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发展中的养殖社区

北京郊区发展中的养殖社区

一、发展中的京郊养殖小区(论文文献综述)

肖琳[1](2019)在《粗糙治理: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研究 ——基于北京M区的实地调查》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和城市郊区农村成为新的矛盾集中区,也因此成为乡村研究中新的关注点。这些农村由于聚集了大量利益、拥有充足的利益机会而被称作“利益密集型农村”。本文以北京M区利益密集型农村为例,对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进行探讨。笔者把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概括为“粗糙治理”,而“村强乡弱”是这种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这种治理结构是理解粗糙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的主体部分围绕着“村强乡弱”的形成过程展开。在利益争夺下,能人成为村庄的治理主体。通过分工式的治理结构和权力的利益网络,村庄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治理秩序,并且成为普惠性的福利型村庄。然而,由于村级权力不断向能人集中,村庄治理的寡头化趋势明显,能人治理的村庄逐渐成为不受基层政府控制的强村。在强村的对抗下,乡镇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由正式话语中的强势者转变为治理实践中的弱势者,与此同时,上级政府不断向下施加压力。因此,在强村和上级政府的双重挤压下,乡镇形成了策略主义的行动逻辑,这种行动逻辑可能进一步弱化乡镇的权威,并巩固村庄的强势地位。总体而言,“村强乡弱”是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危机的集中化体现,“粗糙治理”模式形成的根源之一在于正式力量的实质性缺位。要摆脱“粗糙治理”的困局,关键在于转变基层治理方式,以规则治理为主,这是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应该坚持的方向。

陈然[2](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魏莎[3](2016)在《京郊畜禽养殖养分循环、环境损失及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由此导致了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风险也越来越大。开展对大城市郊区畜禽养殖体系养分流动和环境排放特征的系统评价,是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畜禽产品供应等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北京畜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6%,其产生的粪尿中养分、重金属、兽药和有害病原菌对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也逐渐加重。本研究通过选取京郊主要畜禽品种(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肉鸭)不同规模农场进行调研,在文献数据汇总和NUFER-animal模型的基础上阐明了都市畜牧业农场尺度养分流动特征、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及环境损失途径,并探讨不同农场规模之间的差异。通过选取13个指标,对都市畜牧业环境(氮和磷利用效率、氮和磷损失、氮和磷销售)、经济(饲料转化率、成本和净利润)和社会(劳动生产力、距离、死亡率和人口密度)表现进行分析,并定量化了生产管理和粪尿管理特征对环境、经济和社会表现的影响。最后将农场尺度结果扩展到区域尺度,对畜禽养殖氮磷流动及环境损失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未来的减排途径。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畜禽养殖场的氮素利用效率(NUE)和磷素利用效率(PUE)存在显着差异性。以养殖畜禽类型计算,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肉鸭的NUE分别为23.0%、20.5%、10.4%、28.5%、34.4%和33.2%,PUE分别为31.0%、25.2%、24.0%、21.5%、46.3%和44.3%。养分利用效率与农场规模呈正比。(2)生产1kg肉类产品蛋白的氮素损失和净利润明显高于生产1kg牛奶和鸡蛋产品蛋白,而生产1kg肉类产品磷的磷素损失明显低于生产1kg牛奶和鸡蛋产品磷。生产1kg产品蛋白带来的环境损失与农场规模呈反比,而生产1kg产品蛋白的净利润与农场规模呈正比。(3)不同畜禽养殖场13个指标平均分数介于30至70之间,属于中等和高等可持续性水平。不同动物农场类型的各指标分数总体上随着农场规模的增加而增加。(4)农场规模与农场收入正相关,与氮磷盈余负相关且影响显着。饲料转化率与农场收入、氮和磷利用效率负相关且影响显着,与氮和磷盈余正相关且影响显着。粗蛋白投入与农场收入、氮和磷利用效率负相关且有显着影响。粪尿管理只与氮和磷盈余相关。(5)北京区域尺度畜牧业养分流动历史变化结果表明,系统养分流动输入项中进口饲料的增加量远远大于其他饲料的输入量,输出项中粪尿氮磷销售增加量大于氮磷损失增加量,内部循环项中土壤氮磷积累量不断增加。这也是都市畜牧业生产的显着特点,饲料主要通过外部进口,粪尿在农场内部无法使用而多进行销售处理。(6)养殖数量和养殖结构变化对畜禽养殖环境排放空间变化带来很大影响。与1980年相比,2013年北京市畜禽养殖环境氮素环境损失在城郊区域迅速增加,而在城市中心区域迅速减少。(7)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饲料管理(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肉鸭)分别减少饲料投入量18.5%,18.0%,39.0%,32.0%,25.0%和25.0%)和粪尿优化管理措施可以分别减少氮磷损失47.3%和65.5%(生猪)、49.6%和77.0%(奶牛)、65.8%和94.2%(肉牛)、65.7%和84.8%(蛋鸡)、54.0%和84.4%(肉鸡)、61.7%和84.6%(肉鸭),减排潜力巨大。

