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任CEO杰克韦尔奇天价书中文版面世

全球首任CEO杰克韦尔奇天价书中文版面世

一、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天价书中文版面世(论文文献综述)

陈有勇[1](2016)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行组织的转型。本文就是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组织分别需要从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组织结构、学习方式和领导模式这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同时,组织转型能够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促使员工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企业在组织转型中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组织发展阶段。第一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大势。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连接本质满足了人们联系彼此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而人们希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能解决今天依然存在的劳动异化的问题。互联网发展有着自身的三个定律,那就是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而且大数据成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成为3D智能制造的基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三个阶段,面对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他们在主动转型升级。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给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方向。相比而言,而传统的实体企业反映相对较慢,甚至出现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代表传统企业的王健林、董明珠分别和代表互联网企业的马云、雷军公开打赌。事实上,他们的赌约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们都在进行O2O的转型。第二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的转型。近年来,有两种产品创新理论非常流行,一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的“破坏性创新”,二是彼得·蒂尔在其代表作《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从0到1的创新”。而这两种产品创新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病,尤其不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为可行的产品创新分为两种:“自杀式创新”和微创新。“自杀式创新”是指企业研发取代现有产品的创新,然后迅速推往市场。这往往需要企业能够另外建立研发团队,来研究颠覆自己现有产品的创新方式。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分别让手机QQ团队和张小龙团队研究针对手机专用的社交软件,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微信。当然,自杀式创新也有风险。自杀式创新需要领导者和研发团队的勇气和智慧。微创新是指企业持之以恒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一点一滴地改进,从而使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微创新需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精益生产,把用户当成朋友来对待。微创新的产品要有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站在用户的角度改善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服务,让用户在优质的服务中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就是要在换位思考中把握好用户的人性需求。第三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的转型。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的营销方式有三种:一是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二是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三是免费营销策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偏重感性把握,更强调整体性和比附性,而缺少精准化的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能进行精准化地营销。精准化营销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利用,在挖掘这些数据时我们往往只需要关注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不需要纠结于原因。互联网时代的第二种营销方式是粉丝营销,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在商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话语权正在从名人向民众扩展,消费者可以集体发声。而且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能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的粉丝就能占有巨大的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社区论坛,有自己的微信微博,充分尊重用户的感受。组织还要善于应用免费策略进行营销,在使用免费策略之前要明确组织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营销要有互联网思维,那就是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和免费思维。第四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的平台化转型。传统的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科层制曾对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依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科层制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上。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平台化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和组织外部的平台化转型。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主要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的外部平台化是指大型组织打造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形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组织甚至进行跨界竞争,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在进行组织的大规模跨界整合。组织结构平台化转型就是要把组织打造成一个促使员工自由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五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学习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探讨组织学习的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发源于美国,并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很大的发展。组织学习理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中国有这种问题导向的组织学习传统。组织学习常常要通过会议展开,这就需要克服组织学习中的“面具效应”而开展“裸面学习”,孔门的组织学习是“裸面学习”的典型。现代的企业组织要能在内部开问题研讨会,发现组织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还要善于开发布会,让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信赖自己。组织学习的重点是把组织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学徒制和班组制能有效地传承组织知识,而建立各种各样学习型小组是现代组织学习的重要形式。作为传统组织的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很多学习型小组,有效地推动了组织学习。依靠学习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企业只有要变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第六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转变。在前面的每一个方面的转型升级都需要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要善于任用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和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激励工作,不仅要建立领导主导的激励方式,还要让员工相互激励。