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的伦理观看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

从老子的伦理观看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

一、从老子的伦理观论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徐飞,张婉[1](2020)在《新兴科技绿色发展的责任伦理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态问题频发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向往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提升逐渐成为人类的普遍诉求。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使人们面对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面临自我毁灭还是自我拯救的两难困境。用责任伦理视域审视新兴科技的绿色发展,正在于它强调科技主体行为的整体性、预见性与适度性,在发展新兴科技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观,用整体性思维去把握生命共同体的宏观思想,勇于承担起维护地球家园的共同责任。寻求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以责任伦理的思想做启发,倡导新兴科技的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地球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陈发俊[2](2019)在《论老子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视角来看,老子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思想。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于道,道生万物,并平等对待万物。万物平等、物我平等奠定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事物的作用与价值的看法,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在环境伦理学语境中可以解读为宇宙万物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同样重要,这一点构成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论基础。此外,在对待自然万物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害"万物,这一观点体现出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在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下,对老子环境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和推广,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系统自然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也有助于人们突破只有工具价值才是价值的陈旧理念,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更能帮助人们改变对宇宙存在和生命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认知模式,推动人们形成善待自然、尊重他者生命的认知自觉,从而使人类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孙玮[3](2018)在《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文中认为20世纪后半叶,当代生态批评思潮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生态学作为自然学科分支,逐渐跨越学科边界与人文学科达成融合。生态批评的观念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内地,本土学者试图将这种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加以融合,并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学、文艺批评和艺术研究领域。因此出现了一批的以生态主义(eco-)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如与文学、哲学、美学、伦理、人类学加以结合后形成的新的学科视角。而生态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新分支,从此形成了新的关于电影读解的特殊视角。这种被称之为“绿色电影”批评的新型电影研究,是生态批评对自身批评范畴的扩展。针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探讨是生态文艺审美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与其背后的生态政治话语与文化文本语境形成呼应和互文的关系。本文以生态主义哲学观念作理论基点,对具体的影像文本进行考察与解读,尝试考察生态电影作品的生态审美意蕴。由此探索电影文化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观念生发出的文化表征,生态电影是如何完成对自然形象的建构,以及如何完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生态电影又是以何种方式在受众群体中完成审美表征的建构,从而展现人类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同时,生态电影对于生态之美的表达与建构,故事文本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最终改变了人类生态观念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梳理了生态电影的生成背景及理论源流,并对生态电影的特征、性质和边界作出了限定。生态电影概念的提出,源起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是接受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负面效应施行了理性的批评与审视,满足并再次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1世纪作为视觉文化与技术狂欢的时代,在信息文化和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之下,形象和影像开始主导受众的审美心理。而这一转变也颠覆了传统文化生活中被文字把持的阐释与表达功能。用之体现的文学文本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生命存在之美,在电影呈现出的直观感受(视觉冲击与影像奇观)面前,变得自惭形秽。受众对生态电影的理解,意味着电影对生态思想的传递,更容易升华为受众个体的生态体验和审美享受。在观看过程中,电影的文化内涵投射于受众情感并引发共鸣,从而发酵潜意识中的生态主义情感。创作者隐含于生态电影中的生态审美意蕴最终建构为观众的审美经验,呼应现实生活体验,从而接受生态电影的立场和主张。本文研究范畴所讨论的生态电影作品,是指那些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并将生态系统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影响,呈现出独特生态审美趣味的电影艺术。由此也可以得出,如果将电影传递出的生态审美倾向以及生态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类型标准,那么生态电影是包含纪录片以及其他叙事类型的情节电影。在时间跨度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现代”,具体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时间内。在空间范畴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中国”,从而突出研究的当下性与切近性。本文第一章对东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流背景及其演变历程做了简要梳理,进而作出讨论与追问关于生态电影所产生的哲学本源与文化语境。人类文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生态美学观念和哲学源流,是我们今天对生态电影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生态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电影创作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文化语境成形的起点。事实上,我们在创作生态电影中的各种故事情境时,针对自然的表达与诠释,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现与描摹,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观念的复刻。研究根据东西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来源切入,考察东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内生态审美观念各自的变迁历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到海德格尔,从20世纪以后蓬勃的生态思潮到现代生态审美;以及东方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有机生态观念的审美传统。