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

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

一、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蔡俊超,庆欣[1](2021)在《血流动力学原理对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的启示》文中指出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始于抗体和移植物抗原的有效结合。随血流运动中的抗体和相对固定的靶抗原能否结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引力势能和抗体的运动动能之间的相对大小。抗原抗体间的引力势能主要由两者间的亲和力决定,是相对固定的。人抗体的动能取决于其运动速度,运动越快,动能越大(动能=质量×运动速度2/2)。由于抗体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动能最小,因此抗体最易结合并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尽管抗体在毛细血管内的运动速度最慢(≤1 mm/s),但相较于抗体本身的直径而言(<10 nm),其相对运动速度是每秒钟移动10万个抗体直径大小的距离,接近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最快跑动时相对速度的2万倍。在抗体以如此快速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抗原抗体间的引力势能可能不足以克服抗体的运动动能,使得抗原抗体不易结合。这些血流动力学和抗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基本概念,至少给移植临床医师提供如下启发:(1)在抗体的体外检测时,抗体和抗原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结合反应容易发生;而在体内环境中,随血流运动中的抗体要结合到相对固定的器官组织的靶抗原上需要克服抗体运动的动能;(2)细胞杀伤性治疗药物对血液中靶细胞的清除效率通常远高于对组织中的靶细胞,因为药物和血液中靶细胞之间是伴行状态,无相对运动,而药物要结合到组织中相对固定的靶细胞时,需要克服其巨大的运动动能;(3)有些受者在移植后体内可以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但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并不一定会在短期内发生,其原因可能是抗体无法和靶组织抗原有效结合。一则是由于抗原抗体间亲和力不够强,导致两者间较低的引力势能;二则是由于微血管血流通畅,抗体维持较大的动能;(4)缺血再灌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后,容易导致损伤部位血栓形成,引起毛细血管部分甚至全部堵塞、血流变慢,从而增加了抗体和靶抗原的结合机会;(5)根据血流速度能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维持一个良好的移植器官的微循环,将有助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可选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白细胞黏附、抗血小板沉积、抗红细胞聚集,降脂、降血黏度,多喝水、以及适当运动等。这样的治疗方针在预防和治疗细胞介导排斥反应中也同样重要。

杨勇军[2](2021)在《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诊疗一体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亲和力分析及CD47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目的:探讨不同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差异,以及CD47 m RNA在膀胱癌细胞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4种靶向分子(CD47抗体,CA9抗体,NYZL1和PLZ4)及其同型对照抗体或阴性对照肽(Ig G1,Ig G2a,c NYZL1和c PLZ4)分别与3种膀胱癌细胞系(5637,UM-UC-3和RT4)进行孵育,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差异。用抗CD47-FITC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SV-HUC-1孵育,进行流式细胞检查,比较CD47抗体与膀胱癌细胞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差异。进一步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分析膀胱癌细胞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中CD47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对应的同型对照抗体或阴性对照肽比较,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增加。在5637和UM-UC-3细胞中,相比于CA9抗体、NYZL1和PLZ4靶向分子,CD47抗体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增加。在RT4细胞中,相比于CD47抗体、NYZL1和PLZ4靶向分子,CA9抗体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减弱。流式细胞检查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CD47抗体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增加。荧光定量PCR检测进一步验证,CD47 m RNA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P<0.01)。在3种膀胱癌细胞中,5637细胞中CD47 m RNA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相比于其他3种靶向分子(NYZL1,PLZ4和CA9抗体),CD47抗体在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方面显示出优势。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比较,CD47抗体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增加,且CD47 m RNA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第二部分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光免疫治疗目的:探讨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光免疫治疗,以及CD47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吞噬作用。方法:将膀胱癌细胞(5637,UM-UC-3和RT4)与光学分子探针抗CD47-Alexa Fluor790(抗CD47-AF790)分别进行孵育,给予递增的光剂量(0~32 J/cm2)照射干预,流式细胞术分析膀胱癌细胞的死亡百分数。用抗CD47-FITC与膀胱癌细胞(5637,UM-UC-3和RT4)分别进行孵育,加入到预先培养有巨噬细胞的玻底培养皿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用抗CD47-AF790与膀胱癌细胞5637进行孵育,加入到预先培养有巨噬细胞的96孔板中,给予光剂量为4 J/cm2的近红外光照干预,治疗结束后检测96孔板中每孔的吸光度值。结果:在3种膀胱癌细胞系中,抗CD47-AF790介导的光免疫治疗诱导细胞死亡的百分数增加,且表现出光剂量依赖性。相比于对照组磷酸缓冲盐溶液处理的肿瘤细胞,光免疫治疗诱导5637,UM-UC-3和RT4细胞死亡百分数显着上升的光剂量分别为4 J/cm2,8 J/cm2和8 J/cm2。在CD47抗体介导的体外吞噬实验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抗CD47-AF790孵育的5637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在光剂量为4 J/cm2的光照干预下,与未接受光照干预的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吸光度值显着减少(P<0.0001)。结论: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光免疫治疗,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且表现出光剂量依赖性。同时,CD47抗体可介导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吞噬作用。在5637细胞中,相比于单纯的免疫治疗,在抗CD47-AF790介导的光免疫治疗下,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第三部分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及光免疫治疗在残余膀胱肿瘤识别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讨抗CD47-AF790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在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实时指导应用价值,以及抗CD47-AF790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免疫治疗在残余膀胱癌小鼠模型中的治疗疗效。方法:膀胱癌细胞5637皮下注射构建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8只。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实时指导下,A和B组裸鼠分别进行肿瘤部分切除和肿瘤完全切除;在抗CD47-AF790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实时指导下,C和E组裸鼠进行肿瘤部分切除,D组裸鼠肿瘤完全切除,术后观察A、B、C和D组小鼠术后肿瘤复发情况。