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静[1](2021)在《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选自旅游学着作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旅游业的未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第10章和第11章,此文本主要围绕城市旅游展开,从目的地承载能力、城市可步行性、地方吸引力以及游客的体验等方面,介绍了城市旅游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城市旅游如何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旅游专业术语和较复杂的句法结构,译者从术语的翻译和复杂句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针对术语翻译主要采用了意译法和音译法;而对于复杂句的翻译主要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复杂主语和复杂宾语入手,分别使用了合译法、分译法、转译法和语序调整法等翻译方法。译者希望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旅游文本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国内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和学习国外旅游业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研究和发展提供帮助。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徐楠楠[3](2019)在《运河文化影响下的聊城旅游品牌形象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大运河沿岸掀起了依托大运河文化开发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热潮。聊城是大运河北上入京的重要漕运枢纽,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孕育出了别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以及水浒文化中与聊城相关的“景阳冈”、“阳谷县”、“狮子楼”等水浒特色的人文景观。论文尝试从城市旅游文化创意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推广方面展开,通过对聊城运河相关的人文特色进行梳理和分析,注重筛选能够表现“粗犷凝练”或“细腻绵长”的视觉形象,从而凝练出具有聊城运河水浒特色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符号,从而完成品牌形象的设计;对于品牌形象的推广,作者提出“一轴两点三策重”的创新理论:即以聊城运河水浒文化推广为主轴,同时借助京杭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品牌形象的合纵推广和大运河城市圈抱团式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宣传,以丰富广告形式、创新文化创意创研方式和增加多媒体互动方式作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推广的三个策重方式;提升推广的艺术性和社会性,从而增强聊城水浒特色的文化氛围,扩大其旅游品牌形象的区域影响力。随着建设京杭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的不断深入,沿岸城市开始注重和创新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推广方式。作者希望聊城在旅游品牌形象开发和推广中能够参考“一轴两点三策重”的理论,以展现大运河段运河文化为主线,推广中注重保留聊城特有的醇厚的古风古韵内涵,系统架构起聊城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开发和推广模式,提升聊城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孙斌斌[4](2019)在《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媒介,媒介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在移动互联网、4G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态势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中有效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当下所有城市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研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究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间的联系,介绍了全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全媒体对于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基于“5W”模式理论,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5大要素。第三章梳理了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进而详细阐述其在全媒体语境下的转变。第四章,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进行详尽阐述,并就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做了客观分析。第五章从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第六章运用文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剖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得出因传播声量不足、媒介利用不深使得目前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不佳的结论。第七章指出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所存在各种问题,并给出了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的应对策略。

苑泓丽[5](2019)在《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析》文中提出空间文化理论是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们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批判思潮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科学理论。在当今时代,空间文化理论的内涵也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在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对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空间文化理论认为空间是凝结着建造者意识以及具有某种目的的社会产品,具有物质、精神、社会属性和生产与再生产能力等。这对城市旅游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文化的现实表达,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以及解决城市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依托城市旅游吸引物及其功能性服务设施开展的旅游活动。在世界旅游业发展正盛、中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的当下,城市旅游因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中国城市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空间挤压、人际关系复杂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亟需解决,城市的土地资源也因即将甚至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日益紧张。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城市有效的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是发展城市旅游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一章通过梳理西方空间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空间文化理论的主要内涵,并阐述空间文化理论对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价值,为从空间文化理论视角研究城市旅游相关问题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理论应用的背景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具体作用方式三方面阐述空间文化理论的城市旅游应用。