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铁西”激活东北

改造“铁西”激活东北

一、改造“铁西”激活东北(论文文献综述)

金晓玲[1](2021)在《沈阳铁西区:奋力扛起振兴发展先行使命》文中研究指明核心提示今日铁西,动力澎湃、活力迸发。区域经济总量连年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世界级产品达到121个,世界500强直接投资企业达到84家;过去四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9%,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6%……总量做大承载质量晋优,铁西主城区跻身“中国百强城区”,

周荣[2](2021)在《文本迷宫与重塑时代——作为象征的《石牢》与九十年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牢》对历史的叙写从铁西/局部放大到社会/整体,将阶层遭遇、地域经验整合进历史转型中的时代经验,以象征性的文体形式书写关于九十年代整体性的"历史寓言"。小说用寺庙中四个人的博弈,隐喻了全新时空、社会规则制约下的集体心理、情感、行为方式的改变,一面是对八十年代的无比怀念,一面是在新时代中迅速大显身手;一面是丛林法则中蕴藏的勃勃生机,一面是多方博弈下的险象环生;一面是时代向个人敞开的无限可能,一面是欲望之下随处可能的无底深渊;在寺庙、枪、佛像等构成的抽象空间里,赋予各色人物、行为、动因以概括性的意义,将九十年代社会秩序的重构、权力的重组、精神底色的构成,嵌入看似离奇的文本迷宫中,以富有冲击力的叙事形式整体性地把握九十年代,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感的"时代文本"特质。

叶青[3](2021)在《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使命担当》文中研究说明核心提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启航新征程,铁西区需要回答好的是,如何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使命担当,在高质量先进装备制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品质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好先行示范。而解题的密码,就藏在历史之中——百年大党,成就丰功伟业。?

常青[4](2021)在《论“铁西三剑客”的东北书写》文中指出

邓海燕[5](2021)在《双雪涛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娄子雯,陈勇,肖铭[6](2021)在《中国建筑活化构想——以沈阳铁西旧工业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逐步淘汰了以工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城市的老工业厂房面临着被回收、拆除和重建的局面。在改造旧工业区时,可以添加创意产业的想法,以便对废弃工厂的改造和翻新以及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相辅相成。文章以沈阳铁西旧工业区为例,提出了了沈阳铁西旧工业区建筑复兴的构想。

何大笠[7](2021)在《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安的工业发展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存更能直接地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发展特点。近几年来,在政府要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对工业遗存的的再生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类项目具有传承工业文化、重塑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改造为创意文化产业园的遗存再生利用项目,为工业遗存注入活力要素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从后评价的角度对这些已经完成再生利用的工业遗存进行评价,实现了对规划方案的正反馈机制。与此同时,对未来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设计策略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有利于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的质量提高。本文选取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典型案例——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陕西钢厂工业遗存的保护实态,以及其在近年来的再生利用历程;并选取再生利用过程中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板块,在充分调研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归纳、对标,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建立评价因子,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评价。进而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城市工业遗存的再生利用提供了有效反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对陕西钢厂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结合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提出基于工业文化传承的多目标后评价内容框架,包含再生利用后的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等几方面。(2)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再生利用后评价。其中功能业态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园区的运营模式、业态构成、入驻企业情况等;经济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园区的建设投资、运营收益情况等;社会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项目对文创产业的影响、项目对周边地区影响、项目对区域内就业的影响、项目对人群的影响等;空间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再生利用后建筑的肌理、尺度、材料评价,及景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等。(3)依据后评价内容框架及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使用者的角度建立评价模型,通过问卷打分的形式,对园区进行使用后满意度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后评价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4)基于多维度的后评价结果,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园区的再生利用的重点和其优势与劣势,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刘思琪[8](2021)在《后工业景观视角下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研究 ——以景德镇为民瓷厂景观更新设计为例》文中提出纵观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工业遗产的大量出现和大规模毁坏使得工业遗产保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合理改造工业遗址已经成为如今亟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对工业遗产的威胁加剧,不少以传统工业为代表类型的城市在发展中相继出现各种问题。工业遗址一方面是记录历史的载体,另一方面也成为文化意象的延存。因此本论题基于后工业景观视角,阐述工业遗址和后工业景观的相关概念,系统分析了工业遗址的更新类型、工业遗产景观的特征、后工业景观的发展进程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工业遗址的景观更新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剖析,通过调查和分析部分实践案例,归纳并构建出工业遗址景观更新的理论及实践方法,探讨传统工业城市的工业遗址景观更新策略。在本论题研究中,笔者以景德镇为民瓷厂为景观更新设计案例,在对实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工业遗址更新原则对为民瓷厂进行研究,从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方面对瓷厂遗址进行景观更新设计。包括对瓷厂遗址废弃设施的保护与更新,营造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原有场地的空间功能再规划,着重研究如何对工业遗址进行活化设计以及如何展示和营造景观中的文化意象,在增加使用者的参与度的同时加强景观空间体验感。并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于场地的废弃设施、自然生态、功能空间方面展开实践,佐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配合景德镇本地景观定位和城市发展规划,希冀能为今后我国工业遗址景观更新设计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可供实行的参考依据,继而为传统工业城市复兴添砖加瓦。

