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一、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杨梦雨[1](2020)在《加味真武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结合小儿肺脾肾“常不足”之特性,观察和评价加味真武汤临床对儿童AR脾肾阳虚证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AR病例,共纳入70例,以电脑机选法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使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治疗。两组同时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结合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比较,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评价:治疗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长短以及各项病情积分上无显着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疗效评价: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82.4%,经检验后P值高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症方面:两组在四项主症上,均有显着疗效(p<0.05),且试验组改善鼻塞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次症方面:两组对于次症的改善均有显着疗效(p<0.05),试验组在改善眼痒及减少鼻腔内分泌物情况上优于对照组(p<0.05),余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疗效相当。中医证候方面:两组在改善活动减少、饮食及小便问题上均有显着疗效(p<0.01);对照组在改善畏寒、大便问题及舌象异常上无明显疗效(p>0.05)。治疗组在改善畏寒、饮食情况、大便情况及舌象异常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包含脱落病例在内,两组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案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加味真武汤治疗儿童AR脾肾阳虚证疗效显着。2.加味真武汤在改善鼻塞、眼痒及鼻腔内分泌物情况方面优于单用氯雷他定治疗。3.加味真武汤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氯雷他定。4.疗程内使用加味真武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观察暂未发现相关副作用。

许少菊[2](2020)在《通窍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通窍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药。方法:将64例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患儿,运用随机数表法,分别纳入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通窍脱敏汤口服,对照组予鼻敏合剂Ⅱ号口服,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月患儿主症、次症及体征积分的变化,客观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无效2例,有效14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19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84.38%。两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主症疗效指标观察,治疗1周后,治疗组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对流涕症状的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在鼻痒、喷嚏的改善方面两组间疗效相当(P>0.05),两组对鼻腔体征方面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鼻塞、喷嚏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对流涕症状的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在鼻痒、鼻腔体征的改善方面两组间疗效相当(P>0.05)。(3)次症疗效指标观察,治疗1周、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咳嗽、咽痒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眼痒、口干烦热、鼻衄等次症的改善方面两组间疗效相当(P>0.05)。其中,治疗前后,对照组对咽痒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组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月,治疗组无效3例,有效17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无效7例,有效21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78.1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窍脱敏汤在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方面值得肯定,其在改善鼻塞、喷嚏、咳嗽、咽痒症状方面优于鼻敏合剂Ⅱ号,且长期疗效更显着。

路曼琪[3](2020)在《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制剂工艺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药效学指标,优选辛香喷鼻纳米乳剂组方最佳制剂工艺;研究其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的药效学作用;初步探索药物作用相关效应机制。方法:(1)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包合率和回收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包合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对比。以多指标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中药水提醇沉工艺。(2)药效学研究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A组、B组、C组,每组8只。采用OVA致敏法建立小鼠AR模型。治疗1周,观测各组小鼠鼻部行为学症状积分,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及指数,鼻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卵白蛋白特异性IgE抗体(OVA-sIgE)以及胸腺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结果:(1)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6倍量,浸泡1h,每次煎煮4h,提取2次;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比值为1:6,包合温度为40℃,包和时间为3h。经GC-MS检测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无明显差异。水提醇沉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煎煮3h,煎煮2次,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静置醇沉过夜。(2)药效学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症状明显改善(P<0.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显着下降(P<0.01),各治疗组的小鼠鼻黏膜无明显腺体增生及嗜酸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中OVA-sIgE显着下降(P<0.05),总IgE也有所降低,胸腺细胞因子IL-4、IL-17、IL-33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优化后的辛香喷鼻纳米乳剂挥发油提取工艺得油量较高,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水提醇沉工艺已达到指标成分最高转移率,质量稳定的要求。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对AR小鼠疗效确切,其可能通过抑制胸腺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AR效应。

