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化道路

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化道路

一、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屈鹏[1](2021)在《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县域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外异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组成部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域,增强县域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提升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及管理水平是高台县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中心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具体案例研究。在梳理了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调查发现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提高高台县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和提升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对策。本文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规律的探索,有助于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对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案例;本文对高台县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路径和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对促进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做案例研究,可以为西部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具有相近人口规模和地域特点的县域政府提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焦钰[2](2020)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六章的汉译日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逐渐迈开,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其日本版翻译作为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功立项,也充分说明该书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完成了该书第六章的中译日翻译实践,希望通过对译文的分析,找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点,提出解决方法,并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启发。本实践报告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一、翻译任务。包括任务介绍和实践意义,以便能较好理解原文框架。二、事前准备。包括原文的文本类型分析和翻译理论、翻译计划。三、翻译实践的问题和改善方案。主要分析的是笔者译文和校审后的译文。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难点的解决上,进行代表性案例分析。四、总结。通过对译文的分析得出的翻译对策将为今后此类文章的笔译提供指导。

白文静[3](2020)在《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与基础保障。基于此,研究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建议,这对甘肃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省域与市域两种尺度,运用文献查阅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以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等方法,分别就时间及空间的演变特征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及二者协调发展的程度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省域尺度来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快,在2005-2017年间增长了6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级由2005年的“低”级发展到2017年的“高”级。甘肃省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新型城镇化稍慢,在研究期内增长了3.4倍,且生态文明总体水平不高,在2017年只达到中上水平。从市域尺度来看,14市(州)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从空间演变特征来说,各个市(州)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14市(州)总体生态文明水平不高,均处在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且研究期内增长幅度不大,地区间的差异系数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相比较小。就生态文明水平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各个地区生态文明水平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2)就各个指标因子灰色关联度而言,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前10位的因子分别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二三产业GDP密度、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数、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每万人拥有科研机构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职工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前10位因子分别为:地均GDP、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单位耕地化肥负荷量、人均耕地面积、农用地节水灌溉比重、城市人口密度。(3)就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度而言,甘肃省在2005-2017年间由中度失调阶段演化为初步协调阶段。14市(州)在2017年处在勉强协调阶段的城市有4个,占比28.6%;处在濒临失调阶段的城市有8个,占比57.1%;处在轻度失调的城市有2个,占比14.3%。且在2005年及2011年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随机分布的状态,在2017才具有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