E组裸鼠术后即刻及24小时进行光剂量为100 J/cm2的近红外光照治疗,比较A、C和E组小鼠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B和D组小鼠分别在ICG和抗CD47-AF790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实时指导下进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小鼠未出现肿瘤复发。A、C和E组裸鼠进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7.5%(7/8),75%(6/8)和50%(4/8)。相比于A和C组,E组裸鼠肿瘤复发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 vs A,P=0.28;E vs C,P=0.61)。结论:抗CD47-AF790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可实时指导移植瘤小鼠肿瘤的完全切除。残余膀胱癌小鼠模型接受抗CD47-AF790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免疫治疗后,肿瘤复发率出现下降趋势。第四部分膀胱肿瘤整块切除联合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在膀胱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目的:探索膀胱肿瘤整体切除术(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RBT)联合抗CD47-AF790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26例新发且肿瘤数量单一的NMIBC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ERBT手术治疗。术后收集新鲜整块肿瘤组织标本并用抗CD47-AF790光学分子探针孵育,然后进行体外光学分子影像学检查,分析肿瘤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差异。结果:26例患者中,Ta期11例,T1期15例,肿瘤平均直径1.98±?0.48 cm。在光学分子影像灰度图像中,肿瘤组织的MFI灰度值为132.31±6.67,邻近正常组织的MFI灰度值为52.27±12.09。结果显示,肿瘤组织MFI信号显着高于邻近正常组织MFI信号(P<0.001)。结论:整块肿瘤组织标本体外光学分子影像检查显示肿瘤组织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邻近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肿瘤组织边缘荧光信号增强提示术中残余肿瘤可能。

林汉[3](2021)在《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异常糖链,即肿瘤相关糖抗原(Tumor-associated Carbohydrate Antigens,TACAs),在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肿瘤的恶化以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疫苗开发的重要靶点。然而,TACAs免疫原性差,是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不能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s)结合,难以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给疫苗的开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疫苗构建策略是将TACAs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成糖蛋白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是,TACAs是人体自身抗原,容易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进一步增加了疫苗开发的难度。因此,增强TACAs的免疫原性及打破自身免疫耐受是发展肿瘤糖疫苗的关键问题之一。内源性抗体是人类体内天然产生的抗体,如抗2,4-二硝基苯(2,4-dinitrophenyl,DNP)和抗鼠李糖(Rhamnose,Rha)抗体,占人体血清蛋白含量的3-8%。本论文利用人体中天然存在的上述两种内源性抗体增强抗原呈递和介导免疫系统杀伤靶细胞的能力,发展基于内源性半抗原修饰的新型糖类肿瘤疫苗和抗肿瘤药物。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半抗原DNP修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提高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增强糖抗原呈递能力。利用化学酶法将DNP修饰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末端唾液酸的C5位置,再与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蛋白缀合,得到GM3-NHDNP-KLH疫苗,糖抗原负载量为6%。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DNP抗体小鼠模型中,可产生高滴度和高亲和力的特异性抗GM3-NHDNP IgG抗体,其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43倍。结合糖代谢工程手段使肿瘤细胞表面表达DNP修饰的GM3抗原后,流式细胞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识别糖代谢工程改造的肿瘤细胞;体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通过抗DNP抗体与抗GM3-NHDNP抗体发挥协同作用介导显着的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杀伤率达到45.7%。(2)通过半抗原Rha多价修饰弱免疫原性糖蛋白结合疫苗sTn-BSA,增强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减少了针对载体蛋白的免疫应答。利用化学合成法将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sTn抗原负载量为7.8%,再用Rha对sTn-BSA进行修饰,得到三种不同Rha负载量的疫苗,分别为sTn-BSA-Rha1、sTn-BSA-Rha2和sTn-BSA-Rha5,Rha负载量为0.5%、1%和2.8%。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疫苗上Rha半抗原的含量越高,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越多,其中sTn-BSA-Rha5免疫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64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顺利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显着的CDC作用以杀死癌细胞,sTn-BSA-Rha5免疫组血清引发的杀伤率达到57.3%。(3)通过多价Rha修饰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和金刚烷(Adamantane,Ada)修饰的sTn-BSA自组装形成非共价糖蛋白缀合物疫苗,发现β-CD上的多价Rha能高效招募内源性抗Rha抗体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活性,增强糖抗原sTn的抗原呈递能力。通过主客体自主装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长度PEG连接臂的非共价键超分子疫苗,分别为sTn-BSA-Ada6/CD-PEG1-Rha7、sTn-BSA-Ada6/CD-PEG3-Rha7和sTn-BSA-Ada6/CD-PEG6-Rha7。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非共价键sTn-BSA-Ada6/CD-PEG6-Rha7疫苗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9.5倍。同时发现,在正常小鼠模型中(无抗Rha抗体),免疫前期产生的抗Rha抗体在免疫后期可以起到自我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sTn-BSA-Ada6/CD-PEG6-Rha7免疫产生的sTn IgG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8.8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所有组别的抗体血清均可以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高活性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4)通过半抗原DNP多价修饰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增强了HA募集抗体和杀伤肿瘤的能力。化学合成了9种DNP修饰的透明质酸多价抗体募集糖聚合物(Multivalent antibody-recruiting glycopolymers,MARGs),分别为HA-[PEG1-DNP]2、HA-[PEG1-DNP]4、HA-[PEG1-DNP]8、HA-[PEG3-DNP]2、HA-[PEG3-DNP]4、HA-[PEG3-DNP]8、HA-[PEG6-DNP]2、HA-[PEG6-DNP]4和HA-[PEG6-DNP]8。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结合实验表明,这些MARGs能够将抗DNP抗体特异地募集到表达CD44的癌细胞上,并且抗体募集能力与DNP半抗原负载量呈正相关。体外细胞毒实验表明,MARGs可以通过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或CDC作用杀伤靶细胞,其中HA-[PEG3-DNP]8具有最高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CDC的裂解率分别为34.3%和50%。HA-[PEG3-DNP]8的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治疗结束后HA-[PEG3-DNP]8组的肿瘤抑制率达到55%,是HA对照组的12倍。

