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战车“隋”的位置和形状

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战车“隋”的位置和形状

一、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岩[1](2021)在《机械之变——论秦始皇陵铜车马》文中认为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的两乘彩绘铜车马长度约真实车马的二分之一,制作精工,是丧葬专用的明器,不同于从审美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艺术品。铜车马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原型的"形"(结构)、"名"(概念)、"工"(制作程序)、"用"(功能),既反映了时人对于灵魂和死后世界的理解,也赋予这些概念以特定的形状。尤其是其"机械之变",更是形塑彼岸世界生命力的特有语言。

汶翰[2](2020)在《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文中指出近年来,秦人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不乏涉及军事活动的内容。从秦人都邑的建立和不断变迁,可窥见秦人从西垂小国到诸侯国再到统一帝国的过程,秦人的迁都史就像是一部军事史。从秦在陇东南地区的早期都邑,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大堡子山—圆顶山—山坪遗址群、李崖等遗址的发掘概况、文化内涵和建立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军事性主要是围绕着戎人而展开的,使之在具体的文化遗物上主要体现为山城的构建、地理环境、秦戎两种文化面貌的共存关系、独具特色的兵器、武库的建造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西山遗址群、大堡子山遗址群应具有边防重镇的性质。随着秦襄公迁都汧城,占据着关陕锁钥之地,是秦人进入关中地区的第一座都邑,凭借着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成功地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使之被封为诸侯。秦人地位的提升,急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都邑,以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继而秦人在关中西部建立了汧渭之会、平阳、雍。由于汧渭之会、平阳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只能从所处地理位置、迁都背景、兵器等方面观察其军事性。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雍城是秦所居关中西部各都邑中,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虽然其作为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身的多功能的都邑性遗址,但仍无法掩盖其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以水御城的构筑方式,城垣与壕沟相结合的多重防御设施,仓储、道路、作坊等组成的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多样化的武器装备等形成了以雍城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使其成为秦人进一步进入关中东部的大后方。为进一步扩大秦人在关中东部的势力范围,秦人继续东迁至关中中部,建立了泾阳、栎阳、咸阳,其建立主要是围绕着与晋魏争夺河西之地。地理位置上的东迁,能够减少长距离战争所带来的物资消耗,也便于在关中中部建立起对四周的辐射力量。这三座都邑中,由于泾阳所做的工作较少,情况不明外。栎阳和咸阳的军事性都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城墙、武器装备和仓储、道路、作坊、水利设施等后勤保障设施上。相比较而言,栎阳城的军事性更为突出,而咸阳城除了具有一定的军事性外,还是一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城。整体看来,秦人在都邑的建设过程中多善于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经历了山城传统到平原大城的变革,在都邑选址上,多选择在环山面水之地,形成天然的防御设施,以借助“地利”强化军事防御功能。秦人都邑的城防系统经历了从造郭守民到大国无城的过程,既有秦国传统的影响,也有商周都城传统的影响。同时,秦人的后勤保障体系也经历了正规化的过程,秦人都邑通过营造后勤设施进行整体防御,在都邑及附近营建道路、烽燧、驿站、关隘等具有明显军事性质的附属设施,至咸阳时期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军事后勤保障体系。通过运用考古学基本理论方法、城市考古学、军事考古学、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秦人都城的军事特征及秦人的军事文化,通过对秦早期都邑——西山、鸾亭山、大堡子山、圆顶山、李崖、陇县磨儿塬、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太公庙和雍城、栎阳城、咸阳城等遗址的军事考古学研究,从迁都背景、军事地理、军事防御体系及都城的军事意义等多角度对秦人都城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深入揭示秦人都城的军事性,为都城的军事考古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可望推动此方面研究的深入进行。

