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郝梦圆[1](2021)在《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介,以其海量的信息、共享的资源、个性化的内容等特点,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用户低龄化日益凸显,小学生成为重要的网络使用群体。因此,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是强化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开展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能够规范小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他们文明上网,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作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为小学生营造积极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家庭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本研究聚焦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样本学校的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以此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并不充分,从社会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力度不够,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比例少、途径较单一,且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从家庭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正向引导不足。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家庭的道德影响力等方面提出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认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熊昱可,骆方,白丁元,郭筱琳,梁丽婵,任萍[3](2021)在《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与思考》文中指出心理健康监测是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周期性的科学评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是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保障。我国虽然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规划与政策,但却尚未建立系统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对此,本研究在梳理过往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国际先进心理健康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监测框架的构建应站位于医学和教育相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化相结合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包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两大部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对未来我国心理健康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才新彬[4](2020)在《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是将观光旅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旅行中开拓视野、亲身体验,实现更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独特方式,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办公厅在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并将逐步推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我国初步确立了208个特色研学旅行基地。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度契合教育事业的时代发展要求。将研学旅行融入到小学教育当中,能够提升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以发挥二者自身的实践属性,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将成为提升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小学体育研学旅行的开展要避免盲目性,拒绝形式化,就要求应具备科学系统的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本文以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具有健身性与社会性、竞赛性与娱乐性、拓展性与实践性以及生成性与教育性多方面价值属性,其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夯实知识储备、强化实践本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指标体系,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以及59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由体育研学旅行简介、体育研学旅行说明、体育研学旅行目标、体育研学准备及安排、体育研学内容设计思路、体育研学纪律要求、体育研学成果展示以及体育研学应急预案构成。(3)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多维实施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体育研学师资保障、体育研学资金保障以及体育研学课程化保障。(4)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应体现科学性,重视活动后期总结,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多启示;体现课程性,根据地域特征、家长意见积极将体育研学旅行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性,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其自理能力和个人核心素养;体现体验性,通过体育研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许杨[5](2020)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对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中小学劳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旨在使中小学学生尽早接触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中小学学生劳动的知情意行等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本体价值是指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可以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幸福感。工具价值是指劳动教育可以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做准备;可以为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分工服务;可以更新社会观念,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风气。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选取江西省南昌县9所中小学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对象,从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实施、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发现,该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乡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差距较大、城乡学校劳动课程的开设和重视程度差异明显、部分学校未按规定开设劳动课程、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劳动教育未建立共同的责任意识等。导致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有:应试教育的影响;城镇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城镇学校劳动教育条件有限;教师和家长缺乏共同的劳动教育合作意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科学厘定劳动教育的目标;积极创设劳动教育的条件;合理选择劳动教育的内容;妥善安排劳动教育的路径。

苏笑悦[6](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高冬冬[7](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赵娅倩[8](2020)在《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文中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谱写人类文明、创造人类财富的源泉。教育源于劳动,劳动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强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文章从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入手,分析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探讨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是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自主性和社会参与感更强。面对中小学生特殊的主体特征,应立足当下,明确劳动教育的内涵,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为此,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入手,强调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旨在通过“教劳结合”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以劳动教育作为教育过程和目的的统一,以期在中小学生成才过程中建立自我精神世界与外在物质世界沟通的桥梁。文章在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挖掘教育部门最新发布的信息,结合劳动教育特色鲜明的部分学校案例,分析中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劳动教育的现实情况,了解劳动教育主客体真正的诉求,进而探讨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困境的解决思路。文章在分析当前部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进行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一是对传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包括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生产劳动等方式。二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方式的发展,包括立德的公益劳动、增智的学习劳动、健体的体育劳动、育美的工艺劳动等方式。三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方式的探索,文章倡导在结合大数据时代劳动内涵和形式变化的基础上,创新适合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途径,使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劳动观念进脑、劳动精神入心、劳动行为转化。

