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循环压缩机密封结构的改造

氢循环压缩机密封结构的改造

一、氢气循环压机密封结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二晋[1](2020)在《新型碳材料在铝/钾基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是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关键。但由于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等因素,开发新型低成本、高比能和高安全性电池系统来替代锂离子电池变得越发重要。铝电池(ABs),钾离子电池(PIB)和双离子电池(DIB)因其高的理论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来源广泛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优良、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但商业化的碳材料在ABs/PIB和DIB等的应用受制于容量低,结构稳定性差等缺陷,相关研究发展进展不容乐观。合理的结构设计对于提高碳基电极在ABs/PIB和DIB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化学剥离,微波辐射,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构建了多种特殊结构的新型纳米碳材料,研究了其作为ABs/PIB和DIB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索了相关储能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碳纳米管(CNT)因缺乏活性嵌入位点通常只能作为铝电池的导电剂。通过简单、低成本和可扩展的化学剥离法制备了高性能的以碳纳米管为骨架复合石墨烯纳米带的柔性解压缩碳纳米管(UCNT)膜,并将UCNT膜作为ABs电极。该结构中,石墨烯纳米带提供大量的活性嵌入位点以存储Al Cl4-阴离子,内部CNT作为电子传输通道,同时实现电子和离子的快速传输,利于提升ABs的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构建的UCNT(正极)-Al(负极)电池具有优异的Al Cl4-阴离子存储性能,在2000 mA 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100 mAh g-1;5000 mA g-1的高倍率电流密度下依旧可贡献75 mAh g-1的比容量,循环寿命长达5600个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9%;0°到180°的不同弯曲程度下仍可稳定供电。电化学性能,形貌结构特征和光谱学研究表明UCNT可以改善碳纳米管的储能能力,拓宽其应用范围。(2)碳纳米笼具有结构稳定、高比表面和中空结构等特点,其无催化剂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无催化剂的微波脉冲辐射法,可快速地将科琴黑转化为具有三维互连的框架结构碳纳米笼(CCN)。其比表面积达1205 m2 g-1,三维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互连的CCN存储Al Cl4-时,其自我保护机制可避免电极结构崩塌。作为铝电池的正极,互连的CCN在电流密度为1000 mA g-1时具有117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以2000 mA g-1电流密度循环1000次后的比容量仍高达105 mAh g-1(容量保持率95%)。微波法具有快速、无污染和低成本的优势,可降低制备CCN的实验要求,实现CCN的快速、大规模制备,为其大规模应用于ABs及其它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方案。(3)双离子电池因其高功率密度受到广泛关注。本工作开发了以Al(ClO4)3为电解质,金属铝为负极和三维石墨烯泡沫为正极的新型铝双离子电池(ADIB)。ADIB的反应机理为充放电过程中负极通过金属铝电化学沉积和溶解;正极通过ClO4-阴离子在石墨负极中的嵌入/脱出实现能量存储和释放。ADIB具有高放电电压(约1V),高倍率(在2000 mA 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101 mAh g-1),长循环(超过400个循环)和快充慢放等特性(13分钟内充满,并持续放电达73分钟)。并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探索,验证铝基双离子电池的反应机理。(4)全柔性电子器件的关键是柔性电池。通过微波法在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表面锚定碳点(CDs@rGO)合成柔性三维复合结构碳材料,并探索其作为PIB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及储能机理。CDs@rGO薄膜具有三维复合结构和丰富的电子和离子转移通道,利于电子及离子快速转移。碳点的引入带来大量的缺陷和含氧官能团,增加电化学活性位点。柔性CDs@rGO负极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10 mAh g-1的高比容量,超出石墨的理论容量。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能稳定循环840次,在极端测试条件下(连续6次电流从100到500 mA g-1),在500 mA g-1电流密度下仍具有185 mAh g-1的比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参考;引入碳量子点来增强电化学性能的策略也为其他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董京波[2](2016)在《430m2带式烧结机柔性迷宫密封装置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烧结工业也日趋完善,尤其是烧结设备有着显着的提高。但是烧结机的密封问题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因为漏风问题的存在,导致烧结机能耗提高、效率降低、产品质量变差。因此对烧结机密封的研究是烧结生产的重点。引起烧结机漏风的一大原因就是烧结机台车的塌腰现象。台车塌腰现象使台车主梁变形严重,致使台车之间间隙过大,严重漏风,大大降低了风箱的利用率,影响了烧结矿的质量。而且台车主梁塌腰还会导致台车卡机使烧结工作无法进行。所以研究烧结机台车塌腰的原因并对进行改进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带式烧结机台车的塌腰现象,以430m2带式烧结机为例,对烧结机台车塌腰的原因进行研究。基于fluent对球团矿烧结过程进行模拟,联合ANSYS workbench中的热分析和结构分析模块进行流固热耦合,得到可靠的台车的温度场分布及压力分布。分析台车在单纯的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台车的变形及应力分布;针对台车所用材料QT500建立蠕变模型,对台车进行蠕变分析。针对台车塌腰现象,设计拱形台车,为延长台车寿命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改善后的台车下挠变形大小以及烧结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出新型的柔性迷宫密封装置。建立密封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基于fluent对密封装置内部进行数值仿真,联合ANSYS workbench中的稳态热分析和结构分析模块进行流热、流固耦合分析,得到密封装置的压力分布、入口速度分布、温度场分布及柔性橡胶的变形。通过密封装置的入口速度分布,计算密封装置的漏风率;分析密封装置中柔性橡胶变形大小。最后通过流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选择适宜在此温度场作用下的柔性橡胶。

