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机有限公司

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机有限公司

一、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全建宇[1](2020)在《基于Verhulst灰色理论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风电接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速度也随之加快。现阶段各国对能源需求爆发式的增长,能源贸易已成为影响各国外交关系的重要原因。风力发电在改变我国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由于风电本身技术上的难题,给电网运行带来了许多风险,即风力发电有功输出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风电并网后,区域电网电能质量变差,很难实现电网的有效调峰,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诸多消极因素。如何选择更优风电场并网方案来减少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负面影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选取新规划的铁岭长发风电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风电接纳能力,并以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为例对该地区电网进行分析。选择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时要符合《2011年辽宁电网风电接入系统规划设计(讨论稿)》等规程的要求。准确的并网方案的选择和实施离不开准确的负荷预测及在此基础上电网电源与负荷的供受平衡分析。在分析该地区经济形势与负荷电量增长趋势时,本文通过研究并构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Verhulst灰色模型预测法对该地电网未来电力负荷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依靠准确的预测结果,合理的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选择合适的风电场并入地区电网接入点。通过对上述模型的研究,所提算法能够满足扩大风电出力情况下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从而为接下来风电并网方案选择分析提高信任度,然后就铁岭长发风电场接入电网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其次,计算扩大风电出力占比情况下的地区电力电量平衡情况。研究当地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并进行详细分析,计算中要根据地区的电力负荷预测的结果和电源装机规划进行铁岭地区电力平衡,其中火电机组按照满发以及当年实际的机组容量20%作为备用容量和厂用负荷分别进行电力平衡;考虑风电场处理的随机性,地区风电场按装机容量的10%出力参与电力平衡进行电力平衡计算,再通过对电力电量平衡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计算出铁岭电网目前的风电接纳能力。最后,本文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针对风电接入本地电网系统提出相应的接入方案,并通过潮流方式、接入点电压等级以及并网经济学方面进行比对,最终确定可以接受的接入方案,并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编制《中国版BPA潮流程序》(4.0版)计算地区电网潮流、“N-1”运行方式验证、各节点电压值等数据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在本文总结和展望中重新阐述所用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法。

赵洲[2](2020)在《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宁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更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工业发展在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今,辽宁省保留着大量的工业遗址,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价值,其中部分被公布为中国工业遗产,或者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但是还有很多的未认定工业遗产没有得到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以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历史学、遗产保护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辽宁工业遗产,建立工业遗产数据库,基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辽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以期从全面的范围统筹考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首先,探讨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趋势,界定了工业遗产研究的时间范围与空间范围,提出了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的内容框架。其次,梳理辽宁省工业发展历史,进行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调查,梳理出176个已公布确定的工业遗产,主要由工信部公布的国家工业遗产、科协公布的工业遗产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构成,提出工业遗产政策与保护制度缺乏、部分工业遗产遭到破坏与拆除、大量潜在工业遗产未被认定、遗产保护各自为政等现状问题。按照工业遗产的判定标准,又选取了潜在工业遗产174个,通过构建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这174个潜在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价与价值分级,筛选出89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接下来,登录265个工业遗产详细信息,建立辽宁省工业遗产地理信息数据库,分析了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成,并从历史年代构成、空间分布构成、遗产类型构成、遗产行业构成、保护级别构成、使用情况构成等六个方面进行工业遗产数据可视化分析。最后,通过建立的工业遗产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出辽宁省工业遗产三个层次的总体分布特征:沿三大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城市群空间格局、多个大型工业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并对三个层次下的具体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详细分析。根据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提出辽宁工业遗产的发展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辽宁进一步摸清工业遗产家底,总体掌握辽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臧红敏[3](2020)在《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文中认为开放式创新日趋明显的今天,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共享技术知识,平衡内外部创新资源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随着企业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的深入,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环节、作用机制也越来越复杂,亟需重新审视和思考。吸收能力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学者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吸收能力概念认识非一致性,使得吸收能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角色定位、作用机制也会存在差异性,尤其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更需重新认识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吸收过程内在规律,提炼吸收能力本质属性,以便企业更为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本文在传统吸收能力概念基础上,通过重新定义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吸收能力内涵,提出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视角出发,通过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网络关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结构方程、层次回归、门限回归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揭示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主要是第1章、第2章。