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奶产量及人均占有率概况

国内外奶产量及人均占有率概况

一、国内外牛奶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概览(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17)在《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之源,也是少数人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源头。农业作为食物生产的源头,是食物量和质的安全保障之始。本研究从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视角出发,以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为分析框架,以自20世纪中期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分析对象,解答中国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中的主要议题和矛盾——食物安全治理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宏观背景,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两个自然禀赋不同村落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微观个案,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调研资料。研究发现,两个村庄食物与农作体系从最初传统农作方式和自给自足食物体系转变为以"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相结合的现代食物与农作模式,并引发系列矛盾和问题,尤以食物安全问题突出,并在近十年来出现"生态整合"新范式和"自下而上"的食物自保现象。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实践深入微观村庄中,形成了村庄层面的食物政治图景。本研究进一步发现,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实质上是不同利益、观念、农业及环境伦理之争。当前的现实是,三种范式相争并存。"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紧密结合,成为主导范式,新出现的"生态整合"范式发展举步维艰。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透射出食物政治的实质是围绕"吃"的主权扞卫和利益争夺,即不同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围绕食物主权扞卫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的选择。具体到现实层面,中国食物公共治理主题和矛盾为如何保障食物安全,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保障及两者的平衡。且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治理需求大,亟需整合"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监管和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食物自保力量。基于此,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政治的议题和问题,提出两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围绕保障"食物安全",整合政府公共治理和民众社会参与诉求及力量。对于"自上而下"政府食物公共治理而言,首先,政府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战略制定和执行时,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底层的、不同主体的利益和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农业和食物经营主体,尤其小农户、不同阶层食物消费者以及不同层级粮食安全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行政组织和主体的需求;其次,对市场主体,农业企业和食品企业,应在加强引导和规范;最后,尊重不同地方的食物与农作体系特点和规律,继续支持"生态整合"范式下的生态农业在地化实践。对"自下而上"的底层食物自保和社会参与而言,替代性食物体系以及未来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尝试,应建立在平等、公正的网络内对话及不同主体利益和理念的平衡基础上,并积极寻求与国家整体食物安全治理目标和利益的契合点。第二,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立足本土化,进行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尝试,并在全球食物公共治理中进行"中国模式"探索。首先,充分发挥我国的"威权型"食物政治制度优势,发挥"压力型体制"在贯彻中央意志,调动地方政府执行积极性上的优势。其次,食物公共治理更应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最后,尊重现代生物技术和伦理同时,挖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并引入伦理学视角,深层解读中国当前食物政治中主要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在方法上,在国际和国内两大宏观背景下,深入观察村落微观层面及其相应食物与农作政策及治理实践,全面且深入地呈现中国食物政治,并基于中国食物主权扞卫及食物政治的复杂性,对话国际上食物政治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视角——食物主权理论。这种对多中心现代食物公共治理的探索和研究视角,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化"食物公共治理新视角和新尝试。

孔维升[2](2016)在《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政府高度关注。2004年以粮食收购市场彻底放开为标志,我国除烟草之外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机制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以及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创新高,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内城镇化和工业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结构性转变。为了应对农产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促使调控政策更加科学有效,我国政府正积极尝试改进现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特别是2014年以来,政府更是将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现有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全面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并利用B-N分解和ARCH模型研究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其次,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相关经验和启示;再次,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总结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的得失,并利用VECM模型和脉冲分析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相关建议。基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和特征的研究发现:2003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有所缓和,但出现了波动周期缩短,价格结构性上涨等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通过对影响农产品价格主要因素的研究可知,宏观经济波动、货币供给量变化、库存变动、以及国际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第三,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购统销期、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支持时期、深化改革期等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目前该体系主要以储备调节、贸易调控和农业补贴三大政策类型构成,在调控市场价格、引导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工具完备。但已有的政策体系也面临着诸如:关税防火墙失效,库存和进口双增;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空间受限,政策目标难以达到;农产品市场运行复杂,调控难度大、成本高;政策对市场的扭曲作用凸显,存在市场失衡隐患等诸多问题。第四,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调控政策研究发现,这些国家之间虽然在政策实施和目标设定上存在差异,但政策演变的总体趋势上存在共性规律。(1)总体而言,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在不断削减其“黄箱”政策,逐步增加“绿箱”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尽量避免政府调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2)在调控理念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产品市场调控均转向了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落脚点的方式来构建其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其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市场化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近几年都提高了对农户经营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意识,在完善本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3)机制设计方面,这三个国家都越来越注重本国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试图在把握国际农产品价格话语权的同时,积极维护本国的国际形象;注重以构建稳定的多边和双边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的方式,保障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4)此外,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事后评价,都有着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法律依据作为支撑,最大限度避免了寻租和对政策的随意解释,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第五,通过对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从积极方面来看,此项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国内棉花价格,有利于纺织企业增加利润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棉花种植者因为棉花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起到收入支持的作用;此项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因素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提高棉花质量;能够实现理顺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从消极方面来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在保证棉农收入的同时希望刺激产量,政策设计缺乏针对性;中央和地方统计口径不一,补贴金总额确定难度大;政策执行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工作压力大;容易超过WTO规定的“黄箱政策”上限;棉农补贴收入普遍低于预期。