孟伟[4](2019)在《和利阳气法干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MUC5AC、MUC5B及高分泌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和利阳气法”指导下的鼻敏康合剂通过调节鼻黏膜MUC5AC、MUC5B表达,干预变应性鼻炎(AR)的高分泌状态。方法:通过对AR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和利阳气法”是AR的主要治法,鼻敏康合剂可调节鼻黏膜MUC5AC、MUC5B表达干预AR高分泌状态,并从动物实验中加以验证。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地氯雷他定片组及鼻敏康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AR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断头取鼻黏膜,分别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MUC5AC、MUC5B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4、CD8表达,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病理学改变,RT-PCR法检测MUC5AC、MUC5B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鼻黏膜MUC5A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价积分均降低;血中流式细胞仪检测CD4降低、CD8升高,ELISA检测MUC5AC、MUC5B浓度降低;病理学观察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减轻,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在MUC5AC、MUC5B基因和MUC5AC蛋白表达降低,各项检测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1),其中鼻敏康合剂中、高剂量组疗效均优于地氯雷他定片组(P<0.05)。结论:鼻敏康合剂可明显控制AR大鼠鼻部症状;改善鼻黏膜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使血中CD4降低、CD8升高,降低MUC5AC、MUC5B浓度;降低鼻黏膜MUC5AC、MUC5B基因和MUC5AC蛋白表达,进而干预AR高分泌状态以减轻AR病变程度,为鼻敏康合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金香[5](2019)在《朝医麻黄定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朝医麻黄定喘汤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特异性无病原体的BALB/c雌性小鼠40只,以完全随机化法分成正常对照组、鼻炎模型组、朝医麻黄定喘汤低剂量组、朝医麻黄定喘汤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等5组。正常对照组除外的其余4组小鼠采用3%OVA每隔3天进行腹腔注射致敏;致敏结束一周后再用3%OVA连续8天进行鼻腔滴鼻并雾化吸入激发,每次激发后随即观察小鼠行为学表现,判断造模是否成功;次日开始对各治疗组进行连续一周对应药物的灌胃,灌胃结束后评估小鼠症状的变化。上述每个过程中,正常对照组都用同等条件的0.3%氯化钠代替。在治疗结束隔天后取小鼠鼻组织、肺组织与腹主动脉的血清,ELISA法检测评估小鼠血清IL-4、IL-5、IL-13以及IFN-γ的数值表达,HE染色镜下观察鼻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麻黄定喘汤对各组小鼠鼻腔粘膜组织及肺组织中NF-kBp65和p-p38MAPK蛋白水平。结果:1.通过ELISA法检测结果示,鼻炎模型组血清中IL-4、IL-5、IL-13的数值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相反IFN-γ含量降低(P<0.05);而经朝医麻黄定喘汤及地塞米松治疗后血清中IL-4、IL-5、IL-13的数值表达较鼻炎模型组下降,相反IFN-γ含量增升明显(P<0.05)。2.HE染色观察到正常对照组鼻腔粘膜上没有明显的腺体增生或其他炎症细胞,鼻腔粘膜结构完整;模型组中鼻腔粘膜有脱落坏死并有淋巴细胞增生,在粘膜下层有更多的EOS浸润,鼻粘膜水肿;各治疗组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鼻炎模型组相比较,其损伤较轻。3.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鼻腔粘膜NF-κBp65表达的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鼻腔粘膜结构着色较淡,无脱落、光滑完整,少见NF-κBp65阳性含量;鼻炎模型组的鼻腔黏膜见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着色成棕黄色,相比正常对照组其NF-κBp65阳性表达显着提高;麻黄定喘汤高、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的鼻腔粘膜阳性表达少见,提示了上述三组NF-κBp65蛋白含量与鼻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4.免疫印迹法观察鼻炎小鼠肺组织中p-p38MAPK和NF-κBp65表达强度,鼻炎小鼠模型组的其表达强度对比正常对照组而言,有显着增强;麻黄定喘汤高、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的其表达强度对比鼻炎模型组而言,可见明显降低。结论:1.朝医麻黄定喘汤是减轻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等局部伴随症状的有效药物,并且对NF-κBp65的活化和p38MAPK的磷酸化有着抑制作用。2.朝医麻黄定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的关键机理是通过纠正失衡的Th1/Th2免疫网络而实现的。

邹练强[6](2019)在《变应性鼻炎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对220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 220例AR患者,通过使用《中医体质与分类判定表》对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判定,并参照阮岩主编的2016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变应性鼻炎中医辩证标准判定患者的证型,分别有: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蕴热证4个证型。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excel原始数据库,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成果:1.220例问卷中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7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18例,女性患者有102例,男女比例为1.157:1。其中儿童59例(占26.82%),青年83例(占37.73%),中年60例(占27.27%),老年18例(占8.18%)。病程在1个月-半年者有43例,占19.55%,半年至1年者有120例,占54.55%,1年至2年者有46例,占20.91%,2年至3年至有10例,占4.55%,3年以上者有1例,占0.45%。夏秋季发病者6例,占2.73%,冬春季发病18例,占8.18%,全年发病者 196 例,占 89.09%。2.AR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频率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阳虚质61例(占27.73%)、气虚质57例(占25.90%)、痰湿质35例(15.91%)、湿热质24例(占10.91%)、血瘀质与气郁质同为13例(各占5.91%)、阴虚质11例(占5.00%)、平和质4例(占1.82%)、特禀质2例(占0.91%)。3.220例AR患者中医证型频率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肺气虚寒证78例(占35.45%)、脾气虚弱证61例(占27.73%)、肾阳不足证42例(占19.09%)、肺经蕴热证39例(占17.73%)。4.220例AR患者中,肺气虚寒证患者以阳虚质为最多,共34例(占43.59%),其次为气虚质与痰湿质,分别有21例(占26.92%)、13例(占16.67%);脾气虚弱证患者以气虚质为最多,共24例(占39.34%),其次为痰湿质11例(占18.03%);肾阳不足证患者以阳虚质为最多,共18例(占42.86),其次为气虚质10例(占23.81%);肺经蕴热证以湿热质为最多,共19例(占48.72%),其次为阴虚质8例(占 20.51%)。结论:AR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而AR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肺气虚寒证和脾气虚弱证为主。中医证型中肺气虚寒证与中医体质中的阳虚证及气虚证关系密切;脾气虚弱证与气虚质关系密切,肾气不足证与阳虚质关系密切,肺经蕴热证与湿热质及阴虚质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提示AR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AR应结合体质辨识、中医辨证相结合,通过纠正患者的偏颇体,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率。

