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Whoever 的用法

讨论 Whoever 的用法

一、小议Whoever的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芸均[1](2020)在《《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基于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委托的翻译项目。该项目要求对《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进行英汉翻译,帮助该机构成员了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为本校教育体系改革提供参考。作为一篇教育研究报告,原文本旨在对斯坦福大学现有的本科教育体系进行审查,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本翻译报告基于对原文第五章和附录部分的翻译进行案例分析。原文本信息量丰富,语言专业、正式和客观。基于原文本的特点,本次翻译的目的在于既要力求保留原文本语言形式和风格上的特征,又要客观、忠实地传递文本信息,以便委托方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原文,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以作者和源语文化为第一顺位,注重再现原文的语义和风格,使译文更客观、忠实;交际翻译以读者和目标语文化为第一顺位,注重读者的感受,使译文更流畅、简洁。因此,这两种翻译策略对本次翻译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翻译报告从翻译背景入手,在介绍本次翻译任务和过程的基础上,对原文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分析。其次,在简要概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框架之后,详细展开了案例分析部分。本翻译报告发现:在语义翻译的指导下,对于隐喻结构和平行结构,可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再现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在交际翻译的指导下,名词性结构、wh-表述以及被动句可通过词性转换、名词化、语态转换等方法来翻译,使译文通顺流畅,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共同指导下,可以灵活处理教育术语、插入语和小标题的翻译,在部分保留原文本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译文的可读性。简言之,此翻译报告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针对不同对象总结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旨在为以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张雪[2](2018)在《中国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现存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的论视阈》文中研究说明电视节目不仅反映了电视媒体的行业水平,还代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高质量的电视栏目英译名能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让国外观众迅速理解电视栏目的主题并且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风格。本论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依托,通过国内电视栏目英译名与国外相关电视栏目名称的对比分析,在剖析国外电视栏目名称的命名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国内一些电视栏目英译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言翻译错误、语用翻译错误、文化翻译错误以及功能翻译错误,同时分析其成因。针对这些现存问题,论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提出针对不同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译策略:针对新闻类、娱乐类、访谈类、教育类及服务类电视栏目分别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与意译结合法、归化与异化结合法。论文指出:不同类型的电视栏目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其栏目英译名应能有效传递其特色。

傅丰[3](2018)在《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阅读要“批判性的审视语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中的预测、略读、扫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技能”。批判性阅读不是读者被动的获得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主动地去挖掘文本的深层意思,达到与文本作者深层次交流的阅读,对于促进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以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和阅读测试卷为研究工具,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对福清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98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其中高一(2)班为实验班,采用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高一(1)班为控制班,采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本研究旨在验证以下假设:1.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2.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意识。基于对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实验前测成绩表明实验班学生阅读水平(20.79)和控制班学生(20.72)水平相当,且不具备显着差异(p=0.918>0.05)。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阅读水平(24.67)明显高于控制班学生(21.96),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0.05)。在具体题型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推断”模块和“概括”模块中的“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题型上具备显着性差异,反映出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对该方面能力提升显着,而在“分析”模块和“概括”模块中的“理解主旨要义”题型上不具备显着性差异。2.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意识。