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首先,我国应坚持“价补分离”原则,逐步退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构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网”保障。其次,应逐渐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机制,避免相机抉择式的价格直接干预,加快形成稳定且明确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规则。第三,应进一步削减“黄箱政策”支持,着重强化“绿箱政策”工具的运用。第四,建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农产品多边和双边贸易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形成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协调机制。第五,政府应谨慎推广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积极探索目标价格保险制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目标价格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最后,从长期而言,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法律基础和理论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徐静[3](2016)在《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生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由于完全竞争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生产者众多、参与主体规模小、市场发育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在供给过程中问题频现,主要表现为生鲜农产品“卖难买难”共存、质量问题频现及物流效率低下等。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供给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保障扶持政策,我国的生鲜农产品供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导下,如何保障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已经发展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社会和谐稳定的亟待解决的大事。鉴于此,本文从造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问题的根源出发,整合产品供求理论、蛛网理论、供应链管理及商品流通等相关理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果蔬类农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7134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碳经济视角下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构建与调控研究(71473213)”和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基金“生鲜农产品安全供给对策研究(KYZZ0284)”的资助下,应用博弈论建模、神经网络预测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对我国的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大量资料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供给数量、供给质量和物流过程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现状及影响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中的关键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生鲜农产品供需不对称问题反复、生鲜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和生鲜物流环节多损耗大是当前制约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问题。(2)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供需不对称难题,首先以蔬菜为例建立了我国生鲜农产品需求预测的四层神经网络模型,从整体上保障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均衡;然后结合生鲜农产品产出不确定的特点,根据我国生鲜供应链发展实践,分别对强弱利益约束下的农户生鲜农产品供给量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生产补贴视角研究了政府补贴对农户生鲜农产品供给数量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我国生鲜农产品“卖难买难”价格异常波动的根源是供需不对称,即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因此保障生鲜农产品供给数量均衡的首要方法是确保供给与需求匹配。当产出不确定时农户(生鲜生产商)和生鲜经营商之间缔结强利益连接关系更有利于农户朝着经营商希望的供给量方向努力。农业补贴政策对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具有一定作用,且系数补贴法更能影响生产者的供给量决策行为。(3)基于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从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视角分别研究了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下的生鲜供应链参与主体供给质量决策行为,并以菜管家为例对其生鲜供应链一体化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供应链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供给质量水平。一体化生鲜供应链中参与主体之间信息高度共享、目标高度协同且产品全程可追溯,能够有效遏制农户以次充好提供劣质不合格品的概率。此外,研究发现,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情形下核心经营企业的质量监管行为与传统模式相比存在一定的“经验背反”现象,即当政府对生鲜供给质量的监管强度增大时,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生鲜供应链核心企业可减少对农户的产品质量检测行为,这与传统经验正好相反。(4)通过对“农户—生鲜经营商—消费者”三级供应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的抽象刻画,建立了既考虑数量损耗又考虑质量衰减控制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优化模型,并以X公司的冷鲜肉物流过程数据为代表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既考虑生鲜数量损耗又考虑质量衰减控制时,虽然总能耗和损耗成本有所增加,但生鲜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更有保证。这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各物流单元的时间温度控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合理调控生鲜农产品市场、保障供需平衡,推进供应链一体化、确保生鲜农产品供给质量,缩短生鲜物流渠道、优化生鲜物流过程以及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配套设施等视角提出了保障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李新一,罗峻,刘杰,田双喜[4](2015)在《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饲草料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饲草料资源充足,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本文探讨了饲草料的演变发展,分析了加强饲草料生产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明确了工作任务,为开发利用饲草料资源提供了借鉴参考。

