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涡流对汽轮机排气罩内流动的影响

进口涡流对汽轮机排气罩内流动的影响

一、Effects of Inlet Swirl on the Flow in a Steam Turbine Exhaust Hood(论文文献综述)

赵敏,贺志清,宋双官[1](2021)在《目视检验在核电厂凝汽器热交换器检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核电厂凝汽器热交换器为核电站常规岛二回路系统提供高质量的冷却水。凝汽器热交换器内传热管由于各种原因,在运行中会产生穿孔、锈蚀、凹坑、管口缺失等缺陷,传热管泄漏将影响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传热管在役检查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热管的检查通常采用涡流检验、泄漏检验及目视检验的方法,而目视检验可以有效补充涡流检验及泄漏检验的不足,可见部分能准确直观地判别其性质,同时目视检验对异常传热管的成因分析也可以提供帮助。目视检验在核电厂凝汽器热交换器的在役检查及失效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袁威[2](2021)在《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过程的主动抑制机制与节水研究》文中提出冷却塔内气水换热过程中,存在两种换热形式,即蒸发传质换热和对流传热。在冷却塔设计过程时,一般把对流传热和蒸发传质换热的推动力统一归纳为焓差。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淡化了冷却塔的两个热交换过程各自的特点,不利于对冷却机制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实际上,冷却塔在蒸发传质换热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蒸发水损失,因此,主动控制蒸发传质换热对于研究湿式冷却塔节水的机制、提高其环境友好性具有理论意义。本文提出通过主动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方法实现湿式冷却塔节水的思想,系统研究了这一思想的实现机制、理论和技术,全面分析传质系数和传质推动力两个关键参数对蒸发传质过程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变进风相对湿度实现主动抑制蒸发传质的构想,并基于这一构想建立湿式冷却塔湿空气循环通道,达到改变冷却塔进风相对湿度的目的。在主动抑制蒸发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提高对流传热量以弥补蒸发传质热量下降,保障冷却塔的冷效。首先理论分析了各因素对于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传质系数变化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以及蒸发传热变化对对流传热的影响;接着以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湿式冷却塔的气-水两相传热传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三种类型冷却塔蒸发水损失的影响规律。基于影响因素的可控性,以及减少蒸发水损失对冷却塔对流传热的影响程度,三种类型的冷却塔,均选择进风相对湿度作为控制参数进行主动抑制蒸发水损失的策略研究。以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作为研究重点,详细研究了进风相对湿度对自然通风冷却塔蒸发水损失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实验室热态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然后提出在雨区进口和冷却塔饱和湿空气出口之间建立湿空气循环通道的技术路线,用于改变冷却塔的进风湿度,进而实现主动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目的。分析湿空气循环通道对传质推动力、空气动力场、通风量、传质系数以及蒸发水损失的影响规律,揭示湿空气循环通道主动控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机理;建立湿空气循环通道的热态模型试验台,通过热态模型试验,验证含有湿空气循环通道的冷却塔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最后研究利用导风管和湿空气循环通道耦合作用进行雨区流场优化,分析保证冷却塔冷却性能时,冷却塔节水量的临界值。主要研究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理论分析影响蒸发传质换热的因素,将主导蒸发传质换热的因素归纳为传质系数和传质推动力。研究发现,进风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进塔水温是影响传质推动力的三个关键因素,通过合理改变这三个因素可以抑制蒸发传质换热。冷却水量和进塔空气量是影响传质系数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改变这两个参数可以抑制蒸发传质换热。可见,冷却塔节水研究分为两种思路:对传质系数抑制的研究和对蒸发传质换热推动力抑制的研究。抑制蒸发传质必然导致蒸发传热下降,此时若对流传热也大幅下降,即使通过增效措施也很难保证冷却塔冷却性能不变,所以研究抑制蒸发传质换热对对流传热的影响很有必要,即分别通过对抑制传质系数时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和抑制蒸发传质换热推动力对对流传热推动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冷却塔问题,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比值范围为0.96~0.97,可见减少传质系数的同时几乎减少等量对流传热系数,从理论上说明不能通过抑制传质系数抑制蒸发水损失;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的比值不变,蒸发传热和对流传热的比值为蒸发传质换热推动力和对流传热推动力的比值和某一常数的积,因此,影响蒸发传质换热推动力和对流传热推动力的比值等同于影响蒸发传热和对流传热的比值。获得增大进风相对湿度,可以抑制蒸发传质换热,同时蒸发传热和对流传热的比值减小,且该规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表明,采用控制进风相对湿度的方法控制蒸发传质换热时,其对流传热受到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有效控制蒸发传质换热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可以采用提高对流传热的方法,去弥补蒸发传质换热的减少,以保证冷却塔的冷效。为了获得通过改变雨区空气动力场提高对流传热的方法,以零蒸发传质换热极限工况下的直接空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改变直接空冷系统改变空气动力场可以改变冷却效能的思想,以研究获得控制雨区空气动力场的方法,为获湿式冷却塔的增效提供思路。(2)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蒸发水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研究。首先建立三种类型湿式冷却塔气-水两相传热传质三维数值模型。对三种类型冷却塔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把湿式冷却塔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设计值进行对比,验证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以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维数值计算模型,利用一维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蒸发水损失的各项影响因素,对比一维和三维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优越性;然后利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进风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大气压、侧风、冷却水量和进塔水温对三种类型湿式冷却塔蒸发水损失、蒸发传热与对流传热的比值、蒸发传热与总传热的比值和出塔水温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影响因素下冷却塔出塔水温的一维和三维数值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均小于3%,表明一维数值计算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但对冷却塔蒸发水损失的计算值偏大,对对流传热的计算值偏小,而且只适用于无风工况。