张文杰[9](2020)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阜城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外出务工父母不方便带着孩子在外上学,只好留守在家里。那么留守在家里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大家急需关注以及解决的社会难点。因此,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本文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健康量表法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以阜城县偏远地区农村小初中279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居住情况、父母外出、与父母沟通、对外出打工父母看法、外出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等。量表是使用我国着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量表内容分为10个维度,分别是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心理不平衡。并应用李克特(Likert scale)五点量表计分法计算出各个维度的频次Z值,然后对量表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此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结论:(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阜城县偏远地区小初中279名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通过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大都是与祖(外)父母及哥哥、姐姐居住在一起,父母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外出务工,日常与父母沟通较少,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2)本文应用我国着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并应用卡方检验来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10个维度的因子P值均等于0.000(P<0.001),可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性。(3)根据监护人、学生访谈以及结合量表测试结果,可以发现阜城县偏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焦虑、人际关系、性格不健全及学习压力、敌对情绪、心理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关爱不足、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落后以及留守儿童自我意识不足造成的。(4)针对原因,提出了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四方面入手的措施。社会方面需要多一点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引起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家庭方面在父母外出务工时尽量留一方面在家照顾留守儿童,做好监护人的教育,外出务工时多与孩子沟通。学校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机会、实施家校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情绪上加强管理指导。自身方面需要学会自立自强、提高自我认知和教育能力等。

郁秀青[10](2019)在《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能力是个体参与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全面发展的能力基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诉求。其中,初中阶段是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决定着个体后期实践能力的发展高度,因而在基础教育中需要对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有效的培育。然而当前我国初中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低效状态,具体表现为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而且培养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和坚实的研究支撑。因此,加强对于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确定了四个具体的研究目标:(1)明晰实践能力的内涵、发展特征与结构构成;(2)编制初中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3)应用量表调查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4)根据量表分析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呈现更加科学、可信、全面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以下是研究过程与结论:(1)通过文献分析法明确了实践能力概念的内涵与发展特征,基于教育学立场把“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为成功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实践性、习得性、外显性、情境性、综合性、飞速发展性是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特征。(2)依据脑功能系统学说将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构念为内含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的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内含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的结构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初始量表。对190名初中生进行了预测,通过对初始量表的项目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确定了内含4个一级指标(实践动机、实践认知、实践情感和实践行为)和11个二级指标(内生动机、外生动机、知识建构能力、匹配分析能力、缄默知识获取能力、意义评估能力、情绪感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反思能力)的结构模型和正式量表。发放正式量表500份并回收,通过AMOS24.0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初中生实践能力是一个由实践动机、实践认知、实践情感、实践行为这4个二阶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测评指标的权重值,经计算并标准化后4个一级指标“实践动机”、“实践认知”、“实践情感”、“实践行为”在实践能力中的重要程度比例为0.2:0.27:0.28:0.25。(3)利用自编的信效度良好的初中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对5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当前初中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及问题所在,并且针对显着性问题从实践动机、实践认知、实践情感、实践行为、总体规划这五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二、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1.网络用户低龄化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2.小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
        3.新时代网络社会文明体系亟需构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2.国内外相关研究
        3.已有研究述评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内容分析
    (一)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之举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强化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网络道德的内在之需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1.基础道德教育
        2.网络道德意识规范教育
        3.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4.网络道德心理规范教育
        5.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三、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工具分析
        2.研究样本分析
        3.问卷的发放与整理
    (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触网年龄早,自控力较差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相对滞后
        3.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4.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弱化
四、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看,对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不够
        1.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2.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尚未形成
    (二)从学校层面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不健全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
        2.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比例少
        3.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较单一
        4.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三)从家庭层面看,家长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1.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淡薄
        2.家长的网络道德教育正向引导不足
五、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1.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
        2.加强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二)健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1.明确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强化具体要求
        2.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凸显阶段任务
        3.拓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途径,改善实施方法
        4.强化教师网络道德教育意识,丰富教学实践
    (三)提升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关注度,增强家庭道德影响力