正是这些处于生动演进中的生态审美源流,为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美学渊源。本文的第二章对中国生态电影萌芽、发展和类型化的初构进行了回顾。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几代传承,中国电影从阶级叙事到文化和人性叙事,生态意识与生态视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被广泛的关注。从最初在科教片中初初展露的生态主题,到后来以自然风光纪录为主的纪录片,直到今天在类型电影中呈现出的生态主题,中国生态电影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诞生与发展。其中所呈现出生态主题、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对于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端,但这关键的一段历程,值得我们的回溯与思考。本文的第三章在考察生态电影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将生态电影作品中具有剧情表达的电影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具体文本解读,分析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指出生态电影作为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的完美契合,集合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生态学“三分法”对电影艺术创作加以系统考察,中国生态电影除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讨论,也着重于追问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性,包括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建构。本文就电影创作与自然生态、电影创作的能量与动力、电影艺术的表达内容与地域色彩、电影创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生态主义阐释等问题都加以分析,希望改变生态电影早期创作中“风景如画”的美学创作标准,改变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通过扩展文本表达视野,进而扩宽生态电影的类型边界;最终达成生态电影中自然生态的真实表达和生态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建构。本文的第四章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进行了解析,作为探讨中国生态电影的重要部分,审美的艺术批评,应当寻找具有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生态电影研究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人关注到生态电影不仅在思想意识上有自己的特质,在审美与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生态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审美和艺术特性上加以探讨。因此,研究生态电影,还需要探讨其独特的美感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分析了解生态电影独特的审美目的,审美观念、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蕴。在文本细度的基础上,本文对生态电影做了美学特性和美学意蕴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四大特性: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和主体间性,同时从常规叙事表达层面对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审美意蕴分析,并对虚拟影像技术进行叙事表达的数字虚拟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蕴加以分析。本文的第五章对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关注生态电影文本表达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话语体系。关注生态电影建构人与自然冲突或者依存融合的文化伦理关系。从生态电影对人与自然对立、和谐、共生三种不同关系模式的文本创作,分析生态电影创作者对两者价值关系的伦理定位以及其中的生态内涵。探讨如何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探讨建立完备的处理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相关道德规范。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特殊关系的表达,时下已成为中国电影创作探讨的焦点。而生态电影中对伦理关系定位的界定,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生态审美的过程。因此,电影中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解释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扩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生态电影作为生态主义思想审美意蕴的表达文本,对生态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审美发展的探讨。并指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电影伦理话语缺失和创作手法的误区,对未来生态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生态电影的美学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岳芬[4](2017)在《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美学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语境下逐渐产生的新的美学范式,是对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审美观念的超越。环境美学的核心是自然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审美的影响以及环境审美的伦理责任等。环境美学从19世纪的西方现代美学中分裂出来,进而成为20世纪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环境美学并不专属于西方或东方学者,它突破了种族、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界限,已经成为全球美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学科。受到西方精神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东方思想的重新发现等多元审美范式的影响,环境美学家在19世纪的科学主义审美观的基础上有所推进。艾伦·卡尔松建立了以科学主义审美观为核心的环境美学理论,提出了以“自然全美”为主张的肯定美学。与卡尔松相比,奥尔多·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环境美学观进行了深刻反思,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赋予自然以权利甚至情感,重视科学知识的客观态度并没有使他冷漠地对待自然,他强调人应该出自本能地热爱荒野,他的伦理观更贴近后现代、东方式的精神。约·瑟帕玛的美学观则是对卡尔松和利奥波德思想的综合,他进一步完善了肯定美学,试图平衡科学主义与自然体验。他专注于禅宗美学中人与自然平等并能和谐相处的观念,受此影响,他开始在环境美学之外关注生态美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进一步促进了中西环境美学思想的融合,以尤金·哈格罗夫、阿尔贝特·史怀泽以及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哲学家,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于西方环境思想的价值,他们的理论推动了西方环境主义思想走向丰富。哈格罗夫承认自然具有的内在价值,提出“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他发现了西方非主流观念中亲近自然的思想,该创建也为他尝试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提供了可能。史怀泽在反思西方传统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环境观。该观点的核心是在尊重一切生命形式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东方智慧在史怀泽的环境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哈格罗夫和史怀泽相比,罗尔斯顿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更为具体,他的环境美学观是其环境伦理原则的延伸,他将禅宗和道家思想引入环境美学研究。