姚道林[3](2020)在《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研究《毛传》训诂,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後世学者对这一传统多有继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吸收前(5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利用出土文献对《毛传》训诂加以考察,其中结论或可证成《毛传》训诂之实、或可纠正《毛传》训诂之误。第一章是对《毛传》释词与解句的集中阐释。第一节主要论述《毛传》是如何利用声训和义训来解释字词,其中声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同音相训”“双声相训”“叠韵相训”“音近相训”四类,义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释一词之义”和“概括释义”两类。第二节主要阐释《毛传》如何解释诗句,我们从解释范围的大小将其分爲解释句意和串讲诗句两类。第三节首先论述《毛传》如何使用训诂术语;其次又讨论了《毛传》如何分析《经》文当中的语法关系,其中涉及《毛传》对语序、虚词的説明;最後我们讨论了《毛传》对“兴”体的论述。第四节是对《毛传》局限性的揭示,论述的焦点集中在“望文生训”之上,根据致误的原因本文将其分爲“因昧於古义而望文生训”“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两类。在第二章当中,我们以出土文献爲切入点,分别论证《毛传》释词之正确性以及《诗经》中的假借字。第一节首先对学界主要观点加以吸收,其後逐次论述“覃”“荒”“干城”“茨”“愉”等字词,认爲《毛传》对诸字词的训释正确可从。毛《诗》作爲古文经,其间借字多见,但《毛传》往往都能够作出准确的解释,所以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关涉《诗经》中借字的训释。在这一节中,我们先後论述了“流”“履”“肃”“盬”等字,认爲诸字分别爲“摎”“礼”“蹙”“固”之借字。第三章是对《毛传》训诂的补充説明。本章共分爲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利用出土文献来释《毛传》未释之字词,第二节则是对《毛传》已释之字词加以补充。两节内容皆是从吸收学界已有成果入手,然後是对《诗经》字词的论证分析。其间提出“悠”爲“陶”之借字,当训爲“郁陶”;“委蛇”当以“蟡蛇”爲本字,本义可能指“蛇”;“强”爲“竞”之借字,当训爲“逐”;“毛物”当爲“屯(纯)物”之譌等观点。第四章是对《毛传》训诂的校正。本章按照《毛传》致误的原因,共分爲三小节。一、二两节分别从字形与语音入手校正《毛传》训诂,其间不仅佐证了“缝”爲“裘”之譌字、“廛”“亿”“囷”分别爲“缠”“繶”“稛”之借字、“中冓”“中垢”爲“中”之借字、“畅毂”爲“象毂”之借字,还提出了“阴靷”爲“靲靷”之借字的观点。此外,一、二两节还分析了校改《毛传》训诂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间包括字形、语音、字用与文意的有机统一。本章第三节是以吸收学界最新观点爲主要内容,由於学界对此诸例尚有争议,故本节将其归爲其他类,并不强行作解。在附录部分,我们对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流传作了几点思考,先後探讨了“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定型化”“早期《诗经》文本的流传”“《诗经》字词演变的原因”“《诗经》字词演变的时间綫”等问题。

孙慧[4](2019)在《曾侯乙墓出土A、B两类竹简局部简序再商榷》文中提出笔者通过一套系统的复原方法检验曾侯乙墓出土的A、B两类竹简的已知复原版本,做出若干新的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复原结果。A类简的所有复原版本都包括部分归属不明的零散简;如果仅根据上下文,尚有诸多局部可行的复原方案。而B类简的简序亦有一定争议。结合两类简的形制、简文结构与格式、辞例规则以及A—C类简内容的呼应关系等,可对前两类简的简序进行一系列的局部调整。此外,还可以用字迹来检验一系列复原方案。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明显缩小局部复原方案的可选范围。经过调整,A类简中不再有零散简;两类简的形制、简文格式、结构与内容的关系变得相对明晰。另外,这一调整结果可爲研究曾简记録的战车所组成的车阵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耿庆刚[5](2019)在《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文中认为动物纹样是造型艺术的一大分支,各地区动物纹样之间有相当大的变化与差异性,本文以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为研究对象,动物纹样及其载体一方面具有物的属性,其作为“符号”又具有意识属性,对研究东周社会,即从方国到帝国转化阶段有重要意义。在东周考古学文化分区系的基础上,对晋系、楚系、齐鲁系、秦系、燕系、徐舒系、吴越系、巴蜀系动物纹样进行研究,依据动物种类,并对龙、凤、虎等大宗动物纹样进行类型学研究,概括各区系动物纹样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龙、凤、虎、牛、兽蛇与人蛇主题、神怪主题进行综合研究,概述其发展阶段性;最后对列国之间动物纹样的交流与互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春秋早期,晋系、楚系、齐鲁系等在以龙造型为核心的动物纹样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春秋中期开始分化,晋系新出现“翼龙”、“龙身凤”、鸟兽衔蛇与践蛇等动物纹样,楚系新出现“兽身龙”等动物纹样,晋系、楚系动物纹样对其它地区影响较大;春秋晚期以来,各区系动物纹样发生了较大转型,写实性动物纹样渐趋增多,至战国中晚期,并且各区系龙造型有混同的趋势。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相同的装饰风格出现在不同的区系中的现象,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观念,追求相似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这种艺术语言与思想信仰的共同性,才是大一统局面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础。

袁慧静[6](2019)在《两周时期车马礼仪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车马礼仪制度是车马在使用中,根据使用者使用的场合和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产生的一种礼仪制度。在两周时期,车马的使用情况是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车马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地位越高,使用的车马也就越豪华,可使用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车饰与马饰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和出土材料,对车饰和马饰的使用所反映的礼仪制度进行考察。其次,以“五礼”(吉、凶、宾、军、嘉)为切入点,对车马礼仪制度进行细致梳理,认为车马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礼仪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别尊卑、明序列,各个等级界限森严,不可逾越。