为区别于原有的理论内容,将空间文化理论应用于研究城市旅游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有的具体理论内容,称为城市旅游的空间文化理论,并将其对城市旅游发展所产生的具体作用方式从指导旅游城市新分类以及提供城市旅游发展新思路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以第二章中对旅游城市的分类为基础、以方位和海陆等地理特点为依据,选取了国内四个具有代表性、借鉴性和对比性的案例城市,通过对四个城市的分析和对比中总给出当前中国城市旅游发展中空间文化利用的七个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总结除当前中国城市旅游发展中的空间文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结论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文化理论在城市旅游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及具体阐述,对解决旅游与城市的内在矛盾、促进城市旅游优化发展以及加强学术研究及观念思想转变三个方面给出城市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对上第三章总结的问题给予回应。

牟欣园[6](2019)在《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交互性、实时性、高黏度成为地方政府宣传本地区事务,构建城市形象的主要平台之一。城市政务微信一方面服务于本地市民、公开政务、反馈意见,另一方面通过对外传递的信息来宣扬城市特色,其高品质的传播内容有益于构建城市形象,凸显城市文化,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并为其吸引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综合考察四川省地市级政务微信组织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乐山发布”为代表的地方政务微信公众号为样本,以城市形象中的CIS理论作为研究支撑点,利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试图建立起以CIS理论为基础的政务微信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总结其发布特点、现状。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部分的内容:选定本文研究对象,在阐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探究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述本研究相关理论,为研究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说明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针对研究对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乐山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所发布的政务微信内容,进行研究设计,即界定研究对象、提出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做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论证。其次,进行量化分析的处理工作,即样本搜集、类目构建、编码表制作、样本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信度检验。随后,对“乐山发布”政务微信账号基本特征予以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搜集录入的样本数据,以城市形象CIS理论为基础框架,对研究假设进行论证,从政务微信基本信息层面、城市形象理念识别层面、城市形象行为识别层面、城市形象视觉识别层面四个方面,分析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特点。第五部分,借鉴当前研究对象政务微信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如政务微信层面:提升政务服务,构建融媒体平台;构建媒体联盟,打造微传播矩阵;紧贴时代前沿,描绘美丽城市;培养微信编辑,增强原创能力。城市理念识别层面:明确城市形象发展宗旨;理清城市形象发展定位。城市行为识别层面:宣传智能政务平台,打造智慧政府形象;强调文旅融合,坚持绿色发展;挖掘市民闪光点,塑造多元化市民形象;强调城市活动,突出本地特色。城市视觉识别层面:宣传旅游公共服务,展示旅游城市风情;注重旅游信息传播规划,形成独有的旅游品牌;围绕城市景观,建设城市形象等。

魏超[7](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卓百会[8](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李天旺[9](2019)在《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设计探索与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是城市对外形象的一个集中展示,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融合地方文化的旅游品牌形象不仅丰富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内涵,也有助于形成城市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建立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良好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不仅解决当地的就业难题,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本文首先从城市旅游形象特征、定位和推广方式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其次,从城市文化旅游海报的设计元素、设计方法和主体选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从四个角度进行城市文化旅游海报的设计;再次,论文归纳出城市文化旅游海报设计的五大原则;最后,论文以盐城文化旅游产业现状为背景,提出盐城四色文化(“新四军红色文化”、“独特的海盐文化”、“优美的湿地文化”、“蓝色的海洋文化”),作为实践创作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的内涵,融合油画、插画、动漫、摄影表现技法,设计出独树一帜、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海报。设计实践部分主要解说了自己作品的表现手法,因为成功的设计方案将对提升盐城文化旅游的社会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的目的是推动盐城地区文化旅游提档升级,形成自身的品牌价值,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创造创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尤其在当下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到来的时代,为其他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设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顾禹龙[10](2018)在《全域旅游景区绿色交通管理研究 ——以崇明为例》文中认为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概念,于2016年先后公布两批共500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景区交通的特点是居民和游客共享区域交通,与传统旅游城市的交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交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域景区的居民和游客都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但是,交通对于大气污染的贡献度很高,不恰当的交通行为会使全域景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游客降低赴目的地旅游的意愿,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无法达成以全域景区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全域景区面临公众的基本交通需求与交通工具排放影响生态环境的矛盾。