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建筑地震二次火灾风险建模

基于GIS的建筑地震二次火灾风险建模

一、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成[1](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杨哲飚[2](2020)在《城市多尺度地震灾害情境模拟及可视化》文中认为地震会造成城市内大量建筑破坏,并引发非结构构件坠物、次生火灾等一系列次生灾害,进行科学合理的地震灾害情境模拟,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和疏散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重点城市尺度建筑倒塌情境可视化和避难场所选址的问题、重点区域尺度次生坠物情境人员疏散的问题以及重点建筑尺度震后建筑火灾救援训练平台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考虑层间位移角和面外加速度耦合影响的建筑填充墙地震坠物的试验方法。基于10个填充墙试件的试验结果给出了填充墙破坏准则,可用于建筑地震次生坠物计算。此外,设计了针对幕墙玻璃的拟静力试验装置,给出了三类幕墙玻璃的破坏限值,指出了点支幕墙玻璃在地震中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2)在重点城市尺度,提出了基于城市倾斜摄影测量模型和GIS数据的城市地震倒塌情境模拟方法。针对五种典型的地震倒塌类型,给出了建筑模型和地震时程结果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城市区域地震倒塌场景可视化。此外,改进了已有的避难场所选址方法,考虑了建筑倒塌和次生坠物的综合影响,通过一个小区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3)在重点区域尺度,提出了一套地震次生坠物情境人员疏散模拟框架。通过砌块抛掷试验和人员运动试验,给出了砌块坠物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员行进速度变化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计算坠物分布时考虑砌块落地后运动的必要性,以及次生坠物存在对人员疏散过程的具体影响。(4)在重点建筑尺度,提出了一套建筑震后虚拟现实火灾场景建模方法。计算了地震中喷淋系统和建筑吊顶的震害,并结合体渲染和粒子系统完成了火场烟气蔓延可视化。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灾害模拟并考虑多灾害耦合的影响,并且在烟气可视化时兼顾了真实感和系统性能。以一栋医院建筑为例,说明了震后火灾救援场景建模时考虑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及其对人员行动影响的必要性。(5)针对深圳市宝安区应用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建筑三个尺度开展了地震灾害情境模拟和可视化,说明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在城市地震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避难中的适用性。

张威涛[3](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储帅[4](2018)在《基于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的东川区城市消防设施服务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山地小城市消防设施在平时一般能够满足大部分城市消防需求,但在遭受地震灾害时,地震次生火灾风险加大了城市建筑消防难度,消防通道阻塞、市政供水管网毁坏等都会降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和服务强度。如果能够量化评价震后山地小城市消防设施服务效率,将可以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提高山地小城市震后消防水平,降低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损失。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运用单体建筑地震次生火灾起火概率模型、概率分析法、震害预测模型等图像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并借助AutoCAD、ArcGIS软件技术,通过实地调研,对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东川城区消防设施服务效率评价方法。(1)在马东辉教授单体建筑物起火概率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借助ArcGIS软件平台,从结构性危险概率和功能性危险概率两个角度评估地震次生火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再通过重大火灾危险源对火灾危险概率进行修正,评估东川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2)运用陶小林的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震害模型评估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消防通道震后连通概率,在此基础上评估消防站震后服务范围、服务强度;以日本水道协会的震害经验法,在东川城区市政供水管网抗震易损性评估的基础上评估不同地震烈度下处于安全状态的市政消火栓,量化市政消火栓的服务范围、服务强度。(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消防用水额定流量确定全城建筑消防流量需求,再分别将不同地震烈度下消防站、消火栓的消防供水服务强度与建筑消防需求流量进行对比,评价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消防站、消火栓的服务效率;再将消防站与消火栓的服务范围叠加,以整体消防设施服务强度与建筑消防流量需求进行对比,得到供需关系。其次,通过AutoCAD、ArcGIS构建东川城区建筑、道路、供水管网、消防设施分布数据库,在震害评估的基础上,分别评估东川城区建筑消防需求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和服务强度,再将消防需求与消防服务能力进行对比,评价震后东川城区消防设施服务效率。通过研究发现:东川城区在地震烈度为6度及以下的地震时,处于“低”、“较低”风险等级的建筑分别占77.46%、22.54%;在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震时,处于“低”、“较低”、“中”风险等级的建筑分别占38.34%、58.88%、4.78%;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地震时,处于“低”、“较低”、“中”、“高”风险等级的建筑分别占38.34%、0.01%、61.61%、0.04%;在地震烈度为9度的地震时,处于“低”、“较低”、“中”、“高”风险等级的建筑分别占38.34%、0.01%、43.05%、18.60%。建筑消防需求流量以15L/S为主,只有22栋建筑达到20L/S的需求,6栋建筑达到25L/S的需求。在6度以及下、7度、8度、9度地震时,消防站服务面积分别占比17.18%、16.64%、15.76%、12.09%,服务效率达100%的建筑数量分别占比70.66%、66.67%、62.80%、44.11%。