李昕升[5](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杨友麒,贾小平,石磊[6](2015)在《水网络与虚拟水的过程系统工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危机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过程系统工程领域的普遍关注。首先概述了全球和中国水危机的严重情况,介绍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对策,系统地检索了1994年以来对水网络和虚拟水问题发表的文献着作。分3个层次对国内外的研究做了系统综述:1单个企业内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包括用水网络(WUN)、废水处理网络(WWTN)、总水网络(TWN)和全水网络(CWN)及冷却循环水系统问题、有中水道水网络和间歇水网络问题3个特殊问题;热量和水耗同时最小化的水配置和换热网络问题(WAHEN);多种工艺与能、水网络系统同时集成优化研究;2跨企业多个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3跨地区/国家的虚拟水与产品水足迹研究。这些研究对企业的、跨企业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区域产业系统的节水减排和提高水、能的利用效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解决缺水地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陈雪[7](2014)在《新疆乳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文中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费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之一。而乳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且人均消费量增长快速,其安全问题更应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乳品新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先进技术的引用,我国的乳品行业发展迅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我国也步入了世界乳业大国的行列。但是,乳品质量安全依然是一个值得社会各方面重视的问题。乳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的国外品牌涌入我国市场,使得国内一些乳品企业的发展受限制,尤其是屡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是对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的乳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蒙受巨大损失,中国乳品企业几乎集体遭受诚信危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至今还未消去阴影,对中国乳品业的信心恢复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乳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并结合新疆乳业的发展状况,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本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理论进行诠释。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新疆乳品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乳品行业和新疆乳品业的状况分析,找出新疆乳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建立新疆乳品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总体结构。首先提出构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总结出制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然后确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框架图。第五部分,是对新疆乳品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具体实施。第六部分,提出完善新疆乳品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包括培育本土品牌、健全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第七部分,本章根据前面各章的论述,得出本文的结论。

韩笑妍[8](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岩[9](2010)在《日本循环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工业现代化高速增长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资源衰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正在制约人类社会的前进脚步。为了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至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纳,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特别是日本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诸多环境公害事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模式又迫使日本面临着资源、能源匮乏以及大量废弃物急待处理的困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日本汲取了以往经济发展中的教训,终于确立了明确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构建法律支撑体系到确立科学的推进计划,从资源循环产业化到公民参与意识,均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昔日的“公害大国”,通过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解除了传统经济模式的桎梏,并引导日本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面临资源总量偏少、资源效率偏低和环境破坏严重这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我国必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并且,我国已经无法享有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以7%左右的速度增加,城市化进程中的“垃圾围城”难题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而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更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从一种学术理念和一般实践升华为国家战略。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类似日本工业化中期的诸多环境挑战,研究日本循环经济,将对我国当前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论文研究以循环经济相关经济理论为切入点,共分六章对日本循环经济发展轨迹、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绩效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地系统研究,目的是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富有积极意义的借鉴。第一章绪论重点揭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讨论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梳理循环经济的定义,确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探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并针对日本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实践,追溯其理论渊源。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三章通过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横向定位描述了其发展轨迹,并对影响其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因素进行分析。对日本实现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详细地阐述,包括它的构建、实施、保障条件、影响因素。第四章主要对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探寻了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阐述了日本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第五章对日本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评价是本文的难点。既有基于物质流分析模型的定量评价,又有基于经济理论的定性评价。第六章在对上述内容综合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的启示,并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选择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纵观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出如下主要贡献:一是通过循环经济的理论梳理,把握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二是通过对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的系统分析,描述了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横向定位,并对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历史及现实因素进行了论述;三是通过分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出制定正确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应政策措施是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保障;四是从物质流指标视角对其宏观和微观绩效进行定量分析,从对策指标视角的定量分析,另外还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角度进行了定性分析;五是提出了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要借鉴日本经验,谋划长远的、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有效的循环经济措施,确立适宜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六是得出我国应汲取的教训。本文发现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仍有一些方面效果不够理想,相对于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而言,日本在减少排放方面进展比较缓慢。从统计情况看,目前废弃物产生量的削减程度不够,这是值得我国重视的教训。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日本循环经济宏观层次上的系统研究;二是应用物质流分析和对策指标分析对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三是弥补原有研究循环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之不足。本文发现大多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集中在生态经济、环境经济领域,而支撑循环经济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更是几乎游离于循环经济研究视野之外或较少提及,基于此,本文结合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汲取了各领域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先进思想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需要对日本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挖掘,本文只是初步提出了理论的框架,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日本循环经济各主体和行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不够详尽。三是相关案例佐证需丰富。

