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一、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肖娟[1](2020)在《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三峡移民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类,从传承下来的各个艺术形式中了解分析三峡移民文化特点,系统整理了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将具有三峡移民文化的美术课程,在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中进行案例设计,并对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形成具有三峡移民文化的中学美术校本课程案例。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说明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是对三峡移民以及三峡移民文化的理念概述归纳三峡移民文化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将三峡移民文化分类,再通过三峡移民文化的表现形式的整理,找到合适的、可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第二章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对三峡移民代表地区之一的万州部分中学,分为美术教师、部分的中学生以及家长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数据分析了解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为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提供基础。第三章对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课程内容的四个学习领域中进行开发与利用的价值探讨,即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中,对三峡移民文化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意义与作用进行分析。第四章从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课程内容中的四个学习领域的价值表现,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对“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这四大学习领域分别进行了教学教案设计,开发并实践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峡移民文化的中学美术课程。第五章是对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效果进行反思优化,不断完善美术教学课程。本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探讨出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并根据中学生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案例进行实践,不断完善优化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更近的了解历史的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发扬三峡移民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提升现代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增加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激发美术课程学习兴趣;以及培养教师与学生探究性合作学习能力,增进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学习,传承优秀的三峡移民文化。

陈小琴[2](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鲁睿颖[3](2019)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内容和创作灵感,各区域不同的民俗风情、自然生态、语言习惯等,成为了电影创作背景、题材选择、故事情节的来源。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荆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地域文化符号,受到电影制作者的青睐,使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得以丰富。本论文试图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2010年以来的湖北电影创作进行一次梳理、分析和反思。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湖北电影的创作概况。以时间为脉络将湖北电影从古至今进行了梳理,重点描述了湖北电影创作的目前状况。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湖北电影创作的多样化题材和类型化发展。论文将湖北电影创作划分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两部分。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现实题材包括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宗教题材、民族题材、儿童题材等,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嬗变与冲突,是人们生活、情感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留影。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湖北的地域文化及不同地域文化在银幕上的空间呈现,重点阐释了三国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清江巴土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近现代革命文化等类型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并对电影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描述。第四章主要从目前湖北电影创作发展的困境和问题出发,对湖北电影未来发展展开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湖北电影创作存在着环境落后、制作人员缺乏、影片类型单一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荆楚文化的挖掘力度、加强湖北电影的类型化创作、重视对外合作与电影队伍的培养。

徐诗玚[4](2014)在《水与三峡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切生命源于海洋,水,润泽万物,滋养了生命,灌溉出文明。任何文化现象总伴随有地域的特质,并且都是特定历史过程的产物。中华文明在黄河、长江的孕育下显示出她的博大生机,水,奔流到黄土高原,便孕育了刚烈、壮美的黄河文化;水,奔流到峡谷、丘陵,就孕育了浪漫、神秘的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三峡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经验积累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是对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的三峡地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是三峡地区人民审美心

魏晓芳[5](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蒋坤富,张述林,陈鹏,唐为亮[6](2009)在《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资源分别以"文化地理"、"三峡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选出的220多篇文章为基础,并参考了部分专着,应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理论研究、长江三峡文化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郑宇飞[7](2007)在《长江三峡军事文化综述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和平与战争交替的历史,长江三峡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至战争频发。战争是人类军事活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发生在长江三峡地区的战争也造就了本区域独特的战争文化,而与战争相

胡长贵[8](2007)在《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理论诠释》文中指出 三峡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合并之初,学校就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三峡区域巴楚文化的丰富资源,结合大学文化主体的行为特点,研究确定了"求索"校训,并在全校着力培育"求索"精神。"求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累,富含广博的内容,具有巨大的价值功能。

杨柳[9](2005)在《巴文化与三峡旅游 ——以重庆忠县为例》文中提出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在旅游规划中,地域文化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素材,旅游地旅游主题的定位、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商品的策划和旅游市场的营销等都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作为国内旅游热线之一的三峡旅游区,不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旅游胜地,而且也是一个文化艺术长廊,它由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组成。在三峡旅游地众多的文化类型中,三峡地区的巴文化是三峡文化厚实的文化底蕴,它对三峡的历史文化传承、社会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处于三峡腹心地带的忠县,在古代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巴文化发展、建树的历史重地。本文将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两方面对三峡地区巴文化的地位、忠县巴文化的特色、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构想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地域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三峡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从巴人的起源、活动的中心地及巴文化对三峡文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巴文化是三峡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的一种文化类型。第二部分,在对忠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忠县巴文化在三峡巴文化中的地位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忠县巴文化与忠县其它类型的文化资源进行了简单地对照分析,以凸现忠县巴文化在三峡巴文化和忠县其它文化中的优势。第三部分,以忠县巴文化旅

杨斌[10](2005)在《三峡文化与三峡区域人才培养》文中提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语言和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因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风格殊异、特色多样的区域文化。任何区域文化,能否成为影响区域人才培养的资源或者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仅在于其历史内涵的深度,影响力的强度,还在于它对于人才成长的可资借鉴的价值以及教育者对这

