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处理水的物理效应及其影响分析

磁处理水的物理效应及其影响分析

一、磁处理水的物理作用及其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婉然[1](2017)在《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有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同时也含有Cd、Pb、Zn等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将污泥中的重金属去除,则可将污泥用于农业用途,将污泥资源化利用。电动力法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具有重金属污染物可回用、处理较彻底等优点。而利用磁化电动法在外加磁场下发生的电动力过程允许较大的电流密度,对某些金属可提高其去除率。因此,本文探究电动力法以及磁化电动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重金属的去除效率,优化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电动力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包括电解时间、电压、pH值、循环阴极电解液、搅拌污泥和极板面积;第二部分探究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包括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实验结果显示,延长电解时间、增强电解电压、降低污泥初始pH值、控制阴极电解液pH值、不搅拌污泥、增大极板面积可有效增强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其中,污泥初始pH值是影响重金属去除率的重要因素。电动力法中,当污泥初始pH=3时,Cd、Pb、Zn的去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5.77%、31.14%、85.36%,各重金属剩余量均符合污泥农用标准的规定。磁化电动法可有效优化电动处理效果,提高重金属去除率。当磁场强度为9.5mT、磁场方向垂直时,Cd、Zn去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96.62%、88.84%,Pb的去除效果无明显改善。

韩星航[2](2016)在《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是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采用强化混凝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一些复杂水质的混凝效能,改善出水水质,降低处理成本。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效能。电磁场会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明显影响,对絮凝过程也会起到强化作用。电磁混凝技术就是将电磁作用和混凝工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磁作用特性和混凝工艺特点,以求达到良好混凝效果的处理方法。本课题采用外加电磁场对混凝过程进行磁化处理,研究电磁作用对混凝过程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可变电磁场对回流污泥、待处理原水和混凝剂分别进行磁化处理,再进行混凝试验,对比分析了各种磁化方式的混凝效能和絮体特性,研究了磁场强度、磁化时间等因素对混凝效能和絮体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出最佳磁化方式和混凝条件,为电磁强化混凝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对磁化参数优选的结果表明,磁场强度方面,采用16.88mT磁场强度对混凝效果影响最大,效能最好,絮体特性变化最明显,较小的磁场强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有限;磁化时间方面,最佳磁化时间为5min,超过5min磁化时间的混凝效果与5min相比并无明显改善;磁化对象方面,磁化污泥对混凝效能的提升要高于磁化原水和磁化混凝剂,尤其是在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上,与非磁化条件相比可以提高32.4%,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对细菌总数灭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磁场会对水中细菌总数产生明显影响,污泥经磁化后混凝沉后水中的细菌总数明显减少,在16.88mT磁场下磁化5min时灭活率可达到最佳的85%,具有非常明显的微生物灭活率,表明电磁作用有效改善了回流污泥混凝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富集和浓缩对饮用水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为电磁混凝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对絮体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污泥、磁化原水、磁化混凝剂,均会对混凝过程中的絮体特性产生显着影响,使混凝过程中水的Zeta电位升高。磁化后的絮体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粒径分布更趋于集中,絮体结构也更加规则,其中磁化污泥条件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特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磁化原水条件,再次为磁化混凝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电磁污泥回流混凝工艺可以提高混凝效能,改善絮体特性,对水中细菌也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