王利[3](2017)在《高压均质机在润滑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压均质技术应用于润滑脂的生产,不仅能改善润滑脂的外观、皂份、滴点、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等性能指标,还可以提高润滑脂的稳定性和延长润滑脂的质保期,高压均质技术具有处理时间短和可连续操作等特点。本研究以高压均质机生产润滑脂为研究对象,运用润滑脂质量检验方法分析均质参数对润滑脂物理化学等特性的影响,为提高润滑脂的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润滑脂在均质过程中高温高压,密封频繁泄漏而且检修费时费力,利用密封材料力学模型进行推导及试验,最终选定加布橡胶材料制成的YX型密封圈加高性能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V型密封圈,同时在中间增设V型铜间隔环,提高密封材料使用寿命。通过对均质机柱塞密封腔的结构进行改造,将均质机的均质阀由二级阀改成一级阀的结构形式,适用于润滑脂的专业生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均质机在润滑脂的生产线中通过人工操作或者半自动化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质量稳定性差,容易误操作。本文根据润滑脂生产均质工艺流程及系统的组成,选择了和利时公司的MACS V6.5.2型DCS和BATCH软件来进行润滑脂生产计划管理、配方管理、批次控制,配置控制执行机构、传感器、控制器及控制模块,利用组态软件对硬件及程序模块进行组态,将均质机完全改造成DCS系统远程操作,实现润滑脂DCS自动控制生产流程。通过试验得出润滑脂在温度100110℃、压力20 MPa的参数下均质,能使产品外观光亮、细腻、均匀,显着提高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制备同一稠度的产品所需要的稠化剂用量降低,均质作用使润滑脂纤维分布更均匀、粒径细化,达到稳定的能量状态和骨架结构;通过对均质机柱塞密封材料改进、结构改造和试验验证,使柱塞密封泄漏下降了92%,均质机总体故障下降了71%;运用DCS系统远程自动控制均质机,提高了润滑脂产品质量和批次稳定性。

陈涛[4](2016)在《氢化铝钠反应釜机械密封技术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械密封可以有效的阻止设备中物质的泄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内外往往存在着很高的压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阻止设备中的物质通过轴与外壳之间的环状间隙向外泄漏,是工程师们长期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在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合成氢化铝钠时,反应釜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达15MPa。为了获得合格的产物,在合成氢化铝钠过程中要采用搅拌器对釜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经常因为搅拌器旋转轴的机械密封失效而停产。本文针对氢化铝钠反应釜波动高压工况,分析了密封失效的机理,通过改进密封的结构、材质、冲洗系统,增加了温度计、流量计等检测元件,用于控制电磁比例溢流阀联动调节控制机械密封冲洗压力与釜内压力保持较为稳定的压差,既满足了系统的运行要求又可以延长密封件的寿命。将搅拌器电动机的启动方式由定频直接启动改为变频调速启动,使机械密封可以缓慢逐渐启动,避免突然启动的冲击对机械密封造成的损伤。通过上述改进,可以有效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频率,减少工厂运行和维修成本,保证生产连续进行,有效避免因为生产节拍突然被打断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以及对上下工序的影响,并可以将危险物料泄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减少了维修费用和由于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企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本文的改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在高温、高压、大轴径搅拌器的釜用机械密封的改进中推广,尤其是对于解决工作压力频繁波动工况下机械密封失效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斌[5](2015)在《胜利石化总厂泵及压缩机机械密封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结合胜利石化总厂泵及压缩机机械密封的使用现状,通过具体案例,对机械密封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故障处理进行分析研究,在延长运行周期、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工艺要求、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出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的应用和改造设计方案。针对胜利石化总厂现有机械密封的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机械密封标准化的理念,探索出适合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的管理、应用以及检修维护方法,提高了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的管理水平,为炼油化工企业在机械密封管理上提供了经验。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把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的管理和应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机械密封标准化理念,探索出适合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应用的管理方法,提高了胜利石化总厂的设备管理水平。

