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

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谢春涛[2](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刘博涵[3](2021)在《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小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对于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红色小镇中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向上它反映出小镇的规划发展,向下它承载着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统观陕甘边地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照金红色小镇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在设计建设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浓郁的纪念性氛围彰显了革命工作者的红色精神,感动了无数的参观者。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有着代表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出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和未来的设计方向,发现它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复合化的设计特点。第二,针对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发展需求归纳出它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按照空间构成要素将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分为纪念广场、纪念馆和纪念碑三个部分。通过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资料的整理和对1270名照金镇常住居民及参观游客发布的584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的梳理,总结了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建设需求和面临的矛盾问题。第三,根据照金镇的矛盾问题,按照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分类方式有选择的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每个案例可以借鉴的部分,整理出每一空间构成要素的纪念性的表达设计方法和纪念氛围的烘托方法。从而得到空间要素设计、流线组织设计和纪念氛围表达的三个设计要点,为照金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最终,将总结的设计要点与照金纪念空间的具体设计相互对照,总结出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表达的空间设计方法。不同的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主题和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有普遍的规律可以供我们进行参考。本文通过对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初步探讨为未来红色小镇纪念性的空间表达方法提供设计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出更多符合纪念主题的建筑作品。

唐丕跃[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指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田濡萌[5](2020)在《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贡献研究》文中提出王震同志是我国北大荒开发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从1954年到1990年的接近50年时间里,他多次深入北大荒,制定计划,严格实施,推动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将党的精神切实地落实在了北大荒的实际建设中,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了北大荒精神,鼓舞了黑龙江人和其他人民在北大荒的建设与发展,在他超过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将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献给了北大荒,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精神的弘扬做出了一生的奉献。1954年,王震初到北大荒,考察北大荒各地,了解农场情况,为北大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考察中发现密虎饶地区有可开垦的土地,马上指挥勘测队去勘察,进行开垦,他先是创办综合性的半机械化农牧企业,再是创建国营农场,筹建商品粮基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后依据这个方式,对周边地区进行开垦,建成了农场群,打通了周边地区,使附近区域连城一片,不仅方便了管理,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不仅重视农业的发展,也注重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牧副渔业多产业共同发展。在此期间,王震又指挥转业官兵们修建铁路,进山开荒,打通多条线路,加强了黑龙江垦区之间的联系。他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办院校、科研所,兴建文工团、艺校,参与影视作品的拍摄,培养了很多专业性人才,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使北大荒在那个时期达到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开垦的过程中,王震及垦荒者们迎接一次次的挑战,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开拓进取的精神。王震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他对垦区的开垦,对农场的筹建、经营和管理,对10万复转官兵的分配问题的探索等。他立足于探索北大荒适合北大荒发展的正确道路,在北大荒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系统的梳理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北大荒开发建设史,重温北大荒精神,梳理王震同志在北大荒开发建设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总结王震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分析王震发展北大荒的战略部署,更好地与黑龙江省情相结合,为今后垦区及黑龙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加快推动黑龙江垦区发展。同时,通过系统全面地展示王震同志在开发建设发展北大荒过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对于科学地分析当今垦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发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核心意识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下去,使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忘初心。

张瑜[6](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指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赵玉华[7](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刘燕[8](2018)在《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政治信仰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特定的政治目标坚信不疑的态度、主张和价值观。政治信仰集知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它能够指导政治行为,赋予政治行为以特定的意义,构成一定社会中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政治信仰。习近平指出:“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1)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有无比坚定的政治信仰,并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理论。研究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及其建设,就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转化为推动革命成功的伟大力量,有助于深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和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把握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实质和成功秘诀,并为今天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论文主要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予以系统研究和评述,以形成整体性认识,提出若干新见解。