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局部显着特征分析

图像局部显着特征分析

一、图象局部突出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超杰[1](2020)在《基于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研究》文中认为图像显着性检测是对图像中人眼关注的区域进行检测,在图像标记、语义分割、图像压缩和图像内容感知等图像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效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算法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图像区域,大大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近年来,图像显着性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受到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当前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算法当中,传统的基于数学理论手动提取特征获取图片显着区域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检测显着对象的细节信息,但在检测显着对象的全局信息方面有所欠缺,并对噪点相对比较敏感,基于语义特征的检测算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具有代表类别的显着性对象,但对显着目标细节的检测能力略显不足。为此,本文基于并行化网络结构对图像显着性检测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单一类型的显着性信息不能很好的解决显着对象定位和显着对象与背景之间边界细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通过提取混合特征来检测图像显着性的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图像区域对比信息和图像中的语义信息。融合后的混合特征图同时具备了处理显着对象定位问题和显着对象与背景边界细化问题的能力,实现了通过多类别显着性信息进行图像显着性检测的目的。(2)在混合特征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对比信息映射图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图像中的像素簇为单位,分别提取每个像素簇的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空间位置特征,并计算目标像素簇与图像中其它区域的差异性,生成与原始图像尺寸相同的区域对比信息映射图。有效的解决了多类别特征在卷积神经网络输入中尺寸不匹配的问题。(3)针对单一的网络结构处理多类别显着对象特征信息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图像显着性检测方法。构建区域对比特征映射网络来处理区域对比信息,采用经典网络模型来处理图像的语义信息,在并行化网络结构的尾端将两种高度抽象的特征图融合,然后通过分类器得到最终的显着图。增强了网络对多类别显着对象特征的分析能力,使得最终生成的显着图更加精确。

韩玺钰[2](2020)在《基于多尺度及显着区域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像融合旨在将来自不同模态传感器的多个输入图像合并为一个图像,增强关于场景的理解。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的重要分支,其充分利用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信息的互补性进行融合,融合结果不仅能提供相关场景更为全面的信息,还对后续应用比如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等有指导性的意义。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融合算法和基于显着区域分析的融合算法是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中的两类重要算法,因为它们能很好的表现图像的固有特征,有助于提高最终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但是这两类算法在实际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者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改进算法,但是目前并没有哪种算法可以解决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针对其中的某方面问题进行改进。本文针对这两类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四个典型且常见的问题,设计了四种融合方法,具体如下:1.针对常规的多尺度分析方法依赖预先定义的变换方式,在面对源图像中众多不确定场景时缺乏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我们改进了全局局部拓扑粒子群优化算法(Fusion Global-Local-Topology Partical Swarm Optimization,FGLT-PSO),提出了双目标函数优化准则为算法设计自适应权重的融合规则,让算法可以在无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无监督地决定两种源图像在最终融合图像中所占比重。同时为了衡量算法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统计的评分机制:等级计数(Rank Score),在实验中相较于其他对比算法,本算法的Rank Score指标最好,表明本算法可以确保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图像时具有稳定且良好的融合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将隐式低秩表示(Latent Low-Rank Representation,LatLRR)应用在多尺度框架下,在充分保留了多尺度分析算法优点的同时,利用低秩约束有效地去除一定程度的噪声,本算法在伪像及噪声度量指标(NAB/F)上明显超过其他对比算法,证明了算法能够克服一般多尺度分析融合算法对噪声敏感的问题。2.针对常见的多尺度融合算法不能很好地同时保留轮廓信息和轮廓内的纹理细节信息,导致细节信息丢失或者轮廓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共现滤波器的多尺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在图像分解部分,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共现滤波器的多尺度多方向变换方法,将共现滤波器与离散紧支撑剪切波方向变换结合起来,该分解方法将图像中的轮廓信息和区域内纹理信息分解到不同的子图像并很好地表示了基础层子图中的大轮廓信息,这有助于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分别处理两种信息。然后根据两种子图像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融合规则进行子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保持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边缘轮廓,增强融合的细节表达能力。3.