运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等研究进展,为理论框架构建做准备。第二部分是理论模型和机理研究,主要是第3章、第4章。界定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通过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构建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突出行业属性、外部环境调节效应,开发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设计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是影响分析,主要是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外部环境调节效应以及门限回归验证行业调节效应。最后,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培育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合作关系、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且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影响程度较高。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负向和间接正向影响。这种差异性关键因素是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异质性作用机制。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合作关系对实际吸收能力影响程度更为明显,实际吸收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对潜在吸收能力影响程度更为明显,潜在吸收能力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程度最为深刻,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在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关系、企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关系中对实际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具有明显调节效应。中介机构在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中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的中介作用具有明显调节效应。此外,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受到行业属性约束。其中,中低技术行业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作用较高,尤其潜在吸收能力作用更高,而高技术行业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作用较低。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提出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重新定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吸收能力过程,结合其过程特点归纳提炼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即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其中潜在吸收能力体现吸收能力内化过程,实际吸收能力体现吸收能力外化过程。第二,构建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中介变量的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类型合作关系中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第三,开发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借鉴吸收能力现有中英文量表,重新设计衡量吸收能力双元属性量表,为后续吸收能力研究提供有效的测度工具。

胡慧欣[4](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34个行政区形成66条省级陆路边界,边界区域分布了849个县级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48%。省际的边界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投资的边缘区,在市场经济时期又是外商投资的边缘区,其统筹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在国家新一轮的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中,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发改振兴[2015]1488号)的文件中提出,“鼓励铁岭、四平、通辽等地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做大做强东北省际间经济发展带,培育后发优势区域”,该区域具有地域上的毗邻性、文化上的相近性、经济上的相似性,在东北地区处于承南启北,连东接西的重要战略区位,但目前经济发展表现出较明显的欠发达、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此,以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为例,重点研究省际边界区的空间协调。首先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及案例总结,建立省际经济协作区空间协作分析框架:边界效应转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起点,产业分工深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动力,交通设施互通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路径。然后基于流空间理论,分别选取“资金流”和“交通流”测度产业空间网络和交通设施网络特征,最后提出空间组织优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一是“资金流”视角下,铁岭在全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强于四平、辽源以及通辽,四平则强于辽源及通辽,而通辽由于其区位等因素与北京的企业关联紧密,可作为经济协作区内面向京津冀城市群交流的重要窗口。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内部呈现出网络化和双中心放射形的结构特征,跨行政区范围外的行政单元联系强度较弱。二是“交通流”视角下,从高铁流网络看,四平市位于东北地区交通网络的二级城市节点,铁岭市位于三级城市节点,通辽和辽源处于最低层级(五级)城市节点。从普铁流网络看,四平市位于东北地区交通网络的一级城市节点,铁岭市位于二级城市节点,通辽和辽源处于最低层级(五级)城市节点。从客运流网络看,四平市区和辽源市区位于交通网络的一级城市节点,铁岭市区和科尔沁城区位于交通网络的二级城市节点。从交通网络实际分布看,四地区的一级联系通道目前有待完善,主要是铁岭市与通辽市,二级交通网络通辽市需要继续完善,网络密度较低。三是建议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在产业功能、交通网络和空间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在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功能网络方面,建议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议向企业类型最全、分支企业最多的四平市集聚;装备制造产业建议向拥有机械制造总部和分支企业数量最多的铁岭市集聚;能源产业和医药产业建议向通辽市集聚,铁岭市承担风电能源产业;源市建议集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产业。在交通网络优化方面,建议提升通辽市、四平市和辽源市之间骨干交通的等级,强化四平市区、科尔沁区的中心交通可达性,增补四地区县旗之间的交通通道。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建议形成以四平市区为核心的五级空间网络节点,形成以四市城区为中心的五级空间联系通道。四是提出了“流空间”理论在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协作中的分析框架及实证思路,推动了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化,并在省际边界区产业协作及交通协同方面尝试了“流”空间的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

