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的思考

关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的思考

一、铜川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提出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解飞,张玉玺,刘景涛,周冰,向小平[2](2021)在《基于“层级阶梯评价方法”的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以铜川市为例》文中提出掌握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西部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陕西铜川市地下水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常规指标、无机毒理指标、微量有机指标,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质评价表明,2011年铜川市浅层水水质相对较差,可作为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0%,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40%。浅层水质量受天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NO3-、TDS、Mg2+、SO42-;深层水水质相对较好,所有采样点均可作为饮用水源。深层水主要受天然背景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Fe。污染评价表明,浅层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4%、16%、32%、8%,污染主要分布在金锁关以南至川口以北的漆水河河谷地带;而深层水污染等级全部为1级,尚未受到人类污染影响。相比其他评价方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在区分天然背景和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区域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认识,能够成为科学掌握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

张旭[3](2020)在《基于空间贫困理论的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村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步入脱贫攻坚收官阶段,贫困村的发展备受各界关注。同时,学术界对于贫困的研究也从以往的单一经济维度,转向空间贫困视角。本研究从贫困村入手,以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3、Arcgis10.2.2、Yaahp软件技术,完成贫困村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贫困村分级分类、村庄规划策略研究、红土镇惠家沟村实例应用四部分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一是可深化空间贫困理论内涵,二是为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供指导,三是为其他同类型贫困乡村规划提供研究借鉴。首先,以基础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为依据,梳理贫困村的治理路径和治理模式,把握乡村贫困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其次,基于对印台区贫困村发展现状开展调查与分析研究,从自然地理环境、基础公服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建设水平梳理贫困村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及其致贫原因。再者,基于基础研究与调研结果,选取区位因子,社会经济因子、自然因子和生产生活因子构建了贫困度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10.2.2进行测度、SPSS23进行指标合理性验证、Ya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依照贫困程度确定印台区贫困村分级(一级村庄、二级村庄、三级村庄)与贫困村分类(单因素驱动型、双因素驱动型、多因素驱动型)。最后,结合评价指标,总结不同类型贫困村在规划中应侧重发展的方向,进而针对性制定规划策略。并以红土镇惠家沟村进行实例应用。综上,本研究结合研究对象实际出发,基于空间贫困理论针对性构建了贫困村贫困度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贫困村村庄规划中,探索出基于分级分类的贫困村规划策略,为其他地区贫困乡村规划提供参考与启示。

王天尧[4](2020)在《基于干旱情景的城镇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干旱灾害引发的缺水问题愈发严重,人们也越发重视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的供给保障工作。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坡头街道办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干旱情景的城镇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研究。研究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伴随大量人口聚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水量显着增加。同时陕西省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长久以来水资源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且分布不平衡。为提前确保在干旱灾害发生时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供水不中断,进行基于干旱情景的水资源配置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前期资料收集、野外调研,对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选用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对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进行基于不同干旱情景下的配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2018年作为现状年,基于MATLAB软件选用改进的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研究区未来中、远期水平年(2030年、2040年)进行居民生活用水需水量预测。2030年研究区需水量为43.03万m3,2040年研究区需水量为45.87万m3。(2)以2018年作为现状年,基于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开发现状和规划,对研究区未来中、远期水平年(2030年、2040年)进行可供水量预测,并结合需水量进行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2030年研究区可供水量44.31万m3,2040年研究区可供水量为47.20万m3。供需平衡分析结果为在不发生干旱灾害的前提下,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供略大于需。(3)基于MATLAB软件选用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基于不同程度的干旱情景下的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创新性地提出干旱胁迫参数、干旱需水参数用以构建不同程度的干旱情景,最终得到未来中、远期水平年(2030年、2040年)在中等干旱和严重干旱情景下的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方案。

