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一、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明月,李颖明,王子彤[1](2021)在《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是绿色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分析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关键要素、主要阶段以及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需要将政府的作用同其他主体区分开,强调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其他主体的间接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不同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协同过程,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创新要素,以此实现主体协同、要素协同和阶段协同的统一。产学研金介协同通过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流动,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等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通过该理论分析,从要素配置的角度解构了绿色技术创新优化的规律,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乐怡[2](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邵东[3](2021)在《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经济“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加剧,国际政治局势剧烈动荡,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形势,我国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突出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格局中的重大推动作用。创新是当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十四五”时期直至更长时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于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为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但我国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面临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和发达国家高端压制的双向挤压。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实现技术突破和技术独立,我国企业需要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投资收益期较长的企业战略层面的选择,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作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与实施的最高管理者,其背景特征塑造了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决策偏好,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创新意愿和能力。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企业创新的特质,随着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商业活动,随着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并占据社会生活的主流,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聘用外籍高管人员,选取现有研究较少涉及、且对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CEO学术、名人和外籍三种背景特征(简称学术CEO、名人CEO、外籍CEO),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创新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逐步递进分析并对比这三种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关系中的边界作用、CEO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能够为CEO影响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企业选聘有益于促进企业创新战略的高管团队成员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按以下结构展开具体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概括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构建了论文的具体结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明确地界定,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范围,梳理并总结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有文献,为实证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述,发现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对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进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活动和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方式和内在机理,将CEO背景特征与企业战略、企业行为和结果有机结合,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本章实证检验了CEO学术背景特征、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对比学术、名人、外籍三种背景特征对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作用强度,从CEO工作经历、社会地位和国籍文化三个层面考察了企业创新的前置影响因素,为不同视角的高管特征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四章,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分析。本章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出发,引入CEO个人权力,CEO管理激励和企业股权结构三个维度,采用CEO两职合一、CEO兼任股东企业职务;CEO薪酬激励、CEO股权激励;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六个分组或调解变量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要素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第五章,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分析。本章从创新效益的角度出发,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并对比了CEO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分析,探讨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明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研究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至2017年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整理上市企业CEO背景特征的一手数据,与企业二手数据和信息相结合,共得到16,584个“企业-年”样本。在此基础上,建立26个研究假设和70个回归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的是CEO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CEO名人背景特征越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越大,同时,CEO名人背景特征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最强,学术背景特征次之,外籍背景特征最弱。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的是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外籍背景特征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强于学术背景特征,而CEO名人背景特征对创新产出没有显着作用,表明CEO通过增加研发支出以维持名人地位的动机和行为造成了企业创新效率的降低。(2)CEO两职合一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升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CEO在股东企业兼职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升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CEO个人权力的增大抵消了学术CEO和外籍CEO的创新意愿,使其在面临创新风险时更加谨慎和保守,只有名人CEO会随着个人权力的增大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3)CEO薪酬激励增强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在CEO学术背景特征促进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调节作用;CEO股权激励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加强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对CEO背景特征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没有发挥调节效应,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4)股权集中度在总体上抑制了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对CEO学术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投入、对CEO外籍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没有发挥调节作用,表明控股大股东的存在使企业更加关注当前的盈利水平,影响了企业创新的发展;国有控股的所有权性质提高了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却降低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表明学术CEO能够充分利用国有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而名人CEO因国企领导者的官员属性和特殊社会地位减轻了其为了保持名人地位而采取积极行动的动机。(5)企业创新投入在CEO三种背景特征促进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企业创新产出在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促进企业绩效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促进企业绩效过程中没有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够在部分领导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CEO能够通过加强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也再一次证实了名人CEO促进企业创新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名人地位,而非切实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了企业创新资源的效率。