其三,对不同等级的用车进行考察,通过不同等级所用车的不同和车饰的不同进行分析,认为在严格的礼仪制度下,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出行时使用不同装饰与数量的车马,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装饰与数量的车马,已经成为尊卑贵贱的象征。最后,车马礼仪制度在两周时期,不管是从军事还是日常生活中,车马礼仪制度都影响重大。车马礼仪制度将周代的“尊尊”思想发展到了极致。车马是当时最重要的出行工具和战争武器,无论是对国家经济还是军队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马的实用性与礼用性并举,在战争时期,强调实用性,所以只注重车马的结实强壮不必计较礼制的纯色要求。而在平时,车马还是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的,车马礼仪制度中表现的等级,彰显的是一种威仪的气势,通过车马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更为生动形象。通过这种方式,对维护周代的“尊尊”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赵聪文[7](2019)在《秦铜车马彩绘纹样艺术再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朝的统一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开端,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秦朝从兴盛到衰亡仅用了短短十几年光景,但在文化上给留给后人的影响却传承了几千年。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是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及铜车马的研究是打开秦文化的一把钥匙,使无数专家与学者着迷。秦陵铜车马分为一号立车和二号安车,是我国考古界迄今为止发现的体量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在研究秦代车舆结构,冶炼技术、车舆制度及装饰工艺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前人关于秦陵铜车马纹样的研究已有一些着述,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前人研究的范围往往局限于纹样的分析,没有将铜车马纹样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另外关于铜车马彩绘的色彩研究也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此次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秦陵铜车马纹样和色彩的分析,梳理出其分布和使用的规律,参照铜车马文物与前人研究资料,以绘画还原的方式重现秦代的装饰艺术之美。本文研究的第一重目的是以艺术学和考古学跨学科的角度给秦陵铜车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将现有可以考据的纹样和色彩以图表的形式做出详细直观的整理,讨论纹样背后蕴涵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第二重目的则是用色彩还原纹样图案,对色彩还原的尝试为古物与今人找到了新的沟通方式,给现代设计带来一些启发。秦文化流传千年,许多的细节已经无法被现代人所尽知。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对挖掘本土历史和继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图111幅,参考文献59篇。

赵戈[8](2018)在《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所作研究,是将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以梳理其型式演变规律及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个角度剖析古代防护装具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类型学观察,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防护装具从材质和形态上进行分类、分型、分式,探寻其时代特征与演变规律。在防护装具的类型学分析中,将其分为胄、甲、盾、马甲四大类,并依据是否为实战用具而分为实战性防护装具和非实战性防护装具,再以材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皮质、铜质、铁制等不同质地,最后依其形态的不同进行型式划分。充分发挥考古类型学对器物分型、分式及分期的重要作用,厘清胄、甲、盾、马甲防护装具的型式演变关系与时代特征。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与类型学相结合,使考古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型式划分和分期研究上。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与类型学结合进行讨论,从各个角度分析防护装具地域分布特点、型式演变规律,以此反映中国古代防护装具所处的时空环境、社会背景、历史事件。提出了七个区域的划分。考古类型学与长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强调相对静止的因素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即,注重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以区系类型学与长时段理论结合,将型式演变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增强区系类型学对各区域划分的科学性。首先理清了各时期各类型防护装具的地域特点,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各分布区的形成。其次,探讨在人文环境影响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在型式、工艺上的交流与传播。考古类型学与中时段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强调的是节奏缓慢的历史、集体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即,社会史研究。通过两种理论研究的融合,最终达到“人”与“物”的结合。