孙启蒙[6](2015)在《卧螺锥套回转干燥机流场模拟优化及传热计算》文中研究表明多晶硅固渣浆料是氯硅烷和二氧化硅等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固渣浆料的处理一般采用水解中和法,但是直接进行水解中和无法回收固渣中的氯硅烷,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因此,一般先利用干燥的手段在密闭的干燥机内对浆料进行干燥处理,使氯硅烷等轻组分蒸发气化与固渣分离。本课题研究开发了一种连续操作的多晶硅固渣处理设备,对于实现四氯化硅、三氯氢硅回收,保证生产安全连续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干燥机内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并对内外螺带参数、搅拌转速、物料黏度、入口速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外螺带对流体的搅拌作用较为明显,速度在锥筒内部较锥筒外部小,在螺带和辐杆的背压处出现漩涡和边界层分离;对内螺带参数进行了优化,选取了螺距螺径比ξ2为0.9,1.0,1.2,1.33的四种内螺带,发现随着ξ2的增加,流场的分布越来越均匀,但是当ξ2增加到1.33,螺带的搅拌作用大大降低。综合考虑后,推荐ξ2为1.0的内螺带;对外螺带参数进行了优化,选取了螺距螺径比ξ1为0.9,1.0,1.13的外螺带,发现ξ1增加,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加,但是搅拌功率和扭矩也大大增加,从功率消耗和流场综合分析,推荐ξ1为0.9或者1.0的外螺带。分别计算搅拌桨转速为5r/min30r/min,流体粘度为0.0034Pa·s34Pa·s和入口速度为0.1m/s0.3m/s时的三维流场,结果表明转速在1015r/min下操作较为合适,流体粘度越大所需扭矩越大,随着粘度的增大,扭矩的增大速度也逐渐提高;入口速度对干燥机内的流场分布影响不是很大。推导出了连续式干燥设备传热计算的一般方法,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引入摊平系数的概念,表征干燥机工作状态相比静止状态传热面积的变化;通过颗粒追踪法得到干燥机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进而得到停留时间和速度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传热系数K在干燥机内分布规律和连续干燥机内物料的干燥曲线,并拟合了经验公式,为该干燥机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范云滩[7](2013)在《调峰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调峰电厂在峰谷差较大的电网中起着重要的调峰作用,其运行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调峰发电厂设备启停、功率调节等较普通电厂更为频繁,对该类型电厂厂用电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为严格。本文对调峰用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方法、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可靠性提高措施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符号动力学方法,对厂用电系统中的元件进行了可靠性及风险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厂用电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并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约束条件,对可靠性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选取了一组适用于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可靠性计算的指标,根据马尔科夫状态方程分别构建厂用电系统中功率元件和操作元件的可靠性模型。功率元件以包含正常、故障及计划停运的马尔科夫三状态模型予以模拟,操作元件以包含正常、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及误动拒动予以模拟。根据各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导出各状态的概率计算公式,结合厂用电设备历史故障记录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应用上述计算方法对某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在厂用电设备及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调峰用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及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根据发电厂历史发电量曲线构建多级水平负荷模型,然后采用[0,1]均匀分布模拟所有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重复多次模拟,统计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想故障分析,计算所有会引起机组停运的故障概率,然后将之与电厂多级水平负荷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得到风险指标LOGP (缺发电概率)和EENG(缺发电量期望)。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运行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根据可靠性计算和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提出了调峰用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改善措施。并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提出了可靠性优化措施的费用分解模型,包括设备投资费用、设备运行维护费、停电损失费用、退役成本以及其它费用。引入敏感性分析理论,评估发电厂风险对各设备可靠性的敏感性,根据分析结果对各方案进行技术性及基于LCC理论的经济性对比分析。应用上述方法制定了某天然气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改善优化措施。

尹志刚[8](2013)在《干气密封在常减压瓦斯气螺杆压缩机上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G75·1.0-1瓦斯气螺杆压缩机,是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炼油一厂常减压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提高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机组的长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装置的运行水平和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LG75·1.0-1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原机械密封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将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原机械密封改造成干气密封,以彻底解决困扰该类螺杆压缩机长周期安全正常运行的轴封问题。通过分析现存的一些问题,对螺杆压缩机常用轴封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阐明了将机械密封改造成干气密封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在分析工艺参数,比较干气密封的几种典型结构后,确定本螺杆压缩机采用背对背的双端面干气密封结构,研究对干气密封性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现场应用考核。