笔者选取了崇明作为案例。崇明已经申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当前还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对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都很高,具有典型性。笔者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综述法证明了交通对全域景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研究了崇明交通的现状、绿色交通的管理措施以及成效,再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综述等方法,分别从体制层面的理念目标、部门设置、技术手段、保障体制和公众参与以及机制实施的慢行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私家车管理、宏观交通环境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管理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可以运用绿色交通的理论解决,同时满足公众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交通既是一个宏观的理念,又是可以通过分解而具体实施的目标。但是,公共管理部门由于理念欠缺、目标偏离、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阻碍了绿色交通的实施,降低了管理的成效。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新加坡、香港和南京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管理的案例,结合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依据对外交通以快为主突出便捷性体现较为短期公共利益、内部交通快慢结合以慢为主突出生态保护体现较为长期公共利益的总体原则,运用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失灵、公共定价、管制、庇古税、科斯定理等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学理论,在体制层面围绕转变政府观念、分解公共目标和满足公共利益等目标,提出了树立绿色交通理念目标、统一管理权责、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法治环境以及政府形象塑造等建议,在机制运行过程中旨在纠正市场失灵,围绕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提出了完善慢行交通、健全公共交通体系、运用管制和公共政策调节公众偏好、发挥基础设施引导作用等建议,并结合国内外各种实证案例进行论证,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尽管全域景区刚开始起步,尚无成熟案例,但一些与绿色交通管理相关的措施在国内外有先例可循,本文在对策中也结合相关案例加以证明,以此作为借鉴和启发。本文的价值是当前学术界从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的角度对全域景区和绿色交通开展研究的较少,不足之处在于全域景区的概念提出不到两年,实证分析的数据和案例来源有限,无法量化对策在全域景区内的实施效果,因此以定性为主,定量内容较少。

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意义与目的
        一、翻译意义
        二、翻译目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旅游专业术语的翻译
        一、意译法
        二、音译法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
        一、定语从句的翻译
        二、状语从句的翻译
        三、复杂主语的翻译
        四、复杂宾语的翻译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与译文
附录二 平行文本
附录三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运河文化影响下的聊城旅游品牌形象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京杭运河文化与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概述
    2.1 京杭运河文化带概念界定
    2.2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发展概述
    2.3 京杭运河文化与聊城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的关联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聊城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策划
    3.1 聊城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定位
    3.2 聊城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元素的应用
        3.2.1 注重品牌视觉表现的多样性
        3.2.2 注重品牌形象的系统性
    3.3 聊城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视觉表现特征
        3.3.1 理性提炼具象形象
        3.3.2 创意运用色彩情感
        3.3.3 凝练时代审美符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聊城运河主题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推广解决方案
    4.1 聊城运河水浒特色文化主轴展现
    4.2 聊城旅游品牌形象的推广方式
        4.2.1 运用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品牌的合纵推广
        4.2.2 运用京杭大运河城市圈主流媒体进行推广
    4.3 聊城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推广的策重方式
        4.3.1 丰富广告形式助力品牌推广
        4.3.2 文化创意创研助力品牌推广
        4.3.3 更新多媒体方式助力品牌推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聊城旅游品牌形象发展的建议
    5.1 借鉴国际运河城市旅游的艺术性
    5.2 吸收流行文化增加旅游品牌的社会性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有关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2 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
    2.1 “全媒体”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2.1.1 全媒体概念
        2.1.2 全媒体特征
    2.2 “城市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2.3 全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2.3.1 基于“5W”模式的城市形象传播要素
        2.3.2 “全媒体”对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
3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研究
    3.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构成
        3.1.1 城市政府
        3.1.2 城市企业
        3.1.3 普通市民及城市来访者
    3.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发展
        3.2.1 池州城市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角色转变
        3.2.2 池州城市企业及居民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主力
4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研究
    4.1 池州城市形象内容组成
        4.1.1 历史文化形象
        4.1.2 经济形象
        4.1.3 政府形象
        4.1.4 市民形象
        4.1.5 旅游形象
    4.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呈现