针对于较难同时有效地提取具有复杂背景的源图像中不同尺度显着目标区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显着区域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多种特征信息组成四元数傅里叶变换相位谱模型的输入值并利用Gabor滤波器生成最佳显着图,尽可能多的检测出更为完整的显着目标区域。之后提出改进的GrabCut算法将图像分割成显着区域部分和非显着区域部分,并在后续融合过程中对两部分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处理场景较复杂并且包含多种尺度目标的情况。4.为了解决常见的基于显着分析的融合算法速率和融合质量难以折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红外显着区域提取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ing Transform,NSST)的图像融合算法。算法根据红外图像的性质设计了全局和局部显着图检测红外图像的显着目标区域并将检测结果映射到可见光图像中,这有助于在结果中突出红外目标并能提高分割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基于NSST的融合规则弥补因分割造成的可见光图像中显着性信息的丢失,提高融合图像视觉效果。本算法将基于多尺度分析的方法与显着区域分析的融合算法相结合,很好的平衡了算法效率和融合质量。实验表明本算法简单易操作,融合效果良好,速度可以达到实际工程的实时需求。5.在论文的最后利用Rank Score全面分析比较了本文提出的四种算法与八种对比算法的融合性能,根据性能表现指明了文中提出的四种算法各自的适用场景。本文围绕基于多尺度分析和显着区域分析的方法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四种新的图像融合算法,丰富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张翘楚[3](2020)在《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初高中函数衔接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学科是一个结构严密、逻辑完整的整体,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这个整体的过程,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随着学生认知发展而逐渐加深和扩展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在教学时要抓住整个知识的主线,把握每个阶段知识的特点,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更有效的纵向迁移.在中学数学中,函数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数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函数的相关教学显得格外的重要.为了促进初中学生能在高中时更好地完成函数知识的学习,也为了对一线教师在初中展开衔接教学有一定的帮助,笔者对“促进理解模式”和函数单元知识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等,首先,在对“促进理解模式”和函数知识发展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初中学生和教师关于函数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在发现初中师生对函数主线知识整体把握不足、衔接教学准备不充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函数知识主线的研究结果,形成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衔接教学设计框架,同时得到函数单元的相关衔接教学设计;最后,在函数衔接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反馈,分析实践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小结与反思.基于研究主题,本文得到了两点研究结论,其一是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研究所得到的衔接教学设计模板;其二是针对教学阶段对教师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分别是教前分析、教中引导、教后梳理.

黄淑钦[4](2020)在《基于精致理论的导数单元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新课标视角下重新认识与把握数学学科的教学,成为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碎片化”教学,预防“碎片化”现的关键,便是提倡整体教学观.精致理论所提倡的从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的教学观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将精致理论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精致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由于导数及其应用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且题型灵活多变,给学生的深层理解和问题解决带来了困难.以本单元为例改进教学设计,能够启发学生对于导数单元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精致理论、单元教学设计与高中导数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分析了精致理论对于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导数单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导数教学轻知识重应用,简化了对单元核心概念与原理的探索,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流于浅层;教师对单元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准确,习惯从经验出发开展教学,缺乏更新教学方法的探索精神.结合上述研究,构建了基于精致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以导数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基于精致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法:(1)宏观上要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构建单元知识体系.通过教学要素分析与单元知识体系梳理,确定单元核心内容.(2)围绕单元核心内容制定课时计划、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的取向要实现高、低层次目标之间的双向促进,以“低”搭建“高”,以“高”引领“低”,做到目标、教学与评价三者的统一.(3)教学设计要聚焦核心、整体规划;渐进精致、螺旋上升;定期综合、及时总结.新授课要注意构建思维困境,用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逻辑联系,延长获得过程,巩固学生的知识框架;设计课堂教学主线,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数学课堂.习题课要选择基本问题;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精致分析,化难为易;重视解题回顾,明确通性通法.微课要重视选题的价值性、内容的精致性以及制作的简洁性.