阮洪艳[4](2021)在《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众所周知,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是以血管完整性被破坏和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通常需要机械辅助通气,而机械辅助通气又可以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虽然小潮气量(VT)可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即VILI是不可避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VILI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在VILI中发现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活化可能是VILI发病机制的因素之一。促炎和抗炎因子的不平衡被认为是VILI的主要原因。此外,针对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也被提出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综上所述,对VILI中抗炎和抗ROS药物以及某些基因特定表达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治疗VILI。丙泊酚是一种麻醉剂也是一种神经元死亡抑制剂,它能激活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活性,改善急性肺损伤(ALI)。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核受体中的一员,它是一种转录因子并可被氧化应激反应激活。为了保证其适当的活性,转录调节和翻译后修饰均需要控制Nrf2在正常条件下或在适应不同环境期间的表达。最近,不同的研究报道了 Nrf2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此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活化Nrf2从而改善肝移植大鼠ALI的作用。然而,丙泊酚和Nrf2在VILI中的角色很少被研究。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Nrf2与NOD-like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能。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靶向NLRP3炎性小体是预防VILI的一种潜在策略。NLRP3也被发现在丙泊酚介导下可缓解炎症反应和减轻脑损伤。从以上方面,我们假设丙泊酚可以通过调节Nrf2和NLRP3来改善VILI。因此,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为VILI的预防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8~12周龄的C57BL/6小鼠126只,体重约20-25克左右,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9组,每组14只:(1)假手术组;(2)正常潮气量组(VT为7mL/kg);(3)高潮气量组(VT为20mL/kg);(4)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组(VILI+Prop group);(5)丙泊酚组(Prop group);(6)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组(VILI+Prop+SFN group);(7)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SFN+NLRP3 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组(VILI+Prop+SFN+Nigergroup);(8)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组(VILI+Prop+ATR group);(9)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 ATR+NLRP3 激活剂 Niger 组(VILI+Prop+ATR+Niger group)。进行了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测定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et/dry,W/D)、肺组织EBA通透性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蛋白浓度、肺组织中MDA和8-OHdG的表达水平及炎症相关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ELISA法检测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表达水平以及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数,Western Blot分析肺泡巨噬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以及肺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中SOD和HO-1 mRNA的表达,以及线粒体中的ROS率。结果(1)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肺组织W/D值、EBA通透性指数和BALF中蛋白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的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8-OHdG和MDA的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3)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泡巨噬细胞中的NLRP3蛋白、ASC蛋白、caspase-1蛋白和ROS的表达均降低(P<0.05),且肺组织中的Nrf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红素加氧酶(HO-1)mRNA表达均增加(P<0.05)。表明丙泊酚治疗后,丙泊酚可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并下调NLRP3的表达。(4)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激活Nrf2可显着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BALF中的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也降低。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5)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并激活Nrf2后,如同时激活NLRP3,则小鼠表现出较严重的肺组织病理损伤,BALF中IL-1β和IL-18的表达以及caspase-1、IL-1β和IL-1蛋白水平均显着增强;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抑制Nrf2,激活NLRP3会出现比上述更严重的病理现象。表明: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了 Nrf2对VILI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数据表明,丙泊酚通过激活Nrf2和抑制NLRP3的表达,从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和VILI相关的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Nrf2激活剂和NLRP3抑制剂可能是预防VILI的潜在治疗药物。

刘浩[5](2021)在《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应用使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逐渐下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机制为T细胞抑制,这是因为既往认为细胞性排斥反应是移植术后发生排斥的直接原因,然而不断有临床数据发现即使采取了足量的T细胞免疫抑制治疗,仍然有排斥反应发生。直到后来研究发现是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了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对移植物失功甚至移植失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受体术后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B细胞为主、T细胞辅助的体液免疫反应介导参与的。导致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抗体有很多,主要是抗供者HLA的抗体或ABO血型系统抗原的抗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HLA抗体”也在损害移植器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HLA抗体”在移植中一般指的是自身反应性抗体和同种异体反应性抗体,种类繁多,其特异性针对HLA以外的靶点。炎症环境、抗原表达的增加以及通过翻译后修饰形成的新抗原都有助于非HLA抗体的形成,随后对移植物造成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器官移植术后受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息息相关,包括再灌注后综合征、移植延迟、原发性无功能以及急、慢性排斥反应。研究发现,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会产生新抗原表位,然后引起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分泌抗体与之结合进而加重再灌注损伤。