吴智辉[5](2019)在《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只有城镇和村庄融合一体发展,能够尽快破解现今城乡“二元”问题,构建一个城镇和乡村一体的格局。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需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即能解决乡村日趋严重的“乡村病”困境,又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基础。本文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为背景,探析小城镇镇村空间融合发展主要面临着镇区大量土地闲置、村庄大量宅基地闲置、生态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镇村融合发展失衡,空间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以工贸型小城镇即庆云堡镇为研究对象,将镇村空间分为产业空间、职住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作为切入点,探讨三个空间之间的融合现状、融合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以期为类似的小城镇的镇村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通过对镇村空间、城乡融合相关理论综述及三个空间要素解析,进而对庆云堡镇村空间分析切入点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及村民问卷调查,对庆云堡镇的现状概况及镇域产业、职住、生态的空间融合现状充分的介绍,分析三类空间的融合现象,进而对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进行评价,得出镇村空间融合度为基本融合型。其次,基于对镇村空间现状融合度评价及融合问题的提取,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三大空间融合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产业链的关联、产业对环境影响、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交通可达性、场强模型、生态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对镇村空间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后续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奠定基础。最后,小城镇是城乡居民从事二三产业及就近城镇化的基石,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策略的优劣涉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效果。根据前面的融合问题分析,针对问题和融合现状特征,对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提出相应的目标。结合融合问题及目标,提出三大融合策略即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三产融合程度;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策略。

于磊[6](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指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王春阳[7](2019)在《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形势越发紧张,能源短缺已经对人们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寻求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尽管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不可再生能源储量较低,如果不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必将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多种新能源发电类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清洁、可持续等明显优势,对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十分有利,因此,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广、获取容易,技术门槛较低的技术优势,随着世界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上升,其规模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本论文探讨了大容量光伏电站并网的技术特征和方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研究大容量光伏电站并网对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影响。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受气候、季节、天气等等原因影响很大,当地区电网中新能源占比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影响降低了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传统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很难解决光伏发电随机性的问题。本文以铁岭地区鸡冠山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为背景,通过对当地电网概况,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平衡,接入系统解决方案演示,电气计算等的综合分析等得出最优并网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讨论了光伏电站出力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给地区电网负荷预测带来的影响以及提高地区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的常用预测方法,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用于预测区域电网的短期负荷。为了提高光伏电站连接到电网后区域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经过与传统方法以及公司D5000系统负荷预测应用模块作对比,本文所提算法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光伏电站并网后导致的负荷预测准确率降低问题,在中国新能源项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大容量光伏电站的未来研究和项目实施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1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2篇。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孙晶皓[9](2018)在《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铁岭市在“沈铁工业走廊”建设的带动下,掀起了一轮工业园区建设的高潮,先后建设了9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夯实工业基础、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10多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铁岭市工业园区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长期积累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园区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运行效率不高、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干部队伍积极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本论文将国内、国外关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基础理论与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相结合,深入剖析其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省内类似地区的成功经验,研究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可操作的对策建议,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释工业园区的概念,辨析工业园区、开发区两个概念在本论文中的关系,以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内涵;对国内外在关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介绍展开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理论工具。