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出陶瓷复合材料

美国研制出陶瓷复合材料

一、美国研制出一种陶瓷复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孙倩颖[1](2020)在《Al2O3、TiO2和MgO掺杂ZnO基导电陶瓷的制备以及结构和电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ZnO导电陶瓷的原料丰度高、成本低廉、无毒无害、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大的禁带宽度、高的激子束缚能、高的透明度和强的导电能力等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质,因此在传导电阻、导电薄膜靶材、电极材料、热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ZnO陶瓷的高导电能力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作为多晶结构的陶瓷材料,烧结获得的ZnO陶瓷内部的施主浓度、晶界结构、物相种类、结构无序程度等结构特征受到制备过程中的掺杂元素种类及含量、烧结方式、烧结气氛等参数的调控,并且这些结构特征共同协调影响着ZnO陶瓷的导电能力。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Al2O3、Ti O2和MgO掺杂的ZnO基陶瓷,通过改变掺杂剂的种类及含量、烧结气氛、烧结方式来调节电导率的变化,并从ZnO基陶瓷的物相结构、显微形貌、局部结构无序度、缺陷类型及分布的角度,分析调控ZnO陶瓷的结构及电导率的因素,从而建立起“制备-结构-性能”间的联系,指导ZnO基导电陶瓷的研发以及应用。本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创新工作及结果概述如下:1.烧结气氛是影响ZnO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分别在空气、氮气(N2)、一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体(CO+N2)的气氛中烧结制备了Al2O3、Ti O2和MgO共掺杂的ZnO基导电陶瓷,电导率按此顺序递增,且在CO+N2还原气氛中制备的ZnO陶瓷具有最高的电导率σ=1.5×105S·m-1以及正的阻温系数749ppm/℃。低氧分压的还原气氛能够提高Al、Ti在ZnO中的固溶度,进而提升施主缺陷含量,增加载流子的浓度;同时具有降低晶界受主缺陷、增加载流子迁移率的作用。此外,拉曼光谱、EPR和NMR的综合分析共同确定了Al Zn-Zni复合体缺陷为增强ZnO基陶瓷的导电能力的主要浅施主缺陷,且该缺陷的含量在还原气氛下烧结制备的陶瓷中达到最大,解释了高导电的原因。2.掺杂Al元素具有显着提高ZnO基陶瓷电导率的作用,因此需要分析Al元素对ZnO陶瓷微观结构和导电能力的作用。在CO+N2还原气氛下烧结制备了Al2O3的掺杂量分别为0.1 mol%、0.25 mol%、0.4 mol%和0.55 mol%的ZnO基导电陶瓷,探究了不同掺杂含量的Al2O3对ZnO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不同含量的Al2O3能够调节ZnO陶瓷内的浅施主Al Zn-Zni复合体缺陷的浓度、晶界的数量和Zn Al2O4尖晶石的含量,通过调控ZnO陶瓷的结构实现电导率的变化,且在Al2O3的最佳掺杂量0.25 mol%时实现了陶瓷内最佳的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进而获得到了最高的电导率1.52×105S·m-1。3.研究了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方式对掺杂0.25 mol%Al2O3的ZnO陶瓷的结构和电性能的作用,SPS方式能够增加Al在ZnO中的固溶度、减少尖晶石的含量,同时具有降低晶粒尺寸、增加晶界数量的作用。通过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的综合分析表明SPS方式能够增加结构无序度和浅施主Al Zn-Zni复合体含量,从而提高了ZnO陶瓷的电导率。4.通过改变Al、Ti和Mg离子的掺杂含量制备了具有不同组分的ZnO基陶瓷,用于探究Al、Ti和Mg掺杂元素对ZnO陶瓷的作用。不同的掺杂组合会很大程度地改变ZnO基陶瓷中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缺陷种类,进而影响着电导率的高低。Mg离子与Zn离子的相似性,使得掺杂后ZnO陶瓷的结构和电性能无明显变化;掺杂Ti离子后产生深施主Ti3+及过量的尖晶石,导致ZnO陶瓷的导电能力有所降低;基于浅施主Al Zn-Zni复合体缺陷能够增加传导电子的数量,掺杂Al离子的ZnO基陶瓷的导电性能大幅度提高。5.上述研究表明了掺杂Al的ZnO陶瓷中形成的浅施主Al Zn-Zni复合体缺陷是提高电导率的最主要因素。将ZnO导电陶瓷片加工成具有不同导电能力和不同颗粒尺寸的ZnO粉体,研究了与Al Zn-Zni复合体有关的奈特位移效应以及电荷离域程度和导电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高导电能力的大尺寸ZnO陶瓷颗粒构成的粉体中Al Zn-Zni复合体的浓度更高,离域电荷分布范围更广,从而间接地说明了ZnO陶瓷具有高电导率的原因。通过对Al元素的配位环境和电子缺陷结构及ZnO材料的局部无序度的分析,建立了Al掺杂ZnO的微观结构与电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王存英[2](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石益建[3](2020)在《轻质陶瓷纤维复合防弹结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快速打击和战场生存能力的需求,军用飞机亟需更强的防护性、机动性和灵活性。这对装甲防护提出更高的轻量化要求,在保证装甲原有的防护性能基础上,减轻防护装甲的重量。在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异形陶瓷结构和整体包覆结构的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轻质陶瓷复合装甲进行分析和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装甲轻量化的设计要求。本文为了满足抵御12.7mm穿甲燃烧弹的侵彻要求,设计了异形B4C陶瓷/超高分子聚乙烯/芳纶包覆三维立体结构。首先,介绍美军标准划分的防弹等级和轻质装甲防护的评价方法,接着对比了常用的抗弹陶瓷和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弹机理,从而选定了设计轻质陶瓷纤维防弹装甲的材料,推导了复合材料单胞与复合整体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计算单胞弹性常数的方法,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其次,分析了制式弹头在侵彻过程的效果,提出了异形陶瓷结构的方案。通过LS-DYNA对弹丸侵彻异形陶瓷/铝合金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验证了异形结构能够提高陶瓷复合靶板的防护性能,并确定了试验陶瓷的结构尺寸。针对侵彻试验中陶瓷层与背板之间易出现开裂、分离等破坏现象,提出了纤维包覆结构,目的是为了提高背板的支撑刚度,和分担弹丸的冲击载荷。最后,基于异形陶瓷结构和包覆结构,设计了复合异形陶瓷包覆结构侵彻试验。试验表明:纤维包覆结构能够减小层与层间开裂、分离的问题;碳纤维层合板比等面密度的铝合金或者钛合金/碳纤维层合板更适合作为复合装甲的背板材料;碳纤维层合板以剪切断裂和分层的形式破坏;在侵彻初期阶段异形陶瓷结构能加剧弹头的变形,减小制式弹侵彻能力。同时增大陶瓷耗能的区域,提高陶瓷结构的抗弹性能;弹着点靠近靶板边缘,防护性能下降。试验验证了异形陶瓷结构和包覆结构理论的正确性。根据异形陶瓷结构数值仿真的结果,提出了异形系数。

张红[4](2019)在《氮掺杂ZnO薄膜的缺陷调控与光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氧化锌(ZnO)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禁带宽度约为3.37 eV,且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 meV)和极其优异的光电性能,是制备高效紫外发光二极管、低阈值紫外激光器、紫外探测器的优选材料,也是继GaN之后光电材料领域的又一前沿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与GaN的早期研究类似,ZnO也遭受非对称性掺杂难题,n型材料容易制备;而稳定可靠的p型掺杂却始终难以实现,这已成为制约ZnO材料进一步发展及推进器件化进程的瓶颈性问题,也直接导致ZnO的p型掺杂研究进入了低谷期。但要弄清ZnO的p型导电的起源和关键影响因素,必须从更为基本的缺陷入手,因此,本论文以ZnO材料中缺陷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缺陷对光电特性的影响,期望获得缺陷的调控方法,以为未来解决p型掺杂难题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思路。本论文围绕ZnO的p型掺杂难题,以缺陷调控研究作为重点,首先研究了ZnO单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氧空位缺陷与光电磁特性,然后,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离子注入及后期热处理等方法,分别制备了N、In-N两类N基掺杂和In-Mg共掺ZnO薄膜,结合XRD、Raman、XPS、PL、SIMS、Hall、透光率测试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等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了ZnO材料中氧空位、N的复合缺陷、间隙锌缺陷、杂质N缺陷演化行为,探索了缺陷对ZnO材料光电磁等物理特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单晶中的氧空位缺陷与光电磁特性的影响。发现:未掺杂ZnO单晶具有典型的铁磁饱和行为,改变退火温度可有效调控ZnO单晶中氧相关缺陷的含量,ZnO单晶中观察到的d0室温铁磁性与表面氧空位缺陷密切相关;ZnO单晶的导电性能随退火温度增加而提高,主要来源于高温退火过程中Zni-VO浅施主复合体的形成,而不是VO缺陷或H杂质的激活;随退火温度增加,光学带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源于VO缺陷导致的降低作用与Burstein-Moss效应导致的增加之间的竞争。(2)结合N离子注入和后期热处理的优化实现了可重复的p型N掺杂ZnO薄膜。研究发现:p型区存在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的窗口,退火时间为5 min时,退火温度窗口为850950℃,其中,850℃下退火可获得最佳p型导电性能(空穴浓度、迁移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64×10166 cm-3、1.37 cm2V-1s-1和172.6Ω.cm),p型导电可维持1个月;而若退火温度过高,N杂质将不断向外扩散,导致VO施主型缺陷的产生和空穴浓度逐步降低。同时,研究发现:非轴向分布的NO-VZn浅受主复合体缺陷是导致N离子注入ZnO薄膜p型导电的一种新构型,其受主离化能约为127 meV。