邓楚雄[10](2009)在《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保障城市食品供给安全、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是从满足城市居民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宜居性、提升城市形象的角度考虑,都市农业都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都市农业实践以来,在政府合理导向、支持与城市对农业多方面需求的拉动下,上海农业加速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都市农业发展成绩喜人,对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支撑作用明显。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全面开展,上海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着农地资源急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经济地位显着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现代都市农业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上海都市农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不仅有利于上海都市农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全面发展,而且也为国内蓬勃发展的都市农业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论文以大量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为基础,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典型分析(调查)与面上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等方法,按照历史、现状、未来与压力、状态、响应的逻辑主线,对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任何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均存在历史惯性和继承性,孤立或静止地从现状的角度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与不足。都市农业是在乡村农业、城郊农业的基础上,经历了长时间的孕育、准备阶段而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地域类型。从纵向历史的视角考察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功能作用的演变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上海农业总产值呈连年上升的态势,但对国民经济和农户家庭收入的贡献率持续下降;产业结构由乡村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为主,城郊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逐步演进到都市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并重发展的特征;生产布局由宏观简单逐步变得间杂多样,主要农副产品种养基地逐渐向中远郊转移;功能作用由乡村农业发展阶段以粮、棉、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城郊农业发展阶段以为城市生产主要副食产品为主,逐步演变到都市农业发展阶段既要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和丰富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又要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还要为城市提供生态保障,农业多功能性逐步得到良好的展现与发挥;都市农业结构、布局趋于合理,功能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任何新生事物产生、发展都是有动因的。在上海农业由城郊农业加速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和都市农业建设实践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日趋宽松与农业产业政策的合理导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城乡关系的日趋融洽;农业衍生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农业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推进与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的积极建设等一系列内外生力量的综合作用推动着现代都市农业快速、持续发展。通过定量综合评价及其结果分析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态势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经过前期波动式增减后,由1998年的0.4015稳步上升到2006年的0.5619;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值波浪式下降,综合考虑本地劳动力老龄化、兼业现象、农业生产技能短缺、外来劳动力进驻本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缓慢等因素,人口子系统逐步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经济、社会子系统评价值经过前期交替式升降,2000年以来持续稳定增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已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贡献因子;资源子系统评价值下降趋势明显,农地资源短缺且持续减少已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增加幅度不大,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仍不利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R-D综合指数值较小,均值为1.9090,且下降态势明显,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压力较大,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E-D综合指数值小,基本维持在1左右,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大,但趋于稳定。目前,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突出、劣势明显,机遇与挑战并存。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定量综合评价结果的剖析,挖掘出了近期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着重解决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缓慢,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受阻;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农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减;农业生产自身污染较为严重,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从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与发展导向;主要产业发展与重点领域;发展空间整合;几个较为突出问题解决设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近期构想。

二、国内外牛奶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概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牛奶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及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现状及评述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2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的变迁
    1.3 中国食物安全主要问题和矛盾: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1.4 小结及讨论
第二章 田野概览:微观社区的食物图景
    2.1 选择变村和古村的缘由
    2.2 村庄概况及其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2.3 食物安全问题背景下的村庄食物政治
    2.4 小结
第三章 "吃饱"与"吃好":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1 "吃饱——量为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实践
    3.2 "吃好——质要保":个体食品安全焦虑和诉求
    3.3 "吃饱"与"吃好"两种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4 小结
第四章 "吃好——质要保":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与社会食物自保
    4.1 "自上而下"的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和监管实践
    4.2 "吃好——质要保":来自社会的食物自保
    4.3 食品监管与食物自保力量整合——建立多元治理和对话平台
    4.4 小结
第五章 食物主权与中国食物安全治理现实对照
    5.1 食物主权——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概念和实践
    5.2 食物主权在中国的现状
    5.3 全球食物主权实践对中国食物公共治理的参照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