余巧云[5](2020)在《基于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在教育界掀起一股热潮,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数学抽象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落实不足.基于此,本文选择数学抽象素养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研究将数学抽象素养落实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发展抽象思维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满足学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展开研究.首先,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与书籍,并通过收集的数据制定访谈提纲;其次,到笔者实习的学校对一线教师展开访谈调查,并一一记录访谈内容,收集数据;接着,通过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得出当前教师存在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忽略抽象素养的渗透;对教学方向缺乏统筹,忽略教学方向的落脚点;对教学设计缺乏整体的意识,忽略单元内容的连续性;对教学“过程”不够重视,忽略知识生成过程;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如下:(1)宏观上的策略为注重抽象内容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教材基础概念,确定教学目标,实行逆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整体把控教材内容,整合选择内容,实施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全面遵循学习过程,掌握数学本质,实践深度教学设计.(2)微观教学策略为注重抽象学习的过程性:辨析抽象类别,把握教学方向;巧设教学活动,凸显抽象层次性;启发学生思考,注重知识连续性发展;例题变式拓展,促进技能生长;交流回顾小结,整理知识脉络.

杨文昱[6](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提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周鑫宇[7](2019)在《基于红外/高光谱的亚像元温度估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随着遥感技术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与重视,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光谱分辨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从之前的多波段图象发展到现在拥有几百个波段的高光谱图象。空间分辨率也从几十米/像素发展到亚米/像素的量级。但是由于波段属性的限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目标颜色相近或者被遮挡等,目前常见的的高光谱数据不具备穿透能力,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检测,通常通过热红外波段利用温度信息进行检测。但热红外波段由于其特殊的成像方式,导致它的空间分辨率非常低,目前星载传感器中,分辨率最高的近50米/像素,而且信噪比很低,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因此,在这样的分辨率条件下,仅能对地下核电站等大型目标具备检测能力,对于小型目标不具备检测能力。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近红外波段数据既包含反射能量,又包含辐射能量。因此,本次研究通过近红外与热红外数据的融合,提高热红外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实现亚像元的温度估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在异常目标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从热红外温度反演算法入手,研究了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利用三种温度反演算法对8.125?m11.65?m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温度,并且从反演精度和运算时间两方面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反演结果与真实结果的对比,选择精度最高、时间最短的温度反演算法。为后续实验提供温度的参考值。其次,研究了如何通过近红外数据对图象亚像元实现温度估计。并且总结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关联模型,通过对比温度的估计值与参考值,验证了三种模型的运行效率、结果的精确度,选择最优的统计关联模型。为后续目标检测实验奠定基础。随后,本文借助图象白化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异常检测和本文提出算法在不同虚警率下检测率的变化,验证本文算法的优越性。最后,引入超像素分割技术,对温度数据进行分割。通过统计对比每一块分割图象的直方图曲线,筛选出可能存在目标的区域。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光谱信息对异常检测中的虚警进行去除,得到待检测目标。通过量化分析,验证在复杂场景中本文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的优越性。

曹阳[8](2019)在《汉画天象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站在宏观的视域下,以汉画天象图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纵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流变,以及横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思想文化及图式系统这两个角度为研究思路,通过考古与文献、图像与符号、神话与历史等多维方法,在构建整体的图像志的基础上,进而解读汉画天象图的发展流变、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天象图由来已久,其雏形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后经公元前30世纪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至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衣箱漆画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在三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天象图虽然并未形成固定模式和体系,但在原始宇宙观念、观象授人时的实践经验,以及主体造型能力等方面都作好了准备。作为一种承载思想观念的文化载体,天象图最终形成固定模式,是在汉代完成的。汉代统治者的推崇、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对汉画天象图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使得天象图在两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天象图包含图像丰富,分布也极为广泛。