在积聚东方智慧的环境伦理学观念的影响下,环境美学开始大量借用中国传统思想,甚至将中国传统审美观、社会伦理观以及自然观念直接转化为环境思想和审美实践。加里·斯奈德的环境美学观充满宗教情怀,他为西方环境美学注入了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山水美学精神,禅宗消解了人与自然的隔阂,而中国传统美学对山水的思考更将环境主义者指引向更广阔的荒野。在斯奈德的基础上,戴维·佩珀从生态学与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着手,希望能够在诗意的世界之外取得更多的环境实践成果,他致力于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危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是对斯奈德、佩珀等人环境观念的综合和提升,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后现代哲学反思了现代性的弊端,他们主张以“返魅”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综合的世界观。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阿诺德·伯林特建立了以参与美学为核心的环境美学,他提倡鉴赏者通过个人的感官体验参与到环境审美的过程中,该观点对环境美学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玛丽·伊芙琳·塔克使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思想在社会层面上得以实践,塔克希望在道家的自然生态思想和儒家的社会生态思想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灵感。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哲学共同促进了环境美学的发展和丰富,东方传统思想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古典园林、传统书院、山水画等审美范式以及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思想等。但是,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其复杂的特性,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各家对自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部分西方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与环境美学的结合,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思想应用于环境美学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潘丹丹[5](2016)在《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伦理问题的产生缘于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特别是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深层反思。加强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唤起更多的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伦理研究属于跨学科、新学科的研究,奠基于以往生态学、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与传统伦理相比,生态伦理的研究视野从人际领域扩展到种际领域。在生态伦理实践方面则试图用道德约束人对自然存在物的态度、活动和行为。这是笔者对于这项研究的基本定位。本文在对生态伦理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清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基本原则、生态伦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思考,初步建构起关于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论架构。在理论基础方面的讨论中,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实践的渠道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其次,从“弱式人类中心论”、动物平等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四个角度阐述了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最后,从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家自然无为的价值理念、佛家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自然价值的概念、自然价值的分类、自然价值的尺度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然价值的思想。然后,从自然权利的含义、自然权利的特点、尊重自然权利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然权利的思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可持续性的当代价值、可持续性的整体意识、可持续性的生存意识、可持续性的公正意识四个维度探讨了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其次,从敬畏生命的逻辑起点、敬畏生命的重要特征、敬畏生命的理论基础、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最后,从适度消费的概念界定、适度消费的思想传统、适度消费的现实价值、绿色生产与循环经济四个方面探索了适度消费的基本原则。生态伦理实践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归宿,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其内容。首先,从建设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两个维度探讨了生态伦理的政治实践。其次,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标准以及优化日常生活的消费模式两个维度探索了生态伦理的经济实践。再次,从推进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施与引导价值信仰理念的变革两个方面展开生态伦理的文化实践。最后,从建设生态伦理的评价机制、建设生态伦理的约束机制两个方面探索了生态伦理的社会实践。关于生态伦理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加强生态环保的信息公开、加强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加强公众舆论的媒体监督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公众舆论监督途径。其次,从生态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生态组织建设的国外经验、生态组织建设的发展途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组织建设途径。再次,从科学技术创新的现实诉求、科学技术创新的体系建构、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尺度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中的科学技术创新。最后,从环境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环境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环境法治建设的现存问题以及环境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环境法制建设。生态伦理问题研究是一项远未定型和成熟的领域,本文的探讨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胡曼[6](2016)在《老子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己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同人们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随着生态坏境的日益凸显,人们开始认识到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需要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品质,并且需要广泛传播这些生态观念,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即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是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当人类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前反思自身、探究对策时,中国古代哲学早已向后代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智慧成果。