在7度及以下、8度、9度地震时,消火栓服务面积分别占比2.86%、2.86%、0,服务效率达100%的建筑数量分别占比17.00%、8.52%、0。将消防站与消火栓服务范围叠加后,东川城区整体消防设施服务面积、服务效率水平均与消防站水平一致,可见消火栓的服务完全重叠在消防站之下。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消防设施服务面积、服务效率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9度地震时,其服务覆盖建筑不足全城的一半。最后,本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城区的中心城区、新城区由于建筑质量好、密度低、抗震等级高,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低,消防需求供水流量高,消防通道震后连通率高,消防设施服务覆盖率高、强度大;而在老城区、规划区边缘行政村由于建筑质量差、密度大、抗震等级低,普遍存在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高,消防需求供水流量低,消防通道震后连通率低,消防设施服务覆盖率低、强度小等问题。山地小城市消防设施服务重叠率高,覆盖面积比例小,服务区内消防供水强度高;但城市整体震后消防设施服务效率低,服务盲区大。而且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山地小城市设施服务范围、服务效率下降,服务盲区增大,尤其是9度地震时,服务盲区急骤增大,且服务盲区内建筑风险等级以“中”、“高”风险建筑居多,消防服务供给水平大幅降低。

张琳[5](2014)在《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次生火灾是地震次生灾害中最易发生也是破坏性最大的灾种,起火原因复杂,蔓延危害严重。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对地震次生火灾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是制定灾后防御对策最重要的途径。文章在梳理分析现有地震次生火灾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GIS建立了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系统,并以我国北方某工业区为例进行实践,不仅对该地区进行了地震次生火灾的综合评价,而且由此提出了抗震防灾的防御对策建议。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了地震次生火灾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关于地震次生火灾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综合评价体系。探讨了适于地震次生火灾区划单元的确定方法——图层叠加法,论证了其适用性及可行性,并以此将收集到的有关我国北方某工业区的相关影响因子按点、线、面进行分类、提取,并结合实地情况的权重,进行其灾害区划单元的确定。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区域单元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结合实例工业区自身特点从其火灾起火,火灾载荷,火灾抗灾,城市地震破坏四方面考虑,建立指标体系得到各因素的影响权重,最终获得GIS评分图。综合文章提出的评价方法,将地震次生火灾防御对策分为震前、震时和震后三部分,主要针对震前预防与震后消防两方面给出建议,为城市工业区域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陈志芬,蔺昊,邹亮,朱思诚[6](2013)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引起地震次生火灾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研究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评估方法,引入分类地块的概念,建立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的模型,以火灾荷载和人口密度作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衡量指标,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并借助GIS的分析手段,发展了一套在抗震防灾规划中快速评估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方法。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分布特征。

朱晓力[7](2012)在《地震次生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与扩散等)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并给地震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火、爆、毒等重大危险源,研究其震时危险性的评估方法及其成灾过程模型;给出简化并易于操作的危险性及损失评估方法。依据上述研究成果,研发出地震次生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典型的火、爆、毒等次生灾害的致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GIS平台下程序化,给出量化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和直观、动态、定量的成灾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杨鹏[8](2012)在《基于ArcEngine的次生火灾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次生火灾是最易发生和最具破坏性的次生灾害,引发次生火灾的原因有多种且复杂。次生火灾的危害性较大,它对灾害本身具有放大作用,能使灾害不断扩大、延续下去。因此,为了防范次生火灾的发生及减少次生火灾对建筑物和人员可能造成的损失,模拟次生火灾的动态蔓延和评估火灾的危险性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作用。在现有的次生火灾蔓延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考虑次生火灾的相关影响因素来建立次生火灾蔓延模型,同时建立了火灾起火点概率模型、火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和计算次生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评估模型。利用成熟的GIS技术,在ArcEngine平台开发出次生火灾动态蔓延模拟和评估系统,可为应急救灾和防范次生火灾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次生火灾发生和蔓延的特点,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次生火灾动态蔓延模型和危险评估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2)在已有的用于次生火灾蔓延模拟的惠更斯模型基础上,考虑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防火距离等影响因素建立次生火灾在建筑物之间蔓延概率模型和模拟次生火灾蔓延的模型。(3)根据层次分析法来建立次生火灾的危险性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建筑物次生火灾危险性的各项因素指标和给出各因素的影响权重,最后得到次生火灾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则。根据次生火灾危险等级计算次生火灾可能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的损失。(4)结合GIS技术,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在ArcEngine软件平台上实现次生火灾的动态模拟、危险性评估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的功能。能给相关部门管理火灾信息和防范次生火灾提供一定的依据。