丁安琪[9](2021)在《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宁作家在现当代文学工业题材的书写、工人形象的塑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在不同时期留下了重要的文学遗产。尤其是“十七年”时期,工人题材小说成为辽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明的《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等作品都在这一时期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上个世纪80年代,国企渐进式改革开始,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写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在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下岗潮中,胡小胡和孙春平在作品中对于下岗工人的描写突破了传统工人题材小说的创作范式。新世纪以来,李铁、孙春平等在工人题材创作有卓越积累的作家延续并拓宽了自己的创作视野,一批青年作家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这一题材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在作品中对底层工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境遇与艰难选择的关注都表现出了作家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对这一题材小说进行相对全面和综合的研究。绪论部分结合学界对于底层写作的研究,确立以新世纪作为研究的时间范畴,并对论文所涵盖的作品范围和底层工人这一身份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梳理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特色、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第二部分从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文学意义和现当代文学中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小说创作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证,为论文写作建构起立体化的文本参照系,挖掘底层工人题材小说在工人题材小说大框架下表现出的新的美学特质,进而思考辽宁作家在这一题材作品的创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底层工人的个体生存困境和“工人共同体”的重建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孙春平、子铁、鬼金、双雪涛、班宇、郑执和李宏林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在与底层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后,从辽宁作家的温情叙事手法和对于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这两个层面,探讨他们的创作表现出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及重建工人共同体的深层创作动机。第四部分以东北当下的精神危机和外界对于东北的地域想象为切入口,分析底层工人身上东北地域精神新的表现和作家为东北地域形象正名的创作目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论文的不足与缺陷,以及这一话题未来可能的开拓空间。结语部分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以及这一话题未来可能的开拓空间。

常爱心[10](2021)在《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文中指出近年来,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东北青年作家在当下严肃文学写作中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其创作区别于以往“80后”作家相对平面化、非历史化的书写,带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感。本论文以“历史”作为讨论的核心,从关注他们的集中爆发开始,探寻其故事内外的历史与现实,深入分析作家在文本创作中如何处理和呈现历史,同时以辩证的态度来审视他们当前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铁西三剑客”“集中爆发”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双雪涛、班宇、郑执个人的创作情况,以及外界是如何以“群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关注与建构的。从话题“东北”具体深入到他们的铁西叙事,探究其作品所展现出的历史感究竟关联着铁西区怎样的创伤历史,他们又是如何通过小说表现出和自身成长休戚相关的城市赤贫者与历史的密切关联。第二章通过深入文本探讨“铁西三剑客”如何处理和呈现历史。首先他们的创作区别于以工人视角写下岗工人,他们是以工二代的视角去观察时代与人,通过少年对生活的感知揭示出个人故事背后的历史隐痛,完成对时代转折背后的历史影响的追溯;其次,他们多以人物记忆的模糊化,曲折离奇的悬念感去营造历史氛围,借用悬疑叙事对老工业区的历史进行想象和重建,试图建构个人意义上的历史,在悬疑故事中恢复那些卑弱者身上的尊严与正义;最后,不同于典型的现实主义对历史真相和社会本质的探寻,其实质在于探讨如何借历史讲故事。他们只在话语层面描述历史,通过虚构的故事与诗意化的结尾,打碎了宏大完整的历史面目。第三章分析“铁西三剑客”作为文学新力量其创作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其一,因创作走红的“铁西三剑客”成为其故乡辽宁沈阳铁西区的一张文化名片,他们的书写不仅将东北—沈阳—铁西区作为新的文学地理坐标,新的文学叙事空间,更在全国的发酵之下,将“东北”推向批评与建构的中心。当然,这种建构也存在问题,即将铁西叙事等同于复杂的东北工业书写,忽略了东北三省之间的多元与差异;其二,在对铁西历史的重新讲述中,既召唤出一个情感共同体,重新追溯出共和国历史的集体记忆,又聚焦一种普遍性的个人命运遭遇,呼唤出一种超越地域性的情感共鸣;其三,从“写什么”到“怎么写”,既有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呼应,又在叙事技巧层面呈现出先锋性的探索,有效地扩大了“80后”作家群体的写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坛对写作长久以来的期待,为文学如何回应生存的时代提供了借鉴。最后本文也将指出他们创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的读者视角下对于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审美错位,对历史的认识也会存在偏差。