《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老子生态思想在阐述核心概念“道”、“自然”、“无为”的基础上,就如何处理天地人关系提出了精辟的观点。老子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教育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不论是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存在互通之处。因此本文从阐述老子生态思想出发,研究如何完善生态伦理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体系,旨在对现代生态伦理教育提供借鉴之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老子及老子的生态思想进行历史追溯。主要先大致了解老子及其着作《道德经》,然后着重分析老子生态思想的实践、文化背景和思想来源。老子生态思想孕育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后期,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又吸取了中国古代先哲以及《易经》中的生态智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老子生态思想的内涵,首先分析核心思想“道法自然”,解释何谓“道”、“自然”,然后就如何处理天地人关系进行细致论述,包括“道生万物”的整体观、“物无贵贱”的平等观、“知足知常”的适度观和“少私寡欲”的修养观,并分别将老子生态思想的几大内容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相结合,找出两者的共通之处。第三部分主要总结老子生态思想的特点及其评价。首先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人定胜天”不同,老子生态思想强调人的自然化。其次,与西方生态政治理论仅从外在世界寻找对策不同,老子生态思想强调人的自我反省。再次从思维方式角度看老子生态思想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性和诗性的直觉体悟。最后从老子生态思想具有的神秘性、消解了矛盾以及夸大价值理性这三方面分析其局限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老子生态思想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包括重塑目标、拓展内容和改进方法这三个方面,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在目标、内容、方法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所许下的期待,迫切需要深入挖掘老子生态思想。

沈萍[7](2015)在《土地意识研究 ——基于大地母亲思想的认知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之为土地的根本在于土地首先是作为万物之母而存在的。已有的农地保护研究大多把土地视作单向度的自然资源,政策制定者大多聚焦于寻找合适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土地保护的目标,理论研究者大多聚焦于从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规划学、工程学等领域来探索土地保护的内涵和实践。这些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大多忽略了土地作为万物之母的存在。本文主要基于大地母亲思想对土地意识展开研究,将大地母亲和大地之子相联系,试图为土地保护提供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土地思想和社会文化观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在认知大地母亲思想的基础上,围绕“实然状态下,土地意识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在应然状态下,应该具有怎样的土地意识”,“土地意识如何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发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即剖析土地意识的三个问题“是何、为何、如何”。本文研究的脉络如下:从认知大地母亲思想入手,在解析传统土地意识危机和现代土地意识危机根源的基础上,以“大地母亲”思想为原型,试图建构一个有关土地意识的基础理论构架,以期对解决土地保护问题有启发作用。本研究对修复人与土地的人文生态,创建人类整个土地思想与文化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所得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大地母亲思想的价值和基础理论进行思考,从以下四个方面为大地母亲思想的何以存在提供理由:(1)大地母亲思想是对自然之本性的再认识。只有对自然的了解,才能正确的对待自然。这也恰是凸显了大地母亲思想的重要地位。(2)大地母亲思想扬弃了父权制文化和二元对立思维。(3)大地母亲思想的生态价值:大地伦理观与生命共同体隐喻。(4)大地母亲思想是土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地母亲思想也为塑造土地意识指明了方向。第二,在实然状态下,土地意识危机及其根源是什么?中国特定的背景下,土地意识危机包括土地神意识危机与现代土地意识危机。土地神意识危机是一种信仰危机,在科学无神论时代传统的土地神意识已经丧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现代土地意识却面临着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困惑。从大地母亲思想看现代土地意识危机,就会发现深层根源是在于人类对土地的“大地母亲”形象的遗忘,造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绝对支配,进而引发了土地退化、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第三,在应然状态下,有着怎样的人性诉求?土地意识应该对“人”进行重新定位,人类与其他“大地之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即需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担负起关爱大地母亲的道德责任,并保护其他“大地之子”的生存权利。人是土地的守护者,而不是土地的主宰者。第四,在应然状态下,土地意识应该是什么?既然父权制文化是现代土地意识危机的深层根源,那么土地意识只有实现对“土地”的重新定位:土地向大地母亲的复归,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父权制文化传统中人类对土地的掠夺。复归的理路为:(1)“先知先觉”的存在是土地向大地母亲复归的基础。(2)土地意识参与人性的生成。(3)人的土地审美。至此我们已经说明,土地不仅应该,而且也能够向大地母亲复归。第五,土地意识如何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发展?就是要培育土地道德意识,营造人与土地的和谐之美。土地道德意识是以“善”为目的,倡导的是人要善待土地,要关爱大地母亲。在实践中,本文借助情感培育路径来提升公众的土地道德意识水平,并从三个方面来营造人与土地和谐之美:节用意识、顺用意识、人与土地和谐之美的意境。最后,对于土地意识的未来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继续深入思考:土地意识的理论构架研究、土地意识的组织基础研究、土地意识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王滢[8](2015)在《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学学科而言,研究生态公民伦理对生态伦理学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是在各种内外机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复杂过程。本文旨在基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通过对生态公民伦理建设机制内涵与诉求的分析,全面把握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内容、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揭示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与传统伦理建设机制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对其现状加以辩证研究,进而提出完善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路径和对策,从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进行内在价值观、外在行为方式以及评价监督等方面的完善,以期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沈叶娟[9](2014)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复杂的伦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伦理学为切入点,通过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各种伦理关系的归纳与分析,梳理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个体思想解放、明清鼎革易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的递嬗。