,阐明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开发控制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归纳开发控制体系具有的特征,包括政治性、经济性、技术性与地方性的特征。第二部分是理论深化研究。将开发控制体系分为制度框架以及规划许可两部分进行深入解剖。构建了制度框架中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主要是以―开发‖的概念与定义为核心,全面深入的论述了开发控制对象具有的物权特征,开发控制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及其公共还原的方式,开发活动的外部性及其分类与评估,总结出行政认可、法律授权许可、区划法授权、土地契约、行政协议和行政规划许可等六种开发控制的方式,论证了开发控制通过制度框架的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规划许可的研究中,分别以英国的规划许可、香港的土地契约、新加坡的土地批租、美国纽约的区划法授权、日本的行政认可等具体开发控制制度研究为基础,归纳出开发控制的一般程序,即―许可的前期准备、许可申请与颁发、许可的维护维护与许可的救济‖等四个阶段,其中,基于行政及相对人的关系,许可的申请与颁发阶段又细分为:申请与受理、磋商与谈判、决定与公示等3个环节;并从规划许可程序的设置理念如公民权利、公共利益、制度成本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协商谈判、公示听证、许可撤回、强制执行等程序,论证了开发控制体系通过程序正义可以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第三部分是我国开发控制的制度剖析以及基于我国国情对规划体系的调整与制度框架的细化。通过对我国开发控制的历史研究,指出我国开发控制的制度困境源于计划经济的制度依赖,将综合理性规划的模型在市场经济下深化并形成了单路径的规划体系;剖析了城乡规划法构建的制度框架并指出其在开发控制对象的界定、利益主体区分、外部性区分、开发控制方式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目前的单路径规划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对我国规划体系提出了调整,从单路径规划体系向复合网络规划体系转变。结合规划体系的调整,论文构建了我国现有的开发控制制度框架,包括对开发活动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分类,新增了建筑物转功能的用途许可,提出了法律授权许可和行政认可两类新的开发控制方式,运用精细化的开发控制方式协调确定性与灵活性,最终将我国目前的规划许可证从―一书三证‖调整为―六证‖,使之符合开发控制制度框架的内在逻辑并适应我国国情。第四部分理论成果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以广州为实践对象,提出以规划许可为核心的开发控制体系整体建构与改进的实施策略。通过对广州市规划许可的历史演变及其在实践中的演进,认为广州市的开发控制实践已经超越了我国法定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理论与实践缺乏统一也造成各种问题,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广州市现有开发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将开发控制的理论模型应用在广州市的规划许可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整体改进。一是对规划许可相关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编制体系提出调整的思路与建议。二是在规划许可的内部程序中,理顺了规划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从而实质性地推动―一站式‖服务。三是在规划许可的分类程序中,优化了规划许可的类型与形式,简化了一般许可程序和环节,强化了影响生态、环境、文化等开发项目的特别许可要求,明确了规划许可相关利益人的权利与责任。广州市规划许可实施的策略研究是一般性开发控制体系制度框架的充实和具体化,可以成为其他城市规划体系改革实践的参考样本。可持续发展涵盖社会、经济、环境等广泛的领域,也暗示了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利益间潜在的―渗透性‖,而这种渗透性正是开发控制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制度是创新的土壤,更好的制度促进更大的创新,开发控制体系的制度变革为创造性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多的机遇,这也是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曹璨[8](2017)在《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进程中媒体与规划师角色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新常态”时代的来临,城乡规划实践重心从传统“增量规划”逐步迈入“存量规划”。城市问题更多地源于社会的多元分化所引发的利益诉求与资源再分配的矛盾。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过程成为社会多元主体产生争议的高发领域,而日渐活跃的城市媒体对公共冲突事件的聚焦也显着地介入并影响着规划进程。广州恩宁路街区由于受到媒体十年以来持续的关注和深度报道而具备了案例研究的意义,本文以媒体影响下的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历程为研究对象,剖析媒体角色及其作用,探究媒体与规划师角色的互补影响关系,启发城市规划师的职业再思考。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1)规划师与媒体角色类型、特征及其分化动因?二者在旧城更新中的“理想角色”类型是什么?(2)二者如何各自及共同影响旧城更新进程的?是否存在相关性?(3)旧城更新中二者的角色及行为的问题是什么?是否存在更优的合作模式?(4)如何寻找媒体与规划师有效的协作路径?为此,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导向进行定性探索,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结合文献研读、理论综述、归纳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首先,对媒体与规划师的角色进行基础性解释,分析得出时代演进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需求的改变,是二者职业角色分化的外在动因;同时,中西方政治经济体制背景的差异是内在的根源,从而形成多样化职业目标、服务对象、价值观念等。并通过对中西方国家发展阶段的类比,辨析出中国城市发展到现阶段或未来状态下,规划师的角色新需求在西方国家的呈现形式,为国内规划师角色的形成提供借鉴,成为构建规划师“理想角色”的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城市规划师经历专业教育到职业分化的过程,将规划师的角色分化为三个阶段:(1)受规划专业教育合格的“中立规划技术者”。(2)之后经历职业分化过程。与政府、市场、居民形成代理关系,代表不同服务主体利益的规划师,分别称为“政府决策参与者”、“企业开发设计者”、“居民利益代言人”;未形成代理关系的规划师,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称为“社会专家学者”。(3)社会需求发展下,熟练应对权力关系网络的“中介规划师”,也是规划师理想角色之一。同时讨论了媒体承载公民“四权”的社会属性,构建媒体角色的四种类型:服务于知情权的“宣传情报员”,服务于表达权的“引导沟通员”,服务于参与权的“动员教育者”以及服务于监督权的“社会监督员”。再次,将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十年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归纳各阶段的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分析规划师与媒体的角色的行动特征。