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模式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

从医疗模式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

一、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田君叶,孙文秀,刘钟缘,周建浩,于重燕[1](2015)在《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内心体验》文中指出目的 :深入了解血液透析初期患者内心真实感受,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方法 :对9名血液透析初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定性资料的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内心体验分为消极悲观的负性情绪和积极乐观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包括抑郁绝望、烦恼焦虑、恐惧害怕、愤怒抗拒、抱怨自责、悔恨不已。正性情绪包括坦然接受、充满希望和寻求信息。结论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应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丁一[2](2014)在《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高龄化和长寿不健康的特征,我国的人口快速走向老龄化。截至2012年12月,60岁及以上和65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分别占总人口的14.33%、9.40%,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0.58%。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60%-70%的有慢性病史,15%的患有严重疾病,伤残率是总人口伤残率的3.6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的数据称,截至2013年,我国的失能老人已超过3700万,并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0年,失能、半失能老人将突破4600万。由此可见,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十分严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呈现多样性特征。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在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0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等文件中,反复强调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和护理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业务,并提出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给予政策扶持。然而,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发展慢,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成熟的长期照护模式,对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相关论述也仅仅散见于政府的养老服务文件中。现有的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等长期照护供给方式无法完全同失能老人的需求匹配,不但造成大量长期照护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完全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在上述背景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不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养老事业的成败,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性分析或对理论的宏观概括性分析,侧重于讨论某种模式的供需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关于如何处理家庭照护这一传统照护方式与其它社会化照护方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长期照护的不同责任主体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整体上研究如何通过构建长期照护模式满足失能老人多样性需求的文献更为鲜见。鉴于此,本文以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为目的,从梳理长期照护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演进历程入手,以分析失能老人的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首先,阐述了不同类别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的一般性需求和特殊性需求;通过PEST方法和SWOT方法,分析了现有不同长期照护方式的微观特征及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并同失能老人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匹配分析。然后,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问卷所得相关数据,研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的经验,依据需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公平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及理性选择理论等基础理论,本着“既能够满足失能老人希望在家照护的意愿,又能满足他们多样性照护需求”的原则,提出构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以失能老人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并利用北京大学提供的CLHLS 2008年和2011年微观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转移概率矩阵,追踪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状况,结合预测的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据对比分析构建前后长期照护模式需要的机构床位数量,论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国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失能老人群体内部具有整体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对长期照护模式的需求也呈现出相似点和异质性。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失能老人希望在家里或自已熟悉的社区接受长期照护,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失能老人主动愿意去长期照护机构。以身体失能程度、家庭照护的状况以及患病情况作为分类标准,将失能老人分类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单纯的家庭照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方式均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多样性长期照护需求。一是对于家庭照护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人口政策,加之改革开放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家庭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的功能日趋弱化。二是对于居家照护来说,其建立初衷是保证失能老人既能够享受家庭带来的精神慰藉,又能够得到专业人员提供的长期照护,减轻家庭照护者的负担,提高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质量和效率。现实中却由于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失医疗康复护理功能等原因,居家照护无法为患病的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而且对家庭照护的替代作用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家庭照护者依然承担大量的照护任务,甚至仍是照护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三是对于社区照护来说,也存在同居家照护类似的问题,无法为居家照护提供充分而且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保障,无法满足居家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其依托功能。四是对于机构照护来说,它能够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长期照护,但却由于存在缺乏精神慰藉、收费过高、有悖中国人的传统家庭情结以及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得不到失能老人的亲睐。由此可见,单独依赖任何一种长期照护方式均无法满足所有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构建一个兼具整体性和个性化的长期照护模式势在必行。第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失能老人自身具备的客观条件和他们对客观环境的评估。失能老人的性别、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显着影响他们的长期照护模式需求,女性、有配偶的失能老人、身体状况较好、非独居的失能老人,更倾向于选择与家庭及子女联系密切的长期照护方式;二是对不同长期照护模式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对于大部分失能老人来说,他们对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的了解越客观,评价越高,越有可能选择这几种模式补充甚至是替代日趋弱化的家庭照护;三是选择长期照护模式时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失能老人本人、他们的子女、邻居和朋友越不排斥他们入住长期照护机构,他们越有可能选择与家庭及子女联系不密切的长期照护方式。第三,梳理与研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的长期照护模式后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起步早,发展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尚未有成熟的长期照护模式,已有的长期照护方式在发展中存在理念不清晰、设计不合理、配套支持不充分以及专业性缺乏等问题。由此得到以下启示:构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时,应当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注重长期照护理念、立法保障、多元化长期照护主体的参与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定位等方面问题。第四,以尊重失能老人的需求意愿为出发点,本着系统性、权利性、公平性、选择性以及渐进性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失能老人希望在家照护的意愿,又能满足他们多样性需求的长期照护模式。该模式以家庭照护为核心,居家照护为基础,社区照护为依托,机构照护为支撑,家庭病床为补充,具体包括8种实现方式:家庭照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养老院、家庭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居家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社区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以及护理院。其中,家庭照护对应的是不需要医疗护理且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主要适用于处于轻度、中度失能,不需要医疗服务,并且没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老人;社区照护主要适用于处于轻度、中度失能,不需要医疗服务,并且家庭照护资源匮乏的老人;养老院主要是为重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匮乏并且不需要复杂医疗照护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家庭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针对需要简单医疗护理且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适合于轻度、中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不足并且需要简单医疗护理的老人;社区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是为轻度、中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匮乏并且需要简单医疗护理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护理院主要针对重度失能并且需要系统复杂医疗护理的老人。第五,以失能老人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缓解未来失能老人增加、家庭照护人员减少给养老院和护理院带来的长期照护床位供给压力。根据相关测算,该长期照护模式可以使养老院和护理院的床位供给压力减少约75%。而且,本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尊重失能老人的需求意愿,并且秉持了“持续照护”的理念;同时,遵循家庭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给失能老人带来的不便,最大限度地保持老人和亲人、邻居朋友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们的精神孤独。在实践中,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同长期照护系统中其它组成部分协调配合,因此,需要通过重新诠释并且宣传孝文化,促进传统文化观念与现实国情协调;同时,还需要完善政策、法律、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丰富长期照护内容,提供人才和物质保障,形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长期照护供需协调之间的良性互动,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模式设计的初衷。