该项工作证实采用N离子注入方式是一种制备p型N掺杂ZnO薄膜的有效途径。(3)研究了表面C元素对N掺杂ZnO薄膜的晶体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发现:表面C会在ZnO膜中引起较大张应力,导致晶体质量衰退,但对薄膜光学带隙影响很小;C元素很容易与局域富N区域中的N原子结合形成C-N键,从而降低了N相关受主的浓度。因此,在晶界和表面处吸附的C杂质,很可能是导致难以实现高稳定p型N掺杂ZnO薄膜的重要原因之一。(4)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间隙锌(Zni)缺陷对p型ZnO:N薄膜导电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Zni缺陷容易处于八面体间隙位置,在室温环境下可“自由”迁移到NO-VZn复合体中的VZn位置,从而,破坏NO-VZn浅受主复合缺陷,降低ZnO:N的p型导电及稳定性。该项工作为深入理解Zni缺陷影响ZnO:N材料p型导电及其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5)结合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重点探讨了In-N共掺ZnO薄膜中杂质N的热稳定性和迁移行为,揭示了N相关缺陷的演化及与本征点缺陷VO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ZnO:In-N薄膜中N杂质的热稳定性较差,其局域化学状态强烈依赖于退火温度,存在两个明显的退火区间:在低温区(TA≤600℃)退火时,NO受主和分裂型间隙N(split-Ni)相互作用,形成(N2)O补偿性施主缺陷,使NO受主缺陷降低;而在高温区(TA>600℃)退火,薄膜表面附近产生的大量VO缺陷辅助了N杂质的向外迁移,从而,导致(N2)O施主的离解和局域N的缺失。In杂质有一定的提高N的热稳定性的作用,但作用远小于高温退火导致的杂质N的扩散和离解。(6)研究了Mg含量对In-Mg共掺ZnO薄膜结构、光学和电学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n掺杂会诱导产生更多的Zni相关浅施主缺陷,提供额外的电子,导致n型ZnO薄膜的导电性能提高;而Mg的引入可部分抑制Zni相关浅施主缺陷浓度的产生,但Mg的掺入会降低IMZO薄膜晶体,使杂质散射增强、迁移率下降。本文从退火温度影响ZnO中本征缺陷出发,深入研究了N相关缺陷的热稳定性和演化过程,深入讨论了本征的Zni、VO及表面C污染对NO-VZn的影响规律,并发现Mg掺杂具有降低ZnO薄膜中Zni缺陷浓度的作用。这些工作为深入理解Zni、VO及表面C污染影响ZnO:N材料p型导电及其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未来探索和制备高质量的p型N掺杂ZnO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值得说明的是,如何改善N杂质的稳定性仍是实现高稳定和高质量p型ZnO半导体需要攻克的核心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咸良[5](2019)在《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基防隔热组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对可重复使用氧化物陶瓷纤维隔热瓦的迫切需求,论文对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及其高发射涂层和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强度低、高发射涂层与纤维基体结构匹配性差、高温胶黏剂脆性大等问题,通过对莫来石微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的结构调控、高发射涂层组分调控和高温胶黏剂的晶须增韧,成功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防隔热组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作为热防护系统中最重要的隔热组件,如何保证材料低密度和低热导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的强度一直是热防护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本研究提出采用兼具流动性和耐温性的硅粉作为高温粘结剂,有效解决了SiO2粉体润湿性差和SiO2-B2O3粉体耐温性差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以硅粉为粘结剂,纤维与其质量比为1:0.25时,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出的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0.43 g/cm3)、低导热系数(0.091 W/mK)、高气孔率(85.25%)和高压缩强度(1.21 MPa)。2.论文从改善材料内部结构基元(单根莫来石纤维)的本征特性出发,提出采用莫来石纳米纤维来代替莫来石微米纤维制备新型高强度莫来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的设想。在莫来石纳米纤维制备阶段,针对目前莫来石纳米纤维耐温性能差的问题,首次提出基于聚甲基硅氧烷的双相莫来石纺丝前驱体的设计思路,成功实现了电纺莫来石前驱体的双相化。采用冷冻浇注工艺制备了莫来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通过调控甘油和琼脂糖的用量,成功实现了对材料各项物理性能的有效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当莫来石微米纤维多孔陶瓷和莫来石微米纤维多孔陶瓷的密度均为0.30 g/cm3左右时,莫来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的强度高达到1.61 MPa,约为微米纤维多孔陶瓷强度(0.73 MPa)的2倍。3.为了提高热防护系统隔热瓦表面的热辐射,降低系统表面温度,本章采用两步法在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表面制备了高发射率涂层。通过优化涂层结合剂的组成实现了涂层发射剂的全温域防氧化,制备出了结构致密、抗热震性优良,界面结合紧密、发射率高于0.89的MoSi2-硼硅玻璃基涂层。4.针对传统磷酸铝基耐高温胶的高脆性难以保证粘结部位在多应力冲击及热循环下的安全性,且传统增韧方式的强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莫来石晶须原位生长增韧磷酸铝基耐高温胶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经1300℃处理后,其强度和断裂位移相对于无晶须空白样分别提高了75%和156%,粘结强度提高到23.81 MPa,且断裂曲线上明显出现了近似屈服阶段。

向一辰[6](2019)在《(Mg2++M5+)(M=V、Nb、Ta)掺杂TiO2基陶瓷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产品微型化、集成化的发展,巨介电材料得到广泛的关注。近几年来,大量有关TiO2基陶瓷的掺杂研究的报道,发现掺杂TiO2基陶瓷的介电常数高(>104),温度稳定性与频率稳定性良好,且介电损耗低(<5%),其在电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同族元素(V,Nb,Ta)不同离子半径掺杂的思想,通过引入 Mg2+/Nb5+共掺 TiO2,制备(MgwNb2/3)xTi1-xO2(简称 MNTO,x=0.005,0.01,0.02,0.03,0.04,0.05)陶瓷;引入 Mg2+/Ta5+共掺 TiO2,制备(Mg1/3Ta2/3)xTi1-xO2(简称MTTO,x=0.005,0.01,0.02,0.03,0.04,0.05)陶瓷;引入 Mg2+/V5+共掺 TiO2,制备(Mg1/3V2/3)xTi1-xO2(简称MVTO,x=0.005,0.01)陶瓷。通过改变共掺元素的掺杂量,期望改变陶瓷材料内部的缺陷复合体浓度,从而获取介电性能优异的陶瓷样品。同时,对Mg2+/V5+共掺TiO2基介电陶瓷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研究不同烧结工艺对TiO2基陶瓷介电性能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系统研究了 MNTO,MTTO,MVTO陶瓷的烧结工艺,结论是:MNTO,MTTO陶瓷预烧温度为1 100℃,保温3h,烧结温度为1400℃,保温20h;MVTO陶瓷预烧温度为1050℃,保温3h,烧结温度为1400℃,保温10h。2.采用传统固相法成功制备MNTO,MTTO,MVTO陶瓷材料,样品均显示高介电常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降低,频率稳定性增强。当掺杂量为x=0.01时,MNTO陶瓷材料获得最佳的介电性能:10 kHz下,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r=12961,介电损耗tanδ=0.076。在-150℃至150℃温度范围陶瓷材料的△C/C25℃约为-1.3%~8.1%,具有较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当掺杂量为x=0.01时,MTTO陶瓷材料的相对介电性能最佳:10 kHz下,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17286,介电损耗tanδ=0.029。在-150℃至150℃温度范围MTTO陶瓷材料的△C/C25℃约为-1.3%~8.0%,具有较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当掺杂量为x=0.01时,MVTO陶瓷材料的相对介电性能最佳:10 kHz下,相对介电常数εr=6301,介电损耗tanδ=0.029。3.成功制备了(Mg1/3M2/3)0.01Ti0.99O2(M=V,Nb,Ta)陶瓷材料,样品均表现巨介电性(>5000),且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加材料的低频(<100kHz)介电损耗降低,且频率稳定性增强。(Mg1/3Ta2/3)0.01Ti0.99O2陶瓷材料相对介电性能最佳:10kHz下,介电常数£r=17286,介电损耗tanδ=0.029。同时根据材料XPS结果分析可知,不同离子半径元素掺杂并未明显改变Ti4+/Ti3+的比例,因此(Mg1/3M2/3)xTi1-xO2(M=V,Nb,Ta)陶瓷介电性能的差异性可能由于掺杂离子半径的增大使得陶瓷材料的晶格发生改变,造成非本征缺陷的形成,进而影响材料介电性能。进一步分析XPS结果可知,不同离子半径(Mg1/3M2/3)0.01Ti0.99O2(M=V,Nb,Ta)陶瓷材料中可能存在缺陷复合体:MgTi→TaTi、MgTi→Vo←TiTi等。因此,可以推断(Mg1/3M2/3)0.01Ti0.99O2(M=V,Nb,Ta)陶瓷材料的巨介电响应的机理主要为电子钉扎的缺陷偶极子效应(EPDD)。4.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成功制备Mg2+/V5+共掺(Mg1/3V2/3)xTi1-xO2(x=0.005,0.01)陶瓷材料,获得较好的耐击穿场强(>100kV/cm)性能,以及较好的剩余极化强度。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获得(Mg1/3V2/3)0.01Ti0.99O2陶瓷材料,10kHz下材料介电常数在1000以上,介电损耗小于5‰,保留了材料巨介电性的同时,MVTO陶瓷材料的耐击穿场强提高到110kV/cm。