韩国燕[5](2019)在《铜川市黄堡镇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关系着供水工程效率的高低。以铜川市黄堡镇为例,重点分析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方案的选择,即主要以渭河支流漆水河为主要水源,从漆水河引水,并进行水质处理,待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后向黄堡镇供水。本供水工程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能够确保全镇2万余人生产生活供水,使全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翟洲燕[6](2018)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一直是以城市极化型发展观为导向,在这种中心极化引力下吸附了区域社会资源,客观上剥夺了乡村的发展,乡村成为城乡结构中被边缘化的区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称之为改革创新时代,以乡村振兴为国策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的时代任务,以区域同步发展观为统领的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理念。传统村落作为整体上延续并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的典型乡村聚落,其区别于城市的独特价值是乡土文化,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景观之中。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视角出发,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为切入点,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区域同步发展观,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旨在实现“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相统一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同步再现。以陕西省171个省级传统村落为样本,按照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传统村落群系,研究城镇化对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演变,并分别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产业、社区、多元治理”的统筹性发展路径。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现状,发现传统村落对城镇化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发展理念及其路径研究是尚待探讨解决的学术和实践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村落同步振兴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主要体现为“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和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第三部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和规划控制理念,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下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提供价值指导和理论指向。第四部分,在分析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的方法,从地域文化生态景观视角将陕西传统村落划分宗法礼制型、政治中心型、军事防御型、交通商贸型、特色产业型和农耕传统型等六种类型。第五部分,选取6类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从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分析城镇化对各类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与空间剥夺路径,主要体现在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以及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等方面。第六部分,通过判识不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通过建构各类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在同步再现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提出重塑传统村落社区产业、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社区、传统村落多元权利主体共同治理等统筹性发展路径。

杨欢[7](2018)在《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城乡差距明显、公共设施非均衡、扶贫脱困难度大、村庄风貌单调等诸多问题。为改善农村建设滞后的现象,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经过10余年的实施建设,关中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设施和技术,农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方向,最终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视角审视农村建设的研究重点和内容特征,梳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整理后发现从投入产出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研究成果略少,且大多数成果并未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价值属性,轻视农民主体对新农村建设绩效的认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地方实践提出了名目众多的发展模式,然而模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欠佳。同时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为后文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其次,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等维度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数理方法,从过程事实一致性、建设实施绩效和农民主体满意度等三方面入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立足城乡规划学,全面反思当前关中地区农村发展模式和规划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为后文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农村规划技术体系优化创新提供思路。之后,在反思现实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以―多产融合、内源驱动‖、―因地适宜、集约高效‖、―均衡共享、和谐宜居‖、―绿色安全、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多维目标价值导向。并遵循“时空差异性、空间尺度性、操作可行性”的原则,构建关中地区“地方模式+类型模式”的双层叠加适宜模式体系。同时立足城乡规划学,从体系结构、内容框架、技术方法、规范标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对农村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为实现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后,聚集村庄微观层面,选择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新武村、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咸阳市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桃园村和宝鸡市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作为实证案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类型模式进行验证,确保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李小明[8](2018)在《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也是国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民的幸福生活、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面向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国家、陕西、关中地区三个层面村庄建设的相关政策及现实需求入手,借鉴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当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探讨当前建设重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原则、目标及策略体系框架,提出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优化建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是基础研究,界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将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构为乡村自然环境、乡村人工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三大系统,分析了三大系统的演变特征,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建设的经验启示进行梳理总结,为关中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及经验借鉴。