二、改造“铁西”激活东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造“铁西”激活东北(论文提纲范文)

(1)沈阳铁西区:奋力扛起振兴发展先行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核心提示
干在实处
坚持产业立区,拥抱数字经济
走在前列
激发创改活力,集聚跃升动能
当好先锋
勇于阔步先行,担当振兴主力
链接
    四年发展“足迹”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数字经济高位起步
        发展动力活力迸发
    夯实项目支撑
    2022年民生实事

(2)文本迷宫与重塑时代——作为象征的《石牢》与九十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3)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使命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核心提示
用心学
学出奋发前行精气神
办实事
办好民生所系真实事
开新局
干出全面振兴新担当

(6)中国建筑活化构想——以沈阳铁西旧工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旧工业建筑的概念
    1.2 建筑活化的概念
2 历史建筑活化的发展问题
    2.1 整体观念落后
    2.2 规划设计的不统一
3 沈阳铁西旧工业厂区建筑活化策略
    3.1 沈阳铁西旧工业区
    3.2 沈阳铁西旧工业建筑活化的设计原则
        3.2.1 旧建筑逻辑承接性原则
        3.2.2 时代前瞻性原则
    3.3 立面具体实施构想
        3.3.1 表皮材料再设计方法应用
        3.3.2 外立面结构再设计方法应用
        3.3.3 外立面尊重历史发展留存的旧元素方法应用
结语

(7)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更新对大量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催生”
        1.1.2 工业遗存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1.3 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工业遗存的保护研究现状
        1.3.2 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研究动态
        1.3.3 POE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二章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
    2.1 陕西钢厂再生利用背景
        2.1.1 陕西钢厂的历史沿革
        2.1.2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背景
    2.2 再生利用的整体规划
        2.2.1 区位分析
        2.2.2 周边现状
        2.2.3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模式
        2.2.4 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2.3 保留建筑群的再生利用
        2.3.1 保留建筑的基本情况
        2.3.2 遗存建筑的再生利用
    2.4 再生利用后评价的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利用效益评价
    3.1 效益评价的内涵
    3.2 效益评价因子
    3.3 功能业态评价
        3.3.1 园区运营模式
        3.3.2 园区功能业态构成
        3.3.3 主要企业入驻情况
        3.3.4 园区现状业态评价
    3.4 经济效益评价
        3.4.1 再生利用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3.4.2 项目再生利用投资
        3.4.3 产业园区运营收益
        3.4.4 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3.5 社会效益评价
        3.5.1 社会效益分析
        3.5.2 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
        3.5.3 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利用空间品质评价
    4.1 外部空间的再生利用
        4.1.1 道路交通
        4.1.2 空间格局
        4.1.3 景观环境与配套设施
        4.1.4 色彩搭配
    4.2 内部空间环境
        4.2.1 光线营造
        4.2.2 陈设设计
        4.2.3 保温/隔音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利用使用后满意度评价(POE)
    5.1 满意度评价模型设计
        5.1.1 满意度评价目标
        5.1.2 评价模型的总体设计
    5.2 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
        5.2.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5.2.2 确定指标权重
    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5.4 数据搜集与处理
        5.4.1 数据搜集方法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5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5.6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满意度评价分析
        5.6.1 被访者情况分
        5.6.2 满意度评价分析
    5.7 舆情调查分析
    5.8 评价结论
第六章 基于多维评价的优化策略
    6.1 基于发展需求的空间优化策略
        6.1.1 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6.1.2 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6.2 基于社会影响的人文环境优化策略
        6.2.1 遗存本体保护
        6.2.2 工业文化传承
        6.2.3 园区安全管理
        6.2.4 公众参与
    6.3 基于业态活力的经济效益优化策略
    6.4 基于满意度评价的配套与景观提升策略
        6.4.1 配套设施
        6.4.2 绿化与景观设施设计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调查问卷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致谢