在研究中,将古代防护装具墓葬中的出土情况与同出器物、墓主身份相联系,揭示器物组合的形式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随葬防护装具的墓主多为掌握一定军事力量的统治阶级,随葬防护装具是其军事权力的体现。同时,将中时段理论强调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集体的力量与防护装具相联系,探讨在社会环境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所产生的型式演变。考古类型学与短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强调短暂的历史、个人规模的历史,即历史事件。将考古类型学与短时段理论结合,注重将具体的遗物特征、遗迹现象与历史事件联系,以揭示墓葬和居址中出土的各遗迹、遗物所反映的具体事件。首先,发现有防护装具的墓葬,会与墓主生前经历的军事活动有关,出土有防护装具的居址,多与古代的军事重镇、古代战场、军队戍卫地、兵器储藏库(武库)等密切相联,通过对防护装具的研究揭示其背后反映的历史问题。其次,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对防护装具型式的影响,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够改变防护装具型式的发展,强调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作用力。总之,将时段理论与考古类型学相结合,使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物”的层面而将其置于更大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与人的历史相联系,使得考古学的研究更丰富、深入。

李岗,田亚岐,肖健一,许卫红,杨武站,孙伟刚[9](2018)在《2008~2017年陕西秦汉考古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082017年,陕西秦汉考古取得了重要收获。秦汉都城考古的新发现,秦汉帝陵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大、中、小型秦汉墓葬的发掘,祭祀遗址、离宫别馆、道路交通、水利工程、手工业作坊遗址的考古工作,不仅对各个遗址的范围、布局、内涵有了清楚地了解,更重要的是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护、展示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马志亮[10](2017)在《秦礼俗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探讨秦国和秦朝诸多礼俗的主要仪节和演变历程。试图由此重新审视秦国和秦朝的礼乐文明,修正战国以来人们对秦“虎狼之国”、“无礼义之心”的误解,复原秦人民风古朴、谨守法礼秩序的礼义形象。限于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全文主要从婚礼、宾礼、丧礼、祭礼四个专题展开。第一个专题为婚礼。本章按照社会层次分两部分展开讨论。其一,秦宗室婚姻制度与仪节。战国秦王室后妃称号可考者分为“良人、八子、王后、太后”四等,《汉书》所列“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级序列可能有误。秦君行冠礼和娶妻的年龄从春秋早期到战国中后期有所增长,从最初的15岁左右上升到后来的22岁。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联姻成为普遍现象,秦国宗室也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不断变更婚媾对象,但始终恪守周礼“同姓不婚”之制,堪称守礼典范。其二,秦庶民的婚姻礼俗。经过对多批秦、楚、汉简《日书》材料的对比研究,本文指出,在东方新占领区,秦文化因素对楚系婚姻择日术具有改造作用。出土材料表明,秦人全年各个时节皆可嫁娶,并非限于郑玄“仲春说”和王肃的“秋冬说”,反而与束皙“通年听婚”之说相合。商鞅变法的析户政策和秦始皇巡行刻石皆具有“别男女”的教化作用。秦简表明,秦人首创了婚姻登记制度,秦人对于家庭中夫妻地位的规定也接近儒家礼教。第二个专题是宾礼。主要从聘问和会盟两个方面,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外交礼仪。秦国的朝聘与会盟之礼皆始于春秋初年的襄公立国,并在秦穆公时代正式展开与中原诸国的聘问与会盟活动。在这些聘问和会盟活动中,秦人表现出足够的礼仪素养,“谋事”、“继好”、“报问”、“辞玉”皆合乎周礼。此后,秦国的外交礼制与中原诸国同步发展,不过在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国会盟,外交礼制活动几近中断。但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再度积极参与朝聘、会盟活动,并逐渐成为引领诸国外交礼制变革的主导,促进了遣使外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三个专题为丧礼。集中讨论秦人丧葬礼仪的各个环节。依据“三礼”文献所述丧葬礼制的线索,复原秦人丧葬礼俗中的讣告、吊丧、敛尸等仪节,并探讨其考古所见秦人的葬式葬俗。研究表明,秦人在讣告、吊丧和下葬礼俗方面与周礼较为接近,而在口含、握、敛尸用玉和棺椁制度方面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丧葬规格上,秦君墓葬的规模、棺椁长度和随葬玉器远胜本国其他贵族墓葬,其差距之大,非东方诸国所能比拟。而大夫和士、下等士与富裕庶民则并无清晰的等级界线,两相比较,彰显了秦君的绝对权威和秦人社会极强的阶层流动性,秦国的下层贵族甚至是普通庶民,都可以通过战功等手段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第四个专题是祭礼。首先,秦人祭祀的神灵,依据其属性,主要可以归于天、地、人三大系统,另外还有少量动物神及其他鬼怪。依据祭祀主体和祭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祭祀和民间祠祀两大类。其次,根据秦系秦简《日书》材料,可以归纳出秦庶民祠祀的择日宜忌,并复原秦人的民间祠祀仪节,它大致包括设席、请神、餟祭三大环节。在部分祠祀之后,还有分胙和聚会饮食环节。国家祭祀与民间祠祀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瘗埋祭品,尤其是秦人祭祀天神后也会大量瘗埋牲玉等祭品,与周礼不合,可能是秦人祭祀时的特殊礼仪。最后,分析以畤祭为代表的秦国家祭祀,揭示其从祭祖到祭天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秦人宗庙祭祖和畤坛祭天的分职现象。秦始皇封禅泰山,完成了秦国家祭祀由地方性的多神崇拜到大一统的昊天崇拜的演变过程。通过对秦人以上四种礼制活动的考察,本文认为,秦周文化恐非同源,但秦人在立国前后即接受周文化并全面学习周礼,其礼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绝非所谓的“无礼之邦”。秦人在学习周礼的同时,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并注重礼法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尊君抑臣的秦礼秦法。秦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其影响力扩展至当时的全中国范围,最终奠定了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的制度模式和文化基础。