一方面,探究出二者对旧区地方共识达成的积极意义,包括对旧城更新的优化与社会进步的推动;另一方面,解析出规划师作为主体决策的内部行动者,媒体作为“规划外部活动家”补位的行动特征,并讨论二者互补互动关系。将媒体角色作为一面“镜子”,探寻出当下规划师角色缺失,组织结构不完整,信息不对等的现实问题。最后,研究发现旧城更新中二者的影响机制是,非程序式的媒体力量“倒逼”政府决策,启动规划的程序式方案修编与优化。媒体作用的有效路径是舆情压力的形成,进而迫使政府的积极回应。论文阐述了媒体与规划师二者对信息的认识与控制、沟通平台的搭建等具体行为对社会进步有推动意义,并提出规划师的介导谈判平台策略及新角色的能力培育。论文尝试构建媒体与规划师的协作优化结构,即形成内外信息的互补共享、“上”“下”平台有机衔接的格局。回顾旧城更新事件,广泛的社会动员力量与城市建设专业力量的协同,似乎能够更为理性的推进决策过程,引导社会共识的进步。媒体与规划师,正是这两束力量鲜明的角色代表。探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论的同时,更需要将可能的解决途径聚焦到具有价值取向及社会结构性问题认知的“角色”本身。本文通过对二者角色类型特征、角色分化动因、职责价值素养的研究,建立了旧城更新语境下的规划师与媒体角色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证案例的深入解析,总结出二者对于旧城更新的影响关系,系统归纳媒体的作用方式,提出了规划师角色在媒体影响下的职业再思考启示及应对策略。对媒体与规划师两个角色在旧城更新利益博弈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并尝试优化二者共促社会进步及地方共识达成的协作路径,为旧城更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杨钦宇[9](2015)在《治理视角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与模式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城市土地增量的日渐吃紧和产权关系的日益明晰,存量式的城市更新规划将会日益增加,由此将会牵涉到更为纷繁复杂的资源重组与利益分配过程,传统精英主义的封闭式决策将会愈发难以有效解决存量规划中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释放了进一步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总基调,社会治理逐渐成为舆论和研究的热点。在政府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市民社会获得成长空间的态势下,非政府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作为中立的公益性、志愿性组织,非政府组织在规划过程扮演协调各方利益的中间人角色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为公众参与规划搭建沟通的良好平台。与此同时,没有组织、离子化的市民个体在规划参与中显得势单力薄,缺乏凝聚力,而成千上万的市民也不可能一哄而上、共同参与多方利益的协商、谈判。在居民委员会保留浓重的行政末端色彩、难以真正发挥居民自治力量的现实下,多地开始尝试通过民主推举重新成立利益代表组织,并发现其有具备代理利益相关人行使权力的能力。在国内外的众多案例中,第三方社会组织和利益代表组织已凸显出在规划利益协调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必然会在规划公众参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国家三代规划范式的演进逻辑,透视公众参与思想的形成过程,然后深入剖析当代中国在转型期所面临的城市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困境,以及亟待实现治理与规划变革的需求,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治理和规划公众参与的典型模式与优秀案例的对比分析,吸取其利益组织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以及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充分应用的发展经验,探寻适合于治理时代中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对当前社会发展局势的判断,并基于对参与目的、参与深度、规划空间尺度等因素的考虑,本文提出以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委员会和利益代表组织为核心、以公众参与为导向、具有线上线下互动特征和尊重“客户体验”的新型规划模式,并分别针对中微观和宏观尺度规划,为规划发起、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四个阶段设计相应的运作程序,为包括规划主管部门、规划编制单位、开发商、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委员会、利益代表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六大主体设定相应的角色和互动模式,通过这种组织机制、运作方式、参与形式和管理程序的设计将规划公众参与真正落到实处。最后以南京市孝陵卫街道小卫街社区的更新改造为试点案例,刻画了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和小卫街社区治理发展协会分别作为第三方社会组织和利益代表组织在社区微更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阐述了在中国的土壤中孕育价值理性规划范式的可能性。本文正文共约69 000字,图表63幅。

汤圆[10](2013)在《应对城市规划师角色分化的职业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城市规划师所面对的从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规划从业的服务对象已从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变为市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规划服务对象的价值判断,左右了规划师从业的价值取向,从而也限定了从业规划师职业的社会角色。这一转变削弱了城市规划的专业权威,引起社会公众对规划师职业群体信仰与行为的质疑,阻碍了职业化的发展;传统的职业化教育,没能有效回应转变,导致规划师无法正确面对个人价值与规划信仰之间的落差,出现了职业道德的危机。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发展正面临着愈来愈多的问题,规划的服务市场迫切需要职业化的规划师能够承担起历史性的职责。正反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对我国职业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职业角色分化的时代特征,适应新型职业角色框架与部门组织架构,成为了亟待认识与解决的棘手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学界普遍认识到该问题的现实性、紧迫性;然而,与系统地澄清问题的目标尚有差距。职业化教育所提出的规划信仰已经与规划从业行为的实际情况脱节,从而造成了行业信仰与从业行为之间的内在冲突;其矛盾在于社会分工导致的职业角色多样化与规划本质提出的维护公共利益的一致性之间,利益取向的对立,造成从业行为的个体价值与整体利益、效率要求与公平原则上的具体冲突。个体行为的规范与纠正有赖于制度的约束,但是现有的职业角色的制度框架以及行业部门的组织结构无法应对。发挥职业化教育的关键作用,通过部门结构的调整、角色框架的重塑,建立从业行为的规范:教育部门主导行业权威,确立内部自我更新机制,进而重组行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促使职业化教育的人才培养适应多部门从业的需求。在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未来路径上,进一步围绕组织结构与角色框架,在教育制度、专业评估机制与执业制度中推进教育改革。为应对规划师从业环境的转变,提出有效的解决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培养,提升其职业技能与素养的水平,为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助力。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与规划师的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与规划师的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民主体论探索市民规划师作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进展
