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

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

一、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军[1](2021)在《左宗棠新疆屯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晚清爱国英雄,左宗棠因收复新疆名垂史册,但其在新疆屯政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左宗棠新疆屯政历史背景、思想形成、具体措施、历史意义进行论述,肯定其历史功绩。左宗棠新疆屯政运用兵农结合的方式稳定边疆,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发展,其务实有效的利民政策是对历史经验的又一延续和创新。本文认为,左宗棠新疆屯政事业是与他抵御外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贯穿始终。左宗棠战时屯政取得了一定效果,应予以积极肯定。通过屯政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顺利收复新疆解决了部分军粮补给,意义重大;前期屯政最根本的目的是将屯政作为西征筹备粮饷的一种渠道。后期屯政的实施对战后新疆重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新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有益于社会稳定。收复新疆后,左宗棠继续在新疆地区推行屯政,进行改革。如散兵归农、招抚流亡、兴修水利、改革赋税、推广棉桑、实行汉语教学等多种务实政策,迅速稳定了新疆社会秩序,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研究认为左宗棠新疆屯政所表现的深远影响不仅局限在对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层面,更表现在边疆建设和国家边疆安全层面。左宗棠新疆屯政是具有前瞻性、务实性的边疆实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左宗棠部下刘锦棠就任新疆省巡抚后,仍延续左宗棠在新疆实行的利民政策,奠定了新疆建省后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宝贵经验,并打下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时至今日,晚清新疆社会治理模式仍对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深远影响,即使对于当代中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也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翟文静[2](2020)在《刘锦棠民族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民族关系错综复杂。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晚清重臣刘锦棠进行了认真处理,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思想。刘锦棠的民族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影响较大,在新疆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刘锦棠的民族思想。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纵横结合,阐述了刘锦棠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了刘锦棠民族思想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其民族思想的特点及得失。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系统地梳理了刘锦棠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刘锦棠的民族思想包含诸方面内容,主要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恩威兼施”、“以恩为主”、“尊儒重汉”等。第二章论述了刘锦棠民族思想形成的来源。刘锦棠民族思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的影响,自身经历的影响,传统民族观的影响,晚晴洋务思潮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刘锦棠民族思想的特点与得失。务实性、进步性、灵活性是刘锦棠民族思想的重要特点。刘锦棠的民族思想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发展与民族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当然,刘锦棠的民族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蕴藏着大汉族主义情绪、鲜明的阶级性。这些局限性,对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古知今,读史明智。对刘锦棠的民族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无疑可为当今中国的民族工作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马利民[3](2020)在《谭钟麟治理西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71—1879年,谭钟麟曾先后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1871年初到西北,面对社会局势动荡、民生凋敝的局面,积极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矛盾,同时严禁鸦片,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种植方法,并在全省推广植桑养蚕,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时值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设粮台于陕西,谭钟麟全力协助左宗棠,在积极筹饷同时催收统筹各省协饷,为西征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援。