第二部分,描述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以及现行的管委会管理体制;介绍锦州市和朝阳市在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方面的具体作法和成功经验。第三部分,运用相关理论工具,结合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实际,深入剖析其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部分,介绍锦州市和朝阳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分析两地经验对于铁岭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可借鉴性。第五部分,综合以上的分析研究,借鉴类似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针对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冯志峰[10](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二、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erhulst灰色理论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风电接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场研究现状
        1.2.2 负荷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集中式风电出力预测存在的问题
        1.2.4 分布式风电出力预测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风电接入能力计算因素分析
    2.1 风电场并网适应性分析
    2.2 大规模风电规划接入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2.2.2 风电场接入对电网电力平衡的影响
        2.2.3 风电并网中负荷预测的必要性分析与解决办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Verhulst灰色模型研究
    3.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Verhulst灰色模型的构建
        3.1.1 灰色Verhulst预测法原理
        3.1.2 电力负荷预测误差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3.1.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Verhulst灰色模型
    3.2 考虑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的铁岭地区负荷预测
        3.2.1 铁岭地区不同负荷预测方法算例结果比对
        3.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Verhulst灰色模型对当地负荷预测结果
        3.2.3 预测误差比对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风电接入方式综合方案评估研究
    4.1 风电场接入方案评估指标的建立
    4.2 风电场接入系统方式优选策略研究
        4.2.1 铁岭地区电网大规模风电场不同接入方式研究
        4.2.2 风电接入方式的选择对地区电网潮流的影响分析
        4.2.3 不同风电接入方案下电网接入容量与电网输电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日趋重视
        1.1.2 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摸清辽宁工业遗产家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2.2 挖掘辽宁工业遗产特色,传承辽宁省工业文化
        1.2.3 遗产区域视角进行研究,避免重复建设与竞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1.3.2 国内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1.3.3 辽宁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时间范围界定
        1.4.3 空间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法
        1.5.2 系统综合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综合价值评价法
        1.5.5 Arc GIS空间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辽宁省工业发展历史
    2.1 古代辽宁传统手工业发展历程(1840年以前)
        2.1.1 古代传统手工业时期(1840年以前)
    2.2 近代辽宁工业发展历程(1840—1948年)
        2.2.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40—1910年)
        2.2.2 民族工业兴起时期(1911—1930年)
        2.2.3 工业畸形发展时期(1931—1948年)
    2.3 现代辽宁工业发展历程(1949年—至今)
        2.3.1 现代工业发展时期(1949—2005年)
        2.3.2 现代后工业转型时期(2006年—至今)
    2.4 小结
第3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调查
    3.1 辽宁省工业遗产名录
        3.1.1 中国工信部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3.1.2 中国科协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3.1.3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
        3.1.4 其余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工业遗产
    3.2 辽宁省工业遗产现状问题
        3.2.1 工业遗产政策与保护制度缺乏
        3.2.2 部分工业遗产遭到损坏与拆除
        3.2.3 大量潜在工业遗产资源未被认定
        3.2.4 遗产保护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考虑
    3.3 小结
第4章 辽宁省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与分级
    4.1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判定标准
        4.1.1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选取标准
        4.1.2 潜在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4.1.3 潜在工业遗产价值分级标准
    4.2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的选取
        4.2.1 工业厂房类
        4.2.2 生产构筑物类
        4.2.3 矿区类
        4.2.4 生产辅助设施类
        4.2.5 相关社会生产配套设施类
    4.3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价
    4.4 潜在工业遗产资源价值分级
        4.4.1 工业遗产本体价值分级
        4.4.2 工业遗产再利用价值分级
    4.5 拟推荐的工业遗产
        4.5.1 作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4.5.2 作为优秀近现代建筑及重要史迹进行保护
        4.5.3 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
    4.6 小结
第5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建与可视化分析
    5.1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建立
        5.1.1 数据获取
        5.1.2 创建数据库
        5.1.3 数据录入
    5.2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库的构成要素
        5.2.1 中国工信部公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5.2.2 中国科协发布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5.2.3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
        5.2.4 拟推荐的工业遗产资源