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形成发展、内涵内容、主要途径、鲜明特征、精神表征、历史经验和现实启迪等问题,着重分析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党的政治信仰能够始终坚定不渝,政治信仰如何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排山倒海、改天换地的强大力量,并从中总结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揭示其中规律,发掘历史上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当代价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与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密切联系,在各历史阶段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性质和目标不变,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精神不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信仰的思想理论和伟大情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立足实践,立足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剖析,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崇高目标的统一。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列宁继承且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信仰理论,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政治信仰思想,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资源。这些优秀的传统政治信仰思想立足中国大地,反映了世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土壤,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具备重要的思想资料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信仰是贯穿革命始终的主线和灵魂。论文以中国革命的历史演进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梳理、总结和评析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其历史脉络和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能够变成磅礴力量,除了信仰建设在内容上与当时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与人民利益相结合外,与党的政治信仰建设选择的正确途径也有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信仰建设途径方法,主要是政治信仰教育、政治信仰宣传和政治信仰动员。政治信仰教育,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教育。政治信仰系统化教育包括理论观念信仰教育、人生目标信仰教育和行为操守信仰教育。政治信仰宣传的途径和形式,主要有通过报刊等出版物、标语口号和宣传画、文艺娱乐、榜样模范进行等。政治信仰动员的途径和形式,主要有通过纪念活动、文艺民俗、发布政治训令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有鲜明特征,并由一系列的革命精神表征、呈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不断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懈践行的革命信仰、坚守信仰的精神和人格。从党的政治信仰的鲜明特点和精神表征看,革命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合乎信仰生成规律,体现了理论建设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党的理论和路线纲领政策,使理想信念得以坚定,党性得以升华,意志品质得以锻炼。这是革命得以胜利的法宝。论文还分析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典型历史事例和角色。从这些坚守政治信仰或背叛政治信仰的历史人物和事例及其比较中,我们感受到政治信仰的强大力量,它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为、塑造所在社会的文化环境、在人的生死关头发挥巨大的力量。对革命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迪进行总结,这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宝贵经验体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建设的灵魂,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信仰建设的重心,坚定为人民解放而奋斗是信仰建设的目标,党员的忠诚品格和付诸于行动是信仰建设的力量源泉。它告诉我们:强化历史逻辑,不忘初心,以革命精神强化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强化理论逻辑,着力推进理论学习,契合政治信仰建设的现实需求;强化实践逻辑,推进实践发展与创新,将信仰建设落实在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上;强化价值逻辑,涵养终极关怀,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发展思想;强化文化逻辑,增强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主体逻辑,锻造共产党人的忠诚品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政治信仰建设要与时代关切紧密结合。论文结合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对今天如何不忘初心,怎样借鉴历史经验继续前进,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一些见解。贯通现实,这也是全文研究的一个目的指向。论文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几个维度,包括联系内与外、贯通古与今、统筹点与面,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合历史、逻辑、价值、规律、时代于一体。

徐协强[9](2017)在《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垦企业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起来的,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已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农垦系统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在绿色生态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在新阶段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加以克服。为此,迫切需要找准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改革路径和方向,从而达到平稳有序推进改革的目的,促进农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为研究对象,从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入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努力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解剖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已有的改革案例,重点分析目前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的有关政策建议。主要发现:新时期江西农垦集团化改革存在“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国有资产监督体制不健全、历史遗留深层次问题突出、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人才流失、企业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深化农垦改革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对传统农垦的冲击、农垦被边缘化、农垦系统封闭运行、农垦创业精神弱化”。主要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理顺农垦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二是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加强农垦土地权益保护,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进程;四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造;五是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朱文[10](2017)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文中提出“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代治疆的经验教训,洞察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实际,充分估计新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六十多年来,兵团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历史使命,忠实履行职责,铸剑为犁,垦荒屯田,创造了人进沙退、戈壁变绿洲、荒野变花园的人间奇迹,开创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同时,兵团在解放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进程中,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和扞卫祖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业已成为稳疆建疆兴疆、安边固疆的战略核心力量。兵团在开创屯垦戍边事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兵团文化。