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义逆A_(T,S)~(2)的计算方法

一种广义逆A_(T,S)~(2)的计算方法

一、广义逆A_(T,S)~(2)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娟[1](2021)在《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数值逼近及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导致艾滋病.它以人体的CD4+T细胞为目标,引起免疫系统缺陷,使得人们逐渐丧失抵御许多伺机性感染的能力,从而导致多种临床症状.HIV传染力强,致病性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由于没有有效治疗HIV的方法,利用数学模型研究HIV的传染机制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HIV的传播特点,建立了四类随机年龄结构的HIV模型,在讨论全局正解存在唯一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数值解的收敛性及其阈值的数值逼近,分析了时滞系统的稳态分布,进一步对系统有限时间的稳定性和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基本再生数的数值逼近.对一个确定的年龄结构传染病系统及其随机模型,在有限时间上采用θ方法离散由感染人口产生的线性算子,然后求解由下一代矩阵的谱半径定义的基本再生数,从而得到相应的数值解.根据谱逼近理论给出阈值数值解的收敛性.此算法适用于计算HIV模型的基本再生数.2.研究了具有Markov切换的脉冲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数值逼近.该模型涉及病毒—细胞的感染和细胞—细胞的传播,且随机扰动由一个均值回归过程(Ornstein-Uhlenbeck过程)表示.由于该系统系数不满足全局Lipschtiz条件,经典的Euler-Maruyama(EM)算法可能会引起解的爆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用截断的EM算法研究了系统的显式数值逼近.同时还给出数值解的p阶矩有界性,以及该算法的强收敛性.3.研究了与年龄有关的随机时滞HIV系统的稳态分布.通过建立一个具有时滞的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研究了病毒—细胞与细胞—细胞这两种感染方式中存在的时滞现象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利用Lyapunov函数,在讨论系统全局正解存在唯一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解的p阶矩有界性,进一步研究了解的平稳分布的存在唯一性.4.研究了由Levy过程驱动的变时滞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和最优脉冲控制问题.利用随机比较定理和有界脉冲区间法,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给出了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的充分条件.此外,通过研究系统的最优脉冲控制问题,得到了控制HIV传播的最优解.5.研究了控制策略下具有变时滞和Markov切换的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有限时间收缩稳定.利用Lyapunov函数和随机比较定理,得到了有限时间收缩稳定的充分条件,分析了控制策略、噪声强度和时滞大小对有限时间的收缩稳定性的影响.

张晓楠[2](2021)在《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网络流量性能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挑战,新兴的业务对网络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网络优化时,传统的分析理论为排队论理论。随着网络结构的复杂化与业务的多样化,该理论已经出现分析的局限性。网络演算作为新型的网络性能分析理论,能够弥补排队论在理论建模和性能研究中的局限,在分析网络随机排队问题方面能够给出更为准确的性能预测结果。目前网络演算理论的应用瓶颈在于:理论建模与真实网络环境差异较大,导致理论分析结果出现偏差,需要对模型分析结果展开测试从而进行后续修正。而网络演算的测试一般以仿真验证为主,真实流量测试较少。这是因为通用设备往往性能及精度受限,网络演算理论预测的高负载下精确的性能边界难以在测试环境中验证。而仅通过仿真验证又难以捕捉实际流量测试中的外界影响因素。此外,对于随机性较强的场景,随机网络演算理论对多到达流量调度或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拓展还在研究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使用随机网络演算作为分析理论,从真实测量环境搭建和复杂场景建模两个方面设计了对网络流量的分析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和贡献如下:1.对到达与服务过程进行建模与修正,并将模型拓展到复杂场景本文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对到达与服务过程进行建模,并对到达与服务模型进行了线速及环境影响修正,并结合测试验证了修正后模型的准确性。对于多流量与拓扑结构,本文将修正后的模型拓展到不同调度算法和多节点场景中。这些修正模型的准确度满足复杂网络环境的性能分析需求。2.实现了较高强度与精度的真实流量测试环境本文在通用设备条件下搭建了能实现较高性能与精度的测试环境,并能实现多流量调度与多节点网络结构测试。对不同测试场景,本文研究了测试环境中软件的具体配置方案,如流量生成器指令设置、流量捕获软件筛选器设置、交换机端口指令及调度配置、数据导入分析及拟合逻辑、测试所必须的其他网络设置等,使整套流量测试设备的可用性与易用性得到提升。该测试环境能够验证建模的合理性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将不同场景中测试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和检验本文对复杂网络场景进行了实际测试,结合网络演算理论中多种分析方法,以及经典排队论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和检验。在不同场景的多种理论分析结果中,分别找到了最匹配实际测试结果的算法。该结果可以在不同网络环境中仍保持理论分析的高精确度和计算简易度。本文探索了随机网络演算理论在真实网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演算理论作为系统化的分析理论,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准确度,今后也将成为研究网络性能的有力手段。

杜文政[3](2021)在《Ti2N基二维材料气体吸附和催化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MXene因其元素组成灵活和层状结构相似的特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二维材料。其中Ti2N纳米片是MXene中典型的一种,具有三层原子的六方结构和多种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制备过程中往往会在表面引入官能团形成Ti2NT2(T=O,F,OH)纳米片,获得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另外,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气体吸附和催化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考虑范德华力矫正的基础上,研究纯Ti2N和含有不同官能团的Ti2NT2(T=O,F,OH)纳米片对多种气体分子吸附、传感和负载单原子的催化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当含氮气体(NCGs)暴露在纯Ti2N表面时,NO和NO2发生解离吸附,破坏了纳米片的稳定性,使其无法可逆工作,只有NH3保留了其原始气体状态。在研究NCGs和Ti2NT2(T=O,F,OH)的吸附机理时,发现大量电荷转移到官能团上,大大降低了 NCGs的吸附能。功函数的明显变化加上系统本身的金属性质,提高了对气体的敏感性。适当的吸附能还可以直接影响传感器的快速回复时间,从而确保传感器的效率和可逆性。因此,Ti2N和Ti2NT2(T=O,F,OH)纳米片有潜力作为一种高效的NCGs传感材料。在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子(VOCs)中,乙醇、丙醛、丙酮和甲苯分子中解离的H原子与基体材料具有大的吸附能及强的相互作用,均会导致纯Ti2N纳米片被“毒害”,而己烷分子的吸附结果则较为理想。含有官能团的Ti2NT2(T=O,F,OH)纳米片对VOCs分子的吸附结果与含氮气体类似,大多数吸附能比较适中。官能团的存在大大削弱了纳米片与VOCs分子之间的电荷交换,甚至在部分体系中电荷转移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较小的功函数变化也将对电导率产生很大影响,只有Ti2NO2上的己烷分子和Ti2N(OH)2上的甲苯功函数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它Ti2N和Ti2NT2(T=O,OH)纳米片吸附前后的较大变化对传感性能非常有利。对于Ti负载Ti2NO2纳米片的体系,Ti单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N原子的顶位,吸附能为-7.63 eV,电荷向Ti原子方向转移1.56e-,同时向相邻位点扩散的能垒为1.56eV,这说明修饰的Ti原子不容易团聚,稳定性较好。研究了 O2、O、CO和CO2分子在Ti2NO2纳米片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对应的吸附能分别为-4.89 eV、-8.75 eV、-1.02 eV和-0.75 eV。结果说明相比于反应物,生成物CO2与纳米片结合较弱,更容易脱附,有利于CO氧化反应的可持续进行。理论计算发现,在Ti原子修饰的Ti2NO2纳米片催化CO氧化反应的过程中,相比反应能垒较大的LH机理(0.98 eV),ER机理更容易发生,反应能垒为0.22 eV。对于Mo负载的Ti2NO2纳米片体系,发现Mo原子均倾向于吸附在N原子的顶位,在不同N原子掺杂浓度中,其吸附能分别为-7.80eV、-8.84eV、-10.08 eV和-10.86 eV;Mo原子向相邻的吸附位点扩散的势垒,分别为1.70 eV、1.88 eV、2.08 eV和2.83 eV。大的吸附能和高的扩散能垒表明Ti2NO2中的Mo单原子可以稳定存在且不形成团簇。N2可以通过侧接和端接两种方式吸附在基体上,室温下绝大多数的吸附方式都易于实现。且N2吸附后被活化,有利于后续合成氨气反应的发生。