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与生态政治探析

道家无为与生态政治探析

一、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易坪[1](2021)在《老庄学派伦理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欢[2](2021)在《道家生态思想与西方环境伦理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耿君[3](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衣博涵[4](2021)在《庄子生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朴素自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道”“无为”“齐物”等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庄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突破时期,战国时期的阶级崩坏、环境恶化也引发庄子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层次思考。虽然战国时期与现代面临的生态问题不同,但在哲学层面上,二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相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讯及交通方式的升级使原本相隔相隔千里的国家也成为了同一赛道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人类不加节制的发展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峻。在此基础上回溯具有浓郁生态意蕴的庄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态思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庄子的生态思想首先显现在其“道”、“万物齐一”、“无为而治”三个重要哲学概念中。“道”是庄子生态观的根本,是生发万物的基础,也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想要达到“至德之世”就需要遵循“道”这种无形的规律。“齐物”思想是庄子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他认为“万物本齐”不同物种都具其自身的价值,而“不齐”的是人的“成心”,这种价值是任何物种包括人类都没有权利随意破坏的,以“道”作为一种体察万物的视角,而这种视角被遮匿才会导致人们将所见万物千差万别之景象当真,忽略万物本原皆为“齐一”的特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之需求是人类生存之“道”,但如果索取无度则违背了“无为而治”的终极原则,则可能会对自然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庄子生态思想也体现了“自性为贵”的生物观,庄子认为生物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类强行改造及整治将会损害其本身的“自然之道”。与西方“主客二分”之理念不同,庄子更为强调人与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认为人也是自然的有机部分,而非世界的中心,与万物没有高低之分,人如果自负于是万物的统治者,藐视与践踏世间万物,任意从自然界索取资源,将会遭到反噬。庄子的生态观有其独特的时代超越性,但也应辩证看待,庄子所处的时代并未产生生态思想的概念,但并不能因为此而否认庄子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而应该从现代的角度再次审视庄子哲学发掘其蕴含的深刻的生态理念,庄子生态思想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思维,以及“依道而行”的生态意识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层面提供了独特的借鉴意义。受时代发展制约,庄子的生态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理性分析并从中提取具有普遍价值的深层生态理念,发掘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孙柏林[5](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薛娜[6](2019)在《元代屠宰禁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屠宰禁令在《元典章》中的杂令项下,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限制杀生的强制性规定。就其内容可分为:祝祷祈福的屠宰禁令、因多元文化冲突而设置的屠宰禁令、还有保障生态、经济、军事的屠宰禁令。这些禁令涉及元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元代禁屠法令的实施,是蒙古统治者在进入中原汉地后,受到佛、道、阴阳等多种宗教文化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影响的结果,是各族人民社会习俗、文化习俗深度交流的表现。禁屠令体现的共同习俗的形成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扩大统治基础。当然,禁屠令的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蒙古至上原则始终得到坚持。