其次是现状问题,从自然、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梳理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总体特征,在对关中地区的农村建设现状进行调研认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导致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不高的成因,包括经济社会建设问题突出、规划管理严重缺位、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村民自主参与能力较弱等。再次是目标策略,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指出了当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村民最迫切需求的居住生活条件问题,并从自然因素、经济条件、社会文化、主导力量、技术因素五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性因素,结合关中地区各地的农村实际,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原则、目标及策略体系框架,提出了居住条件、公共环境、公共服务、特色风貌以及经济社会五大方面的整治内容及各类分项的具体措施,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规划技术、管理机制和村民参与上的政策优化建议。最后是实证分析。按照不同地形、区位及特色的要求,选取了西安市鄠邑区柳泉村、咸阳市乾县长兴村以及韩城市清水村作为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证分析对象,对三种不同类型村庄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现状特征分析及问题总结,并从居住条件、公共环境、公共服务、乡村风貌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及整治导则。

程芳欣[9](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提出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张贵凯[10](2013)在《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务农人口脱离农业和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地区就业、生活,将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全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农民工进城就业并逐步定居为核心推进城镇化管理。本文正是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对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实践进行综述辨析,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后,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在“以人为本”为要义的人本思想指导下进行,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人口真正地融入城市生产生活中,避免和杜绝当前的“半城镇化”、“不完全城镇化”现象。陕西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质量较差、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以陕西作为案例,对研究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如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陕西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要破解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迫切需要推进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选择科学适宜的发展理念,推进陕西的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陕西省为例,剖析其目前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全省和各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并采用对农民工抽样调查,摸清当前农民转移转化的主体的真实想法和愿望,相应地提出推进思路、农村人口转移、空间布局形态、产业耦合方式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并从体制机制保障上提出对策建议。据此,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西部地区省份,陕西城镇化发展经过快速发展、大起大落、徘徊停滞、活跃发展、跨越发展5个阶段,前期受国家政策较大,后期经济的迅速扩张成为主要动力。经过多因子综合评价,总体呈现城镇化滞后,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质量较差、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对陕西省提出“十二五”时期转移转化600万农村户籍人口的目标进行深刻分析,认为从时间节奏上,年度目标和计划制定时应前松后紧、前低后高;从空间分布上,关中地区应成为重要的主力区域。(2)通过建立博弈模式,分析各利益主体在城镇化面前的战略选择,得出农民是否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和意愿是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对在西安进城打工的农民进行抽样调查,摸清农民工对转移转化的真实意愿,认为农民工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当前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权益也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要推进转移转化步伐,必须有效提高城市承载和产业吸纳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3)对陕西省的城镇布局形态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全省“一核四极两轴两带”城镇发展框架,以及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步伐,促进陕北长城沿线、陕南汉江沿岸城镇群的尽快形成的空间战略。(4)在当前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提出陕西省大中小不同城镇产业布局组织模式,并对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的互动发展作出分析,认为园区的选址布局要做到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5)通过辨析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提出要重点推进城乡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并提出陕西的延安、西安2试点市,杨凌、高陵、神木、府谷4试点区县和扶风—武功、礼泉—乾县等11个示范带在发展和突破时要各有侧重,开展好试点试验。(6)从全国的视角,分析当前城镇化在户籍、土地、公共服务以及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认为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创新力度,破除城镇化制度障碍,并相应地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切实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保障能力等解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尝试在国家和陕西的发展主线转到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将城镇化的理论与人本思想相结合,指导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并在优化城镇布局形成、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建设、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以陕西为案例,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对陕西以及中西部省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铜川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川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保护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相关概念研究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1.5.1 提出背景