对本征和N掺杂Mo@Ti2NO2纳米片的不同反应路径进行研究,发现掺杂前后连续路径的过电位均为最低,其中低浓度掺杂时过电位甚至可低至0.10 V,其电催化合成氨的潜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李东芳[4](2020)在《非线性海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非线性海面电磁散射的计算和回波特性分析一直是海面电磁散射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目前,在海面电磁散射计算中常常采用数值方法或近似方法。数值方法计算精度高,但当海面为电大尺寸时又普遍存在计算效率低的问题。相对于数值方法,近似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在大入射角时计算精度变得较差。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近似方法适用范围以实现电大尺寸海面的电磁散射研究已成为计算电磁学中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电大尺寸海面几何建模是海面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的前提和重点,而线性海面只是对单纯涌浪或风浪的粗糙模拟,如何加上风、浪及波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来较准确地实现海面的几何建模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当海面风速增大时,含泡沫、破碎浪的海面属于典型的能反映波浪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海面,而泡沫又分为浪峰泡沫(Stage A)和静态泡沫(Stage B)两个阶段,且不同泡沫阶段有不同的泡沫厚度及覆盖率,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确定同一海况下同时存在Stage A和Stage B的覆盖比例,以及建立这种情况下的电磁散射模型对全面且正确的分析泡沫覆盖海面电磁散射起到重要作用。当海浪从深海区域传播到浅海区域时,海浪的潮流与海底地形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海面粗糙度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不同变化,如何建立浅海海面几何模型及海底地形对海面的调制作用是分析浅海海面电磁散射特性的基础。本文着眼于快速准确的计算电大尺寸非线性海面的电磁散射需求,对非线性海面的电磁散射和回波特性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分析了近似方法在海面电磁散射计算中的适用范围,建立了快速且较准确计算电大尺寸海面的电磁散射模型。分析了高海况下泡沫覆盖海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了海底地形与潮流的相互作用对浅海海面的调制机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电大尺寸海面电磁散射计算中,数值方法虽然计算精度高,但其效率低,而较常用的近似方法-双尺度(Two Scale Model,TSM)混合模型是将基尔霍夫近似(Kirchhoff approximation,KA)和微扰法(Small Perturbation Method,SPM)相结合,但截断波数的选取对电磁散射的结果影响较大。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结合各近似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计算效率,采用积分方程法(Integral Equation Method,IEM)代替TSM中的SPM,并提出自适应截断波数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双尺度模型相比,新模型的计算精度更高。2.基于电磁散射贡献面元化思想,建立了海面面元双尺度散射模型,用IEM计算每个小面元的布拉格散射,再用KA计算每个小面元的镜向散射。当海面风速增大时,运用面元散射模型分析了无泡沫覆盖海面面元的电磁散射,用多层介质散射模型分析了泡沫覆盖海面面元的电磁散射,最后将所有面元的散射场叠加得到总散射场。并提出了自适应型Stage A和Stage B的覆盖占比,建立了不同海况下的泡沫覆盖海面电磁散射模型。3.当海浪从深海传播到浅海时,浅海海面的几何模型与深海是不同的,本文提出了将海浪谱方法与规则波浪相结合生成受海底地形影响的浅海海面几何模型,既反映了海浪的随机波动特性,又反映了浅海的折射效应。基于布拉格散射机制,分析了浅海区域潮流与海底地形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不同参数下海底地形对海面的调制作用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趋势,较准确地预估了海底地形对海面的调制作用。4.基于海上实测回波数据,分析了不同海况下实测数据海杂波的多普勒频谱和幅度分布特性。同时基于提出的面元散射模型,对不同风区海面、潜艇内波等不同海场景做了成像分析。

海瑞[5](2020)在《基于性能的大跨桥梁颤抖振响应概率性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跨桥梁颤抖振响应是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响应的研究热点,由于风场类型和风场的随机性呈现较大差异,传统的分析评价方法缺乏随机性考量,因而基于性能的桥梁响应概率性评价方法逐渐成为桥梁风致振动响应评价的热点。本文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方法基础上,对大跨桥梁基于性能的颤抖振响应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完成了非平稳脉动风场的数值模拟并依据进化谱理论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在风场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良态风和非平稳风场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对比研究,得到了不同风场对结构颤抖振响应影响的异同;基于行人和行车舒适度,构建了此性能需求的颤抖症响应概率性评价框架,并对良态风荷载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进行了评价,得到了不同舒适度等级下的损伤曲线,给出了非平稳风场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概率性评价流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基于良态风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的流程,在考虑均值时变性的基础上,完成了非平稳风场的模拟,依据进化谱理论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短时平均法、小波分析法和EMD经验模态分解提取时变均值,采用EMD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分解速度快,操作较简单,计算精度高,可作为该类计算的首选方法;运用短时平均法模拟,演变谱对该模拟结果进行功率谱验证,进一步证明了非平稳风场是由一个时变的平均风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分量叠加形成。2.在风场模拟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了不同风场作用下结构的颤抖振响应,并对比分析了结构的位移、RMS值等。对比良态风和非平稳风速时程的颤抖振响应发现当非平稳风场作用时,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相对于竖向和扭转位移更加敏感,且相同计算平均风作用时非平稳风场导致的横向响应是良态风作用下横向响应的2.4倍;3.基于行人和行车舒适性,建立了该性能需求下的概率性评价框架;通过对多组风速时程的颤抖振响应进行模拟,分别得到了相同风速和不同风速下结构响应的分布规律;依据评价框架和响应分布,计算得到了基于需求的损伤曲线。在良态风作用下,跨中最不利响应的均值在横向与竖向随风速呈幂指数增长,Q-Q图显示同一平均风速下,跨中横向和竖向随机振动的最不利响应符合正太分布且与风速大小无关,基于行人和行车舒适度的评价标准,结构竖向损伤较横向均对风速更加敏感,结构的损伤主要由竖向损伤控制。

刘炜[6](2019)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根据LCC的运行原理可视为电流源换流器)被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由多条LCC-HVDC彼此落点接近所构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已在电网中形成。近年来,随着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的迅猛发展,VSC-HVDC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送出及电网互联等领域。当VSC-HVDC在电气距离上与LCC-HVDC彼此接近时,便构成了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在运行原理和控制特性上存在显着差异,两者存在电气和控制上的紧密耦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深入分析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和LCC-HVDC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以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的交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极限在假设控制系统具有理想动态调节特性的条件下,分析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 VSC-HVDC(LCC-HVDC)对 LCC-HVDC(VS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是研究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首先推导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采用定有功-定无功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HVDC子系统对LCC-HVDC子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1)VSC-HVDC子系统采用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时相比定有功-定无功控制,能够有效提升LCC-HVDC的有功功率传输极限;2)随着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所占容量配比的提升,或两者之间电气距离的减小,LCC-HVDC能够传输更多的有功功率。