王彦斌,孟伟,韩国林,张辉,郑海燕,常帅,相华[3](2013)在《改良及单纯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动静脉内瘘术中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本组141例,按所需结扎的静脉支数随机分为改良皮内缝扎组(观察组1,n=43)、皮内缝扎组(观察组2,n=52)和切开结扎组(对照组,n=46),对比各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有效率、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1及观察组2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00),且所需结扎支数越多,用时差异越明显;观察组1与2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手术用时离散趋势方面,观察组1优于观察组2,对照组离散趋势最大。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观察组1与观察组2相近,均轻于对照组(2=6.865,P=0.032)。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比例观察组1优于观察组2(P=0.020)及对照组(P=0.000),观察组2也优于对照组(P=0.027)且皮下硬结大小也小于对照组。各组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结扎中,改良皮内缝扎法优于单纯皮内缝扎及常规切开结扎法,对于较短的静脉交通支可首选单纯皮内缝扎法。

王彦斌,张辉,孟伟,韩国林,相华,常帅[4](2012)在《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动静脉内瘘术中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本组98例,内瘘术式均采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的标准内瘘,术前常规进行桡动脉及头静脉B超检查,明确头静脉所有属支及伴行静脉交通支情况并做好标记,按所需结扎的静脉支数随机分为皮内缝扎组(观察组,n=52)和切开结扎组(对照组,n=46),对比2组间手术用时、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月静脉结扎有效率、术后3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比例。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而且所需结扎支数越多,用时差异越明显(F=45.586,P=0.000),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2.289,P=0.022),术后3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比例及大小低于对照组(X2=4.176,P=0.04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差异虽未达统计学标准但极度接近(Z=1.904,P=0.057);2组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月静脉结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皮内缝扎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轻、硬结形成比例少等优点,而且结扎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不留瘢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的结扎中优于切开结扎法。