        1.家长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2.家长加强对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3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构建的背景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
二、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
    (一)医学视角和教育视角相结合
    (二)国际经验和本土文化相结合
三、心理健康监测框架的构建与思考
    (一)心理健康状况监测
    (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四、总结与展望

(4)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研学旅行
        1.1.2 体育研学旅行
    1.2 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1.2.1 国外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1.2.2 国内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1.3 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1.3.1 国外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1.3.2 国内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1.4 有关活动方案设计研究
        1.4.1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1.4.2 小学体育活动方案设计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特尔菲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理论分析
    3.1 研学旅行本身的教育价值剖析
        3.1.1 拓宽视野,夯实学生知识纹理
        3.1.2 增智启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3.1.3 合学与行,强化学生实践本领
    3.2 研学旅行与体育的内在关联
        3.2.1 研学旅行与体育学科属性相同
        3.2.2 研学旅行与体育学科的教育目标相同
    3.3 体育研学旅行的特殊性特征
        3.3.1 健身性与社会性
        3.3.2 竞赛性与娱乐性
        3.3.3 拓展性与实践性
        3.3.4 生成性与教育性
    3.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3.4.1 生活教育理论
        3.4.2 建构主义理论
        3.4.3 多元智能理论
        3.4.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的设计
    4.1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的确立方法与过程
        4.1.1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各指标的确定方法
        4.1.2 特尔菲法专家咨询过程及结果
        4.1.3 对所选指标的一致性检验(肯德尔和谐系数)
        4.1.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指标权重的确立
    4.2 小学体育研学方案各项指标分析
        4.2.1 体育研学简介
        4.2.2 体育研学说明
        4.2.3 体育研学目标
        4.2.4 研学准备及安排
        4.2.5 体育研学内容设计思路
        4.2.6 体育研学旅行纪律要求
        4.2.7 体育研学旅行成果展示
        4.2.8 体育研学应急预案
5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实施保障
    5.1 体育研学师资保障
    5.2 体育研学资金保障
    5.3 体育研学课程化保障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
        1.3.2 国外的研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2.1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界定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劳动素养
        2.1.4 中小学劳动教育
    2.2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
        2.2.1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2.2.2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
第3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昌县为例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
    3.3 调查对象
    3.4 调查方法
    3.5 调查结果
        3.5.1 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状况
        3.5.2 中小学劳动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
        3.5.3 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态度
        3.5.4 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5.5 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4章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对策思考
    4.1 科学厘定劳动教育的目标
        4.1.1 引领劳动教育方向
        4.1.2 确立劳动教育目标
        4.1.3 设定劳动教育要求
    4.2 积极创设劳动教育的条件
        4.2.1 创设劳动教育的客观条件
        4.2.2 改善劳动教育的主观条件
    4.3 不断改进劳动教育的内容
        4.3.1 优化劳动知识教育
        4.3.2 渗透劳动情感教育
        4.3.3 改进劳动技能教育
    4.4 努力健全劳动教育的路径
        4.4.1 重视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
        4.4.2 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合作机制
        4.4.3 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义务教育质量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测量理论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1 组织模式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1 组织模式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4.1.1 组织模式
        4.1.2 阅读素养
        4.1.3 数学素养
        4.1.4 科学素养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4.2.1 组织模式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2.3 测评结果描述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4.3.1 组织模式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3.3 测评结果描述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5.4 测评的元评价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6.2.1 测评对象
        6.2.2 测评内容
        6.2.3 测评工具
        6.2.4 测评结果分析
    6.3 语文阅读测评
        6.3.1 测评基本情况
        6.3.2 测评结果分析
        6.3.3 建议
    6.4 数学学科测评
        6.4.1 测评基本情况
        6.4.2 测评结果分析
        6.4.3 建议
    6.5 英语学科测评
        6.5.1 测评基本情况
        6.5.2 测评结果分析
        6.5.3 建议
    6.6 科学学科测评
        6.6.1 测评基本情况
        6.6.2 测评结果分析
        6.6.3 建议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6.7.1 测评基本情况
        6.7.2 测评结果分析
        6.7.3 建议
    6.8 体育学科测评
        6.8.1 测评结果分析
        6.8.2 建议
    6.9 测评体系修正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8)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2.2.2 西方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2.2.3 中国教育家的教劳结合思想
    2.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
        2.3.1 发展性
        2.3.2 享用性
        2.3.3 开放性
        2.3.4 创新性
第3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必然
    3.1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合理性
        3.1.1 劳动教育回归自然以释放天性
        3.1.2 劳动教育立足社会以实现真我
        3.1.3 劳动教育融入生活以创新创造
    3.2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然性
        3.2.1 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3.2.2 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4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现状
    4.1 中小学生自身对劳动教育认知现状
        4.1.1 劳动认知
        4.1.2 劳动习惯
        4.1.3 劳动价值观
    4.2 家庭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重视现状
        4.2.1 家庭劳动观念
        4.2.2 家庭劳动榜样
        4.2.3 家庭劳动功能定位
    4.3 学校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4.3.1 劳动教育培养机制
        4.3.2 劳动教育实施渠道
        4.3.3 劳动教育评价体制
    4.4 社会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支持现状
第5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走向
    5.1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观念进脑
        5.1.1 强化意识: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良好开端
        5.1.2 转变观念: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
        5.1.3 立足当下: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定位
    5.2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精神入心
        5.2.1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注重劳动精神培养
        5.2.2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凝聚劳动精神力量
        5.2.3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激发劳动创新精神