赵振东,王桂萱,赵杰[9](2010)在《地震次生灾害及其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破坏性地震大都伴随次生灾害发生,常引发的地震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地震次生灾害研究现状,特别详细地讨论了次生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山地地质灾害和海啸等研究内容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地震次生灾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王俊杰[10](2010)在《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灾害是人类社会及生活环境中受害最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的各级政府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想方设法想使自己管辖的城镇,具有足够的抵御震害风险的能力,更希望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风险级别,希望经过政府的努力使城市的震害风险评价成为一个能看得见摸的着的可评价的可测定的东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善了城市震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城市震害风险的三大准则和影响这三大准则的六大指标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范围,完善并发展了其下的各个子系统,优化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框架。决策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三大准则和六大指标的权重。同时根据各个指标系统内部不同评价目标的特点,对各个指标的子系统权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使得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更加合理有效。(2)建议了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在地震灾害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可接受风险的概念,结合评价区可接受风险水平,将原有的技术震害风险的概念扩大。详细阐述了可接受风险的基本概念和评价过程及方法,同时统计各个国家及和我国多年来各类人员损失的结果,建议了我国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新思路。(3)提出了综合量化城市震害风险的参数及计算方法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灰色关联度原理,将城市震害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抗震能力综合成为度量城市震害风险的参数,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议了划分城市震害风险高低的标准。(4)对WebGIS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特点以及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WebGIS与传统的GIS技术的区别表明它在震害评价的应用中拥有很多优势,如具有强大的空间资料发布、空间模型分析以及查询检索功能,在进行资源的共享和程序的部署方面具有很大的便利性等。由于WebGIS在震害风险应用中的技术优势,WebGIS支持下的震害风险评价系统势必将成为震害风险评价研究中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5)对AJAX的技术内容及其在WebGIS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还对ArcGIS Server平台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ArcGIS Server ADF开发框架中基于AJAX的回调刷新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采取AJAX和WebGI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会带来很多好处,如减少了用户浏览海量数据的页面等待时间、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降低部署成本等等。另外对ArcGIS Server Web ADF开发框架的研究表明该开发框架很好的实现了AJAX与WebGIS的结合,为系统功能的开发提供了便利(6)集成风险评价模型构建了基于WebGIS的震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利用ArcGIS Server这一企业级的WebGIS平台,通过B/S模式构建了震害风险管理平台,并开发了城市震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建筑物以及生命线等震害风险的计算与显示。同时通过在系统中大量运用AJAX技术来控制页面的局部刷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和系统的互操作性,也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二、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城市多尺度地震灾害情境模拟及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1.2.1 非结构构件地震破坏试验
        1.2.2 城市区域地震灾害场景可视化
        1.2.3 地震情形人员疏散模拟
        1.2.4 火灾场景建模和救援训练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章节安排
第2章 砌体填充墙及玻璃幕墙拟静力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砌体填充墙试验研究
        2.2.1 试件设计
        2.2.2 加载装置
        2.2.3 加载制度
    2.3 砌体填充墙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2.3.1 试验现象
        2.3.2 试验结果分析