本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本论文将根据LG75·1.0-1常减压瓦斯气螺杆压缩机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知识,与密封制造厂一起设计出一套适合于该压缩机的十气密封。确定干气密封的结构形式和安装方法,并对所设计的干气密封进行相关试验和现场考核,将其安装在实验台上进行模拟试验(动态和静态)。监测试验过程中密封的泄漏量和运行情况,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最终确定所设计的干气密封是否合理。2.对干气密封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干气密封的结构特性和受力情况。通过实验研究,得到压力、温度、膜厚等参数对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设计适合于该密封的操作参数,从而确定干气密封的正常操作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3.根据所确定的操作条件,设计出一套适合该干气密封的辅助控制系统,为密封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辅助系统的设计包括密封气选择、结构设计和控制等部分,设计出一套可靠的辅助系统对干气密封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干气密封在生产现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证明,干气密封始终能稳定运行、干气密封辅助控制系统完全可靠,运行的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实践证明LG75·1.0-1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改造成功,这为螺杆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并为干气密封技术应用拓展了新的应用空间。

李东[9](2010)在《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试验系统设计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煤粉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SO2、NOx和C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还会释放出有害有毒的微量金属元素,如:Hg、Pb、As、Se等,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通过燃烧法控制反应条件以及投入添加剂脱除大部分的NOx,并在一定程度上脱除SOx和汞,再进一步配合其他中、低温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锅炉进行污染物脱除和控制的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燃烧法控制污染物减排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炉内联合脱除NOx、SO2和汞的意义;借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携带流燃烧反应器参数,设计搭建了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多功能试验系统。它主要包括反应器炉体、给粉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气体供给系统、取样分析系统、冷却系统和排烟系统。为了了解试验台整体性能,对实验系统进行了调试试验,包括:系统气密性、油冷却系统、给料系统等调试试验,并进行了炉内温度场标定试验、结渣试验以及煤粉燃烧特性试验。针对炉内大给粉量燃烧不稳定引起的爆燃、炉内风粉混合不均匀、煤粉燃尽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在炉内加入侧二次风的改进措施。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炉内流场速度分布、颗粒轨迹、颗粒浓度,以及炉内各水平截面及中心截面O2、CO、CO2摩尔浓度的分析,优化了相关参数,得出侧二次风位置h=37mm,风量配比:Q1=30%、Qh=20%、Qc=50%是本次试验的优化方案中的最好的改造方案。改进后的调试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侧二次风措施可有效改善炉内风粉混合问题,优化炉内燃烧。

孟力[10](2009)在《浅析密封油系统对氢冷300MW发电机组氢气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有多台氢冷300MW汽轮发电机组出现氢气污染严重、氢气湿度大等氢气品质问题,严重影响了300MW汽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通过对曾经出现氢气品质问题比较严重的山东十里泉电厂、吉林双辽电厂、广东妈湾电厂、湖南石门电厂等电厂的多年跟踪调研,本文对密封油系统对氢冷300MW发电机组氢气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望对解决氢冷300MW汽轮发电机组氢气品质问题有所帮助。

二、氢气循环压机密封结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气循环压机密封结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碳材料在铝/钾基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铝电池简介
        1.2.1 铝电池正极材料
        1.2.2 铝电池负极材料
        1.2.3 铝电池电解液
    1.3 钾离子电池简介
        1.3.1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2 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3 钾离子电池电解液
    1.4 双离子电池简介
        1.4.1 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4.2 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3 双离子电池电解液
    1.5 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1.5.1 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
        1.5.2 碳材料作为非活性材料
    1.6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解压缩碳纳米管在铝电池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解压缩的多壁碳纳米管(UCNT)的制备
        2.2.3 UCNTs膜电极的制备
        2.2.4 离子液体电解液的制备
        2.2.5 软包的组装
        2.2.6 材料表征
        2.2.7 电化学测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和结构分析