孙蒙[7](2014)在《鼻敏康合剂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评价鼻敏康合剂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与对照组辛芩片在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和利阳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变应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鼻敏康合剂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芩片,两周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对比,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两组均表现为病情越轻,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结论:鼻敏康合剂能够有效的解除或缓解打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鼻敏康合剂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常用药辛芩片,说明和利阳气法是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田晓玲[8](2013)在《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中药自拟方脱敏止嚏汤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生活质量量表的变化,对其疗效做出客观评价,进一步探讨自拟方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1)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结合中医辨证特点,以及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参照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表(RQLQ)(中文版)(由MAPI研究中心翻译),制定出变应性鼻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ARQLQ。(2)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属肺脾气虚型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3)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自身前后用配对t检验,两两之间比较用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脱敏止嚏汤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71.4%,内舒拿鼻喷剂总有效率为67.6%,两者总体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84>0.05)。两者在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方面疗效相当,无显着差异(P>0.05)。(2)运用ARQLQ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药组在治疗四周后,组内自身症状,心理影响,精神状况,社会交际、环境影响等维度与治疗前比较,经t检验分析,所有P值均为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治疗前相比,各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有明显减小。(3)西药组在治疗四周后,组内自身症状,心理影响,精神状况,社会交际、环境影响等维度与治疗前比较,经t检验分析,所有P值均为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治疗前相比,各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有明显减小。(4)运用脱敏止嚏汤的中药组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四周后与西药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ARQLQ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和临床疗效评价上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可信度和可行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变应性鼻炎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和评价疗效,亦能较好的体现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结论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量表可行性、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较好,可用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的评价;自拟方脱敏止嚏汤治疗肺脾虚寒证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着。

李家乐[9](2011)在《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与意义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性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提高较快。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 AR)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正因为AR如此高的发病率、与过敏性哮喘的密切关系以及对人们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所以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各个环节的研究都得到空前重视。根据国际耳鼻咽喉科学联合会(IFOR)31个成员国于1997年发表的综合报告,变应性鼻炎人群患病率为10%-40%。2004年6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得第20界欧洲鼻科学会暨第23届世界鼻部感染和变态反应论坛的专题研讨会上,更有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在过去几十年间呈上升趋势,约为人口总数的10%-50%。故变应性鼻炎己被视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一个被低估了的疾病,主要是指低估了它的严重性(对生活质量的显着影响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患病率或发病率与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等问题。并强调应重视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根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工作组报告所推荐的要点指出:变应性鼻炎首次被定义为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高流行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睡眠、工作和学习效率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与支气管哮喘、鼻窦炎和结膜炎有关;并强调AR应该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一起被视为导致哮喘的因素之一,同时将变应性鼻炎进行了新的分型,即间歇性和持续性;根据变应性鼻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提出阶梯式治疗方案等。我国学者在2004年依据我国国情对本病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强调变应性鼻炎的特点是慢性炎症性反应,再次强调了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强调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同一个疾病实体,在诸多方面(如流行病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临床学和治疗学)有共同性。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过敏组织(WAO)在2005年将每年的7月8日确定为“世界过敏日”。目前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许多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哮喘在AR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40%,且哮喘发病率与A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AR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评估支气管哮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过程中应注意评估变应性鼻炎。