3 城市规划人民主体论
4 市民规划师的理论基础
    4.1 市民需求是催生市民规划师的动力
    4.2 市民规划师与城市规划公共价值取向一致
    4.3 城市规划师角色本质使市民规划师具备可行性
5 市民规划师的实践探索
    5.1 市民规划师概念
    5.2 规范的市民规划师公众参与制度
        5.2.1 市民规划师遴选
        5.2.2 参与的形式与内容
        5.2.3 合理确定参与权重
        5.2.4 保障规划公共目标
    5.3 市民社会发挥市民规划师组织职能
    5.4 引导规划相关工作者回归市民身份
    5.5 社区规划将是市民规划师的实践沃土
6 结语

(2)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3)中国境外园区规划与实施影响评估研究 ——以中白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境外园区
        1.2.2 规划实施评估
        1.2.3 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境外园区相关研究
        1.3.2 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1.3.3 既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内涵与体系
    2.1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环境的特殊性
        2.1.1 发展及管理模式的差异性
        2.1.2 影响主体的多元性
        2.1.3 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2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内涵与价值
        2.2.1 城市规划价值的发展
        2.2.2 城市规划评估的价值解构
        2.2.3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内涵解析
    2.3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体系
        2.3.1 评估视角
        2.3.2 评估目的
        2.3.3 评估程序
    2.4 境外园区规划实施影响评估内容与方法
        2.4.1 规划实施前影响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2.4.2 规划实施过程影响评估内容与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白工业园规划概况
    3.1 中国境外园区总体概况
        3.1.1 中国境外园区建设发展阶段划分
        3.1.2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分布概况
    3.2 白俄罗斯规划体系及园区发展情况
        3.2.1 白俄罗斯规划体系
        3.2.2 白俄罗斯园区发展概况
    3.3 中白工业园发展历程及特征
        3.3.1 发展历程
        3.3.2 园区主要特征
        3.3.3 园区规划架构
    3.4 中白工业园规划概况
        3.4.1 主要规划内容
        3.4.2 总体规划概况
        3.4.3 一期规划主要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白工业园规划实施前影响评估
    4.1 中白园区规划编制的博弈主体及过程
        4.1.1 中白工业园规划博弈主体
        4.1.2 中白园区规划编制的博弈过程
    4.2 中白园区规划编制博弈的基本机制
        4.2.1 园区规划与园区开发的博弈解析
        4.2.2 规划编制涉及的利益分析
    4.3 综合评估与结果分析
        4.3.1 实施前影响评估数据来源及综合评估
        4.3.2 开发成本博弈困境:智猪博弈
        4.3.3 发展成本博弈困境:斗鸡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白工业园规划实施过程影响评估
    5.1 规划实施过程的经济产业影响评估
        5.1.1 园区经济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5.1.2 中白工业园经济产业影响评估及结果
        5.1.3 经济产业影响评估结果分析
    5.2 规划实施过程的空间影响评估
        5.2.1 对内空间影响评估
        5.2.2 对外空间影响评估
        5.2.3 实施过程空间影响结果分析
    5.3 规划实施过程的社会影响评估
        5.3.1 主要评估过程与数据来源
        5.3.2 词频评估结果分析
        5.3.3 情感评估结果分析
        5.3.4 分类型评估结果分析
    5.4 综合评价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境外园区规划编制优化建议
        6.2.1 整体协调:建构规划与开发全流程分担机制
        6.2.2 时序控制:规划引导阶段性渐进式的分期模式
        6.2.3 弹性供给:配置需求与弹性相结合的用地模式
    6.3 中白园区规划实施优化建议
        6.3.1 产业优化发展建议
        6.3.2 空间优化发展建议
        6.3.3 社会融合优化发展建议
    6.4 主要创新点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和实践工程项目
致谢

(4)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时空界定
        1.3.3 研究重点
        1.3.4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1.4.1 研究方法
        1.4.2 史料调查
    1.5 相关概念
        1.5.1 苏联经验
        1.5.2 现代城市规划
        1.5.3 城市规划史
        1.5.4 苏联城市规划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相关研究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2.3 评述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3.4 小结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5.5 小结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6.6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7.3.1 城市总体规划
        7.3.2 近期建设规划
        7.3.3 城市区域规划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后记

(5)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收缩城市在全球逐渐呈常态化现象
        1.1.2 我国的收缩城市现象正在逐渐显现