        2.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2.3.3 结构稳定性研究
        2.3.4 储铝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连碳纳米笼的快速合成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互连碳纳米笼的制备
        3.2.3 CCN膜电极的制备
        3.2.4 软包电池的封装
        3.2.5 电化学测量
        3.2.6 计算方法
        3.2.7 材料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3.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4 储能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石墨烯的铝双离子电池的设计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不同电解液的配置
        4.2.3 三维石墨烯泡沫的制备
        4.2.4 纳米石墨(NG)电极的制备
        4.2.5 覆盖有铝纳米线簇的铝箔(Al-Alnw)的制备
        4.2.6 材料表征
        4.2.7 电化学测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新型铝双离子电池的设计
        4.3.2 电极形貌结构表征及电解液优化
        4.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4.3.4 新型铝双离子电池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量子点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药品和设备
        5.2.2 CDs@rGO薄膜的制备
        5.2.3 材料表征
        5.2.4 电化学测量
        5.2.5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5.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3 电化学性能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2)430m2带式烧结机柔性迷宫密封装置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带式烧结机背景
        1.1.1 烧结的作用
        1.1.2 带式烧结机的发展
        1.1.3 带式烧结机的种类及结构形式
    1.2 带式烧结机存在的问题
        1.2.1 烧结系统漏风问题
        1.2.2 台车塌腰问题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针对台车塌腰问题
        1.3.2 针对台车两侧漏风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台车蠕变理论分析
    2.1 蠕变机理
        2.1.1 蠕变现象
        2.1.2 蠕变曲线
    2.2 台车机械应力分析
        2.2.1 机械应力研究现状
        2.2.2 有限元法分析台车机械应力
    2.3 台车温度场分析
        2.3.1 台车的传热模型
        2.3.2 台车的热力学模型
        2.3.3 多孔介质模型参数确定
    2.4 台车蠕变模型的确立
        2.4.1 蠕变应变和应变率
        2.4.2 蠕变模型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车蠕变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3.1 台车蠕变数值仿真
        3.1.1 建立物理模型
        3.1.2 参数设置
        3.1.3 边界条件确定
        3.1.4 耦合设置
        3.1.5 蠕变分析设置
    3.2 仿真结果分析
        3.2.1 台车机械应力分析
        3.2.2 台车温度场分析
        3.2.3 台车蠕变变形结果及分析
    3.3 台车的改进及仿真
        3.3.1 台车的改进
        3.3.2 改进后数值仿真
        3.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烧结机柔性迷宫密封原理及密封装置设计
    4.1 烧结机的工作原理
    4.2 柔性迷宫密封装置密封部位
    4.3 柔性迷宫密封机理
        4.3.1 迷宫密封机理
        4.3.2 柔性橡胶密封机理
    4.4 密封装置设计
        4.4.1 结构设计
        4.4.2 参数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烧结机柔性迷宫密封装置数值仿真
    5.1 迷宫密封结构数值仿真
        5.1.1 建立物理模型
        5.1.2 fluent边界条件确定
        5.1.3 热分析边界条件确定
    5.2 柔性橡胶结构数值仿真
        5.2.1 建立物理模型
        5.2.2 结构分析边界条件确定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迷宫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及漏风率计算
        5.3.2 柔性橡胶变形分析
    5.4 密封装置温度场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高压均质机在润滑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润滑脂生产流程
        1.1.2 高压均质机的结构
        1.1.3 高压均质机的原理
        1.1.4 高压均质机的主要参数
        1.1.5 高压均质机的控制
    1.2 均质机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均质设备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均质参数对润滑脂性能指标影响规律的研究
    2.1 试验准备
        2.1.1 试验样品和方法
        2.1.2 试验设备
        2.1.3 润滑脂检测方法
    2.2 均质压力对润滑脂特性的影响的研究
        2.2.1 均质压力对润滑脂外观的影响
        2.2.2 均质压力对润滑脂剪切安定性胶体安定性等指标的影响
        2.2.3 均质压力对润滑脂稠化剂纤维机构的影响
    2.3 均质温度对润滑脂特性的影响的研究
    2.4 均质次数对润滑脂特性的影响的研究
        2.4.1 均质次数对润滑脂理化指标的影响
        2.4.2 均质作用对于润滑脂填料、添加剂粒径的影响
        2.4.3 均质次数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2.5 均质作用对于润滑脂流变性能的影响
        2.5.1 均质作用对于润滑脂触变性的影响
        2.5.2 均质作用润滑脂流动性的影响
        2.5.3 均质作用润滑脂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均质机在润滑脂应用中的技术改进