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对本文所研究的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划分,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研究的成果和现状,以及以中国传统伦理为主,部分西方现代伦理概念为辅的研究方法的确立及意义。全文正论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从社会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其伦理意义。通过对贯穿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教化论的分析,来解析传统儒家济世、为人的个体价值观,以及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伦理。同时通过对小说中情、色主旨角力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对个体价值是为人还是娱己的思考。这两大价值体系贯穿了整个十七世纪,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逐渐流变,呈现出了初期、末期两头极端化的发展特点。第二章通过对小说中夫妻、父子、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的解析,阐释了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族伦理的特点,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新变化。夫妻关系中,二者在宽容与忠贞上的不平等,父子关系中,对儿子责任与义务单方面的强调,都反映了中国亲族伦理对夫权与父权的维护与尊崇。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则呈现出因血缘而产生的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的特点。同时这些亲族人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了功利化的发展态势。第三章通过对小说中知识分子、商人、妓女、奴仆、侠客、义盗等社会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以及各个群体生存状态的分析,解析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等级性和普适化的特点。通过小说中不同社会群体对自我及他人存在的认知,来展示整个社会对走向公平、公正的努力;通过他们的取与舍、为与不为,来展示整个社会对传统伦理的继承与变革。第四章通过对小说中植物、动物以及环境的描述来探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态伦理。通过小说中人们对植物、动物、环境的态度和作为,分析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上的交融与贡献,尤其是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所蕴含的现代性。第五章探究了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伦理传达的方式。通过对小说文本中各种合“礼”或不合“礼”的言行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伦理的变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文本中频频出现的墙、花园、船、金莲和绣鞋、窗户、寺庙等意象蕴含的伦理意义的阐释,解析其在小说文本中进行教化的意义与作用。除此以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语言中人物称谓的选择、社会身份与语言的符合程度、诗词使用程式化的分析,探究了伦理传达方式的多样性。十七世纪世情小说重伦理的特点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本文附论部分通过对小说整个创作、传播过程的追踪,分析研究了小说在产生过程中的伦理因素。通过对小说家的创作初衷、出版商的商业化运作、地域的环境影响、整个文坛的创作风气、小说评论家的点评的分析,揭示了十七世情小说伦理化特点显着的成因。本文结论部分分析了当今社会与十七世纪,在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嬗变上的相似之处,通过对隐藏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教化论之下的传统伦理的重新认识,寻求传统伦理中的积极部分在当今社会人生中的新的定位和意义。

孙墨[10](2014)在《基于词频分析的《论语》《老子》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键词包括主题词与自由词,主要选取标准是能够表达所研究文献的核心内容与主要精神。本文主要通过词频分析方法,对《论语》《老子》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将之分别分成人伦、为政、人生三部分并用表格的形式将词汇、词频、例句表现出来,利用所得结果对两本专着分别加以研究,得到《论语》核心内容寓人生政治于伦理之中与《老子》核心内容绝圣弃智与无为而治,并将核心内容分别分为孔子伦理观的“以仁释礼”和“卫道周礼”、政治观的“温情脉脉”并一切从“仁”出发、人生观的圆融处世与理欲交融和老子伦理观的“道法自然”、政治观的“无为而治”、人生观的“绝圣弃智。并通过小结对比,强调现实研究意义,认识到两者治道思想的“殊途同归”即都是想达到“无为”就可以使天下长治太平,而就达到“无为”的路径来说又是迥异的,孔子要人承担社会责任,老子要人恢复自然本性,一个执着于现实,另一个超越现实,对立又互补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从老子的伦理观论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老子的伦理观论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兴科技绿色发展的责任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科技发展模式下的伦理责任审视
    (一)审视者的成长环境限制
    (二)审视者的伦理视野狭小
二、新兴科技对责任伦理学的内在需求
    (一)新兴科技发展催生责任伦理
    (二)新兴科技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三、新兴科技发展必须以绿色发展观为依循
    (一)对绿色自然观的依循
    (二)对绿色价值观的依循
四、责任伦理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
    (一)对人与自然整体发展深层本质的高度融合
    (二)对人类与自然责任预见的高度一致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统一

(2)论老子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论基础
三、老子提倡的环境伦理原则
四、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3)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界定
        (一)基本概念:生态美学、生态电影、生态电影审美
        (二)延展概念:生态伦理、生态批评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电影审美生成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生态审美资源
        一、西方传统生态观念的三大源流
        二、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的转向
        三、西方现代生态观念的纷繁论争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及其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二、20世纪后多元化的生态思潮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审美观简述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电影建构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念
        一、中国自然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二、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三大源流
第二章 中国生态电影发展的源与流
    第一节 新千年前生态影像初探
        一、科教片及生态意识的萌芽
        二、纪录片:书写真实生态之美
    第二节 新千年后的生态剧情片
        一、常规叙事电影中的生态主题
        二、非常规叙事的生态电影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
        一、生命敬畏与动物权利
        二、生态家园与人类回归
        三、工业发展与科技文明的质询
        四、消费社会与人类欲望的批判
第三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分析
    第一节 电影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电影的多面向创作
        二、生态学“三分法”与生态电影创作
        三、生态电影的创作元素分析
    第二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自然生态
        一、人与天地的交互
        二、“自然的复魅”与中国玄幻神怪类型电影
        三、女性、影像与自然