        1.1.3 我国当前的规划难以应对收缩城市
        1.1.4 美国的精明收缩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1.2 选题原因
        1.2.1 扬斯敦市的代表性及研究的可行性
        1.2.2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创新性
        1.2.3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创新性
    1.3 研究问题
        1.3.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1.3.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1.4 研究的分析逻辑与框架
        1.4.1 分析逻辑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揭示扬斯敦的精明收缩规划在实施上的经验与教训
        1.5.2 为我国收缩城市在实现精明收缩上提供参考与建议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2.1.1 收缩城市的概念
        2.1.2 收缩城市的类型
        2.1.3 收缩城市的成因
        2.1.4 收缩城市的表象
        2.1.5 收缩城市的研究溯源
    2.2 精明收缩的相关研究
        2.2.1 精明收缩的概念
        2.2.2 精明收缩的背景
        2.2.3 精明收缩的历史溯源
        2.2.4 精明收缩的主要策略
        2.2.5 对精明收缩的评价
    2.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研究
        2.3.1 规划实施评估的意义
        2.3.2 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取向
        2.3.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方法
        2.3.4 规划实施评估的阶段与类型
    2.4 研究方法与设计
        2.4.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2.4.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2.5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扬斯敦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其特征
    3.1 扬斯敦的地理与区位特征
        3.1.1 地形地貌
        3.1.2 区位特征
    3.2 扬斯敦地方政府的运作模式
        3.2.1 与郡政府之间的关系
        3.2.2 城市内部的政治格局
    3.3 扬斯敦的历史发展脉络
        3.3.1 创立期(1797-1840)
        3.3.2 发展期(1840-1940)
        3.3.3 滞涨期(1940-1970)
        3.3.4 衰退期(1970至今)
    3.4 扬斯敦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3.4.1 经济与产业
        3.4.2 社会与种族
    3.5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地理空间特征
        3.5.1 大都市区范围内的收缩特征
        3.5.2 扬斯敦城市内部的收缩特征
    3.6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建成空间特征
        3.6.1 废弃建筑数量较多
        3.6.2 城市肌理不再连续
        3.6.3 市政与公共设施关闭
    3.7 小结
第4章 面向土地利用的精明收缩: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
    4.1 《2010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4.1.1 规划编制的动因
        4.1.2 规划编制的过程
        4.1.3 规划的主要内容
        4.1.4 规划编制后的反响
    4.2 总体规划在区划上的实施路径
        4.2.1 美国总体规划在区划上实施的一般情况
        4.2.2 扬斯敦《2013区划》的编制背景与内容
    4.3 《2010总体规划》在《2013区划》上的实施评估
        4.3.1 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4.3.2 《2013区划》只是在《1993区划》之上的微调
    4.4 《2013区划》未能较好实施《2010总体规划》的原因
        4.4.1 产权因素
        4.4.2 民主制度因素
        4.4.3 规划许可因素
        4.4.4 政治因素
        4.4.5 经济因素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第5章 面向衰败建筑的精明收缩: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
    5.1 《社区行动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5.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5.1.2 规划编制的动因
        5.1.3 规划编制的过程
        5.1.4 规划的主要内容
    5.2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路径
        5.2.1 美国各地衰败建筑拆除的一般情况
        5.2.2 地方政府拆除违反法规的衰败建筑
        5.2.3 郡土地银行拆除滞纳房产税的建筑
    5.3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评估
        5.3.1 规划实施的一致性不如有效性
        5.3.2 土地银行的规划实施结果优于地方政府
    5.4 《社区行动规划》与其实施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5.4.1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分工不同
        5.4.2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管理不同
    5.5 《社区行动规划》实施评估会议的再评估
        5.5.1 评估中各方信息不对等
        5.5.2 评估中规划的内容发生了变动
        5.5.3 评估中各方权力不对等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第6章 扬斯敦案例给我国收缩城市的启示
    6.1 我国收缩城市的基本类型
        6.1.1 产业单一型收缩城市
        6.1.2 边缘型收缩城市
        6.1.3 制度影响型收缩城市
    6.2 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上的困境
        6.2.1 人口管理与预测困境
        6.2.2 建成空间供给过量困境
        6.2.3 空置与废弃建筑管理困境
    6.3 造成困境的原因
        6.3.1 制度性因素
        6.3.2 技术性因素
        6.3.3 管理性因素
    6.4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
        6.4.1 既有建筑管理的制度化
        6.4.2 设立房产税与土地银行
        6.4.3 开发边界与行政边界的稳态化
        6.4.4 设立空间减量基金与土地开发权转移