二、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之变——论秦始皇陵铜车马(论文提纲范文)

一、铜车马的“貌”“备”“象”实践
二、技术与生死观念
余论

(2)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秦人都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2.2 都城的军事考古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1.3.2 城市考古学研究方法
        1.3.3 军事考古学研究方法
        1.3.4 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1.3.5 军事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早期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2.1 早期秦人都邑建立的背景
    2.2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
        2.2.1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概况
        2.2.2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建立的背景
        2.2.3 西山—鸾亭山—石沟坪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3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
        2.3.1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概况
        2.3.2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建立的背景
        2.3.3 大堡子山—圆顶山(赵坪)—山坪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4 李崖遗址
        2.4.1 李崖遗址概况
        2.4.2 李崖遗址所见军事因素
    2.5 陇县磨儿塬秦城
        2.5.1 磨儿塬秦城概况
        2.5.2 磨儿塬秦城所见军事因素
    2.6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
        2.6.1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概况
        2.6.2 魏家崖—陈家崖遗址群所见军事因素
    2.7 太公庙遗址
        2.7.1 太公庙遗址概况
        2.7.2 太公庙遗址所见军事因素
    2.8 早期秦人都城的军事性
        2.8.1 早期秦人都城的军事特点
        2.8.2 早期秦人军事性的文化渊源
第三章 雍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3.1 雍城遗址的概况
    3.2 迁雍的背景
    3.3 雍城的军事地理
    3.4 雍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3.4.1 河流
        3.4.2 壕沟
        3.4.3 城垣
        3.4.4 后勤保障设施
        3.4.5 武器装备
        3.4.6 雍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完善过程
    3.5 雍城的军事意义
第四章 栎阳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4.1 栎阳城的概况
    4.2 迁都栎阳城的背景
    4.3 栎阳城的军事地理
    4.4 栎阳的军事防御体系
        4.4.1 城墙
        4.4.2 建筑基址
        4.4.3 后勤保障设施
    4.5 栎阳的军事意义
第五章 咸阳城的军事考古学观察
    5.1 咸阳城的概况
    5.2 迁都咸阳的背景
    5.3 咸阳的军事地理
    5.4 咸阳的军事防御体系
        5.4.1 城垣
        5.4.2 后勤保障
        5.4.3 武器装备
    5.5 咸阳的军事意义
第六章 秦人都邑的军事性
    6.1 秦文化军事性的历史背景
    6.2 秦人迁都的军事目标
        6.2.1 西垂、秦——在西戎,保西垂
        6.2.2 汧、汧渭之会、平阳、雍——居关中,饮马于河
        6.2.3 泾阳、栎阳、咸阳——东出一统
    6.3 秦人都邑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变
        6.3.1 从山城传统到平原大城
        6.3.2 从造郭守民到大都无城
        6.3.3 逐步正规化的后勤保障体系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毛传》训诂研究概述
    二、出土文献当中的《诗》类文献述要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四、关於本文相关问题的説明
第一章 《毛诗故训传》的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毛传》关於字词的训释
    第二节《毛传》关於诗句的阐释
    第三节《毛传》关於训诂术语、语法关系以及“兴”体的説明
    第四节《毛传》训诂之局限
第二章 利用出土文献佐证《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看《毛传》训诂之正确性
    第二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看《毛传》对於借字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出土文献补充《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 利用出土文献释《毛传》未释之字词