    5.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行为转化
        5.3.1 更新培养理念,健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机制
        5.3.2 注重问题导向,丰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资源
        5.3.3 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社会环境
    5.4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5.4.1 传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
        5.4.2 “全面人”劳动教育方式的发展
        5.4.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方式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阜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文献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贫困地区农村
        (三)留守儿童
        (四)农村留守儿童
        (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
        (六)心理健康
        (七)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管理理论
        (二)儿童心理健康理论
        (三)人格学习理论
        (四)关怀教育理论
第二章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与测量工作
        (一)问卷调查
        (二)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工具
    二、留守儿童学生基本状况调查
        (一)居住情况
        (二)父母外出情况
        (三)与父母沟通情况
        (四)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看法
        (五)外出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二)农村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三)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
第三章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有焦虑与强迫症倾向
    二、人际沟通障碍明显
    三、性格不健全以及学习跟不上
    四、有敌对情绪
    五、心理不平衡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
        (一)家庭主要教育功能的缺失
        (二)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滞后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待加强与改进
        (二)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育环境
        (三)学校领导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足
        (一)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不足
        (二)留守儿童缺少社会的关爱
    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不够
        (一)自身缺乏自立和自强
        (二)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不强,易走极端
第五章 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教育是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夫妻留一方在家教育孩子
        (二)加强监护人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学校教育是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一)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堂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管理力度及改善教育环境
        (三)提高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四)建立留守儿童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
        (五)做好留守儿童情绪管理指导工作
        (六)降低留守儿童焦虑及塑造健全人格等
    三、社会教育是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应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社会环境
        (三)加强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大范围关注
    四、自我身心教育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
        (一)要学会自立自强
        (二)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认知能力
        (三)增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能力
        (四)提高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问卷调查
    附录:(二)量表调查
    附录:(三)监护人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教育改革的战略要求
        (二)关怀初中阶段:实践能力发展关键期的内在要求
        (三)关心初中生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实践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计量研究
        (二)关于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
        (三)关于实践能力结构的研究
        (四)关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初中生实践能力的本体意蕴及培养意义
    一、初中生实践能力的本质内涵
        (一)实践能力的界定
        (二)初中生实践能力的界定
    二、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特征
        (一)实践性
        (二)习得性
        (三)外显性
        (四)情境性
        (五)综合性
        (六)飞速发展性
    三、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实践能力培养是初中生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
        (二)实践能力培养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能力培养是促进初中生终身学习的主要载体
第二章 初中生实践能力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一、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构建
        (一)已有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构建
        (二)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构建
    二、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的实证探究
        (一)专家咨询论证实践能力结构的合理性
        (二)自编初中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
第三章 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程序
    四、研究工具
    五、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实践能力总体培养现状及问题
        (二)初中生实践动机培养现状及问题
        (三)初中生实践认知培养现状及问题
        (四)初中生实践情感培养现状及问题
        (五)初中生实践行为培养现状及问题
第四章 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
    一、培养初中生实践动机的具体对策
        (一)强化学生的内生动机,形成持久的实践动力
        (二)重视同辈关系的赞赏,激发学生的外生动机
    二、培养初中生实践认知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融合经验与理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匹配分析能力
        (三)搭建缄默知识显性化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缄默知识获取能力
    三、培养初中生实践情感的具体对策
        (一)引领积极的实践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意义评估能力
        (二)提供情绪调控资源,提升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
    四、培养初中生实践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塑造科学的执行环境,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
        (三)凝聚问题解决的各方力量,提升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
        (四)开展反思性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培养初中生实践能力的总体规划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格局,提供充足的实践资源
        (二)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持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关注度
        (三)改变传统教学,探索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第一轮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2:“初中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第二轮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3:初中生实践能力的调查问卷(第一稿)
    附录4:初中生实践能力的调查问卷(第二稿)
    附录5:初中生实践能力的调查问卷(第三稿)
致谢

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包头市Z小学为例[D]. 郝梦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与思考[J]. 熊昱可,骆方,白丁元,郭筱琳,梁丽婵,任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 才新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 许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8]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D]. 赵娅倩. 吉林大学, 2020(08)
  • [9]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阜城县为例[D]. 张文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初中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 郁秀青. 西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