        四、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家园情怀
    第三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社会生态
        一、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的“异化”
        三、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影像
        四、中国电影IP创作中的社会生态景观
    第四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精神生态
        一、电影中精神生态的含义
        二、消费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症候
        三、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创作的介入
        四、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
第四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解析
    第一节 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表达的特征
        一、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自然性
        二、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整体性
        三、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交融性
        四、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一、物我和谐之美
        二、诗意栖居之美
        三、敬畏生命之美
    第三节 非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一、虚拟影像制作的生态电影空间建构
        二、数字虚拟影像叙事的审美意蕴
        三、走向虚拟影像的绿色生态之维
第五章 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文化伦理价值
    第一节 生态电影的文化伦理书写
        一、当代主流生态环境伦理学派与审美问题讨论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的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生态伦理书写与审美表达
    第二节 生态伦理视野下生态电影的美学精神建构
        一、生态灾难预警模式
        二、生态责任倡导模式
        三、生态理想期许模式
    第三节 生态电影中美学精神的文化伦理价值
        一、电影艺术对生态伦理的精神性救赎
        二、生态电影对文化伦理的反思
        三、生态电影对文化多元性的维护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审美走向
    一、观念传递:生态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
    二、反思与批判: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三、回归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电影的审美走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4)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科学主义环境观对中国生态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卡尔松与科学主义的自然审美
    第二节 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瑟帕玛对中国生态思想的尝试性引入
第二章 环境审美与中西自然观的融合
    第一节 哈格罗夫与中西环境审美之辨
    第二节 史怀泽对道家智慧的接纳
    第三节 罗尔斯顿对禅道思想的领悟
第三章 中国传统思想对环境美学的提升
    第一节 走向禅宗“山水”的斯奈德
    第二节 佩珀“生态乌托邦”观念中的佛道境界
    第三节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中国生态思想
第四章 走向跨文化的环境美学
    第一节 伯林特的中国情思
    第二节 塔克的儒道旨趣
    第三节 中国生态思想的介入与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第四节 环境美学的跨文化反思
余论
参考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态伦理的涵义
    1.3 论文的创新与重点难点
        1.3.1 创新之处
        1.3.2 重点难点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
        2.1.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实践的渠道探索
    2.2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
        2.2.1 弱式人类中心论
        2.2.2 动物平等论
        2.2.3 生物中心论
        2.2.4 生态中心论
    2.3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2.3.2 道家自然无为的价值理念
        2.3.3 佛家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
3 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
    3.1 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3.1.1 自然价值
        3.1.2 自然权利
    3.2 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3.2.1 可持续性原则
        3.2.2 敬畏生命原则
        3.2.3 适度消费原则
4 生态伦理实践的主要内容
    4.1 生态伦理的政治实践
        4.1.1 加强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
        4.1.2 引导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
    4.2 生态伦理的经济实践
        4.2.1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标准
        4.2.2 优化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模式
    4.3 生态伦理的文化实践
        4.3.1 推进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施
        4.3.2 引导价值信仰理念的变革
    4.4 生态伦理的社会实践
        4.4.1 构建生态伦理的评价机制
        4.4.2 建立生态伦理的约束机制
5 生态伦理实践的重要途径
    5.1 加强公众舆论监督
        5.1.1 倡导生态环保的信息公开
        5.1.2 加强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
        5.1.3 强化公众舆论的媒体监督
    5.2 强化生态组织建设
        5.2.1 生态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
        5.2.2 生态组织建设的国外经验
        5.2.3 生态组织建设的发展途径
    5.3 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5.3.1 科学技术创新的现实诉求
        5.3.2 生态科技创新的体系建构
        5.3.3 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尺度
    5.4 完善生态法治建设
        5.4.1 生态法治的基本原则
        5.4.2 生态法治的主要目标
        5.4.3 生态法治的现存问题
        5.4.4 生态法治的创新路径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老子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老子生态思想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2. 关于老子生态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的研究
        3. 关于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
        4. 关于老子生态思想与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老子生态思想的历史追溯
    (一) 老子其人其书
    (二) 老子生态思想的历史渊源
        1. 实践背景
        2. 文化背景
        3. 思想来源
二、老子生态思想的理论体系
    (一) “道法自然”的规律观