(8)后工业景观视角下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研究 ——以景德镇为民瓷厂景观更新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
        2.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框架
二、后工业景观相关基础概述
    (一)工业遗址概述
        1.工业遗产起源和定义
        2.工业遗址的概念
        3.工业遗址更新类型
    (二)工业遗产景观内涵
        1.工业遗产景观的定义
        2.工业遗产景观的构成
        3.工业遗产景观的特征
    (三)后工业景观内涵和发展历程
        1.后工业景观内涵
        2.后工业景观发展历程
        3.后工业景观研究价值
三、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的理论
        1.物质环境更新理论
        2.文化景观更新理论
        3.生态修复更新理论
    (二)工业遗址更新设计原则
        1.景观定位与城市发展规划的适应性
        2.文化的“原真性“保护
        3.艺术性与创造性结合
        4.生态环境修复
    (三)后工业景观视角下工业遗产更新设计新发展
        1.地域人文特征的活化
        2.工业遗址景观空间的活化
    (四)后工业景观视角下工业遗产更新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1.陶溪川·CHINA坊
        2. “大华1935”项目
        3.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
        4.铁西重型文化广场
四、后工业景观视角下的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策略
    (一)工业遗址废弃设施更新策略
        1.工业设施的保护
        2.工业设施的功能重塑
    (二)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1.景观生态的自我调节
        2.景观生态的弹性规划
    (三)文化意象的展示和营造策略
        1.塑造文化场景
        2.形成文化意象的空间
        3.开展文旅活动
五、景德镇为民瓷厂工业遗址更新设计实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2.项目区域与设计范围
        3.现状分析
    (二)设计总则
        1.设计理念
        2.设计策略
    (三)设计规划
        1.平面规划布局
        2.景观功能分区
        3.道路规划
    (四)景观更新设计方法
        1.废弃设施更新
        2.自然生态更新
        3.场地空间功能更新
    (五)文化传承设计方法
        1.场景再现
        2.场地文脉融入教育和实践
        3.多感官工业遗产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辽宁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文学贡献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小说创作
第二章 困境与破解
    第一节 底层工人的个体生存困境
    第二节 “工人共同体”的重建
第三章 辽宁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与“东北重构”
    第一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中的东北地域精神重构
    第二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中的东北地域形象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溃败的“东方鲁尔”
    第一节 集中爆发的“铁西三剑客”
    第二节 承载创伤的铁西叙事
    第三节 工业废墟中的城市赤贫者
第二章 铭写个人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个人故事背后的历史隐痛
    第二节 悬疑叙事下的历史重建
    第三节 未知的历史指向
第三章 介入时代的文学力量
    第一节 地域形象的重新建构
    第二节 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文学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改造“铁西”激活东北(论文参考文献)

  • [1]沈阳铁西区:奋力扛起振兴发展先行使命[N]. 金晓玲. 辽宁日报, 2021
  • [2]文本迷宫与重塑时代——作为象征的《石牢》与九十年代[J]. 周荣. 文艺论坛, 2021(06)
  • [3]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使命担当[N]. 叶青. 沈阳日报, 2021
  • [4]论“铁西三剑客”的东北书写[D]. 常青.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双雪涛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D]. 邓海燕. 江南大学, 2021
  • [6]中国建筑活化构想——以沈阳铁西旧工业区为例[J]. 娄子雯,陈勇,肖铭. 建筑与文化, 2021(06)
  • [7]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D]. 何大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后工业景观视角下工业遗址更新设计研究 ——以景德镇为民瓷厂景观更新设计为例[D]. 刘思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D]. 丁安琪. 山东大学, 2021
  • [10]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铁西叙事[D]. 常爱心.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改造“铁西”激活东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