领导者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制定战略和目标管理。在组织的转型升级中,领导者要承担起给组织廋身的重任,并引导组织战略的制定方式由人为战略向自发战略转变。领导者要防止组织出现目标偏移的情况,保证组织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中文在线的回购之路和人人网的式微体现了领导者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形成强大的领导魅力。组织领导者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成为承担所有组织成员愿景的平台。第七章是探讨组织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挫败,以及未来组织的展望。组织转型可能遭遇墨菲定律,组织转型不能盲从,而需要预防转型风险,坚守优秀传统价值。组织还要有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长远地制定发展战略。正在发育成长的组织形态是自组织,自组织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的组织形态。自组织是智慧人的联合体,现在引领互联网风潮的智慧人是极客、创客和威客。本文所探讨的的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在转型中要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最大限度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实现劳动自由。而且要创造出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刘乐[2](2012)在《符号学视野下励志畅销书封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符号携带着意义,意义的表达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实现,符号即是用来表达意义的。近一百年来,符号学迅猛发展,已成为传播学的一个经典理论工具,在中国也迅速发展成一门显学。“现代语言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奠定了欧洲符号学的根基,他将语言符号分成了“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符号学的另一大先驱,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则专注于符号的逻辑意义,提出符号是由“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组成的;法国社会评论家及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描述了二级符号系统:第一级符号系统中的能指和所指构成了第二级符号系统中的能指,进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指向文化意义的所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发展出众多子学科,其中就包括设计符号学。设计元素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信息传播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号特性,让我们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来探究设计符号产生和演变的规律成为可能。将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封面设计和畅销书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为数不多,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拙文也是这一努力的结果。畅销书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在同类图书品种中具有较高的销量,文化质量上优劣俱存但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阅读风尚,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的图书。励志畅销书是指激励并指导人们追求成功成才、财富积累和身心平衡等勉励心志的畅销书。励志畅销书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上的斗志”,二是“良好的心态”。对青年人来说,追求身心平衡的成功,是奋斗期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励志畅销书可分为两类:一是成功学类励志畅销书,主要关注事业成功、财富积累和教育成才等方面;二是心理自助类励志畅销书,关注个人的心灵成长,涉及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和人生哲学等。我国励志图书的出版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经典传播期、本土励志图书萌芽期和励志书出版成熟期。虽然励志图书的畅销与社会转型和个人的追求紧密相关,但图书的封面设计也功不可没,有一个“畅销书式的封面设计”是图书畅销的重要原因。在图书的各个部件中,封面堪称是图书的“脸”。在浩翰的书海里,在读者随机购书而大多数新书并非“蜚声内外”的情况下,图书首先得靠封面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视觉要素上看,文字、图像和色彩是图书封面设计的三大组成元素。基于这三者的排列组合,封面设计可以变幻出万千形态来。好的封面设计,既要能传达图书的内容主题,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得图书的基本信息,也要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以此发挥封面对图书的促销作用——让读者“爱不释手”,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作为煽动性、鼓动性最强的畅销书,励志畅销书的封面设计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封面设计都不能打动读者,要想用其内容去鼓舞读者、激励读者就更加困难。“封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封面”由面封(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封四)和书脊构成。狭义的“封面”则仅仅指其中的面封部分。拙文所研究的“封面”主要指狭义的封面,但对封底内容(如定价)也有所涉及。图书封面的语言文字一般承载了书名(包括副书名)、作者名(以及译者名)、出版者名等元素。在符号学的视野下对封面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语义学角度对封面语言意义的分析,如能指/所指、外延/内涵等;二是从语用学角度对封面文字形态、视觉效果等的分析,如字体、大小和粗细等。励志畅销书的书名通常围绕“自我”、“孩子”、“人生”、“世界”等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主题,所反映出的读者需求虽然是世俗的,但也是积极向上的。名词在将主题符号化方面具有优势。频繁出现的某些形容词和动词则体现出励志畅销书一直饱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功利性。励志畅销书的作者里,外国作者强势,本土作者单薄,着有2本以上畅销书的作者已成为畅销符号。对出版界以及很多读者来说,出版社的名号是品质的象征。目前国内的多家出版社,凭借其在编辑出版励志畅销书过程中所形成的口碑、名气,成功地将其自身名号打造成了一种畅销符号。相比其他类型的图书,励志图书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弹性,读者对励志图书的价格变动较敏感。由此,励志畅销书的定价整体上呈现中等偏低态势,主要集中于15到30元之间,价格的尾数、临界点、数字忌讳在励志畅销书的定价中体现出规律性。励志畅销书的封面通常还会出现大量的“伴随文本”,如各类说明,媒体、名人推荐语甚至是广告宣传语。引进图书的影响力、名人推荐、媒体推荐和品牌符号等都是励志畅销书封面设计极力表现的因素。励志畅销书封面文字的字体、大小和粗细等,也携带了大量的符号意义,成为表现励志主题的重要手段。图像是一种被赋予了时代意义与国际语言角色的符号。隐喻、换喻和提喻是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常用的三种符号修辞手法。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通过建立非常明确的视觉化隐喻,可以帮助读者迅速而准确、不偏离编辑意图地解读图书主题。换喻则建立在本体和喻体的邻近性基础之上。提喻所依靠的是客观对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实质上是一种隶属关系。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以插图和摄影作品最为常见,一般是直接表现图书主题,简单易懂,并借势名人影响,大量刊载名人图像。色彩给图书封面设计带来的影响是整体上的,它使图书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特征,它影响着图像和文字的表现效果,从而影响整个封面的基调。在特定的情况下,某种色彩与人们的色彩体验相呼应,使人们产生的各种感觉、联想、回忆等心理活动,色彩由此有了复杂的性格。影响人体生理感受的主要是色彩的冷暖,励志畅销书封面色彩的选择体现出规律性,如用暖色调表达积极向上的或是与女性、儿童有关的主题,用冷色调营造理性、成熟的基调,表达与男性有关的主题。此外,根据互补色、对比色的搭配规则对色彩作细致的处理十分有必要。拙文研究了1986年至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143本励志畅销书,主要涉及了符号学、励志畅销书和封面设计三大领域的内容,论文选题、内容和方法都比较新颖。理论上有利于我们总结这一时期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开阔畅销书研究和封面设计研究的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加强编辑出版学与符号学的结合;实践上有助于加强编辑人员对图书封面设计的理解,提高其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书籍整体设计、封面设计的参与度,并为从事封面设计的美术工作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艺术表现手法,以期对出版业从业人员就如何打造畅销书有所启示。