实验班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意识有明显提升(后测81.04>前测63.81),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5),其中在预测、概括、分析和推论策略使用意识提升尤为明显,在自我调整适应策略及评估和反思策略使用意识提升相对不够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从教师阅读材料的选用、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学科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教师对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视,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而为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曾容[4](2018)在《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范畴的动态性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词义变化是语言范畴动态性的最根本体现。词义的丧失或弱化,泛化或虚化,词汇化或语法化都与词义范畴的动态性相关。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使语义学研究有了系统性,但其包含的原型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及范畴层次化理论中的大部分研究偏向从静态角度和共时层面研究词汇的扩展和深化策略,却忽略了从历时与即时层面去研究词义范畴的动态本质。学者们注意到了范畴“动态性”的存在,但并未对其定义进行过统一描述,且对其产生原因、工作机制、以及类型较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学者们对范畴动态性的考察侧重点不一且缺乏系统例证研究。因此,我们在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语言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内省法,首先完善语言的动态范畴化理论;再根据语料库的语料进行定性分析,从动态范畴化的视角对词义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动态范畴化在不同的语义层次是怎样体现的?其工作机制又是什么?(2)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3)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语义中动态范畴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描述了动态范畴化在词汇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等不同语义层次上的体现,并阐释了动态范畴化在每个语义层的工作机制。同时,本研究将完善后的动态范畴化理论重点用于词义研究,通过对语料库中大量语例的分析,总结出个体词义范畴与复合词义范畴动态范畴化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汉语中的“打”和“但是”进行系统的例证研究,以明确个体词义范畴与复合词义范畴在不同的动态范畴化历程中的表现。我们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语义动态范畴化是指在隐喻、转喻、基体/侧显等工作机制的作用下,在词语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上,语义范畴的即时生成或历时演变。在词语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特征的动态范畴化和词义关系的动态范畴化;在句子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语法词项的动态范畴化与结构关系的动态范畴化;在语篇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词语评价意义的动态范畴化和情态意义的动态范畴化;在语用意义层,动态范畴化主要体现在句子语用类型的动态范畴化及言语意义和言语用意的动态范畴化。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是语义动态范畴化的三大工作机制。这三大机制在词语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及语用意义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第二,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具有客观动因与主观动因。范畴属性的动态性和范畴本身具有的斜坡性是动态范畴化的客观动因。范畴属性的动态性为范畴的动态发展,尤其是历时发展提供了可能;而范畴的斜坡性决定了范畴的渐变性,即范畴的动态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层级过渡的。第三,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分为两种类型:个体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与复合范畴的动态范畴化。在对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研究中,我们发现: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主要历经:(1)范畴自身的渐变:范畴内成员的调整。(2)范畴之间的互动: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跨越。(3)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超越同一聚类模型的转移。我们选取了汉语中的个体范畴“打”作为例证研究,在基于语料库大量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打”的词义动态发展做出了如下阐释:“打”字产生初期,是一个动性程度极高的动词。“打”的原型义为:“(用手或器物)撞击(物体)”,这个原型义成为词典中“打”最基本的义项。“打”义的动态范畴化始于唐代。“打”义的动态范畴化并非靠一己之力完成,而是在构式中或复合范畴结构中逐渐实现:(1)“打”义在“打+名词”构式中发生了范畴内的保守式渐变,其词义的家族成员渐渐丰富。(2)“打”义在相邻/相似范畴间的互动/跨越主要通过在三种构式中实现:“打+抽象名词”构式、“打+从+处所词”、“打”义在“打+动词”。在这个阶段,打义发生泛化,有的义项拥有了部分介词义。(3)“打”义的去范畴化:“打+从+处所词”复合范畴结构中的“打”去范畴化介词;“打+动词”复合范畴结构中的“打”义去范畴化为词缀,至此,“打”义完全虚化。通过对“打”义动态范畴化历程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并非独立完成,而是常常在一些构式中或复合范畴结构中进行的。并且,构式意义的转移和附加,往往会直接推动成分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第四,在对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研究中,我们发现,复合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主要表现在:(1)范畴自身的渐变:复合范畴的构和;(2)相邻/相似范畴之间的互动:复合范畴的部分融合;(3)去范畴化:复合范畴的完全融合。首先,我们通过大量语料来分析复合范畴词义动态范畴化可能经历的过程。一般来说,复合范畴词义的构和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也称为范畴内的保守渐变。复合范畴词义的部分融合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二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也称为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与跨越,主要通过隐喻、转喻及语法化完成。复合范畴词义的完全融合是其词义动态范畴化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由主观化作用完成,这是复合范畴词义的彻底去范畴化阶段,也是其词义融合程度最高的阶段。