杨宇[7](2019)在《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作为能源的高级利用形式,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常用的电介质薄膜介电常数较低,从而导致薄膜电容器的储能密度难以提升。论文主要探讨了高性能聚合物基电介质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高介电氟橡胶PPA提高聚丙烯(PP)的介电常数,发现PPA可以实现在PP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使得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均升高。当PPA的含量达到35 wt%时,102 Hz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达到了 2.8,另外在200 MV/m的场强下复合薄膜的放电储能密度达到1.21 J/cm3,是纯PP薄膜的2.2倍。(2)采用在PP基体中添加高介电纳米颗粒钛酸钡的方法来提高介电常数,为了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电击穿性能,引入了第三相橡胶相。实验发现无论是SEBS还是EPDM,对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和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击穿强度及储能特性均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当橡胶含量为10 wt%时,介电常数增加到3.1,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从277 MV/m分别上升到341 MV/m(SEBS/BT/PP)和315 MV/m(EPDM/BT/PP);当橡胶含量为15 wt%时,200 MV/m下的储能密度达到1.2 J/cm3左右。(3)利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聚氨酯(TPU)接枝在BT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高介电填料(TPU@BT)。实验发现TPU@BT的加入改善了 PVDF基体的介电性能。当TPU@BT纳米颗粒填充量为12 wt%时复合材料在102 Hz频率时其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3.5,这是纯的PVDF基体的1.5倍;储能密度提高到了 1.7 J/cm3。(4)将二异氰酸酯(MDI)接枝在BT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高介电填料,改善了 BT在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接枝MDI在BT纳米颗粒表面可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储能特性。当MDI@BT纳米颗粒填充量为12 wt%(102 Hz),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3.7,而纯PVDF的介电常数仅为8.2,储能密度提高到2.0J/cm3,另外与TPU@BT相比,相同条件下的MDI@BT可以有效抑制PVDF基复合材料充放电效率的下降。

张茂兰[8](2015)在《两种新型抗菌性哌嗪聚合物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细菌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面对致病菌的威胁,抗生素的使用必不可少。然而,随着细菌耐药性的愈演愈烈以及有效抗生素的日趋减少,开发不依赖于传统抗生素结构修饰或改造的新型抗菌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在比较了现有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后,选择高分子抗菌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哌嗪(P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为原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型哌嗪聚合物PE。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元素分析仪(EA)、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热重分析(TG)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对其基本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接着,考察了PE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及相应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然后,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FT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酶标仪、凝胶电泳等对PE的抗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SD大鼠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检测了PE的细胞毒性。在对PE的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后,本研究进一步将与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MGFCt24E引入到PE的分子结构中以期制备出另一种具有更小细胞毒性的新型抗菌性哌嗪聚合物PEM。对于所获得的产物,采用FTIR、NMR、EA、氨基酸分析仪(AAA)、DSC及TG等对其基本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然后,评价了PEM的体外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并与PE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最后,将两种新型哌嗪聚合物PE和PEM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的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支架进行复合,并对所得复合物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①以PA和EDTAD为原料通过一种简单且绿色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哌嗪聚合物PE:1)FTIR、13C NMR和EA的分析结果表明,PE分子中的PA和EDTAD基本以1:1进行反应,最后形成了两端为羧基封端的聚合物。2)热分析结果显示P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09℃,热分解温度为200℃。3)当PE溶液处于较低温度时,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会形成直径约为5μm的凝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45℃),该凝胶态逐渐转变为溶液态。②将新型哌嗪聚合物PE作用于E.coli和S.aureus,以考察其相应的抗菌性能,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细菌敏感性、MIC和MBC值,细菌生长抑制情况以及与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相关的游离细菌和粘附细菌的快速杀灭作用,细菌生物膜生长抑制情况等。除此之外,还考察了环境因素对pe抗菌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所示:1)与环丙沙星对照组相比,pe能够更好地抑制和杀灭e.coli和s.aureus,且其对e.coli的作用效果更明显。2)pe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值受到环境ph值和最初细菌接种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环境ph值的上升,pe对两种细菌的mic值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两种细菌初始接种量的增加,pe相应的mic值增大。3)pe能够显着的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具体表现为:与环丙沙星对照组相比,pe能够浓度依赖性的对游离细菌和粘附细菌起到更好的快速杀灭作用,且其对细菌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环丙沙星对照组相当。③将一定浓度的pe作用于e.coli和s.aureus一段时间后,采用sem和tem观察细菌形态的变化;采用ftir和uv检测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的改变;检测培养液中k+和mg2+的浓度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等以考察pe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检测菌体内dna的含量和破损情况以了解pe对细菌遗传物质的影响。结果如下所示:1)pe会直接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破坏其结构,并使得细菌内容物泄漏,dna丢失。2)pe会直接作用于细菌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发生断裂,并最终影响细菌的分裂增殖。④将pe与sd大鼠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检测其细胞毒性,具体包括pe对成骨细胞形态、铺展、增殖、周期、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所示:1)pe作用于成骨细胞4h后几乎不会对其铺展造成影响,而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到24h时,pe对成骨细胞铺展的影响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但是均优于环丙沙星对照组。2)pe会浓度依赖性地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主要作用方式包括:一、当pe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会对成骨细胞的铺展造成影响,并减少最初粘附的细胞数目;二、阻碍成骨细胞进入s期,堆积在g1期,从而出现g2/m期阻滞现象,并最终导致成骨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3)pe会浓度依赖性地影响成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和矿化,且其抑制作用小于环丙沙星对照组。