谭钟麟在陕西任职八年之后于1879年调任浙江巡抚,两年之后(1881)再次来到西北,于1881—1888年间担任陕甘总督。任陕甘总督期间,积极统筹谋划新疆建省事宜,全力支援新疆战后的开发和治理;大力整饬吏治、裁减冗兵、开源节流、大兴文教,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总之,谭钟麟治陕八年、督陕甘六年,在其前后任职西北十四年的时间里,西北的社会治理、开发和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谭钟麟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其很多措施基本延续左宗棠等人做法,创新点并非很多,加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一些措施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王淼[4](2019)在《晚清新疆省巡抚治疆政策研究(1884-19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新疆建省为切入点,以历任巡抚的治疆活动为中心,在晚清被迫从“大一统”天下观的天朝逐渐转型整合到“多元一体”的近代民族国家背景下,综合运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考察历任巡抚治理新疆的施政历程,并从政治、边防、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治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利弊得失,探索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供当今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发展借鉴和参考。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在西方民族国家主导的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朝收复新疆后,统治阶级经过“海防”“塞防”国家战略走向的激烈争论,最终放弃了在边疆与民族地区延续千年的“因俗而治”“羁縻而治”等传统治理边疆的政策与措施,废除旧的行政体系,设立善后总局,最后建立行省、设置巡抚,新疆逐步实现了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改变了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治理模式。第二章讨论了新疆建省设抚初创时期的边疆治理情况。“建省设抚”的实施正值新疆收复不久,各方面百废待举。首任巡抚刘锦棠及护理巡抚魏光焘对外整军固防,对内废除军府制下的旧制度、政策,采取了各种稳定民生的措施,以便让新疆社会与经济尽快得到恢复与发展。通过刘锦棠与魏光焘的努力,新疆在建省以后的社会局势逐渐趋于平稳,各种制度不断完善,为新疆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探讨了先后继任新疆巡抚的陶模、饶应祺,前两任巡抚主要以恢复发展,保障稳定为主,大规模洋务还来不及筹办。这一时期虽然外部英俄列强一直觊觎新疆,内部社会局势也非持久太平,但在前任巡抚治理边疆的基础上,陶模、饶应祺大力推行洋务,加强武备、力行屯田、促进教育,使得新疆政令基本通达、社会基本稳定;新疆的边防、吏治、整军、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显着的发展,促使新疆向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时期新疆各方面发展都有显着提高。第四章、第五章探讨了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后新疆巡抚的边疆治理情况。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洋务运动的破产、维新变法的流产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清廷被迫实行“新政”与预备立宪。“新政”及预备立宪的实施对西北边疆的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军事边防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潘效苏、吴引荪、联魁等几任巡抚对新疆的兵制、警政、文化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到袁大化在任时期,新疆甚至已经有了修建铁路的构想。但这一时期新疆巡抚更换频繁,社会危机加深,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摧枯拉朽下,清朝灭亡,新疆省与内地所有省份一样,最终都走向了共和。对晚清新疆历任巡抚边疆治理经验与教训的回顾与总结,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镜”,探索边疆治理的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当今新疆稳定与国家安全的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汤浩[5](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祖力亚提·司马义[6](2018)在《清朝时期中华文化在新疆发展与传承的教育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清朝时期,中华文化在新疆各地发展与传承的主要路径是清政府推动的各类学校教育。文章回顾了清代中华文化在新疆得以传播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华文化特别是汉语文和儒家学说在新疆得以发展与传承的教育形式与内容,探析和梳理中华文化在新疆发展与传承的历史脉络。汉语文是新疆各族民众与中华民族其他成员进行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讲授汉语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校加强了新疆民众的向心力。有关历史进程的回顾与讨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新疆的社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解双语教育在推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对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李满喜[7](2017)在《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文中提出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清王朝内忧外患日益加重。