此外,提出了一种确定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比分析了 LCC-HVDC子系统不同控制模式对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交流系统相对较弱或VSC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所占容量配比相对较小时,从改善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角度考虑,LCC-HVDC子系统适宜选取定电流-定关断角或定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2)LCC-HVDC与VSC-HVDC之间的电气距离主要影响VSC-HVDC子系统的无功功率运行区间。(2)VS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VSC-HVDC子系统,首先,建立了定有功-定无功控制模式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VS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递函数模型,研究了 VSC有功功率控制回路、无功功率控制回路、锁相环和交流电压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研究结果表明:1)锁相环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降低了后者的理论稳定极限;2)无功功率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对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无影响(VSC无功功率参考值Qref=0p.u.);3)交流电压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能有效提升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然后,分析了 VS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的零点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VSC整流模式下的有功功率控制回路以及逆变模式下的无功功率和锁相环控制回路受右半平面(Right Half Plane,RHP)零点限制,存在高增益不稳定现象;2)交流电压控制回路在VSC两种运行模式下均不受RHP零点限制,具有较强的小干扰稳定性。其次,定义了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VS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逆变模式下,过高的锁相环和无功功率控制带宽将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2)整流模式下,过高的交流电压控制带宽会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最后,针对VSC逆变站在连接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受锁相环控制回路RHP零点限制而存在的高增益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频率同步控制方法,可有效增强VSC-HVDC系统在弱交流电网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3)LC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LCC-HVDC子系统,首先,分析了定直流电流-定关断角和定直流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下LCC-HVDC系统的理论稳定运行极限,并推导建立了两种控制模式下LC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分析了 LC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零点随交流系统强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强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控制回路,直流电压控制回路不受RHP零点限制,控制器带宽理论上不受限且不存在高增益不稳定问题;2)而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及直流电压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均存在RHP零点,过高的控制器增益(带宽)将导致相应控制回路失稳;3)锁相环受RHP零点影响存在受限的控制带宽,且随着交流系统的减弱锁相环允许达到的控制带宽越小。最后,定义了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LC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弱交流系统工况下,过高的PLL控制带宽将导致LCC-HVDC系统失稳。(4)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与LCC-HVDC的交互作用首先,推导建立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VSC-HVDC模型和等值单馈入LCC-HVDC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并与 PSCAD/EMTDC 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建立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模型,分析了 VSC-HVDC子系统与LCC-HVDC子系统的交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削弱VSC-HVDC或LCC-HVDC所连接的交流系统强度,将导致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降低;2)针对VSC-HVDC子系统,适当增大VSC逆变站的有功功率控制器、内环电流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或适当减小无功功率控制器的带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3)针对LCC-HVDC子系统,适当减小LCC逆变站的关断角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最后,针对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

于永渊[7](2019)在《逻辑矩阵方程及其在布尔网络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矩阵半张量积,布尔网络及其推广形式,布尔控制网络和切换布尔网络,可以转化为代数表达形式.基于它们的新形式,布尔网络中的大量问题可以被系统地解决.为处理一些设计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方程的方法.通过这个构造性的方法,块分解中的坐标变换,可逆性分析中的逆系统,以及实现稳定性的切换信号等,都可以被设计出来.论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几类常用矩阵方程的历史由来与发展现状,其次介绍布尔网络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基于半张量积,布尔网络在能控能观性,分解与解耦,可逆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背景.第二章是一些关于半张量积的预备知识.除此之外,本章也详细地演示了将布尔控制网络和切换布尔网络等价地转化为其代数表示的过程.在第三章中,三类逻辑矩阵方程从一些实际问题被提炼出来,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逻辑解集.由于逻辑矩阵的特殊形式,逻辑解集可以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进行呈现.这些结果将被应用于随后的章节,用以分解系统,设计逆系统,以及切换信号.通过逻辑矩阵方程,布尔控制网络的块分解问题在第四章进行了研究.首先,块分解的概念被提出.其次,布尔控制网络的块分解问题被等价地转化为一族逻辑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据此,合适的坐标变换可以被设计出来.最后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结果的有效性.本文的第五章致力于更加一般形式的布尔控制网络的输出能观性(也被称为非奇异性和左可逆性).首先,利用图论方法,将全局非奇异性转化为有限步的逐点非奇异性.进而,给出一些矩阵形式的判据用以确定非奇异性.在这些判据的基础上,所需的逆布尔控制网络可以被计算和设计出来.章末,通过一个数值算例来显示所得结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第六章,本文分析了切换布尔网络的三类稳定性,分别是任意切换下的稳定性,逐点切换稳定性以及一致切换稳定性.在一个改进方法的框架下,任意切换下的稳定性和逐点切换稳定性被讨论.基于切换信号的类型,伴随逻辑网络被构造出来用以研究一致切换稳定性和时变输出反馈下的(逐点切换)稳定性.利用这些方法,可以给出一些矩阵判据.相比已有结果,本章结果具有较小的计算复杂度.基于矩阵半张量积,第七章进一步研究了切换布尔网络的切换信号设计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构造性的方法来获取实现稳定性的全部的状态反馈切换信号.接着,本文发现全局一致切换稳定性等价于伴随逻辑网络中的局部(单点)逐点切换稳定性,进而在有限时间可稳的意义下,所需的全部一致切换信号可以被确定.随之,该方法被推广到时变输出反馈的情况.此外,利用逻辑矩阵方程,本文还分析了切换布尔网络的反馈能力问题.最后,结合一个生物例子和一个数字电路的例子,本文讨论了该章结果的有效性.第八章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布尔网络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刘美麟[8](2018)在《基于地层变形控制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十三五”规划地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建设地投入,城市地下工程迎来高标准,大发展的新局面。