李启军[3](2005)在《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文中提出这是一个符号统治的时代,其中也包括影视明星偶像符号的统治。在符号社会里,影视明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一个个影视明星偶像在不同的影视观众那里就是一个个意义充实的符号。 明星符号构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思想沉思、艺术想象、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的学者在言谈、写作中要特别表示出对明星们的不屑一顾时,恰恰表征了明星现象、明星文化打破了我们可敬学者心中的那份宁静。既然明星现象、明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与其不闻不问或者情绪化地批判,还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思考和追问。 “追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时尚。媒体在追星,制片商、导演在追星,影视迷们在追星。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开辟专门的版面、栏目、节目、窗口给各路明星,这是媒体的“追星”;影视片惯常打出明星牌、排出明星阵营,这是制片商、导演的“追星”;有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视片就满怀热情去看,否则就没兴趣去看,这是影视迷的“追星”。媒体及制片商、导演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价值——体现为收视率、票房收入;影迷们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意义——在他们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感悟和启迪,想象地满足某种愿望。所以,看影视明星、聊影视明星、读影视明星、写影视明星、追影视明星,也包括骂影视明星,成了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影视明星可看、可聊、可读、可写、可追、可骂,对不少fans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而且会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 虽然不能说没有明星制就没有明星,但是商业化的明星确实是作为商业手段的明星制的产物,而明星制是与影视的商业化发展互为表里的。中国影视业要走商业化道路,就不能拒绝明星制,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明星队伍。要培植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就不能伤害影视迷尤其是青少年影视迷对影视明星的那份