赵慧剑[5](2012)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当代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医疗护理水平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

崔岩[6](2010)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血液净化技术作为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治疗手段现已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成功挽救了众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是,血液透析技术仍有其局限性,加上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仍然达不到预期目标,为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血液透析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高效的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目的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调查并收集了9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合格问卷以及临床资料,旨在了解大庆油田总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机体生理生化指标水平、生存质量,就此评价不同血液透析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血液透析治疗14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每组30名。所有患者每周均治疗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6个月。记录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患者在进入研究前及研究结束后的化验指标,利用SF-36量表调查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I)、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方面的影响,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和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患者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钙、血磷(P)、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素(PTH)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上述指标HFHD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三组患者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出现的并发症中高血压和肌肉痉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SF-36量表PF、RP、BP、GH、RE、MH六项评分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种血液透析方法对小分子物质具有同样的清除效果,并能改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2、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3、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对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4、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好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曹红梅,王金红[7](2010)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元梅,柯一琼[8](2008)在《如何做好血液透析室护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做好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要求,包括血液透析室护士的素质要求、职责和培训等方面。认为血液透析中心应不断强化护士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吴雪,冯美丽,娄凤兰,刘子栋[9](2006)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在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行CBT,对照组同期仅行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CBT可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将CBT纳入MHD护理常规。

熊慧琴[10](2006)在《对诱导期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宣教》文中研究表明

二、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内心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3资料分析
2结果
    2.1主题1:消极悲观的负性情绪
        2.1.1抑郁绝望
        2.1.2烦恼焦虑
        2.1.3恐惧害怕
        2.1.4愤怒抗拒
        2.1.5抱怨自责
        2.1.6悔恨不已
    2.2积极乐观的正性情绪
        2.2.1坦然接受
        2.2.2充满希望
        2.2.3寻求信息
3讨论
    3.1透析初期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
    3.2透析初期患者正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3.3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
        3.3.1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3.2给予患者认知干预,使其尽快适应透析治疗
        3.3.3运用同伴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3.4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提升自我价值感

(2)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失能老人
        1.2.2 长期照护模式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创新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平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理性选择理论
        2.1.4 计划行为理论
        2.1.5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理论借鉴与文献评述
3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历程演进
    3.1 家庭照料从萌芽到发展期(鸦片战争之前)
        3.1.1 人类社会产生初期:“大家庭照料”意识萌芽
        3.1.2 先秦至清末:“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齐头并进
    3.2 “家庭照料”遭到挑战期(1840年~1949年)
    3.3 “家庭照护”与“社会照护”共同发展期(1949年~1978年)
        3.3.1 家庭照护逐步进入现代化
        3.3.2 社会照护获得初步发展
        3.3.3 文革时期长期照护遭到重挫
    3.4 现代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期(1983年~2000年)
        3.4.1 传统家庭照护嬗变
        3.4.2 多方力量共同推动长期照护社会化
        3.4.3 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开始探索
        3.4.4 机构照护改进与提升
    3.5 长期照护模式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期(2005年~)
        3.5.1 长期照护社会化成为发展方向
        3.5.2 居家和社区照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3.5.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长期照护建设
        3.5.4 长期照护走向标准化、专业化与信息化
    3.6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演进评述
        3.6.1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的经验总结
        3.6.2 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4 失能老人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关系
    4.1 失能老人的类别划分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关系
        4.1.1 失能老人分类是准确把握长期照护需求的基础
        4.1.2 长期照护模式需要满足分类后的失能老人需求
        4.1.3 构建长期照护模式以分类后的供需匹配分析为前提
    4.2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一般性和多样化需求
        4.2.1 失能老人的分类标准
        4.2.2 失能老人的类别划分
        4.2.3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一般性需求
        4.2.4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特殊性需求
    4.3 失能老人的多样化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
        4.3.1 现有长期照护方式的对比分析
        4.3.2 失能老人多样性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匹配分析
    4.4 研究结论
5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实证研究
    5.1 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5.1.1 有序Probit模型
        5.1.2 结构方程模型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2.1 数据来源
        5.2.2 调查方案设计
    5.3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3.1 被访老人的个人及家庭特征
        5.3.2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实证分析
    5.4 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5.4.1 有序Probit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5.5 研究结论
6 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6.1 香港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
    6.2 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
    6.3 日本的长期照护模式
    6.4 美国的长期照护模式
    6.5 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借鉴
        6.5.1 秉承“持续照顾”的长期照护理念
        6.5.2 多元化长期照护模式主体合作
        6.5.3 法律保障长期照护模式健康运行
        6.5.4 重视并提供精神慰藉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6.5.5 以评估为基础推行分级长期照护
        6.5.6 护理员兼具专业化和职业化
    6.6 研究结论
7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
    7.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前提
        7.1.1 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7.1.2 明确不同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关系
        7.1.3 界定不同长期照护模式主体之间的关系
    7.2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内容
        7.2.1 失能老人的多元化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对应分析
        7.2.2 以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构建
        7.2.3 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7.3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实施及政策建议
        7.3.1 促进传统~氛围~现实协调
        7.3.2 完善法律~政策~资金支持
        7.3.3 实现经济~服务~社会互动
        7.3.4 提供内容~人才~质量保障
    7.4 研究结论
8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B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附录C 访谈资料图片及说明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改良及单纯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手术方法及分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静脉属支及交通支数
    2.2 一般情况
    2.3 手术时间
    2.4 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
    2.5 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
    2.6 术后3个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
3 讨论