    5.3 辽宁省工业遗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5.3.1 历史年代构成:1911—1948年间的工业遗产占比最大
        5.3.2 空间分布构成:辽中南城市群中的工业遗产占据主体
        5.3.3 遗产类型构成:厂房及主要工业设施占据遗产主体
        5.3.4 遗产行业构成:重工业工业遗产占主体
        5.3.5 保护级别构成:保护等级较均衡,尚存大量遗产未纳入
        5.3.6 使用情况构成:多数保持原有功能或置换,再利用较少
    5.4 小结
第6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6.1 辽宁工业遗产总体分布特征
        6.1.1 沿三大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
        6.1.2 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遗产区域空间格局
        6.1.3 多个大型工业遗产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
    6.2 沿三大铁路铁路线串联形成的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
        6.2.1 哈大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6.2.2 沈丹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6.2.3 沈抚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空间
    6.3 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遗产区域空间格局
        6.3.1 机械中心沈阳:三大板块、环绕老城
        6.3.2 港口城市大连:一廊贯穿、两区并进
        6.3.3 钢铁之都鞍山:工业带动、多矿点缀
        6.3.4 煤炭之都抚顺:一线串联、两区协同
        6.3.5 煤铁之城本溪:以产兴城、城区集聚
        6.3.6 煤炭之城铁岭:铁路沿线、一区独秀
    6.4 多个大型工业遗产集聚区形成的遍地开花空间格局
        6.4.1 东方的鲁尔:沈阳铁西工业遗产集聚区
        6.4.2 南满铁路附属地:沈阳奉天驿周边工业遗产集聚区
        6.4.3 民族工业的脊梁:沈阳大东区工业遗产集聚区
        6.4.4 东北地区出海口:大连湾工业遗产集聚区
        6.4.5 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集团工业遗产集聚区
        6.4.6 石油工业基地:抚顺浑河南岸工业遗产集聚区
        6.4.7 世界劳工史上的悲剧:本溪湖工业遗产集聚区
    6.5 小结
第7章 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发展策略
    7.1 辽宁省工业遗产状况回顾与思考
        7.1.1 工业遗产的保护状况
        7.1.2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状况
        7.1.3 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发展对策
        7.3.1 工业遗产廊道区域整体发展
        7.3.2 依托工业城市整体发展
        7.3.3 工业遗产集聚区重点发展
        7.3.4 工业遗产多种模式结合发展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2.1 基于数据可视化对辽宁省工业遗产进行研究
        8.2.2 从遗产区域视角分析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辽宁省潜在工业遗产资源分布表
    附表2:辽宁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得分表
    附表3:辽宁省工业遗产属性表
    附表4:辽宁省各城市工业遗产分布统计表
    附图1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2.2 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2.2.1 吸收能力概念演化
        2.2.2 吸收能力测量方式
        2.2.3 吸收能力影响因素
    2.3 企业创新绩效理论研究进展
        2.3.1 企业创新绩效
        2.3.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2.3.3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2.4 现有研究简要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
        3.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概念
        3.1.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分类
    3.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3.2.1 吸收能力概念
        3.2.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概念
    3.3 探索性案例分析
        3.3.1 案例选择
        3.3.2 案例企业发展历程
        3.3.3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3.3.4 模型阐释和研究发现
    3.4 理论模型构建
        3.4.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
        3.4.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4.1.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
        4.1.3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
        4.1.4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作用
        4.1.5 行业属性及外部环境调节效应
    4.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度
        4.2.1 问卷设计
        4.2.2 变量测度
    4.3 问卷的预调研
        4.3.1 预调研方法
        4.3.2 预调研数据收集
        4.3.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4.4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4.2 样本特征
        4.4.3 数据分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1.1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
        5.1.2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
        5.1.3 企业创新绩效
    5.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的验证
        5.2.1 数据的初步分析
        5.2.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分析
        5.2.3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分析
        5.2.4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分析
        5.2.5 整体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
        5.2.6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效用分析
    5.3 外部环境调节效应验证
        5.3.1 相关性分析
        5.3.2 回归问题检验
        5.3.3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5.4.2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关系讨论
        5.4.3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5.4.4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5.4.5 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中介作用讨论
        5.4.6 外部环境调节效应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吸收能力双元属性影响的行业效应
    6.1 门槛效应模型
    6.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2.2 变量定义和赋值