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关于CEO背景特征的研究中,很少有文献涉及CEO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以及这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也鲜有文献对比不同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强弱关系,对此展开实证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代表性,更能够发现三种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和企业战略产生的独特作用。因此,本文从CEO工作经历、社会地位、国籍文化三个维度引入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构建了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和绩效的作用模型,这在当前学术、名人和外籍CEO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充分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在理论上揭示三种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实际作用和强弱关系,拓展CEO特征与企业战略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第二、本研究拓展了高阶梯队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三种理论与创新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机结合,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的研究对象,延伸了社会认同理论在企业战略中的研究内容,为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第三,在现有测量体系的基础上,改良了CEO名人背景特征的测量方式,通过大量的手工搜集整理工作,获得了近十年来中国上市企业CEO社会背景的一手资料,建立起独有的名人CEO数据库,测量指标从顶级媒体所授予的奖项扩展为各个级别政府和媒体所设置的各类社会奖项和荣誉称号,并将名人效应的强弱加入到实证模型当中,打破了现有测量方式的局限性,使研究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说服力。第四,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边界作用和权变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得出了与现有文献和公司治理常识有所不同的结论,揭示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的差异。本文从CEO个人权力、CEO管理激励和企业股权结构三个维度出发,引入CEO两职合一、CEO在股东企业兼任、CEO薪酬和股权激励、企业股权集中度和所有权性质六个公司治理结构要素,实证检验了治理要素在CEO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对企业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五,本文深入分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CEO背景特征通过企业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内在机理,将创新投入和产出置于CEO特征情景下,揭示了不同CEO领导下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转化能力,探讨了企业创新对绩效水平的实际作用,深入挖掘了创新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价值,提出了高管通过增强企业创新水平和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办法。

朱晓,王欢[4](2021)在《科技与制度互动:机理·阻碍·对策——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能够拓展制度效用边界,制度变迁可以构建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科技与制度基于双向互动交流形成协同演化的创新系统,二者向彼此施加的非线性作用存在多重反馈的可能性。当前,制度变迁落后于科技创新步伐、制度设计背离科研工作实际、制度施行局部不协调等问题凸显,导致科技发展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协同演化步伐放缓、路径偏离社会需要、层级冲突加剧,协同发展效力损耗严重。为了维持科技与制度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与远离平衡态,需从制度系统入手,疏通创新系统要素流动的制度通道,制定科学高效的制度管理系统,统一地方与全局的利益战线,保障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引擎作用。

王彩明[5](2021)在《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靠“高消耗、高污染”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科学发展模式的思考。绿色创新作为“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点,能够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和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可有效的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是均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改善的主要手段。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基础和政策法规制定等条件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在绿色创新活动开展时投入的资源要素各异,绿色创新绩效差距客观存在。虽然加大绿色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绿色创新的发展,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绿色创新绩效已经不能依赖投入型的发展模式实现提升,应在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投入条件下尽可能地实现较多的创新成果。因此,如何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是当前经济发展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就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研究:各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各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分析;省域绿色创新系统建模及仿真;各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内涵进行了梳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中国30个省域2011-2018年绿色创新绩效平均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绿色创新绩效的演化规律与差异。本研究认为绿色创新绩效涵盖过程与结果两个维度,是转化效率与产出效益的集成,根据两者的高低组合,将绿色创新绩效划分为四种水平:“高效率、高产出”、“低效率、低产出”、“高效率、低产出”及“低效率、高产出”。运用DEA-SBM模型和熵权法通过对中国30个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的测算,发现中国三大地区、各省域间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差异明显,整体绩效水平较低,而且呈现两级分化态势。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最高,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最低。(2)基于绿色创新系统理论,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梳理了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并分析了分类后的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认为省域绿色创新系统是由内部绿色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本研究从绿色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影响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最终筛选得到15个影响因素并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强度、绿色创新协同交流、政府支持及绿色创新环境四类。基于文献研究,研究提出了这四类因素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假设,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法(PLS-SEM)构建了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路径模型。根据第三章测算得到的各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结果进行了路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研发强度是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绿色创新协同交流,而政府支持和绿色创新环境通过绿色创新研发强度和绿色创新协同交流对绿色创新绩效起着间接正向影响。(3)结合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从系统角度构建了省域绿色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绿色创新研发强度、政府支持、绿色创新协同交流、绿色创新环境四个方面的八个关键因素进行路径设计,模拟仿真不同因素变动形成的不同路径下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发展形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关键因素设计的不同路径,能够不同程度的对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实现提升,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企业绿色创新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政府资金支持、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建设规模、经济环境、信息化环境、对外开放环境,研究结论能够为提升省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4)基于分类视角将各省域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类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和对策。运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通过选取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绩效以及15个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作为聚类指标,可以将这些省域分为五类,根据聚类省域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分别对这几类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提出了路径与对策。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和得到的研究结论,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前中国各省域绿色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进展,通过揭示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可以为提升绿色创新绩效提供科学参考,而且根据各省域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提出的有针对性的绩效提升路径和策略,能够为推动各省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指导。