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不仅可以准确的计算冷却塔冷却性能,还能够准确的计算其蒸发水损失,本文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发现改变进风相对湿度,环境温度,进塔水温和进塔水量对三种类型冷却塔均可以有效抑制蒸发传质。三种类型冷却塔,抑制蒸发传质时,蒸发传质换热和对流传热的比值减少时的影响因素只有进风相对湿度和大气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可控性分析,控制进风相对湿度这一关键参数实现抑制蒸发传质换热最为可行。(3)基于湿式冷却塔蒸发水损失影响因素的理论和数值研究,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均选择进风相对湿度作为主动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控制因素。以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为研究对象,研究无风和侧风两种情况下进风相对湿度变化时,蒸发水损失、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和进塔空气量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传质推动力沿冷却塔径向和轴向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进风相对湿度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机理。指出在无风和侧风两种情况下进风相对湿度均可以有效的抑制传质推动力。(4)通过三维数值研究揭示了进风相对湿度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机制,接着对进风相对湿度抑制蒸发传质换热进行热态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和侧风下进风相对湿度对冷却塔内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规律,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关于其蒸发传质换热过程抑制机理研究的数值计算分析的正确性。以某电厂高位收水机械塔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试验,分析了进风相对湿度对蒸发水损失以及蒸发传热与对流传热的比值的影响规律,验证了通过进风相对湿度抑制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理论的正确性。(5)建立含有湿空气循环通道的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湿空气循环通道建立前后冷却塔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和蒸发水损失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湿空气循环通道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机制。接着,建立湿空气循环通道的热态模型试验台,研究湿空气循环通道建立前后蒸发水损失的变化规律,并和湿空气循环通道对蒸发水损失数值计算分析得到的规律进行对比,验证了含有湿空气循环通道的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研究发现:湿空气循环通道建立后,蒸发传热降低了 15.1%,对流传热增加,增加幅度为33.4%,湿空气循环通道在减少蒸发水损失的同时能够增加对流传热,主要是由于湿空气循环通道增大了冷却塔进风量。接着建立和导风管增效研究相同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湿空气循环通道和导风管耦合作用下,蒸发水损失减少了 4.6%,该耦合方式下最大节水量的临界值为30.2t/h。本文的研究结论,详细地阐述了进风相对湿度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主动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方法实现湿式冷却塔节水的思想,利用湿空气循环通道控制进风相对湿度,抑制冷却塔的蒸发传质换热过程,达到节水的目的。通过导风管雨区流场优化技术和湿空气循环通道相结合,实现冷却塔节水同时并保证冷却塔冷却性能不变。所得结论对冷却塔的节水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文慧[3](2021)在《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电厂冷端系统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制约了缺水地区的电力发展,为此电站空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直接空冷技术以节水能力突出、系统简单、调节灵活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应用。直接空冷系统利用大型轴流风机采取强制通风的方式与汽轮机排汽进行换热,环境气象条件极易影响轴流风机群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空冷系统的冷却性能。通过设计优化和运行调整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流动传热性能。对直接空冷电站而言,安装空气导流装置和优化风机群的运行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优点,工程应用价值显着。本文以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环境风作用下空气流场的分布特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风场引导方案以及风机群调控方法,以改善冷却空气的流动状况,提高电站冷端系统的运行性能。环境风会造成风机入口空气温度的升高以及流量的减小,因此直接空冷系统通常采用安装在空冷平台下部的导流板引导风机入口处冷却空气的流动,以抑制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单层布置方式的平面及弧形导流装置,随后提出了三种横向双层布置的环境空气引导装置,分析了不同环境风条件下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导流板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迎风侧空冷单元入口处的空气温度、提高了风机入口压力,从而增加了冷却空气流量,提高了空冷单元的冷却能力,且随着环境风速的提高,冷却空气流量的增加和机组背压的下降更加明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弧形导流板以及外层倾斜、内层垂直布置的双层导流板均能有效改善外部空气的流场,为直接空冷系统空气导流装置的开发提供了参考。针对环境风导致的风机群低效运行难题,本文针对不同的环境风条件提出了轴流风机群分区调节方案,以更大程度地发挥风机群的潜能。在保持风机群总功耗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迎风区域风机的转速可以有效降低风机入口冷却空气温度,而下游风机的转速变化对入口风温影响不大。一般而言,增加迎风侧风机转速有利于提高冷却空气流量,有效降低机组背压,且不同环境风条件下应采取不同的风机群分区运行方式。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和风机群转速的调整对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有风情况下风机群转速的降低会导致风机入口风温的显着上升,且出口处气流的偏转更加严重。机组背压随风机群转速的降低、环境温度与风速的升高而升高。且温度和风速越高、风机群转速越低,背压上升得越快。风机转速的上升可以使机组背压下降,但同时增加了风机功耗,因此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最优的风机群运行转速。通过将直接空冷系统和机组热力循环系统耦合,发现环境温度较低时,风机群转速的变化对机组标准煤耗率的影响不大,而当环境温度或风速较高时,风机群在最高转速下运行可有效降低耗煤率。在较低风速和环境温度下,适当降低风机群转速有利于机组的经济运行。在以往的研究中,直接空冷系统翅片管束多采用散热器模型(Radiatormodel)来计算环境空气与蒸汽之间的换热,无法考虑蒸汽温度的变化。为了使蒸汽侧的流动换热更接近真实状况,本文采用了换热器模型(Heatexchangermodel),利用UDF方法考虑蒸汽的状态变化,提出了两种使空气流量分布更加均匀的风机群调节方案,得到了不同环境风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场、流场以及风机群功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风情况下,调节风机转速可以降低冷却空气的需求量,从而减少风机群的功耗;当存在环境风时,采用风机群调节方案还能降低风机的入口空气温度,且在大风速下的效果更加明显。可见,通过调节风机的运行模式使空气流场更均匀,可以提高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性能,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能效。