唐璠[3](2015)在《磁场辅助沉淀池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国内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总量不断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污水处理技术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涌现了很多新方法和手段。利用磁场强化沉降污(废)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污染物)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磁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其在处理过程中能耗低、易于操作、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本研究在传统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磁场和平流式沉淀池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磁场辅助沉淀系统,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试验。通过模拟沉淀试验,验证了磁场辅助沉淀法处理废水的可行性;通过有无磁场辅助作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通过沉淀系统的单因素试验,详细的探讨了沉淀系统处理效果与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通过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正交试验,探讨了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磁场辅助沉淀系统处理废水是可行的。(2)有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较无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水力负荷、进水悬浮物浓度和沉淀时间等对悬浮物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所以影响沉淀处理废水试验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3)在磁场辅助沉淀系统中沉淀池的水力负荷是影响悬浮物处理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则是悬浮物的进水浓度,最后是沉淀时间,而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和悬浮物的进水浓度是影响浊度处理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则是沉淀时间。得出磁场辅助沉淀系统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水力负荷Q=0.1m3/m2·h、悬浮物进水浓度C=100mg/L、沉淀试验时间T=30min,此时悬浮物和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4)本设计磁场辅助沉淀装置应用于长沙某电子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试验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南月伟[4](2015)在《变频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国内一些油气田,如中原油田、江汉油田、长庆油田等,它们一些油气井管道结垢的主要成分是NaCl。由于NaCl稳定的化学性质,NaCl盐垢很难用化学方法清除。但是根据一些理论和NaCl溶液本身的性质,可以推断变频电磁场能够有效的减少NaCl结晶析出。本文主要工作是,研究受到不同频率、电流或波形的电磁场处理后,NaCl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挥发而析出NaCl晶体的析出量的变化,放置入NaCl溶液的NaCl盐块的被溶解质量的变化,由于电磁场处理而使NaCl溶液内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而在宏观上表现的表面张力系数的变化、电导率的变化和NaCl液滴挥发后的剩余的NaCl晶体的结晶图案的变化,以及受电磁场处理后NaCl溶液的激光拉曼荧光光谱所发生的变化。在这六个方面的基础上,分析变频电磁场的频率、电流或波形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对于频率实验,正弦波频率选取25kHz,方波频率选取20-25kHz时,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最大:NaCl溶液蒸发析出的结晶晶体质量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减少的幅度最大(正弦波-28.57%,方波-20.00%),NaCl溶液对Na Cl盐块溶解的质量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增加的幅度最大(正弦波17.08%,方波6.67%),NaCl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增大的幅度最大(正弦波7.35%,方波3.89%),NaCl结晶图案排列受电磁场的影响而趋向于聚集,方波的拉曼散射强度IR增大的幅度最大(六个拉曼峰IR变化率分别为1.09%,1.04%,1.03%,1.13%,1.06%,1.53%)。其原因推测是25kHz是特定频率,可能引起了NaCl溶液的共振。在该频率下,电磁场对NaCl溶液的影响被放大。(2)对于电流实验,随着电流的增大至仪器允许的最大电流1.4A,抑制NaCl晶体析出的能力增强(正弦波-18.18%),溶液溶解NaCl盐块的能力增强(正弦波13.23%,方波4.60%),表面张力系数增大(正弦波1.66%),拉曼谱的谱峰增大(正弦波三个拉曼峰IR变化率分别为1.17%,1.18%,1.20%)。如果要增强电磁场对NaCl溶液的影响,增加NaCl的溶解度,那么需要增大对应的电磁场的电流值。由于电流越强,电磁场对NaCl溶液的影响就越强,NaCl溶液各项属性的变化就越明显。(3)对于25kHz1.0A的波形实验,如果要电磁场处理使NaCl溶液结晶过程尽量被抑制,则波形可以相对于三角波,选取正弦波和方波更合适。

魏刚[5](2013)在《外加磁场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煤矿矿井水处理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因而采用不同技术来提高矿井水处理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研究了外加磁场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以期为矿井水的处理提供参考。考察了磁场对矿井水表面张力及电导率的影响,磁场对聚合氯化铝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0.0T~0.3T之间时,矿井水的表面张力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磁场强度为0.3T~0.5T之间时,矿井水的表面张力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上升;在磁场强度为0.0T~0.5T之间时,矿井水的电导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电导率达到14.8ms/cm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电导率保持不变;在磁场强度为0.0T~0.5T之间时,聚合氯化铝溶液的电导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电导率达到24.5ms/cm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电导率保持不变。