为了更好地控制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就必须深入认识当今环境下地下工程的变形特性、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其中,城市深基坑工程是一切建筑的基础,是地下工程的重要环节,如何建立安全可靠的基坑支护体系成为当前日益严峻的城市地下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天津地铁6号线地铁车站25个深大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基坑体系变形及力学特性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到天津地层条件下,内撑式基坑围护结构和墙后地表的变形特性,进而给出相应的控制标准。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坑围护结构刚度、内支撑刚度及周围地层条件等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得到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最优参数组合。其次,在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综合支护体系刚度的表示方法,可较好反映基坑体系的变形规律,为基坑体系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基坑施工过程中,墙后主动土压力是引起基坑体系变形的关键,在前文研究得到的基坑变形模式基础上,考虑基坑分层开挖、围护结构柔性变形、墙土摩擦作用、土体非极限状态和土拱效应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主动土压力理论模型。最后提出基于变形控制的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法,在极限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的发展,及结构弯曲变形和内支撑压缩变形存储的弹性变形能。由基坑塑性变形机制,得到墙后任一点的变形控制值与围护结构变形的关系,由能量守恒方程是否满足,判断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控制标准的要求,对内撑式基坑分步开挖设计提供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天津地铁6号线地铁车站25个深基坑工程案例,得到基坑施工基本变形模式和变形特性。天津地铁6号线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主要为内凸形,墙后地表变形主要为凹槽形。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值δhm平均值为0.12%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最大侧移值埋深Hδhm介于(0.75H±8m)范围内。墙后地表最大沉降δvm平均值为0.15%H,约为最大侧移值δhm的1.13倍,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与围护结构埋深大小相近。(2)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墙后地表沉降的主次因素,得到基坑综合支护体系刚度表示方法。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墙后地表沉降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重度和内支撑竖直方向道数。基于Clough系统刚度,提出一种可综合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内支撑及墙后地层条件的支护体系综合刚度表达式。它以基坑周围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调动率为出发点,将支护结构刚度与墙后土体刚度相结合,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和所在地层土体特性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优化。该修正无量纲综合支护体系刚度可有效减小变形的离散性,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随着修正无量纲综合支护体系刚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3)建立可综合考虑基坑施工过程、开挖深度、围护结构柔性变形、墙土摩擦作用、墙后土体非极限状态和土拱效应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基坑开挖对墙后土体造成扰动,墙后滑面倾角β随基坑开挖深度H和墙土外摩擦角δ的增大而减小,随土体内摩擦角φ的增大而增大。主动侧土压力系数Kaw随φ、土体黏聚力c和最大位移比Smax/Sa的增加而减小,随δ的增加而增大,随最大位移埋深比H/h的增加,在埋深较小时增大,埋深较大时减小。考虑基坑开挖深度H、墙土摩擦角δ和土层间摩擦角ψ的主动土压力σaw呈“中间大、两端小”的非线性分布,且最大侧移值位置越高,φ和δ越大,非线性分布越明显,σaw随υ和Smax/Sa的增加而减小,受H/h的影响较小。主动土压力合力Eaw随φ、δ、c和Smax/Sa的增大而减小,受H/h的影响较小。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Haw随φ、δ的增加而增大,随c和Smax/Sa的增加而减小,随H/h的增加略微增大。(4)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土体的非极限状态引入极限分析法中,得到土体强度调动的MSD(Mobilized Strength Design)法,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MSD法可考虑基坑施工过程和基坑与土体协调变形的影响。本文对MSD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分析内支撑结合柔性围护结构支护的基坑工程中,提出基于地层变形控制的基坑支护体系动态设计方法。在已有MSD法基础上,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增量变形机制进行调整,提出变波峰余弦函数曲线形式,改进后的增量影响范围较原MSD法更接近于实测结果。通过在能量守恒方程中引入内支撑压缩变形能和开挖面以上围护结构弯曲变形能的影响,结合基坑体系塑性变形机制,以达到通过地层变形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作用,分析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将改进MSD法与原MSD法、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及工程经验相比,得到改进MSD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加吻合,表明改进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胡俊明[9](2018)在《基于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的船舶快速性预报研究》文中提出在船舶水动力学领域,快速性是船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船舶快速性直接影响着商船的运营成本和军舰的战斗力及生存能力,为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未来航运业及海战的需求,对军民用船舶的快速性能提出新指标和新要求,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而精确的方法预报船舶快速性能十分重要。船舶快速性能包括船舶阻力性能和推进性能两个方面。传统对船舶阻力性能和推进性能的预报主要有模型试验方法和基于势流的理论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基于粘性流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RANS法在船舶水动力性能设计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与物理模型试验形成良性的互补和互动,弥补了势流理论忽略粘性对船体绕流场影响的局限。欧盟于2004年启动虚拟试验水池计划,提出全面的船舶水动力性能虚拟试验策略架构,加速船舶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技术的研究进程。现阶段国内外基于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技术的船舶快速性预报已取得创新性成果,但其在应用研究方面与船舶RANS法的长远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建立更多的数值计算方法来推进和完善。本文以船舶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技术为基础,系统地建立了用于求解船体总阻力、兴波阻力、组合推进装置水动力和船、桨、舵互相干扰的实船功率及航速等复杂水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船舶快速性预报的验证研究。(1)为完善船舶RANS法预报船体阻力性能,推动船舶RANS法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开展网格基本尺寸变化、边界层第一层网格高度、湍流模型适用性和船体阻力不确定度分析的研究,构建一套适合于常规船型阻力性能预报的网格划分方法,考察和选取能胜任船体阻力性能预报的较佳湍流封闭模型。(2)基于RANS法船舶阻力性能预报的可靠度和准确性,通过构建虚拟试验水池,提出一种基于三因次RANS确定形状因子1+K和求解船体兴波阻力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粘性与兴波之间的相互影响,突破EFD法确定形状因子1+K过程中存在航速限制、船体周围流场流态不稳和兴波干扰等局限;同时为与基于势流理论的兴波阻力计算结果比较,开发Rankine源法兴波阻力数值计算程序。结合两艘标准试验船型的计算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三因次RANS法预报船体兴波阻力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数值结果比较表明三因次RANS法相比线性化自由面条件Rankine源法具有优越性。(3)为确定船舶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预报的可靠度和准确性,基于RANS法构建虚拟试验水池,开展湍流模型适用性和船舶推进性能不确定度分析,为组合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的预报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RANS法开展组合推进装置的较佳水动力性能参数选取的预报研究,通过构建虚拟试验水池对毂帽鳍螺旋桨、串列螺旋桨和对转螺旋桨进行实例计算分析,获取组合推进装置较佳水动力性能参数,并分析数值尾流场以研究组合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作用机理,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为组合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参数的预报选取提供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5)开展船、桨、舵互相干扰的船舶快速性预报研究,通过构建虚拟试验水池,提出一种基于二因次RANS预报实船功率及航速性能的方法。结合实用船型算例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二因次RANS法预报实船功率及航速性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分析数值流场的信息变化以研究船、桨、舵互相干扰的快速性作用机理。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构建虚拟试验平台,系统地开展数值模拟计算和验证分析,为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的船舶快速性预报研究提供可靠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实用的仿真技术。