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共359幅天象图各自分布的重点区域并不一致,各区域、各种类图像内容都有差异。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基础符号和次要符号,那么,便能梳理出这些图像的共通之处。所谓主要符号,即包含日、月、星辰或其中之一的图像·,配有次要符号的天象图,即包括风伯、雨师、雷神等气象神,和初显道教思想的西王母、太一神,这些都是与天相关的神祗。还有一种经常作为背景出现次要符号,便是代表星占和气的云。文中从训诂学、神话学、图像学角度对主要符号和次要符号都予以解读。日、月、星三种天象图母题元素在汉画天象图中组合为五种模式:一是含有日轮、日神与阳乌;二是含有月轮、月神与相关图像;三是日月双悬图像,包含乌、蟾、兔、桂;四是日、月、星宿并现的图像,星宿常与四神配置出现,具有特定的含义;五是仅有星宿,不含日、月的图像,这时的星宿或作为装饰,或与其他天象神祗同现。这些不同的配置组合,使得天象图造型复杂多变,虽然图像内容多样,但基本都是布局有序,构成得当,包含着变化统一、饱满均衡、对称呼应等特征,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在其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匠通过创作体验与创作构思,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天象图中,运用共通的表现手法,即以线塑形,或为雕刻,或为彩绘,使汉画天象图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代表着汉代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汉画天象图与汉代人们对天的观念密不可分,在棺椁、室墓这种三维空间内,都能表达出这种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和文化风气的影响,汉画天象图还集中体现着人们的升仙愿望和星占思想。总之,汉画天象图综合了艺术学、考古学、天文学、神话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多种学科因素,通过逐层分析,可以得到六种论点:一是汉画天象图在发展中含义不断明确并产生分化;二是四神常与天象图组合出现,被视为带有星占含义的神话图像,融客观天象与主观思想与一体;三是天象图与神灵瑞兽的组合,使得这类图像普遍带有升仙含义;四是汉画天象图的精致与否与墓主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五是汉画天象图富于造型之美,是创作主体(工匠)意志思想物态化的表达;六是天象图被广泛应用在墓顶、棺顶和四周,在天人之间产生了一种象征的同一结构,把自然、宇宙和社会融合进多样统一的结构图式之中。由于汉代文化源远流长,使得汉画天象图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汉画天象图不但在艺术上被视作典范,而且对道教神灵图像的出现起了导向作用,并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之后,天象图并未消失,而是在升仙、星占、天体运行的表现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

胡晋宾[9](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韦素媛[10](2013)在《实用步态数据库的建立和步态特征提取与表征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态识别是进行远距离非侵犯性视觉监控、进行身份识别的理想技术之一。步态特征的提取质量对识别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在实用步态识别系统中如何构建步态数据库也是目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围绕步态识别技术与实用之间存在的这两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提出了一种建立实用步态数据库的方法,详细设计了步态特征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数据结构、步态信息的获取方法以及身高查询条件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百人规模的多信息步态数据库。(2)提出了一种结构化步态特征表示方法,结合关系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步态识别方法,使步态识别能够利用关系数据库查询的高效性来快速缩小识别范围,提高运行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步态识别方法良好的身份识别效果。(3)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能量图的步态特征弱周期性表示方法,给出了步态特征弱周期性和步态序列的时空能量图的定义,以统计分析的方式证明了这种特征表示对于噪声的干扰不敏感。将这种方法与论文提出的几种步态特征提取算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步态识别的预处理过程,减少步态特征的数据存储空间,降低了特征提取对于步速、摄像机采样频率等因素具体条件的依赖性,同时,识别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4)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优势,结合互信息熵的判据,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互信息熵的步态特征表示和识别算法,将小波变换得到的相似子图和各个具有局部方向特性的细节子图都利用到组合步态特征中,求得最大互信息熵时得到对应的组合特征参数组,这些参数突出了步态中行走习惯的细节差异,使提取的步态特征更集中在有利于分类的关键信息点上,从而步态识别过程更为接近人类视觉的智能识别过程。在步态识别阶段提出了互信息度量的改进方法,即沿用了能量分析和互信息度量的有效思路,又提高了识别速度。

二、图象局部突出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象局部突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的图像显着性检测方法
        1.2.2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算法
        1.2.3 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相关算法及其不足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显着性检测算法基础理论
    2.1 图像区域划分算法
        2.1.1 基于种子点生长的图像区域划分算法
        2.1.2 基于图论的图像区域划分算法
    2.2 颜色空间理论
        2.2.1 RGB颜色空间特征
        2.2.2 Lab颜色空间
        2.2.3 HSV颜色空间
    2.3 纹理特征理论基础
        2.3.1 灰度共生矩阵
        2.3.2 LBP特征
    2.4 视觉显着性检测理论基础
    2.5 相关显着性检测算法
        2.5.1 MCDL算法
        2.5.2 MDF算法
        2.5.3 ELD算法
        2.5.4 算法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混合特征的图像显着性检测
    3.1 混合特征取
        3.1.1 构建区域对比信息映射图
        3.1.2 图像语义特征的提取
        3.1.3 区域对比信息和图像语义信息的特征融合