        4.2.1 池州市积极开展节事活动促进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4.2.2 政务新媒体积极探索新媒体内容传播城市形象
        4.2.3 全媒体语境下媒体机构对池州城市形象全景式呈现
        4.2.4 城市企业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4.2.5 个人自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5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媒介研究
    5.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5.1.1 池州日报
        5.1.2 池州广播电视台
    5.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新媒体
        5.2.1 网站中的“池州站群”
        5.2.2 池州市政务新媒体矩阵
        5.2.3 池州市企业及居民个人自媒体
6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6.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及官方双微互动数据分析
        6.1.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分析
        6.1.2 池州市政府政务微博微信账号数据分析
    6.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问卷调查
7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7.1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
        7.1.1 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不完整
        7.1.2 与受众互动不足
        7.1.3 媒体利用不够深入
        7.1.4 缺乏媒体联动
    7.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
        7.2.1 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7.2.2 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
        7.2.3 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
        7.2.4 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8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调查问卷
    附录二 :池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征集方案
    附录三 :关于池州市体验旅游活动策划
        文化旅游体验活动
        生态旅游体验活动

(5)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 研究创新和不足
一、空间文化理论概述
    (一) 西方空间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 空间文化理论的主要内涵
    (三) 空间文化理论对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空间文化理论在城市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一) 背景和基础
    (二) 主要内容
    (三) 具体作用和表现
三、中国城市旅游空间文化利用特点案例分析
    (一) 北京旅游发展的空间文化利用特点
    (二) 上海旅游发展的空间文化利用特点
    (三) 西安旅游发展的空间文化利用特点
    (四) 青岛旅游发展的空间文化利用特点
    (五) 各城市旅游的空间文化利用特点比较
    (六) 发展趋势及问题总结
四、基于空间文化理论应用的城市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 解决旅游与城市的内在矛盾
    (二) 促进城市旅游优化发展的建议
    (三) 学术研究加强与观念提升
五、结论与展望
    (一) 论文结论
    (二) 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入境游主要游客扩散路径
    附录二: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录
    附录三: 上海市近代商圈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外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 参加教材编写
    (二) 参加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政务微信的研究
        1.3.2 关于旅游城市政务微信的研究
        1.3.3 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
        1.3.4 政务微信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1.3.5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理论基础
        1.4.1 城市CIS理论
        1.4.2 议程设置理论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政务微信
        2.1.1 政务微信的概念
        2.1.2 政务微信的特征
    2.2 城市形象
    2.3 城市形象传播
第3章 研究设计
    3.0 研究设计
        3.0.1 研究对象
        3.0.2 研究问题
        3.0.3 研究方法
        3.0.4 研究路径
    3.1 编码
        3.1.1 定义
        3.1.2 编码标准
        3.1.3 操作性定义
    3.2 信度检验
    3.3 账号基本特性
        3.3.1 头像设置
        3.3.2 功能介绍
        3.3.3 菜单栏
第4章 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实践分析
    4.1 政务微信基本信息特征分析
        4.1.1 内容表现形式: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主
        4.1.2 文章信息来源:以转载为主
        4.1.3 影响力分析:账号活跃度较强,用户黏性高
        4.1.4 标题栏目划分:突出乐山旅游的城市形象
    4.2 城市形象理念识别特点
        4.2.1 宗旨:坚持绿色发展
        4.2.2 定位:基于城市发展特点定位
    4.3 城市形象行为识别特点
        4.3.1 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
        4.3.2 企业形象:着重描绘“特色产业+旅游”
        4.3.3 市民形象:凸显市民“工匠精神”
        4.3.4 城市活动:体现传统文化活动
    4.4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特点
        4.4.1 城市风情:注重城市交通出行
        4.4.2 旅游营销:强调旅游广告宣传
        4.4.3 城市景观:山水风景最为突出
        4.4.4 影像识别类型:人物、动画类型最多
第5章 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5.1 政务微信与城市形象传播
        5.1.1 提升政务服务,构建融媒体平台
        5.1.2 构建媒体联盟,打造微传播矩阵
        5.1.3 紧贴时代前沿,描绘美丽城市
        5.1.4 培养微信编辑,增强原创能力
    5.2 城市理念与城市形象传播
        5.2.1 明确城市形象发展宗旨
        5.2.2 理清城市形象发展定位
    5.3 城市行为与城市形象传播
        5.3.1 推进信息公开,打造智慧政府形象
        5.3.2 坚持绿色发展,强调文旅融合
        5.3.3 挖掘市民闪光点,塑造多元化市民形象
        5.3.4 强调城市活动,突出本地特色
    5.4 城市视觉与城市形象传播
        5.4.1 宣传旅游公共服务,展示旅游城市风情
        5.4.2 注重旅游信息传播策划,形成独有的旅游品牌
        5.4.3 围绕城市景观,建设城市形象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设计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旅游形象的相关理论
    1.1 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义
    1.2 城市旅游形象的特征