蔡紫薇[10](2018)在《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所含的油气储量在全球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中比重很大,而缝洞系统是碳酸盐岩储层中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代以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主的海相特大型复合油田,在T74不整合面以下的中深部发育着大量“串珠状”地震响应,这些响应与缝洞的存在有关。而目前研究缝洞的手段有利用区域地质调查的宏观尺度分析研究方法;利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的微观尺度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利用地震、电磁的中尺度分析研究方法,但这些研究方法仅能从区域上描述缝洞储层的特征,没办法对地下缝洞系统进行精细的刻画。为了落实奥陶系缝洞储层的展布特征,提高对缝洞储层的预测、精确描述,为优选开发井位提供依据,本文采用了常规地震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法对缝洞系统进行精细刻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振幅类地震属性和频率类地震属性在缝洞处有异常表现,能够检测出缝洞,也能刻画出古河道的形态;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能够识别出研究区内的主要断裂,证实断裂发育区域与储层有利区有着密切关系;波阻抗反演表明在有缝洞的地方为低阻抗异常,但对于区分油井和水井效果不明显。以上常规地震检测方法并不能对地下缝洞系统进行精细刻画。2、通过理论模型的测试,证实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资料中。在实际资料中,通过统计测井资料中目的层段的速度,可知平均速度为5464m/s,在傅里叶变换中,使用汉宁窗函数和海明窗函数,且窗函数长度控制在20-32之间,能够对缝洞系统进行很好的刻画;而在Z变换中,使用切比雪夫窗函数、三角窗函数和汉宁窗函数,将窗函数长度固定为32,能够对油层和水层进行较好的区分。3、将运用常规地震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三维缝洞体雕刻。常规地震检测方法只能刻画出缝洞的中心位置,且在纵向上不能分辨出多个缝洞,而使用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对缝洞的边界形态刻画的更清晰,在纵向上也能分辨出多个缝洞,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证实了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方法能够对深层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精细的刻画。

二、广义逆A_(T,S)~(2)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逆A_(T,S)~(2)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数值逼近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HIV模型研究进展
        1.2.2 HIV模型动力学行为及阈值研究
        1.2.3 HIV的控制策略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定义
    2.2 定理
    2.3 常用不等式
第三章 带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在有限区域上的θ格式逼近
    3.1 引言
    3.2 基本再生数的数值逼近
        3.2.1 带年龄结构的SIRS模型的θ格式逼近
        3.2.2 带年龄结构的随机SIRS模型的θ格式逼近
    3.3 数值模拟
        3.3.1 确定系统R_(0,n)的数值逼近
        3.3.2 随机系统R_(0,n)~s的数值逼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Markov切换的脉冲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显式数值逼近
    4.1 引言及模型建立
    4.2 解的存在唯一性
    4.3 矩估计和强收敛性
        4.3.1 数值解的矩估计
        4.3.2 强收敛性
    4.4 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rnstein-Uhlenbeck过程驱动的时滞年龄结构HIV模型的稳态分布
    5.1 引言及模型建立
    5.2 稳态分布
        5.2.1 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
        5.2.2 解的有界性
        5.2.3 解的稳态分布
    5.3 数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随机变时滞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及最优脉冲控制
    6.1 引言
    6.2 模型建立和正解的存在唯一性
        6.2.1 模型建立
        6.2.2 正解的存在唯一性
    6.3 有限时间稳定
    6.4 最优控制策略
    6.5 数值分析
        6.5.1 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
        6.5.2 脉冲、Levy噪声和时滞对有限时间稳定的影响
        6.5.3 最优控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控制策略下具有Markov切换的随机变时滞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有限时间收缩稳定性
    7.1 引言
    7.2 有限时间收缩稳定
    7.3 数值算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8.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网络流量性能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网络演算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网络演算理论简介
    2.1 网络演算理论简述
    2.2 网络性能分析基本方法
        2.2.1 网络性能分析基本性质
        2.2.2 网络性能分析基本模型
    2.3 网络演算理论基础
        2.3.1 网络演算的数学工具
        2.3.2 网络演算的性能分析定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演算的真实网络建模与场景设计
    3.1 网络流量建模
        3.1.1 周期业务
        3.1.2 泊松业务
    3.2 服务模型建模与修正
        3.2.1 服务模型建模
        3.2.2 服务模型修正
    3.3 网络流量模型修正
    3.4 测试场景设计与理论分析
        3.4.1 单节点单业务场景
        3.4.2 调度介绍
        3.4.3 周期业务测试场景设计
        3.4.4 泊松业务测试场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网络演算的真实网络测量环境搭建
    4.1 流量生成设备
        4.1.1 硬件配置
        4.1.2 流量生成器
        4.1.3 时钟同步
        4.1.4 网卡与网段
    4.2 流量捕获与分析软件
        4.2.1 流量捕获软件
        4.2.2 流量分析软件
    4.3 服务设备
        4.3.1 初步配置
        4.3.2 配置调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网络演算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单节点单业务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5.2 周期串联场景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5.3 泊松流量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5.3.1 单流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5.3.2 调度场景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Ti2N基二维材料气体吸附和催化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Xene材料
    1.3 Ti_2N纳米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二维材料对气体的吸附
        1.4.1 气体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 单元素二维材料的吸附性能
        1.4.3 MXene材料的吸附性能
    1.5 单原子催化剂
        1.5.1 单原子催化剂简介
        1.5.2 单原子催化CO氧化反应研究现状
        1.5.3 单原子催化N_2还原合成氨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