    3.1 均质机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1 均质机主要故障统计
        3.1.2 柱塞密封泄漏分析
        3.1.3 均质机均质阀泄漏分析
        3.1.4 均质机自动化程度不高
    3.2 均质机的改进
        3.2.1 密封材料的改进
        3.2.2 结构的改进
        3.2.3 均质阀的改进
    3.3 均质机改进后的使用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均质机的DCS系统控制设计
    4.1 DCS控制系统
    4.2 均质系统组成
    4.3 均质工艺流程及控制原理
        4.3.1 均质系统工艺流程
        4.3.2 均质控制
    4.4 程序设计及组态
        4.4.1 控制流程分析
        4.4.2 输入输出点的设置
        4.4.3 硬件组态
        4.4.4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4.5 均质机远程监控设计
        4.5.1 监控设计原则
        4.5.2 远程监控功能需求分析
        4.5.3 监控界面设计
    4.6 整体运行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氢化铝钠反应釜机械密封技术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机械密封技术及发展
        1.2.1 机械密封基本原理与组成
        1.2.2 机械密封冲洗系统
        1.2.3 釜用机械密封特点及发展现状
第2章 本企业机械密封的应用情况
    2.1 企业原机械密封运行工况
    2.2 企业原机械密封技术方案
        2.2.1 密封方案
        2.2.2 冲洗方案
    2.3 现有机械密封装置存在的问题
        2.3.1 动静环失效问题
        2.3.2 O型圈失效问题
        2.3.3 密封冲洗系统问题
        2.3.4 其他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械密封的分析与改进
    3.1 机械密封故障分析
    3.2 机械密封选型分析
    3.3 机械密封改进分析
        3.3.1 针对动静环的改进措施
        3.3.2 针对O型圈的改进措施
        3.3.3 针对机械密封外壳的改进措施
        3.3.4 针对密封冲洗液的改进措施
    3.4 本章改进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改进
    4.1 控制系统分析
    4.2 控制系统改进
        4.2.1 搅拌器控制系统改进
        4.2.2 冲洗控制系统改进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胜利石化总厂泵及压缩机机械密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胜利石化总厂简介
    1.3 机械密封简介
        1.3.1 机械密封的定义和结构
        1.3.2 机械密封各组成元件功能及作用
        1.3.3 机械密封的泄漏点
        1.3.4 机械密封的特点
        1.3.5 机械密封的基本力学分析
        1.3.6 机械密封的分类
        1.3.7 机械密封的主要技术标准
    1.4 机械密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副的研究
        1.4.2 流体动压密封的研究
        1.4.3 机械密封的热影响研究
        1.4.4 机械密封的发展方向
    1.5 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
        1.5.1 研究机械密封,是胜利石化总厂设备长周期可靠运行的需要
        1.5.2 研究机械密封,是满足胜利石化总厂炼油工艺不断升级的需要
        1.5.3 研究机械密封,是保证胜利石化总厂安全生产的需要
        1.5.4 研究机械密封,是提高胜利石化总厂设备管理水平的需要
第二章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失效分析
    2.1 机械密封泄漏失效形式分析
        2.1.1 摩擦副端面之间的泄漏
        2.1.2 补偿环辅助密封圈处泄漏
        2.1.3 非补偿环辅助密封圈处泄漏
        2.1.4 机体与压盖结合面之间的泄漏
        2.1.5 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
    2.2 机械密封泄漏失效原因分析
    2.3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失效实例分析
        2.3.1 燃料油泵机械密封泄漏分析
        2.3.2 焦化装置蜡油泵机械密封泄漏分析
        2.3.3 波纹管机械密封结垢泄漏分析
        2.3.4 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干气密封泄漏分析
        2.3.5 常减压装置原油泵机械密封泄漏分析
第三章 泵及压缩机机械密封的改造设计
    3.1 重催装置锅炉热水泵机械密封改造
        3.1.1 机械密封设计选型
        3.1.2 机械密封的计算校核
        3.1.3 机械密封辅助冲洗系统的改进
        3.1.4 机械密封国产化改造后的效果
    3.2 焦化装置水热媒泵机械密封改造
        3.2.1 泵投用后机械密封运行状况
        3.2.2 机械密封改造设计
        3.2.3 改造效果
    3.3 高温油泵串级机械密封改造
        3.3.1 高温油泵串级机械密封改造背景
        3.3.2 高温油泵串联机封的选型设计
        3.3.3 高温热油泵串级机封改造实施情况及效果
    3.4 轻烃泵串级机械密封改造
        3.4.1 原轻烃泵机械密封配置及使用现状
        3.4.2 轻烃泵机械密封改造方案
        3.4.3 轻烃泵机械密封改造效果
    3.5 气分装置脱丙烷塔进料泵干气密封改造
        3.5.1 机械密封改造选型设计
    3.6 压缩机用机械密封的改造设计
        3.6.1 改造背景
        3.6.2 干气密封改造方案
        3.6.3 干气密封改造效果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管理
    4.1 胜利石化总厂常用机械密封
        4.1.1 弹簧机械密封
        4.1.2 波纹管机械密封
        4.1.3 干气密封
    4.2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管理的难点
        4.2.1 高温热油泵
        4.2.2 轻烃类泵
    4.3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的标准化
    4.4 机械密封备品备件管理
第五章 胜利石化总厂机械密封辅助系统应用
    5.1 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简介