    2.4 玻璃幕墙试验研究
        2.4.1 试件设计
        2.4.2 加载装置
        2.4.3 加载制度
    2.5 玻璃幕墙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2.5.1 试验现象
        2.5.2 试验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地震倒塌情境可视化及避难场所选址研究
    3.1 概述
    3.2 地震倒塌情境可视化模拟框架
        3.2.1 建筑地震倒塌类型
        3.2.2 模拟框架
    3.3 城市震害场景可视化方法
        3.3.1 建筑模型与地震时程结果的映射
        3.3.2 图形动态更新机制
        3.3.3 建筑倒塌烟尘建模
    3.4 考虑建筑倒塌和次生坠物的避难场所规划
    3.5 研究算例
        3.5.1 城市区域地震灾害场景展示
        3.5.2 城市区域建筑倒塌和次生坠物分布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次生坠物情境中的人员疏散研究
    4.1 概述
    4.2 地震次生坠物情境人员疏散模拟方法
        4.2.1 模拟框架
        4.2.2 区域建筑和道路基础数据库
        4.2.3 区域建筑非线性时程分析
        4.2.4 坠物分布计算
        4.2.5 疏散情境构建与模拟
    4.3 坠物分布计算方法
        4.3.1 砌块抛掷试验及模拟
        4.3.2 坠物分布拟合
    4.4 人员运动试验
    4.5 算例分析
        4.5.1 算例介绍
        4.5.2 结果及分析
    4.6 结论
第5章 基于BIM与虚拟现实的建筑震后火灾救援场景模拟
    5.1 概述
    5.2 模拟框架
    5.3 分析方法
        5.3.1 建筑BIM模型
        5.3.2 Unity建模
        5.3.3 构件震害评估
        5.3.4 次生火灾模拟
        5.3.5 VR场景建立
    5.4 算例分析
        5.4.1 算例介绍
        5.4.2 次生火灾模拟结果
        5.4.3 虚拟现实场景
        5.4.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震灾害情境模拟方法的案例研究与实际应用
    6.1 概述
    6.2 城市地震倒塌场景案例研究与应用
    6.3 次生坠物情形人员疏散案例研究与应用
        6.3.1 算例介绍
        6.3.2 结果及分析
    6.4 震后火场救援情境案例研究与应用
        6.4.1 算例介绍
        6.4.2 次生火灾模拟结果
        6.4.3 虚拟现实场景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的东川区城市消防设施服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1.1 地震次生火灾的危害
        1.1.2 消防设施的震灾易损性
        1.1.3 提高山地小城市消防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
        1.2.1 风险评估
        1.2.2 服务效率
        1.2.3 总结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川区概况及城区现状数据分析
    2.1 东川城区基本概况
        2.1.1 东川区地质条件
        2.1.2 东川区气候条件
        2.1.3 东川区历史灾害
    2.2 东川城区研究范围界定
    2.3 东川城区现状数据准备
        2.3.1 构建东川城区建筑数据库
        2.3.2 构建东川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图
        2.3.3 构建东川城区重大危险源分布数据库
        2.3.4 构建东川城区市政供水管网网络图
        2.3.5 建立东川城区消防设施分布数据库
第三章 东川城区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3.1 城市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3.1.1 结构性危险概率P_s的计算
        3.1.2 功能性危险概率P_u的计算
        3.1.3 重大危险源对火灾危险性的修正
        3.1.4 城市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3.2 东川城区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3.2.1 东川城区建筑结构性危险概率P_s的计算
        3.2.2 东川城区建筑功能性危险概率P_u的计算
        3.2.3 东川城区重大危险源对火灾危险性的修正
        3.2.4 东川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3.3 小结
第四章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评估
    4.1 城市震后消防站服务范围评估
        4.1.1 城市震后消防通道连通性评估
        4.1.2 城市震后消防站服务范围评估
    4.2 城市消火栓震后服务范围评估
        4.2.1 供水管网抗震易损性评估
        4.2.2 消火栓震后服务范围评估
        4.2.3 消防设施震后服务范围评估
    4.3 城市震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评估
    4.4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评估
        4.4.1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通道连通性评估
        4.4.2 东川城区消防站震后服务范围评估
        4.4.3 东川城区市政供水管网抗震易损性评估
        4.4.4 东川城区消火栓震后服务范围评估
        4.4.5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范围评估
    4.5 小结
第五章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强度评价
    5.1 城市震后消防设施服务强度的评价
        5.1.1 城市震后消防站服务强度评价
        5.1.2 城市震后消火栓服务强度评价
        5.1.3 城市震后消防设施服务强度评价
    5.2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强度评价
        5.2.1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站服务强度评价
        5.2.2 东川城区震后消火栓服务强度评价
        5.2.3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强度评价
    5.3 小结
第六章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效率评价
    6.1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供需评价