张文亮[6](2020)在《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转移在国外已经由来已久,最近伴随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分类的逐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已经是我国科技服务行业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倍受国家的高度关注。S科技中心是河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当前已经处于成熟阶段,本文将基于价值链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为S科技中心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措施和建议。本文基于S科技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价值链理论对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有关概念和理论阐述的原则上,就当前国内外针对技术转移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选取了国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转移服务的案例来进行论证,基于此原则上,对目前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存在的现状采取了有效的剖析,对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的定位进行了准确的论述。本文首先是基于中心简介,就在服务组织机构、服务流程、客户区域等对该中心的技术转移服务的价值链基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阐明,比如科研能力薄弱、客户资源过于集中等。在此基础上,针对石家庄市技术市场环境展开分析,同时就S科技中心的价值链进行阐述分析,进而得出该中心的价值链定位。随后,分别从内部价值链、服务价值链两个部分,对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的价值链优化措施,其中包括内部价值链优化措施,以及价值链优化保障措施。

王欢[7](2020)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拓展制度边界,制度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科技与制度协同演化奠定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现代科技创新呈现出创新主体多元化与组织模式系统化、创新要素供给方式层次化、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链式集成化特征。但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资源配给规制僵化、创新成果流通转化渠道阻塞、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扭曲、成果保护机制组织模式混乱等问题显露出科技创新配套制度体制机制疲软。因此,应革新创新资源供给政府支持方式,构建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框架;健全科技交易与合作平台机制,塑造全程供需合作服务体系;匡正科技创新导向机制,构建学科差异评价体系;建立协同联动审判体制,构建动态调整法律规范机制。

马君[8](2020)在《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保障。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制定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和计划,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规划,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带来诸多方面的思考,“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制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而装备制造企业是实现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现有研究中科技创新与企业升级的研究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在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利用科技创新驱动来选择企业升级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背景下,从装备制造企业的视角出发,揭示科技创新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深入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战略的路径,充分挖掘和利用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所需条件和资源,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有利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后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归纳总结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别从内部作用机理和外部作用机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成功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能力差异,为装备制造企业选择升级战略路径搭建了理论分析框架。(2)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实证研究。基于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从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即市场需求、创新创业理念、技术市场、人才优势、研发资金、企业家精神、市场竞争、激励和分配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入手,识别影响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直接影响的路径系数来看,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影响是最大的;从总效应的路径系数来看,在内部因素方面,企业家精神、人才优势、激励与分配机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在外部因素方面,技术市场和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3)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影响着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快慢,在现有科技创新效率决策的一些研究成果上,介绍了研究问题和基本变量,根据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决策指标体系构建决策模型,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法和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的综合决策法,更好地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进行评价。(4)科技创新驱动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研究。从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三方面,对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的科技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理论、企业绩效假设理论等丰富了科技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高校、金融、农业等);尤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选择和效率研究,具有为企业的升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学术价值,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国家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更好的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时提出相应的升级路径模型,为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更好的选择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设计方案。

邱必震[9](2020)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关键是构建与之适配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来看,协同创新的合作主体间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以及协同合作缺乏深度、效度的问题较为普遍。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前期的合作伙伴选择机理以及后期的主体合作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对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适应网络复杂系统的研究不够。因此,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及主体间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合作伙伴)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协同创新内涵为研究逻辑起点,按照“主体合作决策—主体合作机制设计—主体合作绩效评价—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研究思路,基于网络组织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模糊集技术、博弈论和传染病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决策研究。论文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牵头单位(高校)选择合作伙伴应综合评判候选合作伙伴的主体表现和协同表现,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确立了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数学模型。(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论文基于知识扩散理论及其动力学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机理和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确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过程的核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基于知识传播机理分析,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知识决策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建立了基于多人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知识应用的风险研究,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系统工程方法技术,确立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因素备选集,并形成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通过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和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四条路径(合作主体行为整合、合作系统界面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合作主体信任管理)。基于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角色,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二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制模型。