我们选取了汉语中的复合范畴“但是”作为复合范畴动态范畴化的例证研究。“但是”在成词初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但是”的发展经历了词汇化(范畴的构和)、语法化(范畴的部分融合)及主观化(进一步语法化,范畴的完全融合):(1)“但是”词义在范畴内的渐变:词汇化时期的合成词“但是”属于副词范畴,主要表示“只是、只有、凡是”的限制之意,其词义获得方式为两个成分范畴的意义相构和。“但是”构和成词后,随着单个词素“是”的语法化,开始在本范畴内发生意义和属性的渐变。(2)“但是”词义在相邻/相似范畴间的互动/跨越:成词后的“但是”由于受“悉”、“都”、“皆”等共现词义范畴影响,发生语法化。重新分析促进了“但”与“是”在复合范畴中词义的部分融合,产生了轻微的转折义。这是副词“但是”过渡到连词“但是”的必经阶段,但其词性依然为副词。(3)“但是”词义的去范畴化:由于主观化的作用,“但是”完全脱离了副词范畴,完成了成分范畴的词义融合,同时实现了整体词义的非范畴化,转变为了表转折义的连词范畴,词义由表“限制”义向“转折”义转变,且由轻微的转折义变为了独立的转折义。从“但是”的词义动态范畴化历程可以看出,复合词义范畴的动态范畴化也会同时伴有个体词义范畴(成分范畴)的动态发展。另外,我们还以“但是”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历程来分析语言学中较有争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并且发现:词汇化,语法化及主观化在动态范畴化历程中构成了一个有着先后次序的连续统关系。

詹宇灵[5](2016)在《A Glimpse at Happiness(《幸福瞬间》)英译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翻译原文取自小说《幸福瞬间》(A Glimpse at Happiness)的第三至第五章。小说讲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爱尔兰国籍的两位主人公代表的两个阶级家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该小说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众生相的一个反映。翻译该小说,可以帮助国内读者了解英国那段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宗教,群众心理等。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此翻译报告,是对翻译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归类总结,希望对后来的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有帮助。本翻译报告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撰写背景与理由、源文本类型简介、撰写目的与意义。第二章过程描述包括该翻译文本的确定、作者背景调查、运用工具类型的准备、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计划的制定。第三和第四章重点探讨了词汇翻译技巧和句子翻译技巧,包括增词法、减词法、转换法、被动句的翻译、长难句的翻译等,其中重点从背景图形理论的角度分析文中的时间状语when从句、条件状语if从句和原因状语because从句。同时运用Talmy(2000)提出的五个原则对该三种复合句中的分句间意义上的图形-背景关系都作详细的分析,拓宽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中的运用,使得句子分析从语言意义延伸到交际意义。第五章讨论了译后校审和译文的质量控制。第六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教训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

刘瑾[6](2016)在《翻译家沙博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博理(1915-2014)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美裔中国籍翻译家。自1947年来华参加中国革命以来,他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沙博理先生毕生翻译了 20余部中文作品,最具影响力的翻译作品是《新儿女英雄传》、《小城春秋》、《水浒传》和《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这些译作一经推出就广受海内外读者好评,至今畅销不衰。沙博理在翻译事业上的成功不仅仅归因于他的双重文化身份背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归因于他的翻译理念和追求。他的翻译观就是“信、达、雅”(张经浩,陈可培:321),这是他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这一翻译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的“和谐思想”基础上的,实现的翻译策略是异化与归化的辩证使用。沙博理翻译观中的“信”是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和谐”、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和谐”;他主张的“达”是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和谐”、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和谐”;他追求的“雅”是译文与诗学之间的“和谐”以及语言风格之间的“和谐”。通过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沙博理比较完美地践行了其“信达雅”的翻译主张,故其英译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特色主要有三点。第一,沙博理的翻译在语言上具有创作性,在翻译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母语优势,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游刃有余地创作遵循于地道英语规范的中国英语,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具有中国文化的英语;第二,沙博理的翻译传“神”达“意”,译文体现为形式上的“神似”与内容的“达意”,沙博理将原文文字背后的意义与显现意思生动形象地翻译出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兼备,译出了原作者的意境美与语言美;第三,沙博理的翻译具有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特色。沙博理在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为中心,在译文中调整原文的文化表达方式,用西方读者能接受的对等的文化方式和文化习惯进行翻译。同时,沙博理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原文文化,让译文具有“中国味”,以传递中国文化给世界。这些特色使其翻译独树一帜,发人深省,不能不引起翻译界学人的兴趣和关注。近些年来,国内翻译界开始关注沙博理的翻译,对他的研究也已展开。然而,现有的研究因是起步阶段,视角比较单一,故成果屈指可数,且深度和广度也十分有限。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对沙博理的文学翻译进行全面探讨,通过剖析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翻译作品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文本,阐释其翻译思想,分析其翻译策略,描述其翻译特色,旨在说明译者个人的翻译观及其素质对其翻译成就具有什么影响,译者翻译观与其翻译策略的关系,总结其“红色”文学、“章回”型小说及“领袖”自传文学的翻译模式,揭示沙博理文学翻译对今日中国文化外译的启示,发现翻译家形成的因素及译者培养思路,为丰富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参考。