    3.2 基于混合特征的图像显着性检测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结果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并行化网络结构的显着性检测
    4.1 并行化网络结构设计
        4.1.1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显着性检测中的局限性
        4.1.2 算法改进
    4.2 基于并行化网络结构的显着性检测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实验结果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2)基于多尺度及显着区域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图像融合研究现状
        1.2.1 图像融合的层次级别
        1.2.2 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理论研究现状
        1.2.3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应用
        1.2.4 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算法概述
    2.1 红外与可见光成像机理及图像特征
        2.1.1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成像机理
        2.1.2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2.2 常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概述
        2.2.1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2.2.2 基于显着区域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2.3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
        2.3.1 主观评价方法
        2.3.2 客观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双尺度图像融合算法
    3.1 引言
    3.2 隐式低秩表示理论
        3.2.1 子空间聚类与低秩表示理论
        3.2.2 隐式低秩表示理论
    3.3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改进
        3.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3.3.2 改进的全局局部拓扑粒子群优化算法
    3.4 本章融合算法分析
        3.4.1 显着子图像融合
        3.4.2 低秩子图像融合
        3.4.3 图像重构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共现滤波器的多尺度图像融合算法
    4.1 共现滤波器相关理论
    4.2 离散紧支撑剪切波变换
        4.2.1 连续剪切波变换
        4.2.2 离散紧支撑剪切波变换
    4.3 本章融合算法分析
        4.3.1 源图像分解方法及融合算法流程介绍
        4.3.2 基础层融合规则
        4.3.3 细节层子图像融合规则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特征显着区域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
    5.1 引言
    5.2 多特征显着性区域检测及提取
        5.2.1 四元数傅里叶变换的相位谱模型
        5.2.2 显着性区域的检测
        5.2.3 显着性区域的提取
    5.3 显着区域与非显着区域融合规则
        5.3.1 显着区域融合规则
        5.3.2 非显着区域融合规则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红外显着区域提取与NSST的图像融合算法
    6.1 引言
    6.2 红外显着区域检测及提取
        6.2.1 红外图像全局显着图构建
        6.2.2 红外图像局部显着图构建
    6.3 基于红外显着区域提取与NSST的图像融合算法
        6.3.1 NSST算法简介
        6.3.2 算法流程介绍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涉及的所有融合算法的综合性能客观评价
    7.2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初高中函数衔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的教学与理解
        2.1.1 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与理解
        2.1.2 数学概念学习的相关理论
        2.1.3 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促进理解模式
        2.2.1 理解“理解”
        2.2.2 逆向教学设计
        2.2.3 促进理解模式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中学函数衔接教学
        2.3.1 函数的研究现状
        2.3.2 函数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初中函数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函数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过程及分析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对象确定
        3.1.3 问卷调查的回收
        3.1.4 数据整理
        3.1.5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3.1.6 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节 函数教学的访谈过程及分析
        3.2.1 访谈问题设计
        3.2.2 访谈对象确定
        3.2.3 访谈问题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3.2.4 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总结与分析
第四章 中学函数知识模块主线分析
    第一节 中学函数知识主线以及逻辑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学函数大概念
第五章 初高中函数衔接教学分析
    第一节 初中函数
        5.1.1 初中函数的概念
        5.1.2 初中学习的具体函数
        5.1.3 初中函数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内容
    第二节 高中函数
        5.2.1 高中函数的概念
        5.2.2 高中学习的具体函数
        5.2.3 高中函数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内容
    第三节 初高中函数衔接分析
        5.3.1 函数教学目标的衔接分析
        5.3.2 函数教学内容的衔接分析
        5.3.3 函数核心素养的衔接分析