这些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所带来的危害可能并不局限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身,可能也会诱发或加重器官移植后机体的体液性排斥反应。一、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单次和二次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来进行此部分研究(单次缺血:左肾行假手术,100天后行右肾缺血手术;二次缺血:左肾先行缺血手术,100天后再行右肾缺血手术)。病理及生化结果发现经历二次缺血的右肾组织和功能比单次缺血的右肾损害严重(p<0.05),且首次左肾缺血时间越长,右肾损害越明显,表明首次左肾缺血对后期缺血的右肾产生了影响。ELISA结果提示血清中新生抗原表位ANAX4的抗体滴度在二次缺血损伤后较单次缺血小鼠显着升高(p<0.01),提示ANAX4抗体可能与肾损害相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二次缺血损伤后小鼠脾脏中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比例增高,说明二次缺血损伤诱导了体液免疫的发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NAX4的新生抗原表位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清中ANAX4抗体在二次缺血损伤后却增高,可能与记忆性B细胞激活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有关。我们进一步在左肾缺血期间加用了T细胞免疫抑制剂FK506,结果显示FK506不仅可以减少二次缺血损伤后Tfh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也减少了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同时减少了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右肾功能和病理损伤情况也得到好转,再次证明新生表位激活了体液免疫分泌抗体参与对机体的损害。此外,免疫荧光结果证实C4d和Ig G在肾缺血损伤时候会浸润肾组织,说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肾缺血损伤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二、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此部分我们建立了小鼠肾缺血100天后行异种小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在肾缺血时候或肾移植术时加用FK506,观察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具体分组如下:sham,肾移植+FK506,肾缺血+肾移植,肾缺血+肾移植+FK506,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结果发现在肾缺血+移植组中的肾组织损害最严重,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也最高。而肾移植+FK506组与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比较,病理损害则较轻,ANAX4抗体水平也较低,这提示前期肾缺血对后期的移植肾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且可能与新生表位产生有关。而在移植肾的免疫荧光中,ANAX4抗原表位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ANAX4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反应有关。此外C4d和Ig G在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中沉积比在肾移植+FK506组中多(p<0.05),也说明早期肾缺血更易导致补体对移植肾的损害。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脾脏和移植肾引流淋巴结中的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肾缺血+肾移植+FK506小鼠的三种细胞比例较肾移植+FK506组更高(p<0.05),这些结果再次表明早期肾缺血损伤更易导致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损害。而在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组中,由于缺血期间应用了FK506,其病理损害、C4d和Ig G沉积较肾缺血+肾移植+FK506都有所下降,三种免疫细胞比例也降低(p<0.05),提示早期应用FK506可以适当减轻损伤和免疫反应。移植术后体液免疫的活跃可能预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于是我们进一步对供体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如预期所料,前期肾缺血会导致肾移植术后DSA-Ig G升高,说明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排斥。三、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第二部分证实早期肾血损伤相关新生表位会诱发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此部分,针对免疫反应不同环节,我们将眼镜蛇毒因子、CTLA4-Ig和(或)FTY720用于移植术后体液排斥反应的治疗。结果发现眼镜蛇毒因子可以减轻移植肾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同时降低血清中ANAX4抗体和DSA-Ig G水平,尤其在抑制补体沉积上作用明显,但其对新生表位生成和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上无作用。而CTLA4-Ig除了改善移植肾功能和损害等效果外,还能通过抑制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活化、增值进而抑制体液性排斥反应。当与FTY720合用后这些效果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说明CTLA4-Ig和FTY720联用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损伤相关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四、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一直是研究热点。因为褪黑素具有调节节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因此我们将褪黑素用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实验证明褪黑素预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褪黑素预处理后的小鼠即使经历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也较少,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褪黑激素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得到证实,表现为脂质过氧化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强。随后研究证明褪黑素预处理显着限制了肾缺血损伤时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等结果提示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可以诱导肾脏自噬产生,TUNEL结果证实褪黑素预处理可以减少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下调TLR4/My D88激发自噬发挥保护作用,此外,MEK/ERK/m TORC1通路的下调对于褪黑素介导的自噬也是必需的。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小鼠二次肾缺血损伤模型验证了新生抗原表位的产生以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然后通过肾缺血+肾移植模型明确了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可以诱导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并对移植物造成损害,进一步实验表明缺血早期或移植术后通过干预抑制免疫反应可减轻移植物损害和排斥反应。最后我们证实褪黑素可以在肾缺血损伤中通过诱导自噬发挥保护性作用。

蔡宏桥[6](2021)在《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被列为第六大最常见的肿瘤,在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位列第三位。尽管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学栓塞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治疗等方法已被证实对肝细胞癌患者有生存获益,然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针对多种类型肿瘤的一种非化学疗法干预手段,通过光热转换剂将光能转换成热能来消融局部肿瘤组织,具有可控的照射性、低毒性和高治疗特异性,可协同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一般而言,彻底消融肿瘤需要超过50℃的温度,然而高温光热处理可能会给附近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带来附带损害。因此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42–45℃)有效消融肿瘤对于光热治疗的未来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但是在较低温度下由于加热不足,肿瘤细胞热损伤可以通过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得以修复,削弱了低温PTT的抗肿瘤功效。