    第二节 利用出土文献补释《毛传》已释之字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出土文献校正《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毛传》因文字错)而误释例
    第二节《毛传》因字词通假而误释例
    第三节《毛传》因其他原因而误释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所得到的一些启示
附录二《毛传》训诂词例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简史
        1.2.1 理论探讨
        1.2.2 综合研究与区域研究
        1.2.3 纹样与中西交流
    1.3 研究方法
        1.3.1 区系划分
        1.3.2 类型学
        1.3.3 文化因素分析法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形态学研究
    2.1 晋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1.1 龙
        2.1.2 凤
        2.1.3 鸟
        2.1.4 虎
        2.1.5 蛇
        2.1.6 牛
        2.1.7 猴
        2.1.8 马
        2.1.9 猪
        2.1.10 羊
        2.1.11 类犀动物
        2.1.12 狩猎纹
        2.1.13 晋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2 秦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2.1 龙
        2.2.2 凤
        2.2.3 虎
        2.2.4 豹
        2.2.5 熊
        2.2.6 蛇
        2.2.7 蛙
        2.2.8 斗兽
        2.2.9 猪
        2.2.10 雁
        2.2.11 鹤
        2.2.12 鸱鸮
        2.2.13 其它鸟类
        2.2.14 羊
        2.2.15 秦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3 楚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3.1 龙
        2.3.2 凤
        2.3.3 鸟
        2.3.4 鸳鸯
        2.3.5 虎
        2.3.6 蛇
        2.3.7 骆驼
        2.3.8 鹿
        2.3.9 牛
        2.3.10 猪
        2.3.11 马
        2.3.12 狩猎纹
        2.3.13 楚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4 齐鲁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4.1 龙
        2.4.2 凤
        2.4.3 鸟、鹰
        2.4.4 虎
        2.4.5 蛇
        2.4.6 蛙
        2.4.7 猴
        2.4.8 类犀动物
        2.4.9 马
        2.4.10 牛
        2.4.11 象
        2.4.12 齐鲁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5 燕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5.1 龙
        2.5.2 凤
        2.5.3 虎
        2.5.4 鹿
        2.5.5 鸟
        2.5.6 蛇
        2.5.7 猴
        2.5.8 象
        2.5.9 狼
        2.5.10 犀牛
        2.5.11 燕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6 徐舒青铜器系动物纹样
        2.6.1 龙
        2.6.2 神人珥蛇、操蛇
        2.6.3 兽面
        2.6.4 虎、羊、鸟等
        2.6.5 徐舒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7 吴越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7.1 龙
        2.7.2 蛇
        2.7.3 虎
        2.7.4 鸟
        2.7.5 吴越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2.8 巴蜀系青铜器动物纹样
        2.8.1 龙
        2.8.2 神人操蛇
        2.8.3 虎
        2.8.4 鸟
        2.8.5 蝉
        2.8.6 猪
        2.8.7 鹿
        2.8.8 犀牛
        2.8.9 兽
        2.8.10 巴蜀系青铜器动物纹样特征
第三章 东周动物纹样来源及其发展阶段性
    3.1 龙
    3.2 凤
    3.3 虎
    3.4 牛
    3.5 兽蛇、人蛇
    3.6 神怪
第四章 东周动物纹样所见列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1 其它区域所见晋系动物纹样
        4.1.1 翼龙
        4.1.2 涡龙纹
        4.1.3 凤
        4.1.4 兽面纹
        4.1.5 鸟蛇、兽蛇
        4.1.6 写实动物
    4.2 其它区域所见楚系动物纹样
        4.2.1 兽身龙
        4.2.2 蜥蜴形龙
        4.2.3 凤
    4.3 其它区域所见齐系动物纹样
    4.4 其它区域所见吴越、徐舒、秦、巴蜀系动物纹样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动物纹样的继承与选择
    5.2 动物纹样视角下的东周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两周时期车马礼仪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以文字材料为主要依托的研究