兵团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特殊的使命下、特殊的组织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兵团的具体体现,更是兵团人的精神家园和思想灵魂。而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体现的是兵团文化的先进性,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兵团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对人民的热爱与奉献。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挖掘兵团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载体资源、方法资源和环境资源;有利于开发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时代价值,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对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塑造人们优秀品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兵团屯垦戍边综合能力,加快兵团、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分析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其次,以历史为起点,研究兵团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阐述两者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关系。承接上述内容,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种类、特征、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从现实出发,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研究,形成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整的研究体系,建构系统化的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内容,引导人们全面、深入的认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加快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德铸造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社会保障和道德保障。通过以上内容的呈现,系统地分析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本文研究存在以下创新点: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首先,合理界定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其次,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着眼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视角考察、研究兵团文化,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从历史、文化、兵团自身建设等视域对兵团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兵团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兵团的具体体现,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深入挖掘。二是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它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为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导。

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3)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纪念
        1.2.2 纪念性建筑
        1.2.3 红色小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础研究
    2.1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
        2.1.1 历史脉络
        2.1.2 发展趋势
    2.2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2.2.1 纪念广场
        2.2.2 纪念建筑
        2.2.3 纪念碑及纪念雕塑
    2.3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征分析与基本分类
        2.3.1 特征分析
        2.3.2 基本分类
    2.4 本章小结
3.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空间项目概况与建设需求
    3.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项目资料
        3.1.1 项目背景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背景
    3.2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建设需求与矛盾问题
        3.2.1 建设需求
        3.2.2 SWOT分析
        3.2.3 矛盾问题总结
    3.3 本章小结
4.纪念性建筑空间案例解读
    4.1 案例选取依据
    4.2 案例解析
        4.2.1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4.2.2 延安革命纪念馆
        4.2.3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
        4.2.4 柏林苏军纪念公园
    4.3 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4.3.1 空间要素主题突出
        4.3.2 流线组织层层递进
        4.3.3 纪念情感一贯而终
    4.4 本章小结
5.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性表达设计实践
    5.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总体设计
        5.1.1 总体规划
        5.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5.1.3 纪念性建筑空间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5.2 空间要素的纪念性表达
        5.2.1 门厅序厅设计
        5.2.2 展陈空间设计
        5.2.3 办公空间设计
        5.2.4 藏品库区设计
        5.2.5 建筑立面设计
        5.2.6 外部节点设计
    5.3 流线组织的纪念性表达
        5.3.1 纪念馆外部空间及流线设计
        5.3.2 纪念馆内部平面及流线设计
    5.4 纪念氛围烘托及体验感塑造
        5.4.1 整体规划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烘托
        5.4.2 纪念性的视觉塑造
        5.4.3 纪念性的听觉塑造
        5.4.4 纪念性的触觉塑造
        5.4.5 纪念性的嗅觉塑造
    5.5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的普适性归纳
        5.5.1 设计要点的普适性
        5.5.2 设计策略的普适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一:调研纪念性建筑空间一览表
    附录二:照金镇常住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三:照金游客调查问卷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研究现状概述
        (二) 主要成果分析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五) 加强民族团结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四) 坚持协商民主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王震领导开发建设北大荒概述
    第一节 北大荒的地理环境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荒原北大荒
        二、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王震领导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背景
        一、王震领导开发北大荒的历史背景
        二、为北大荒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第三章 王震对北大荒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第一节 创建农场群
        一、按照党中央要求创建铁道兵农场
        二、配合中央成立农垦部
    第二节 接收十万官兵和“右派分子”
        一、指挥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
        二、接纳大批下放的“右派分子”参与开发黑土地
    第三节 修建重要铁路干线和几次重大会战
        一、修复密虎线铁路
        二、修建迎春路段
    第四节 筹建商品粮基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一、筹建商品粮基地
        二、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四章 王震对北大荒建设的理论贡献和科学文化建设贡献
    第一节 王震对北大荒建设的主要理论贡献
        一、社会主义大农业思想
        二、“屯垦戍边”和“五边”方针
    第二节 王震对北大荒科学文化建设的突出贡献
        一、科学文化方面
        二、发展文艺事业