方军雄[4](2004)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 21 世纪,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时代,竞争的全球化(competition)、需求的顾客化(customers)和变化的常态化(change)成为信息经济社会的响亮招牌。在以“3C”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企业竞争更加惨烈,姑且不谈竞争优势地位的丧失,年年岁岁又有多少企业关门歇业?竞争优势保持不易,能否维持生存也是一个大问题。“永续经营”、“百年老店”是企业家永恒的追求,现实却是生死之劫时时临头、出师未捷处处皆是,“无论此时你是多么繁盛、强大,只要是一个经营着的企业,生死存亡的挑战终归会或早或晚的叩响你的大门”。 正如竞争的非稳定性是市场常态,持续经营不确定也是企业的常态,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都存在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Boritz,1991),差别只是不确定的程度大小。企业经营失败不再是阿拉丁神话的瓶中魔鬼,而是真真切切的灾难!持续经营危机也不再是隐秘在角落不为众人所察觉的阵痛,而是横扫全球的令人心惊胆战的瘟疫! 问题是,为什么面对相同的剧变有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有的只能销声匿迹?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能否预先察觉企业危机的来临?如何才能改善企业的持续经营?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企业持续经营的研究、危机产生恶化机理和表征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预先察觉危机的来临,从而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可能带来的危害。也许因为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因素繁多,而且企业持续经营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又不同,企业持续经营研究依然处于缺乏理论的“资料驱动型”研究阶段(陈晓、陈治鸿,2000;王强,2002)。但是,复杂、困难不应该成为企业持续经营研究属于缺乏理论的“资料驱动型”研究的理由,因为如果没有概念基础(即理论基础)的铺垫,回归模型得到的仅仅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威廉斯,1984)。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运作机理的分析、企业持续经营演进的透视,识别、归纳出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我们才能够提高判定和预测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能力,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才具备外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企业持续经营研究也才能脱离“资料驱动型”的原始阶段而进入科学的阶段。 持续经营状况财务质地经营质量治理效能 图 1 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 在阅读、评述和汲取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科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扣住企业生死脉搏的 FOG(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的英文缩写)三因素模型,财务质地(Finance)是企业维持生存的直接动因,经营质量(Operation)和治理效能(Governance)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基础力量,其中经营质量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内在基础,治理效能则是企业<WP=7>维持生存的内生动力,三个关键动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状态,任何企业的持续经营都是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疑,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为分析企业危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企业持续经营研究摆脱“资料驱动型”的困境,而且可以提高创业者和经营者避免和缓解危机的能力。 1 主要贡献和创新 (1)、本论文首次提出了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财务质地、经营质量和治理效能等三个关键动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经营状况,前者是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动因,后两者则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力量,其中经营质量是持续经营的内在基础,治理效能则是持续经营的内生动力,各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决定企业持续经营的三因素模型。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为分析企业危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企业持续经营研究摆脱“资料驱动型”的困境,而且可以提高创业者和经营者避免和缓解危机的能力。 (2)、从企业危机演化的动态观出发,我们首次比较完善的提出了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两阶段模型:危机出现预测模型和危机恶化预测模型,并分别建立了显着优于传统基于财务指标的持续经营风险预测模型和持续经营风险恶化预测模型,进一步拓展了持续经营危机研究的空间,也提高了研究的实用价值。 (3)、我们第一次基于比较严格的理论推导和经验数据,提出了“首次亏损”作为持续经营出现高风险的标志(替代变量)。 2 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论文发展的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构成理论的内核,由于治理效能、经营质量和财务质地三个核心因素的不可观测性,在我们实证研究中检验的只是一些比较粗糙的替代变量,而不是理论内核本身,这影响到了该理论的“可证伪性”。未来的研究应当从三类因素入手,寻找更为恰当的替代变量。 3 论文框架 本论文从布局上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部分,较为粗线条的描绘了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生存面临的严峻状况,引出了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的世界难题,然后分别阐述持续经营危机研究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文献回顾部分,以企业理论和会计理论为经,以国外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为纬,较为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国内外与企业持续经营(自生能力)相关的文献,评价了企业理论和会计理论在持