基于网络知识扩散理论,运用生物学视角及SIR传染病模型,将生物学基因理论和组织基因思想运用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评价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增量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缪奇[10](2020)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兴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分析—案例研究—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把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梳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国家宏观控制下,少数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高校配合的小规模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9),大批中心城市引进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大学城(园)模式;进入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新兴中心城市主导,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高校地方贡献度,形成引进、监管、创新发展一套完整的体系;并根据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与受益者、结构与治理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互利垂直型、互利水平型、公益垂直型、公益水平型四种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类型。第二章是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导向、城市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市场的繁荣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机与原因,解释高校异地办学的行动。首先是国家层面,面临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次是城市层面,新兴中心城市面临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模式与理念转变的挑战与需要;再次是高校层面,收到创新创业精神影响,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场景;深度参与融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全球灵活配置重要发展资源;建立资源依赖网络,增加被依赖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后是市场层面,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面临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升级与人才竞争加剧。第三章是对深圳、青岛、苏州三个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首先根据Rothwell政策工具分类,分析每个城市近6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工具,整理引进设立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深圳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备高起点、规划、投入、水平、标准,范围广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实施“六大行动”,其政策体系具有示范性、精细化、跨区域、特色化的特点,注重系统引进,强调科技创新与转化;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其次总结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规划构建政策环境,优化完善城市高等学校体系,面向未来,共同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区,最后论述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区特点,包括: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创新;产学研融合创新;品牌与示范效应;治理模式创新;整体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主要存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盲目扩张;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相关研究匮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在城市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系统规划设计政策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层面要注重战略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差异化、特色发展。总之,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行为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产生的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变迁与聚集。在宏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向着高质量创新方向发展。

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形式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
    1.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
    1.5 已有研究评述
2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架构及演进
    2.1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
    2.2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关键要素
    2.3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主要阶段
3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运行机制
    3.1 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
    3.2 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
    3.3 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
    3.4 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
4 结语

(2)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CEO背景特征
        2.1.2 企业创新
        2.1.3 公司治理结构
        2.1.4 企业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高阶梯队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社会认同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CEO背景特征相关研究
        2.3.2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2.3.4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4.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和绩效影响的研究有待深化
        2.4.2 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2.4.3 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真实作用缺乏深入挖掘
    2.5 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2.5.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5.2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3章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2.2 CEO名人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2.3 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3 研究设计
        3.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3.3.3 模型设定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
        3.4.2 相关性分析
        3.4.3 回归结果
    3.5 稳健性检验
        3.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3.5.2 稳健性检验二:前置一期因变量
    3.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CEO个人权利的作用
        4.2.2 CEO管理激励的作用
        4.2.3 企业股权结构的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4.3.3 模型设定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结果
    4.5 稳健性检验
        4.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4.5.2 稳健性检验二:使用前置一期因变量的检验方式
    4.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5章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2 CEO名人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3 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4 创新投入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5.2.5 创新产出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5.3.3 模型设定
        5.3.4 中介作用检验方法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回归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5.5.2 稳健性检验二:前置一期因变量
    5.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6.1.2 公司治理结构对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
        6.1.3 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6.2 理论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启示
        6.2.2 实践启示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4.1 研究局限
        6.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5)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
        2.1.1 绿色创新
        2.1.2 绿色创新绩效
    2.2 相关理论进展
        2.2.1 绿色创新相关理论
        2.2.2 绿色创新系统相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绿色创新绩效的测度
        2.3.2 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2.3.3 绿色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测度及时空差异
    3.1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3.1.1 投入指标
        3.1.2 产出指标
    3.2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测度
        3.2.1 测度方法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测度结果
    3.3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时空差异
        3.3.1 时间维度下演化规律分析
        3.3.2 空间维度下地区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
    4.1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识别
        4.1.1 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归纳