硫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sulfide nanoparticles,CuS NPs)因其中空的壳核结构、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表面改性,而成为合适的光热转换剂和药物输送的纳米载体。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是一种激酶,负责协调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是癌症的治疗靶标。KU-60019是一种ATM激酶抑制剂,与其他ATM抑制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抑制效率、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正在进行中的一项关于KU-60019的临床试验以及两项关于其他ATM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提示ATM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更重要的是一些研究报道了ATM与HSP之间的调节关系。目的:通过设计并合成装载ATM抑制剂KU-60019并且带有肿瘤生长因子β(Tumor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抗体表面修饰的中空硫化铜纳米药物(CuS-ATMi@TGF-βNPs),以及对其化学性质、体外功能和体内治疗效果三方面的研究,初步阐明该纳米药物在肝细胞癌低温光热治疗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肝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1)制备了CuS-ATMi@TGF-βNPs,对其形态、粒径、电位、稳定性、分散性、光热转换能力、光热稳定性、药物装载和释放等进行了研究。(2)通过细胞实验(细胞摄取、LIVE/DEAD细胞染色、克隆形成测定、细胞迁移测定、Western blot),研究CuS-ATMi@TGF-βNPs的靶向性、细胞毒性、细胞杀伤能力、光热治疗效果、协同治疗作用以及分子机制。(3)通过构建H22荷瘤小鼠肝癌模型,研究CuS-ATMi@TGF-βNPs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分布、肿瘤抑制效果、光热治疗效果、免疫激活效果、HSP的表达。结果:(1)本研究成功合成制备了CuS-ATMi@TGF-βNPs纳米光热治疗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实现了药物装载和表面抗体修饰。CuS-ATMi@TGF-βNPs的大空腔和介孔表面结构增加了药物负载量,较强的近红外吸收能力、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以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光热治疗的合适载体。(2)CuS-ATMi@TGF-βNPs具有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CuS NPs装载的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具有协同作用,NIR处理的CuS-ATMi@TGF-βNPs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杀伤能力,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负载的ATM抑制剂通过下调P-AKT、HSP70和HSP90表达提高低温光热治疗效果。(3)在H22荷瘤小鼠肝癌模型中,CuS-ATMi@TGF-βNPs+NIR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最高的肿瘤生长抑制率。NIR处理通过促进纳米药物内ATM抑制剂的释放,抑制HSP从而提高了低温下的光热治疗效果。TGF-β抗体的修饰提高了肿瘤靶向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免疫系统。ATM抑制剂的装载和TGF-β抗体的修饰联合协同增强了硫化铜纳米药物的抗肝癌疗效。结论:综上,ATM抑制剂介导的化疗、CuSNPs介导的光热治疗和TGF-β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显着减弱了肝细胞癌的增殖。本实验提出的ATM抑制剂联合TGF-β抗体介导的肝细胞癌低温光热治疗的概念模型,具有未来临床转化应用的潜力。

陈颖,吴琳,刘玮,杨益,陈伟,张歆[7](2020)在《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EGFRⅡ)抗体介导的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再通过共同孵化方式将VEGFRⅡ-聚乙二醇2000-磷脂酰乙醇胺(VEGFRⅡ-mPEG2000-DSPE)包被在纳米脂质体表面,制备成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测定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脂质体的微观结构;考察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血浆中的释放情况;体内实验研究了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结果制备的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33.6±10.5 nm,Zeta电位为-10.1±0.5 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呈球状或类球状分布;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pH值为7.4的PBS中释放较缓慢,在血浆中释放较快;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和半衰期(t1/2)分别为多西他赛注射剂的3.3和2.1倍;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小鼠的肝、脾和肿瘤组织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4.9,7.5和19.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能显着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并对肝、脾和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

杨笑莹[8](2020)在《抗α2δ1/CD3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双特异性抗体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其可通过介导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肝癌的复发和转移通常与肿瘤起始细胞有关,本实验室之前发现α2δ1(isoform 5)是肝癌的一个肿瘤起始细胞标志物,靶向该抗原的1B50-1可以通过消除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减缓肝癌的生长。本研究旨在构建抗α2δ1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内外评价其杀伤肝癌干细胞的功能。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稳定表达T细胞衔接子(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 TE)和双可变域免疫球蛋白(dual-variable-domain immunoglobulin,DVD-Ig)形式的抗α2δ1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Expi 293F细胞后,1B50-1-g OKT3-7 Bi TE和1B50-1-V9 Bi TE选取转染4天后的细胞上清使用镍离子亲和色谱纯化,1B50-1-g OKT3-7 DVD-Ig G1选取转染6天后的细胞上清使用Protein G亲和色谱纯化。在得到纯化的抗α2δ1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后,将纯化的抗体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鉴定抗体和检测抗体的纯度,通过Superdex 200检测抗体的聚集程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B50-1-g OKT3-7 DVD-Ig G1对α2δ1和CD3的结合性质,使用Perkin Elmer Operetta高内涵成像仪测定1B50-1-g OKT3-7 DVD-Ig G1介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对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的杀伤效应,使用ELISA法检测杀伤过程中CTLs分泌TNF-α和IFNγ的变化,通过Hep-12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共移植模型中检测1B50-1-g OKT3-7 DVD-Ig G1抑制Hep-12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出分别稳定表达1B50-1-g OKT3-7 Bi TE、1B50-1-V9 Bi TE和1B50-1-g OKT3-7 DVD-Ig G1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纯化出的1B50-1-g OKT3-7 Bi TE、1B50-1-V9Bi TE和1B50-1-g OKT3-7 DVD-Ig G1的蛋白分子量符合理论分子量,且蛋白纯度较高。1B50-1-g OKT3-7 Bi TE的纯化量为0.5-0.7mg/L,1B50-1-V9 Bi TE的纯化量为6-7 mg/L,1B50-1-g OKT3-7DVD-Ig G1纯化量为2-3 mg/L。1B50-1-V9 Bi TE中多聚的蛋白较多,不符合预期,1B50-1-g OKT3-7 DVD-Ig G1中单体的蛋白占大多数,且出峰位置符合预期,所以1B50-1-g OKT3-7 DVD-Ig G1的表达量和蛋白性质比较符合用于治疗的抗体要求,在后续的实验中选取1B50-1-g OKT3-7 DVD-Ig G1。1B50-1-g OKT3-7 DVD-Ig G1可以特异性结合α2δ1和CD3,在体外试验中,1B50-1-g OKT3-7DVD-Ig G1可以有效介导CTLs靶向杀伤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其介导杀伤Hep-12细胞的EC50为1.9 pmol/L,对于低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1,1B50-1-g OKT3-7 DVD-Ig G1不能介导CTLs发挥杀伤作用,并且在杀伤过程中Hep-12细胞组CTLs释放的TNF-α和IFNγ比Hep-11细胞组显着增多(P<0.05),体内试验中,1B50-1-g OKT3-7 DVD-Ig G1可以有效抑制Hep-12细胞体内成瘤。结论:1B50-1-g OKT3-7 DVD-Ig G1能有效介导T细胞特异杀伤高表达α2δ1的人肝癌细胞Hep-12,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希望。