        6.1.1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站服务供需评价
        6.1.2 东川城区震后消火栓服务供需评价
        6.1.3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供需评价
    6.2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效率评价
        6.2.1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站服务效率评价
        6.2.2 东川城区震后消火栓服务效率评价
        6.2.3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效率评价
    6.3 东川城区震后消防设施服务盲区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优化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次生火灾起火模型
        1.2.2 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评价
        1.2.3 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模拟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次生火灾基本理论
    2.1 地震次生火灾
        2.1.1 地震次生火灾概念
        2.1.2 地震次生火灾特点
    2.2 地震次生灾害的评价方法
    2.3 GIS
        2.3.1 GIS 简介
        2.3.2 GIS 在抗震减灾中的应用现状
        2.3.3 GIS 在地震次生火灾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 GIS 的地震次生火灾区划单元的确定方法
    3.1 区划单元的确定方法及确定原则
        3.1.1 区划单元确定方法
        3.1.2 区划单元确定原则
    3.2 图层叠加法
    3.3 我国北方某工业区地震次生火灾区划单元的确定
        3.3.1 区域概况
        3.3.2 GIS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4 小结
第4章 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
    4.1 层次分析法
    4.2 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影响指标因素设计
        4.2.2 确定指标权重
        4.2.3 影响因素评分原则
        4.2.4 地震次生火灾影响因素及 GIS 评定
        4.2.5 地震次生火灾等级评定
    4.3 小结
第5章 地震次生火灾防御对策
    5.1 震前预防对策
        5.1.1 城市震前火灾预测
        5.1.2 城市震前火灾防救对策
        5.1.3 建筑物地震火灾防救对策
    5.2 震时紧急处置对策
    5.3 震后扑救对策
        5.3.1 震后消防扑救对策
        5.3.2 防震棚的防火措施
        5.3.3 避难疏散和安全选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次生火灾风险
2 地震次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3 地震次生火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估
4 案例研究
    4.1 基础数据处理
    4.2 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流程
    4.3 结果分析
5 结论

(7)地震次生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灾害数值模拟相关技术及开发环境简介
    2.1 地震次生火灾震时成灾数值模拟技术
    2.2 爆炸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技术
    2.3 毒气与放射性扩散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技术
    2.4 数值模拟系统的开发环境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灾害数值模拟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 系统特点
    3.2 系统功能
    3.3 系统总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灾害数值模拟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地震次生火灾数值模拟的详细设计
    4.2 爆炸数值模拟的详细设计
    4.3 毒气与放射性扩散数值模拟的详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及软件平台测试
    5.2 火灾模块功能测试
    5.3 爆炸模块功能测试
    5.4 毒气与放射性扩散模块功能测试
    5.5 基础信息维护模块功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ArcEngine的次生火灾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次生火灾的起火模型研究
        1.2.2 次生火灾危险性评估研究
        1.2.3 次生火灾的蔓延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小结
2 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
    2.1 C/S 结构
    2.2 组件式 GIS 技术
    2.3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2.3.1 ArcEngine
        2.3.2 Visual Basic
    2.4 小结
3 次生火灾评估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目标
    3.2 系统总体设计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图形编辑功能
        3.3.2 地图查询功能
        3.3.3 次生火灾模拟与评估功能
    3.4 数据库设计
        3.4.1 基础地理数据详细设计
        3.4.2 建筑物数据详细设计
        3.4.3 分析结果数据详细设计
    3.5 小结
4 次生火灾评估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主界面
    4.2 地图基本功能
        4.2.1 基本地图操作
        4.2.2 地图文档的打开与保存
        4.2.3 地图编辑
    4.3 地图查询与分析
        4.3.1 地图查询
        4.3.2 缓冲分析
    4.4 次生火灾分析
        4.4.1 参数的设置
        4.4.2 起火点的设置
        4.4.3 创建分析图层
        4.4.4 火灾扩散范围计算