崔达[4](2021)在《适用于变工况的凝汽器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能源高速发展,但火力发电虽继续占居主导地位,随着部分区域存在严重的窝电现象,不得不配合新型能源来进行调峰。因此,对于火电机组在不同工况的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凝汽器作为最重要的辅机之一,其冷凝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凝汽器应能更好的适应机组的变工况,维持理想的真空度,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基于此情况,详细的研究了在变工况下凝汽器的运行状态,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造设计。本文首先通过对600MW汽轮机组的变工况凝汽器性能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该机组凝汽器目前存在当机组运行负荷大于90%的工况时,凝汽器的真空度达不到设计值要求,影响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由运行时长得知,该机组在90%的工况运行时间最长。因此,对该凝汽器的改造将以90%负荷540MW工况为主要设计方向,最终确定拟改造方案,将管材由原来的铜管换成经济性好、耐腐蚀性高的钢管,管径由原来的31.75mm改为29mm,管数由原来的21368根增加至25274,换热面积也从原来的35000m2加大到了37997m2。虽然机组运行在满负荷情况下的时间短,但设计仍应能够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的安全经济性,通过计算,人为的增大循环水流量至70000m3/h可以增大传热系数,使凝汽器的冷凝效果能够满足机组满负荷的运行状况。利用数值模拟仿真软件ANSYS中的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利用多孔介质模型,对拟采用的设计改造方案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结果显示,当机组运行在540MW工况下,凝汽器的真空度、凝汽器内部的蒸汽流场以及温度变化状况均符合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条件。并对机组满负荷状态下,人为的提高凝汽器循环水流量,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从结果看出,虽然蒸汽在凝汽器内有蒸汽堆积的情况发生,但整体冷凝效果满足机组运行。因此,凝汽器在以90%工况为主要运行参数的改造条件下,通过人为的增加循环水流量,同样可以满足机组在满负荷工况下的运行,从而验证了凝汽器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马建伟[5](2020)在《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多样化发电方式需要汽轮机机组灵活运行,这导致低压缸长期运行在低负荷工况,流场结构呈现非常复杂的三维流动,尤其是末级长叶片叶栅内的流动,会产生脱流、回流等现象,甚至进入鼓风状态运行,使得机组的经济性及安全性降低,因此研究低压缸小流量工况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某典型汽轮机的几何参数,建立了低压缸多级叶栅分析计算模型,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极小流量工况条件下低压缸内部的流场结构,以及末级长叶片非定常气动与振动特性,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供热机组在深度调峰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六级透平简化求解模型进定常计算,通过分析子午流场、S1流面流场、末级动叶表面流动情况、温度场分布和湿度分布等,考察了不同流量工况下低压缸湿蒸汽流动情况。结果表明,汽轮机低压缸在进入鼓风工况前的流动状态相对较好,当运行在极小流量工况下时,流场结构极其复杂,尤其是最末级叶栅内部的流动,相继出现了回流涡、分离涡、动静间隙涡。这些涡结构相互作用使得末级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进行重构,经零压区向完全负压区发展。然后以六级透平定常计算结果为初场,采用CFX中的叶轮机械非定常计算方法TBR-TT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方法在超低负荷工况下多级湿蒸汽透平中模拟内部流场的可行性,并在多个进口流量工况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末级长叶片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以及相应的流场旋涡结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基于k-e湍流模型进行计算时,即使在小流量工况下,也能较快较好地收敛。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动叶所受的非定常流体激振力随着进口质量流量的减小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小于2.83kg/s时出现了突增现象。研究发现,非定常激振力的这种变化规律主要受到末级动叶顶部区域非稳态流场结构的影响。最后,采用传统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基于SST湍流模型在建模通道数比为3:5:3:4的低压缸末两级简化计算模型中进行瞬态模拟。结果表明,在极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动叶表面静压监测信号中不仅包含末级静叶通过频率及其倍频,还在低频区域产生了不同幅值的尖峰和尖峰群。旋涡识别分析发现,叶根和叶中区域旋涡结构较为稳定,而叶尖区域由于间隙涡等因素在周向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在鼓风工况点末级动叶叶顶区域出现沿周向传播的旋转不稳定现象。

刘晓薇[6](2020)在《H2O/CO2混合工质凝结流动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目前,煤多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利用效率低,还会引起严重的污染问题。为此,郭烈锦院士提出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工艺以及H2O/CO2混合工质发电多联产的新思路。首先,基于这一工艺,利用超临界水煤气化实验数据,开展了H2O/CO2混合工质动力发电循环系统设计。采用凝汽式汽轮机和四级抽汽回热系统,在控制设备成本前提下,减小传热温差,并且在不引入外部污染的同时保证系统吸、放热量平衡,反应产物先氧化后做功,满足运行安全要求,最终实现系统效率43.72%。其次,开展了混合工质凝结温度特性和汽轮机最佳排汽压力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混合工质凝结可近似为等压降温过程,排汽压力确定与环境温度、蒸汽凝结率均有关系。混合工质最佳排汽压力随凝结率增大、环境温度升高而提高。在本文所研究工况中,混合工质最佳排汽压力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目前蒸汽凝汽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最大可相差40kPa以上。再次,本文建立了单/双组分工质凝结模型并进行准确性验证,模型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4%,并开展了纯水蒸汽和H2O/CO2混合工质在Laval喷管内凝结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O2的存在一方面使初凝位置靠后,最大过冷度增大,出口温度和工质速度降低,影响工质做功能力;另一方面使湿度和液滴尺寸更小,有利于降低湿汽损失。工质中CO2浓度的增大会造成初凝区后移,出口湿度和液滴半径减小,过冷度、Ma数和速度等参数随之改变。最后,本文对H2O/CO2混合工质和纯水蒸汽在静叶栅内的凝结流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压力和Ma数的分布基本相同(除初始凝结区外),混合工质初凝区靠后,最大湿度降低,但CO2浓度增大带来安全隐患。