    (二)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三) “物无贵贱”的平等观
    (四) “知足知常”的适度观
    (五) “少私寡欲”的修养观
三、老子生态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 老子生态思想的特点
        1. 强调人的自然化,有明显的出世色彩
        2. 注重人的自省
        3. 主客一体的整体性思维
        4. 诗性的直觉体悟
    (二) 老子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1. 具有神秘主义倾向,阻碍科学的发展
        2. 消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差别
        3. 夸大价值理性,忽略工具理性
四、老子生态思想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
    (一) 重塑生态伦理教育目标
        1. 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观念
        2. 培养具备新型生态观念的“生态人”
    (二) 拓展生态伦理教育内容
        1. 培养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感
        2. 建立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规范
        3. 树立责任与利益公平分配的生态伦理观念
    (三) 改进生态伦理教育方法
        1. “行不言之教”,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
        2. “无为而无不为”,实现自我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土地意识研究 ——基于大地母亲思想的认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体的概念及其形成
2 文献综述
    2.1 土地意识相关理论研究
    2.2 女性与大地母亲的生态转向
    2.3 大地母亲思想与土地意识
    2.4 本章小结
3 土地意识的源流和发展
    3.1 土地意识:内涵的解释
    3.2 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土地意识原型
    3.3 现代土地意识的基本形态
    3.4 现代土地意识的伦理共识
    3.5 本章小结
4 大地母亲思想的基本理论
    4.1 大地母亲思想的概念
    4.2 大地母亲思想的结构与功能
    4.3 大地母亲思想相关理论的梳解
    4.4 大地母亲思想的生态进化进程
    4.5 本章小结
5 土地意识危机分析
    5.1 土地意识危机的内涵
    5.2 土地意识危机形成的一般原因
    5.3 土地神意识的危机: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困惑
    5.4 现代土地意识的危机: 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的困惑
    5.5 从大地母亲思想解析现代土地意识危机
    5.6 本章小结
6 大地母亲思想下塑造土地意识的人性诉求
    6.1 大地母亲健康的脆弱性
    6.2 从近现代大地母亲之死看人性的困境
    6.3 塑造土地意识对人性的诉求
    6.4 塑造土地意识的根本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大地母亲思想下的土地意识塑造
    7.1 土地与自然和自然界的关系
    7.2 土地向“大地母亲”复归的思想资源
    7.3 土地向“大地母亲”复归的理路
    7.4 本章小结
8 大地母亲思想下的土地道德意识培育
    8.1 土地意识与土地道德
    8.2 土地道德意识的内涵与结构
    8.3 土地道德意识的情感培育路径
    8.4 人与土地和谐之美的营造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可能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8)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述评
        1.3.1 生态公民理论研究
        1.3.2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点
第2章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含义
    2.1 生态公民伦理的含义
    2.2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含义
    2.3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3章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何以可能
    3.1 生态公民伦理观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
    3.2 生态公民伦理机制与传统公民伦理机制的区别
    3.3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何以实现
第4章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价值取向及建构原则
    4.1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价值取向
        4.1.1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4.1.2 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价值统一性
        4.1.3 追求生态整体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4.2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建构原则
        4.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4.2.2 全面公正的原则
        4.2.3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5章 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存在的问题
    5.1 外在机制的问题
        5.1.1 环境法律基础不健全
        5.1.2 制度管理体系不规范
        5.1.3 媒体舆论渠道不通畅
        5.1.4 行为评价监督不完善
    5.2 内在机制的问题
        5.2.1 生态公民伦理意识的培养机制不完善
        5.2.2 生态公民行为规范机制不全面
第6章 完善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的对策
    6.1 中西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1.1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铺垫
        6.1.2 西方生态公民理念的来源
    6.2 外在机制的优化
        6.2.1 加强生态立法,实现生态公民伦理建设的法律配合
        6.2.2 优化制度创新,实现生态公民伦理建设的制度保障
        6.2.3 扩大传播渠道,实现生态公民伦理建设的舆论支持
        6.2.4 强化评价监督,实现生态公民伦理建设的评价杠杆
    6.3 内在机制的优化
        6.3.1 生态公民伦理意识的培养机制
        6.3.2 生态公民伦理行为的规范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 研究成果及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伦理研究
    第一节 为人: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儒家济世情怀之变迁
        一、 冯梦龙的《三言》:“因果报应论”之下的入世关怀
        二、 李渔的《十二楼》:高楼之上的独立自适
        三、 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之下的淡出
        结语
    第二节 为己: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情色变迁
        一、 纵欲众生相的色情小说
        二、 说教之下的情色小说
        三、 以纯情为主旨的才子佳人小说
        结语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亲族伦理
    第一节 夫妻:秩序与忠诚
        一、 夫妻关系受到挑战的原因
        二、 忠贞与出轨
        三、 妒妇及其回归
        结语
    第二节 父子:血浓于水还是利大于情
        一、 父子关系的新变化
        二、 孝子的凸显和慈父的淡出
        三、 血缘父子关系的缺失
        结语
    第三节 其他:差序格局下的人伦
        一、 婆媳:事父母易,事舅姑难
        二、 兄弟与侄儿:本是同根生
        结语
第三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社会伦理
    第一节 商人地位的改变:社会阶层平等的可能性
        一、 “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
        二、 “商贾亦何鄙之有?”