        4.4.5 次生火灾的动态模拟
        4.4.6 次生火灾的评估
    4.5 结果数据输出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伏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GIS在地震领域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城市地震风险评价概述
    2.1 与风险相关的概念
        2.1.1 风险的含义
        2.1.2 灾害风险管理
    2.2 地震风险管理
        2.2.1 地震风险大小的影响因素
        2.2.2 地震风险的特点
        2.2.3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2.3.1 地震危险性分析
        2.3.2 城市脆弱性分析
        2.3.3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2.4 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2.5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3 城市震害风险分析的要素
    3.1 引言
    3.2 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
    3.3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3.1 地震监测
        3.3.2 地震预警
    3.4 城市工程性设施的抗震能力
        3.4.1 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
        3.4.2 城市生命线系统
        3.4.3 城市次生灾害
    3.5 城市政治、经济资源
        3.5.1 城市政治状况
        3.5.2 城市经济状况
        3.5.3 城市人文情况
    3.6 城市灾害管理能力
        3.6.1 政府职能
        3.6.2 非政府组织的减灾能力
    3.7 城市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
        3.7.1 概述
        3.7.2 城市的紧急救助阶段
        3.7.3 城市的恢复和重建
    3.8 小结
4 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
    4.1 引言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指标权重矩阵的建立
        4.3.1 针对评价体系的的调查
        4.3.2 数据计算
        4.3.3 工程性设施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指标定量分确定的研究
        4.3.5 地震危险性指标定量分确定
        4.3.6 地震监测与预警指标定量分确定
    4.4 城市地震可接受风险
        4.4.1 可接受风险水平
        4.4.2 基于ALARP准则的社会可接受风险度
        4.4.3 城市震害风险可接受度的综合指数
        4.4.4 城市震害风险等级划分
    4.5 城市震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4.5.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4.5.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4.6 应用实例
        4.6.1 建构筑物评价
        4.6.2 生命线满意度的评价
        4.6.3 城市的震害综合风险
    4.7 小结
5 WEBGIS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5.1 WEBGIS
        5.1.1 WebGIS基本原理
        5.1.2 WebGIS实现方法
        5.1.3 WebGIS特点及功能
    5.2 AJAX
        5.2.1 AJAX综述
        5.2.2 AJAX的优势
        5.2.3 AJAX的主要实现技术研究
        5.2.4 引入AJAX的WebGIS
    5.3 ARCGIS SERVER
        5.3.1 ArcGIS Server的体系结构
        5.3.2 ArcGIS Server的特点
        5.3.3 ArcGIS Server中的AJAX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设计与功能开发
    6.1 系统总体设计
        6.1.1 系统设计概述
        6.1.2 系统设计原则
        6.1.3 系统的逻辑结构
        6.1.4 系统开发环境
    6.2 系统功能设计
    6.3 系统功能开发
        6.3.1 GIS功能模块
        6.3.2 震害风险评价模块开发
        6.3.3 灾情速报模块
    6.4 数据库建设
        6.4.1 数据库设计
        6.4.2 数据库结构方案
    6.5 系统界面设计
    6.6 系统使用和实例
        6.6.1 发布地图服务
        6.6.2 建立地图缓存
        6.6.3 调用地图服务
        6.6.4 实例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2]城市多尺度地震灾害情境模拟及可视化[D]. 杨哲飚. 清华大学, 2020
  •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4]基于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的东川区城市消防设施服务效率研究[D]. 储帅. 云南大学, 2018(01)
  • [5]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 张琳.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6]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J]. 陈志芬,蔺昊,邹亮,朱思诚.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1)
  • [7]地震次生灾害震时成灾数值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晓力. 黑龙江大学, 2012(S1)
  • [8]基于ArcEngine的次生火灾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鹏.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
  • [9]地震次生灾害及其研究现状[J]. 赵振东,王桂萱,赵杰. 防灾减灾学报, 2010(02)
  • [10]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D]. 王俊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基于GIS的建筑地震二次火灾风险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