本论文共七章。全文研究的视角以沙博理的翻译生涯阶段、译作的翻译时间、翻译的文本类型等为主线来进行展开。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说明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总结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及其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沙博理文学翻译研究的成果,主要从沙博理的着作研究、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研究的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贡献及不足。第三章阐述沙博理的生平及翻译思想。本章首先介绍了沙博理的生平及其翻译贡献,探析了沙博理文学翻译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揭示“和谐”翻译文化观在其翻译思想中的具体体现。其次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探讨了沙博理文学翻译思想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沙博理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最后运用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Reiss)的翻译文本类型对沙博理的翻译行为进行了总结。第四章聚焦于沙博理的“红色文学”型译文。本章首先介绍了沙博理翻译《小城春秋》的时代背景、翻译背景,翻译目的;其次探讨了沙博理“红色”文学英译的描写特征、叙事特点及翻译民俗文化的技巧与策略;第三,将关联理论纳入“和谐”翻译观的视角,以此分析原文与译文、原作者与译者“和谐”翻译的途径,分析原文和译文在某些概念上的相似性,更好地认识沙博理实践“信、达、雅”的精湛译笔。建立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映射;本章最后,总结了沙博理的《小城春秋》对“红色”文学翻译的二点启示:1)翻译“红色”文学要注意其鲜明的语言特点和历史特点,应首先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性翻译;2)翻译“红色”文学要注意在译文中“和谐”地处理文化负载词,从而在译文中完美地再现“红色文学”的“革命”性与民俗性特点。挖掘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认知内在关联,用译文的语言符号实现两种概念领域之间认知的转换第五章以《水浒传》的译本为个案,讨论沙博理的“章回”型小说翻译特点。本章首先概述沙博理选译章回小说的时代背景;其次分析了沙博理英译《水浒传》文本的特征;接着论述了沙博理的翻译模式;最后,总结了沙博理英译《水浒传》文本对中国“章回小说”英译实践的五点启示:1)译者的个人综合素养很重要;2)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先了解其原文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特点,以求准确把握原作的思想内容;3)翻译“章回”小说中的对偶、诗词、绝句时,注重保留原文的形式美和意义美;4)译者在选择翻译章回小说中的情节时,对于可能会透露原文的信息,会善用“零译”或者“减译”的方法以保留章回小说中的故事的“悬念”特点;5)对于章回小说中出现的回目翻译,翻译时也应追求回目语言的简短性,主题明确性。第六章以沙博理所翻译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文本为例,考察其翻译“领袖传记”的译笔特色。本章首先阐述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的翻译价值;其次,概述了沙博理翻译此文学的时代背景;第三,对译本的整体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探讨了译本中语篇层面、词语层面与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最后,总结了沙博理“领袖传记”型译文给我们的启示:1)翻译“领袖传记”型文学的这类作品时,译者应注重其“文学性”和“历史性”,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文化负载词。沙博理是采用“中国英语”来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这种既能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又能传递中国历史真实性的语言,值得提倡;2)翻译“领袖传记”文学作品翻译中还应做到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做到二者的选用“和谐”,才可有效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沙博理文学翻译成功的原因,指出本研究的发现和不足,提出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杨柳[7](2015)在《《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第四篇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当今,中国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改革,逐步巩固了强有力的国际地位,关于政治文献的英译文本在国际化的社会中日趋重要。优秀的英译文本不仅有利于国外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政策方针,也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因此本文作者选取《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一书作为翻译素材,对书中第四篇第二章的内容进行翻译探究,其中包括四大部分:政府转型的目标指向、转型政府的新职能、演好公共服务的三大角色以及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设计多个“脸谱”,意在通过对改革与转型中政府所担当的不同角色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政府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职能及作用,充分学习政治文献的英译策略。本论文借助网络资源、字典、参考书等相关翻译材料,以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作为理论指导,从翻译纲要、原文分析、翻译策略选择以及翻译文本生成四个主要方面逐步展开解析,依据分析结果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制订了以“工具型翻译”为主、“文献型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综合运用了增减词法、重组法等技巧,力争使译文通顺、忠实。在翻译报告中,作者将相关理论运用到翻译过程的实例分析中,分别从词法、句法和篇章层面对本次翻译案例进行了探讨。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作者加深了对翻译的理解,同时也更加意识到了自身语言文化修养的不足,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杨秀[8](2015)在《增补策略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运用 ——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每年三月份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与一般的口译相比,记者招待会具有主题严肃性、内容政策性和语言敏感性等特点,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本文主要以2013年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实例为研究对象,口译常用技巧—增补策略为切入点,展开详细的论述。