混合工质在叶栅出口下游平面的平均速度比纯水蒸汽工质低了6%,对工质做功能力、叶片气动设计产生影响,但其平均湿度、液滴平均半径较小,将有利于效率提升和后续动叶栅的运行安全。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混合工质凝结流动的研究对混合工质汽轮机设计和强度分析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郭大伟[7](2019)在《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能源消耗也在与日俱增,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能源的节约以及高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ORC地热发电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中低温利用手段,对缓解能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RC地热发电系统的冷凝部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本文对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热质交换过程中各换热系数、传质系数关联式,为实验关联式的拟合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提出的新型蒸发式冷却器,搭建了单管实验台,采用50℃、60℃、70℃三种不同的热源温度,研究了通风量、热源流量、渗流水压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通风越大换热性能越好,在约5.8m3/h的通风量时,热源温度50℃的总传热系数可达557.9W/(m2?K),换热量为119.2W。在热源流量的影响实验中,换热量与总传热系数随热源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热源温度为70℃的换热量变化范围在160~290W之间,当热源流量在0.18m3/h时换热量达最大值约290W;在本实验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热源流量范围即0.15~0.2m3/h,使得总体换热性能良好,当超过这个范围就会使得换热性能大幅下降。对70℃的热源进行了渗流水压的影响实验,总的传热系数在500~710W/(m2?K)之间变化,随渗流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水位高度达到119mm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约为708 W/(m2?K);再继续增加水位高度,换热系数只是出现小幅的波动,所以本实验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渗流水压使得换热性能比较优异,即水位高度为119mm时的水压,如果再增大水位高度会使得水泵的功耗增加,但换热量与换热系数变化不大,此时的换热工况是不利的。本文最后进行了关联式的拟合,得出了热源与管壁的换热系数关联式以及管内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关联式。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式能够与实验数据较好的吻合。

潘炜[8](2018)在《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认为为满足我国北方地区的采暖供热需求,最近几年,部分企业开始对纯凝或抽凝式的供热机组进行改造升级成为高背压供热机组。高背压供热机组凝汽器中的乏汽压力会有大幅提升,相当于采用降低真空度的方法为循环冷却水加温,因此,通过对凝汽器进行改造,使其专为供热系统中的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机组热循环有更高的效率,进而达到高效环保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凝汽式机组排汽的汽化潜热使热网循环水升温,避免产生更大的冷源损失。本文以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00MW级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高背压供热机组的总体设计方案,结合实际的运行参数,对该机组进行改造。对比研究与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性能,包括汽轮机的适应性分析、热网系统的适应性分析以及低真空改造机组的变工况运行等。同时,对全厂进行优化调节,对于不同典型工况的全厂热平衡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300MW高背压机组进行经济性分析。机组运行表明,优化改造后的300MW汽轮机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使机组能更加稳定的持续供热,满足供热需求。此外,进行技改能降低能源消耗,不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胡引引[9](2018)在《某超超临界660MW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低改造和抽汽供热方式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分析再热汽温偏低的影响因素及其改造技术方案;同时围绕该电厂的抽汽供热改造工程,研究不同抽汽供热方式的经济性及其对锅炉高温再热器的安全性影响,在优化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再热汽温偏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锅炉热力计算方法,运用单输入变量法,计算分析了煤质灰分含量、水分含量、再热蒸汽流量、过量空气系数及火焰中心高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结合热力计算数据与增量模型,得到这些影响因素与再热汽温的工程计算式。利用机组运行数据模拟了现场运行工况,确定再热汽温偏低是由高压缸排汽温度偏低、煤质偏差、炉膛截面积较设计煤种偏大、给水温度偏高及锅炉尾部存在缺陷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提高再热汽温,在对锅炉尾部烟道的中间隔墙空间进行修补的同时,可采用增加立式低温再热器受热面积的改造方案。改造后再热汽温将升高至设计值,且有一定的调整余量。抽汽供热会对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改造时应兼顾这两个方面。在经济性方面,采用热平衡方法,建立了低再进、出口抽汽的热平衡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抽汽供热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计算数据表明,两种抽汽方式均会减小发电标准煤耗率,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且低再进口抽汽更为经济。在安全性方面,基于机组热力系统计算数据及锅炉热力计算数据,编制了高温再热器热偏差计算软件,得到抽汽前后工质温度、金属外壁温度沿管长的分布曲线。通过计算不同抽汽方式下变材质点的管子外壁温度变化,并结合锅炉厂提供的外壁温度与现场报警温度,确定两种抽汽方式均会造成高温再热器管屏的超温。其中,低再进口抽汽最高超过报警值3.5℃,低再出口抽汽最高超过报警值5℃。文中有关再热汽温偏低的分析和改造,以及抽汽供热改造方式的比较和分析,为同类机组解决类似问题、制定改造技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孔艳强[10](2018)在《电站空冷系统传热面布局优化及空气流场调控》文中指出世界范围内水资源日渐匮乏,传统的蒸发冷却式高耗水湿冷换热装备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电站冷端系统空气冷却技术以其明显的节水优势获得了大力推广和应用。电站空冷系统的释热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气象条件和多尺度空冷传热表面在结构和布局的同有缺陷是导致空冷系统冷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电站空冷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小尺度组元输运特性的多尺度热质传递建模仿真和实验验证方法,从翅片管束、空冷单元和整个系统不同层面上,深入探索多尺度空冷传热表面输运性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多尺度空冷表面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的不足,进而提出适应复杂多变环境条件的新型传热表面构建原则和空气流场引导调控策略,为电站空冷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空冷换热器往往采用扩展翅片,空气在翅片管束通道内的流动阻力以及在扩展表面上的传热特性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搭建了翅片管束风洞热态实验平台得到空气侧流动传热特性,进而建立准确的数值计算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空气进口速度、基管参数(排列方式、管间距、基管直径)、翅片参数(翅片倾角、翅片厚度、翅片间距)对翅片管束空气侧输运性能的影响。