        (二)以考古出土实物为主要依托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两周时期车马器所体现的礼仪制度
    一、车饰中所体现的礼仪制度
        (一)转动部分
        (二)承载部分
        (三)曳引部分
    二、马具所体现的礼仪制度
        (一)实用性马具
        (二)装饰型马具
    小结
第二章 两周时期“五礼”中与车马相关的礼仪制度
    一、吉礼中的车马礼仪制度
        (一)文献中祭祀用车马
        (二)考古发掘中祭祀用车马
    二、凶礼中的车马礼仪制度
        (一)文献中丧葬用车马
        (二)考古发掘中丧葬用车马
    三、宾礼中的车马礼仪制度
        (一)文献中所载车马赏赐
        (二)车马赏赐的特点
    四、军礼中的车马礼仪制度
        (一)战车分类
        (二)战马配备
    五、嘉礼中的车马礼仪制度
    小结
第三章 两周时期使用车马的礼仪制度
    一、乘车的礼仪制度
        (一)王之五路
        (二)王后之五路
        (三)服车之五乘
    二、用马的礼仪制度
        (一)驾马之数
        (二)驾马之法
        (三)马之毛色
        (四)养马之数
    小结
余论 两周时期车马礼仪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一、对政治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二、对经济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三、对文化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四、对军事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7)秦铜车马彩绘纹样艺术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 秦铜车马概况
    2.1 铜车马基本概况
        2.1.1 一号铜车马介绍
        2.1.2 二号铜车马介绍
    2.2 秦铜车马-“五时副车”
        2.2.1 车马制度
        2.2.2 “五时副车”
    2.3 一号铜车马彩绘纹样分析
        2.3.1 铜马
        2.3.2 铜车
        2.3.3 铜伞
        2.3.4 兵器
        2.3.5 立式御官俑
    2.4 二号铜车马彩绘纹样分析
        2.4.1 铜马
        2.4.2 铜车
        2.4.3 跽坐式御官俑
    2.5 小结
3 秦铜车马纹样分类研究
    3.1 一号铜车马纹样类型分析
        3.1.1 几何纹
        3.1.2 夔龙夔凤纹
        3.1.3 云纹
    3.2 二号铜车马纹样类型分析
        3.2.1 几何纹
        3.2.2 夔龙夔凤纹
        3.2.3 云纹
    3.3 小结
4.秦铜车马色彩考析
    4.1 色彩审美分析
        4.1.1 多元融合的时代背景
        4.1.2 色彩审美认知
    4.2 秦铜车马用色特点
        4.2.1 兵马俑色彩
        4.2.2 铜车马色彩
    4.3 秦铜车马彩绘纹样的表现技法
        4.3.1 铸纹与彩绘相结合
        4.3.2 单线平涂
        4.3.3 堆绘法
    4.4 秦代人的五色观
        4.4.1 五色观
        4.4.2 秦铜车马五色观
    4.5 小结
5.秦铜车马彩绘纹样的艺术特征
    5.1 铜车马彩绘纹样形式美特征
        5.1.1 连续性
        5.1.2 对称性
        5.1.3 疏密性
    5.2 铜车马彩绘纹样装饰性特征
        5.2.1 抽象
        5.2.2 夸张
        5.2.3 简化
    5.3 小结
6 秦铜车马图案再现研究
    6.1 一号铜车马色彩体系
        6.1.1 立式御官俑再现
        6.1.2 铜马再现
        6.1.3 铜车舆再现
    6.2 二号铜车马色彩体系
        6.2.1 跽坐式御官俑再现
        6.2.2 铜马再现
        6.2.3 铜车舆再现
7 结论
    7.1 课题主要结论
    7.2 课题不足
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8)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代防护装具研究现状
        1.2.2 考古学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考古学研究方法
        1.3.2 文献资料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3.3 时段理论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类型学分析与时代特征
    2.1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类型学分析
        2.1.1 胄的类型划分
        2.1.2 铠甲的类型划分
        2.1.3 盾的类型划分
        2.1.4 马甲的类型划分
    2.2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型式演变与时代特征
        2.2.1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型式演变
        2.2.2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 长时段理论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考古学研究
    3.1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区系划分
        3.1.1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地域分布
        3.1.2 环境影响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型式变化
    3.2 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分区
        3.2.1 中原区
        3.2.2 东北平原区
        3.2.3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3.2.4 四川盆地区
        3.2.5 云贵高原区