首先,本文介绍了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内涵、特点和增补策略的内涵、功能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单词用法、表达习惯、政治、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上的研究,作者提出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运用增补策略的原因。最后,本文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实例为语料,进行案例分析,旨在归纳两会记者招待会中译英增补的类型以及在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上增补的类别和这两个类别下细化的分类,并突出了增补策略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实用性。本文中的大量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采用增补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增补相关信息不仅能忠实于原文,没有扭曲原文的意思,还能加强译文前后语言的关联性、确切性、逻辑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出现模糊和歧义的现象,这完全可以满足英文表达的习惯和要求,达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最终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深入了解。

周璇[9](2014)在《汉英同声传译中简约原则的应用》文中指出自1919年“巴黎和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到今天,同声传译只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但“纽伦堡审判”使人们意识到同声传译的优越性,达意迅速,占用时间少,使会议进程大幅缩短,之后同传在联合国各个专门机构及其它国际会议上得到大规模应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大大增强,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在国际会议及各种国际交往中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强,因此高质量的汉英同传对于向世界传达信息,展现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自身的同传实践,笔者发现在汉译英时,英文译语的时间通常长于汉语源语,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译员不得不加快语速以跟上发言人的语速,导致译员语速严重受到源语影响,节奏性减弱,给译员造成心理压力和认知负荷,影响同传质量,使听众也无法更好地理解源语信息。适当地采用简约策略可以缓解译员压力,保持节奏感,提高同传质量。因此,笔者认为,简约性原则是汉译英同传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本文将以笔者自身的汉译英同声传译实践为案例,以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为理论依据,对同声传译实践中如何通过省略、归纳概括、简化结构等策略实现汉译英中译文的简约性进行分析并加以论证,从而得出简约原则是汉译英同传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的结论。

王嵩[10](2014)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副词习得考察与教学设计 ——以“还、再、又、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初级阶段,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起步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副词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副词作为汉语的特殊词类,既具有某些实词的语法特点,又具有部分虚词的语法特征,词汇意义空灵、语法意义多变。本文选取副词“还、再、又、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还、再、又、也”具有相近的基本义——重复,且本组副词义项众多、用法复杂,是学生易混淆的一组副词。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是副词教学的基础,学生开始学习副词,尚且不能够建立副词语感,且易在交流中产生交际错误。故本文选取“还、再、又、也’在初级阶段的习得考察与教学设计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分析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内对“还、再、又、也”的本体研究、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并进行文献综述,对“还、再、又、也”进行定义。第二、三章副词习得考察部分运用横向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偏误描述与分析等方法,对“还、再、又、也”的习得情况进行描述,确定副词的习得顺序、偏误原因。第四章教材编写设计部分进行“还、再、又、也”的教材编写,设计教学阶段与顺序,编排教材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第五章以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研究课堂教学操作步骤的具体设计。

二、小议Whoever的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Whoever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节选)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ask Description
    1.2 Translation Process
Chapter 2 Source Text Analysis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3.1 Introduction to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3.2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3 The Guidance of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is Task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1.1 The Translation of Nominal Structures
        4.1.2 The Translation of Wh-expressions
        4.1.3 The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2 Semantic Translation
        4.2.1 The Translation of Parallel Structures
        4.2.2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ical Structures
    4.3 The Combin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3.1 The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4.3.2 The Translation of Subtitles