第六章 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函数衔接教学设计
    第一节 初中函数单元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6.2.1 初中函数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
        6.2.2 二次函数的相关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设计
        6.3.1 教学评价的目的
        6.3.2 教学评价的对象
        6.3.3 教学评价的方式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五节 完整的教学设计
        6.5.1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6.5.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七章 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函数衔接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节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和性质”案例研究
    第二节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案例研究
第八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初三学生函数学习情况调查表
附录2 初三教师函数教学情况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精致理论的导数单元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1.4.1 研究过程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精致理论
        2.1.1 精致理论的基本内涵
        2.1.2 精致理论的教学应用
    2.2 单元教学设计
        2.2.1 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概要
        2.2.2 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
    2.3 高中导数教学
        2.3.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导数教学
        2.3.2 导数教学的研究现状
    2.4 已有研究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章 导数的单元教学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学”的角度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过程
        3.1.3 调查发现
    3.2 “教”的角度
        3.2.1 调查过程
        3.2.2 调查发现
    3.3 调查结论
第四章 精致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导数单元教学设计
    4.1 基于精致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4.2 宏观—构建单元体系
        4.2.1 教学要素分析
        4.2.2 单元知识体系梳理
        4.2.3 确定单元核心内容
        4.2.4 完善单元内容
    4.3 中观—制定教学计划
        4.3.1 课时规划
        4.3.2 教学目标
        4.3.3 教学评价
    4.4 微观—设计教学流程
        4.3.1 基于精致理论的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4.3.2 新授课教学策略
        4.3.3 习题课教学策略
        4.3.4 微课设计策略
第五章 基于精致理论的高中导数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5.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新授课案例研究
    5.2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习题课案例分析
    5.3 微课教学案例:《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单元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1 高中生数学单元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单元学习检测
附录5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单元小结微课演示文稿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函数的重要性
        1.1.2 数学课程改革聚焦于数学核心素养
        1.1.3 数学抽象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1.1.4 数学抽象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不够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数学核心素养
        2.1.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2.1.2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数学抽象素养
        2.2.1 抽象
        2.2.2 数学抽象
        2.2.3 数学抽象素养
        2.2.4 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
    2.3 高中函数研究
        2.3.1 国内关于函数的研究现状
        2.3.2 国外关于函数的研究现状
    2.4 理论基础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4.2 有效教学原理
        2.4.3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2.4.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5 脚手架理论
第三章 高中数学抽象素养教学现状研究
    3.1 访谈问题的编制
    3.2 访谈调查过程
        3.2.1 访谈的调查对象
        3.2.2 访谈的记录
        3.2.3 访谈研究分析
    3.3 访谈总结
第四章 高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函数教学策略建构
    4.1 宏观教学策略——注重抽象内容的整体性
        4.1.1 教学内容的组织——单元教学设计
        4.1.2 教学目标的制定——逆向教学设计
        4.1.3 教学过程的设计——深度教学设计
    4.2 微观教学策略——注重抽象学习的过程性
        4.2.1 辨析抽象类别,把握教学方向
        4.2.2 巧设教学活动,凸显抽象层次性
        4.2.3 启发学生思考,注重知识连续性发展
        4.2.4 例题变式拓展,促进技能生长
        4.2.5 交流回顾小结,整理知识脉络