        2.2.2 Hartree-Fock近似
        2.2.3 Hohenberg-Kohn定理
        2.2.4 Kohn-Sham定理
    2.3 交换关联泛函
        2.3.1 局域密度近似(LDA)
        2.3.2 广义梯度近似(GGA)
        2.3.3 范德华力矫正
    2.4 赝势方法
    2.5 计算软件简介
第三章 Ti_2N和Ti_2NT_2(T=O,F,OH)二维材料对含氮气体的传感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i_2N纳米片的结构和稳定性
        3.3.2 Ti_2N纳米片对NCGs分子的吸附性能
        3.3.3 含有官能团的Ti_2NT_2(T=O,F,OH)纳米片对NCGs气体的吸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_2N和Ti_2NT_2(T=O,F,OH)二维材料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纯Ti_2N纳米片对VOCs的吸附
        4.3.2 含有官能团的Ti_2N纳米片吸附VOCs分子的几何构型
        4.3.3 含有官能团的Ti_2N纳米片吸附VOCs分子的电子结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i原子修饰的Ti_2NO_2纳米片作为CO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i原子修饰的Ti_2NO_2纳米片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
        5.3.2 Ti原子修饰Ti_2NO_2纳米片对CO氧化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吸附研究
        5.3.3 Ti原子修饰Ti_2NO_2纳米片作为CO氧化反应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掺杂Ti_2NO_2二维材料负载Mo单原子的电催化合成氨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计算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本征和掺杂型Ti_2NO_2二维材料负载Mo单原子的稳定性研究
        6.3.2 本征和掺杂型Mo@Ti_2NO_2二维材料对N_2的吸附
        6.3.3 本征和掺杂型Mo@Ti_2NO_2二维材料电催化氮还原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所获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非线性海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海面几何建模
        1.2.2 海面电磁散射计算方法
        1.2.3 泡沫覆盖海面的电磁散射研究现状
        1.2.4 浅海海面的电磁散射研究现状
        1.2.5 海杂波多普勒研究及统计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和结构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海面的几何建模和电磁特性参数
    2.1 引言
    2.2 海面几何建模及特性分析
        2.2.1 海浪谱
        2.2.2 深海海面几何建模
        2.2.3 深海海面的统计特性及海况等级
    2.3 海水和泡沫的电磁特性参数
        2.3.1 海水的介电常数
        2.3.2 泡沫的介电常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双尺度方法的海面电磁散射分析
    3.1 引言
    3.2 海面电磁散射基本概念
        3.2.1 雷达散射截面与雷达散射系数
    3.3 海面电磁散射分析的数值方法和近似方法
        3.3.1 数值方法
        3.3.2 近似方法
        3.3.2.1 传统的双尺度方法
        3.3.2.2 基尔霍夫近似
        3.3.2.3 微扰法
    3.4 改进的双尺度方法
        3.4.1 积分方程法
        3.4.2 近似方法比较
        3.4.3 改进的双尺度方法
    3.5 海面电磁散射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面元模型的海面电磁散射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面元的电磁散射模型
        4.2.1 面元散射模型
        4.2.2 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4.3 SAR成像
    4.4 潜艇内波几何模型及SAR成像
    4.5 不同风区复合海面的电磁散射
        4.5.1 不同风区复合海面几何建模
        4.5.2 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泡沫覆盖海面的电磁散射分析
    5.1 引言
    5.2 泡沫覆盖海面的几何建模
        5.2.1 泡沫覆盖率和泡沫层厚度
        5.2.2 浪峰泡沫与静态泡沫同时存在的比例
        5.2.3 泡沫覆盖海面的几何模型
    5.3 基于面元模型的泡沫覆盖海面电磁散射
        5.3.1 海面上无泡沫覆盖面元电磁散射计算
        5.3.2 海面上有泡沫覆盖面元电磁散射计算
    5.4 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浅水条件下海底地形对海面的电磁散射调制分析
    6.1 引言
    6.2 浅海海面几何建模及特性分析
        6.2.1 浅海海浪谱
        6.2.2 浅海海面几何建模
        6.2.3 浅海海面的统计特性
        6.2.4 浅海海面的折射现象
    6.3 浅海海面电磁散射计算
        6.3.1 海底地形与潮流相互作用对海谱的调制
        6.3.2 海底地形对海面的电磁散射调制
        6.3.3 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海杂波多普勒频谱及统计特性分析
    7.1 引言
    7.2 海杂波多普勒频谱
    7.3 海杂波的统计特性
        7.3.1 常见的海杂波幅度分布
        7.3.2 K-S统计检验
        7.3.3 海杂波特性分析算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基于性能的大跨桥梁颤抖振响应概率性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跨桥梁抗风发展
    1.2 .桥梁抗风理论及研究方法
        1.2.1 桥梁风环境及其模拟
        1.2.2 风振机理及控制方法
        1.2.3 大跨度桥梁抗风设计与评价
    1.3 .桥梁颤抖振响应研究方法
        1.3.1 桥梁颤抖振响应频域计算方法
        1.3.2 桥梁颤抖振响应时域计算方法
    1.4 .桥梁抗风概率评价方法
        1.4.1 抖振的首次超越失效模式
        1.4.2 基于性能的概率评价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非平稳风场的数值模拟
    2.1 .良态风数值模拟
        2.1.1 风速功率谱及空间相关性
        2.1.2 谐波合成法
        2.1.3 数值算例
    2.2 .非平稳风场数值模拟
        2.2.1 时变平均风
        2.2.2 非平稳风场模拟与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跨桥梁非平稳颤抖振响应分析
    3.1 风荷载时域化
        3.1.1 静风力荷载
        3.1.2 抖振力
        3.1.3 自激力
    3.2 大跨桥梁有限元模型
        3.2.1 江阴长江大桥概况
        3.2.2 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动力特性分析
    3.3 大跨桥梁颤抖振响应分析
    3.4 良态风与非平稳风场颤抖振响应对比
        3.4.1 主梁最大位移对比分析
        3.4.2 主梁响应RMS值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颤抖振响应的概率性评价方法
    4.1 结构最不利响应的概率分布特征
        4.1.1 相同风速时结构最不利响应的概率分布
        4.1.2 不同风速时结构最不利响应的概率分布
    4.2 基于性能的桥梁颤抖振响应评价框架
    4.3 桥梁颤抖振响应损伤评价
        4.3.1 损伤曲线理论
        4.3.2 基于行人舒适度的损伤评价
        4.3.3 基于行车舒适度的损伤评价
    4.4 非平稳风场作用下颤抖振响应概率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5.1.1 主要工作
        5.1.2 主要结论
    5.2 需要改进之处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工程背景
        1.1.2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极限
    2.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及稳态数学模型
        2.1.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
        2.1.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
    2.2 VSC-HVDC对LC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
        2.2.1 交流系统强度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2.2 VSC与LCC容量配比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2.3 电气距离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3 LCC-HVDC对VS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
        2.3.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计算方法