        5.1.1 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5.2 胜利石化总厂机泵常用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卧螺锥套回转干燥机流场模拟优化及传热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多晶硅产业发展概况
        1.2.1 多晶硅市场概况
        1.2.2 多晶硅生产工艺概况
        1.2.3 多晶硅生产中污染物的产生及固渣浆料的处理
    1.3 搅拌干燥技术和设备概述
        1.3.1 干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1.3.2 搅拌设备概述
    1.4 计算流体力学在搅拌干燥设备中的应用
        1.4.1 研究方法
        1.4.2 搅拌槽CFD模拟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多晶硅固渣连续干燥机的开发
    2.1 干燥器结构选型
        2.1.1 立式与卧式的选型
        2.1.2 搅拌桨的选型
        2.1.3 传热元件选型设计
    2.2 干燥机结构特点
    2.3 干燥机的工艺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法
    3.1 CFD原理及软件简介
        3.1.1 CFD原理及发展
        3.1.2 CFD软件简介
    3.2 基本控制微分方程组的建立
    3.3 湍流模型的选择
        3.3.1 Standard k-ε模型
        3.3.2 RNG k-ε模型
        3.3.3 Realizable k-ε模型
        3.3.4 k-ω模型
        3.3.5 雷诺应力模型
    3.4 近壁区的处理
        3.4.1 壁面函数法
        3.4.2 低雷诺数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续式螺旋干燥机流场模拟
    4.1 连续干燥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4.2 ANSYS workbench 14.5 中网格的划分
    4.3 FLUENT求解器设置
        4.3.1 离散格式的选择
        4.3.2 求解方法
        4.3.3 边界条件的设定
    4.4 干燥机流场分析
        4.4.1 网格无关性验证
        4.4.2 速度场分布
        4.4.3 动压力场分布
        4.4.4 湍动能分布
    4.5 干燥机结构优化
        4.5.1 内螺带参数优化
        4.5.2 外螺带参数优化
        4.5.3 操作参数对干燥机流场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续干燥机内传热计算
    5.1 干燥机传热计算基本理论
        5.1.1 传热过程基本方程
        5.1.2 干燥机内传热计算基本思路
    5.2 物料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
        5.2.1 模拟方法
        5.2.2 停留时间分布
        5.2.3 速度分布
    5.3 干燥机传热能力计算
        5.3.1 总传热量计算
        5.3.2 传热面积计算
        5.3.3 对数平均温差
        5.3.4 传热系数推导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调峰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完成工作
第二章 厂用电系统可靠性及风险模型构建
    2.1 可靠性研究方法及指标
    2.2 风险分类标准
    2.3 符号动力学及对可靠性的描述
    2.4 基于符号动力学的风险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峰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元件的可靠性计算
    3.1 计算用可靠性指标
    3.2 发电厂设备可靠性模型
    3.3 设备可靠性及风险算例
    3.4 设备可靠性计算及分析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可靠性计算及风险评估
    4.1 系统可靠性及风险指标
    4.2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系统风险评估
    4.3 算例
    4.4 厂用电系统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算例
    4.5 可靠性提高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CC的可靠性提高措施研究
    5.1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
    5.2 LCC各部分的组成
    5.3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可靠性提高措施
    5.4 某LNG电厂可靠性提高措施的LCC计算
    5.5 某LNG电厂可靠性提高措施的制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A
    A.1 资料及数据来源
    A.2 目标系统概况
    A.3 电厂设备
    A.4 历史数据分析
致谢

(8)干气密封在常减压瓦斯气螺杆压缩机上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原密封结构与存在问题
        1.2.1 LG75·1.0~(-1)瓦斯气螺杆压缩机简介
        1.2.2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原密封结构特点
        1.2.3 螺杆压缩机原密封所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螺杆压缩机密封的发展现状
        1.3.1 螺杆压缩机常用密封结构简介
        1.3.2 干气密封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型式
    2.1 旋转式压缩机干气密封常用结构型式
    2.2 LG75·1.0~(-1)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形式确定
        2.2.1 LG75·1.0~(-1)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
        2.2.2 LG75·1.0~(-1)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特点
        2.2.3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密封元件材料的选择
    2.3 结论
第三章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的研究
    3.1 干气密封的基本结构、作用原理
        3.1.1 干气密封的基本结构
        3.1.2 干气密封的作用原理
    3.2 受力分析
        3.2.1 闭合力分析
        3.2.2 开启力分析
        3.2.3 力的平衡(忽略补偿环密封圈的摩擦阻力)
    3.3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的性能计算