1862年,陕西发生回民起事,迅速蔓延至清王朝的西北地区。此次起事,对位居新疆西部的塔尔巴哈台地区以及世居当地的蒙古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罗档案资料和各种基本史料,尤其是系统地利用已经影印出版的《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同治朝上谕档》、《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汉文录副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关塔尔巴哈台的档案等满、汉文、蒙古文原始档案资料,并结合大臣奏折、地方志、游记、调查报告、近人论着,系统而全面地叙述回民起事期间塔尔巴哈台地区社会的大变动,主要内容包括起事的发生、塔尔巴哈台城被困与失守、蒙古兵参战以及清军与起事军的交战、蒙古难民迁入布多布伦托海、清朝安置难民措施等。通过上述内容,试图揭示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对塔尔巴哈台地区蒙古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意义、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正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对清代新疆蒙古盟旗制度、塔尔巴哈台十苏木蒙古、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的来源、游牧地分布及驻防任务、回民起事发生之前的塔尔巴哈台蒙古僧俗上层进行背景阐述。第二章,论述从同治四年正月初一日(1865年1月27日)塔尔巴哈台起事发生至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七日(1866年4月12日)失守塔尔巴哈台为止的近15个月时间内,起事军围困塔尔巴哈台城至守城官兵的被动守护与反击、宗教首领棍噶扎勒参带领蒙古兵解围塔尔巴哈台城、北路盟土尔扈特蒙古兵两度被调和逃回游牧地等内容。第三章,叙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驻防大臣筹划反击措施、棍噶扎勒参收揽逃入俄国境内的索伦、蒙古难民、清朝西征军入疆、恢复塔尔巴哈台统治等内容。第四章,对敌对双方的人员构成和参战情况进行论述,分析和揭示交战中清军的被动、后勤不到位、兵力不足等问题。第五章,叙述朝廷增设布伦托海办事大臣来安置塔尔巴哈台难民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供给物资、划给游牧地等救济措施。第六章,论述塔尔巴哈台蒙古社会的大变动,包括人口减少、经济负担加重、畜牧业经济衰落等内容。同时,还涉及蒙古僧俗上层、参战士兵所得到的补偿和奖赏。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并对论文未能深入探讨的问题稍作交代。

关小哲[8](2017)在《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文中指出新疆的近代化,湘籍人不可或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军、政、文教等领域湘籍人的所占比例较大,且大都位居重要之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对新疆的近代文明与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晚清时期,归复新疆时钦差大臣兼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首任布政使魏光焘、归复新疆之战有战功的湘籍将领罗长祜、谭拔萃、黄万鹏和余恩虎等,及其时湘军子弟。他们为摧毁阿古柏侵略势力、打击英俄等外国的入侵而付出满腔热血甚至生命。新疆建省后八位就任巡抚,湘籍人就占了三位,分别是刘锦棠、魏光焘和潘效苏;另外,加上如担当地方提督的谭上连等,道员的黄炳焜等,总兵的方友升等以及大量如知县蒋士修等湘籍中下层新疆军政官员,他们或主政制定或贯彻执行的路线、方针、决策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的近代化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新疆的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进步。民国时期,以高举新疆辛亥革命“首义”大旗的刘先俊等为首的湘籍民主革命志士,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为推翻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和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以毛泽民为首的湘籍新疆金融改革先行者对新疆经济的近代化发展作用不可小觑;以毅然举起和平义旗的陶峙岳,陶晋初等湘籍将国民党军政官兵,促成了新疆和平过渡,从而保存了新疆已有的建设成果,不但造福新疆人民,也使国家受益。此文重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湘籍人在新疆的活动及其重要意义。行文主要以新疆湘籍人的来源与分布、及其在新疆政界、军界、经济界、文化与教育等界的一系列的活动为中心,遵循新疆各界近代化发展这条线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与阐释湘籍人的活动及其所带来的湖湘精神在新疆的近代化发展与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徐磊[9](2016)在《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文中研究表明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的二十年间,是晚清新疆历史演变的重要时段。南疆变乱、阿古柏入侵、沙俄窃据伊犁等诸多重大事件,使得新疆这段历史,纷繁复杂。由于人文、地理之不同,南疆、乌鲁木齐以及伊犁地区发生的乱局,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新疆动乱的背后,大国博弈的影子,十分明显。英国、俄国、土耳其、中国之间,纵横阖闾,瞬息万变。