        1.5.2 保护工作问题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2.1.1 陈炉独特性
        2.1.2 区位
        2.1.3 历史沿革
        2.1.4 资源分析
        2.1.5 价值
    2.2 镇区结构特征
        2.2.1 地形地势特征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2.4 建筑资源特征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2.5 人群特征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2.5.3 手工艺人
        2.5.4 老人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6.1 陶社文化
        2.6.2 传统工艺
        2.6.3 民俗文化
        2.6.4 民间文学
        2.6.5 传承活动(现代)
    2.7 小结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3.1.1 分类研究
        3.1.2 对比研究
    3.2 道路变迁
        3.2.1 硬化广场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3.2.3 新修路
        3.2.4 翻新瓷片路
        3.2.5 维持原貌道路
    3.3 景观变迁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3.3.2 冲沟修筑
        3.3.3 维持原貌景观
    3.4 遗址遗存变迁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3.5 建筑变迁
        3.5.1 新建建筑
        3.5.2 改造建筑
        3.5.3 新建公共设施
        3.5.4 维持原貌建筑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3.6.1 非遗名录扩展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3.6.3 民俗仪式变化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3.7 小结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4.1 保护分析体系
        4.1.1 基本思路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4.3.1 政府主导
        4.3.2 居民自发
        4.3.3 自然因素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4.4.1 管理机构
        4.4.2 保护条例
        4.4.3 管理措施
        4.4.4 制度规范
        4.4.5 管理执行情况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4.5.1 功能分区规划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4.5.3 更新建设破坏
    4.6 小结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5.2.2 近代工业遗存
        5.2.3 窑洞民居
        5.2.4 公共建筑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5.3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表录
附录一 遗址遗存
    1.1 陈炉古遗址
        1.1.1 陈炉窑遗址
        1.1.2 四堡子遗址
        1.1.3 古寺庙遗址
        1.1.4 其他遗址
    1.2 陈炉古建筑
        1.2.1 古民居建筑
        1.2.2 古门楼
        1.2.3 古商号建筑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1.2.5 古泉
        1.2.6 工业遗存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1.3.2 其他
附录二 建筑资源
    2.1 窑洞民居
    2.2 瓷坊
    2.3 窑炉
    2.4 公共建筑
        2.4.1 游览建筑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学术论文
    项目实践
致谢

(2)基于“层级阶梯评价方法”的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以铜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样品采集与测试
    1.3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2结果与讨论
    2.1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2.2地下水水质和污染评价
    2.3水质和污染指标
    2.4主要指标的分布与来源
        2.4.1总硬度
        2.4.2总Fe
        2.4.3 NO3-
    2.5地下水的防污性能
    2.6评价方法探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2建议

(3)基于空间贫困理论的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村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发展的新要求
        1.1.2 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的发展需求
        1.1.3 亟需构建适宜贫困村发展的规划策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贫困
        1.3.2 贫困村
        1.3.3 贫困村分类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多维贫困理论
        2.1.2 空间贫困理论
    2.2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2.2.1 国外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
        2.2.2 国内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
        2.2.3 建设模式研究小结
    2.3 贫困测度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贫困成因研究
        2.3.2 贫困测度方法研究
        2.3.3 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2.3.4 贫困测度研究小结
    2.4 贫困治理相关研究
        2.4.1 贫困治理路径相关研究
        2.4.2 我国贫困治理模式研究
        2.4.3 贫困治理研究小结
    2.5 综合评述
第三章 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现状调研
    3.1 铜川市印台区基本概况
        3.1.1 区域总体概况
        3.1.2 区域经济条件
        3.1.3 区域交通条件
    3.2 贫困村现状调研
        3.2.1 贫困村空间分布现状
        3.2.2 贫困村人口现状
        3.2.3 贫困村经济发展现状
        3.2.4 贫困村村庄建设现状
    3.3 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
        3.3.1 基于核密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3.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贫困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4 贫困村发展限制
        3.4.1 地理区位环境制约