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磁化矿井水的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间以及混凝剂的添加量对矿井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0.35T、磁化时间为4min、混凝剂的添加量为3ml/L的最佳条件下,矿井水的浊度从200NTU降至0.85NTU。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磁化聚合氯化铝的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间以及混凝剂的添加量对矿井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0.35T、磁化时间为5mmin、混凝剂的添加量为6m1/L的最佳条件下,矿井水的浊度从200NTU降至1.37NTU。考察了磁化矿井水、磁化聚合氯化铝和未磁化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磁化矿井水的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出水浊度可降至0.85NTU, CODcr可降至10mg/L

姬文晋,黄慧民,邓爱华,刘德飞[6](2008)在《磁处理技术降解有机污水》文中认为磁处理作为一项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的技术,在工农业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本文概述了磁处理降解有机污水的实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

张殿斌[7](2008)在《磁化—振动增注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渗透(或特低渗透)油田储层孔隙通道非常细小,与一般中、高渗透油层相比,在相同压力梯度下,渗流速度会大大减小。这种低渗透油藏,采用常规的增注方法,如压裂、酸化等均不能满足油田增注需要,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针对这种现场实际情况,本文在前人的磁化、振动增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这两种方法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室内以人造岩心模拟地层、用配制的矿化水模拟地层水、用电磁阀模拟井下振动器,分别在无增注作用、振动作用与磁化—水力振动联合作用下进行对比实验,以探讨磁化-水力振动联合使用的可行性。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低频水力振动可作为短期内迅速增注的手段,在大排量和低频率下效果尤为突出。磁化增注的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在实验过程中应增加磁化时间,以利于磁化作用的充分发挥。磁化和水力振动这两种增注方法联合使用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保持增注的连续性。

付守琪[8](2007)在《外加磁场对矿井水混凝沉淀影响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其中矿井水的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采用不同技术来提高矿井水处理的综合效益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找到利用磁技术处理矿井水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已有检索文献和实际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设计,接着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修改,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情况和检索文献中的资料得出论文的结论,为今后利用磁技术研究矿井水处理提供探索性数据和建议。为提高矿井水资源化水平,以水与废水磁技术处理为基础理论,针对矿井水污染特征,设计矿井水单一磁化处理、矿井水磁化、混凝处理等试验,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新技术。经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0—0.5T场强的磁场作用下,矿井水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变化趋势相异。磁化后,矿井水的表面张力有下降趋势,电导率有上升趋势。(2)、在0—0.5T场强作用下,无絮凝剂作用的矿井水磁化后,处理效果不明显,大部分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技术可促进矿井水的沉淀处理。(3)、在0—0.5T场强作用下,添加絮凝剂的矿井水的混凝沉淀效果比较好,且对絮凝剂、矿井水两者均磁化的组合处理技术,对矿井水的处理最为有效。本文首次探索矿井水磁化处理的新思路,研究结论可为矿井水的高效资源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晋芳伟[9](2007)在《梯度强磁场对铝硅过共晶合金凝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梯度强磁场对合金产生驱动力,在这一驱动力作用下合金凝固组织发生很大变化,如初生相晶粒迁移等,对此研究可为制备自生复合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开辟新的途径,也为金属熔炼中去除夹杂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深入研究磁场影响析出相粒子的迁移、细化和分布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业常用的过共晶Al-Si合金为对象,开展了梯度强磁场下合金凝固规律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实验研究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初晶硅颗粒在梯度强磁场下的迁移行为,特别注意了分别考察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的各自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磁场梯度一定,磁场强度只有达到某一特定值时,初晶硅的迁移才会发生。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初晶硅发生迁移并形成偏聚层。但当磁场强度超过某一值后,磁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对初晶硅迁移的影响变小,表明磁场强度的影响趋于饱和。保持磁化力基本相同,磁场强度增大,迁移程度减小,表明静磁场对初生相的迁移有阻碍作用。磁场强度不变,随着磁场梯度的增大,初晶硅的偏聚量增加,晶粒尺寸变小。理论分析得到熔体的有效粘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η′=η+kBz2,理论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论文第二部分对强梯度磁场下金属熔体中析出相晶粒迁移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求解了上述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得到迁移速度的解析解和迁移距离的分析解,分别为:定义了晶粒的迁移率,并导出其表达式,即:上式说明,迁移距离和迁移率与磁场分布密切相关。