清政府克服重重困难,战迪化,平南疆,收伊犁,建行省,稳边陲,为后世经营西北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这段历史做了大致梳理和阐述。首先,简要考察了 19世纪中后期国际及国内局势。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的欧洲革命,打破了传统的欧洲均势格局,由此造成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中东局势的演变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崩离析,波斯亦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得以出现,瓦哈比派在阿拉伯半岛逐渐发展壮大。中亚成为英俄两国的角力场。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归入俄国;英国以印度为基地,极力向中亚扩张势力。而清廷无力西顾,新疆危机四伏。在国内,太平天国影响最大。捻军起义、陕甘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严重消耗了清廷实力。在内忧外患中,士大夫阶层开始谋求自强之策,洋务运动随之兴起,此时兴办的各类军工及民用工业,为清廷平定西北乱局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大致梳理了南疆乱局的发生及演变进程。因内地协饷供应不足,南疆军政系统运转渐趋失灵,种种社会危机随之显现。陕甘回民起义是同治年间南疆动乱的诱因。官府的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控制能力不足,是南疆动乱的内因。因与浩罕毗连,南疆乱局深受中亚局势影响。库车、喀什、叶尔羌、和田等地纷纷形成了绿洲割据势力。阿古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南疆的统治者,但由于清廷自乾隆朝开始的苦心经营,民心并未完全丧失。尤其是与阿古柏统治下的苛政相比,清廷的治理仍让当地人产生怀念。这也是后来清廷顺利平叛的潜在资本。其三,基本廓清了乌鲁木齐乱局背后的汉、回关系及其演变进程。新疆动乱之前,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已推行郡县制。当地民众以内地移民为主,其中以汉民、回民居多。妥得璘集团是清廷的反叛者,也是阿古柏征剿的对象。其建立的“清真国”,是新疆回民群体力量的集中显现。与此同时,边疆汉民被迫组织起民团武装,诸如徐学功、赵兴体、孔才、张和等人组织的民团,是新疆汉族群体力量的集中代表。在新疆这段历史中,他们抵抗阿古柏,抗击沙俄,辅助清军收复新疆,扮演了极其特殊的角色。其四,大体分析了伊犁乱局背后的民族关系以及中俄博弈的大致情景。伊犁为清廷经营新疆的重心所在,官军抵抗时间最久。在清廷的长期经营过程中,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差序格局。在内地协饷不济的情况下,这种特有的差序格局无法维系。同时,官府公信力下降,也是伊犁出现动乱的主因。伊犁动乱后,俄国得以介入。其五,主要阐述了清军进疆的准备及其过程。阿古柏无法将南疆绿洲整合成“哲德沙尔”共同体。1877年(清光绪三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中东局势骤然紧张。俄国、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卷入其中,三大国在中亚的注意力瞬间西移,阿古柏苦心营造的外交保护网失去作用。同时,国内朝野上下,就海防与塞防如何平衡,逐渐达成共识。于是,在清军强大攻势下,南疆平定。第十次俄土战争,不仅加速了阿古柏的灭亡,也为清廷收复伊犁创造了良机。新疆善后工作头绪较多。伊犁收复后,建省筹划提上日程。其六,大致总结了清廷治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当代的启示。大臣的频繁议政,为清廷治疆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决策参考。此外,清廷收复新疆,得益于协饷制度的勉力维系以及军功保举制度的切实推行。对新疆来说,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政策、屯垦戍边都不是横空出现的新问题,晚清这段历史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标本,给今人以许多启发。

贺梦姣[10](2016)在《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以吐鲁番档案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边疆治理从军府制向行省制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广兴义塾、传播儒术的文教治边理念成为新疆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为史料来源,聚焦吐鲁番地区,围绕官方文教治边理念展开历史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义塾教学过程中,官方尤其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儒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推崇用儒家礼教的道德标准来培养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义塾教育的推广无论是学生的招收、教师的聘请、教材的设置、教学效果的考核、义塾奖励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无不围绕对少数民族学生儒家礼教的灌输而展开。新疆义塾教育前后推行二十余年,在教学内容方面基本仿照内地义塾教学模式,少数民族学生在认汉字、说汉话、背诵儒家经典、造句作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由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语言文字、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多方面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异,义塾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举步维艰,常伴随着学生逃学、父兄隐匿子弟等不良社会反应,少数民族社会对官方儒家文化的推广存在较大的反感与抵抗情绪。