冯亮[4](2016)在《农村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剖析:基于京郊调研》文中认为随着全国农村环境治理由点到面铺开,呈现出治理成果难以巩固的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农村垃圾治理具有初始投入相对较少、日常运行相对较难的特点,而农村污水治理则初始投入相对较多、日常运行相对较易。鉴于这种差异,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在充分考虑村庄属性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治理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解决治理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案例表明,要克服治理成效难以持续的问题,农村环境保护必须着重解决日常运行中的有效监督问题,同时激发地方干部和当地村民的积极性。

孟祥海[5](2014)在《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8%和46.5%,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饲养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农牧脱节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NH3-N排放量分别是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25%,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牧业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按CO2当量计算,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威胁。本文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科学量化我国畜牧业氮磷排放对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和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微观上分析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我国中央和地方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2章),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第3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第6章)和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第7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畜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畜牧业氮磷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承载压力超标的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大幅提高,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化的畜禽生产布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已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链间进一步融合,涌现出广东温氏、中粮肉食、新希望、罗牛山、雏鹰农牧等一系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集团,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考虑化肥使用和农作物需肥量等因素,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已成为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2011年,除西藏外我国大陆地区其它省份畜牧业氮磷排放均呈现环境承载超标;经济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畜牧业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牧交错区、农区和牧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着,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0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2)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畜牧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在系统阐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采用1990-2011年22年间反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程度的3项指标: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土壤氮素超载量、水环境承载压力指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前提下,分别对历年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是否符合EKC曲线。研究表明:畜牧业氮磷排放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缓和的趋势。(3)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防治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武汉市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选择武汉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后,针对畜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本文在梳理武汉市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03家猪场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sc回归模型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治理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污染治理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场决策者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近3年效益情况、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畜禽污染程度的认知、是否认为畜禽养殖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因养殖场环保问题影响到与周边村民、村委会或政府的关系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具有显着影响。(4)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银河猪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效益,研究表明:武汉银河猪场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治污工程、实施土地流转与整理开发、严格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牧一体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单纯的生猪养殖相比,该循环农业系统在资源减量化程度、环境承载压力状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占优势。(5)提出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梳理和评述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污染防治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等污染防治策略。本文可能以下有3点创新:(1)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畜牧业氮磷污染领域的分析,本文将畜牧业氮磷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纳入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运用环境承载理论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拓展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体系,研究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2)研究方法的应用有所创新。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畜牧业氮磷污染所形成的对土壤或水体单个领域污染的风险分析,本文则基于环境承载理论,综合考虑化肥使用、农作物吸收、牧区粪便燃烧等因素,科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对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及时空特征;与此同时,在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畜禽饲养和粪便管理系统等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分析,而本文则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的调查数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宏观研究层面,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方法测算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微观研究层面,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污染防治策略的提出层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国际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崔小年[6](2014)在《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郊生猪养殖业是在“菜篮子工程”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征鲜明的区域性畜牧业,其存在和发展对保障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市生猪产品供给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猪主产省区开始替代城郊生猪养殖业成为城市生猪产品的主要供给来源。城市发展与城郊生猪养殖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养殖用地限制和环境治理困难两个方面,由此而来的政府干预也越来越多,一些城市的“禁猪”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制约,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梳理总结,进一步对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析探讨,以此为基础研究城郊生猪养殖业的竞争优势及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其次,描述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变动,分析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再次,根据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基于北京郊区养猪场户调研资料,分析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和环境治理意愿影响因素,并对典型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选择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分析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和供给制度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评价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供给、规模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阶段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有明显的一致性;(2)城市化对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生产总量、布局以及饲养方式有重要影响;(3)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以规模猪场为主体,中等规模生猪饲养在成本收益方面相对大规模具备优势,但两种饲养方式相对周边省市均不具备优势;两种饲养方式在生产率方面均呈负增长状态,且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4)北京郊区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和意愿受饲养模式、政府规制、养殖规模、可消纳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制约;(5)扶持规模猪场建设是北京市保障猪肉自给率的主要政策措施,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延续该政策不利于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6)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通过项目带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有效的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在于:(1)立足于北京城市化背景,从城市生猪产品供给、规模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调整的政策导向做综合系统的分析探讨,为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郊生猪养殖业提供新的思路;(2)对城郊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研究侧重城郊生产与主产省农区生产对比分析,为发展城郊生猪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更全面的判断依据;(3)对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的研究结合了基于问卷调研的统计及计量分析和基于典型养猪场户访谈的案例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养猪场户环境治理问题。