凝固过程中淬火实验结果表明:晶粒半径大于等于40μm的初晶硅在120s内大部分完成迁移,与理论计算吻合。本文第三部分实验研究了磁场强度和恒温时间对半熔态Al-18%Si合金中偏聚初晶硅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磁场时初晶硅为粗大的板条状或五星状,施加梯度磁场时偏聚初晶硅呈弥散分布的等轴多边形,初晶硅显着细化。当磁化力维持不变时,偏聚初晶硅晶粒尺寸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晶粒数量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强磁场影响Si原子扩散。对磁场抑制扩散及初晶硅的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导出了扩散系数以及晶粒受到的排斥力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为: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实验发现,偏聚层中硅颗粒分布均匀,其间距相近。建立了硅颗粒的分布的模型,得到了偏聚初晶硅晶粒间距与磁场的关系,即:结果与实验吻合。表明偏聚初晶硅晶粒间的磁排斥力与晶粒的磁化力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初晶硅的均匀分布。论文第四部分研究了强磁场对全熔态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硅及共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梯度磁场时,全熔态凝固的初晶硅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但没有形成偏聚层,原因是合金处于半固态的时间较短,初晶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迁移,和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无磁场时初晶硅沿试样周边析出,施加恒定磁场时,初晶硅基本上分布于整个试样截面,磁场强度为7T时,析出的初晶硅尺寸较小。对磁场影响初晶硅形核率进行理论分析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初晶硅形核率有极值存在,可定性地解释实验结果。金相分析表明共晶组织层片间距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磁场抑制对流和扩散。用扫描电镜对共晶硅进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无磁场时为粗短棒状,分布稀疏;施加5~12T恒定磁场时,共晶硅为细而长的棒状、分布密集,预示强磁场细化了共晶硅。测定铝硅合金在不同磁场条件下的凝固曲线,结果表明磁场对合金降温速度没有影响,表示实验中磁场对传热影响很小,可忽略。因此,初晶硅和共晶硅的细化不是降温速度方面的原因所产生的,进一步表明磁场导致扩散降低,从而使组织细化。凝固曲线的测定还表明,施加恒定强磁场和梯度强磁场时,共晶凝固点的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原因是磁场影响形核率,使共晶硅析出量增大,改变了共晶凝固点的成分。本文最后还阐明了梯度磁场下初生硅颗粒生长的基本规律。在梯度磁场中,当硅颗粒因磁化力的作用聚集但不接触聚合时,在长大过程中迅速消耗周围硅溶质,因而难以长大;当硅颗粒不发生聚集时,因周围硅溶质供应充足,因而硅颗粒充分生长,形成粗大硅颗粒。

查振林[10](2005)在《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离子的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但是,当今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可用淡水资源正在逐渐枯竭并普遍受到人为污染,全世界正面临着可用淡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目前为缓解淡水资源的短缺,人们正进行大量的研究,其主导方向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使其恢复其原有利用价值,重新应用到人的生活和生产中,另一方面即是不断开发新的淡水资源,以弥补淡水资源总量不足。 本文综合以上两个发展方向,提出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盐离子的新设想,研究并自制了实验装置。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并确定了电极、电场、处理溶液流量、浓度以及磁场形式和磁场强度等因素对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盐离子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场在本研究现有的试验装置、试验范围和试验条件下,对电吸附去离子辅助效果不大,但电场本身的吸附效果却很明显。在试验中,对电场而言所获及的最佳操作条件为:采用石墨电极,电极间距3mm,直流电压3.5V,电流密度2.08~2.89A/m2,溶液流速1.25ml/s。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级处理浓度为250mg/l的NaCl溶液2h后,溶液的导电率从885us/cm下降到726us/cm,浓度为177mg╱l左右,除盐率为29.2%;而对原溶液进行两级串联处理后,电导率降至545us/cm,浓度为100mg/l左右,除盐率为60%,且除盐率随串级级数的增加而提高。 本文在处理模拟盐水获取的最佳参数条件下,还进一步利用本方法对实际含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的处理及自来水的纯化进行了探索,同时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工业化设想。探索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低浓度的含盐废水极为有效,其能耗远低于其他传统方法。而且本文研制的反应器装置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及自动化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磁处理水的物理作用及其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处理水的物理作用及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污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1 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
        1.1.2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分布
        1.1.3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危害