将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与是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结合,提出变应性鼻炎新的分类方法和轻、中、重疾病程度的界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是否持续,制定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并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变应性鼻炎,也称为过敏性鼻炎,通常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I型变态反应,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病机制比较公认的是与众多的Th2型细胞因子如IL-3、IL-4、IL-5,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eellularadhesionmoleeule-1, ICAM-1)以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当变应原接触鼻黏膜后,机体在一定浓度的变应原持续刺激下,由抗原呈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将变应原传递给CD4+T淋巴细胞,后者释放的抗原肽信号激活T淋巴细胞向Th2分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3、IL-4、IL-5,通过这些细胞因子刺激B淋巴细胞,使之转化为浆细胞并合成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组织液和血液,到达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与之结合,从而使机体被致敏。此时,来源于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分子(ICAM-1)、IL-3、IL-4、IL-5等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有较强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增加。所以当机体再次与变应原接触后,变应原经抗原呈递细胞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释放组胺、缓激肽、白三烯等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神经肽类,从而激发IgE介导的变应性炎反应,使患者出现变态反应症状。首先患者在数分钟内出现急性变应性症状,即变态反应过程的速发相反应(early-phase response, EPR)阶段,在此阶段肥大细胞起核心作用。致敏个体在抗原持续作用下,IgE抗体使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组胺、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胃促胰酶)等炎性介质。同时,活化的肥大细胞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合成并释放新的炎性介质,包括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S)、半肌氨酞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 CysLTs)(白三烯C4、白三烯D4、白三烯E4)、血小板活化因子、缓激肽和细胞因子(IL-4、IL-5、GM-CSF等)等。这些炎性介质一方面引发鼻痒、眼痒、水样涕、连续喷嚏和不同程度的鼻阻塞等症状,另一方面刺激嗜碱性粒细胞,使炎性介质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和选择素E,导致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在具备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下,促使炎性细胞浸润鼻黏膜组织。在接触变应原后的6-9小时内达高峰,然后逐渐消退。临床上以鼻阻塞为主要症状的阶段为迟发相反应(late-phase response, LPR)阶段,在此阶段,鼻黏膜中浸润的炎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介质,可再次激发速发相反应,使急性变应性症状反复出现。迟发相反应阶段的症状持久,除鼻阻塞症状外,也有喷嚏发作及流清涕。中医学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对变态反应学有很朴素的认识。古籍《淮南子·修务训》一章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从现代变态反应学观点来看,神农一日所遇的七十毒中,必然可能有食物的变态反应存在。相传神农于公元前2000年已告诫人们“孕妇应忌食马肉,食后可能引起皮肤的恶疮”。这一现象,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无疑属于食物变态反应一类。故至今西方的一些变态反应学者,均认为中国人是食物过敏的最早发现者。中医很早就有变应性鼻炎的记载,如在西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欺嚏。”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和气候变化有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有:“肾为欠,为嚏”,认为肾有病会打哈欠和喷嚏。到隋代,明确地提出了鼻鼽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说:“肺气通于鼻,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认为肺脏有冷,冷气侵鼻而发病。汉代的《伤寒论》及《金匾要略》有数条以麻黄为主药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治疗咳喘,到目前为止西医学用提取的麻黄素或人工合成的伪麻黄碱等治疗咳喘,均源出于麻黄。小青龙汤出自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临床治疗咳喘常用的经验方,原方组成为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白芍、半夏、五味子、甘草,具有发散风寒、调和营卫的作用。以咳喘为主症的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在病因病理及治疗等方面很相似且互为因果,以麻黄为主药的很多麻黄方剂如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常用来治疗哮喘,现在用来治疗变应性鼻炎也取得较好效果。小青龙汤作为一首《伤寒论》名方,为广大临床医生所熟用。但临床用量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方剂学》(5版)中现代药物剂量注为:麻黄9g、桂枝9g、细辛6g、干姜6g、五味子6g、半夏9g、甘草6g、白芍9g,共60g。近年来,许多医家应用大剂量小青龙汤取得良好效果,如任广毅用大剂量小青龙汤(炙麻黄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法半夏20克,五味子20克,甘草20克)治疗肺心病,小青龙汤用量是原剂量的2倍以上,细辛的剂量是临床常用量的6倍,但未发现毒副反应,且收到良好的效果,他认为《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原剂量小,临床疗效甚微。陈宝田教授精研《伤寒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大剂量小青龙汤,总量为72克,细辛用量为9克,不但未见不良作用,而且疗效显着。因此,通过本课题通过设计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进一步验证小青龙汤大剂量的疗效,为小青龙汤的剂量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梳理小青龙汤的古今文献研究、药理研究进展;二、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初步探索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二、方法与内容1、小青龙汤的文献研究系统阐述了小青龙汤方证探析、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研究现状,及小青龙汤的用量研究。并得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其外散风寒,温阳化饮的治法与变应性鼻炎的部分病机一致。2、变应性鼻炎的文献研究回顾传统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现状及实验研究概况。3、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小青龙汤的干预作用3.1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雄性SPF级豚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氯雷他定组(C组)、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D、E组)。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导师经验剂量):麻黄9g桂枝9g、细辛9g、干姜9g、五味子9g、半夏9g、甘草9g、白芍9g。小青龙汤低剂量组(6版方剂学推荐剂量):麻黄9g、桂枝9g、细辛6g、干姜6g、五味子6g、半夏9g、甘草6g、白芍9g。适应环境1周后进行致敏造模。致敏组均首先选用OVA:Al(OH)3以1:5的比例用生理盐水配制,使OVA浓度为1ng·ml-1,双侧鼻孔每侧、每次20μl,每天2次,连续10d,正常对照组先以5 ng·ml-1Al(OH)3溶液代替滴鼻;间隔5d后模型组以5%OVA溶液滴鼻激发,每侧鼻孔20μl,隔3d激发1次,连续激发9次,正常对照组则以生理盐水代替激发。参照文献[3]自给致敏药开始,依据鼻痒、喷嚏、流涕轻重程度、次数多少、出现的时间长短为评分标准并评分记录,每次观察20min,每次症状评分迭加达5分或以上者为模型成功。