    1.3 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
    1.4 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小结
第二章 城市文化旅游海报设计方法、元素及主体选择
    2.1 构成元素
        2.1.1 图形元素
        2.1.2 文字元素
        2.1.3 色彩元素
    2.2 主体选择
    2.3 城市文化旅游海报的发展趋势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文化旅游海报设计原则
    3.1 文化性原则
    3.2 产业性原则
    3.3 知名性原则
    3.4 地域性原则
    3.5 生态性原则
    小结
第四章 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设计实践
    4.1 项目背景
    4.2 盐城地区文化旅游特色分析
        4.2.1 红色文化——铁军精神
        4.2.2 白色文化——海盐盐晶
        4.2.3 绿色文化——东方湿地
        4.2.4 蓝色文化——蔚蓝大海
    4.3 前期调研
    4.4 盐城旅游形象定位
    4.5 主题分析
    4.6 设计思路
        4.6.1 设计理念
        4.6.2 四种文化融合
        4.6.3 设计创意表达
        4.6.4 延展设计
    4.7 海报宣传推广与应用
        4.7.1 纸质媒体
        4.7.2 网络媒体
        4.7.3 户外媒体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盐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 B 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作品展示
致谢

(10)全域旅游景区绿色交通管理研究 ——以崇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全域旅游研究现状
        二、绿色交通研究现状
        三、绿色交通管理研究现状
        四、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全域景区绿色交通主要概念
        一、全域旅游和全域景区概念、内涵和特征
        二、绿色交通概念、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绿色交通管理理论基础
        一、绿色交通理论的起源
        二、绿色交通理论的分类
        三、绿色交通的特点
        四、绿色交通的方式
        五、绿色交通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六、绿色交通管理的总体目标
        七、全域景区绿色交通管理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的现状和成效
    第一节 全域景区交通的特点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全域景区交通与其他城市的区别
        二、全域景区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全域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交通对全域景区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崇明交通和空气质量现状
        一、崇明概况
        二、慢行系统
        三、公共交通
        四、私家车现状
        五、道路环境
        六、崇明空气质量现状
    第三节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一、崇明绿色交通管理体制
        二、崇明绿色交通管理机制
    第四节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的成效
        一、绿色交通管理公众满意度基本情况
        二、崇明空气质量改善基本情况
        三、绿色交通管理成效综评
第四章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交通理念仍未深入
        二、管理权责不够明晰
        三、技术手段较为匮乏
        四、法律政策保障体制不完善
        五、公众宣传和参与力度不强
    第二节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慢行系统管理
        二、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三、私家车管理
        四、宏观交通环境管理
        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第三节 崇明绿色交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二、机制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绿色交通管理的国内外案例及启示
    第一节 新加坡绿色交通管理案例
        一、新加坡交通现状
        二、新加坡绿色交通管理体制
        三、新加坡绿色交通管理机制
    第二节 香港绿色交通管理案例
        一、香港交通现状
        二、香港绿色交通管理体制
        三、香港绿色交通管理机制
    第三节 南京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管理案例
        一、南京生态科技岛交通现状
        二、南京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管理体制
        三、南京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管理机制
    第四节 国内外绿色交通管理案例的启示
        一、将绿色交通理念贯彻始终
        二、设立统一的管理部门
        三、目标规划具有整体性
        四、政府参与度符合市场需要
        五、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六、运用智能信息方式协助管理
        七、国内外案例中有待提高之处
第六章 加强崇明全域景区绿色交通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崇明全域景区绿色交通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和目标
        二、设立统一管理部门建立长效机制
        三、提高管理技术手段加强交通智能化
        四、优化全域景区绿色交通法治环境
        五、构建政府宣传和形象塑造体制
    第二节 完善崇明全域景区绿色交通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更好履行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
        二、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三、健全公共交通体系
        四、运用宏观调控减少私家车出行和排放
        五、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旅游目的地旅游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2:国外快速路改造为景观大道相关案例
    附录3:国内外绿道系统案例简介
    附录4:法国巴黎公共交通案例
    附录5:闵行区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案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曹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运河文化影响下的聊城旅游品牌形象推广研究[D]. 徐楠楠.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4]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孙斌斌.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7)
  • [5]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析[D]. 苑泓丽. 山东大学, 2019(09)
  • [6]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牟欣园.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9]盐城“四色文化旅游”海报设计探索与研究[D]. 李天旺.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全域旅游景区绿色交通管理研究 ——以崇明为例[D]. 顾禹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