    1.2 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1.2.1 化学法
        1.2.2 微生物法
        1.2.3 植物修复法
    1.3 磁化电动法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1.3.1 磁化电动法基本原理
        1.3.2 磁化电动法研究现状
        1.3.3 磁化电动法影响因素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目的与意义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案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方法
        2.3.1 污泥的消解
        2.3.2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3.3 磁场强度的测定
        2.3.4 污泥理化性质的测定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电动力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
    3.1 电动力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
        3.1.1 样品污泥理化性质
        3.1.2 实验方案设计
        3.1.3 检测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3.2.1 实验现象
        3.2.2 重金属去除率随时间变化情况
        3.2.3 电压的影响
        3.2.4 pH值的影响
        3.2.5 搅拌污泥的影响
        3.2.6 极板面积的影响
        3.2.7 电流密度变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
    4.1 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
        4.1.1 样品污泥理化性质
        4.1.2 实验方案设计
        4.1.3 检测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实验现象
        4.2.2 磁场的影响
        4.2.3 磁场方向的影响
        4.2.4 磁场强度的影响
        4.2.5 电流密度变化情况
    4.3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质现状和污染状况
        1.1.1 我国水量和水质状况
        1.1.2 污染状况及研究意义
    1.2 强化混凝处理技术
        1.2.1 优化混凝剂
        1.2.2 优化混凝条件
    1.3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
        1.3.1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的应用研究
        1.3.2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的优点
        1.3.3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污泥性质
        1.4.1 污泥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1.4.2 污泥中水分的形态
        1.4.3 污泥的可压缩性
        1.4.4 其他性质
    1.5 电磁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1.5.1 电磁场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1.5.2 电磁场对水中絮凝作用的影响
    1.6 课题的来源、背景和主要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课题研究背景
        1.6.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与仪器
    2.1 试验用水与污泥
    2.2 试验过程与方法
    2.3 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第3章 电磁作用对混凝效能及微生物的影响
    3.1 混凝条件优化
        3.1.1 混凝剂投加量优化
        3.1.2 污泥回流比优化
    3.2 电磁作用条件对混凝效能的影响
        3.2.1 磁化污泥对混凝效能的影响
        3.2.2 磁化原水对混凝效能的影响
        3.2.3 磁化混凝剂对混凝效能的影响
    3.3 不同磁化方式的混凝效能对比
    3.4 电磁作用提高混凝效能原因的探讨
    3.5 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混凝沉后水中微生物的影响
        3.5.1 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工艺沉后水中细菌总数的影响
        3.5.2 电磁作用对原水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磁作用对混凝絮体特性的影响
    4.1 磁化污泥对混凝絮体特性的影响
        4.1.1 对絮体形成特性的影响
        4.1.2 对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
        4.1.3 对Zeta电位的影响
    4.2 磁化原水对混凝絮体特性的影响
        4.2.1 对絮体形成特性的影响
        4.2.2 对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
        4.2.3 对Zeta电位的影响
    4.3 磁化混凝剂对混凝絮体特性的影响
        4.3.1 对絮体形成特性的影响
        4.3.2 对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
        4.3.3 对Zeta电位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磁场辅助沉淀池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沉淀处理技术概述
        1.1.2 磁场辅助沉淀处理技术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案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废水
    2.2 试验装置
        2.2.1 试验装置设计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案
        2.3.1 模拟试验
        2.3.2 沉淀试验
        2.3.3 正交试验
    2.4 试验分析方法