二、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天价书中文版面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天价书中文版面世(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呼唤企业组织转型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一、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
        二、劳动异化与智能制造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新的发展理念
        一、互联网发展的三定律
        二、大数据成为组织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实体与虚拟的竞合
        一、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 3C历程
        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
    小结:正视时代大势的力量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转型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思潮
        一、破坏性创新
        二、从0到 1 的创新
    第二节 自杀式创新
        一、自杀式创新是一种“自我扬弃”
        二、自杀式创新的风险把控
    第三节 微创新
        一、工匠精神的哲学解读
        二、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
    小结:在换位思考中把握用户的人性需求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转型
    第一节 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
        一、中国人需要有精准化的数据思维
        二、把握大数据的精准化特性
    第二节 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
        一、网络话语权从名人到民众的扩展
        二、建构信任网络的粉丝式营销
    第三节 免费营销策略
        一、互联网精神孕育的免费策略
        二、免费的实质是收支的分离
    小结:把握好营销中的互联网思维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平台化转型
    第一节 科层制的发展及其弊病
        一、科层制理论发展简史
        二、科层制的两大弊病
    第二节 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
        一、企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
        二、变革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组织的外部平台化转型
        一、BAT的平台化生态圈战略
        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跨界整合
    小结:让企业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哲学诠释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
        二、组织学习的问题意识与反思精神
    第二节 裸面学习与组织会议
        一、裸面学习
        二、问题研讨会与产品发布会
    第三节 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一、学徒制与班组制
        二、共享知识的研讨小组
    小结: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方式转型
    第一节 重估人的价值
        一、凝聚组织领导团队的力量
        二、重视人才的才能和个性
        三、满足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求
    第二节 转型中的战略制定与目标管理
        一、组织瘦身与人为战略
        二、领导者的目标管理
    第三节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
        一、领导方式的道与术
        二、领导者的定力与担当
    小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七章 谨慎转型与遇见未来
    第一节 组织转型中取舍与坚守
        一、“墨菲定律”与价值坚守
        二、不确定性原理与未来思维
    第二节 迈向共产主义的自组织
        一、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自组织正在形成
    第三节 智慧人联合体
        一、极客:崇尚科技美学
        二、创客:网聚创新力量
        三、威客:让知识增值
    小结:在智能化生存中实现劳动自由
结语: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2)符号学视野下励志畅销书封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符号学理论简介
    一、索绪尔的二元关系论
    二、皮尔士的三元一体符号学
    三、罗兰·巴特的二级符号系统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图书封面设计研究综述
    二、畅销书研究综述
第三节 内容框架
第四节 创新点
    一、选题新
    二、内容新
    三、方法新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畅销书概说
第一节 畅销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一、畅销书的概念
    二、畅销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励志畅销书的内涵、分类及其出版过程
    一、励志畅销书的内涵与分类
    二、我国励志图书的出版过程及其畅销原因
第三节 畅销书的封面设计
    一、图书的结构
    二、图书封面的构成元素
    三、封面设计——图书畅销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章 励志畅销书封面之语言文字分析
第一节 励志畅销书封面之语言分析
    一、励志畅销书书名的符号学分析
    二、励志畅销书作者的符号学分析
    三、励志畅销书出版者的符号学分析
    四、励志畅销书定价的符号学分析
    五、励志畅销书封面伴随文本的符号学分析
第二节 励志畅销书封面之文字分析
    一、字体
    二、文字大小
    三、文字粗细 第四章 励志畅销书封面之图像分析
第一节 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中符号修辞的具体运用
    一、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的隐喻分析
    二、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的换喻分析
    三、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的提喻分析
第二节 励志畅销书封面图像设计的总体特点
    一、封面图像直接表现图书主题
    二、封面图像借势名人影响
    三、插图和摄影作品最为常见 第五章 励志畅销书封面之色彩分析
第一节 色彩的性格
第二节 色彩的冷暖
    一、暖色调的明快与动感
    二、冷色调的沉静与理性
第三节 色彩的搭配规则
    一、互补色与对比色搭配
    二、其他常用色彩搭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开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第一节 影视明星:被学术研究遗忘的角落
    一、一个明星符号统治的时代
    二、风光与寂寞:明星在大众传媒与学术研究中迥然不同的命运
    三、本研究的具体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影视明星研究现状描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 对明星社会地位的研究
    
(二) 对明星文化意义的研究
    
(三) 对明星身体及其表演的研究
    
(四) 对明星符号意义的研究
    
(五) 对明星职业工作及与其关联的明星制度的研究
    
(六) 对影迷及影迷文化的研究
    
(七) 符号学方法的运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一个构想: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一、研究对象:中国影视明星
    二、研究方法:符号学
    三、理论架构 第二章 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界定
第一节 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影视明星与表演艺术家
    二、影视明星与影视演员
    三、影视明星与影视名人
第二节 作为象征性偶像符号的影视明星
    一、从商业界定走向符号学界定
    二、影视明星是特殊的象征符号
    
(一) 作为符号的象征
    
(二) 象征符号是一种内涵符号
    
(三) 影视明星是象征符号
    二、影视明星是象征性的偶像符号
    
(一) 抽象符号与形象符号
    
(二) 影视明星作为偶像符号的特殊性
第三节 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
    一、索绪尔二元结构说与皮尔斯三元结构说
    二、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符号结构
    三、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价值结构 第三章 影视明星认定与生产的符号学工程
第一节 名导名片机制
第二节 出镜率机制
第三节 曝光率机制
第四节 人气指数机制
第五节 片酬与出场费机制
第六节 票房号召力机制
第七节 奖牌榜机制
小结 第四章 1920-40年代:反叛时代
第一节 好莱坞影响下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
    一、好莱坞类型片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类型片
    