第五章 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贡献的历史启示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贡献的历史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到对党忠诚
        二、坚定群众观念,起到表率作用
        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第二节 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贡献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王震敢于担当、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弘扬王震胸怀全局、共产主义情怀
        三、弘扬王震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弘扬王震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旨趣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国内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二)国外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政治信仰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政治信仰界说
        一、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二、政治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三、政治信仰和其他信仰之间的关系
        四、政治信仰生成的过程与规律性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界说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根本内容
        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最高目标
        三、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具有阶段性的现实目标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资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文化资源
        一、中国古代关于政治信仰的思想
        二、中国近代关于政治信仰的思想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追寻探索:建党前后政治信仰的确立
        一、缘起分析: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新思考
        二、渐进找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影响
    第二节 初步实践:大革命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目标导向:以工农为主体的信仰建设
        二、效果初显:群众运动与信仰建设相互促进
    第三节 坚守前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动摇还是坚守:大革命失败后信仰建设的考验
        二、城市还是农村:信仰指引下的道路转向
        三、本本还是行动:信仰建设融入党建实践
    第四节 民族砥柱:抗战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动员与学习:信仰建设为抗战提供思想支撑
        二、继承与发展:信仰建设的体系化和中国化
        三、内容与形式:整风肃纪的信仰建设成效
    第五节 走向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凝聚党心民心:政治信仰建设在解放区和国统区同时推进
        二、民生导向:信仰建设进一步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
        三、巩固阵地:文化阵地促进政治信仰建设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理论层面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信仰教育
        二、革命信仰的教育
        三、纪律与信仰相结合的教育
        四、任务形势与信仰相结合的教育
        五、政治信仰的系统化教育
    第二节 宣传层面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通过报刊等出版物进行宣传
        二、通过标语口号和宣传画进行宣传
        三、通过文艺娱乐进行宣传
        四、通过榜样模范进行宣传
    第三节 动员层面的政治信仰建设
        一、通过纪念活动进行动员
        二、通过文艺民俗进行动员
        三、通过发布政治训令进行动员
        四、通过整风肃纪进行整顿动员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鲜明特点与精神表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鲜明特点
        一、依靠学习坚定政治信仰
        二、不断强化和不懈践行革命信仰
        三、坚守政治信仰的精神和人格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精神表征
        一、追求与建构的信仰表征
        二、危机中求发展的信仰表征
        三、建设新中国的信仰表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典型历史事例及其角色分析
    第一节 信仰的忠诚永不褪色: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正面历史范例与角色
        一、血染红岩:政治信仰的伟大释放
        二、生命的珍藏:百份入党志愿书中的政治信仰力量
        三、红色家书:家书传志写信仰
    第二节 信仰的背叛永难抹去: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反面历史事例与角色
        一、信仰不坚定者最终变节
        二、威逼利诱之下信仰改变
        三、背叛信仰后迷途知返
    第三节 忠诚还是背叛:政治信仰是核心要素
        一、政治信仰决定政治选择
        二、政治初心决定政治行为
        三、政治信仰塑造文化环境
        四、政治信仰在生死关头的巨大力量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强基固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建设的灵魂
        二、核心关键: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和领导是信仰建设的重心
        三、不懈追求:坚定为人民解放而奋斗是信仰建设的目标
        四、品格铸造:党员的忠诚品格和行动是信仰建设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启迪
        一、历史逻辑:不忘初心,以革命精神强化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
        二、理论逻辑:推进理论学习,契合政治信仰建设的现实需求
        三、实践逻辑:坚持实践创新,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夯实信仰基础
        四、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五、文化逻辑:增强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主体逻辑:锻造忠诚品格,成就信仰人生
结束语:传承与发展——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三个维度
    一、内与外:立足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加强政治信仰建设
    二、古与今:借鉴历史经验,承续传统加强政治信仰建设
    三、点与面:强化发展逻辑,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家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情况(2014年)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江西垦区基本情况
    2.2 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农场管理体制不顺
        2.2.2 农垦企业管理落后
        2.2.3 农垦产业发展乏力
        2.2.4 历史遗留问题难解
        2.2.5 农场债务负担过重
        2.2.6 三农政策未全覆盖
        2.2.7 土地权益屡受侵犯
        2.2.8 农垦内部凝聚力弱化
    2.3 当前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典型案例
        2.3.2 当前江西垦区推进集团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面临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对传统农垦冲击
    3.2 农垦被边缘化趋势明显
    3.3 农垦系统封闭运行
    3.4 农垦创业精神有所弱化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进一步理顺农垦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
    4.2 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4.3 加强农垦土地权益保护,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进程
    4.4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造
    4.5 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4.6 大力弘扬农垦精神,开启农垦创业新征程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兵团
        2.1.2 兵团文化
        2.1.3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1.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理论