    6.5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吸取的教训
        6.5.1 建成空间减量需注意正当程序
        6.5.2 警惕基层民主导致减量规划失效
    6.6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象记录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整理(英文)
        采访扬斯敦市某非政府组织创始人I
        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T
        采访负责扬斯敦2013区划编制的设计公司职员D
        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第二次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J
        采访扬斯敦市某选区议员N
        采访扬斯敦市洛基山脊社区协会成员J
    附录三 俄亥俄州《普通法》中对于“衰败建筑”的界定
    附录四 扬斯敦市衰败建筑的定罪标准
    附录五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问卷
    附录六 我国64个收缩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控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1.2 城乡规划是引领与管制城镇化的有效工具
        1.1.3 开发控制是规划体系的核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名词术语解释
        1.3.1 “开发”
        1.3.2 “开发控制”
        1.3.3 “开发控制体系”
        1.3.4 “开发控制制度”
        1.3.5 “规划许可”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开发控制的研究进展
    2.1 开发控制理论研究的背景
        2.1.1 早期的理论研究
        2.1.2 开发控制研究的转折
        2.1.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开发控制研究
    2.2 开发控制理论研究的国际进展
        2.2.1 国外开发控制制度及开发控制体系整体研究
        2.2.2 国外开发控制制度的组织框架及构成性研究
        2.2.3 国外开发控制中的规划许可研究
    2.3 开发控制理论研究的国内状况
        2.3.1 国内开发控制理论研究的概况
        2.3.2 国内开发控制的历史研究
        2.3.3 国内开发控制的概念以及与规划体系的关系
        2.3.4 国内规划管理与开发控制的研究
        2.3.5 国内规划许可的研究
    2.4 国内外的研究比较
第三章 开发控制体系的目标与特征
    3.1 开发控制体系与规划体系
        3.1.1 开发与规划的关系
        3.1.2 规划体系的构成
        3.1.3 规划体系的模式
        3.1.4 开发控制体系与规划法规体系的关系
    3.2 开发控制体系的目标
        3.2.1 开发、开发控制以及开发控制体系的目标
        3.2.2 开发控制体系目标的变迁与社会变迁
        3.2.3 开发控制体系的目标及其控制方式
    3.3 开发控制体系的特征
        3.3.1 政治性
        3.3.2 经济性
        3.3.3 技术性
        3.3.4 地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发控制的方式
    4.1 开发控制体系、开发控制制度与开发控制方式
    4.2 开发的概念与定义
        4.2.1 开发活动的物权特征
        4.2.2 开发权的变化
        4.2.3 开发活动的定义
        4.2.4 开发活动的分类
    4.3 开发控制的外部性区分
        4.3.1 开发活动的外部性
        4.3.2 负外部性
        4.3.3 正外部性
        4.3.4 外部性的评估
    4.4 开发控制涉及的利益范畴
        4.4.1 开发控制的法理基础
        4.4.2 公共还原的理念
        4.4.3 公共还原的方式
    4.5 开发控制的方式
        4.5.1 行政认可
        4.5.2 法律授权许可
        4.5.3 区划法赋权许可
        4.5.4 土地契约/土地出让合同
        4.5.5 行政协议/行政合同
        4.5.6 规划许可/行政许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发控制的规划许可程序
    5.1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许可程序
        5.1.1 英国的规划许可程序
        5.1.2 香港的土地契约程序
        5.1.3 新加坡的土地批租程序
        5.1.4 美国的区划修正及建筑许可程序
        5.1.5 澳大利亚的开发许可程序
        5.1.6 日本的工程认可程序
    5.2 规划许可程序的划分
        5.2.1 开发控制方式的分类程序
        5.2.2 规划许可程序的划分及其依据
    5.3 规划许可申请的前期程序
        5.3.1 咨询
        5.3.2 预申请
        5.3.3 准备申请材料
    5.4 规划许可的申请及授予程序
        5.4.1 申请与受理
        5.4.2 磋商与谈判
        5.4.3 决定与公告
    5.5 规划许可的维护程序
        5.5.1 规划许可的变更
        5.5.2 规划许可的撤回
        5.5.3 许可的撤销
        5.5.4 许可的注销
    5.6 规划许可的救济程序
        5.6.1 规划许可的申诉
        5.6.2 规划许可的强制执行
    5.7 规划许可核心程序的设置理念
        5.7.1 协商谈判与制度成本
        5.7.2 公示听证与知情权
        5.7.3 许可撤回与信赖原则
        5.7.4 许可申诉与法律救济
        5.7.5 强制执行与制度权威
    5.8 规划许可的利益相关者及决策
        5.8.1 利益相关者的构成
        5.8.2 规划许可行政的权力模式
        5.8.3 规划许可决策的考虑因素
        5.8.4 规划许可决策的附加条件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开发控制的历史及制度分析
    6.1 礼制、律令与建设管制
        6.1.1 古代礼制与律令下的城市管制
        6.1.2 近代对西方国家开发控制的制度移植
        6.1.3 单向思维模式的历史文化背景
    6.2 规划实施与开发控制
        6.2.1 计划经济下的规划实施
        6.2.2 市场经济下开发控制制度的建立及调整
        6.2.3 单路径规划体系的理论原型
    6.3 单路径规划体系下的规划管理与开发控制
        6.3.1 规划管理的范围
        6.3.2 规划管理的价值取向
        6.3.3 政府在规划管理中的角色
        6.3.4 规划管理中的规划编制
        6.3.5 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6.3.6 我国法定开发控制制度的组织框架
    6.4 开发控制制度中对开发活动的界定
        6.4.1 开发活动的界定缺乏物权意识
        6.4.2 开发活动的分类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6.5 开发控制制度中开发活动主体的区分
        6.5.1 没有正确区分开发活动主体
        6.5.2 公共利益主体的开发控制效率低下
        6.5.3 忽略私人利益开发活动的义务与权利
    6.6 开发控制制度中开发活动外部性的区分