最后得出结论,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的实践基本失败,义塾教育虽推行数年,但对培养少数民族的国家和文化认同、实现边疆长治久安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通过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新疆少数民族义塾教育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持续时间短;其次,受主观因素的阻碍,新疆义塾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教师教学不力、义塾风气不正、教师体罚学生、语言沟通困难、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等问题;最后,导致清末新疆官方文教治边理念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官方对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伊斯兰文化与内地以汉族为主体的儒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用儒家文化教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质是大汉族主义的强制同化。笔者认为,文教治边理念的提出是清末新疆官方从武治向文治转变的一次重大尝试,以历史大环境为背景,不可否认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从教育出发探寻边疆治理的长效机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当今政府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教育政策,对于边疆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左宗棠新疆屯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第2章 左宗棠新疆屯政历史背景及思想形成
    2.1 左宗棠新疆屯政历史背景
    2.2 左宗棠屯政思想形成因素
第3章 左宗棠新疆屯政具体实施
    3.1 补充人力以促生产
    3.2 大兴水利以拓耕地
    3.3 改革赋税以利民生
    3.4 推广农桑以尽地利
    3.5 强化民族互信以和为贵
    3.6 其他措施
第4章 左宗棠新疆屯政的延续及价值
    4.1 左宗棠新疆屯政的延续
    4.2 左宗棠新疆屯政历史意义
    4.3 左宗棠新疆屯政历史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刘锦棠民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刘锦棠民族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因俗而治与因地制宜
        一、因俗而治
        二、因地制宜
    第二节 恩威并施与以恩为主
        一、恩威并施
        二、以恩为主
    第三节 尊儒重汉
第二章 刘锦棠民族思想的来源
    第一节 文化思潮的影响
        一、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
        二、洋务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自身经历的影响
        一、家庭的影响
        二、平定陕甘回民起义
        三、治理陕甘地区的善后措施
第三章 刘锦棠民族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刘锦棠民族思想的特点
        一、务实性
        一、进步性
        二、灵活性
    第二节 刘锦棠民族思想的得与失
        一、刘锦棠民族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刘锦棠民族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谭钟麟治理西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谭钟麟生平简介
    二、选题依据及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四、相关史料介绍
第一章 初到西北,为官勤勉(1871——1878年)
    一、调和矛盾,稳定秩序
        (一)缓和社会矛盾
        (二)平定“刀匪”动乱和溃勇哗变
        (三)配合周边省份平乱
    二、禁种鸦片,鼓励种粮
    三、大兴丝织,发展生产
        (一)推行区种、大兴丝织
        (二)鼓励凿井、濬郑白渠
    四、主持粮台,西征筹饷
        (一)积极筹饷
        (二)催收部款及各省协饷
第二章 总督陕甘,吏畏民怀(1881——1888年)
    一、新疆建省,多出手定
        (一)新疆建省问题由来
        (二)谭钟麟的建省方案及主张
        (三)新疆建省方案的确定
    二、裁汰冗兵,严修吏事
        (一)裁汰冗兵,缩减军费开支
        (二)严修吏事,改善官场风气
    三、开源节流,发展文教
        (一)开源节流,减轻民困
        (二)立义塾、起大屋,风趣为一变
第三章 谭钟麟治理西北时期主要人际关系
    一、与左宗棠的关系
        (一)关于陕甘分闱
        (二)关于禁烟和筹饷
    二、与刘锦棠的关系
    三、与谭继洵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晚清新疆省巡抚治疆政策研究(1884-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题依据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资料
        (一) 档案、文献类
        (二) 游记、日记、方志类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重点、难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疆建省前的局势
    第一节 晚清新疆的空前危机
        一、“大一统”天下观的蜕变
        二、新疆“内忧外患”形势
        三、沙俄强占伊犁与英、俄角逐
    第二节 海防、塞防之争与“哲德沙尔”政权的覆灭
        一、海防、塞防之争下的晚清国家安全观
        二、清军西征与伊犁的收复
    第三节 新疆建省方案的提出
        一、建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建省方案的构想