郭晓敏[4](2020)在《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整体水资源短缺,在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上都呈现出显着不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用水需求量快速增长,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断引起地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反过来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城镇化综合发展与水资源系统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组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协调作用关系,同时对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1)2000-2018年间,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度经历由“低水平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的过度阶段,协调度呈现“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发展历程。(2)2018年12个盟市耦合阶段均处于拮抗阶段,2018年各盟市协调度呈现出蒙东地区(初级协调)>蒙西地区(轻度失调)>蒙中地区(严重失调)。(3)2019-2022年间,协调度经历了从“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的阶段,表明未来几年内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间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宋永永[6](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杨佩卿[7](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朱少卿[8](2016)在《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经实证检验,是不可持续的,产生了—系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问题。河西走廊深居内陆,绿洲城镇被荒漠所包围,在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欠发达等因素的胁迫下,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为摆脱相关因素的约束,提高城镇化水平及质量,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成为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的历史必然选择。本文以河西走廊绿洲城镇的典型代表和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高台县为研究案例。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期促进高台县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城镇目标的实现,为河西走廊绿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典范,促进区域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充分发挥河西走廊绿洲城镇的重要战略价值。在实证研究方面,文章首先从水资源、城镇土地资源及生态系统三个角度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进行了研究。(1)水资源方面。通过PSR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和复合系统水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得出:高台县水资源系统持续优化,经济—社会—生态—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能力显着提升但协调能力依旧较差,水资源利用水平与利用效率依旧相对较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显着降低,但远超过水资源系统的可承受范围。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显着增强,但处于濒临超载的紧张状态,整个县域用水依旧紧张。水资源呈现出重度脆弱状态,人工响应措施并未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2)城镇土地资源方面。从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建设承载力、土地环境承载力四个方面刻画了土地的综合承载力水平。目前城镇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城镇土地使用强度、利用集约度及紧凑度较低,土地使用方式粗放,使用效率低,城镇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推进的巨大承载作用没得到充分利用;(3)生态系统方面。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得出,生态系统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和生态极不安全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实证研究之上,文章从经济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镇体系空间关系及城镇化综合水平等七个方面入手,对高台县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揭示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研究得出,高台县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成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为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内生驱动力逐步增强;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非农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土地城镇化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承载力;城乡融合不断深入,小康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城镇体系空间联系较为完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研究同时得出,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1)经济城镇化方面。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农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内生推动作用严重不足,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过弱。财政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作用被限制;(2)产业城镇化方面。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非农产业无法为人口城镇集聚、人口非农转化、城镇化内涵式推进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工业化基础薄弱,发展严重不足,工业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差;(3)人口城镇化方面。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较低,人口非农化过程十分缓慢,是包含大量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率虚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分布处于初始均衡状态,人口中心城镇集聚现象十分不明显;(4)土地城镇化方面。土地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过快,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关系严重失调,缺乏人口集聚及内生动力的支撑,推进方式粗放,缺乏内涵,呈现低质量超前过快发展状态;(5)社会城镇化方面。城乡一体化水平严重偏低,城乡二元性依旧比较明显,小康社会建设水平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水平差距巨大;(6)城镇空间关系方面。公路网整体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路况较差,通行能力和通达便捷度受到严重制约:(7)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方面。研究得出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加大,影响了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综合而言,高台县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主导性过强,过分依靠土地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过快,推进方式粗放;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非农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缺乏人口集聚、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包含大量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率虚高;城乡二元性较为明显;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整体质量较差,缺乏内涵。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实证研究之上,结合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文件和精神,提出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定位。关于原则,主要有: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生态文明原则;“四化同步”的建设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城乡融合的建设原则;控制土地城镇化速度,增强城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原则;城镇空间关系优化原则;保护文脉,传承特色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大胆摸索,先试先行的原则。关于目标,主要为:绿洲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标杆和典范;绿洲城镇生态文明之城的发展先驱和样板;“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最后,文章总结性的提出了对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1)基于生态保护的安全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安全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必要保障;(2)基于产业升级的繁荣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繁荣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和重要内生驱动力;(3)基于创新驱动目标的创新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发展路径;(4)基于“以人为本”的幸福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幸福之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5)基于文化繁荣的人文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文魅力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灵魂和智力支持;(6)基于信息化的智慧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智慧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支撑平台;(7)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米瑞华[9](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王文棣[10](2010)在《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二、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县域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县域和小城镇
        2.1.4 县域城镇化
    2.2 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2.2.1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城市规划理论
        2.2.4 田园城市理论
        2.2.5 公共治理理论
    2.3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2.3.1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3.2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2.3.3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2.3.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第三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客观条件与目标分析
    3.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3.1.2 交通条件通达便利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3.1.4 社会发展环境良好
        3.1.5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3.1.6 县域经济基础良好
        3.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1.8 城乡建设成果显着
        3.1.9 文教卫体发展良好
    3.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
        3.2.2 张掖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
        3.2.3 高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提出的规划目标
第四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4.1.2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4.1.3 土地城镇化问题严重
        4.1.4 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高
        4.1.5 县城城市治理水平不高
        4.1.6 城乡休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4.1.7 城乡老弱妇幼留守问题突出
    4.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县域经济动力不足
        4.2.2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第五章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5.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
        5.1.1 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5.1.2 美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5.1.3 澳大利亚小城镇建设经验
        5.1.4 日本小城镇建设经验
    5.2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概括
    5.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第六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和对策
    6.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原则
        6.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6.1.2 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6.1.3 集约精细化原则
        6.1.4 特色创新原则
    6.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路径
        6.2.1 教育培训人才发展路径
        6.2.2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路径
        6.2.3 公共管理职能优化路径
    6.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对策
        6.3.1 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
        6.3.2 促进公共管理职能优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高台县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表
附录 B:高台县探明储量矿产地分布统计表
附录 C:高台县县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附录 D:高台县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图
附录 E:高台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图
致谢
作者简历

(2)《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六章的汉译日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翻訳実践について
    1.1 翻訳実践の绍介
        1.1.1 原作の背景と意义
        1.1.2 原作の绍介
    1.2 翻訳実践の意义
第2章 事前准备
    2.1 翻訳理论の选択
        2.1.1 経済类のテキストについて
        2.1.2 ニューマークの翻訳理论
        2.1.3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重视の翻訳ストラテジーについて
    2.2 翻訳実践の准备の仕事
第3章 翻訳実践における问题点及びその改善策
    3.1 语汇の翻訳问题
        3.1.1 类义语
        3.1.2 外来语と汉语
        3.1.3 书き言叶と话し言叶
        3.1.4 异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翻訳―専门用语を主として
    3.2 文の翻訳问题
        3.2.1 意訳
        3.2.2 解釈
        3.2.3 改訳
    3.3 訳文の処理问题
        3.3.1 减訳
        3.3.2 増訳
第4章 まとめ
参考文献
谢辞
付録一 原文
付録二 笔者の訳文
付録三 修正後の訳文