        6.6.1 没有建立外部性区分与许可分类的联系
        6.6.2 缺乏外部性评估的导则指引
        6.6.3 外部性评估的法律责任模糊
    6.7 开发控制制度中开发控制方式的运用
        6.7.1 混淆行政认可与规划许可
        6.7.2 土地出让条件的设置机制不合理
        6.7.3 用地规划许可的作用已弱化
        6.7.4 建筑工程许可缺乏精细化分类
        6.7.5 存量用地需要新的开发控制方式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我国现行规划体系调整而建构开发控制的理论模型
    7.1 规划体系的调整:复合网络规划体系的转型
        7.1.1 顺应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
        7.1.2 向复合网络的规划体系转型
    7.2 基于规划体系调整而构建开发控制的理论模型
        7.2.1 “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
        7.2.2 开发控制理论模型的构建
        7.2.3 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的实现
        7.2.4 开发控制体系多维属性的尊重
    7.3 理论模型下开发活动定义及许可分类
        7.3.1 开发控制的对象
        7.3.2 基于利益主体区分行政认可
        7.3.3 基于外部性区分法律授权认可
    7.4 理论模型下的土地开发控制方式
        7.4.1 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协调
        7.4.2 地块类型特征的体现
        7.4.3 开发控制方式的精细化运用
    7.5 理论模型下的许可优化
        7.5.1 规划许可的优化原则
        7.5.2 用地规划许可的优化
        7.5.3 工程规划许可的优化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州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开发控制的制度性问题
    8.1 广州市开发控制的历史背景
        8.1.1 近代市政管理(1843-1921)
        8.1.2 现代规划许可的雏形(1921-1949)
        8.1.3 计划经济下的规划管理(1949-1988)
        8.1.4 现行规划许可程序的建立及调整(1987-)
    8.2 广州市开发控制相关机构及人员
        8.2.1 规划管理及相关部门的设置
        8.2.2 管理体制
        8.2.3 审议机制
        8.2.4 技术人员体系
    8.3 广州市开发控制体系的基本架构
        8.3.1 广州市开发控制的实践框架
        8.3.2 广州市开发控制相关的规划编制
        8.3.3 广州市开发控制相关的规划法规
    8.4 广州市现有规划许可的分类程序
        8.4.1 土地出让条件的程序
        8.4.2 规划许可的程序
        8.4.3 绿色通道许可程序
    8.5 广州市规划许可的基本程序及其剖析
        8.5.1 规划许可申请前期
        8.5.2 规划许可申请及授予
        8.5.3 规划许可的维护
        8.5.4 规划许可的救济
    8.6 广州市开发控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8.6.1 历史保护区的利益博弈
        8.6.2 城市更新区的目标与方式
        8.6.3 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8.6.4 建筑物功能转换的诉求
        8.6.5 多元目标的平衡次序
    8.7 广州市开发控制体系的特征
        8.7.1 忽略开发控制的政治性
        8.7.2 缺乏制度经济性的成本意识
        8.7.3 没有充分发挥技术性的作用
        8.7.4 缺乏地方性的控制机制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广州市开发控制制度改革的策略
    9.1 广州市开发控制体系的代表性
        9.1.1 广州市开发控制实践的困境具有普遍性
        9.1.2 广州市开发活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9.1.3 广州市开发控制的探索具备创新能力
    9.2 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分析
        9.2.1 应用开发控制理论模型
        9.2.2 基于广州市现有的制度基础
    9.3 规划法规的完善及规划编制的改革
        9.3.1 规划法规的完善
        9.3.2 规划编制的改革
    9.4 行政机构调整及技术人员体系的完善
        9.4.1 公共部门职能的梳理
        9.4.2 决策机制的完善
        9.4.3 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
    9.5 规划许可的程序改进
        9.5.1 规划许可程序的优化细则
        9.5.2 规划许可程序的分类改进
    9.6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创新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论文创新与特色
    三、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规划编制体系
附件二:国外代表性国家城市规划法对比
附件三:国外代表性规划行政机构设置
附件四:我国“一书三证”的内容及形式
附件五:我国规划机构设置概况
附件六:广州市国土规划资源委员会职能设置
附件七:广州市开发控制相关资料汇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进程中媒体与规划师角色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旧城更新事件中直接与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出现
        1.1.2 城市规划行业的公共政策转型
        1.1.3 规划师当下从业环境的变化
        1.1.4 媒体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及旧城冲突事件的聚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规划师
        1.3.2 媒体
    1.4 概念界定
        1.4.1 旧城更新
        1.4.2 历史街区
        1.4.3 媒体环境下的争议性公共议题
        1.4.4 城市规划与媒体时代的公共参与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媒体与规划师角色定义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规划师角色分化特征研究
        2.1.1 中西方城市规划目标及规划师角色演进历程
        2.1.2 规划师角色分化动因、角色类型及职责价值综述
        2.1.3 中西方规划师角色的分化特征及阶段性比较
    2.2 媒体角色及相关综述研究
        2.2.1 中西方媒体角色与功能的理论演进历程
        2.2.2 不同语境下的媒体角色综述
        2.2.3 媒体的职责与基本作用方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城更新中规划师与媒体角色的理论构建
    3.1 旧城更新中规划师“理想角色”理论建构
        3.1.1 规划师的专业教育与职业分化
        3.1.2 规划师的“理想角色”分类解析
        3.1.3 第一阶段:专业教育形成中立的规划技术者