3.2动物药物干预各组均于造模成功后第1d开始灌胃给药,A、B组:生理盐水灌胃2ml/次;C组:氯雷他定混悬液0.1mg·kg-1·d-1灌胃(选用临床常用剂量根据实验动物学剂量换算方法得到大鼠灌胃剂量);D、E组分别为小青龙汤高剂量水煎液6.49g·kg-1·d-1、低剂量水煎液5.36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d,并分别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给药1h后再次激发一次。3.3症状学观察分别记录各组在第11次激发后、给药第7天激发后及给药第14天激发后30min内豚鼠擦鼻次数、打喷嚏次数及流涕程度进行评分并迭加比较。3.4组织病理学观察于用药第14天给药1.5h后,各组随机选取3只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并处死。迅速剥离鼻部皮肤,将连同鼻腔的上颌骨取下,自中切齿间分离双侧鼻腔,小心取出双侧鼻甲及鼻中隔黏膜,用4%多聚甲醛固定,并依次经过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制作常规石蜡组织块,后经旋转式切片机切片,片厚4μm,经HE染色后封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豚鼠鼻黏膜炎性浸润情况。3.5 ELISA法检测治疗过程中血清中OVA-sIgE的浓度变化各组豚鼠分别于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足静脉采血,采血量为0.5ml,血样本在室温下凝固2h,3000r·min-1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待用。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4数据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检测结果均以x±s表示,各组豚鼠症状学评分及血清中OVA-sIgE浓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中OVA-sIgE浓度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造模过程中豚鼠外观表现致敏组均于第1次激发后,出现活动减少、倦卧嗜睡、被毛蓬松等症状,并于第1次激发后20min出现不同程度的擦鼻、喷嚏,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多,上述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流涕,于第11次激发后致敏组豚鼠评分迭加均达5分以上,正常对照组豚鼠均反应灵活,活动频繁,毛色润洁,未见擦鼻、喷嚏、流涕等症状。2.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不同用药时间点症状学的影响用药7天后,氯雷他定组与小青龙汤高剂量组的擦鼻次数和打喷嚏次数明显减少,流涕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用药14天后,各用药组的擦鼻次数和打喷嚏次数均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流涕程度较模型组显着减轻(P<0.05),减少幅度为小青龙汤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小青龙汤低、高剂量组的症状改善程度呈逐渐递增趋势。3.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空白组豚鼠鼻黏膜结构完整、清晰,披覆假复层纤毛上皮,黏膜固有层组织疏松,散在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豚鼠鼻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排列不整,杯状细胞增生,固有层组织明显水肿,大量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氯雷他定组豚鼠鼻黏膜结构清晰,固有层间质轻度水肿,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小青龙汤高剂量组豚鼠鼻黏膜结构清晰,固有层水肿无充血,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小青龙汤低剂量组豚鼠鼻黏膜上皮少量脱落,固有层间质中度充血水肿,小血管扩张,灶性分布的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豚鼠鼻黏膜结构较完整,固有层水肿程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减少。4.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中OVA-sIgE浓度的影响各用药组在治疗后血清中OVA-sIgE浓度均降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在治疗前后OVA-sIgE的浓度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末次给药后各组豚鼠血清中OVA-sIgE的浓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氯雷他定组、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及小青龙汤低剂量组豚鼠血清中OVA-sIgE的浓度均显着下降(P<0.05),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血清中OVA-sIgE浓度下降程度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四、结论1.小青龙汤能显着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擦鼻、喷嚏、流涕等症状;2小青龙汤各剂量组可以减轻鼻黏膜细胞充血水肿,减少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3.小青龙汤能显着降低血清中OVA-sIgE浓度,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赵文明[10](2011)在《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文中指出1目的评价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分析北京城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特点。2方法2.1检索鼻鼽的古代相关文献和近十年来变应性鼻炎的文献,整理分析中医、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2.2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宣武区、崇文区、丰台区等城区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四组,即单纯中药组407例、单纯西药组133例、中医综合组98例、西医综合组32例,分别给予中药汤剂、西药盐酸西替利嗪、中药汤剂加辛细滴鼻液、西替利嗪加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用药20天。在单纯中药组中将患者分为肺气虚型、脾虚湿困型、肺经郁热型、肺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五种类型,分别应用玉蝉卫肺丸、健脾通窍汤、清热通窍汤、滋阴润肺汤和温肾止涕汤进行治疗;在中医综合组中也分为以上五种证型,分别采用上述五种方剂同时配合辛细滴鼻液、辛麻滴鼻液进行局部治疗,观察用药20天和停药后30天时的治疗效果,分析评价药物的证候等级疗效、症状积分疗效、证候总积分疗效以及对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2.3检测北京城区这670名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总结其分布规律。3结果3.1单纯中药组、单纯西药组、中医综合组及西医综合组四大组间治疗结果比较3.1.1中医证候等级疗效:治疗后各组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单纯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是87.00%,单纯西药组是78.40%,中医综合组是94.68%,西医综合组是90.62%。经Ridit分析,单纯中药组与单纯西药组相比,单纯中药组中医证候等级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P<0.01);中医综合组与西医综合组相比,中医综合组中医证候等级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组(P<0.05);单纯中药组与中医综合组相比,中医综合组中医证候等级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3.1.2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20天单纯中药组、单纯西药组、中医综合组及西医综合组四组的症状积分都较治疗前有显着的下降,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组间比较,单纯中药组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与西医综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中药组与中医综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0天症状积分比较,单纯中药组与单纯西药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与治疗后20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治疗后20天略有升高;中医综合组较治疗后20天症状积分有所下降,但是两者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西医综合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症状积分较治疗后20天略有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20天四组的证候总积分都较治疗前有显着的下降,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组间比较,单纯中药组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与西医综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中药组与中医综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治疗后20天鼻腔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比较:治疗后20天鼻腔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率,单纯中药组为48.75%,单纯西药组为50.4%,中医综合组为70.21%,西医综合组为75%。