    第四节 行省制在新疆的确立
        一、“建省设抚”的实施
        二、“建省设抚”的意义
第二章 建省初期新疆巡抚的治疆政策(1884-1891)
    第一节 刘锦棠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884-1889)
        一、固防与整军
        二、吏治的整顿
        三、屯垦与税收
        四、变通政令与社会治理
        五、教育与民族交流
    第二节 魏光焘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889-1891)
        一、边防建设与国土安全
        二、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
第三章 新疆巡抚陶模、饶应祺的治疆政策(1891-1902)
    第一节 陶模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891-1895)
        一、武备与边圉
        二、发展经济与规范赋税
        三、保障社会安定发展
        四、因材施教,提倡国学
    第二节 饶应祺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895-1902)
        一、保障政治稳定
        二、加强边防安全
        三、保障经济利益
        四、教育与宗教政策
第四章 清末“新政”后新疆巡抚治疆政策(1902-1906)
    第一节 潘效苏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902-1905)
        一、晚清“新政”的施行与新疆的改革
        二、揆情审势,遴官益边防
        三、“遣客改土”欲固边防
        四、“新政”下的新疆经济
        五、安抚哈萨克,稳定民族关系
    第二节 吴引荪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905-1906)
        一、整吏治与课吏馆
        二、废止招募世袭兵
        三、理清度支,清算赃银
        四、创立近代警制
        五、兴办近代学堂
第五章 预备立宪体制下新疆巡抚治疆政策(1906-1912)
    第一节 联魁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906-1910)
        一、筹立宪,拟设谘议局
        二、惩治腐败
        三、改练新军,创立巡防队
        四、统一财政,置办工艺局
        五、严禁毒品
    第二节 袁大化的治疆之策与措施(1910-1912)
        一、拟修铁路,实边固防
        二、开辟利源,挽救财政
        三、拓宽教育视野
        四、“固本图文明”政策的失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6.3 湘军创制评析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相关史料述评
    四、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疆与塔尔巴哈台的盟和旗
    第一节 清朝对新疆的统治
        一、军政管理
        二、新疆的盟旗概况
    第二节 塔尔巴哈台蒙古盟、旗、苏木
        一、塔尔巴哈台十苏木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
    第三节 塔尔巴哈台的僧俗上层
        一、棍噶扎勒参喇嘛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亲王
第二章 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回民起事和交战情况
    第一节 塔尔巴哈台回民起事的原因
        一、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
        二、外患加重
        三、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回民起事的发生与塔尔巴哈台城的安危
        一、回民起事的发生
        二、驻防兵的守城和反击
    第三节 蒙古兵之参战
        一、棍噶扎勒参带兵参战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兵的调动与参战
    第四节 塔尔巴哈台城的守和失
        一、塔尔巴哈台城的防守
        二、塔尔巴哈台城的失守
第三章 清朝在塔尔巴哈台统治的恢复
    第一节 清军的新部署
        一、三路兵马的调配
        二、收揽逃入俄国境内的难民
    第二节 清军对起事军的反击
        一、塔尔巴哈台驻防兵之反击
        二、西征军与起事军之间的战争
        三、三音布所率蒙古兵的追击
第四章 敌对双方的兵力及其构成
    第一节 清朝的兵力和后勤
        一、清军兵力之不足
        二、清军后勤保障的不到位
        三. 大臣们的态度
    第二节 蒙古兵的构成与参战情况
        一、棍噶扎勒参所率蒙古兵
        二、十苏木蒙古兵
        三、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兵
    第三节 起事军的构成
        一、回民
        二、哈萨克人
第五章 塔尔巴哈台蒙古难民与朝廷的安置
    第一节 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置与裁撤
        一、布伦托海的难民及其管理问题
        二、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及其管辖范围
        三、布伦托海难民起事
        四、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裁撤
    第二节 朝廷对难民的赈济
        一、朝廷的赈济
        二、外扎萨克蒙古的捐输
        三、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的捐输
    第三节 划给游牧地
        一、蒙古难民迁回塔尔巴哈台游牧地
        二、棍噶扎勒参徒众之迁徙
第六章 回民起事后的塔尔巴哈台蒙古社会
    第一节 塔尔巴哈台蒙古人民遭受的苦难
        一、塔尔巴哈台蒙古的人口及其减少
        二、战争的负担