        2.3.2 交流系统强度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3.3 VSC与LCC容量配比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3.4 电气距离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VS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
    3.1 VSC-HVDC子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3.2 VSC定有功-定无功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3.2.1 VS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3.2.2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3.2.3 仿真验证
    3.3 VSC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3.3.1 VS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3.3.2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3.3.3 VSC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频率同步控制方法
        3.3.4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C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
    4.1 LCC-HVDC子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4.2 LCC定关断角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4.2.1 LC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2.2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4.2.3 仿真验证
    4.3 LCC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4.3.1 LC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3.2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4.3.3 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与LCC-HVDC的交互作用
    5.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模型
        5.1.1 等值单馈入VSC-HVDC模型
        5.1.2 等值单馈入LCC-HVDC模型
        5.1.3 等值单馈入模型的验证
        5.1.4 等值单馈入模型与单馈入模型的小干扰稳定性对比分析
    5.2 LCC-HVDC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
        5.2.1 LC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影响
        5.2.2 LCC-HVDC控制参数的影响
    5.3 VSC-HVDC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
        5.3.1 VS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影响
        5.3.2 VSC-HVDC控制参数的影响
    5.4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5.4.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模态分析
        5.4.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5.4.3 控制参数优化效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逻辑矩阵方程及其在布尔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矩阵方程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布尔网络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1.3 布尔控制网络与切换布尔网络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1.3.1 能控性与能观性
        1.3.2 分解与解耦问题
        1.3.3 可逆性问题
        1.3.4 稳定性问题
        1.3.5 辨识问题
        1.3.6 最优控制问题
    1.4 研究的动机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矩阵的半张量积
    2.2 布尔网络的代数表示
    2.3 小结
第三章 逻辑矩阵方程的逻辑解
    3.1 AX=B的逻辑解
    3.2 半张量积下AX=B的逻辑解
    3.3 ZB=C和AXB=C的逻辑解
    3.4 小结
第四章 布尔控制网络的块分解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与转化
    4.3 向量化变换
    4.4 坐标变换设计
    4.5 算例
    4.6 小结
第五章 布尔控制网络的左可逆性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与转化
    5.3 左可逆性分析与逆系统设计
        5.3.1 m=p的情形
    5.4 算例
    5.5 小结
第六章 切换布尔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6.1 引言
    6.2 任意切换下的稳定性
    6.3 逐点切换稳定性
    6.4 一致切换下的稳定性
    6.5 时变输出反馈下的镇定性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切换布尔网络的切换信号设计
    7.1 引言
    7.2 状态反馈切换信号
    7.3 一致切换信号
    7.4 时变输出反馈切换信号
    7.5 反馈能力
    7.6 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7.7 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7.8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地层变形控制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体系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1.2.2 基坑支护体系刚度研究现状
        1.2.3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研究现状
        1.2.4 支护体系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地铁车站内撑式深大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2.1 内撑式深大基坑工程案例
        2.1.1 典型地层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2.1.2 内撑式基坑围护体系设计参数
    2.2 内撑式深大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
        2.2.1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2.2.2 围护结构变形模式
        2.2.3 国内外案例对比
    2.3 内撑式深大基坑墙后地表变形特性
        2.3.1 墙后地表竖向沉降
        2.3.2 墙后地表变形模式
        2.3.3 国内外案例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深大基坑支护体系刚度优化分析
    3.1 计算模型
        3.1.1 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3.1.2 计算分析模型
        3.1.3 模型验证
    3.2 单一影响因素数值计算分析
        3.2.1 试验方案对比
        3.2.2 变形特性分析
        3.2.3 变形规律分析
    3.3 支护体系综合刚度提出及验证
        3.3.1 传统支护体系刚度表示
        3.3.2 支护体系综合刚度提出
        3.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围护结构柔性变形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研究
    4.1 位移效应
        4.1.1 内摩擦角发挥值
        4.1.2 墙土间外摩擦角发挥值
        4.1.3 黏聚力发挥值
        4.1.4 各力学参数沿墙深的分布
    4.2 力矩法求主动土压力
        4.2.1 滑面倾角
        4.2.2 力学模型建立
        4.2.3 主动侧土压力系数
        4.2.4 主动土压力分布
        4.2.5 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
    4.3 土拱法求主动土压力
        4.3.1 力学模型
        4.3.2 滑面倾角
        4.3.3 小主应力轨迹线
        4.3.4 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
        4.3.5 主动土压力分布
        4.3.6 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力矩法计算结果分析
        4.4.2 土拱法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墙撑式深大基坑体系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5.1 MSD法原理及改进
        5.1.1 塑性变形机制
        5.1.2 能量守恒方法
    5.2 设计流程
    5.3 工程实例验证
        5.3.1 工程概况
        5.3.2 控制地层最大沉降40 mm的结构设计
        5.3.3 控制地层最大沉降20 mm的结构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的船舶快速性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船舶快速性研究方法