第五章 基于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高中函数教学案例研究
    5.1 教学设计
        5.1.1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三、指向教学目标评价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PPT、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七、目标检测
        八、布置作业
        九、函数的概念教学实践效果
        5.1.2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5.2 案例分析总结
        5.2.1 学生课后访谈
        5.2.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数学抽象想养教学现状的访谈问卷
附录2 学生课后访谈问卷
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

(6)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第四节 有关专着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第一节 汉字理论
    第二节 其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附录说明
    附录1 吴史新证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附录32 金文新释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红外/高光谱的亚像元温度估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热红外遥感温度反演研究现状
        1.2.2 多波段遥感数据融合现状
        1.2.3 异常目标检测方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热红外图象的温度反演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热红外遥感
        2.2.1 电磁波谱
        2.2.2 大气窗口
        2.2.3 热辐射定律及其基本概念
    2.3 温度反演算法研究及制图
        2.3.1 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研究
        2.3.2 温度反演制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红外图象亚像素温度估计及制图
    3.1 引言
    3.2 近红外温度估计的理论依据
    3.3 统计关联模型研究
        3.3.1 极限学习机
        3.3.2 BP神经网络
        3.3.3 递归神经网络
    3.4 亚像素温度估计与制图
        3.4.1 NEMTES温度反演
        3.4.2 统计关联模型的训练及对比
        3.4.3 亚像元温度估计制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红外与高光谱图象的异常检测
    4.1 引言
    4.2 异常检测理论基础
        4.2.1 异常检测经典理论
        4.2.2 异常检测经典算法
    4.3 红外与高光谱数据的联合异常检测
        4.3.1 改进的异常检测算法
        4.3.2 实验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场景下的异常目标检测
    5.1 引言
    5.2 基于温度图象的疑似区域检测
        5.2.1 超像素分割算法
        5.2.2 基于熵率的超像素分割
        5.2.3 疑似区域的选择与筛选
    5.3 基于融合算法的目标检测实验结果
        5.3.1 光谱匹配算法研究
        5.3.2 目标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汉画天象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五、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天象图的溯源
    第一节 汉代之前的天象图
        一、仰韶文化时期:濮阳西水坡首组龙虎蚌塑图
        二、公元前30世纪:连云港将军崖三组岩画
        三、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天象图
    第二节 对天象图源起的探究
        一、思想:原始宇宙观的形成
        二、实践:观象以授人时的经验
        三、创作准备:主体造型能力的成熟
    小结
第二章 汉画天象图的兴盛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传承与分布
        一、汉画天象图的传承历史
        二、汉画天象图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天象图
    第三节 汉代的文化思想与天象图
        一、天文学的进步
        二、统治者的推崇
        三、升仙观念的浸染
    小结
第三章 汉画天象图的符号构成
    第一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日
        一、训诂学释义、原始日月神话与图像
        二、训诂学释引申义、阳乌神话与图像
    第二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月
        一、训诂学释义
        二、与月相关的三种神话元素:蟾、兔、嫦娥
        三、汉画中的月之图像:月中蟾、兔、桂树
    第三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星宿
        一、训诂学释义
        二、星之神话倾向:灵性说
        三、汉画中的星宿图像表现方式、配置形式与星官
    第四节 天象图的次要符号构成
        一、日月神:伏羲、女娲
        二、天神:气象神、长生神与方位神
        三、云:星占与气
    小结
第四章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天象图的五种组合样式
        一、日轮型
        二、月轮型
        三、日月双悬型
        四、日(月)与星宿同现型
        五、不含日月图像的星宿型
    第二节 天象图的造型方式
        一、艺术风格:相反相成
        二、构成方式:灵活多变
        三、造型特点:多样统一
        四、审美观念:气韵相合
    第三节 天象图的表现手法
        一、工匠的创作前过程: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
        二、工匠的表现手法:线、雕刻与彩绘
    小结
第五章 汉画天象图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汉人的宇宙观念
        一、汉墓建筑中的宇宙观念:宇之无极、宙之无端
        二、汉画天象图中的宇宙观念:图像象征与空间概念
    第二节 汉人的升仙观念
        一、石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日月双悬照乾坤
        二、壁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仪式与天门
        三、帛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璧与天