    6.1 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利益、观念与伦理之争
    6.2 中国食物政治的主要议题和特征
    6.3 变村和古村个案及其引申
    6.4 食物政治的未来及可能性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村干部&合作社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农资公司&店铺负责人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农业&食品相关部门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乡农业及食品相关部门
    农户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

(2)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
    2.1 农产品价格波动总体情况
    2.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区域特征分析
    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趋势—基于B-N分解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价格形成及波动的理论基础
    3.2 农产品价格决定模型
    3.3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玉米和大米为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几类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4.1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史
    4.2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构成
    4.3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阶段性瓶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5.1 美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2 欧盟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3 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改革探究—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例
    6.1 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政策逻辑
    6.2 目标价格补贴操作方式
    6.3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的影响分析—基于典型案例
    6.4 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中的主要问题
    6.5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优化选择
    7.1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依据与原则
    7.2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工具可选集
    7.3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3 国内外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方案概述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鲜农产品
        2.1.2 生鲜农产品供给特征
        2.1.3 有效供给的内涵与发展
        2.1.4 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供求理论
        2.2.2 蛛网理论
        2.2.3 供应链理论
        2.2.4 商品流通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现状
        3.1.1 供给数量现状
        3.1.2 供给质量现状
        3.1.3 物流过程现状
    3.2 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主要影响因素
        3.2.1 自然环境因素
        3.2.2 农资投入因素
        3.2.3 农户观念因素
        3.2.4 国际贸易因素
        3.2.5 现代技术因素
    3.3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给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生鲜农产品供需不对称问题反复
        3.3.2 生鲜农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3.3.3 生鲜农产品物流环节多过程损耗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需平衡视角下生鲜农产品供给数量保障
    4.1 生鲜农产品需求预测
        4.1.1 影响因素选择
        4.1.2 预测模型构建
        4.1.3 预测结果分析
    4.2 产出不确定下的农户生鲜农产品供给数量保障分析
        4.2.1 不同供应链利益联结关系下的农户生鲜农产品供给量分析
        4.2.2 不同生产补贴方式下的农户生鲜农产品供给量分析
        4.2.3 算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生鲜农产品供给质量保障
    5.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内涵
    5.2 供应链一体化下生鲜农产品供给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1 组织管理因素
        5.2.2 行业规范因素
        5.2.3 政府监管因素
    5.3 生鲜供应链中农产品供给质量的保障分析
        5.3.1 生鲜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质量决策行为
        5.3.2 政府监管对生鲜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影响
        5.3.3 算例分析与结果讨论
    5.4 基于“菜管家”供应链一体化保障生鲜供给质量的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生鲜农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控制的物流过程优化
    6.1 生鲜农产品物流一般过程描述
        6.1.1 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成本构成
        6.1.2 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时间构成
    6.2 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数量损耗的计算
    6.3 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供给质量的度量
    6.4 基于成本和时间目标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优化
        6.4.1 考虑不同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描述
        6.4.2 基于X公司冷鲜肉物流过程的优化模型求解
        6.4.3 优化结果比较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措施
    7.1 合理调控生鲜农产品市场,保障供需平衡
    7.2 推进供应链一体化,确保供给质量
    7.3 缩短生鲜物流渠道,优化生鲜物流过程
    7.4 建立健全配套设施,保障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饲草料的内涵
2加强饲草料生产的必要性
3发展饲草料生产的有利条件
4做好饲草料生产工作
5小结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水网络与虚拟水的过程系统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水危机是全球性的,在中国尤为严重
    (2)水危机的对策
    (3)国内外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界开展研究高潮
1 工业企业内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
    1.1 单个水网络系统
    1.2 同时优化水用量和能耗最小
    1.3 多种工艺与能、水网络系统同时集成优化
2 跨企业多个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
    2.1 IPWN 集成优化策略
        (1)直接集成策略
        (2)间接集成策略
        (3)无辅助集成
        (4)辅助集成
    2.2 IPWN 优化方法
        (1)常规集成方法及若干改良
        (2)基于博弈论(game theory)优化集成方法
    2.3 生态工业园的水网络集成
3 虚拟水与产品水足迹
    3.1 概念辨析
    3.2 研究进展
    3.3 研究展望
4 结 论

(7)新疆乳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1.2.1 质量和质量管理
        1.2.2 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状况
        1.2.3 乳品质量安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2.1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理论
        2.1.1 TQM 的概念
        2.1.2 TQM 的内容
        2.1.3 TQM 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 循环
    2.2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2.1 ISO9000 的产生与发展
        2.2.2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3 新疆乳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乳品行业基本状况
        3.1.1 国际乳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3.1.2 国内乳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3.1.3 新疆乳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3.2 新疆乳品企业的发展状况
        3.2.1 新疆乳品企业现状
        3.2.2 新疆乳品企业存在的问题
4 新疆乳品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目标