        1.2.1 阻力性能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2.2 推进性能相关理论方法回顾
        1.2.3 组合推进装置理论与试验研究
    1.3 船舶RANS法水动力研究简介
        1.3.1 船舶RANS法发展历程
        1.3.2 船舶RANS法快速性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船舶RANS法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RANS方程
    2.3 湍流模型
        2.3.1 湍流模型简介
        2.3.2 Standard k -ε湍流模型
        2.3.3 Realizable k -ε湍流模型
        2.3.4 Standard k -ω湍流模型
        2.3.5 SSTk-ε湍流模型
        2.3.6 RSM湍流模型
    2.4 湍流模型壁面区处理
        2.4.1 壁面区流动特点
        2.4.2 壁面函数法
    2.5 离散方法
        2.5.1 有限体积法基本思想
        2.5.2 有限体积法网格简介
        2.5.3 控制方程离散格式
    2.6 边界条件
        2.6.1 流动进口边界条件
        2.6.2 流动出口边界条件
        2.6.3 对称边界条件
        2.6.4 壁面边界条件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RANS法船体总阻力预报
    3.1 引言
    3.2 自由表面处理方法
    3.3 RANS法不确定度分析
        3.3.1 RANS法不确定度概念及理论基础
        3.3.2 RANS法检验
        3.3.3 RANS法有效性验证
        3.3.4 RANS法网格收敛性研究
    3.4 船体计算网格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
        3.4.1 渔船阻力试验
        3.4.2 渔船数值水池模型
        3.4.3 网格基本尺寸变化计算研究
        3.4.4 边界层第一层网格高度计算研究
        3.4.5 船体阻力不确定度分析
    3.5 湍流模型适用性研究
    3.6 船体阻力数值计算结果
        3.6.1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6.2 流场数值分析
        3.6.3 自由面波高及波形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Rankine源和三因次RANS法的船体兴波阻力计算
    4.1 引言
    4.2 Rankine源法基本原理
        4.2.1 Rankine源法数学模型
        4.2.2 线性化自由面边界条件
        4.2.3 方程离散
        4.2.4 兴波阻力计算
    4.3 三因次RANS法
        4.3.1 船体阻力划分
        4.3.2 船模与实船的总阻力换算方法
        4.3.3 三因次RANS法计算步骤
    4.4 计算船型
        4.4.1 Wigley船型参数
        4.4.2 S60船型参数
    4.5 Rankine源法网格划分及计算流程
        4.5.1 Rankine源法网格划分经验
        4.5.2 Wigley船和S60船的网格划分
        4.5.3 Rankine源法程序计算流程
    4.6 三因次RANS法数值前处理
        4.6.1 数值水池模型
        4.6.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4.6.3 数值分析方法
    4.7 两种计算方法数值结果分析
        4.7.1 Wigley船数值结果分析
        4.7.2 S60船数值结果分析
        4.7.3 兴波波形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RANS法的船舶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预报
    5.1 引言
    5.2 船舶推进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5.2.1 三维模型创建的基本原理
        5.2.2 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
    5.3 单桨水动力性能数值预报
        5.3.1 模型基本参数
        5.3.2 数值回归验证
        5.3.3 数值前处理
        5.3.4 湍流模型数值结果分析
        5.3.5 RANS法不确定度分析
    5.4 毂帽鳍水动力性能参数研究
        5.4.1 模型基本参数
        5.4.2 数值前处理
        5.4.3 计算结果分析
        5.4.4 流场分析
    5.5 串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参数研究
        5.5.1 模型基本参数
        5.5.2 数值前处理
        5.5.3 串列螺旋桨数值结果验证
        5.5.4 串列螺旋桨参数匹配研究
        5.5.5 串列螺和单桨敞水性能比较
        5.5.6 尾流场分析
    5.6 对转螺旋桨水动力性能参数研究
        5.6.1 模型基本参数
        5.6.2 数值前处理
        5.6.3 对转桨计算公式
        5.6.4 CRP模型数值验证
        5.6.5 不同桨距比数值结果分析
        5.6.6 不同直径比数值结果分析
        5.6.7 对转桨和单桨敞水性能比较
        5.6.8 尾流场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RANS法的实船功率性能及航速预报研究
    6.1 引言
    6.2 船舶快速性预报的EFD法
        6.2.1 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
        6.2.2 船模阻力试验
        6.2.3 船模自航试验
    6.3 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数值模拟
        6.3.1 模型基本参数
        6.3.2 模型及网格划分
        6.3.3 不确定度分析
        6.3.4 计算结果分析
    6.4 船模阻力数值计算
        6.4.1 模型基本参数
        6.4.2 数值水池模型
        6.4.3 数值结果分析
        6.4.4 自由面波形分析
    6.5 船模自航数值模拟
        6.5.1 模型及网格划分
        6.5.2 船模自航RANS法
        6.5.3 船模自航因子分析
        6.5.4 波形及尾流场分析
    6.6 实船快速性预报结果分析
        6.6.1 实桨敞水性能预报结果
        6.6.2 实船阻力性能预报结果
        6.6.3 实船功率性能及航速预报结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碳酸盐岩油气形成和分布
    2.1 碳酸盐岩的特点
        2.1.1 碳酸盐岩的组成
        2.1.2 碳酸盐岩的分类
    2.2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2.3 塔河油田储层发育规律
第3章 缝洞系统的地震常规检测方法
    3.1 缝洞尺度分析
    3.2 地震属性缝洞刻画
        3.2.1 振幅类属性检测
        3.2.2 频率类属性检测
        3.2.3 相干属性检测
        3.2.4 曲率属性检测
    3.3 储层反演
        3.3.1 叠后波阻抗反演原理
        3.3.2 实际地震资料应用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缝洞系统的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检测方法
    4.1 基于倒谱系数的地震纹分析方法
        4.1.1 傅里叶变换
        4.1.2 Z变换
    4.2 理论模型试算
    4.3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
        4.3.1 基于地震纹倒谱对数变换实际地震资料处理
        4.3.2 三维缝洞体雕刻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广义逆A_(T,S)~(2)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随机年龄结构HIV模型的数值逼近及控制[D]. 郭文娟. 宁夏大学, 2021
  • [2]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网络流量性能测量与分析[D]. 张晓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Ti2N基二维材料气体吸附和催化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杜文政. 山东大学, 2021(12)
  • [4]非线性海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D]. 李东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基于性能的大跨桥梁颤抖振响应概率性评价方法[D]. 海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D]. 刘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逻辑矩阵方程及其在布尔网络中的应用[D]. 于永渊. 山东大学, 2019(09)
  • [8]基于地层变形控制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法研究[D]. 刘美麟.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9]基于RANS法虚拟试验水池的船舶快速性预报研究[D]. 胡俊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10]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蔡紫薇.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一种广义逆A_(T,S)~(2)的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