针对四排管不同基管排列方式探究了翅片表面等高和非等高开槽结构对空气侧强化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开槽周期性地扰动了平直翅片边界层的发展,提升了翅片管束的流动传热性能。另外,本文提出了翅片管束对流换热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以表征单位功耗下翅片管束的换热量,并设计了最优翅片管型和扩展表面结构。通过对空冷系统进行多尺度仿真模拟,本文揭示了大尺度空冷系统输运性能的风效应作用原理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为削弱环境风对传统机械通风空冷凝汽器单元矩形布局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空冷凝汽器圆形布局方式。结果表明圆形空冷凝汽器布局可以提高迎风面风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减轻两侧凝汽器单元的热风再循环现象,因此有效改善了环境风作用下的空冷凝汽器性能。传统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具有环境风适应性差以及功耗高等固有缺陷,本文提出了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并建立了基于新型空冷系统的传热表面构建原则。针对塔外垂直布置凝汽器单元“V”形翅片管束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不足,提出了空冷凝汽器管束环形布局结构,以显着削弱相邻管束气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改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输运性能。针对凝汽器水平布置的自然通风空冷系统空冷单元入口空气流场畸变现象,提出了一种翅片管束倾斜布置方式,即翅片通道与基管长度方向呈30°夹角,使其与空冷塔抽力方向平行,以降低空气流经翅片时的转向阻力损失,减小压降。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中的冷却空气在自然通风空冷塔和轴流风机的联合驱动下流经换热器,形成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的驱动方式来大幅降低风机功耗。本文获得了混合通风空冷系统热力性能参数随环境风速风向的变化规律,发现环境风作用下凝汽器圆形布置方式的混合通风空冷系统可在满足冷端换热需求前提下明显降低机组背压。基于“有效引导风场能量,实现风能资源化利用”的原则进行空冷系统冷却空气流场引导调控,以改善空冷设备输运性能,实现风能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机械通风空冷凝汽器迎风侧单元实施空气引导,可显着降低不利环境风效应,大幅改善直接空冷系统的热力性能。通过对自然通风空冷系统塔外垂直布置凝汽器单元内部和外部实施环境风引导,侧风面空冷凝汽器单元流动传热性能明显提升且不同冷却扇区热负荷非均衡性降低,空冷系统整体输运性能得到强化。总之,空气流场引导调控策略的应用可显着改善复杂环境风场下空冷系统的流动传热性能并有效降低机组的运行背压。

二、Effects of Inlet Swirl on the Flow in a Steam Turbine Exhaust Ho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s of Inlet Swirl on the Flow in a Steam Turbine Exhaust Hood(论文提纲范文)

(2)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过程的主动抑制机制与节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冷却塔节水研究现状
    1.3 冷却塔蒸发传质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影响因素以及主动抑制的关键参数选择
    2.1 引言
    2.2 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因素
        2.2.1 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基本方程
        2.2.2 进风相对湿度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
        2.2.3 环境温度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
        2.2.4 进塔水温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
        2.2.5 冷却水量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
        2.2.6 进塔空气量对蒸发传质换热的影响
    2.3 抑制蒸发传质换热时对流传热的变化
        2.3.1 抑制传质系数时传热系数的变化
        2.3.2 抑制蒸发传热时对流传热的变化
    2.4 蒸发传质换热的极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式冷却塔传热传质数学模型与蒸发传质的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湿式冷却塔气-水两相传热传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3.2.1 湿式冷却塔内空气运动控制方程
        3.2.2 湿式冷却塔内空气运动阻力模型
        3.2.3 湿式冷却塔内水的运动控制方程
        3.2.4 湿式冷却塔内气-水两相传热传质控制方程
        3.2.5 湿式冷却塔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3.2.6 网格无关验证和计算结果验证
    3.3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的数值模拟
        3.3.1 一维数学模型
        3.3.2 环境因素对常规塔蒸发传质的影响
        3.3.3 运行参数对常规塔蒸发传质的影响
    3.4 高位收水冷却塔蒸发传质的数值模拟
        3.4.1 环境因素对高位塔蒸发传质的影响
        3.4.2 运行参数对高位塔蒸发传质的影响
    3.5 机械通风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影响因素的研究
        3.5.1 环境因素对机械塔蒸发蒸发传质的影响
        3.5.2 运行参数对机械塔蒸发传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进风相对湿度主动抑制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无风条件下进风相对湿度对蒸发传质抑制机理的研究
        4.2.1 进风相对湿度对传质推动力的影响
        4.2.2 进风相对湿度对通风量以及传质系数的影响
    4.3 侧风条件下进风相对湿度对蒸发传质抑制机理的研究
        4.3.1 侧风存在时进风相对湿度对传质推动力的影响
        4.3.2 侧风存在时进风相对湿度对通风量以及传质系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的热态模型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热态模型试验台的设计
        5.2.1 热态模型试验台
        5.2.2 实验相似准则
        5.2.3 试验测量及仪器
        5.2.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5.3 热态模型试验分析
        5.3.1 影响蒸发损失因素的研究
        5.3.2 不同风速下进风相对湿度对冷却塔蒸发传质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风相对湿度变化抑制蒸发传质换热的现场测试
    6.1 引言
    6.2 测试仪器的选择
    6.3 测试数据的传输方案
    6.4 现场测试方案
    6.5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冷却塔湿空气循环通道的构建与主动抑制蒸发传质性能的研究