王晓冬[9](2020)在《PD-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为Ⅰ型跨膜糖蛋白,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负向调控因子。T淋巴细胞的PD-1通过与其配体,PD-1配体 1(PD-1 ligand 1,PD-L1)或PD-1 配体2(PD-1 ligand 2,PD-L2)结合抑制其活化,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或PD-L2,来介导免疫抑制从而发生免疫逃逸。靶向PD-1和PD-L1抗体的治疗机制就是分别与T细胞表面的PD-1或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不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活化T细胞,最终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目前,靶向PD-1和PD-L1抗体已用于多种人类肿瘤的治疗,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对PD-1分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PD-1在某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如黑色素瘤和肝癌细胞等。本课题就PD-1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以及潜在的分子功能和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我发现PD-1和其配体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一小部分群体中表达。我们聚焦在NSCLC,通过构建PD-1及其配体PD-L1的敲减细胞系和过表达细胞系发现,PD-1或PD-L1的敲低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相反,过表达PD-1或PD-L1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这说明,肿瘤细胞内源性PD-1和PD-L1起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小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功能。然后,我利用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等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处理肿瘤细胞发现,肿瘤细胞和小鼠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明显加快。分子机制上,我发现,肿瘤细胞内源性的PD-1通过结合配体PD-L1抑制其下游的两大经典信号通路,即AKT和ERK1/2,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总之,本研究表明,PD-1/PD-L1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并且介导了靶向PD-1/PD-L1抗体治疗的效果,因此可作为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唐雨曼[10](2020)在《单核巨噬细胞在晚期大肠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探究单核巨噬细胞与化疗抵抗的关系。[方法]1.选取26例初次诊断或者辅助治疗后病情进展的Ⅳ期大肠癌患者,收集其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化疗前的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情况,第三周期化疗前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RECIST 1.1)评估患者疗效,分析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2.采取健康人静脉血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并和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行Transwell共培养,再加入奥沙利铂杀伤结肠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单核巨噬细胞与化疗抵抗的关系。[结果]1.化疗控制组患者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化疗前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化疗无效组患者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化疗前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2.第二周期化疗前,化疗控制组患者的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3.25±2.31%)低于化疗无效组患者(7.05±4.2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第三周期化疗前,化疗控制组患者的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3.13±2.28%)低于化疗无效组患者(8.83±4.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3.用ROC曲线探讨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评估化疗疗效的价值。根据医学统计学,评估的准确性表示为曲线下面积(AUC)。当AUC介于0.7到0.9之间时,提示评估的准确性中等;当AUC在0.9以上时,提示评估的准确性高。第二周期化疗前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评估化疗疗效的准确性中等(AUC=0.763),第三周期化疗前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评估化疗疗效的准确性高(AUC=0.909)。4.探究单核巨噬细胞和化疗抵抗的关系。加入奥沙利铂后,与单核巨噬细胞共同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低于单独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单核巨噬细胞共同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晚期凋亡百分比低于单独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1.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疗效与外周静脉血中的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晚期大肠癌患者第三周期化疗前的外周静脉血的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百分比可以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3.单核巨噬细胞与化疗抵抗可能有相关性。

二、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诊疗一体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亲和力分析及CD47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
    前言
    实验一 不同靶向分子与膀胱癌细胞之间的亲和力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二 膀胱癌细胞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中CD47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光免疫治疗
    前言
    实验三 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光免疫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四 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细胞体外吞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及光免疫治疗在残余肿瘤识别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前言
    实验五 抗CD47-AF790 光学分子探针介导的光学分子影像及光免疫治疗在膀胱癌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膀胱肿瘤整块切除联合光学分子影像检查在膀胱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前言
    实验六 整块切除术后肿瘤组织体外光学分子成像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特色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学分子影像和光免疫治疗在膀胱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及免疫疗法
    1.2 糖类肿瘤疫苗简介