        3.4.2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4.3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3.4.4 产业发展滞后
    3.5 印台区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3.5.1 自然地理环境
        3.5.2 产业构成单一
        3.5.3 劳动力结构及老龄化
        3.5.4 乡村组织的带动能力弱
        3.5.5 政策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台区贫困村贫困度量评价
    4.1 贫困村贫困影响因素
        4.1.1 贫困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4.1.2 贫困影响因子
    4.2 印台区贫困村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3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相关性分析
        4.3.1 相关分析理论
        4.3.2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4.4.2 印台区贫困村贫困度量评价分级结果
        4.4.3 印台区贫困村贫困度量评价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台区贫困村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
    5.1 规划原则与目标
        5.1.1 规划原则
        5.1.2 规划目标
    5.2 贫困村村庄规划总体策略研究
        5.2.1 规划主导产业,引导村民增收
        5.2.2 合理配置村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5.2.3 补足村庄公服设施,优化人居环境
        5.2.4 塑造特色景观风貌,保障自然生态安全
    5.3 贫困村村庄规划分类策略研究
        5.3.1 村庄分级策略
        5.3.2 村庄分类策略
    5.4 规划实施研究
        5.4.1 主要规划内容纳入村规
        5.4.2 做村民“看得懂”的规划成果
        5.4.3 加大村庄规划宣传力度
    5.5 实践探索:以红土镇惠家沟村为例
        5.5.1 村庄现状概况
        5.5.2 惠家沟村村庄规划策略
        5.5.3 惠家沟村村庄规划保障措施
    5.6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难点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干旱情景的城镇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干旱对城镇供水影响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不确定理论概述
    2.2 不确定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的表达形式
    2.3 不确定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的求解方法
        2.3.1 相关定义
        2.3.2 不确定性线性规划(ILP)
        2.3.3 不确定性模糊线性规划(IFLP)
        2.3.4 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1.4 干旱概况
    3.2 社会概况
    3.3 水资源概况
        3.3.1 地表水资源
        3.3.2 地下水资源
        3.3.3 水资源总量
        3.3.4 水资源质量评价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4.1 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供水工程与供水能力现状
        3.4.2 研究区水资源供水量现状
        3.4.3 研究区水资源用水量现状
        3.4.4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1 研究区需水量预测
        4.1.1 建立需水量预测模型
        4.1.2 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需水量预测计算
    4.2 研究区居民生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4.2.1 研究区供水量预测
        4.2.2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干旱情景的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
    5.1 水平年及决策变量的设置
    5.2 构建IFMOP模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5.2.1 目标函数
        5.2.2 约束函数
        5.2.3 模型整体
    5.3 IFMOP模型求解
        5.3.1 模型参数的确定
        5.3.2 模型求解工具
    5.4 模型配置结果
        5.4.1 研究区2030年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方案
        5.4.2 研究区2040年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方案
        5.4.3 配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铜川市黄堡镇集中供水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集中供水工程设计
    2.1 水源的选择
        2.1.1 方案一:以渭河支流漆水河为主要水源
        2.1.2 方案二: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
    2.2 取水头部及构筑物设计
    2.3 输水管道设计
        2.3.1 管道设计
        2.3.2 水泵选型
3 结论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2 学术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
        2.1.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内容
        2.1.2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方式
        2.1.3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路径
    2.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
        2.2.1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发展
        2.2.2 传统村落经济空间发展
        2.2.3 传统村落社会空间发展
        2.2.4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发展
    2.3 研究述评
        2.3.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
        2.3.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1 新型城镇化思想
    3.2 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与原理
        3.2.1 经济学的城乡统筹发展观
        3.2.2 社会学的公共服务理论
        3.2.3 管理学的“第三条道路”理念
        3.2.4 地理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观
    3.3 区域同步发展观
        3.3.1 新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理念
        3.3.2 “第三条道路”社会剥夺补偿理念
        3.3.3 区域同步发展的新社会空间公正观
    3.4 传统村落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4.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
        3.4.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1 文化景观生态观
        4.1.1 “文化转向”下的新文化地理学
        4.1.2 新文化地理学导向下的文化景观生态观
    4.2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
        4.2.1 文化生态景观区的地方价值
        4.2.2 文化生态景观的区位价值及认知解构