(一) 国产滑稽喜剧片与好莱坞滑稽喜剧片
    
(二) 国产侦探片与好莱坞侦探片
    
(三) 通俗社会片与好莱坞情节剧
    
(四) 国产爱情片与好莱坞爱情片
    
(五) 响应好莱坞等外国历史片的国产古装片
    
(六) 受好莱坞西部片、侠盗片启发的中国武侠片
    
(七) 与好莱坞歌舞片竞争的中国歌唱片
    二、好莱坞明星制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一) 好莱坞电影明星制
    
(二)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三) 明星制与类型片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192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 坏蛋符号
    
(二) 侠义英雄符号
    
(三) 俊男帅哥符号
    
(四) 高超演技符号
    
(五) 悲剧人生符号
    
(六) 可爱童真符号
    二、193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 美女靓妹符号
    
(二) 俊男帅哥符号
    
(三) 硬汉符号
    
(四) 高超演技符号
    
(五) 蛇蝎美女符号
    
(六) 坏蛋符号
    
(七) 开心符号
    
(八) 能歌善舞符号
    
(九) 才女符号
    
(十) 苦难童年或快乐童年符号
    三、194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 高超演技符号
    
(二) 俊男帅哥符号
    
(三) 善良朴实劳动者符号
    
(四) 坏蛋符号
    
(五) 清纯少女符号等
第三节 早期中国影星符号意义分析
    一、整体符号意义:反叛先锋
    
(一) 192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二) 19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三) 194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一) 中国苦难美女符号——阮玲玉
    
(二) “中国电影皇后”符号——胡蝶 第五章 1950-70时代:神圣英雄时代
第一节 大陆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大陆电影生产体制
    
(一) 管理机制
    
(二) 电影观念
    二、“22大”明星及明星符号类型
    
(一) 神圣英雄符号
    
(二) 坏蛋符号
第二节 港台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符号类型
    一、港台商业电影生产体制
    
(一) 台湾电影生产
    
(二) 香港电影生产
    二、港台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一) 侠义英雄符号
    
(二) 硬汉符号
    
(三) “白马王子”符号
    
(四) 青春玉女符号
    
(五) 开心符号
    
(六) 高超演技符号
    
(七) 贫穷善良老人符号
第三节 1950-7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一、整体符号意义:神圣英雄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一) 标准军人的符号——王心刚
    
(二) 中国功夫的符号——李小龙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从平民英雄到平民时代
第一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业发展概观
    一、1980年代以来大陆影视商业化进程
    
(一) 电影业的重新商业化之路
    
(二) 电视剧生产的商业化历程
    二、平民化时代影视英雄叙事的嬗变
    
(一) 死了神圣化的英雄,诞生了平民化的英雄
    
(二) 影视中的平民英雄叙事
    三、两岸三地影视发展趋向一体化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类型
    一、政治风云人物符号
    二、帝王符号
    三、侠义英雄符号
    四、男子汉/硬汉符号
    五、女强人符号
    六、俊男帅哥符号
    七、美女靓妹符号
    八、小人物符号
第三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一、整体符号意义:大众世俗理想与愿望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一) 英雄气平民符号——周星驰
    