李卫芳[7](2012)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北京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近年来,集生产、生活、生态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摆脱这些困境的希望。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以及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和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阐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等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发展的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第三,从实践角度看,本文将前面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分析其演进过程;从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组织方式等视角分析其现状特征,从而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从全新方法的视角看,本文首先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全要素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模型,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的资源配置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侯引绪,邓志峰,黄文明,郑书芬[8](2010)在《促进北京郊区奶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体会》文中提出中国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奶源(奶农)问题,奶农是奶业的基础。我国的奶牛合作社是在各家各户奶牛养殖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奶牛养殖组织。这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为主

张亮[9](2010)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培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提炼出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培训效率的问题。在对我国农民培训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成功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制度设计,进一步从我国农民培训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我国现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归纳和分类,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和市场运作类共三类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江苏姜堰模式属于政府工程型模式,带有政府强制性,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最广。河北定兴模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农民的培训,反过来农民通过培训,促使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又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陕西宝鸡模式要求的条件较高,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且距离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较多的地方较近。河北农大模式符合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各地和当地学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的创新之路。北京京郊模式结合京郊实际,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民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对国外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新兴经济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欧模式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东亚模式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北美模式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新兴经济体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众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实现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与我国情况相类似。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比较,总结出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具有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借助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做一总结,并进一步发现我国农民培训仍存在专门立法空缺、管理制度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和监督评价落后的问题。从需求变化看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趋向于现代农业,具体表现为种植业趋向标准化,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并向非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供需均衡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也反映在结构上。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较低,政府在培训中的行为与农民期望有所差距,培训内容及形式供求错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4)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培训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农民培训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于新型农民培训对象首先从青年农民且以务农为主的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选择。政府部门在组织培训时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长短,多安排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并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对农民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对于新型农民培训提出了“一部法律、两个部门、多种机构、几类模式”的制度安排。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以政府主导类为主,说明我国农民培训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侯引绪,邓志峰,黄文明,郑书芬[10](2010)在《促进北京郊区奶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奶源(奶农)问题,奶农是奶业的基础。我国的奶牛合作社是在各家各户奶牛养殖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奶牛养殖组织。这种农业专业