        4.3.3 The Translation of Educational Term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2)中国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现存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的论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目的论与电视栏目名称英译
第三章 中国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现存问题
    第二节 成因分析
第四章 基于目的论的中国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策略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栏目
    第二节 娱乐类电视栏目
    第三节 访谈类电视节目
    第四节 教育类和服务类电视栏目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中国电视栏目名称中英对照
参考文献
致谢

(3)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术语界定
        一、阅读策略
        二、批判性阅读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研究述评
        二、国内学者关于批判性阅读的研究述评
    第四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实验假设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第四节 研究实施过程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二、阅读理解测试卷的发放与收集
        三、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第五节 实验步骤
        一、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验步骤
        二、教学案例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阅读测试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成绩比较
        二、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比较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实验班阅读具体策略使用前后测数据比较
        二、实验班阅读策略使用前后测综合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英语策略的使用意识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节 教学建议
        一、深入挖掘课内外文本
        二、充分调动课堂思维
        三、积极鼓励课外阅读
        四、学科合作提升水平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试卷
附录3 :阅读理解后测试卷
附录4 :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阅读理解的前后测成绩
附录5 :英语阅读理解前测具体各项题型得分情况
附录6 :英语阅读理解后测具体各项题型得分情况
附录7 :实验班英语阅读策略使用前后测得分情况
附录8 :实验班前后测具体各项策略得分描述性统计
致谢

(4)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词义与动态范畴化研究回顾
    2.1 词义研究概述
        2.1.1 词义研究的的不同视角
        2.1.2 基于范畴化理论的词义研究与不足
    2.2 动态范畴化理论研究概述
    2.3 动态范畴化框架下的词义研究
        2.3.1 动态范畴化理论研究的不足
        2.3.2 词义研究的动态范畴化视角
    2.4 小结
第3章 动态范畴化理论
    3.1 动态范畴化在语义层次的体现
        3.1.1 词汇意义层
        3.1.2 句子意义层
        3.1.3 语篇意义层
        3.1.4 语用意义层
    3.2 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3.2.1 隐喻
        3.2.2 转喻
        3.2.3 基体/侧显
    3.3 小结
第4章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动因
    4.1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客观动因
        4.1.1 范畴属性的动态性
        4.1.2 词义范畴本身具有的斜坡性
    4.2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主观原因
        4.2.1 影响词义动态认知识解的因素
        4.2.2 词义范畴的动态认知识解
    4.3 小结
第5章 个体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5.1 引言
    5.2 个体范畴自身的渐变:范畴内成员的调整
        5.2.1 词义范畴边界的动态变化
        5.2.2 范畴原型的动态建构
        5.2.3 范畴层级的动态调整
    5.3 范畴之间的互动: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跨越
        5.3.1 相邻范畴间的跨越式扩展
        5.3.2 相似范畴间的跨越式扩展
    5.4 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超越同一聚类模型的转移
        5.4.1 词转类
        5.4.2 语法化
        5.4.3 主观化
    5.5 小结
第6章 复合范畴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6.1 引言
    6.2 复合范畴的构和:复合范畴的渐变
        6.2.1 并列范畴的构和
        6.2.2 主次范畴的构和
    6.3 复合范畴的部分融合——相邻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和跨越
        6.3.1 隐喻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6.3.2 转喻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6.3.3 语法化作用下复合范畴的融合
    6.4 复合范畴的完全融合——复合范畴的去范畴化
        6.4.1 强性主观化融合
        6.4.2 弱性主观化融合
    6.5 小结
第7章 个体范畴“打”的词义动态范畴化
    7.1 引言
    7.2 “打”的词义分析
        7.2.1 “打”的语义基体
        7.2.2 “打”义的意象图式
        7.2.3 “打”义范畴扩展的可能性
        7.2.4 “打”的义项构成
    7.3 “打”义在范畴内的保守渐变
        7.3.1 “打”的典型义
        7.3.2 “打”义的渐变
    7.4 “打”义在相邻范畴或相似范畴间的互动和跨越
        7.4.1 “打”义在“打+抽象名词”构式中的互动和跨越
        7.4.2 “打”义在“打+从+处所词”结构中的互动和跨越
        7.4.3 “打”义在“打+动词”结构中的互动和跨越
    7.5 “打”义的去范畴化
        7.5.1 “打”去范畴化为介词
        7.5.2 “打”去范畴化为词缀
    7.6 小结
第8章 复合范畴“但是”的词义范畴发展
    8.1 引言
    8.2 复合范畴“但是”的动态范畴化
        8.2.1 复合范畴“但是”的构和:范畴内的渐变