    7.1 引言
    7.2 湿空气循环通道的物理模型及数学建模
    7.3 湿空气循环通道对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7.4 湿空气循环通道对传质推动力的影响
    7.5 湿空气循环通道对传质系数和蒸发量的影响
    7.6 含湿空气循环通道的热态模型试验
        7.6.1 热态模型试验台
        7.6.2 试验工况
        7.6.3 试验结果分析
    7.7 湿空气循环通道和冷却塔增效耦合作用的技术分析
        7.7.1 物理模型与验证
        7.7.2 导风管和湿空气循环通道耦合作用的研究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环境条件影响下的直接空冷系统特性
        1.2.2 翅片管束流动传热特性
        1.2.3 直接空冷单元及系统布局
        1.2.4 直接空冷系统风场调控装置
        1.2.5 直接空冷系统轴流风机群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数值模型
    2.1 引言
    2.2 系统简介
    2.3 流动传热模型
        2.3.1 控制方程
        2.3.2 翅片管束和风机模型
        2.3.3 热力计算模型
        2.3.4 环境风条件设置
        2.3.5 模型的建立与迭代过程
    2.4 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风场导流方案
    3.1 单层外部风场导流装置
        3.1.1 研究对象和模型
        3.1.2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3.1.3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3.2 横向双层导流装置
        3.2.1 研究对象和模型
        3.2.2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3.2.3 不同风场导流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运行调控方案
    4.1 风机群分区调节方案
        4.1.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4.1.2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4.1.3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4.2 不同环境气象条件下的风机群运行策略
        4.2.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4.2.2 直接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4.2.3 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4.2.4 直接空冷机组热力系统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换热器模型的风机群调节方案研究
    5.1 研究对象和模型描述
    5.2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5.3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风机转速
    5.4 不同风机群运行方案下的风机群功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适用于变工况的凝汽器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变工况凝汽器性能分析
    2.1 凝汽器的原理和结构
    2.2 机组主要技术概况
    2.3 凝汽器性能试验数据分析
    2.4 凝汽器水阻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
    2.5 计算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凝汽器改造分析
    3.1 凝汽器真空度的重要性
    3.2 影响真空度最主要的因素
    3.3 凝汽器改造的方案
        3.3.1 凝汽器整体改造
        3.3.2 凝汽器改造性能计算
        3.3.3 管径、管数和换热面积的选择
        3.3.4 凝汽器管材选择
        3.3.5 端管板、中间隔板间距的确定
    3.4 凝汽器改造分析
        3.4.1 热力分析
        3.4.2 满负荷凝汽器设计
    3.5 改造前后凝汽器特性曲线
    3.6 本章小结
4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4.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4.1.2 CFD计算流程
    4.2 流动控制方程
    4.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的方法
    4.4 湍流模型
    4.5 两相流模型
    4.6 多孔介质模型
    4.7 本章小结
5 CFD软件介绍及仿真模拟分析
    5.1 ANSYSCFD软件介绍
        5.1.1 前处理器
        5.1.2 求解器
        5.1.3 后处理器
    5.2 模型的建立
    5.3 管束的网格划分及网格质量检验
    5.4 540MW工况下凝汽器性能模拟分析
    5.5 600MW工况下凝汽器性能模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叶轮机械非定常计算方法研究
    1.3 低负荷湿蒸汽流场特性研究现状
        1.3.1 理论研究
        1.3.2 实验研究
        1.3.3 数值模拟研究
    1.4 涡激振动研究现状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流体控制方程
    2.3 数值计算的湍流模型
        2.3.1 标准k-?湍流模型
        2.3.2 标准k-ω湍流模型
        2.3.3 SST湍流模型
    2.4 交界面设置
        2.4.1 混合平面交界面
        2.4.2 冻结转子法
        2.4.3 瞬态转子定子交界面
    2.5 多级非定常计算方法介绍及初步验证
        2.5.1 TBR瞬态模型介绍
        2.5.2 计算方法的敏感性验证
    2.6 湍流模型的对比分析与选取
        2.6.1 收敛性对比
        2.6.2 非定常脉动载荷预测对比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低压缸末六级叶片通道的定常计算
    3.1 引言
    3.2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4 低压通流流场结构分析
        3.4.1 鼓风工况的确定
        3.4.2 通流区域子午流场及脱流高度的变化规律
        3.4.3 各工况叶栅流场结构的刻画
        3.4.4 温度场分析
        3.4.5 湿度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压通流部分六级流场非定常计算与分析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说明
    4.3 计算收敛情况确认
    4.4 汽轮机级内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4.4.1 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特性分析
        4.4.2 叶片载荷脉动特征分析
        4.4.3 超低负荷低压末级动叶栅三维流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压通流部分两级流场非定常计算与分析
    5.1 引言
    5.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5.3 末级转子叶片气流激振力及频谱分析
    5.4 旋涡结构识别与分析
        5.4.1 Q准则识别旋涡结构
        5.4.2 二次流线
        5.4.3 螺旋度法
    5.5 S3流面湍动能分析
    5.6 叶顶流动结构诱导不稳定原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H2O/CO2混合工质凝结流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湿工质凝结流动的不平衡性
        1.2.2 纯蒸汽工质非平衡凝结流动研究现状