        1.2.1 基于TACAs的疫苗
        1.2.2 糖蛋白缀合疫苗的作用机制
        1.2.3 糖类肿瘤疫苗构建策略
    1.3 内源性抗体简介
        1.3.1 内源性抗体
        1.3.2 内源性抗体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DNP修饰GM3的抗肿瘤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试剂配制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2.5 间苯二酚法测定糖抗原负载量
        2.2.6 动物免疫实验
        2.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2.2.8 流式细胞实验
        2.2.9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M3-NHDNP-KLH疫苗的合成与表征
        2.3.2 GM3-NHDNP-KLH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2.3.3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糖工程化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分析
        2.3.4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价鼠李糖修饰的sTn-BSA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试剂配制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动物免疫实验
        3.2.6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3.2.7 流式细胞实验
        3.2.8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半抗原Rha的合成与表征
        3.3.2 sTn-BSA-Rha_n的合成与表征
        3.3.3 sTn-BSA-Rha_n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3.3.4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3.3.5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客体自主装构建超分子糖蛋白缀合疫苗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试剂配制
        4.2.3 主要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2.5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4.2.6 体外募集抗体能力实验
        4.2.7 动物免疫实验
        4.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4.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
        4.2.10 流式细胞实验
        4.2.11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主体分子CD-PEG_n-Rha_7合成与表征
        4.3.2 客体分子sTn-BSA-Ada6合成与表征
        4.3.3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自组装与表征
        4.3.4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4.3.5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4.3.6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价DNP修饰的透明质酸缀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试剂配制
        5.2.3 主要仪器
        5.2.4 实验方案
        5.2.5 细胞结合能力和抗体募集能力实验
        5.2.6 体外抗体介导细胞毒实验
        5.2.7 制备抗DNP血清实验
        5.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5.2.9 小鼠肿瘤模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A-[PEG_m-DNP]_n的合成与表征
        5.3.2 HA-[PEG_m-DNP]_n亲和力和特异性分析
        5.3.3 HA-[PEG_m-DNP]_n缀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5.3.4 HA-[PEG_3-DNP]_891的体外溶血实验分析
        5.3.5 HA-[PEG_3-DNP]_891的体内抗肿瘤功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图
附录Ⅱ 化合物核磁与质谱
附录Ⅲ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丙泊酚基于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1.1.3 主要实验试剂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手术实验与分组
        1.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1.2.3 相关实验方法与步骤
        1.3 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结果
        2.1 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2.2 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2.3 丙泊酚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和下调NLRP3的表达
        2.4 Nrf2可抑制VILI小鼠肺组织中的促炎因子
        2.5 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Nrf2对肺损伤的保护
    第三节 讨论和结论
    第四节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和图表
第二章 综述 围手术期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部分 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6)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肝细胞癌的诊治
    1.2 ATM抑制剂
        1.2.1 KU-55933
        1.2.2 KU-60019
        1.2.3 KU-59043
        1.2.4 CP-466722
        1.2.5 AZ31 和AZ32
        1.2.6 AZD0156
        1.2.7 AZD1390
    1.3 硫化铜纳米药物在癌症的应用
        1.3.1 硫化铜纳米药物
        1.3.2 硫化铜纳米药物与癌症诊断
        1.3.3 硫化铜纳米药物与癌症治疗
    1.4 纳米医学在肝癌的发展与展望
        1.4.1 基于纳米药物的肝癌监测
        1.4.2 基于纳米技术的肝癌诊断
        1.4.3 基于纳米医学的肝癌治疗
        1.4.4 展望
    1.5 实验设计
第2章 CuS-ATMi@TGF-β的合成制备和理化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CuS NPs的合成
        2.3.2 CuS-ATMi NPs的合成
        2.3.3 CuS-ATMi@TGF-βNPs的合成
        2.3.4 CuS-ATMi@TGF-β的理化性质表征
        2.3.5 CuS-ATMi@TGF-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测试
        2.3.6 CuS-ATMi@TGF-β的生物功能表征
        2.3.7 CuS-ATMi的载药能力测试
        2.3.8 CuS-ATMi@TGF-β的光热性质表征
        2.3.9 CuS-ATMi@TGF-β的药物释放测试
    2.4 实验结果
        2.4.1 CuS-ATMi@TGF-β的合成制备
        2.4.2 CuS-ATMi@TGF-β的理化性质表征
        2.4.3 CuS-ATMi@TGF-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2.4.4 CuS-ATMi@TGF-β的生物功能表征
        2.4.5 CuS-ATMi的载药能力
        2.4.6 CuS NPs的光热转换能力
        2.4.7 CuS-ATMi@TGF-β的光热稳定性
        2.4.8 CuS-ATMi@TGF-β的光热转换效率
        2.4.9 CuS-ATMi@TGF-β的药物释放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CuS-ATMi@TGF-β的体外细胞实验的治疗效果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细胞系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细胞摄取实验
        3.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量铜离子浓度
        3.3.4 细胞活力测定
        3.3.5 LIVE/DEAD细胞染色
        3.3.6 克隆形成测定
        3.3.7 细胞迁移测定
        3.3.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3.3.9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CuS-ATMi@TGF-β的靶向性