二、发展中的京郊养殖小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京郊养殖小区(论文提纲范文)

(1)粗糙治理: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研究 ——基于北京M区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设计
2 京郊农村的经济社会形态
    2.1 利益密集的主要来源
    2.2 低度分化的经济社会
    2.3 弱化的家族结构
3 能人治村
    3.1 利益争夺下的派性斗争
    3.2 分工式的治理结构
    3.3 “权力的利益网络”的结成
4 村庄公司化
    4.1 都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历程
    4.2 公私转化的实践逻辑
    4.3 政治经济后果
5 “弱势者”乡镇
    5.1 脱节的乡村关系
    5.2 高压之下的乡镇
    5.3 策略主义的行动逻辑
6 结论与反思
    6.1 粗糙治理
    6.2 基层治理的出路
    6.3 反思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2)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3)京郊畜禽养殖养分循环、环境损失及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畜禽生产研究现状
        1.2.2 畜禽生产的环境问题
        1.2.3 研究方法进展
        1.2.4 畜禽生产可持续性评价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区域
        2.3.2 研究方法
        2.3.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北京畜禽养殖农场养分循环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农场特征
        3.3.2 氮素输入-输出平衡
        3.3.3 磷素输入-输出平衡
    3.4 讨论
        3.4.1 畜禽养殖农场特征分析
        3.4.2 不同畜禽养殖体系养分利用效率分析
        3.4.3 饲料投入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北京畜禽养殖农场环境损失和经济效益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粪尿产生和损失
        4.2.3 成本-效益分析
        4.2.4 社会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畜禽农场粪尿管理特征
        4.3.2 生产不同畜禽产品环境损失比较
        4.3.3 不同粪尿管理系统氮素环境损失比较
        4.3.4 不同粪尿管理系统磷素环境损失比较
        4.3.5 经济效益
        4.3.6 社会效益
    4.4 讨论
        4.4.1 粪尿管理对环境的影响
        4.4.2 粪尿管理对农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4.4.3 粪尿管理对社会效益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北京畜禽养殖农场尺度可持续性及指标关系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动物各指标表现分析
        5.3.2 不同系统各指标表现分析
        5.3.3 畜禽养殖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之间关系分析
    5.4 讨论
        5.4.1 农场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分析
        5.4.2 农场管理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北京畜禽养殖区域尺度历史变化特征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氮素流动历史变化
        6.3.2 磷素流动历史变化
        6.3.3 氮素利用效率历史变化
        6.3.4 磷素利用效率历史变化
        6.3.5 不同动物养殖环境损失变化
        6.3.6 环境排放的空间分布
        6.3.7 环境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6.4 讨论
        6.4.1 畜禽养殖系统变化
        6.4.2 不同区县环境排放量的差异
        6.4.3 未来减少环境影响的潜力和建议
    6.5 结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
    7.1 北京都市畜牧业的特征
    7.2 北京都市畜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4)农村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剖析:基于京郊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综述
    (一)农村环境问题成因
    (二)农村环境抗争问题
    (三)农村环境治理模式
三、治理内容分析与研究思路
    (一)初始投入
    (二)日常运行
    (三)研究思路
四、案例剖析:京郊兴北村的环境治理
    (一)兴北村环境治理背景
    (二)A区间的污水治理:搬迁猪舍
    (三)A区间的垃圾治理:氨水池的故事
    (四)B区间的污水治理:项目投入
    (五)B区间的垃圾治理:分类失败
五、讨论:关于案例的定位与扩展
    (一)案例的特殊性:村庄属性维度
    (二)案例的一般性:治理内容维度
    (三)案例扩展:关于有效监督与集体行动
六、小结