⑤在系统地评价了pe的体外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后,以edc和nhs为缩合剂,将力生长因子mgf-ct24e引入到pe的分子结构中从而制备出了另一种新型哌嗪聚合物PEM:1)FTIR、13C NMR、EA和AAA的分析结果表明,MGF-Ct24E已经在PE中成功引入,且其含量约为1.39μmol/g。2)热分析结果显示PEM的Tg为36.56℃,热分解温度为315℃。⑥测试了PEM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并与PE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所得结果如下所示:1)与PE相比,PEM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值和MBC值有所增加,但是对应浓度的PEM却表现出了比PE更优的抗菌性能。2)SEM和TEM的结果显示,PEM与PE具有相似的抗菌机理,即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并使得遗传物质DNA发生断裂或呈现浓缩紧张态。3)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MGF-Ct24E的引入不仅会降低材料的细胞毒性,而且会发挥MGF-Ct24E相关的生物学功能。⑦将针状的HA和球状的HA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烧结,获得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多孔HA陶瓷支架,将PE和PEM分别与该支架进行复合后评价所得复合物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如下所示:1)FTIR和SEM结果显示,PE和PEM已经与多孔HA陶瓷支架成功复合。2)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能够显着的抑制或杀灭与其直接接触的细菌。3)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合物可以显着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总蛋白的分泌。

施申勇[9](2012)在《新型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瓷齿科材料不仅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耐磨损性,而且具有独特的美学性能,因而成为齿科修复材料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但陶瓷是脆性材料,其质硬且难于加工,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然而,随着玻璃渗透技术出现,全瓷齿科材料的临床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基于渗透技术的氧化铝/玻璃、尖晶石/玻璃渗透复合材料研究得比较深入,其力学性能已很难再进一步大幅提高。相变增韧的氧化锆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以其为基体的渗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本论文使用具有多粒径尺寸分布的3mo1%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3Y-TZP)粉体作为原料,制备得到孔隙率变化范围为9.8%-40.8%的多孔3Y-TZP陶瓷基体,研究了预烧温度及成型压力对3Y-TZP陶瓷基体性能的影响。论文中得到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合适气孔率的陶瓷基体,该基体具有较好的可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研究了不同配方的磷酸盐玻璃、镧铝硅玻璃及镁铝硅玻璃,根据不同配方玻璃的熔融范围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配方的磷酸盐玻璃、镧铝硅玻璃及镁铝硅玻璃作为渗透用玻璃。将自制的玻璃对3Y-TZP陶瓷基体进行渗透,研究了基体成型压力对渗透复合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渗透保温时间对3Y-TZP/玻璃气孔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完全渗透所需的保温时间。对具有较低渗透温度的磷酸盐玻璃渗透3Y-TZP陶瓷基体研究发现,磷酸盐玻璃中加入适当的ZrO2和Y2O3可有效的提高玻璃在渗透过程中与3Y-TZP陶瓷基体的化学相容性。所得磷酸盐玻璃在1100℃下对基体进行渗透3h,得到几乎完全致密的渗透复合体。磷酸盐玻璃渗透所得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净尺寸”成型能力,其渗透过程收缩率低于0.1%。它的力学性能较基体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力学性能未能达到临床应用要求。为了得到具有更高力学性能的渗透复合材料,本文对各方面性能均较好的镧铝硅玻璃进行了渗透3Y-TZP基体的研究。所得镧铝硅玻璃在1200℃下对3Y-TZP基体进行渗透4h,陶瓷基体中气孔几乎被玻璃所填充,所得复合体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710MPa和6.5MPa·m1/2,且渗透过程中收缩率仅为0.3%。所得复合体各项性能均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镁铝硅玻璃进行渗透3Y-TZP基体,1200℃下渗透6h后,基体中的气孔几乎都被玻璃所填充,渗透复合体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441MPa和5.9MPa·m1/2,其渗透过程中收缩率为0.6%。

要琦[10](2006)在《可注射原位复合胶原/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文中指出当代材料科学、医学和生物学的长足发展,使矫形外科也随之产生巨大变革:在修复材料的应用上,已从惰性材料发展到生物活性材料,乃至于以后者为框架或基底构建的组织工程材料,最终实现自体组织对植入体的完全替代;在操作技术上,则从创伤性手术向微创技术发展,以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医疗资源消耗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寻求能够满足上述发展要求的修复材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而在骨修复领域,可在位固化,具有骨诱导活性的可注射材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有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发展一种具有如下特性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可注射,可在位固化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可实现与其它生物活性材料的原位复合。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生物体骨组织的主要成份之一。已有研究将其与磷酸钙复合,以模拟自然骨的结构和组成,但通常采用预成型形式制备和使用,难于满足临床微创手术和在位修复成型的要求。本研究利用磷酸钙骨水泥可在位固化成型的基本特性,以TTCP-DCPD系统为基本体系,以体系的可注射性、固化时间、固化温度、酸碱度和力学性能等为指标进行配方和工艺优化,并与胶原原位复合,得到两种满足临床微创治疗

二、美国研制出一种陶瓷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研制出一种陶瓷复合体(论文提纲范文)

(1)Al2O3、TiO2和MgO掺杂ZnO基导电陶瓷的制备以及结构和电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ZnO导电陶瓷的结构与电学性质
        1.2.1 ZnO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1.2.2 ZnO导电陶瓷的结构
        1.2.3 ZnO导电陶瓷的电学性质
    1.3 ZnO导电陶瓷的缺陷和测试手段
        1.3.1 本征缺陷
        1.3.2 非本征缺陷
        1.3.3 缺陷测试方法
    1.4 ZnO基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1 ZnO基半导体的应用
        1.4.2 ZnO导电陶瓷的优越性
        1.4.3 调节ZnO陶瓷的导电性能的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测试设备
    2.1 样品的制备
        2.1.1 实验流程
        2.1.2 实验原料
        2.1.3 制备过程
    2.2 性能表征方式
        2.2.1 电导率测试(四探针法)
        2.2.2 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测试(PPMS)
        2.2.3 电子显微镜
        2.2.4 X射线衍射仪
        2.2.5 拉曼光谱仪
        2.2.6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2.2.7 核磁共振波谱仪
第3章 还原烧结气氛对Al_2O_3、TiO_2和MgO共掺杂Zn O陶瓷导电性能和微观结构的作用
    3.1 引言
    3.2 样品制备与表征
    3.3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分析
        3.3.1 物相结构
        3.3.2 显微形貌
    3.4 导电性能分析
    3.5 拉曼光谱的振动特征分析
    3.6 EPR分析的电子活性缺陷研究
    3.7 Al离子的局部环境探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Al_2O_3 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方式对Zn O基陶瓷的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与表征
    4.3 导电性能分析
    4.4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分析
        4.4.1 物相结构
        4.4.2 显微形貌
    4.5 拉曼光谱的振动特征分析
    4.6 Al离子的局部环境探测
    4.7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Al_2O_3掺杂的ZnO高导电陶瓷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4.7.1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