沈宝钢[7](2019)在《先秦诸子“爱”的伦理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是一个涵义丰富且复杂难解的哲学概念,文章基于效果论的立场,将爱理解为广义范围上宇宙万物间的“恩惠——给予”。在此前提下,尝试用“形态”的视角予以进入爱的研究,且将研究背景聚焦于中国文明的“策源地”——先秦子学。文章的理论假设或理论目标是建构爱的“形态”谱系:“形上之爱”——“利爱”——“义爱”。首先,建基于道家的“形上之爱”是自然、平等且超功利的爱。“形上之爱”的哲学魅力在于超越了社会的纲纪伦常与道德规范,以及人性的趋利避害与道德品性,以自然而不伪作、纯朴而不修饰的本真姿态流淌于宇宙万物之间。但是,“玄而又玄”的“形上之爱”由于缺乏与社会现实的必要接轨,故隐而不彰且易被忽视。其次,建基于法家的“利爱”是出于利益索求的爱,“利爱”的最大魅力在于与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和世俗生活深度切合。在实现爱的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利他效用作为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存在。另外,由于“利爱”中内藏了利他手段与利己动机的矛盾,故其具有强烈的伪善倾向。最后,建基于儒墨的“义爱”是出于道德义务的爱。由于道德义务既是人之为“人”的先验要求与内在要求(儒家式义务),又是社会互动实践的经验要求与外在要求(墨家式义务)。因此,“义爱”的建构需要将儒墨进行必要的汇通融合。“义爱”具有人道主义、广泛性与绝对性的精神气质,且有终极依据——“天”为其提供形而上学奠基。另外,“义爱”深入植根于“伦理型”的中国礼乐文明,故兼具超越性与世俗性的“义爱”最适合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文明史的流变中,“形上之爱”——“利爱”——“义爱”已经不仅仅是“学派之爱”,或者说超越了“学派之爱”,而成长、成熟为“三维”“形态之爱”。

周建强[8](2018)在《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真道是由王重阳(1112-1170)于南宋初,在金人统治的北方地区,通过融合儒道佛三教,创立的一种新道教。全真道之所以能够在金元时期创宗立派,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固然与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其伦理思想密切相关。与传统道教不同,全真道追求的是一种出离生死、真性永存、全性命之真的精神和物质双重超越的成仙论,希望通过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来实现。全真道的性命双修虽说是一种旨在修炼成仙的理论学说,但在其对性功与命功修炼过程的讨论中,其实也涉及到伦理问题。全真道的性命双修对全真道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引导并决定了伦理思想的内容。全真道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社会伦理思想、政治伦理思想以及神学伦理思想五个方面。全真道视人的自然形体是由水火风土等四大假合而成,认为肉体生命幻而非真,是真性生命的羁绊。只要修炼者能够破除对人的自然形体的贪恋与执着,进行性命双修,定能显现元初真性。在此基础上,全真道提出了极具自身特征的生命观,即“我命不由天地”、“外容苍内容黑”与“生命转世轮回”。全真道认为,虽然肉体生命是真性生命的羁绊,但全真修炼却不能戕害生命,反而必须依靠肉体生命的活动来进行。在全真道看来,虽然神仙修炼依赖于色身凡躯,但却不能滞于色身的修习,以致真灵之性不显。只有在为善保持清净不染之心,炼心修性的基础上,进行命功修炼,才能取得真性法身的显现与不亡,升入仙境。可以说,全真道在神仙修炼过程中,通过赋予肉体生命的道德价值,借助于善心善行的道德实践与命功修炼,使有限的肉体生命在生死维度中展现出了无限性。全真道的生态伦理思想建立在道化万物的理论认知基础之上。全真道“道化万物”的思想将道教神仙修炼理论与宇宙生成论相融合,不仅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问题,还阐明了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以性为宗的内丹神仙修炼之道。在此基础上,全真道认为,人类在处理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时,应当效法“道”的规则,遵从“自然”的法则,视物如己,慈悲利物,善待万物,尊重万物的生命。全真道“视物如己”的思想有着宗教神学的理论立场,是善德积累与未来成仙的前提条件。而“善待万物”的思想则被“戒律化”,进而植根于全真道徒的修道与日常生活中,并通过他们影响到普通信众及其一般民众。全真道的社会伦理思想主要涉及教团的孝道伦理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以及教团的社群伦理思想。全真道的孝道伦理思想包括物外之孝与入世之孝两方面。全真道物外之孝的主要内容是敬师、报恩、送终与广大教团、扬名后世。全真道的入世之孝,主要是普劝行孝,奉养双亲,忠事君王与敦化国俗。全真道视戒律为降魔之杵,戒律对道徒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是道徒在修炼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主要是忍辱、谦让、守信、正直与信守仁义。全真道性命双修的神仙修炼理论除涉及人际伦理的思想外,还涉及教团所主张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社群伦理思想。