(5)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1.2.1 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2.2 关于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畜牧业
        2.1.2 畜禽规模化养殖
        2.1.3 环境与环境污染
        2.1.4 畜牧业环境污染
        2.1.5 畜禽粪污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
    3.1 引言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3.2.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提高
        3.2.2 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3.2.3 畜禽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
        3.2.4 畜牧推广技术体系完善,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
        3.2.5 畜禽养殖企业集团涌现,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3.3 我国畜牧业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3.4 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3.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4.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 引言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4.3 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研究过程
        4.3.4 实证研究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5.1 引言
    5.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5.2.1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历程
        5.2.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特征
    5.3 武汉市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5.4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实证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数据来源
        5.4.3 自变量选取及预期作用方向
        5.4.4 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6.1 引言
    6.2 案例猪场概况与污染防治措施
        6.2.1 案例猪场概况
        6.2.2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措施
    6.3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6.3.1 水体污染治理效果
        6.3.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6.3.3 空气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6.4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6.5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6.5.1 能值分析方法
        6.5.2 数据来源与计算公式
        6.5.3 能值分析步骤
        6.5.4 系统能值分析结果
        6.5.5 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及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7.1 引言
    7.2 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1 中央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2 地方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3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述
    7.3 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借鉴
        7.3.1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2 欧盟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3 加拿大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4 日本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5 国外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4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7.4.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7.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经济激励机制
        7.4.3 完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7.4.4 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7.4.5 推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7.4.6 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件Ⅱ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环境监测数据
致谢