        2.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2.2.3 党的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据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
        2.3.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第3章 兵团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3.1 兵团文化形成的基础
        3.1.1 兵团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
        3.1.2 兵团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
        3.1.3 兵团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
    3.2 兵团文化的形态
        3.2.1 兵团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3.2.2 兵团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3.2.3 兵团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3.3 兵团文化的特点
        3.3.1 浓厚的军人情结
        3.3.2 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
        3.3.3 对党忠诚与对组织依赖
        3.3.4 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
第4章 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
    4.1 从目标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一致性
        4.1.1 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
        4.1.2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1.3 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4.2 从功能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相似性
        4.2.1 导向功能
        4.2.2 保证功能
        4.2.3 育人功能
        4.2.4 开发功能
    4.3 从内容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
        4.3.1 兵团文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有益补充
        4.3.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兵团文化的凝练与升华
第5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5.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
        5.1.1 政治情感资源
        5.1.2 人生价值资源
        5.1.3 道德精神资源
    5.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资源
        5.2.1 榜样示范的方法
        5.2.2 现身说教的方法
        5.2.3 实践教育的方法
        5.2.4 依靠群众的方法
        5.2.5 隐性教育的方法
    5.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
        5.3.1 兵团文化遗址
        5.3.2 兵团文化产品
        5.3.3 兵团文化活动
        5.3.4 兵团英雄模范人物
    5.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资源
        5.4.1 自然环境资源
        5.4.2 社会环境资源
第6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6.1 政治性
        6.1.1 诞生于履行屯垦戍边的政治使命中
        6.1.2 见证了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
        6.1.3 服务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
    6.2. 民族性
        6.2.1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6.2.2 以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6.2.3 由多民族职工群众共同创造
    6.3 地域性
        6.3.1 表现在形成的环境上
        6.3.2 表现在兵团的文艺作品上
        6.3.3 表现在兵团的英雄模范人物上
    6.4 继承性
        6.4.1 对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继承
        6.4.2 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的继承
第7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分析
    7.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政治价值
        7.1.1 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
        7.1.2 事关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成败
    7.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经济价值
        7.2.1 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7.2.2 关系到兵团经济的二次腾飞
    7.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文化价值
        7.3.1 引领兵团文化发展
        7.3.2 丰富和发展新疆文化、中华文化
    7.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
        7.4.1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7.4.2 有利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
    7.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态价值
        7.5.1 帮助人们树立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7.5.2 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
        7.5.3 引导人们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第8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8.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8.1.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高校开发利用的现状
        8.1.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团场开发利用的现状
    8.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8.2.1 兵团相对落后的经济实力制约了开发利用的水平
        8.2.2 兵团文化在形成和分布上的特点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
        8.2.3 开发利用主体科学观的缺失造成开发利用缺乏深度
        8.2.4 政府“孤岛”现象影响了开发利用的广度
        8.2.5 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开发利用的致命短板
    8.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8.3.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8.3.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原则
        8.3.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8.3.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8.3.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3]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博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王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贡献研究[D]. 田濡萌.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7]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8]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研究(1921-1949)[D]. 刘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江西垦区集团化改革问题研究[D]. 徐协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10]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D]. 朱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海南垦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