        三、畜牧业经济的萎缩
    第二节 塔尔巴哈台僧俗上层社会之变化
        一、棍噶扎勒参宗教地位的提升
        二、北路盟王公所受军功奖赏
        三、基层官员所受奖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范围
    (四)史料及文献介绍
一、晚清民国湘籍人员入新情况
    (一)晚清民国入疆湘籍人员来源及分布
        1. 晚清民国时期湘籍人员来源
        3. 入新湘籍人员主要分布情况
二、新疆湘籍人员在政界的活动
    (一)湘籍人与新疆善后局
        1. 新疆善后局设立的背景
        2. 左宗棠等湘人群体与善后局
        3. 新疆善后局的作用
    (二)湘籍人与新疆建省
        1. 晚清“新疆行省”设想的提出
        2. 刘锦棠等湘人群体与与改设行省
        3. 新疆行省的重要意义
    (三)湘籍人与新疆的行政建制改革及其吏治
        1. 湘人群体与新疆行政及地方建制整改
        2.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吏治
    (四)湘籍人与晚清收回伊犁的谈判
        1. 中俄伊犁改订条约背景
        2. 湘人群体与修约
        3. 成功的原因与世人评价
三、新疆湘籍人员在军界的活动
    (一)湘籍人与晚清新疆的归复
        1. 归复新疆的背景
        2.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归复
        3. 归复新疆的重大意义
    (二)湘籍人与新疆辛亥革命
        1. 新疆辛亥革命的背景
        2. 湘人群体与辛亥革命及革命意义
    (三)湘籍人与新疆和平起义
        1. 新疆和平起义的提出
        2. 湘人群体湘人群体与新疆和平起义
        3. 和平起义成功的原因及评价
    (四)湘籍人与边防及军队建设
        1. 新疆行省前的边防思想
        2. 湘人群体与军队建设及边防改革
四、新疆湘籍人员在经济界的活动
    (一)湘籍人与新疆屯垦、蚕桑与植棉
        1. 湘人群体与新疆屯垦的发展
        2. 湘人群体与蚕桑的种植
        3. 湘人群体与植棉
    (二)湘籍人与新疆的赋税与及金融改革
        1.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土地与赋税改革
        2. 湘人群体与新疆近代金融改革
    (三)湘籍人与新疆水利及矿业
        1. 湘人群体与水利兴修
        2. 湘人群体与矿业
五、新疆湘籍人员在文教界的活动
    (一)湘籍人办义学及新疆新式教育
        1. 左宗棠等湘人群体与晚清义学的兴办
        2. 湘人群体与与新疆新式学校
        3. 兴办教育的影响
    (二)湖南庙宇文化在新疆
        1. 湘人群体与各地的定湘王信仰
        2. 湘人群体与庙会及湘籍商号等衍生业
    (三)湖湘地域文化在新疆
        1. 湖湘文化的渊源及其特点
        2. 湖湘文化在新疆的实践与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国际与国内形势
    一、国际形势
        (一) 欧洲局势
        (二) 中东局势
        (三) 中亚局势
    二、国内形势
        (一) 国内农民起义频发
        (二) 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变法图强意识增强
        (三) 西部地区社会形势不断恶化
第二章 南疆乱局
    一、南疆主要的绿洲城镇概况
    二、库车动乱前南疆治理面临的危机
        (一) 伯克制度存在先天性缺陷
        (二) 清廷的南疆治理系统趋于紊乱
        (三) 道光帝力图守成丧失了改革时机
        (四) 陕甘回民起义的信息已传入南疆
        (五) 南疆军政衙门协饷供给严重不足
        (六) 与浩罕的边务问题交涉乏力
    三、以清军为打击对象的动乱
        (一) 以反抗官方压迫为主的库车动乱
        (二) 以自保图存为主的叶尔羌、和田动乱
        (三) 为趁火打劫而起的喀什动乱
        (四) 南疆发生动乱后清廷的反应
    四、清廷势力逐渐退出后的南疆局势
        (一) 南疆原生的两大和卓系统
        (二) 库车热西丁汗和卓掌控南疆的努力
        (三) 喀什布素鲁克汗恢复祖业的尝试
        (四) 阿古柏势力窃据南疆
    五、南疆地方武装集团起事的历史评述
    六、阿古柏入侵的历史评述
第三章 乌鲁木齐乱局
    一、乌鲁木齐周边及东西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概况
        (一) 乌鲁木齐周边的绿洲城镇
        (二) 乌鲁木齐至伊犁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
        (三) 乌鲁木齐至南疆交通沿线的绿洲城镇
    二、乌鲁木齐动乱前清廷地方治理面临的危机
        (一) 乌鲁木齐处于防范陕甘回民起义扩散的最前沿
        (二)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方的官府治理能力下降
        (三) 新疆回民虎非耶门宦得以勃兴
    三、以清军为打击目标的乌鲁木齐乱象
        (一) 妥得璘集团起事的原因分析
        (三) 妥得璘集团对官军的打击
    四、清廷势力逐渐弱化之后的乌鲁木齐乱象
        (一) 汉族民团武装的兴起
        (二) 妥得璘集团与汉族民团武装的争斗
        (三) 清廷对妥得璘集团的策略
    五、阿古柏东进时期的乌鲁木齐乱象
        (一) 阿古柏东进的缘起
        (二) 阿古柏东进引发的局势变动
        (三) 阿古柏对徐学功民团的利用
        (四) 民间回汉武装从对抗走向联合
        (五) 妥得璘的自救措施
        (六) 清廷对变局的认识
        (七) 妥得璘之死
    六、妥得璘集团的历史评述
        (一) 妥得璘集团起事的历史评述
        (二) 妥得璘集团败亡的历史评述
    七、徐学功评述
第四章 伊犁乱局
    一、清廷在伊犁的经营
    二、伊犁动乱前清廷地方治理面临的危机
        (一) 英俄势力逐渐介入新疆
        (二) 伊犁地方当局的公信力下降
        (三) 地方官府调节民族关系的能力减弱
    三、伊犁动乱的起因与经过
        (一) 伊犁回民变乱的诱因