(4)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静脉属支及交通支数比较
    2.2 一般情况比较
    2.3 手术用时比较
    2.4 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比较
    2.5 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比较
    2.6 术后3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比较
3 讨论

(5)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因素
温馨整体护理对策
护理体会

(6)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入组条件
        2.2.2 治疗方法
        2.2.3 研究内容
        2.2.4 资料收集
        2.2.5 SF-36 量表计分方法及指标的定义计算
        2.2.6 评分方法
    2.3 质量控制
        2.3.1 数据库的建立
        2.3.2 调查员的培训
        2.3.3 现场调查
    2.4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患者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
        3.2.1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影响
        3.2.2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3.2.3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
        3.2.4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β2- 微球蛋白的影响
    3.3 三种不同方式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3.4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4.2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
    4.3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影响
    4.4 三种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
2 护 理
    2.1 透析前评估
    2.2 透析前准备
    2.3 透析中的预见性护理
    2.4 血管通路的护理

(9)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理性情绪疗法 (RET)
        1.2.2 放松训练
        1.2.3 健康教育
    1.3 效果评价
        1.3.1 测量工具
        1.3.2 资料收集
        1.3.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实验组GQOLI
    2.2 两组干预前后GQOLI
    2.3 两组干预前后GQOLI
3 讨论
    3.1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2 认知行为干预可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3.3 认知行为干预与护理工作的结合

(10)对诱导期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宣教(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心理分析及宣教措施
    2.1 焦虑恐惧型
    2.2 悲观绝望型
    2.3 抑郁型
    2.4 护理宣教

四、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内心体验[J]. 田君叶,孙文秀,刘钟缘,周建浩,于重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15(07)
  • [2]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D]. 丁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3)
  • [3]改良及单纯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J]. 王彦斌,孟伟,韩国林,张辉,郑海燕,常帅,相华. 广东医学, 2013(06)
  • [4]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J]. 王彦斌,张辉,孟伟,韩国林,相华,常帅. 中国血液净化, 2012(10)
  • [5]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对策[J]. 赵慧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1)
  • [6]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D]. 崔岩. 吉林大学, 2010(05)
  • [7]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 曹红梅,王金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4)
  • [8]如何做好血液透析室护士[J]. 郑元梅,柯一琼.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8(07)
  • [9]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吴雪,冯美丽,娄凤兰,刘子栋. 中华护理杂志, 2006(08)
  • [10]对诱导期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宣教[J]. 熊慧琴.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18)

标签:;  ;  ;  

从医疗模式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