        3.1.4 第二阶段:职业分化下,有无与利益主体形成代理关系
        3.1.5 第三阶段:熟练应对权力关系网络的中介规划师
    3.2 旧城更新中媒体角色的理论建构
        3.2.1 媒体角色的社会属性
        3.2.2 媒体成为公民“四权”的载体
        3.2.3 媒体四类角色内涵的理论解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探究:从恩宁路事件的十年历程分析规划师及媒体的阶段性作用
    4.1 案例概述
    4.2 事件回顾
        4.2.1 第一阶段:开端(2006-5—2007-9)拟定旧改试点,暗启拆迁工程
        4.2.2 第二阶段:突破(2007-9—2009-12)居民抗争拆迁,议题公共化
        4.2.3 第三阶段:高潮(2009-12—2012-12)首提自主更新,多方参与文保
        4.2.4 第四阶段:冷存(2013-1—2016-1)社会关注减弱,项目搁置
        4.2.5 第五阶段:众议(2016-2—至今)重审更新机遇,追踪各方质疑
    4.3 媒体与规划师对旧城更新各阶段的影响
        4.3.1 阶段一:历史骑楼保留,更新思路转变
        4.3.2 阶段二:规划首次公开,居民意识升华
        4.3.3 阶段三:社会多方参与,力促文保升级
        4.3.4 阶段四:政府主导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
        4.3.5 阶段五:微更新后的“地方共识”再议
        4.3.6 小结 1:恩宁路旧城更新五个阶段的角色关系特征
        4.3.7 小结 2:规划师与媒体行为对“地方共识”的进步意义
    4.4 媒体与规划师的行动特征总结
        4.4.1 规划师:主体决策的内部行动者
        4.4.2 媒体:作为“规划外部活动家”补位
        4.4.3 二者的互补互动关系
    4.5 案例小结:角色与结构的缺失
        4.5.1 规划师角色的缺失
        4.5.2 正式的规划沟通平台未形成
        4.5.3 二者信息的不对等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构建媒体与规划师在旧城更新中的互动进步结构
    5.1 媒体“倒逼”政府决策,影响旧城更新的机制
    5.2 二者互补“信息”与“平台”共促地方共识达成
        5.2.1 二者对旧城更新“地方共识”的进步意义
        5.2.2 媒体角色推动规划师积极作为
        5.2.3 规划师角色规避媒体可能的消极作为
    5.3 二者对信息的认识与控制
        5.3.1 对信息的认识:权力来源与新闻由头
        5.3.2 规划师:组织信息提供与调控的内部性
        5.3.3 媒体:社会信息传播与监督的外部性
    5.4 二者共建沟通平台
        5.4.1 媒体:非正式新闻舆论平台
        5.4.2 规划师:正式的介导谈判平台
    5.5 规划师的“平台”策略与能力培育
        5.5.1 服务对象的利益与职业原则的矛盾
        5.5.2 规划师的双重角色认知
        5.5.3 学习介导谈判策略与组织能力培养
        5.5.4 正式平台应对权利不平等的策略
        5.5.5 明确介导谈判的作用与局限
        5.5.6 小结
    5.6 行动建议——构建规划师与媒体在旧城更新的优化结构模式
        5.6.1 内修:完善规划师角色的内部结构及制度
        5.6.2 外协:媒体作用系统的外部结构
        5.6.3 构建:二者互补协作的理想结构模式
    5.7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尽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治理视角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与模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发展趋势
        1.1.2 国内发展动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治理
        2.1.1 发展脉络
        2.1.2 理论研究综述
        2.1.3 实践研究进展
    2.2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2.2.1 发展脉络
        2.2.2 研究进展
第三章 治理时代的城市规划范式变迁
    3.1 西方视角:三代城市规划理论范式的历史演进
        3.1.1 第一代规划理论——理性规划模型(the Rational Model)
        3.1.2 第二代规划理论——倡导性规划(Advocacy Planning)
        3.1.3 第三代规划理论——协作性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
    3.2 本土视角:基于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与规划变革
        3.2.1 现代与后现代城市及规划之比较
        3.2.2 转型时代的矛盾与冲突:呼唤治理与规划变革
        3.2.3 中西方文明差异与中国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第四章 中外规划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4.1 公众参与的评判标准
    4.2 我国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困境
    4.3 境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验借鉴
        4.3.1 台湾经验:NGO拓展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4.3.2 美国经验:规划审批程序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4.4 我国城市治理与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新趋势
        4.4.1 城市治理的多元化转型:非政府组织担当主角
        4.4.2 规划公众参与的多维突破:活动组织、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
第五章 基于治理视角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模式设计
    5.1 参与主体的角色分析
        5.1.1 各主体的需求层次
        5.1.2 最合适的协调者:NGO而非规划师
    5.2 规划公众参与方式设计
        5.2.1 公众参与的目的
        5.2.2 公众参与的形式
    5.3 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委员会的建立
        5.3.1 人员产生与构成
        5.3.2 运作机制
        5.3.3 职能范围
    5.4 利益代表组织的建立
        5.4.1 利益相关者范围划定
        5.4.2 人员的产生
        5.4.3 形成基础
        5.4.4 职能范围
    5.5 规划公众参与程序设计
        5.5.1 各利益主体的互动关系
        5.5.2 新型治理架构下的公众参与程序设计
第六章 实证研究:社区微更新中的参与模式
    6.1 案例背景
    6.2 社区概况
    6.3 社区治理模式
        6.3.1 社区治理主体
        6.3.2 社区治理模式的演变
    6.4 社区治理行动
    6.5 规划过程
    6.6 规划方案
        6.6.1 空间方案
        6.6.2 机制设计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主要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应对城市规划师角色分化的职业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规划师从业环境发生了根本转变