        4.7.2 导电性能
        4.7.3 拉曼光谱
        4.7.4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Al_2O_3、TiO_2和MgO的选择性掺杂对ZnO基陶瓷的结构和导电能力的影响
    5.1 引言
    5.2 样品制备与表征
    5.3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分析
        5.3.1 物相结构
        5.3.2 显微形貌
    5.4 陶瓷的电导率测试
    5.5 拉曼光谱的振动特征分析
    5.6 EPR分析的电子活性缺陷研究
    5.7 Al离子和Zn离子的局部环境探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Al_2O_3、TiO_2和MgO共掺杂ZnO的微观结构与导电能力的作用关系
    6.1 引言
    6.2 粉体样品加工方式及性能表征
    6.3 显微形貌及粒度分析
    6.4 XRD和拉曼光谱分析
    6.5 EPR分析的电子活性缺陷研究
    6.6 Al离子的局部环境探测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轻质陶瓷纤维复合防弹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轻质防护装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轻质装甲材料研究概况
        1.2.2 复合轻质装甲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轻质抗弹装甲防护材料
    2.1 轻质装甲评价等级和方法
    2.2 轻质抗弹装甲设计原则
    2.3 抗弹陶瓷材料
        2.3.1 陶瓷材料的抗弹性能
        2.3.2 影响陶瓷抗弹性能的因素
    2.4 纤维复合材料
        2.4.1 抗弹纤维复合材料
        2.4.2 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
        2.4.3 复合材料的周期边界
        2.4.4 复合材料平均弹性模量
        2.4.5 算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抗弹陶瓷的结构设计理论
    3.1 空腔膨胀理论模型
        3.1.1 准静态空腔膨胀理论模型
        3.1.2 影响空腔膨胀压力的因素
    3.2 弹丸冲击陶瓷简化模型
        3.2.1 波动方程
        3.2.2 简化陶瓷模型
    3.3 异形陶瓷抗弹理论
        3.3.1 弹头形状效应
        3.3.2 异形陶瓷结构设计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异形陶瓷数值仿真分析
    4.1 有限元基础理论
        4.1.1 动力学有限单元法
        4.1.2 直接积分法
        4.1.3 接触分析
    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4.2.1 Johnson-Cook材料模型
        4.2.2 Johnson-HolmquistⅡ材料模型
    4.3 异形陶瓷数值仿真
        4.3.1 弹丸与复合靶板模型
        4.3.2 弹丸速度分析
        4.3.3 弹丸/结构受力分析
        4.3.4 数值仿真结论
    4.4 异形陶瓷结构设计
        4.4.1 异形陶瓷结构确定
        4.4.2 异形陶瓷结构优化
        4.4.3 异形陶瓷复合包覆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复合异形陶瓷包覆结构侵彻试验
    5.1 试验靶板制备
    5.2 复合异形陶瓷包覆结构弹道试验
        5.2.1 试验过程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氮掺杂ZnO薄膜的缺陷调控与光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ZnO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2.1 ZnO的晶体结构
        1.2.2 ZnO的能带结构
        1.2.3 ZnO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1.3 ZnO的本征缺陷与掺杂研究现状
        1.3.1 ZnO本征缺陷的研究现状
        1.3.2 n型掺杂ZnO的研究现状
        1.3.3 p型掺杂ZnO的研究现状
        1.3.4 ZnO紫外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
    1.4 ZnO材料研究中存在的物理问题
        1.4.1 未掺杂ZnO的n型导电起源
        1.4.2 ZnO的d0室温铁磁来源争议
        1.4.3 ZnO的p型导电机制
        1.4.4 ZnO的p型导电稳定性问题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2 实验方法与原理介绍
    2.1 磁控溅射原理
    2.2 离子注入技术
    2.3 后热处理工艺
    2.4 主要检测手段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霍尔效应测试(Hall)
        2.2.3 拉曼光谱(Raman)
        2.2.4 光致发光谱(PL)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6 其它表征手段
3 热处理对ZnO单晶中氧空位及光电磁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细节
    3.3 退火温度对ZnO单晶中氧空位的影响
    3.4 退火温度对ZnO单晶室温铁磁特性的影响
    3.5 退火温度对ZnO单晶光电特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N掺杂ZnO薄膜中缺陷调控及p型导电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p型导电的实现
        4.2.1 样品制备
        4.2.2 退火温度对ZnO:N薄膜结构与光电特性的影响
        4.2.3 ZnO:N薄膜的p型导电机理的讨论
    4.3 表面C对N掺杂ZnO薄膜受主缺陷的影响
        4.3.1 样品制备
        4.3.2 表面C对ZnO:N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
        4.3.3 表面C对ZnO:N薄膜光电学特性的影响
        4.3.4 表面C对ZnO:N薄膜元素化学态的影响
    4.4 间隙锌缺陷对N掺杂ZnO体系中受主缺陷的影响
        4.4.1 计算参数
        4.4.2 间隙锌缺陷在ZnO体系中的存在形式
        4.4.3 间隙锌缺陷迁移行为对受主缺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In-N共掺ZnO薄膜中杂质N的缺陷热演化与迁移
    5.1 引言
    5.2 In-N共掺ZnO薄膜p型导电研究的前期结果
    5.3 In-N共掺ZnO薄膜中N杂质的迁移行为
        5.3.1 样品制备与计算参数
        5.3.2 退火温度对ZnO:In-N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
        5.3.3 退火温度对ZnO:In-N薄膜元素化学态的影响
        5.3.4 退火温度对ZnO:In-N薄膜中N杂质随深度分布的影响
        5.3.5 ZnO:In-N薄膜中N杂质的热扩散行为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In-Mg共掺ZnO薄膜中间隙锌缺陷的调控及光电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样品制备
    6.3 Mg浓度对ZnO:In-Mg薄膜元素化学态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6.4 Mg浓度对ZnO:In-Mg薄膜光致发光谱的影响
    6.5 Mg浓度对ZnO:In-Mg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
    6.6 Mg浓度对ZnO:In-Mg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基防隔热组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热防护系统发展史
        1.2.1 激波防热及热沉防热
        1.2.2 烧蚀防热
        1.2.3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
    1.3 刚性防热瓦防热结构
        1.3.1 隔热瓦
        1.3.2 气凝胶
        1.3.3 高发射涂层
        1.3.4 高温粘结剂
    1.4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高温粘结剂优化的莫来石微米纤维多孔陶瓷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实验表征
        2.2.3 实验过程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粘结剂种类对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2 硅粉含量对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密度和强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莫来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实验测试方法
        3.2.3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静电纺丝制备耐高温纳米莫来石纤维
        3.3.2 莫来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3.3 莫来石微米/纳米纤维多孔陶瓷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隔热瓦表面MoSi_2-硼硅玻璃基发射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表征测试方法
        4.2.3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MoSi_2-硼硅玻璃基发射涂层的形貌和物相分析
        4.3.2 抗热震性能对比
        4.3.3 1500℃耐高温性能对比研究
        4.3.4 涂层结合强度对比研究