        2.4.1 悬浮物的分析方法
        2.4.2 浊度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磁场辅助沉淀池特性研究
    3.1 磁场辅助沉淀模拟试验
        3.1.1 试验现象
        3.1.2 模拟试验现象分析
    3.2 磁场辅助沉淀试验效果与分析
        3.2.1 水力负荷的影响
        3.2.2 进水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3.2.3 沉淀时间的影响
    3.3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3.3.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3.2 磁场辅助作用分析
第四章 磁场辅助沉淀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
        4.1.1 企业概况
        4.1.2 废水来源与性质
    4.2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4.2.1 含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
        4.2.2 处理工艺
    4.3 磁场辅助沉淀池的应用
        4.3.1 原水性质
        4.3.2 实验过程
        4.3.3 沉淀效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变频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NaCl结晶过程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必要性
        1.1.2 油气田开采中处理NaCl结晶成垢的方法
        1.1.3 电磁场除垢防垢技术简介
    1.2 电磁场水处理研究情况
    1.3 NaCl结晶机理
    1.4 论文的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技术路线图
        2.2.2 实验仪器
        2.2.3 具体设计方案
        2.2.4 大功率调频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线圈内产生的电磁感应强度
    2.3 正弦波对应的析出量实验
    2.4 方波对应的析出量实验
    2.5 以频率为变量的析出量实验小结
    2.6 正弦波对应的溶解量实验
    2.7 方波对应的溶解量实验
    2.8 以频率为变量的溶解量实验小结
    2.9 正弦波对应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2.10 方波对应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2.11 以频率为变量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小结
    2.12 方波对应的电导率实验
    2.13 光学显微镜下结晶图案变化
    2.14 正弦波对应的激光拉曼散射实验
    2.15 方波对应的激光拉曼散射实验
    2.16 以频率为变量的激光拉曼实验小结
    2.1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电流的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技术路线图
        3.2.2 实验仪器
        3.2.3 具体设计方案
    3.3 正弦波对应的析出量实验
    3.4 正弦波对应的溶解量实验
    3.5 方波对应的溶解量实验
    3.6 正弦波对应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3.7 正弦波对应的激光拉曼散射实验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波形的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技术路线图
        4.2.2 实验仪器
        4.2.3 具体设计方案
    4.3 析出量实验
    4.4 溶解量实验
    4.5 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4.6 激光拉曼散射实验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外加磁场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矿井水概述
        1.1.1 矿井水来源
        1.1.2 矿井水特点
    1.2 化学混凝概述
    1.3 磁技术概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磁场对矿井水和混凝剂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磁场强度及磁化时间对矿井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2.3.2 磁场强度及磁化时间对矿井水电导率的影响
        2.3.3 磁场强度及磁化时间对混凝剂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化矿井水的混凝处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磁场强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3.2 磁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3.3 混凝剂的添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3.4 磁化处理矿井水正交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化混凝剂处理矿井水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磁场强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3.2 磁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3.3 混凝剂的添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3.4 磁化处理混凝剂溶液正交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化矿井水、磁化聚合氯化铝和未磁化的处理效果对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磁场对矿井水和混凝剂溶液的影响
        6.1.2 磁场对混凝的影响
        6.1.3 磁化矿井水、磁化聚合氯化铝和未磁化的处理效果对比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磁化—振动增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磁化、振动增注机理
    1.1 磁化水在地层中的作用
        1.1.1 增溶作用