(3)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1.2.2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研究
        1.2.4 研究进展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有关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状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人口状况
        2.3.2 社会经济状况
        2.3.3 文化状况
第三章 研究数据及方法
    3.1 研究数据来源
    3.2 评价方法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方法
第四章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测度
    4.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测度
        4.1.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2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4.1.3 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变化趋势
        4.1.4 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
    4.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测度
        4.2.1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第五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测度
    5.1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测度
        5.1.1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2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5.1.3 生态文明各子系统变化趋势
        5.1.4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
    5.2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测度
        5.2.1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2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第六章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6.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6.1.1 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
        6.1.2 省域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等级测定
    6.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时空变化
    6.3 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6.3.1 全局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6.3.2 局部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对策与建议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 指标选取原则
        2.1.2 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2.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水资源系统综合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 指标选取原则
        2.2.2 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2.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2.3.1 变异系数法
        2.3.2 熵值法
        2.3.3 客观组合权重法
    2.4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2.5 数据来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水资源现状分析
    4.1 水资源状况
        4.1.1 内蒙古水资源量
        4.1.2 各盟市水资源量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水资源供水现状
        4.2.2 水资源用水现状
    4.3 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
        4.3.1 水资源耗水现状
        4.3.2 水资源产出率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镇化综合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5.1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1.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1.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1.3 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5.1.4 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
    5.2 各盟市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2.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2.3 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5.2.4 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
    5.3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度预测
    5.4 对策及建议
        5.4.1 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5.4.2 水资源系统方面的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6)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3.1.1 经济发展目标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3.2.3 制度动力机制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3.7.1 产业发展动力
        3.7.2 市场环境动力
        3.7.3 外向经济动力
        3.7.4 政府行政动力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3.9 个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4.3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5.3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8.1.1 研究方法说明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3 小结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案例区概况
        1.1.1 选题背景
        1.1.2 案例区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综述
    2.1 城镇化内涵
    2.2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2.2.2 国内城镇化研究综述
    2.3 绿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2.4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理论基础
        2.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4.2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第3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3.1 高台县水资源脆弱性和承载能力
        3.1.1 基本水情
        3.1.2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测算
        3.1.3 水资源综合承载力测算
        3.1.4 结果分析
    3.2 高台县城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3.2.1 城镇土地承载力的测算
        3.2.2 结果分析
    3.3 高台县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3.3.1 生态足迹的测算
        3.3.2 生态承载力的测算
        3.3.3 生态赤字的测算
        3.3.4 生态压力指数的测算
        3.3.5 结果分析
第4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4.1 高台县经济城镇化的发展
        4.1.1 经济规模增长轨迹
        4.1.2 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经济发展
        4.1.3 财政与城镇化发展
        4.1.4 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关系
    4.2 高台县产业城镇化的发展
        4.2.1 产业城镇化发展轨迹
        4.2.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4.2.3 工业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关系
    4.3 高台县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4.3.1 人口城镇集聚过程
        4.3.2 人口非农化过程
        4.3.3 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分布
    4.4 高台县土地城镇化的发展
        4.4.1 土地城镇化演化轨迹
        4.4.2 土地城镇化的失调程度
    4.5 高台县社会城镇化的发展
        4.5.1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4.5.2 小康社会发展水平
    4.6 高台县城镇空间关系
        4.6.1 城镇体系空间向心性
        4.6.2 城镇空间均衡性
        4.6.3 城镇空间关联性
    4.7 高台县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7.2 结果分析
第5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提出背景
        5.1.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5.1.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5.1.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5.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5.2.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5.2.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5.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1 基于生态保护的安全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2 基于产业升级的繁荣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3 基于创新驱动目标的创新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4 基于“以人为本”的幸福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5 基于文化繁荣的人文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6 基于信息化的智慧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5.3.7 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1.2.3 研究区域概况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3 成果述评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4.1.1 格网化方法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4.4.1 指标分析方法
        4.4.2 变量选取
        4.4.3 结果分析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5.1 因子分析方法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4.5.3 因子解释
        4.5.4 聚类分析方法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6.1.2 系数设定方法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背景简介与理论评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组织
第一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
    一、秦汉以前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二、秦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四、隋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五、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民族活动
    六、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发展特征
第二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特征
    一、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生态和自然特征
    二、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三、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三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社区经济生活
    三、社区政治生活
    四、社区社会及文化生活
    五、社区评价
    六、相关分析
    七、社区调查反映的社区特征
第四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
    一、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性目标
    二、内源动力的激发
    三、内源动力的导引:基层民主的实现
第五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二源动力耦合
    一、二源动力的耦合:扩散—增长极理论
    二、城乡统筹: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核心
    三、城镇化建设:扩散—增长极理论的落脚点
    四、掌握大众传媒: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保证
    五、发展旅游业:扩散—增长的可能突破
    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调适: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2 民族社区访谈提纲(干部)
附录3 民族社区观察及座谈提纲
附录4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城镇)
附录5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农村)
附录6 部分访谈资料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屈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六章的汉译日翻译实践报告[D]. 焦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白文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D]. 郭晓敏.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8]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D]. 朱少卿.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棣. 兰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化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