    4.2 构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原则
    4.3 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
        4.3.1 奶源供应环节的影响因素
        4.3.2 奶站环节的影响因素
        4.3.3 乳品加工环节的影响因素
        4.3.4 乳品流通销售环节的影响因素
    4.4 新疆乳品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框架
5 新疆乳品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实施
    5.1 组织保证体系
    5.2 制度保证体系
        5.2.1 质量管理制度
        5.2.2 经济责任制度
    5.3 过程保证体系
        5.3.1 奶源质量安全
        5.3.2 生产加工质量安全
        5.3.3 流通销售质量安全
6 新疆乳品企业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措施
    6.1 培育本土品牌
    6.2 企业健全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6.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6.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二、重政府轻企业
    三、低效率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二、农业产业对接
    三、工业产业对接
    四、第三产业对接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一、要素市场对接
    二、消费市场对接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9)日本循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由来及价值
        1.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共识
        1.1.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1.1.3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1.2 概念释义与界定
    1.3 研究现状与评价
        1.3.1 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研究过程的梳理
        1.3.2 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综述
        1.3.3 国内外关于日本循环经济的现状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经济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辨析
    2.2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2.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2.2.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2.3 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
        2.3.1 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
        2.3.2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3.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轨迹与现状
    3.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轨迹
        3.1.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
        3.1.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3.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3.2.1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因素
        3.2.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因素
4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4.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
        4.1.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动机
        4.1.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筑
        4.1.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4.1.4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保障
        4.1.5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成果
    4.2 日本循环经济的政策
        4.2.1 经济学对循环经济政策的理论解释
        4.2.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济政策
        4.2.3 日本循环经济核算体系和环保经营
5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绩效分析
    5.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绩效:物质流指标分析
        5.1.1 循环经济发展绩效的研究范式
        5.1.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绩效:物质流分析
        5.1.3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绩效:物质流分析
    5.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绩效:对策指标分析
        5.2.1 废弃物的减量化
        5.2.2 推进循环型社会商务
    5.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绩效:定性分析
        5.3.1 缓解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5.3.2 具有显着的经济发展效益
6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6.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6.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2.1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6.2.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与科研情况

(10)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都市农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2 都市农业研究概况
    2.3 都市农业的基本理论
    2.4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上海农业持续演进的实证分析
    3.1 上海农业经济地位的变化
    3.2 上海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3.3 上海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3.4 上海农业功能的转变
    3.5 上海都市农业的现状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评析
    4.1 经济体制的变革
    4.2 农业产业政策导向的变化
    4.3 快速推进的城镇化
    4.4 城乡关系的逐步融洽
    4.5 农业衍生服务功能的不断开发
    4.6 农业科技含量的持续提升
    4.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4.8 现代农业园区的积极建设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5.1 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5.2 综合评价的方法
    5.3 综合评价的实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SWOT分析
    6.1 优势(Strengths)
    6.2 劣势(Weaknesses)
    6.3 机遇(Opportunities)
    6.4 挑战(Threats)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近期构想
    7.1 都市农业持续发展近期构想
    7.2 较为突出问题解决设想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创新之处
    8.3 下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国内外牛奶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概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D]. 张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2]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 孔维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3]我国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研究[D]. 徐静. 江苏大学, 2016(08)
  • [4]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李新一,罗峻,刘杰,田双喜. 中国饲料, 2015(17)
  •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水网络与虚拟水的过程系统工程研究进展[J]. 杨友麒,贾小平,石磊. 化工学报, 2015(01)
  • [7]新疆乳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分析[D]. 陈雪. 新疆大学, 2014(02)
  • [8]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 李岩. 辽宁大学, 2010(10)
  • [10]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楚雄.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国内外奶产量及人均占有率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