        1.1.2 抑制粘土膨胀和分散
        1.1.3 抑制细菌生长
        1.1.4 界面能降低
        1.1.5 降低腐蚀产物的堵塞
    1.2 磁化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2.1 磁化水的表面张力
        1.2.2 磁化水的密度和粘度
        1.2.3 磁化水系统的接触角
    1.3 现场磁增注工艺
    1.4 水力振动增注的原理
        1.4.1 低频水力振动对油层岩石的造缝作用
        1.4.2 低频水力振动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1.4.3 低频水力振动消除贾敏效应
        1.4.4 低频水力振动改善孔隙附面层结构
    1.5 低频水力振动在岩心中的衰减及其规律
        1.5.1 初始振幅△p0 对衰减系数的影响
        1.5.2 频率 f 对衰减系数的影响
        1.5.3 岩心渗透率对衰减系数的影响
        1.5.4 衰减系数预测模型
    1.6 岩心渗透率在水力振动下的变化机理
第二章 磁化和水力振动增注在现场应用效果
    2.1 关于磁化增注在现场应用的认识
    2.2 水力振动在现场应用的效果
    2.3 交变压力对水泥环的影响
第三章 磁化-振动增注实验
    3.1 实验装置简介
    3.2 实验步骤
    3.3 实验数据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分析的主要思路
        3.4.2 低频水力振动增注原理
        3.4.3 磁化增注主要机理
        3.4.4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外加磁场对矿井水混凝沉淀影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资源危机
    1.2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解决依据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 背景资料准备
    2.1 矿井水概况
        2.1.1 矿井水的来源
        2.1.2 矿井水的分类
        2.1.3 矿井水的水质特点
    2.2 磁场水处理概况
        2.2.1 磁的一些基本认识
        2.2.2 磁技术研究发展概述
        2.2.3 磁场水处理研究方向简述
        2.2.4 磁场水处理机理研究概况
    2.3 混凝
        2.3.1 胶体基本特性
        2.3.2 胶体的结构
        2.3.3 混凝原理
        2.3.4 混凝剂与助凝剂
        2.3.5 影响混凝的因素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1 实验方案设计
    3.2 实验仪器试剂
    3.3 实验过程与步骤
        3.3.1 磁化矿井水物理性质实验
        3.3.2 磁化混凝剂电导率实验
        3.3.3 混凝沉淀实验
        3.3.4 磁化混凝沉淀实验
        3.3.5 矿井水、混凝剂不同磁化组合混凝沉淀实验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1 不同场强对矿井水表面张力及电导率的影响
        4.1.1 矿井水的表面张力
        4.1.2 矿井水的电导率
    4.2 磁场对配制PAC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4.3 磁化混凝沉淀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矿井水、混凝剂不同磁化组合混凝沉淀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 磁化效应及机理探讨
    5.1 水和水溶液
    5.2 磁化处理对水溶液的影响
    5.3 水系磁化基本理论
    5.4 磁化现象及机理探讨
        5.4.1 矿井水磁化后性质的变化及机理
        5.4.2 混凝沉淀实验现象及机理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致谢

(9)梯度强磁场对铝硅过共晶合金凝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材料电磁过程(EPM)研究概述
    2.2 强磁场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2.1 材料中的晶体取向研究
        2.2.2 磁取向在超导和陶瓷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
        2.2.3 强磁场下的定向凝固技术
        2.2.4 磁场热处理
        2.2.5 磁场对相变的影响
    2.3 磁悬浮
    2.4 梯度磁场的应用
        2.4.1 磁分离技术的应用
        2.4.2 梯度磁场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4.3 Moses效应及磁阿基米德悬浮
        2.4.4 其它应用
    2.5 强磁场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2.6 磁场在Al-Si合金凝固中的应用
        2.6.1 改善Al-Si合金性能的相关研究
        2.6.2 磁场对Al-Si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2.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章 实验装置、研究对象及实验方法
    3.1 实验装置
    3.2 磁场分布
        3.2.1 弱磁物质在梯度磁场中的受力
        3.2.2 磁场分布
    3.3 研究对象
    3.4 实验方法
        3.4.1 原料准备及母合金的熔炼
        3.4.2 实验方案
        3.4.3 实验参数及过程
        3.4.4 测定凝固曲线
第四章 梯度强磁场下半固态凝固过程中初晶硅的迁移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无磁场时的凝固组织
        4.3.2 恒定磁场梯度下磁场强度对凝固宏观组织的影响
        4.3.3 淬火实验结果
        4.3.4 恒定磁场强度下磁场梯度对凝固宏观组织的影响
        4.3.5 微观组织
        4.3.6 恒定磁化力下磁场强度对凝固宏观组织的影响
    4.4 分析讨论
        4.4.1 磁场强度对初晶硅迁移的影响
        4.4.2 磁场对初晶硅晶粒尺寸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梯度磁场下金属熔体中析出相晶粒迁移的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
        5.2.1 晶粒的迁移速度
        5.2.2 晶粒的迁移距离
        5.2.3 析出相晶粒的迁移率
    5.3 实验
    5.4 实验结果