        3.3.1 结构参数和特性
        3.3.2 工艺设计参数
        3.3.3 控制方程
        3.3.4 计算结果
        3.3.5 确认试验
第四章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控制系统设计
    4.1 辅助系统工艺设计
    4.2 密封气体的选择
    4.3 密封气处理过程设计
        4.3.1 密封气过滤
        4.3.2 密封气调控
        4.3.3 监测
    4.4 控制原理的选取
    4.5 辅助系统操作与控制
        4.5.1 控制系统中变送器的一些功能
        4.5.2 干气密封辅助系统的操作
        4.5.3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的维护
        4.5.4 密封控制系统流程
        4.5.5 瓦斯气螺杆压缩机干气密封应用考核
        4.5.6 干气密封的在线性能评估
    4.6 干气密封性能仿真
        4.6.1 密封气通道仿真
        4.6.2 主泄露通道仿真
        4.6.3 隔离气通道仿真
        4.6.4 副泄漏通道仿真
        4.6.5 Matlab Simulink仿真模拟
        4.6.6 主控制系统的加热器建模
    4.7 结论
第五章 现场运转实验和效益计算
    5.1 现场运转实验
    5.2 效益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9)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试验系统设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燃煤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1.1.3 国内外燃煤污染物的炉内燃烧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2.1 国内外试验台介绍
        2.1.1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携带流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
        2.1.2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研究所低NOx试验台
        2.1.3 清华大学一维燃烧试验台
        2.1.4 华中科技大学试验台
    2.2 试验系统概况
        2.2.1 试验系统的设计目的
        2.2.2 试验系统的主要技术、结构参数
    2.3 试验台燃烧本体设计
        2.3.1 炉体的设计
        2.3.2 加热及控温系统的设计
        2.3.3 保温系统的设计
    2.4 辅助系统的设计
        2.4.1 给粉系统的设计
        2.4.2 配气系统设计
        2.4.3 取样分析系统的设计
        2.4.4 排烟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系统调试试验
    3.1 系统气密性调试
    3.2 油冷却系统调试
    3.3 给料系统调试
    3.4 安全性调试
    3.5 炉内升温稳定性调试
    3.6 炉内温度场标定试验
    3.7 炉内结渣试验
    3.8 煤粉燃烧特性试验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系统冷热态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4.1 Fluent 软件概述
    4.2 炉内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4.2.1 气相的求解
        4.2.2 颗粒相的求解
        4.2.3 气相和颗粒相的相互作用
    4.3 炉内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4.3.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4.3.2 炉内流场的速度分布
        4.3.3 炉内流场的湍流结构
    4.4 炉内气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4.4.1 两相流模型
        4.4.2 两相数值模拟结果
    4.5 炉内热态燃烧的数值模拟
        4.5.1 辐射换热模型
        4.5.2 煤粉燃烧模型
        4.5.3 热态燃烧数值模拟结果
    4.6 优化结构后试验系统调试试验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浅析密封油系统对氢冷300MW发电机组氢气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密封油系统在氢冷汽轮发电机组中的作用
3 氢气品质下降的危害
4 造成氢气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4.1 密封油中含水量超标
    4.2 密封油系统中的空、氢侧油压不平衡
    4.3 密封油进油温度过高
    4.4 密封瓦与轴间隙过大
5 解决氢气品质下降问题的主要措施
    5.1 对密封瓦进行改造, 减少氢侧密封油量
    5.2 调整密封瓦与主轴的间隙, 控制密封油流量
    5.3 提高平衡阀精度, 控制空、氢侧油压平衡
    5.4 降低进油温度
5结束语

四、氢气循环压机密封结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碳材料在铝/钾基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张二晋. 湖南大学, 2020(01)
  • [2]430m2带式烧结机柔性迷宫密封装置设计与仿真[D]. 董京波. 燕山大学, 2016(08)
  • [3]高压均质机在润滑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王利. 天津大学, 2017(06)
  • [4]氢化铝钠反应釜机械密封技术的改进研究[D]. 陈涛.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5]胜利石化总厂泵及压缩机机械密封应用研究[D]. 孙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6]卧螺锥套回转干燥机流场模拟优化及传热计算[D]. 孙启蒙. 天津大学, 2015(03)
  • [7]调峰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风险评估[D]. 范云滩. 武汉大学, 2013(05)
  • [8]干气密封在常减压瓦斯气螺杆压缩机上的应用与研究[D]. 尹志刚.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3)
  • [9]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试验系统设计及优化研究[D]. 李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10]浅析密封油系统对氢冷300MW发电机组氢气品质的影响[J]. 孟力. 大电机技术, 2009(04)

标签:;  ;  ;  

氢循环压缩机密封结构的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