    6.3 模型效应检验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2 门槛效应检验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附录 辽宁企业创新伙伴合作关系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1.2 省际边缘区抱团突围
        1.1.3 国家发改委鼓励“四辽铁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3.2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的特征与趋势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相关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1.5.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4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流理论视角的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流
        2.1.2 流空间
        2.1.3 经济协作区
    2.2 相关理论
        2.2.1 流空间理论
        2.2.2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
        2.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3.1 兰斯塔德城镇密集区
        2.3.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2.4 分析框架
        2.4.1 边界效应转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起点
        2.4.2 产业分工整合是省际经济协作区边界效应转化的路径
        2.4.3 交通设施互通是省际经济协作区分工协作的保障
        2.4.4 “资金流”是产业空间网络演化的重要驱动指标
        2.4.5 “交通流”是交通设施网络演化的重要驱动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概况
    3.1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协作基础分析
        3.1.1 经济协作区的类型特征
        3.1.2 经济概况与产业基础
        3.1.3 优势产业分析
        3.1.4 产业价值区段分析
        3.1.5 四辽铁通交通现状
    3.2 “四辽铁通”的发展困境与协作需求
        3.2.1 “四辽铁通”在相关规划中的地位
        3.2.2 四平市发挥中心节点作用的需求
        3.2.3 沈阳大都市区向大都市带发展的需求
        3.2.4 内蒙古参与东北振兴的需求
    3.3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错位失调
        3.3.1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现状
        3.3.2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问题
    3.4 “四辽铁通”协作的重点及方向
4 基于“资金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空间网络组织研究
    4.1 基于企业关联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经济地位
        4.1.1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资金联系
        4.1.2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在区域范围内的资金联系
    4.2 重点产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2.1 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2.2 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交通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研究
    5.1 基于“交通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1.1 基于“高铁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1.2 基于“普铁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2 基于“交通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2.1 基于“客运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2.2 基于交通路网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3 本章小结
6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空间组织优化及政策导向
    6.1 省际区域协作分析框架
        6.1.1 省际区域协调的基本含义
        6.1.2 省际区域协调的内容选择
    6.2 省际区域协作目标策略
        6.2.1 省际区域协作发展目标
        6.2.2 省际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6.3 省际经济协作区空间布局
        6.3.1 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整合区域产业分工
        6.3.2 基于经济联系需求构建直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6.3.3 基于产业与交通优化完善协作区空间组织
    6.4 建立保障机制
        6.4.1 共同编制发展规划
        6.4.2 积极申报国家级园区
        6.4.3 建立交流平台与机制
        6.4.4 建立资金保障与利益协调机制
7 结论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企业名录及各地连通度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对“镇村空间”的发展高度关注
        1.1.2 新型城镇化从“物质空间”转向以“人”为核心
        1.1.3 城乡融合是庆云堡镇未来快速高效发展的重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镇村空间
        1.3.2 城乡融合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1.4.1 镇村空间研究综述
        1.4.2 城乡融合研究综述
    1.5 研究区域的界定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选择研究区域的理由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理论及概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2.1.2 产业融合理论
        2.1.3 职住平衡理论
        2.1.4 空间管制理论
    2.2 镇村空间融合要素解析
        2.2.1 产业空间要素
        2.2.2 职住空间要素
        2.2.3 生态空间要素
        2.2.4 镇村空间要素的融合形式
    2.3 镇村空间融合与小城镇发展的关联分析
        2.3.1 镇村空间融合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方向
        2.3.2 构建“产业融合”业态是小城镇发展的承载平台
        2.3.3 小城镇服务配套是镇村空间融合实现的前提
    2.4 镇村空间融合模式梳理
        2.4.1 以交通联系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2.4.2 以功能组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2.4.3 以空间缝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现状特征
    3.1 产业空间融合现状
        3.1.1 以种养业为主的融合规模较小
        3.1.2 以加工业为主的融合程度较深
        3.1.3 以旅游业为主的融合逐渐起步
    3.2 职住空间融合现状
        3.2.1 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3.2.2 通勤线路辐射较广
        3.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 生态空间融合现状
        3.3.1 镇村体系分布散乱
        3.3.2 社会生态环境失衡
    3.4 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评价
        3.4.1 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4 镇村融合度评价计算方法及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镇村空间融合问题分析
    4.1 产业链条高级化不足