    4.3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3.1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
        4.3.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规划控制理念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及类型划分
    5.1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5.2 陕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5.2.1 研究设计
        5.2.2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质分析
        5.2.3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
    5.3 小结
第六章 城镇化对陕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
    6.1 案例分析框架
    6.2 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6.2.1 党家村—宗法礼制型传统村落
        6.2.2 莲湖村—政治中心型传统村落
        6.2.3 灵泉村—军事防御型传统村落
        6.2.4 凤镇街村—交通商贸型传统村落
        6.2.5 峪口村—特色产业型传统村落
        6.2.6 泥河沟村—农耕传统型传统村落
    6.3 小结
        6.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
        6.3.2 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
        6.3.3 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
        6.3.4 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研究
    7.1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问题判识
        7.1.1 地域文化认知不足
        7.1.2 政治功能退化
        7.1.3 传统产业衰落
        7.1.4 权力结构失衡
    7.2 传统村落的空间发展方向
    7.3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
        7.3.1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再现
        7.3.2 传统村落的产业重塑模式
        7.3.3 传统村落的社区营造模式
        7.3.4 传统村落的多元治理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传统村落调查问卷
    附录3 传统村落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4 传统村落村长及村落精英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5 传统村落特定人群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6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普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
        1.1.2 新农村建设迈入关键时期
        1.1.3 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新农村
        1.3.2 可持续发展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启示
    2.1 多维学科视野
        2.1.1 地理学领域
        2.1.2 社会学领域
        2.1.3 经济学领域
        2.1.4 政治学领域
        2.1.5 城乡规划学
        2.1.6 多维度审视
    2.2 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研究进展评述
    2.3 典型经验借鉴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3.3 启示借鉴
第三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认知
    3.1 发展阶段梳理
        3.1.1 试点示范阶段(2005~2010年)
        3.1.2 推广建设阶段(2011~2014年)
        3.1.3 全面提升阶段(2015年~至今)
    3.2 建设实态分析
        3.2.1 产业经济维度
        3.2.2 社会发展维度
        3.2.3 空间利用维度
        3.2.4 公共设施维度
        3.2.5 人居环境维度
    3.3 主要建设经验
        3.3.1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3.3.2 以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3.3.3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互促发展
    3.4 典型问题审视
        3.4.1 “粗放的生产,薄弱的经济”
        3.4.2 “分散的布局,低效的空间”
        3.4.3 “失衡的配套,滞后的维护”
        3.4.4 “单调的风貌,破碎的生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估
    4.1 评估框架构建
        4.1.1 现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反思
        4.1.2 综合绩效评估的框架优化
    4.2 绩效水平测算
        4.2.1 过程事实一致性评估
        4.2.2 建设实施绩效的评估
        4.2.3 农民主体满意度评估
    4.3 绩效评估结果
        4.3.1 综合绩效不甚理想
        4.3.2 投入产出结构失衡
        4.3.3 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影响机制阐述
    5.2 外部因素分析
        5.2.1 财政实力薄弱
        5.2.2 资源投入偏差
        5.2.3 管理行为不当
        5.2.4 政策制度弊端
    5.3 内部因素检讨
        5.3.1 村庄自治能力较弱
        5.3.2 人力资源质量欠佳
        5.3.3 农民主体意识缺失
    5.4 规划技术反思
        5.4.1 发展价值导向偏颇
        5.4.2 发展模式同质模仿
        5.4.3 编制内容质量欠佳
        5.4.4 规划实施有待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模式建构
    6.1 理论内涵认知
        6.1.1 概念阐述
        6.1.2 要素解构
    6.2 目标价值体系
        6.2.1 先进理念借鉴
        6.2.2 目标价值导向
    6.3 建构思路及原则
        6.3.1 核心思路
        6.3.2 主要原则
    6.4 适宜模式构建
        6.4.1 地方模式
        6.4.2 类型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技术创新
    7.1 规划体系结构调整
        7.1.1 纵向层次体系
        7.1.2 横向类型体系
        7.1.3 阶段过程体系
    7.2 编制内容框架优化
        7.2.1 增加村庄农民行为特征和意愿分析
        7.2.2 增加对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引导
        7.2.3 增加风貌营造和文化传承相关内容
        7.2.4 回归乡土,重塑村庄社会交往空间
    7.3 核心规划方法创新
        7.3.1 农村人口外流导向下规模预测方法
        7.3.2 美丽宜居导向下村庄空间利用方式
        7.3.3 精明增长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7.3.4 自下而上农民主体参与式规划方法
    7.4 相关保障策略完善
        7.4.1 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7.4.2 全面推进驻村/镇规划师制度
        7.4.3 实施规划评估动态监测体系
        7.4.4 设立村庄规划编制专项资金
        7.4.5 搭建农村规划数据共享平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案例研究
    8.1 村庄产业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1.1 村庄基本情况
        8.1.2 产业现状特征