(二) 普通平民符号——葛优 结语 一个新概念:明星符号学
一、解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符号学批判
二、“明星符号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渊源
    (一)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二) 卡西尔的文化人类学符号学
    (三) 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符号学
    (四) 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学
三、影视明星的多重符号意味
    (一) 影视明星是影视商业化生产体制的符号
    (二) 影视明星是大众文化心理的表征
    (三) 影视明星在影视生产系统中的符号力量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4)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 企业持续经营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企业持续经营研究的现实意义
        1.2.2.1 企业管理的视角
        1.2.2.2 会计信息的视角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2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概念
        2.1.1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规范的分析
        2.1.1.1 企业理论视角下的观点
        2.1.1.2 会计理论视角下的观点
        2.1.2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实证研究的处理
    2.2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判定与预测方法
        2.2.1 单变量模型(univariatemodel)
        2.2.2 趋势分析(patternanalysis)
        2.2.3 多变量统计模型(multivariatemodel)
    2.3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的动因和判定指标
        2.3.1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动因研究
        2.3.2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判定指标研究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3 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规范分析的视角
    3.1 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
        3.1.1 企业持续经营的自组织作用
        3.1.1.1 一个简单的分析性模型
        3.1.1.2 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分析
        3.1.2 企业持续经营的组织作用
    3.2 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的细致分析
        3.2.1 财务质地--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动因
        3.2.1.1 流动性状况
        3.2.1.2 财务安全性
        3.2.2 经营质量--企业持续经营的内在基础
        3.2.2.1 企业盈利能力
        3.2.2.2 企业成长能力
        3.2.2.3 企业产品的市场表现
        3.2.3 治理效能--企业持续经营的内生动力
        3.2.3.1 股权模式
        3.2.3.2 规范的经理层业绩考评
        3.2.3.3 核心人力资本
    3.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4 典型案例分析
    4.1 信联股份:迷失在潮起潮落中
        4.1.1 财务失衡:信联不桀命运的导火索
        4.1.2 先天羸弱:信联不桀命运的根
        4.1.3 主业更迭:信联致命的伤痛
        4.1.3.1 第一次转行:短暂的辉煌与永远的伤痛
        4.1.3.2 第二次转行:依旧艰辛的路途
        4.1.4 治理缺陷:信联不桀命运的源
    4.2 济南轻骑:从辉煌到凋零
        4.2.1 资金短缺:轻骑凋零的导火索
        4.2.2 行业生态的恶化:济南轻骑凋零的催化剂
        4.2.3 公司治理的缺陷:轻骑凋零的根源
        4.2.3.1 全员销售模式之痛
        4.2.3.2 多元化策略之败
5 基于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Ⅰ)-企业持续经营高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与高风险预测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持续经营高风险的定义与对照样本选择
        5.1.2 实证研究期间
        5.1.3 模型变量的选择
        5.1.4 实证研究统计模型
        5.1.5 实证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考虑
    5.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5.2.1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5.2.2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
    5.3 企业持续经营高风险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4 企业持续经营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检验
        5.4.1 单年度未根据行业进行标准化处理的预测模型
        5.4.1.1 logistic 模型的构建与回判效果分析
        5.4.1.2 logistic 模型的预测效力分析
        5.4.2 多年度未根据行业进行标准化处理的三因素预测模型
        5.4.3 按照行业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预测模型
        5.4.4 最优模型的进一步检验
        5.4.5 基于 ST 标准的预测模型效力的进一步检验
    5.5 结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5.1 主要结论
        5.5.2 未来的研究方向: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检验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6 基于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Ⅱ)-企业持续经营风险恶化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恶化预测研究
    6.1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持续经营风险恶化的定义与样本选择
        6.2.2 变量选择
        6.2.3 实证研究模型
    6.3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6.4 持续经营风险恶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6.5 持续经营风险恶化预测的实证研究
        6.5.1 未按照行业进行标准化处理的预测模型
        6.5.2 按照行业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预测模型
        6.5.3 最优风险恶化预测模型的进一步考虑
    6.6 结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6.6.1 主要结论
        6.6.2 未来的研究方向:风险恶化预测模型的进一步检验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7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防范与自生能力改善的对策(Ⅰ)-企业经理层激励优化的制度安排
    7.1 激励的信息基础优化--经理层业绩考评研究
        7.1.1 国际的经验
        7.1.1.1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研究状况
        7.1.1.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
        7.1.2 中国的实践
        7.1.3 小结
    7.2 我们的对策
        7.2.1 企业经理层业绩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1 工具性目标的指标体系
        7.2.1.2 结果性目标的指标体系
        7.2.1.3 基于企业持续健康成长的特别考虑
        7.2.2 业绩目标的确定模式--参与式预算与非对称式棘轮预算
        7.2.2.1 参与式预算与差别式奖金的结合
        7.2.2.2 非对称棘轮式预算
        7.2.2.3 激励机制的综合框架
        7.2.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8 企业持续经营危机防范与自生能力改善的对策(Ⅱ)-公司董事业绩考评研究
    8.1 建立规范的董事绩效考评制度的意义
        8.1.1 董事会效能的提高需要实施规范的董事绩效考评
        8.1.2 规范的董事绩效考评有助于董事的成长
    8.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激励现状分析
    8.3 上市公司董事绩效评价标准的构建
        8.3.1 上市公司董事的功能定位
        8.3.2 公司董事绩效考评标准
        8.3.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9 简单的结束语
    9.1 主要贡献和创新
    9.2 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天价书中文版面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 陈有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2]符号学视野下励志畅销书封面设计研究[D]. 刘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3]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D]. 李启军. 四川大学, 2005(02)
  • [4]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 方军雄.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全球首任CEO杰克韦尔奇天价书中文版面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