全真道的社群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遍拔黎庶、苦己利人与普济群生三个方面的内容。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是有关如何处理教团与王权关系的思想以及相应的政治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主张。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教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与主张。初创时期,主要是出离尘寰,修道唯上;发展时期,则为清虚为本,政道不二;成熟时期,又为遵依国法,维系统治。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是一种反映人神之间伦理关系的思想,即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宗教修炼,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约束,证得宗教理想目标,而形成的有关人与神之间伦理关系的思想。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与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两部分。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是玉性全真,人人可修——道性均有;自修自证,物外逍遥——自力成仙;真功真行,跻位登真——功行双全。而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主要包括乞觅行化、禁断性欲与坐环修炼三方面内容。全真道伦理思想是一种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实现得道成真的精神与物质双重超越为理想目标的宗教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全真道伦理思想,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重视宗教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挖掘宗教伦理的文化内涵,特别是道教伦理的文化内涵,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研究全真道伦理思想也有利于道教自身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发扬其自身良好的伦理文化传统,加强道风建设,继承与弘扬全真道的德性生命论,济世度人的伦理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生活道教”的践行。

韦震[9](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张记忠[10](2017)在《北宋老庄之学与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把北宋老庄之学与诗文贯通起来加以研究,梳理、探讨了北宋老庄之学形成的背景、特点,重点分析了北宋诗文作家之老庄解悟、隐逸心态及诗文理念、创作特色等同老庄之学的复杂关系。绪论之外,全文共分七章。前四章为综合研究,后三章为个案研究。第一章:北宋文化语境转换视阈下的老庄之学。此一时期的老庄之学,在前代三教并行思想的影响下,士人们开始关注三教会通之处,或归之于善,或归之于道,不一而足,显示出融合的趋势。真宗澶渊之盟至徽宗建中靖国前后,党争日烈,性情多不得适,士人转向老庄“性命”之论,融伦理入天道,使天道的内容更加充实。北宋老庄之学的特点有三:详究道德、关注性命、力主有无合一。这是他们理性的根柢,并在他们的诗文之中有所表现。第二章:老庄思想对北宋士风、心态及吏隐的浸染。老庄之学的核心是老庄思想。北宋广大士人在诵习、钻研、探讨老庄经典的同时,必然无形中要受到老庄思想的浸染与影响。士人们在老庄之学的浸染下,表现出阔大情怀、有为当世、理性精神等特有的风气;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感悟,在心理上越来越接近和认同老庄,吏与隐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逐渐有了融合的思想基础;士人的吏、隐大概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居地方治民清净者、身在朝堂心在山林者、居地方有所为者;在此基础之上,并经过苏轼等人的努力,吏和隐相通为一,形成了一种更追求适性的生活方式——吏隐。第三章:北宋诗文中的老庄思理、情愫。北宋士人在生活中随时感悟老庄思想,诗文也是他们表现感悟的载体之一。北宋诗文的体裁多样,本章试从亭台楼宇、游览、咏物诗文这三类比较有代表性的例证加以探究,以见一斑。北宋的亭台楼阁诗文或寄托无为而治的理想,或流露老庄适性情愫等,表现出老庄之学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以及生活之中老庄式的感悟对老庄思想发展的推进作用。前代游览诗文中常见的人生易逝、朝代陵替等悲慨主题也渐渐被达观、逸豫等所代替,表达了他们悠然自得、随性适意等各种不同的情感,并多于游览之时悟得道理。咏物诗文中表现出现实中士人对老庄处世方式的改造,以及如何融入现实生活而逍遥适性、葆守天真的思索。第四章:北宋诗文理念与老庄审美取向。北宋士人在创作诗文之时逐渐发现老庄虚静的道境在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这使得他们对老庄的“天真”情有独衷,更关注对一己之情志的天真自然的表达。北宋士人普遍怀有的以清净治国的理想,并以平淡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此平淡之中自有雄奇之概,淡泊之中亦有豪情,显现出了与前代不同的渊放风格。