        8.1.3 产业体系构建
        8.1.4 产业空间布局
        8.1.5 相关支撑体系
    8.2 村庄土地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2.1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8.2.2 桃园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及可持续推进路径
    8.3 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3.1 新武村公共设施配置模式及其建设内容
        8.3.2 灵丹庙村公共设施现状特征及配置模式
    8.4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4.1 村庄实态认知
        8.4.2 主要问题剖析
        8.4.3 人居环境提升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学术论文
    2.科研项目
附件
    附件1: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附件2: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附件3: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附件4:关中地区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8)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论述框架
2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及经验启示
    2.1 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
        2.1.1 人居环境
        2.1.2 乡村人居环境
        2.1.3 村庄整治规划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2.2.1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
        2.2.2 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
    2.3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2.4.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2.4.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总体特征
        3.1.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现状特征
        3.1.2 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1.3 关中地区乡村空间分布特征
    3.2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3.2.1 现状调研内容及方法
        3.2.2 样本村经济社会方面
        3.2.3 样本村居住条件方面
        3.2.4 样本村环境建设方面
        3.2.5 样本村配套设施方面
        3.2.6 样本村村庄风貌方面
        3.2.7 样本村农民认知方面
    3.3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3.3.1 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问题突出
        3.3.2 乡村住宅建设粗放,居住条件有待提升
        3.3.3 乡村环境卫生较差,公共环境亟须治理
        3.3.4 乡村设施配套不足,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3.3.5 乡村风貌特色失真,乡土文化缺乏传承
    3.4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成因
        3.4.1 经济社会上,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3.4.2 规划技术上,规划管理严重缺位
        3.4.3 政府管理上,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3.4.4 村民参与上,自主参与能力弱化
    3.5 本章小结
4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与策略
    4.1 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
        4.1.1 基于“村庄整治”层面上的建设重点
        4.1.2 基于“人工环境”系统上的建设重点
        4.1.3 基于“村民需求”内容上的建设重点
    4.2 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经济条件
        4.2.3 社会文化
        4.2.4 主导力量
        4.2.5 技术因素
    4.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原则
        4.3.1 整治规划原则
        4.3.2 目标体系构建
    4.4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策略体系
        4.4.1 整治规划策略的编制要点
        4.4.2 整治规划策略的内容框架
    4.5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措施
        4.5.1 房屋建筑
        4.5.2 饮水安全
        4.5.3 道路交通
        4.5.4 供电通信
        4.5.5 环境卫生
        4.5.6 排水工程
        4.5.7 节能改造
        4.5.8 公共安全
        4.5.9 公共服务设施
        4.5.10 村庄环境面貌
        4.5.11 传统文化保护
        4.5.12 村庄产业发展
        4.5.13 乡村文明建设
    4.6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建议
        4.6.1 科学编制整治规划
        4.6.2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
        4.6.3 优化土地管理政策
        4.6.4 创新整治管理机制
        4.6.5 鼓励村民自主参与
    4.7 本章小结
5 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案例实证分析
    5.1 鄠邑区柳泉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5.1.1 现状特征
        5.1.2 建设问题
        5.1.3 整治规划
    5.2 乾县长兴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5.2.1 现状特征
        5.2.2 建设问题
        5.2.3 整治规划
    5.3 韩城市清水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5.3.1 现状特征
        5.3.2 建设问题
        5.3.3 整治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10)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析
        1.2.2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理论
        1.2.3 城镇化动力机制和国外城市(镇)化历程
        1.2.4 关于人本思想的理论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陕西城镇化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2.2 陕西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2.2.1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2 评价方法
        2.2.3 综合评价结果
    2.3 当前陕西城镇化存在问题
        2.3.1 城镇化进程滞后
        2.3.2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2.3.3 城镇化发展质量较差
        2.3.4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2.3.5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2.3.6 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2.4 600万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的目标分析