        1.1.2 规划师的职业角色受到质疑
        1.1.3 职业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1.4 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职业与职业化
        1.2.2 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分化
        1.2.3 规划师职业化教育
    1.3 研究的对象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5.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职业化教育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规划师职业化的发展历程
    2.2 规划师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与目标
    2.3 角色分化的动因与角色类型研究
        2.3.1 角色分化的动因
        2.3.2 角色类型研究
    2.4 职业角色分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4.1 职业角色与制度的关系
        2.4.2 城市规划师的职业服务的职业道德与价值认同
        2.4.3 对知识技能与规划教育的要求
    2.5 中外规划职业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2.5.1 共性研究
        2.5.2 差异性研究
    2.6 我国规划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2.6.1 规划教育发展的动因
        2.6.2 规划教育的改革的方向
        2.6.3 国内高等院校职业化教育发展的研究
    2.7 与职业化教育相关及其问题研究
        2.7.1 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
        2.7.2 城市规划的继续教育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角色分化下职业化教育的内在冲突
    3.1 角色分化下行业部门组织的基本部类
        3.1.1 私人部门
        3.1.2 行政部门
        3.1.3 教育部门
    3.2 角色多样性与公共利益一致性的根本矛盾
        3.2.1 基于矛盾学说与冲突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
        3.2.2 城市规划职业角色的多样化特征
        3.2.3 城市规划维护公共利益的根本属性
        3.2.4 角色分化对公共利益实现的影响
    3.3 职业化教育的信仰与规划从业行为的冲突
        3.3.1 规划师基于相同的规划情景
        3.3.3 规划师在规划过程中的认知基础
        3.3.4 个体的价值实现与行业整体利益
        3.3.5 规划师在效率与公平原则中的角色
        3.3.6 现有职业化角色框架的制度局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部门结构调整的职业化教育
    4.1 城市规划行业部门组织结构中的制度缺陷
        4.1.1 行政管理机构的实际领导地位
        4.1.2 规划服务市场自由竞争的失效
        4.1.3 高等教育院校出现的职能异化
    4.2 建构职业化教育的理想模型
        4.2.1 理想模型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4.2.2 职业化教育模型的建构途径
    4.3 私人部门对部门规划师角色冲突的调节
        4.3.1 建立规范化的规划服务市场
        4.3.2 组织规划协会的行业自律
        4.3.3 引入外部监管的制度手段
    4.4 行政部门应对职业角色冲突的制度路径
        4.4.1 行政管理的决策制度的改革
        4.4.2 行政管理的配套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业化教育应对角色分化的基本策略
    5.1 教育部门确立规划行业的权威
        5.1.1 职业权威的概念与内涵
        5.1.2 职业权威的意义与途径
    5.2 教育部门建立自我的更新机制
        5.2.1 自我更新机制的意义与内涵
        5.2.2 自我更新机制的建立途径
    5.3 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
        5.3.1 与私人部门在评价体系上的衔接
        5.3.2 与公共部门在落实公众参与上的衔接
    5.4 职业化人才培养与多种部门需求
        5.4.1 职业化教育培养的目标的差异化
        5.4.2 职业化培养阶段与层次的多样化
        5.4.3 强化职业道德与价值观的培养
        5.4.4 提升职业技能素养的培训水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城市规划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探索
    6.1 职业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框架
    6.2 国内外职业化教育培养目标的对比研究
    6.3 职业化教育体系的培养内容
        6.3.1 国外城市规划教育的专业组织
        6.3.2 国内部分高校课程构成的研究
        6.3.3 教育培养的模式的适应性
    6.4 与教育评估机制及规划师执业制度的衔接
        6.4.1 教育教学的评估机制
        6.4.2 城市规划师执业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城市规划的作用与规划师的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民主体论探索市民规划师作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途径[A]. 陈雷鸣.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 2021
  • [2]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3]中国境外园区规划与实施影响评估研究 ——以中白工业园为例[D]. 施一峰. 东南大学, 2019(05)
  • [4]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5]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高舒琦. 清华大学, 2018(02)
  • [6]中国1980年代城市规划思潮[J]. 徐钜洲. 城市规划, 2018(08)
  • [7]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控制体系[D]. 庞晓媚.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进程中媒体与规划师角色特征研究[D]. 曹璨.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9]治理视角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与模式设计[D]. 杨钦宇. 南京大学, 2015(06)
  • [10]应对城市规划师角色分化的职业化教育研究[D]. 汤圆.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标签:;  ;  ;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规划者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