        4.1.2 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梳理
        4.1.3 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指标因子分析
    4.2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理论假设
        4.2.1 绿色创新研发强度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4.2.2 绿色创新协同交流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4.2.3 政府支持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4.2.4 绿色创新环境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4.3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作用关系
        4.3.1 PLS-SEM模型
        4.3.2 模型检验
        4.3.3 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域绿色创新系统建模及仿真
    5.1 省域绿色创新系统建模方法
        5.1.1 系统动力学建模
        5.1.2 绿色创新系统与系统动力学
    5.2 省域绿色创新系统模型构建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因果关系回路图
        5.2.3 系统动力学流图
        5.2.4 系统主要方程式
    5.3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
        5.3.1 系统模型检验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6.1 基于聚类方法的省域分类
        6.1.1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6.1.2 省域聚类结果统计
    6.2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分布特征
        6.2.1 不同省域绿色创新研发强度分布特征
        6.2.2 不同省域绿色创新协同交流分布特征
        6.2.3 不同省域政府支持分布特征
        6.2.4 不同省域绿色创新环境分布特征
    6.3 省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与对策
        6.3.1 构建绿色创新发展高地
        6.3.2 优化绿色创新环境
        6.3.3 催生绿色创新成果转化
        6.3.4 加强绿色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6.3.5 保障绿色创新研发投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技术转移
        2.1.2 价值链
        2.1.3 服务价值链
    2.2 服务业价值链理论
        2.2.1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2.2.2 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分析
    2.3 技术转移行业发展现状
第3章 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业价值发展现状
    3.1 国外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现状
        3.1.1 国外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概况
        3.1.2 国外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案例分析
    3.2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3.2.1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业的发展态势
        3.2.2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案例分析
第4章 石家庄市技术转移环境分析与S科技中心情况概览
    4.1 技术转移环境分析
        4.1.1 建立了多层次的产学合作机制
        4.1.2 构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4.1.3 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1.4 制定和落实各项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措施
    4.2 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的价值链基础
        4.2.1 中心简介
        4.2.2 组织结构
        4.2.3 技术转移服务内容
        4.2.4 技术转移服务流程
        4.2.5 服务客户区域
    4.3 技术转移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3.1 服务对象过于集中
        4.3.2 竞争优势不够突出
        4.3.4 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第5章 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价值链定位
    5.1 问卷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过程
        5.1.3 调查结果分析
    5.2 竞争对手分析
        5.2.1 中关村天合石家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广场
        5.2.2 美国博睿国际技术转移河北工作站
        5.2.3 中国药科大学技术转移石家庄分中心
    5.3 价值定位
第6章 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内部价值链分析
    6.1 内部价值链活动分析
        6.1.1 基本活动分析
        6.1.2 辅助活动分析
    6.2 内部价值链质量分析
        6.2.1 服务价值链衡量指标
        6.2.2 内部价值链服务质量分析
        6.2.3 内部价值链服务质量延伸分析
    6.3 内部价值链成本分析
第7章 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的价值链优化措施
    7.1 内部价值链优化措施
        7.1.1 加快推进信息化设施建设
        7.1.2 优化战略目标和制度规范
        7.1.3 加强人力资源整合与管理
    7.2 价值链优化保障措施
        7.2.1 构建开放式合作体系
        7.2.2 资源聚集与配置计划
        7.2.3 完善技术转移配套体系
        7.2.4 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
结论
附录 关于技术转移服务质量的调研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7)推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科技创新基本表征
    (一)创新主体多元化与组织模式系统化
    (二)创新要素供给方式层次化
    (三)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链式集成化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制度性约束
    (一)创新资源配给规制僵化,创新要素分配方式失准
    (二)创新成果流通转化渠道阻塞,创新主体链接方式低效
    (三)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扭曲,创新成果偏离社会需要
    (四)成果保护机制组织模式混乱,法律规范体系更新时效低下
三、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思考
    (一)革新创新资源供给政府支持方式,构建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框架
    (二)健全科技交易与合作平台机制,塑造全程供需合作服务体系
    (三)匡正科技创新导向机制,构建学科差异评价体系
    (四)建立协同联动审判体制,构建动态调整法律规范机制

(8)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研究动态与综述
        1.3.1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1.3.2 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
        1.3.3 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
        1.3.4 关于升级战略的研究
        1.3.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科技创新驱动
        2.1.2 装备制造企业
        2.1.3 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2.2 相关理论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2.2.2 技术创新管理
        2.2.3 系统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2.2.5 产学研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分析
    3.1 科技创新驱动影响因素
        3.1.1 市场需求
        3.1.2 市场竞争
        3.1.3 政府政策
        3.1.4 企业家精神
        3.1.5 人才优势
        3.1.6 技术市场
        3.1.7 创新创业理念
        3.1.8 研发资金
        3.1.9 激励与分配机制
    3.2 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3.2.1 内部与外部划分
        3.2.2 内部作用机理分析
        3.2.3 外部作用机理分析
        3.2.4 总体作用模型分析
    3.3 构建回归模型
        3.3.1 估计方法选择
        3.3.2 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假设与问卷调查设计
        4.1.1 提出路径研究假设
        4.1.2 问卷调查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2.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保障
        4.2.2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规划
        4.2.3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动力
    4.3 模型构建
        4.3.1 初始模型
        4.3.2 模型评价
        4.3.3 模型修正
        4.3.4 模型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
    5.1 问题描述
    5.2 研究的基本变量解释
    5.3 指标体系设计与决策模型构建
        5.3.1 决策指标体系
        5.3.2 决策模型构建
        5.3.3 基于熵值法(The Entropy method)的权重确定
        5.3.4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
    5.4 算例分析
        5.4.1 基本DEA模型结果分析
        5.4.2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排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升级战略的建议
    6.1 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的目的与原则
    6.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6.2.1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6.2.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6.2.3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6.2.4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6.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6.3.1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6.3.2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6.3.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6.3.4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6.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6.4.1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6.4.2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6.4.3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6.4.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协同创新内涵研究