        4.3.5 涂层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
        4.3.6 涂层发射率对比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莫来石晶须增韧磷酸铝基耐高温胶黏剂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表征测试方法
        5.2.3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耐高温胶的机械性能
        5.3.2 耐高温胶的成分演变
        5.3.3 耐高温胶的结构演变及晶须形貌观察
        5.3.4 原位生长晶须的增韧机制分析
        5.3.5 晶须原位生长晶须耐高温胶胶黏剂的实际应用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尺寸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基热防护组件制备工艺探索
    6.1 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
    6.2 高发射涂层
    6.3 耐高温胶黏剂
    6.4 防隔热组件展示
    6.5 本章小结
第7 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Mg2++M5+)(M=V、Nb、Ta)掺杂TiO2基陶瓷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介质的基本知识
        1.2.1 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1.2.2 介电弛豫
        1.2.3 极化机制
    1.3 TiO_2基掺杂陶瓷的研究进展
    1.4 巨介电陶瓷的制备技术
    1.5 本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第2章 陶瓷样品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2.1 陶瓷样品粉体的制备
    2.2 陶瓷样品的制备
        2.2.1 传统固相法
        2.2.2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2.3 陶瓷试样的结构表征
        2.3.1 陶瓷样品的密度
        2.3.2 陶瓷样品相结构的分析
        2.3.3 陶瓷样品热重分析
        2.3.4 陶瓷样品显微结构的表征
        2.3.5 陶瓷样品离子价态的分析
    2.4 陶瓷样品的电性能的测试
        2.4.1 陶瓷样品相对介电常数以及介电损耗
        2.4.2 陶瓷样品的介电温谱
        2.4.3 陶瓷样品的介电函数
        2.4.4 陶瓷样品的击穿场强
第3章 (Mg~(2+)+M~(5+))(M=V,Nb,Ta)掺杂TiO_2基陶瓷烧结条件研究
    3.1 前言
    3.2 陶瓷粉体的制备
    3.3 陶瓷样品的烧结条件
        3.3.1 MNTO陶瓷样品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的研究
        3.3.2 MTTO陶瓷样品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的探索
        3.3.3 MVTO陶瓷样品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的探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g~(2+)+M~(5+))(M=V、Nb、Ta)掺杂TiO_2基陶瓷电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Mg+Nb)共掺TiO_2基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的研究
        4.2.1 (Mg+Nb)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材料的相结构及显微结构研究
        4.2.2 (Mg+Nb)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
        4.2.3 (Mg+Nb)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温度稳定性研究
        4.2.4 (Mg+Nb)掺杂TiO_2基陶瓷高温介电响应的研究
        4.2.5 (Mg+Nb)掺杂TiO_2基陶瓷元素价态的分析
        4.2.6 本节小结
    4.3 (Mg+Ta)共掺TiO_2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的研究
        4.3.1 (Mg+Ta)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材料相结构及显微结构研究
        4.3.2 (Mg+Ta)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
        4.3.3 (Mg+Ta)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温度稳定性研究
        4.3.4 (Mg+Ta)掺杂TiO_2基陶瓷高温介电响应的研究
        4.3.5 (Mg+Ta)掺杂TiO_2基陶瓷元素价态的分析
        4.3.6 本节小结
    4.4 (Mg+V)共掺对TiO_2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的研究
        4.4.1 (Mg+V)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材料相结构及显微结构研究
        4.4.2 (Mg+V)掺杂量对TiO_2基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
        4.4.3 (Mg+V)掺杂TiO_2基陶瓷元素价态的分析
        4.4.4 本节小结
    4.5 不同离子半径(Mg~(2+)+M~(5+))(M=V、Nb、Ta)掺杂TiO_2基陶瓷材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4.5.1 相结构及显微结构研究
        4.5.2 不同离子半径离子陶瓷材料电性能研究
        4.5.3 不同离子半径掺杂对陶瓷材料元素价态的分析
        4.5.4 本节小结
    4.6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Mg~(2+)+V~(5+)掺杂TiO_2基陶瓷探究
        4.6.1 陶瓷样品的相结构、显微表征与密度分析
        4.6.2 陶瓷试样的电性能的测试
        4.6.3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能量储存
        2.1.1 热能储存
        2.1.1.1 相变热能储存
        2.1.1.2 非相变热能储存
        2.1.1.3 化学热能储存
        2.1.2 电能储存
        2.1.2.1 压缩空气储能
        2.1.2.2 水力储能发电系统
        2.1.2.3 重力势能储能
        2.1.2.4 液压活塞储能
        2.1.2.5 飞轮储能
        2.1.2.6 氢能储存
        2.1.2.7 电池储能
        2.1.2.8 超级电容器储能
    2.2 电介质材料储能
        2.2.1 介电常数
        2.2.2 介电损耗
        2.2.3 电介质储能
        2.2.3.1 电介质储能原理
        2.2.3.2 电介质储能密度
        2.2.3.3 电介质储能材料
    2.3 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
        2.3.1 逾渗型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2.3.2 无机陶瓷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2.3.3 小分子改性无机陶瓷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2.3.4 核壳结构型填料粒子/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2.3.5 全有机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2.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4.1 选题目的
        2.4.2 选题意义
        2.4.3 创新点
3 高储能密度的氟橡胶/聚丙烯复合材料薄膜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3.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3.3.2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耐电压能力的影响
        3.3.3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3.3.4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钛酸钡纳米颗粒/橡胶/聚丙烯三相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的介电和储能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4.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4.3.2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耐电压能力的影响
        4.3.3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4.3.4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聚氨酯包覆的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5.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核壳纳米颗粒TPU@BT的合成与表征
        5.3.2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5.3.3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5.3.4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特性
        5.3.5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氨基官能化的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6.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6.2.3 试验方法