        (二) 伊犁地方当局的应对措施
        (三) 伊犁乱局的持续演绎
    四、沙俄势力侵占伊犁
        (一) 清廷对俄外交失去了军事筹码
        (二) 俄国在中亚地区需要继续保持南下扩张的势头
        (三) 伊犁苏丹政权影响沙俄势力对中亚地区的渗透
        (四) 沙俄对伊犁地区的掠夺
    五、清廷的应变措施
        (一) 防守待援
        (二) 外交斡旋
    六、伊犁动乱的历史评述
        (一) 反抗剥削是塔兰奇人起事的主因
        (二) 塔兰奇起事冲击了民族关系原有的的差序格局
        (三) 伊犁局势恶化与清廷长期以来防俄意识淡薄不无关联
第五章 清军入疆勘乱与新疆的善后重建
    一、新疆乱局的新变化
        (一) 南疆形势的演变
        (二) 北疆形势的演变
    二、清廷的治乱策略
        (一) 选将用人
        (二) 后勤补给
        (三) 整编营兵
    三、阿古柏势力的覆亡
        (一) 新疆地方民团武装力量的积极发挥
        (二)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战事
        (三)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平定后清廷的态度
        (四) 收复南疆的战事
        (五) 清廷平定阿古柏的历史评述
    四、清廷收复伊犁的外交谈判
        (一) 南疆平定后的中亚格局
        (二) 对俄交涉
    五、新疆建省刍议
        (一) 建省动议的提出
        (二) 新疆建省的筹划及施行
        (三) 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 晚清治疆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一、历史经验
        (一) 重臣议政机制的有效发挥
        (二) 协饷供给机制的竭力维系
        (三) 军功保举机制的切实推行
    二、当代启示
        (一) 民族团结的启示
        (二) 民族平等的启示
        (三) 民族政策的启示
        (四) 新疆屯垦的启示
        (五) 新疆问题的启示
        (六) 涉疆外交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以吐鲁番档案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的基础
    二、研究动态
        (一)史料汇编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与亮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亮点
    四、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第一章 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提出的政治背景
    一、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
    二、新疆政治体制改革:废军府、改行省
    三、新疆军政人员民族成分的变化
第二章 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的确立
    一、建省前新疆教育发展的概况
    二、清末新疆官方文教治边理念的确立
第三章 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义塾:数量与经费
    二、学生:民族与数量
    三、师资:品德与学识
    四、教学内容:儒家文化的传播
        (一)教材:经典与致用
        (二)教学:识记与考核
        (三)仪式:祭拜孔庙与文庙
    五、奖励机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倾斜
        (一)考取课额
        (二)资助贫困学生
        (三)考取俏生
第四章 清末新疆文教治边取得的成效及社会反应
    一、清末新疆文教治边取得的教育成效
    二、清末新疆文教治边产生的不良社会反应
第五章 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的政府反思与评价
    一、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的政府反思及调适
        (一)严禁体罚学生,提倡善诱
        (二)整顿义塾不正风气,撤换不力塾师
        (三)为学生提供晋升空间,解决就业问题
    二、对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的评价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评阅表

四、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左宗棠新疆屯政研究[D]. 赵亚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刘锦棠民族思想研究[D]. 翟文静. 烟台大学, 2020(08)
  • [3]谭钟麟治理西北研究[D]. 马利民. 兰州大学, 2020(01)
  • [4]晚清新疆省巡抚治疆政策研究(1884-1912)[D]. 王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6]清朝时期中华文化在新疆发展与传承的教育路径[J]. 祖力亚提·司马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 [7]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D]. 李满喜.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8]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D]. 关小哲. 新疆大学, 2017(01)
  • [9]晚清治疆研究(1864-1884)[D]. 徐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10]清末新疆文教治边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以吐鲁番档案为中心的考察[D]. 贺梦姣. 石河子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