        1.2.3 双组分工质非平衡凝结流动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新型混合工质动力发电循环系统研究
    2.1 混合工质动力循环系统的建立
    2.2 混合工质汽轮机排汽压力分析
        2.2.1 混合工质凝汽器内部最低压力及影响因素
        2.2.2 混合工质汽轮机最佳排汽压力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纯水蒸汽和H_2O/CO_2混合工质凝结流动数值研究基础
    3.1 经典均质成核理论
    3.2 湿工质两相流动控制方程
    3.3 纯水蒸汽和混合工质非平衡凝结模型
        3.3.1 纯水蒸汽成核凝结模型
        3.3.2 混合工质成核凝结模型
    3.4 湍流模型
    3.5 数值模型实现与验证
        3.5.1 数值模型在Fluent中的实现
        3.5.2 凝结模型准确性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纯水蒸汽和H_2O/CO_2混合工质在喷管内凝结流动分析
    4.1 纯蒸汽与混合工质凝结计算结果
        4.1.1 计算条件设置与工况选取
        4.1.2 两种工质凝结流动计算结果分析
    4.2 不同CO_2浓度混合工质流动与凝结参数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纯水蒸汽和H_2O/CO_2混合工质静叶栅内凝结特性分析
    5.1 静叶栅内工质凝结过程计算基础
    5.2 两种工质静叶栅内凝结流动对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2.1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特性及原理
        1.2.2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理论研究
    2.1 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2.1.1 温度分布
        2.1.2 管内流体无相变(冷却)
        2.1.3 管内流体发生相变(冷凝)
    2.2 热质交换过程中各系数的关联式
        2.2.1 管内流体对流换热系数
        2.2.2 管外壁与冷却水膜间的换热系数
        2.2.3 冷却水膜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
        2.2.4 水膜的传质系数
    2.3 新型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
        2.3.1 工作过程及原理
        2.3.2 特性及优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3.1 管内渗流蒸发冷却换热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3.2 实验系统的设计搭建
    3.3 实验装置
        3.3.1 渗流段
        3.3.2 蒸发冷却段
        3.3.3 风机
        3.3.4 测量参数及设备
        3.3.5 数据采集装置
    3.4 实验参数调节
        3.4.1 渗流管内通风量的调节
        3.4.2 渗流水压的调节
        3.4.3 热源水温度的调节
        3.4.4 热源流量的调节
    3.5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5.1 实验操作步骤
        3.5.2 实验注意事项
    3.6 测量参数误差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管渗流蒸发冷却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数据计算处理
        4.1.1 总换热量的计算
        4.1.2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4.1.3 蒸发量的计算
        4.1.4 套管内热源水的换热系数的计算
        4.1.5 管内壁与渗流水膜之间的换热系数
        4.1.6 渗流水膜与管内空气之间的换热系数
        4.1.7 传质系数的计算
    4.2 实验结果
        4.2.1 实验稳定的标准
        4.2.2 管内温度的变化
    4.3 各参数的影响分析
        4.3.1 通风量的影响
        4.3.2 热源流量的影响
        4.3.3 渗流水压的影响
    4.4 实验关联式的拟合
        4.4.1 拟合方法
        4.4.2 热源与管壁换热系数的拟合
        4.4.3 传质关联式的拟合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高背压供热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主要设计参数
    2.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3 总体方案设计
        2.3.1 设计改造的依据
        2.3.2 凝汽器的分析与改造
        2.3.3 汽轮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2.3.4 小汽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2.3.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及其改造
        2.3.6 热控配套系统的改造
    2.4 本章小结
3 高背压供热机组改造分析
    3.1 汽轮机改造适应性分析
        3.1.1 汽轮机最高允许背压的确定
        3.1.2 汽轮机低压缸流量的确定
        3.1.3 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的确定
        3.1.4 热网回水温度的确定
        3.1.5 热网循环水量的确定
        3.1.6 热网供水温度的确定
        3.1.7 改造汽轮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3.1.8 改造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校核
        3.1.9 胀差值(机组)的校核
    3.2 热网系统适应性分析及其改造
        3.2.1 热网适应性分析
        3.2.2 热网技改研究
        3.2.3 热凝汽器适应性研究
        3.2.4 小汽机适应性论证及改变
        3.2.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论证及其改变
        3.2.6 主机凝结水系统研究分析
        3.2.7 热控、电气等辅助系统的改变
    3.3 低真空改造机组变工况运行研究及保护方法
        3.3.1 机组低真空运行的变工况运行研究
        3.3.2 低真空改造机组的运行保护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汽轮机高压缸热-流数值模拟
    4.1 汽轮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4.1.1 高压缸1~12级基本结构介绍
        4.1.2 汽轮机物理模型
    4.2 汽轮机物理模型网格的划分
        4.2.1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存在的问题
        4.2.2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
    4.3 FLUENT计算
        4.3.1 汽轮机内部流体区域控制方程
        4.3.2 汽轮机模型的FLUENT设置
        4.3.2 FLUENT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机组整体优化调整及汽热平衡分析
    5.1 全厂优化调整
    5.2 改造前、后的热平衡及运行方式
        5.2.1 改造前热平衡
        5.1.2 改造后热平衡
    5.2 全厂典型热平衡图改造前后分析比较
    5.3 本章小结
6 经济性分析
    6.1 改造前、后的热经济性指标对比表
    6.2 投资初步分析
        6.2.1 工程初步投资
        6.2.2 分析风险