        6.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核壳纳米颗粒MDI@BT的合成与表征
        6.3.2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6.3.3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6.3.4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特性
        6.3.5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两种新型抗菌性哌嗪聚合物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1 绪论
    1.1 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1.2 细菌耐药现状及机理
        1.2.1 细菌耐药现状
        1.2.2 细菌耐药机制
    1.3 抗菌材料的研发现状
        1.3.1 无机抗菌剂
        1.3.2 有机抗菌剂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2 PE的设计及制备
    2.1 前言
    2.2 PE的制备与纯化
        2.2.1 构建路线
        2.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PE的制备与纯化
    2.3 PE的分析表征
        2.3.1 FTIR分析
        2.3.2 NMR分析
        2.3.3 EA分析
        2.3.4 热性能分析
        2.3.5 凝胶表征
    2.4 实验结果
        2.4.1 FTIR分析
        2.4.2 NMR分析
        2.4.3 EA分析
        2.4.4 热性能分析
        2.4.5 凝胶表征
    2.5 讨论
    2.6 小结
3 PE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主要溶液的制备
        3.2.4 细菌的培养
        3.2.5 细菌对PE的敏感性检测
        3.2.6 PE的抗菌性能测定
        3.2.7 培养条件对PE抗菌性能的影响
        3.2.8 PE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3.2.9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细菌对PE的敏感性
        3.3.2 PE的抗菌性能
        3.3.3 培养条件对PE抗菌性能的影响
        3.3.4 PE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3.4 讨论
        3.4.1 PE对供试菌的抗菌性能
        3.4.2 PE对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3.5 小结
4 PE的抗菌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溶液的制备
        4.2.4 细菌的培养
        4.2.5 PE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4.2.6 PE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
        4.2.7 PE对细菌膜完整性的影响
        4.2.8 PE对细菌DNA的影响
        4.2.9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PE对细菌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4.3.2 PE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
        4.3.3 PE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4.3.4 PE对细菌DNA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供试菌的结构特征
        4.4.2 PE对细菌的作用机理推测
    4.5 小结
5 PE的细胞毒性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单体培养液的制备
        5.2.4 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5.2.5 PE对成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5.2.6 PE对成骨细胞增殖-毒性的影响
        5.2.7 PE对成骨细胞周期的影响
        5.2.8 PE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5.2.9 PE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
        5.2.10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原代成骨细胞的鉴定
        5.3.2 PE对成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5.3.3 PE对成骨细胞增殖-毒性的影响
        5.3.4 PE对成骨细胞周期的影响
        5.3.5 PE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5.3.6 PE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6 PEM的设计及制备
    6.1 前言
    6.2 PEM的制备与纯化
        6.2.1 构建路线
        6.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2.4 PEM的制备与纯化
    6.3 PEM的分析表征
        6.3.1 FTIR分析
        6.3.2 NMR分析
        6.3.3 EA分析
        6.3.4 氨基酸分析
        6.3.5 热性能分析
    6.4 实验结果
        6.4.1 FTIR分析
        6.4.2 NMR分析
        6.4.3 EA分析
        6.4.4 氨基酸分析
        6.4.5 热性能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7 PEM的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评价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7.2.3 主要溶液的制备
        7.2.4 细菌与细胞的培养
        7.2.5 PEM抗菌性能测定
        7.2.6 PEM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7.2.7 PEM抗菌机理初探
        7.2.8 PEM对成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7.2.9 PEM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7.2.10 PEM对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
        7.2.11 统计分析
    7.3 实验结果
        7.3.1 PEM的抗菌性能
        7.3.2 PEM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7.3.3 PEM抗菌机理初探
        7.3.4 PEM对成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7.3.5 PEM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7.3.6 PEM对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8 两种新型哌嗪聚合物的应用初探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8.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8.2.3 主要溶液的制备
        8.2.4 细菌与细胞的培养
        8.2.5 多孔HA陶瓷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8.2.6 聚合物-HA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8.2.7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
        8.2.8 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8.2.9 统计分析
    8.3 实验结果
        8.3.1 多孔陶瓷的表征
        8.3.2 复合材料的表征
        8.3.3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8.3.4 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8.4 讨论
        8.4.1 多孔HA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8.4.2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8.4.3 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8.5 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后续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撰写和发表论文情况
    B. 申请和授权专利情况
    C. 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9)新型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齿科材料概述
        1.1.1 金属修复材料
        1.1.2 高分子修复材料
        1.1.3 陶瓷修复材料
    1.2 各类全瓷制作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1.2.1 铸造玻璃陶瓷技术
        1.2.2 热压铸陶瓷技术
        1.2.3 粉浆涂塑陶瓷技术
        1.2.4 机械加工成型技术
        1.2.5 In-Ceram技术
    1.3 In-Ceram陶瓷材料
        1.3.1 渗透增强原理