(6)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
    3.2 北京市城郊生猪养殖业现状
    3.3 城郊生猪养殖业主要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4.1 我国及北京市城市化概况
    4.2 城市化背景下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分析
    4.3 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5.1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概况
    5.2 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比较
    5.3 不同饲养规模生产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治理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6.1 环境问题成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6.2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6.3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意愿分析
    6.4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干预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7.1 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与供给制度
    7.2 城郊生猪生产供给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3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4 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2.1.1 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2.1.2 都市农业概念的界定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2.1.4 都市农业评价研究状况
    2.2 理论基础
        2.2.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界定
        2.2.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
        2.2.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 北京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3.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3.2.1 北京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3.2.2 北京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内部优势产业分析
    3.3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3.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3.4.1 设施农业
        3.4.2 农业科技园区
        3.4.3 都市休闲旅游农业
        3.4.4 创意农业
        3.4.5 籽种农业
        3.4.6 循环农业
        3.4.7 都市低碳农业
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4.1 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
        4.1.1 首都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文化与科技优势
        4.1.4 经济优势
    4.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4.2.1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
        4.2.2 北京市土地资源分析
        4.2.3 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
    4.3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会分析
        4.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4.3.2 合理的总体规划
    4.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威胁分析
        4.4.1 劳动力成本较高
        4.4.2 生态环境较脆弱
5 低碳经济时代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5.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动力
    5.2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发展动力
        5.2.1 城市化进程
        5.2.2 低碳农业科技创新
    5.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5.3.1 城市的发展需要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
        5.3.2 农业的负外部性需要节能减排来调节
        5.3.3 农业循环经济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6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6.1 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6.2 DEA的基础理论及MALMQUJIST指数模型
        6.2.1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6.2.2 CRS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含义
        6.2.3 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效率的测算
        6.2.4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6.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6.3.3 北京市都市农业全要素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6.4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7 案例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7.1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7.1.1 自然资源
        7.1.2 旅游资源
        7.1.3 社会经济
    7.2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7.2.1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多种形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7.2.2 休闲旅游农业带动了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7.3 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途径
        7.3.1 政策和服务优势
        7.3.2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7.3.3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7.3.4 高效合理的区划
        7.3.5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8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8.1.1 功能定位
        8.1.2 总体目标
    8.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
    8.3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强政策引导,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8.3.2 以合理规划布局为重要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8.3.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8.3.4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3.5 创新农业科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与小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9)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样本与数据说明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评述
    2.1 农民和新型农民
        2.1.1 农民
        2.1.2 新型农民
    2.2 培训和农民培训
        2.2.1 培训
        2.2.2 农民培训
        2.2.3 我国农民培训的分类
    2.3 模式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2.3.1 模式
        2.3.2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2.4 相关理论评述
        2.4.1 农村教育理论
        2.4.2 人力资本理论
        2.4.3 农村社会学理论
        2.4.4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3.1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
        3.1.1 我国农民培训的政策与措施
        3.1.2 我国农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3.1.3 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成效
    3.2 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3.2.1 培训组织及时
        3.2.2 供给主体多元
        3.2.3 培训内容多样
        3.2.4 动员发动不足
        3.2.5 培训质量不高
    3.3 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3.3.2 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3.3.3 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3.3.4 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3.3.5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现有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4.1.1 政府主导类模式
        4.1.2 政企配合类模式
        4.1.3 市场运作类模式
    4.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4.2.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中的基本经验
        4.2.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4.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典型模式有效性分析
        4.3.1 江苏姜堰政府工程推广型模式
        4.3.2 河北定兴主导产业推进型模式
        4.3.3 陕西宝鸡专家大院服务型模式
        4.3.4 河北农大职业教育培养型模式
        4.3.5 北京京郊田间学校参与型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5.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5.1.1 西欧模式
        5.1.2 东亚模式
        5.1.3 北美模式
        5.1.4 新兴经济体模式
    5.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5.2.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主要因素分析
        5.2.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共同特征
    5.3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
        5.3.1 政府全力支持,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
        5.3.2 明确投资主体,利用经济手段确保经费来源
        5.3.3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培训体系
        5.3.4 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3.5 严格教师准入,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
        5.3.6 实施岗位规范,健全我国农民职业资格制度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6.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趋向
        6.1.1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标准化
        6.1.2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规模化
        6.1.3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非农化
        6.1.4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系统化
    6.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6.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给总体评价
        6.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6.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
        6.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6.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3.1 制度因素
        6.3.2 市场因素
        6.3.3 自身因素
        6.3.4 技术因素
    6.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1 模型选择
        6.4.2 变量设定
        6.4.3 模型运行结果
        6.4.4 实证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分析
    7.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7.1.1 适用性原则
        7.1.2 有效性原则
        7.1.3 可持续原则
    7.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7.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
        7.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投资机制分析
        7.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分析
        7.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效率分析
    7.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7.3.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7.3.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7.3.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具体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收录证明
发表论文

(10)促进北京郊区奶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核心环节的统一管理是奶牛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1 统一防疫
    1.2 统一挤奶
    1.3 统一品种
    1.4 统一饲料
    1.5 统一疾病治疗
    1.6 统一配种
    1.7 统一销售
2 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新技术公司合作是奶牛合作社获取新技术、新观念, 全面提升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3 核心示范牛群是合作社进行新技术推广、转化和全面提升养殖水平的重要窗口
4 组织奶牛养殖户参观学习, 对改变观念, 提升技术有事半功倍之效
5 以奶农为本, 不断提高民主管理程度是保持奶牛合作社和谐、快速发展的基础

四、发展中的京郊养殖小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粗糙治理:京郊利益密集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研究 ——基于北京M区的实地调查[D]. 肖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2]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 [3]京郊畜禽养殖养分循环、环境损失及可持续性研究[D]. 魏莎.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4]农村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剖析:基于京郊调研[J]. 冯亮.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 [5]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孟祥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6]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崔小年.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卫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8]促进北京郊区奶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体会[A]. 侯引绪,邓志峰,黄文明,郑书芬. 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 2010
  • [9]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10]促进北京郊区奶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体会[J]. 侯引绪,邓志峰,黄文明,郑书芬. 中国乳业, 2010(02)

标签:;  ;  ;  ;  ;  

北京郊区发展中的养殖社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