        8.2.2 复合范畴“但是”词义的部分融合:相邻范畴间的互动/跨越
        8.2.3 复合范畴“但是”词义的完全融合:去范畴化的开放式嬗变
    8.3 从“但是”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8.3.1 传统语义观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8.3.2 动态范畴观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与研究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A Glimpse at Happiness(《幸福瞬间》)英译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撰写背景与理由
    1.2 源文本类型简介
    1.3 撰写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结构
第二章 过程描述
    2.1 翻译文本的确定
    2.2 原文作者背景
    2.3 翻译工具类型
    2.4 我的翻译策略
    2.5 翻译计划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
    3.1 词汇翻译技巧
        3.1.1 增词法
        3.1.2 减词法
        3.1.3 转换法
    3.2 句子翻译技巧
        3.2.1 被动句的翻译
        3.2.2 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
        3.2.3 长难句的翻译
    3.3 术语表制定
第四章 翻译的重点与难点
    4.0 英语状语从句的翻译
    4.1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4.1.1 顺序原则
        4.1.2 包含原则
        4.1.3 依存原则
    4.2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4.2.1 依存原则
        4.2.2 顺序原则
    4.3 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
        4.3.1 因果关系原则
        4.3.2 顺序原则
第五章 译后事项/反思
    5.1 质量控制
        5.1.1 审校人员的确定
    5.2 审校操作步骤与方法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术语表
附录一 原文译文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翻译家沙博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结构与框架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沙博理着作及其翻译研究综述
    2.1 沙博理着作研究现状综述
    2.2 沙博理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2.3 沙博理翻译作品研究的综述
        2.3.1 沙博理“红色作品”英译研究综述
        2.3.2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研究现状综述
        2.3.3 沙博理“领袖传记”类作品英译研究综述
        2.3.4 沙博理其他英译作品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章 沙博理生平及翻译思想
    3.1 沙博理生平
    3.2 沙博理翻译思想
        3.2.1 沙博理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
        3.2.2 沙博理翻译思想的具体表现
    3.3 沙博理文学翻译观
        3.3.1 沙博理文学翻译思想形成的译者主体因素
        3.3.2 沙博理文学翻译策略
    3.4 沙博理文学翻译文本类型与其翻译行为
第四章 “红色”文学译文—沙博理《小城春秋》英译文本研究
    4.1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的时代背景
        4.1.1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之时代背景及翻译背景
        4.1.2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之动因分析
    4.2 《小城春秋》的翻译策略
        4.2.1 英译红色小说的“描写”特征
        4.2.2 英译“红色”小说叙事特点
        4.2.3 “红色”小说的民俗文化英译
    4.3 关联理论关照下的隐喻象似性与《小城春秋》英译的准确性诉求
        4.3.1 关联理论与隐喻象似性的关系
        4.3.2 隐喻象似性在《小城春秋》英译中的映射
    4.4 沙博理英译“红色文学”的小结
第五章 “章回”小说译文—沙博理《水浒传》英译文本研究
    5.1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章回体”小说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5.1.1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章回体”小说的时代背景
        5.1.2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5.2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文本特征分析
        5.2.1 《译者语》释翻译过程
        5.2.2 语言与文化艺术特点
        5.2.3 叙事结构特点
    5.3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准确性界定
        5.3.1 文本类型与翻译
        5.3.2 英译《水浒传》之译者主体性体现
    5.4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的启示
第六章 “章回”小说译文—沙博理《水浒传》英译文本研究
    6.1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的翻译价值
    6.2 沙博理翻译《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时代背景
    6.3 沙博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译本分析
        6.3.1 前言—介绍文本背景和翻译
        6.3.2 附录与脚注—目标语读者为中心
        6.3.3 译文—忠于原文文本的创造
    6.4 沙博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译文解析
        6.4.1 语篇层面:创造性结构
        6.4.2 词组层面:异化
        6.4.3 句子层面
    6.5 对沙博理“领袖传记”型译文的思考
        6.5.1 以中国英语为媒介输出的文化传播
        6.5.2 “领袖传记”的对外文学传播
第七章 结语
    7.1 沙博理文学翻译成就的原因
    7.2 沙博理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沙博理着作、译着
    附录一 沙博理着作、译着(1950-2003)
    附录二 沙博理获奖情况
    附录三 沙博理获“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感言
后记

(7)《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第四篇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egments
摘要
ABSTRACT
汉语原文
英语译文
翻译实践报告
    1.任务描述