        1.3.2 两种制作过程的In-Ceram全瓷冠比较
        1.3.3 陶瓷基体的研究现状
        1.3.4 渗透用玻璃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多孔3Y-TZP陶瓷基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多孔3Y-TZP陶瓷基体的制备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3Y-TZP粉体粒径分布
        2.4.2 预烧温度对陶瓷基体性能的影响
        2.4.3 成型压力对陶瓷基体性能的影响
        2.4.4 3Y-TZP基体显微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渗透用新型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渗透用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
        3.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3.3 磷酸盐玻璃的研究
        3.3.1 磷酸盐玻璃配方设计
        3.3.2 玻璃的熔制温度
        3.3.3 玻璃的熔融范围的测定
        3.3.4 玻璃的物理性能测试
    3.4 镧铝硅玻璃的研究
        3.4.1 镧铝硅玻璃配方设计
        3.4.2 玻璃的熔制温度
        3.4.3 玻璃的熔融范围的测定
        3.4.4 玻璃的物理性能测试
    3.5 镁铝硅玻璃的研究
        3.5.1 镁铝硅玻璃配方设计
        3.5.2 玻璃的熔制温度
        3.5.3 玻璃的熔融范围的测定
        3.5.4 玻璃的物理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玻璃渗透3Y-TZP全瓷齿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2 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4.3 磷酸盐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
        4.3.1 基体成型压力对磷酸盐玻璃渗透复合体强度的影响
        4.3.2 渗透保温时间对磷酸盐玻璃渗透复合体的影响
        4.3.3 磷酸盐玻璃渗透后陶瓷基体的物理性能变化
        4.3.4 磷酸盐玻璃渗透3Y-TZP陶瓷基体的显微结构及成分分析
        4.3.5 磷酸盐玻璃渗透3Y-TZP陶瓷基体相分析
    4.4 镧铝硅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研究
        4.4.1 基体成型压力对镧铝硅玻璃渗透复合体强度的影响
        4.4.2 渗透保温时间对镧铝硅玻璃渗透复合体的影响
        4.4.3 镧铝硅玻璃渗透后陶瓷基体的物理性能变化
        4.4.4 镧铝硅玻璃渗透3Y-TZP陶瓷基体的显微结构、成分及相分析
    4.5 镁铝硅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研究
        4.5.1 基体成型压力对镁铝硅渗透复合体强度的影响
        4.5.2 渗透保温时间对镁铝硅渗透复合体的影响
        4.5.3 镁铝硅玻璃渗透后陶瓷基体的物理性能变化
        4.5.4 镁铝硅玻璃渗透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显微结构及成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10)可注射原位复合胶原/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骨修复材料研究现状
        1.1.1 金属材料
        1.1.2 高分子材料
        1.1.3 生物陶瓷材料
        1.1.4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1.2 磷酸钙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研究现状
        1.2.1 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基本原理
        1.2.2 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状况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原料磷酸四钙(TTCP)粉料制备及工艺优化
    第一章 TTCP 制备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1.2.1 TTCP 制备途径
        1.1.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1.1.2.3 红外光谱(FTIR)测试
        1.2 结果与讨论
        1.2.1 固-固相反应法和湿法反应法制备的比较
        1.2.2 煅烧时间的选择
        1.2.3 阶段反应条件确定
        1.2.4 本文制备TTCP 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 微波煅烧制备TTCP 的初步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煅烧方式
        2.1.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煅烧过程的比较
        2.2.2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本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胶原/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一章 磷酸(H3P04)为液相的胶原/磷酸钙复合体制备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1.1.1.1 固相粉料
        1.1.1.2 液相溶液
        1.1.2 方法
        1.1.2.1 “均匀设计实验”优化CPC 配方
        1.1.2.2 CPC 的制备
        1.1.2.3 固化时间、温度和固化过程pH 值测定
        1.1.2.4 力学强度
        1.1.2.5 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
        1.1.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孔隙率测定
        1.2 结果与讨论
        1.2.1 CPC 配方的优化
        1.2.2 体系的固化时间、温度与pH 值变化
        1.2.3 体系抗压强度
        1.2.4 XRD 分析和FTIR 测试结果
        1.2.5 样品形态观察与孔隙率测定结果
        1.3 小结
    第二章 磷酸钠盐为液相的胶原/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1.1 固相粉料
        2.1.1.2 液相溶液
        2.1.2 方法
        2.1.2.1 “均匀设计实验”优化CPC 配方
        2.1.2.2 CPC 的制备
        2.1.2.3 固化时间、温度和固化过程pH 值测定
        2.1.2.4 力学强度
        2.1.2.5 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
        2.1.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孔隙率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CPC 配方的优化
        2.2.2 体系的固化时间、温度与pH 值变化
        2.2.3 体系抗压强度
        2.2.4 XRD 分析和FTIR 测试结果
        2.2.5 样品形态观察与孔隙率测定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胶原/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方法
        3.1.2.1 样品制备
        3.1.2.2 细胞相容性评价
        3.2 结果
        3.2.1 细胞增殖MTT 法测定结果
        3.2.2 ALP 活性测定结果
        3.2.3 材料表面细胞黏附的微观情况
        3.3 小结
    本部分小结
全文总结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美国研制出一种陶瓷复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 [1]Al2O3、TiO2和MgO掺杂ZnO基导电陶瓷的制备以及结构和电学性能的研究[D]. 孙倩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03)
  • [2]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3]轻质陶瓷纤维复合防弹结构设计研究[D]. 石益建.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氮掺杂ZnO薄膜的缺陷调控与光电特性研究[D]. 张红. 重庆大学, 2019(01)
  • [5]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基防隔热组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咸良. 天津大学, 2019(01)
  • [6](Mg2++M5+)(M=V、Nb、Ta)掺杂TiO2基陶瓷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D]. 向一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D]. 杨宇.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8]两种新型抗菌性哌嗪聚合物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D]. 张茂兰. 重庆大学, 2015(07)
  • [9]新型玻璃渗透多孔3Y-TZP陶瓷全瓷齿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施申勇. 东华大学, 2012(07)
  • [10]可注射原位复合胶原/磷酸钙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D]. 要琦.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美国研制出陶瓷复合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