诗文理论也与庄子的“不落言筌”相通,注重“味外之味”,其情虽不在八荒之表,却是如嚼橄榄,有三昧在其中,因任自然是其要旨。第五章:苏氏兄弟的老庄之学与诗文特色。苏轼的老庄思想更与现实政治人生完美融合,社会生活、文学创作的老庄化,使之更有情趣,不失为后代之楷模;苏辙对“天道”不故作高深之语,“去妄复性”亦是以“道”为本,并未滑入释家之流;黄庭坚由道而法,虽然有向下一指之贬,然不失老庄之本,秦观“心说”之论虽未成系统,却不失为用心之作,张耒、晁补之等也各有特色。在实际生活中苏轼等人表现出惊人的调适能力,在厄境之时他们把老庄思想加以现实化改造,使之能由悲痛转向乐观。而苏文在“超然”、“达理的境界”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与老庄思想的融合,其中虽然并不是以老庄的字句来结撰,却无不是融合着对老庄思想的体悟。第六章:王氏父子的老庄之学与诗文意趣。王安石的“救弊”之论,把老庄真正提升至与儒家平等的地位。王安石的变法所用道德性命之学,其宗旨依然不离老庄,其实际生活更像老庄。其子王雱英年早逝,却把老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有无合一是其神旨所在。王安石在和吕惠卿交恶、儿子早亡的那段时间里中,心情由悲痛而之平淡,老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诗歌中往往可见对老庄思想的体悟,豪壮之气隐而复现,可见其意趣所在。第七章:北宋理学家、道教徒老庄之学与诗文。北宋理学五子表面区别儒、释、道,并以儒家之仁为核心,其实对老庄的心性之学多有取择。而其中邵雍更像庄子,其诗歌多有哲理的表达,且更为含蓄,较玄言诗更具生活的体悟。道教徒在解释老庄之时,把老庄从宗教的深渊中尽力拔出来,而以道德为其旨归。道教徒的诗文也就多表现出对名利的清醒认识以及浓重的隐逸情结。

二、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3)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庄子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庄子生态观的产生背景
    一、轴心时代世界范围对于宇宙的思考
        (一)轴心时代的超越与突破
        (二)庄子独特的宇宙观
    二、战国时期的历史转变
        (一)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变革
        (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三、庄子的成长环境及个人性格
        (一)庄子的成长环境
        (二)庄子的个人性格
第三章 庄子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道”——庄子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本体论的“道”
        (二)作为认识论的“道通为一”
        (三)作为方法论的“道生万物”
    二、“齐物”——庄子生态观的核心理念
        (一)“万物本齐”
        (二)“真”与“伪”
    三、“无为而治”——庄子生态观的终极原则
        (一)“无为”的含义
        (二)“无为”的内在境界
        (三)“无为而治”的生态理想
第四章 庄子生态观的观念架构
    一、“自性为贵”的生物观
    二、“以道观之”的自然观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第五章 庄子生态观评价
    一、庄子生态观的时代超越性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二)“依道而行”的生态意识
    二、庄子生态观的历史局限性
        (一)弱化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否认技术技巧的价值
    三、现代生态环境下庄子生态观的价值
        (一)“知止知足”的生态理念
        (二)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5)“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6)元代屠宰禁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蒙元之前的屠宰禁忌
    第一节 中原汉地的屠宰禁忌
    第二节 北方草原地区的屠宰禁忌
第二章 蒙元时期的屠宰禁令
    第一节 元代屠宰禁令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基于宗教信仰的禁屠令
    第三节 基于文化差异的屠宰令
第三章 屠宰禁令与元代社会
    第一节 宗教文化对元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屠宰禁令与元代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先秦诸子“爱”的伦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最好世界”的时代之谜
    第二节 中西文明视野下的“爱”
    第三节 “爱”的既有研究范式综述
    第四节 范式的转型尝试:从“学派”到“形态”
    第五节 先秦诸子“爱”的伦理形态演进
第一章 爱的超越形态——“形上之爱”
    第一节 “形上之爱”
    第二节 “形上之爱”的精神气质
    第三节 自然素朴与抽象玄远的“孪生”
    第四节 “形上之爱”的“形态”可能
第二章 爱的功利形态——“利爱”
    第一节 因利而“爱”
    第二节 “利爱”的彰明特征
    第三节 现实性与伪善的可能“对峙”
    第四节 “利爱”,何以“形态”?