        2.4.1 对600万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目标的认识
        2.4.2 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目标的时间序列分析
        2.4.3 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目标的地域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章 人本思想指导下农村人口转移转化分析
    3.1 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的过程分析
        3.1.1 “农民-农民工”转变过程
        3.1.2 “农民工-市民”转变过程
        3.1.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选择
    3.2 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的城镇化主体博弈分析
        3.2.1 博弈论的概念、发展
        3.2.2 城镇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3.2.3 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3.3 农民转移转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3.3.1 转移转化成本界定
        3.3.2 转移转化收益界定
        3.3.3 陕西各市直接成本—收益分析
    3.4 农民转移转化的主体意愿调查分析
        3.4.1 农民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4.2 农民工就业及生活状况
        3.4.3 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3.4.4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分析
        3.4.5 农民工返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四章 提升“人本”城镇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分析
    4.1 优化城镇布局形态
    4.2 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龙头作用
        4.2.1 国际化大都市基本构架
        4.2.2 提升西安(咸阳)大都市国际化水平
    4.3 三大区域城市群的建设
        4.3.1 关中城镇群发展
        4.3.2 陕北城镇群发展
        4.3.3 陕南城镇群发展
    4.4 小城镇的发展和承载能力提升
        4.4.1 合理进行区划调整
        4.4.2 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示范镇
        4.4.3 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第五章 “人本思想”下加强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分析
    5.1 产业布局区位选择变化
        5.1.1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
        5.1.2 产业布局指向变化的原因
        5.1.3 产业布局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2 不同城镇产业布局组织模式
        5.2.1 城市产业布局组织类型
        5.2.2 陕西各大中城市产业布局空间组织形式
        5.2.3 县域重点城镇产业布局
    5.3 工业园区与城镇互动发展
        5.3.1 选址布局要做到与城市功能有机协调
        5.3.2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
        5.3.3 促进园区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5.3.4 创新园区运行的体制机制
第六章 “人本思想”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分析
    6.1 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内容
        6.1.1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内涵
        6.1.2 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6.1.3 推进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6.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6.2.1 加快规划建设一体化
        6.2.2 力促产业布局一体化
        6.2.3 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
        6.2.4 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
        6.2.5 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6.2.6 推动公共管理一体化
    6.3 加强城乡统筹示范建设
        6.3.1 试点市推进建设重点
        6.3.2 试点区县推进建设重点
        6.3.3 示范带推进建设重点
第七章 推进“人本”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性体制机制保障
    7.1 户籍制度保障
        7.1.1 户籍制度改革历程
        7.1.2 当前户籍制度存在缺陷
        7.1.3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7.2 土地利用制度保障
        7.2.1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特征
        7.2.2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2.3 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制度
    7.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
        7.3.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7.3.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障碍
        7.3.3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7.4 住房供给体系保障
        7.4.1 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进展
        7.4.2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挑战
        7.4.3 切实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保障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铜川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层级阶梯评价方法”的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以铜川市为例[J]. 解飞,张玉玺,刘景涛,周冰,向小平. 地学前缘, 2021(05)
  • [3]基于空间贫困理论的铜川市印台区贫困村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 张旭.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干旱情景的城镇生活用水水资源配置研究[D]. 王天尧. 长安大学, 2020
  • [5]铜川市黄堡镇集中供水工程设计[J]. 韩国燕. 陕西水利, 2019(12)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D]. 翟洲燕. 西北大学, 2018(02)
  • [7]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杨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8]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张贵凯. 西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关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乡集中供水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