组间比较,经CMH统计方法分析,单纯中药组与单纯西药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与西医综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中药组与中医综合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3.2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与相应对照组间治疗结果比较3.2.1中医证候等级疗效: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治疗后均显示出很好的疗效,玉蝉卫肺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9.00%,玉蝉卫肺丸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59%;健脾通窍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7.29%,健脾通窍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85%;清热通窍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24%,清热通窍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5.00%;滋阴润肺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0.77%,滋阴润肺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3.33%;温肾止涕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0.00%,温肾止涕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6.67%。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证候等级疗效比较,玉蝉卫肺丸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健脾通窍汤治疗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清热通窍汤治疗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温肾止涕汤治疗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滋阴润肺汤治疗组疗效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2.2症状积分:治疗后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与相应对照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是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药后一个月(治疗后第50天),各治疗组与相应对照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第20天时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3.2.3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与相应对照组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是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单纯中药组中各治疗亚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2.4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比较:经CMH统计方法分析,单纯中药组各治疗亚组与相应对照治疗后20天鼻腔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中药组各治疗亚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3变应原测试结果:在6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共487例,阳性率72.69%。北京城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种类分布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屋尘螨、粉尘螨、杂草、树Ⅰ、树Ⅱ、藜、大豚草、动物毛、室内霉菌、室外霉菌、羽毛等。豚草花粉在本研究中占有较高的皮试阳性率,且其再生能力极强、花粉量很大,应引起重视。3.4安全性监测结果:在本研究中,各组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变化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ALT、CREA、BUN在服药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没有波动超过正常值50%的病例。4结论4.1中医药分证型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降低患者的症状和证候积分。4.2中药汤剂能够显着降低鼻腔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4.3中药汤剂内服合用局部滴鼻剂能够明显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4.4北京城区变应性鼻炎阳性率为72.69%,变应原种类分布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屋尘螨、粉尘螨、杂草、树Ⅰ、树Ⅱ等。4.5豚草花粉在本研究中占有较高的皮试阳性率,且其再生能力极强、花粉量很大,应引起重视。4.6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二、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真武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对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1.1 中医对于“鼻鼽”病的认识
        1.2 鼻鼽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1.3 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2.现代医学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2.1 流行病学认识
        2.2 定义与分类
        2.3 发病机制认识及危险因素
        2.4 AR常见相关疾病/并发症
        2.5 西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标准
        2.4治疗方案
    3.观察方法与指标
    4.安全性与疗效判定
    5.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2. 基线分析
    3. 治疗前评分比较
    4. 疗效评价
    5.试验结果
    6. 讨论
        6.1 从脾肾阳虚证论治变应性鼻炎的依据
        6.2 加味真武汤组成及方义分析
        6.3 现代药理分析
        6.4 临床症候解析
        6.5 疗效总结
结论
问题与不足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课题相关调查/记录表 附录 1:受试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体质/证型判定表
附录三 临床症状评分表
附录四 中医证候评分表及自我病情评价表
附录五 体格检查表
附录六 不良反应记录表
附件 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通窍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原因
        1.3 发病机制
        1.4 临床分类
        1.5 临床表现
        1.6 治疗
    2.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2.1 病名起源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3.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疗程