        3.4.2 CuS-ATMi@TGF-β的细胞毒性
        3.4.3 CuS-ATMi@TGF-β的细胞杀伤能力
        3.4.4 CuS-ATMi@TGF-β的协同细胞杀伤
        3.4.5 CuS-ATMi@TGF-β低温光热治疗的分子机制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CuS-ATMi@TGF-β的体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4.3.2 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抗肿瘤疗效评价
        4.3.3 组织病理学检测
        4.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3.5 流式细胞术分析
        4.3.6 生物分布
        4.3.7 生物安全性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肿瘤抑制实验
        4.4.2 主要器官病理改变
        4.4.3 光热成像
        4.4.4 生物安全性
        4.4.5 免疫治疗效果
        4.4.6 免疫组化染色
        4.4.7 体内分布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材料
    1.4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VEGFR 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2.2 理化性质评价
        2.2.1 包封率测定
        2.2.2 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测定
        2.2.3 微观结构观察
    2.3 药物释放评价
    2.4 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2.4.1 色谱条件
        2.4.2 血浆及组织处理
        2.4.3 标准曲线及方法学验证
        2.4.4 精密度和提取回收率
        2.4.5 药动学及组织分布
        2.4.6 数据处理
3 讨论

(8)抗α2δ1/CD3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PD-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的分子基础
        1.1.1 肿瘤的定义及特征
        1.1.2 肿瘤的驱动突变
        1.1.3 肿瘤的免疫逃逸
    1.2 PD-1/PD-L1及免疫抑制
        1.2.1 PD-1/PD-L1的分子结构和表达
        1.2.2 PD-1/PD-L1的免疫抑制功能
    1.3 肿瘤的免疫治疗
        1.3.1 免疫治疗的发展
        1.3.2 基于PD-1/PD-L1通路的免疫治疗
        1.3.3 假进展与超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人肿瘤标本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分子克隆
        2.2.3 慢病毒包装
        2.2.4 siRNA干扰实验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
        2.2.6 免疫印迹(Immunoblot)
        2.2.7 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
        2.2.8 细胞增殖实验
        2.2.9 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
        2.2.10 CFSE细胞增殖实验
        2.2.11 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
        2.2.12 小鼠实验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PD-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
        3.1.1 转录组分析
        3.1.2 PD-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3.1.3 PD-1在病人肿瘤组织中表达
        3.1.4 IFN-γ可诱导PD-L1的表达
        3.1.5 IFN-α可诱导PD-1和PD-L1的转录
    3.2 PD-1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
        3.2.1 敲低或过表达PDCD1细胞系的构建
        3.2.2 PD-1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2.3 PD-1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3.2.4 PD-1抑制AKT和ERK1/2通路的活化
    3.3 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
        3.3.1 敲低或过表达PDCD1LG1细胞系的构建
        3.3.2 PD-L1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3.3 PD-L1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3.3.4 PD-L1抑制AKT和ERK1/2通路的活化
    3.4 PD-1和PD-L1在体内的功能
        3.4.1 PD-1抑制体内的成瘤
        3.4.2 PD-1抑制体内肿瘤的AKT和ERK1/2通路的活化
        3.4.3 PD-L1抑制体内的成瘤
        3.4.4 PD-L1抑制体内肿瘤的AKT和ERK1/2通路的活化
    3.5 PD-1/PD-L1轴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信号通路
        3.5.1 PD-1传导信号依赖于ITIM和ITSM
        3.5.2 PD-1传导信号不依赖于SHP-2
        3.5.3 PD-1通过PD-L1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
    3.6 靶向PD-1/PD-L1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
        3.6.1 靶向PD-1/PD-L1抗体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3.6.2 靶向PD-1/PD-L1抗体活化AKT和ERK1/2信号通路
        3.6.3 靶向PD-1/PD-L1抗体促进小鼠肿瘤的生长
        3.6.4 靶向PD-1/PD-L1抗体活化小鼠肿瘤的AKT和ERK1/2信号通路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件

(10)单核巨噬细胞在晚期大肠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
        1.2 人结肠癌长期细胞株
        1.3 实验仪器和试剂(见表1,2)
    2. 方法
        2.1 检测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
        2.2 测定结肠癌细胞凋亡
        2.3 化疗疗效评估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1.1 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1.2 不同化疗疗效患者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变化
        1.3 不同化疗疗效患者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差异
        1.4 第三周期化疗前CD14~+单核巨噬细胞可评估化疗疗效
    2. 单核巨噬细胞与化疗抵抗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核巨噬细胞在实体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致谢

四、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流动力学原理对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的启示[J]. 蔡俊超,庆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08)
  • [2]以CD47为靶点的光学分子探针介导膀胱癌诊疗一体化的实验研究[D]. 杨勇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D]. 林汉.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阮洪艳. 山东大学, 2021(10)
  • [5]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D]. 蔡宏桥. 吉林大学, 2021(01)
  • [7]VEGFRⅡ抗体介导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J]. 陈颖,吴琳,刘玮,杨益,陈伟,张歆. 西北药学杂志, 2020(06)
  • [8]抗α2δ1/CD3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的研究[D]. 杨笑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2)
  • [9]PD-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 王晓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单核巨噬细胞在晚期大肠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D]. 唐雨曼. 苏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