        4.1.1 产业关联分析
        4.1.2 产业对环境影响分析
        4.1.3 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配
    4.2 职住通达程度较低
        4.2.1 交通可达性分析
        4.2.2 职住关系空间分析
        4.2.3 村民通勤特征分析
    4.3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4.3.1 生态敏感性分析
        4.3.2 生态承载总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策略
    5.1 融合目标
        5.1.1 镇区与农村区域的功能互补
        5.1.2 镇村的中心集聚和合理分散
        5.1.3 构建镇村一体化的区域层级
    5.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
        5.2.1 优化建设用地,引导村庄向干线集聚
        5.2.2 强化镇村联系,提升乡村道路的等级
        5.2.3 配置公共设施,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
    5.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三产融合程度
        5.3.1 “1+2”型联“3”盘活建设用地,提高建设增量
        5.3.2 “1+3”型融“2”发挥联动效应,平衡就业容量
        5.3.3 “1+2+3”型互动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多元空间
    5.4 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态共融
        5.4.1 创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5.4.2 打造全域绿色生态绿道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城镇化发展调查表
    附录C 企业就业农民工问卷调查
    附录D 大型企业深入访谈调查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光伏并网对地区负荷预测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做工作
2 鸡冠山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地区电网概况
    2.1 电力系统概况
    2.2 电力负荷预测
    2.3 电源建设安排及电力电量平衡
    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3 接入系统方案及相关电气计算
    3.1 接入系统形式及设备选型
    3.2 设备选型
    3.3 接入系统方案及潮流计算
    3.4 电力系统二次
    3.5 调度自动化部分
4 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影响分析
    4.1 常用预测方法介绍
    4.2 光伏并网短期负荷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及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工业园区概念
        1.2.2 工业园区与开发区概念辨析
        1.2.3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内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理论基础
        1.5.1 增长极理论
        1.5.2 新公共管理理论
        1.5.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现状
    2.1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2.1.1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2.1.2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发展资源优势
        2.1.3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管理体制演变进程
    2.2 铁岭市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现行管理体制
        2.2.1 园区管委会的属性
        2.2.2 园区管委会的职能
        2.2.3 各园区的机构设置
        2.2.4 各园区的人员配备
3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1.1 园区管委会职能模糊
        3.1.2 园区管委会运行效率不高
        3.1.3 园区管委会运行机制不顺畅
        3.1.4 园区管委会编制待遇缺乏保障
    3.2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园区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3.2.2 园区管理体制向传统回归
        3.2.3 园区级格设置不合理
        3.2.4 园区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
4 锦州市和朝阳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4.1 锦州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4.1.1 构建“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
        4.1.2 构建“管委会+公司”模式
        4.1.3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4.1.4 建立工资“能高能低”的薪酬机制
    4.2 朝阳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4.2.1 管委会和属地县(市)区政府交叉任职
        4.2.2 园区封闭运行
        4.2.3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4.2.4 创新薪酬分配机制
    4.3 锦州市和朝阳市改革经验对铁岭市的借鉴
        4.3.1 锦州市和朝阳市与铁岭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
        4.3.2 锦州市和朝阳市改革经验的启示
5 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建议
    5.1 加强法律建设和制度创新
        5.1.1 赋予工业园区管委会合理的法律地位
        5.1.2 明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功能定位
        5.1.3 完善工业园区管委会管理制度
    5.2 优化园区管委会组织结构
        5.2.1 推行园区与属地党委政府领导交叉任职
        5.2.2 规范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
        5.2.3 赋予园区管委会应有的管理权限
    5.3 提升园区管委会服务能力
        5.3.1 构建“管委会+公司”模式
        5.3.2 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5.3.3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铁岭市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负责人访谈提纲
附录B 锦州市和朝阳市经信委负责园区管理科室负责人访谈提纲
致谢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erhulst灰色理论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风电接入研究[D]. 全建宇.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辽宁省工业遗产空间格局研究[D]. 赵洲.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多类型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以吸收能力双元属性为视角[D]. 臧红敏. 辽宁大学, 2020(08)
  • [4]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D]. 胡慧欣.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D]. 吴智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7]鸡冠山光伏电站并网方案及其对负荷预测影响的研究[D]. 王春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铁岭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孙晶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发展中的铁岭清河电机有限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