        3.4 健康教育
        3.5 观察指标及时点
        3.6 疗效评价
        3.7 安全性评价
        3.8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情况
        4.2 基线比较
        4.3 综合疗效比较
        4.4 症状积分比较
        4.5 长期疗效比较
        4.6 安全性评价
        4.7 研究结果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立方分析
        2.1 组方理论探讨
        2.2 通窍脱敏汤的方药分析
        2.3 通窍脱敏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3.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4. 疗效评价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制剂工艺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1.1 中医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内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现状
    2 现代医学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2.1 儿童变应性鼻炎概述
        2.2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
    3 变应性鼻炎外治法研究现状
        3.1 鼻用激素
        3.2 中药喷鼻剂
        3.3 中药洗滴剂
        3.4 穴位敷贴
        3.5 小儿推拿
    4 辛香喷鼻纳米乳剂的研究基础
        4.1 辛香喷鼻纳米乳剂组方及功效
        4.2 辛香喷鼻纳米乳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研究
    5 本实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正交试验法优化辛香喷鼻纳米乳剂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
    1 实验内容
    2 实验材料
        2.1 仪器
        2.2 试剂
        2.3 药材
    3 实验方法
        3.1 辛夷、广藿香、苍耳子、细辛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3.2 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3.3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化方法
        3.4 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测定方法
        3.5 包合物挥发油含量综合评分的测定方法
        3.6 包合前后挥发油性质GC-MS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辛夷、广藿香、苍耳子、细辛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4.2 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3 挥发油提取工艺验证结果
        4.4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5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验证实验
        4.6 挥发油GC-MS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第三部分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复方药液提取及醇沉工艺
    1 实验内容
    2 实验材料
        2.1 仪器
        2.2 试剂
        2.3 药材
    3 实验方法
        3.1 各指标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3.2 干浸膏得率测定方法
        3.3 水提醇沉提取工艺优化正交试验设计
    4 结果
        4.1 中药煎剂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4.2 中药煎剂水提醇沉工艺验证
    5 讨论
第四部分 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对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内容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药物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药物制备方法
        3.2 动物分组、造模、给药
        3.3 症状评分
        3.4 标本采集
        3.5 体质量、组织质量及指数
        3.6 HE染色主要步骤
        3.7 血清学指标及胸腺细胞因子
        3.8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鼻部症状评分
        4.2 体质量,胸腺、脾脏质量及指数
        4.3 鼻黏膜HE染色
        4.4 血清学指标
        4.5 胸腺细胞因子指标水平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和利阳气法干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MUC5AC、MUC5B及高分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AR研究概况
        1.1 发病因素
        1.2 发病机制
        1.3 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
        1.4 AR临床分类
        1.5 诊断
        1.6 治疗
        1.7 MUC5AC、MUC5B研究进展
    2 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2.1 古籍相关记载
        2.2 古代医家病因病机学说
        2.3 现代医家的认识
        2.4 中医药治疗
        2.5 “和利阳气法”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引物信息
        1.5 实验用药物及制备
    2 实验方法及内容
        2.1 分组
        2.2 AR动物造模
        2.3 给药
        2.4 取材
        2.5 鼻黏膜病理HE染色
        2.6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
        2.7 ELISA检测MUC5AC、MUC5B
        2.8 RT-PCR检测MUC5ACm RNA、MUC5Bm RNA
        2.9 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大鼠行为学观察
        4.2 鼻黏膜病理学观察
        4.3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
        4.4 ELisa检测MUC5AC、MUC5B
        4.5 RT-PCR检测MUC5ACm RNA、MUC5Bm RNA
        4.6 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
    5 实验结论
        5.1 大鼠行为学观察结论
        5.2 鼻黏膜病理学观察结论
        5.3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结论
        5.4 ELisa检测MUC5AC、MUC5B结论
        5.5 RT-PCR检测MUC5ACm RNA、MUC5Bm RNA结论
        5.6 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科研课题

(5)朝医麻黄定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药物及制备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与鼻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2.2.2 鼻炎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的检测标志
        2.2.3 标本采集
        2.2.4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2.2.5 鼻腔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
        2.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p65的表达
        2.2.7 免疫印迹法检测p-p38MAPK、NF-κBp65的表达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行为学评分
    3.2 小鼠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含量