    5.5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梯度强磁场中初晶硅细化及其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磁场强度对偏聚初晶硅晶粒尺寸的影响
        6.3.2 恒温时间对偏聚初晶硅晶粒尺寸的影响
    6.4 分析和讨论
        6.4.1 磁场强度对液态金属扩散系数的影响
        6.4.2 偏聚层中初晶硅晶粒的受力分析
        6.4.3 晶粒生长速度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熔态过共晶Al-18%Si合金在强磁场中的凝固行为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强磁场对初晶硅宏观组织的影响
        7.3.2 强磁场对共晶组织的影响
        7.3.3 磁场对扫描电镜组织的影响
        7.3.4 磁场对铝硅合金凝固温度的影响
    7.4 讨论
        7.4.1 初晶硅的析出及分布
        7.4.2 共晶组织层片间距的改变
        7.4.3 磁场改变共晶温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今后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世界淡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1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现状
        1.2.2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发展趋势
        1.2.3 中国淡水资源污染现状
        1.2.4 中国淡水资源污染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提出、意义及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3.2 常用污水或海水淡化去离子技术
        1.3.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路线及目标
    1.4 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吸附基本理论及磁场—电场协同吸附试验研究
    2.1 吸附基本理论
    2.2 试验原理
    2.3 试验材料、仪器及装置
        2.3.1 试验材料、仪器
        2.3.2 试验装置
    2.4 试验方法
        2.4.1 试验用水
        2.4.2 分析方法
        2.4.3 电极材料预处理
第3章 电吸附去离子方法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电极对电吸附去离子方法的影响
        3.1.1 电极材料及结构筛选试验
        3.1.2 电极间距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3.1.3 电极连接方式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3.1.4 本节小结
    3.2 电压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3.3 处理溶液流量及离子浓度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第4章 磁场因素对电吸附去离子方法的影响研究
    4.1 磁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1.1 磁场水处理的机理
        4.1.2 磁化水的物理性质变化
    4.2 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离子的研究
        4.2.1 磁场方向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4.2.2 磁场强度对电吸附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第5章 实际废水处理试验
    5.1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5.1.1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及危害
        5.1.2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
        5.1.3 大冶矿山含铜废水的处理
    5.2 自来水制备纯水
        5.2.1 目前纯水的制备方法
        5.2.2 电吸附法制备纯水
    5.3电吸附法去除水中离子的工业化构想
        5.3 .1 电吸附法去除水中离子技术的经济分析
        5.3.2电吸附法去除水中离子的工业化构想
第6章 结论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6.1 结论
    6.2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磁处理水的物理作用及其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化电动法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D]. 李婉然.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1)
  • [2]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的影响研究[D]. 韩星航.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3]磁场辅助沉淀池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唐璠.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6)
  • [4]变频电磁场对NaCl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D]. 南月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5]外加磁场对矿井水处理的影响研究[D]. 魏刚. 山西大学, 2013(S2)
  • [6]磁处理技术降解有机污水[J]. 姬文晋,黄慧民,邓爱华,刘德飞. 环境工程, 2008(S1)
  • [7]磁化—振动增注实验研究[D]. 张殿斌.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7)
  • [8]外加磁场对矿井水混凝沉淀影响实验研究[D]. 付守琪. 安徽理工大学, 2007(07)
  • [9]梯度强磁场对铝硅过共晶合金凝固的影响[D]. 晋芳伟. 上海大学, 2007(04)
  • [10]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离子的研究[D]. 查振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磁处理水的物理效应及其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