        1.1 任务来源
        1.2 作品简介
        1.3 翻译实践目的与意义
    2.主要理论依据及应用
        2.1 翻译纲要分析
        2.2 原文分析
        2.3 翻译策略选择分析
        2.4 翻译文本生成
    3.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工作
        3.2 翻译材料及工具
        3.3 翻译过程实例分析
        3.4 译后校审
    4.任务总结
        4.1 翻译心得
        4.2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增补策略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运用 ——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Overview of PCI and Addition Strategy
    2.1 An Introduction to PCI
        2.1.1 Definition of PCI
        2.1.2 Features of PCI
        2.1.3 Studies on PCI
    2.2 An Introduction to Addition Strategy
        2.2.1 Definition of Addition Strategy
        2.2.2 Function of Addition Strategy on PCI
        2.2.3 Studies on Addition Strategy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PCI and Addition Strategy
Chapter Three Major Reasons for Addition in Press Conference
    3.1 Linguistic Reasons
        3.1.1 Different Words Us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3.1.2 Different Sentence Structur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1.3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2 Non-linguistic Reasons
        3.2.1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3.2.2 Speaking Tone of the Speaker
        3.2.3 Contextual Additions
Chapter Four Addition Strategy Adopted in the Transcription of PressConference
    4.1 Linguistic Additions
        4.1.1 Additions Required due to Grammatical Needs
        4.1.2 Additions Required due to Semantic Needs
        4.1.3 Additions Required due to Rhetoric Features
    4.2 Non-linguistic Additions
        4.2.1 Different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4.2.2 Speaking Tone
        4.2.3 Contextual Additi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

(9)汉英同声传译中简约原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简介
    1.1 理论背景
        1.1.1 同声传译中的简约原则
        1.1.2 从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看简约原则的必要性
    1.2 任务背景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阶段
    2.2 口译进行阶段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简约原则的可行性
    3.2 简约原则的实现策略
        3.2.1 省略策略
        3.2.2 归纳概括策略
        3.2.3 简洁表达策略
第四章 实践总结
    4.1 译前准备的重要性
    4.2 简约原则的实现策略应用
        4.2.1 简约原则的必要性
        4.2.2 简约原则的实现策略的应用总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口译现场 原语和译语文本

(10)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副词习得考察与教学设计 ——以“还、再、又、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初级阶段副词习得情况考察
    2.1 调查表设计
    2.2 调查数据统计
    2.3 副词习得情况
第三章 初级阶段副词习得情况分析
    3.1 副词难度排序与习得顺序
    3.2 副词偏误类型分析
    3.3 副词习得情况分析
第四章 初级阶段副词教材编写设计
    4.1 副词教材编写设计依据
    4.2 副词教材编写设计构想
    4.3 教材具体编写设计
第五章 初级阶段副词课堂教学设计
    5.1 副词教学设计策略
    5.2 副词教学范围安排
    5.3 副词教学步骤设计
结语
附录1:副词“还、再、又、也”教材分布情况
附录2:副词“还、再、又、也”习得情况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议Whoever的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刘芸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中国电视栏目名称英译现存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的论视阈[D]. 张雪.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 傅丰.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2)
  • [4]词义的动态范畴化研究[D]. 曾容. 西南大学, 2018(01)
  • [5]A Glimpse at Happiness(《幸福瞬间》)英译汉翻译报告[D]. 詹宇灵.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翻译家沙博理研究[D]. 刘瑾.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第四篇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杨柳. 河南师范大学, 2015(05)
  • [8]增补策略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运用 ——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D]. 杨秀.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8)
  • [9]汉英同声传译中简约原则的应用[D]. 周璇.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4)
  • [10]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副词习得考察与教学设计 ——以“还、再、又、也”为例[D]. 王嵩. 厦门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讨论 Whoever 的用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