    6.3 全年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某超超临界660MW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低改造和抽汽供热方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研究
        1.2.2 关于锅炉热力计算的研究
        1.2.3 关于机组抽汽供热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超临界锅炉再热汽温特性分析
    2.1 锅炉总体结构与系统
    2.2 锅炉热力计算
        2.2.1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
        2.2.2 热力计算的准确性
    2.3 再热汽温特性分析
        2.3.1 再热汽温数学模型
        2.3.2 煤质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2.3.3 机组变工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热汽温偏低的影响因素和改造方案
    3.1 再热汽温偏低的影响因素
        3.1.1 高压缸排汽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3.1.2 给水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3.1.3 煤质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3.1.4 炉膛截面积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3.1.5 尾部烟道存在缺陷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3.2 再热汽温偏低的改造方案
        3.2.1 再热汽温偏低的基本工况
        3.2.2 改造方案
        3.2.3 方案的实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组抽汽供热的热经济性分析及方案比较
    4.1 抽汽供热机组概况
    4.2 供热抽汽量的确定
    4.3 热力系统经济性的分析方法
        4.3.1 热平衡计算方法
        4.3.2 热平衡方法计算过程
        4.3.3 不同抽汽方式的计算结果
    4.4 机组的热平衡经济性分析
        4.4.1 抽汽供热机组绝对内效率
        4.4.2 热经济性指标
        4.4.3 不同抽汽方式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抽汽供热对高温再热器的安全运行分析
    5.1 抽汽供热对高温再热器的影响
    5.2 高温再热器热偏差计算
        5.2.1 高温再热器结构
        5.2.2 同屏热偏差
        5.2.3 热偏差计算
        5.2.4 高温再热器壁温计算
    5.3 高温再热器壁温计算分析
        5.3.1 抽汽前后管屏壁温计算结果
        5.3.2 管屏变材质点壁温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0)电站空冷系统传热面布局优化及空气流场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冷换热器管束研究
        1.2.2 机械通风空冷技术研究
        1.2.3 自然通风空冷技术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尺度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概述
    2.2 翅片管束性能研究方法
        2.2.1 数学模型
        2.2.2 参数定义
        2.2.3 翅片管束性能实验及模型验证
    2.3 空冷系统性能研究方法
        2.3.1 数学模型
        2.3.2 计算流程
        2.3.3 空冷凝汽器单元性能实验及模型验证
        2.3.4 自然通风空冷系统性能实验及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翅片管束流动传热性能及结构优化
    3.1 不同翅片结构参数的流动传热性能
        3.1.1 物理模型
        3.1.2 基管间距的影响
        3.1.3 基管外径的影响
        3.1.4 翅片角度的影响
        3.1.5 翅片厚度的影响
        3.1.6 翅片间距的影响
    3.2 翅片不同开槽方式的流动传热性能
        3.2.1 物理模型
        3.2.2 翅片开槽方式对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
        3.2.3 流动传热关联式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适应复杂环境风场的空冷系统传热表面布局优化
    4.1 空冷凝汽器圆形布置的机械通风空冷系统
        4.1.1 研究对象及模型
        4.1.2 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4.1.3 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4.2 空冷凝汽器管束塔外环形布置的自然通风空冷系统
        4.2.1 研究对象及模型
        4.2.2 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4.2.3 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4.3 空冷凝汽器翅片塔内倾斜布置的自然通风空冷系统
        4.3.1 研究对象及模型
        4.3.2 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4.3.3 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4.4 新型混合通风空冷系统
        4.4.1 研究对象及模型
        4.4.2 空冷系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4.4.3 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冷系统空气流场调控
    5.1 机械通风空冷凝汽器空气引导
        5.1.1 研究对象及模型
        5.1.2 不同导流板参数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5.1.3 不同导流板参数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5.2 凝汽器塔外垂直布置自然通风空冷系统空气引导
        5.2.1 研究对象及模型
        5.2.2 不同空气引导方案下的流场和温度场
        5.2.3 不同空气引导方案下的流动传热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Effects of Inlet Swirl on the Flow in a Steam Turbine Exhaust Hood(论文参考文献)

  • [1]目视检验在核电厂凝汽器热交换器检查中的应用[J]. 赵敏,贺志清,宋双官. 科技资讯, 2021(34)
  • [2]湿式冷却塔蒸发传质换热过程的主动抑制机制与节水研究[D]. 袁威. 山东大学, 2021(11)
  • [3]基于风机群流场组织的电站直接空冷系统性能优化[D]. 黄文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适用于变工况的凝汽器优化设计研究[D]. 崔达. 沈阳工程学院, 2021(02)
  • [5]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 马建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H2O/CO2混合工质凝结流动特性分析[D]. 刘晓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D]. 郭大伟. 天津大学, 2019(01)
  • [8]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D]. 潘炜.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01)
  • [9]某超超临界660MW火电机组再热汽温偏低改造和抽汽供热方式比较[D]. 胡引引. 东南大学, 2018(05)
  • [10]电站空冷系统传热面布局优化及空气流场调控[D]. 孔艳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标签:;  ;  ;  ;  ;  

进口涡流对汽轮机排气罩内流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