    3.3 鼻腔粘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3.4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小鼠鼻腔粘膜及肺组织中NF-κCBp65的活化及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3.4.1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鼠鼻腔粘膜组织NF-κBp65的表达
        3.4.2 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和NF-κBp65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
    4.1 朝医麻黄定喘汤与过敏性鼻炎
    4.2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腔粘膜组织的影响
    4.3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腔粘膜炎症的影响
    4.4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NF-κBp65表达的影响
    4.5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p-p38MAPK表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变应性鼻炎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
        五、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概况
        一、古代医家的认识
        二、现代医家的认识
    第三节 中医体质研究
        一、中医体质的概念
        二、中医体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 理论基础研究
        (二) 体质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三、中医体质学分类标准
        (一) 判定方法
        (二) 判定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病例来源
        (六) 研究方法
        (七) 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果
        一、一般数据
        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
        三、中医证型的分布
        四、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
    第三节 讨论
        一、一般数据分析
        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分析
        三、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
        四、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鼻敏康合剂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案
        (三) 观察指标
        (四) 观察方法
        (五) 评分标准
        (六) 疗效评定标准
        (七)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
        (二) 指标比较
    四、 结论
讨论
    一、 祖国医学关于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一) 鼻鼽的概念
        (二) 中医病因病机及分型治疗
        (三) 导师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诊疗体会
    二、 西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一) 变应性鼻炎的概念
        (二)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三)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四)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三、 鼻敏康合剂的组方依据及组方分析
    四、 鼻敏康合剂的现代药理研究
    五、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8)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研究
    (一)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2. 中医诊断标准
    (二)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中止标准
        4. 对受试者可变因素控制
        5. 样本含量
        6. 疗效评定、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方案设计与分组
    (二) 治疗方法
        1. 服药方法
        2. 观察指标
    (三)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一) 对治疗前量表统计分析
    (二) 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分析比较
    (三) 生存质量改善统计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小青龙汤的文献研究
    1、小青龙汤的方证
    2、小青龙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3、小青龙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4、小青龙汤的用量
第二部分 变应性鼻炎的文献研究
    1、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2、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3、西医学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部分 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全文小结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合格证明

(10)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鼻鼽(变应性鼻炎)的古代论述及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文献中关于本病的记载
        2 现代中医学研究进展
    综述二:鼻鼽(变应性鼻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2 基线比较
        3 治疗结果
        4 变应原检测结果
        5 安全性观测结果
讨论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四、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真武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D]. 刘杨梦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通窍脱敏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许少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辛香喷鼻纳米乳剂制剂工艺及作用机制研究[D]. 路曼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和利阳气法干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MUC5AC、MUC5B及高分泌机制的研究[D]. 孟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朝医麻黄定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D]. 金香. 延边大学, 2019(01)
  • [6]变应性鼻炎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探讨[D]. 邹练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鼻敏康合剂治疗阳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田晓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01)
  • [9]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 李家乐.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10]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 赵文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12)

标签:;  ;  ;  ;  ;  

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