        3.2.6 西北区
        3.2.7 青藏高原区
第四章 中时段理论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考古学研究
    4.1 古代防护装具与埋葬制度
        4.1.1 随葬防护装具的器物组合研究
        4.1.2 随葬防护装具的墓主身份考察
    4.2 古代防护装具与社会
        4.2.1 古代防护装具与社会政治制度
        4.2.2 古代防护装具与社会生产力
        4.2.3 古代防护装具与文化传统
        4.2.4 古代防护装具与古代战争
第五章 短时段理论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考古学研究
    5.1 典型遗迹与历史事件的分析
        5.1.1 墓葬中防护装具的出土与历史事件
        5.1.2 居址中防护装具的出土与历史事件
    5.2 重大历史事件对防护装具形制的影响
        5.2.1 秦始皇统十六国
        5.2.2 胡服骑射与马镫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2008~2017年陕西秦汉考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秦汉城址考古与研究
    (一) 秦雍城
        1. 遗址整体布局的基本确认
        2. 遗址水系环境与“城堑河濒”的城防体系
        3. 都城扩改建的发展序列
        4. 城市聚落结构与沿革
    (二) 秦汉栎阳城
    (三) 秦都咸阳城
    (四) 西汉长安城
    (五) 眉县柳巷城遗址
二、秦陵与西汉帝陵考古工作
    (一) 秦公王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 宝鸡太公庙秦陵
        2. 雍城秦公陵园
        3. 咸阳原秦陵
        4. 秦芷阳陵区
        5. 西安东郊“韩森冢”战国秦陵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 秦始皇帝陵
    (三) 西汉帝陵考古与研究
三、中小型墓葬发现与研究
    (一) 中小型秦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
        1. 中小型秦墓的考古发现
        2. 秦人秦文化源流研究
        3. 中小型秦墓葬俗研究
        4. 中小型秦墓出土器物研究
        5. 中小型秦墓科技考古研究
    (二) 中小型汉墓考古与研究
        1. 关中地区中小型汉墓的发掘及研究
        2. 陕北汉代墓葬、城址, 陕南崖墓的发现与研究
        3. 汉代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
四、离宫别馆、交通道路与水利工程考古研究
    (一) 关中地区离宫别馆调查
    (二) 甘泉宫遗址考古与研究
    (三) 秦直道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 秦蜀古道考察研究
    (五) 其它交通道路考察成果
    (六) 水利工程考古
五、手工业作坊遗址
    (一) 眉县尧上遗址考古
    (二) 杨凌邰城遗址
六、祭祀遗址
七、问题与思考

(10)秦礼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三、相关学术前史
    四、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婚礼
    第一节 秦宗室婚姻制度与仪节
        一、秦君后妃的称号与等级制度
        二、秦君及秦宗室的婚嫁年龄
        三、秦国宗室婚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秦庶民的婚姻礼俗
        一、《日书》所见婚嫁择日术
        二、商鞅变法及其后的婚俗与婚制改革
第二章 宾礼
    第一节 秦国朝聘活动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秦国会盟活动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 秦国的外交礼仪程式及其演变
        一、秦国朝聘礼仪的基本程式及其演变
        二、秦国会盟礼的仪节
第三章 丧礼
    第一节 “三礼”所见丧礼仪节概述
    第二节 秦人的讣告、吊丧礼仪
        一、讣告
        二、吊丧、赠禭与会葬之礼
    第三节 秦人的敛尸礼俗
        一、沐尸
        二、饭含
        三、握
        四、其他殓尸用具
    第四节 秦人的下葬礼俗与棺椁制度
        一、筮宅和卜日
        二、棺椁制度
第四章 祭礼
    第一节 秦人祭礼的神灵系统
        一、“三礼”中的神灵祭祀系统
        二、秦人祭祀的神灵系统
    第二节 秦庶民祠祀的择日宜忌与祠祷仪节
        一、秦庶民的祠祀择日宜忌
        二、秦庶民的祠祷仪节
    第三节 秦国家祭祀的发展历程
        一、畤的含义和畤祭的起源
        二、畤祭的东进及其原因
        三、畤祭对象和意义的演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之变——论秦始皇陵铜车马[J]. 郑岩. 文艺研究, 2021(03)
  • [2]秦人都邑的军事考古学观察[D]. 汶翰. 西北大学, 2020
  • [3]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D]. 姚道林. 安徽大学, 2020(07)
  • [4]曾侯乙墓出土A、B两类竹简局部简序再商榷[J]. 孙慧. 简帛研究, 2019(02)
  • [5]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D]. 耿庆刚. 西北大学, 2019(01)
  • [6]两周时期车马礼仪制度研究[D]. 袁慧静. 河南大学, 2019(01)
  • [7]秦铜车马彩绘纹样艺术再现研究[D]. 赵聪文.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8]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D]. 赵戈. 西北大学, 2018(02)
  • [9]2008~2017年陕西秦汉考古综述[J]. 李岗,田亚岐,肖健一,许卫红,杨武站,孙伟刚. 考古与文物, 2018(05)
  • [10]秦礼俗初探[D]. 马志亮.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战车“隋”的位置和形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