        1.3.2 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1.3.3 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1.3.4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方法
    2.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2.1.1 创新与协同的内涵
        2.1.2 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
    2.2 网络组织理论
        2.2.1 网络组织的概念
        2.2.2 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2.2.3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2.3 相关技术方法
        2.3.1 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
        2.3.2 博弈思想及其技术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3.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与功能
    3.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3.2.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3.2.2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3.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3.3.1 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与结构
        3.3.2 基于网络理论的合作伙伴决策过程分析
        3.3.3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建模
        3.4.1 决策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3.4.2 条件假设
        3.4.3 决策模型构建
    3.5 算例求解
        3.5.1 背景介绍
        3.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5.3 算例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4.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框架模型
        4.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框架模型
        4.1.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过程机制框架模型
    4.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4.2.1 主体间合作的内部推动力
        4.2.2 主体间合作的外部牵引力
        4.2.3 主体间合作的支撑力
    4.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机制
        4.3.1 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特征及模式
        4.3.2 基于SIR传染模型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4.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4.4.1 利益分配原则确立
        4.4.2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4.4.3 算例分析
    4.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风险管理机制
        4.5.1 主体间合作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4.5.2 主体间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4.5.3 主体间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5.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系统特性
    5.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1 影响因素选取的基本原则
        5.2.2 初始影响因素识别
        5.2.3 基于专家审议法的影响因素筛选
        5.2.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
        5.3.1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5.3.2 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量化
        5.3.3 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4 实证分析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5.4.2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建议
    6.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
        6.1.1 加强主体合作行为辨识与整合
        6.1.2 实施协同创新系统界面管理
        6.1.3 动态调整优化合作伙伴
        6.1.4 加强主体间合作信任管理
    6.2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政策建议
        6.2.1 加大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6.2.2 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
        6.2.3 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6.2.4 加强协同创新评价和监督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评价问卷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10)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兴中心城市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
        (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高校异地办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与性质研究
        (三)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动机与原因
        (四)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五)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六)关于大学城的研究
        (七)研究成果评价
    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与类型
    第一节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划分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0)
        (三)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
    第二节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
        (一)互利垂直型
        (二)互利水平型
        (三)公益垂直型
        (四)公益水平型
第二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因
    第一节 国家战略与规划的意志
        (一)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引导
        (三)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二)优化新兴中心城市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
        (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的转变
    第三节 高校的变革与创新
    第四节 繁荣的高等教育市场
第三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案例分析
    第一节 深圳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深圳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二节 青岛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青岛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三节 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苏州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苏州市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
        (二)新兴中心城市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区特点
第四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
        (一)头雁效应背后可能存在盲目扩张
        (二)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
        (三)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科学研究匮乏
        (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二)城市层面
        (三)高校层面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汪明月,李颖明,王子彤. 生态经济, 2021(11)
  • [2]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3]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 邵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4]科技与制度互动:机理·阻碍·对策——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视角[J]. 朱晓,王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王彩明.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6]S科技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研究[D]. 张文亮.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7]推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考量[J]. 王欢. 改革与战略, 2020(10)
  • [8]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D]. 马君.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9]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D]. 邱必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D]. 缪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