    第三节 与占卜吉凶相关的思想认识
        一、天人学说与天象图: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二、星占思想与天象图:占星术与分野模式
    小结
第六章 汉画天象图的影响与演化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
        一、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
        二、汉画天象图对道教神灵图像和民俗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汉代之后天象图的演化
        一、地位:走向陪衬
        二、职能:走向分化
        三、整体的演进态势: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语
附录 汉画天象图分布一览表(359幅)
    一、壁画中的天象图(62幅)
    二、帛画中的天象图(7幅)
    三、石刻艺术中的天象图(290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1.3.3 编写策略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3.1 知识与知识观
        3.1.1 知识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5.2.1 理论维度设计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7.1.1 实验设计
        7.1.2 信息处理
        7.1.3 研究启示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7.2.1 实验设计
        7.2.2 信息处理
        7.2.3 研究启示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7.3.1 调查设计
        7.3.2 信息处理
        7.3.3 研究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实用步态数据库的建立和步态特征提取与表征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关键技术
    1.3 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步态数据库
        1.3.2 人体与背景分离方法
        1.3.3 步态特征提取与表示方法
        1.3.4 步态特征比对方法
        1.3.5 步态识别评价标准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建立多信息步态数据库
    2.1 目前所用步态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2.2 建立多信息步态数据库
        2.2.1 原始步态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2.2.2 多信息原始步态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2.3 专用步态特征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2.3.1 消除背景,得到人体区域图
        2.3.2 提取特征帧
        2.3.3 将人体区域二值图象转换为人体轮廓线二值图象
        2.3.4 对图象标准化
        2.3.5 提取步态特征
    2.4 待识别人的步态信息的获取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化步态特征表征和步态识别方法
    3.1 结构化步态特征
        3.1.1 结构化步态特征形式化语言定义
        3.1.2 步态数据库中结构化步态特征的获取与存储
        3.1.3 待识别人结构化步态特征的获取
    3.2 以弱周期性时空能量图表示步态信息
        3.2.1 弱周期性
        3.2.2 弱周期性步态序列的时空能量图构成
        3.2.3 STE对噪声干扰不敏感
    3.3 步态识别算法描述
    3.4 实验及分析
        3.4.1 结构化步态特征与单信息步态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对比实验
        3.4.2 结构化步态特征与其他单信息步态特征身份识别对比实验
        3.4.3 弱周期性实验一:起始帧不同对步态识别效果的影响
        3.4.4 弱周期性实验二:步态周期分析方法对步态识别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与互信息熵的仿生步态识别算法
    4.1 步态序列STE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
        4.1.1 STE图象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4.1.2 STE图象进行小波变换后的“显微”和“极化”效果
        4.1.3 步态运动能量分布在频域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
    4.2 以STE小波变换子图组合表征步态信息
        4.2.1 组合步态特征表示
        4.2.2 用互信息熵来度量步态特征与原步态序列的关联性
        4.2.3 步态特征中四个小波子图权值的选择
    4.3 基于小波变换与互信息熵的仿生步态识别算法
        4.3.1 算法的核心思想及流程图
        4.3.2 算法识别效果实验及分析
        4.3.3 与其他算法识别效果比较实验及分析
        4.3.4 小波变换子图能量分析与权值系数的关系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附录A 步态数据库中110人的步态特征小波子图系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四、图象局部突出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并行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显着性检测研究[D]. 余超杰. 江苏大学, 2020(02)
  • [2]基于多尺度及显着区域分析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 韩玺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3]基于“促进理解模式”的初高中函数衔接教学研究[D]. 张翘楚.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精致理论的导数单元教学设计[D]. 黄淑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D]. 余巧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红外/高光谱的亚像元温度估计与应用研究[D]. 周鑫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汉画天象图研究[D]. 曹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10]实用步态数据库的建立和步态特征提取与表征方法[D]. 韦素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图像局部显着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