二、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境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 关于地方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二) 关于三峡移民文化的研究现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研究法(包括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三、 田野调查法
        四、 实践研究法
第一章 三峡移民文化概述
    第一节 三峡移民文化概述
        一、 三峡文化
        二、 三峡移民文化
    第二节 三峡移民文化特点
    第三节 三峡移民文化分类
        一、 三峡移民建筑文化
        二、 三峡移民精神文化
        三、 三峡移民语言习俗文化
    第四节 三峡移民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 似“三峡好人”——人文美
        二、 似“三峡画派”——绘画美
        三、似“三峡移民文化节”——传承美
        四、似“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精神美
第二章 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
    第一节 开发三峡移民文化校本课程说明
        一、 开发三峡移民文化校本课程的步骤
        二、 开发三峡移民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
        三、 开发三峡移民文化校本课程的作用
    第二节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
    第三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
    第四节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
    第五节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价值
第三章 三峡移民文化的中学美术教学状况中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及方法
    第三节 调查内容的结果分析
        一、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 不同身份家长及学生年级对学习美术的态度
        (二) 对三峡移民工程、三峡移民文化的了解程度
        (三) 对于开发三峡移民文化课程以及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态度
        二、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
        (二) 学生喜欢的美术课程类型和主要知识学习方面
        (三) 学生对三峡移民文化的了解程度
        (四) 学生对于三峡移民文化及开发其美术课程的态度
        三、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 教师对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态度
        (二) 教师对三峡移民文化的了解程度
        (三) 教师对待三峡移民文化的美术校本课程态度
第四章 三峡移民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总思路
        一、 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二、 课程教学主要适用的教学方法
        (一) “欣赏·评述”适用的教学方法
        (二) “造型·表现”适用的教学方法
        (三) “综合·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
        (四) “设计·应用”适用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三峡移民文化的“欣赏·评述”教案设计
    第三节 三峡移民文化的“造型·表现”教案设计
    第四节 三峡移民文化的“综合·探索”教案设计
    第五节 三峡移民文化的“设计·应用”教案设计
第五章 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实践效果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实践效果
    第二节 教学实践优化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3)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湖北电影创作概况
    第一节 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电影创作现状描述
第二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题材与类型化发展
    第一节 主要电影题材
    第二节 类型化发展探索
第三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文化蕴含和审美特征
    第一节 湖北特色地域文化管窥
    第二节 不同地域文化的银幕空间呈现
    第三节 电影的审美特征刍议
第四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第一节 困境与问题
    第二节 未来发展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0-2017电影汇总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部分学术论文
致谢

(5)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6)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关于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的理论研究
    1.1 长江三峡文化地理概念研究
    1.2 长江三峡文化起源研究
    1.3 长江三峡文化景观研究
    1.4 长江三峡文化生态研究
    1.5 长江三峡文化扩散与整合研究
    1.6 长江三峡文化区研究
2 关于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的实践应用研究
    2.1 在旅游开发上的应用研究
    2.2 在三峡移民方面的应用研究
    2.3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
3 结语与展望

(9)巴文化与三峡旅游 ——以重庆忠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章 巴文化与三峡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及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二、旅游地文化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三峡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三峡文化的相关概念
        二、三峡旅游地文化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巴文化在三峡文化中的地位
        一、巴人的起源地和活动的中心地
        二、巴文化对三峡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忠县巴文化的特色
    第一节 忠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一、忠县的地理位置
        二、忠县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忠县在古代巴文化中的地位
        一、忠县有大型的巴人聚落遗址
        二、忠县有丰富的盐业文化
        三、忠县可能曾是巴国的国城
        四、忠县是巴文化典型人物巴蔓子将军的诞生地
        五、忠州有独具特色的“忠”文化
    第三节 忠县巴文化在忠县其它文化资源中的地位
第三章 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第一节 忠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巴文化旅游开发意义和潜力
        一、忠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二、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意义
        三、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潜力
    第二节 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一、对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的认识
        二、忠县巴文化旅游开发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D]. 肖娟.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3]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D]. 鲁睿颖. 三峡大学, 2019(06)
  • [4]水与三峡文化[A]. 徐诗玚. 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2期), 2014(总第133期)
  • [5]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6]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J]. 蒋坤富,张述林,陈鹏,唐为亮.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05)
  • [7]长江三峡军事文化综述及开发利用研究[J]. 郑宇飞. 三峡文化研究, 2007(00)
  • [8]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理论诠释[J]. 胡长贵. 三峡文化研究, 2007(00)
  • [9]巴文化与三峡旅游 ——以重庆忠县为例[D]. 杨柳.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8)
  • [10]三峡文化与三峡区域人才培养[J]. 杨斌. 三峡文化研究, 2005(00)

标签:;  ;  ;  ;  ;  

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