        三、 “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结语
    第二节 妓女的救赎之路: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
        一、 妓女:开放的产物
        二、 妓女与良家妇女:红玫瑰与白玫瑰
        三、 脱籍从良:被道德纠缠的救赎之路
        结语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的多变:随波逐流之后的自省
        一、 知识分子创作的转向
        二、 知识分子的复杂形象
        三、 救世还是自救
        结语
    第四节 恶奴、义仆、巧婢的取与舍:从伦理走向功能
        一、 奴仆数量的激增
        二、 奴仆形象的复杂性
        三、 从社会性向功能性的转变
        结语
    第五节 侠客义盗的为与不为:真性情背后的真伦理
        一、 施恩与报恩
        二、 真是与假非
        三、 出走与回归
        结语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生态伦理
    第一节 生态伦理之一:植物
    第二节 生态伦理之二:动物
    第三节 生态伦理之三:环境
    结语
第五章 伦理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作为仪式的“礼”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
        一、 “礼”对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 “礼”对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三、 “礼”与叙事艺术
        结语
    第二节 意象与伦理
        一、 墙:道德的象征
        二、 花园:欲望释放的乐园
        三、 船:危险的象征
        四、 金莲和绣鞋:诱惑与禁忌
        五、 窗户:偷窥与偷听
        六、 寺庙:佛性与人心
    第三节 小说语言的选择对伦理的表达
        一、 多变的称谓下的伦理变化
        二、 语言和伦理的错位
        三、 诗词与伦理表达
附论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伦理研究
    第一节 生存环境对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出版商对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地域对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创作风气对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评点对创作的影响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基于词频分析的《论语》《老子》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论语》《老子》简介
    第一节 《论语》简介
    第二节 《老子》简介
第三章 《论语》《老子》词频统计
    第一节 《论语》词频统计
        一、 人伦词频统计
        二、 为政词频统计
        三、 人生词频统计
    第二节 《老子》词频统计
        一、 人伦词频统计
        二、 为政词频统计
        三、 人生词频统计
第四章 《论语》《老子》的思想特征分析--基于词频的分析
    第一节 《论语》的思想特征--寓人生政治于伦理之中
        一、 孔子的伦理观--“卫道周礼”与“以仁释礼”
        二、 孔子的政治态度--一切从“伦理”出发与“温情脉脉”
        三、 孔子的人生观--圆融处世与理欲交融
    第二节 《老子》的思想特征--绝圣弃智与无为而治
        一、 老子自然伦理观——“道法自然”
        (一)老子自然伦理观的形成和含义
        (二)老子自然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二、 老子政治观——“无为而治”
        (一)“无为而治”形成的根源——乱世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无为而治
        三、 老子人生观——“绝圣弃智”
        (一)“绝圣弃智”的由来
        (二)“绝圣弃智”的含义
        (三)“绝圣弃智”的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再次强调研究意义
    第二节 几点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从老子的伦理观论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兴科技绿色发展的责任伦理反思[J]. 徐飞,张婉. 学术界, 2020(09)
  • [2]论老子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陈发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D]. 孙玮. 西南大学, 2018(01)
  • [4]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D]. 岳芬. 苏州大学, 2017(04)
  • [5]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D]. 潘丹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6]老子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D]. 胡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土地意识研究 ——基于大地母亲思想的认知视角[D]. 沈萍. 浙江大学, 2015(11)
  • [8]生态公民伦理的建设机制研究[D]. 王滢.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D]. 沈叶娟. 苏州大学, 2014(10)
  • [10]基于词频分析的《论语》《老子》思想比较研究[D]. 孙墨. 黑龙江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从老子的伦理观看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