第三章 爱的中庸形态——“义爱”
    第一节 “义爱”的儒墨汇通
    第二节 “义爱”的显着特性
    第三节 超越性与世俗性的“辩证”
    第四节 “义爱”的“形态”之旅
结论先秦诸子爱的“三维”形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全真道的性命双修与全真道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 全真道的性命双修
        一、全真道的性与命
        二、全真道的性命双修
    第二节 以修炼成仙为旨归的全真道伦理思想
第二章 全真道的生命伦理思想
    第一节 人的自然形体的虚妄与不真
        一、四假观与骷髅观
        二、全真道对人的自然形体的认识与儒佛的比较
    第二节 人的生命的主体性与轮回说
        一、我命不由天地
        二、外容苍内容黑
        三、生命转世轮回
    第三节 仙道贵生与以德显真
        一、舍了家缘更舍身即非济虎为饥鹰:仙道贵生恤民保众
        二、修行须藉色身修莫滞凡躯做本求:藉假修真以德显真
第三章 全真道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化万物与洞天福地
        一、道化万物:全真道成仙论与宇宙生成论的融合
        二、洞天福地:全真道人间仙境与生态环境的营建
    第二节 视物如己与善待万物
        一、视物如己:善德积累与未来成仙
        二、善待万物:慈悲利物与尊重生命
第四章 全真道的社会伦理思想
    第一节 全真道的孝道伦理思想
        一、儒家之孝的内容及特点
        二、全真物外之孝:敬师报恩与送终扬名
        三、全真入世之孝:普劝行孝与敦化国俗
    第二节 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
        一、全真道戒律的产生与发展
        二、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
    第三节 全真道的社群伦理思想
        一、遍拔黎庶
        二、苦己利人
        三、普济群生
第五章 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 初创时期:出离尘寰修道唯上
    第二节 发展时期:清虚为本政道不二
    第三节 成熟时期:遵依国法维系统治
第六章 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
    第一节 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
        一、玉性全真人人可修:道性均有
        二、自修自证物外逍遥:自力成仙
        三、真功真行跻位登真:功行双全
    第二节 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
        一、乞觅行化
        二、禁断性欲
        三、坐环修炼
第七章 全真道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一、盖尔简介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理论价值
        二、局限性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10)北宋老庄之学与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北宋文化语境转换视阈下的老庄之学
    第一节 北宋注《老》解《庄》文献略考
    第二节 北宋评论《老》《庄》的各种体式
    第三节 北宋文化语境下老庄之学的核心意涵
第二章 老子思想对北宋士风、心态及吏隐的浸染
    第一节 北宋士风的老庄思想要素
    第二节 士人心态之老庄理念催化
    第三节 士人吏、隐的不同形态
    第四节 老庄之学对吏、隐之影响
第三章 北宋诗文中的老庄思理、情愫
    第一节 亭台楼宇诗文中的老庄意蕴
    第二节 游览诗文之老庄内涵
    第三节 咏物诗文之老庄哲思鸿爪
第四章 北宋诗文理念与老庄审美取向
    第一节 诗文创作理念与老庄之“道”
    第二节 北宋诗文风格论与老庄之“真”
    第三节 北宋诗文理论与老庄之“不落言筌”
第五章 苏氏兄弟的老庄之学与诗文特色
    第一节 苏氏兄弟等之老庄旨归
    第二节 苏氏兄弟心态之老庄絪缊
    第三节 苏轼诗文之老庄精神
第六章 王氏父子的老庄之学与诗文意趣
    第一节 王安石之《老子》诠解与异见
    第二节 王雱之《庄子》新传与新说
    第三节 王安石诗文之老庄底蕴
第七章 北宋理学家、道教徒老庄之学与诗文
    第一节 理学家之老庄心性取择
    第二节 道教徒之老庄性命融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庄学派伦理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D]. 李易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道家生态思想与西方环境伦理学比较研究[D]. 杨欢. 安徽大学, 2021
  • [3]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庄子生态观研究[D]. 衣博涵.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5]“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6]元代屠宰禁令研究[D]. 薛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先秦诸子“爱”的伦理形态研究[D]. 沈宝钢. 东南大学, 2019(05)
  • [8]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D]. 周建强. 兰州大学, 2018(02)
  •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10]北宋老庄之学与诗文研究[D]. 张记忠.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道家无为与生态政治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