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电喷雾串联质谱 (Q-TOF) 测序中 Na~+ 加合肽的分析

纳电喷雾串联质谱 (Q-TOF) 测序中 Na~+ 加合肽的分析

一、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兵[1](2016)在《电喷雾质谱中肽段电荷远程裂解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以肽段Dh HP-6在低能量CID碎裂模式下产生的一系列新颖的碎片离子展开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多肽衍生物,利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并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这些特征离子相应的肽段电荷远程裂解机理,这是对目前肽段碎裂模型的重要补充。学以致用,基于串联质谱技术完成对一些特殊结构多肽药物的结构鉴定。1.文献总结,学习并吸取前人文献中的重要结论和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谱图解析提供了思考方向和理论根据。2.肽段Dh HP-6碎裂中bn-44特征离子的研究。我们首次揭示苏氨酸侧链在发生电荷远程裂解反应时,能够发生Cα-Cβ键的断裂导致乙醛分子的丢失;而恶唑酮结构的b离子也并不仅局限于一氧化碳的丢失形成a离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能产生二氧化碳的丢失。3.肽段Dh HP-6碎裂中cn特征离子的研究。肽段在CID碎裂模式下主要产生b/y序列离子,而c离子的形成则十分罕见。我们设计一系列的实验着重讨论了N端固定电荷的影响,并证实这些罕见c离子是通过电荷远程裂解的麦氏重排反应产生的,基于DFT理论计算详细阐述碎裂途径。4.肽段Dh HP-6碎裂中b2+H2O特征离子的研究。文献中关于bn+H2O特征离子的形成是由C端的羧基氧对相邻羰基亲核进攻引发的。我们揭示一种全新的机理能够产生b2+H2O离子,苏氨酸侧链羟基发生N→O酰基迁移形成酯中间体,随后该酯结构发生麦氏重排反应产生bn+H2O特征离子。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苏氨酸N甲基化修饰不仅能够促进溶液相中的N→O酰基迁移反应导致自身水解;还能够促进气相中的N→O酰基迁移反应,导致选择性断裂。5.基于串联质谱技术对肽类药物的结构鉴定。利用PIMT特异性的酶促反应以及串联质谱精确的质量分析,能够完成对未知肽段样品中天冬氨酸异构体个数以及位置的准确鉴定。借鉴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策略,鉴定多抗原分支肽MAP-4的结构。

刘建华[2](2011)在《泰和乌骨鸡活性肽抗氧化与降血压及其补血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是江西省重要的特色药食资源,既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食品,又是特有药用鸡种,被历代医家沿用,历史悠久,名扬中外。大量医药专着和文献记载,乌骨鸡具有补肝肾、益血气、退虚热、调经止带等功能,还可医治心腹痛、虚损、崩中带下、遗精、消渴、久痢、骨折、腰酸腿痛、各种出血症、紫癜、肝炎等疾病。因此,以泰和乌骨鸡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活性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鉴于此,本论文以泰和乌骨鸡活性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食品科学、现代分离技术、天然产物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细胞和动物实验等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降血压活性以及补血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均匀设计优化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制备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该活性肽具有较强的O2*-、OH.DPPH’.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以及良好的Fe2+、Cu2+螯合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利用制备型RP-HPLC结合水作流动相,将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分离成四个组分(Ⅰ、Ⅱ、Ⅲ和Ⅳ),组分Ⅱ具有最强的O2·-、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以及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其DPPH’.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强于相同浓度下的肌肽;组分Ⅰ具有最强的·OH清除能力。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富含Glu、Asp.Gly.Ala以及Leu等氨基酸,以及分子量在291-6070 Da的小分子肽,这些因素是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原因。2、利用超滤分离得到<6 kDa的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该活性肽具有强烈的O2’-.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以及良好的OH.DPPH清除能力、Fe2+.Cu2+螯合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确定了0.01 M磷酸盐溶液(pH 6.8)作为流动相的最佳分离条件,利用制备型RP-HPLC分离<6 kDa的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得到13个组分,对其采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结合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得到较好的效果。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组分4具有强烈的还原能力;组分7具有最强的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组分8具有强烈O2.ABTS-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组分13具有最强DPPH’清除活性。采用RP-HPLC结合水-乙腈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组分4、8,分别得到4个亚组分。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组分4-3具有最强的还原能力;组分8-3具有最强的O2’-.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且强于相同浓度下的肌肽。组分8-3纯度较高,HPLC-ESI+-MS/MS鉴定出其序列为Glu-Pro-Asp-Arg-Tyr。3、从猪肺中提取ACE,其酶活力为27 U/mL。建立RP-HPLC结合水(0.1%甲酸)-乙腈法,测定了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的ACE抑制活性。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对泰和乌骨鸡肉进行酶解,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不同阶段消化液水解度增大,小分子肽含量增加,ACE抑制活性保持在57.8%以上。首先采用超滤分离360 min肠道消化液,得到<3 kDa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其ACE抑制IC50为0.56mg/mL;其次采用制备型RP-HPLC分离<3 kDa活性肽,得到3个分离组分,组分F2的ACE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0.21 mg/mL;最后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F2得到2个分离组分,组分F2-2的ACE抑制活性最强,IC5o为0.04 mg/mL。利用HPLC/Q-TOF MS从F2-2中鉴定出一种新型的ACE抑制肽,其序列为Glu-Pro-Leu-Tyr-Tyr。4、采用细胞和动物实验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的补血活性进行评价。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具有促进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的作用,其分离组分7、8、9、10可极显着(P<0.01)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浓度为0.1μg/mL时,增殖率可达130%以上。采用RP-HPLC结合DNFB柱前衍生法测得组分7、8、9、10的氨基酸组成,它们主要含有Tyr、Gly、Glu、Asp以及Ala等氨基酸,可推测该5种氨基酸为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可升高失血性血虚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强血虚小鼠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快速造血。该活性肽还可显着升高失血性血虚小鼠RBC值(P<0.05);可使5-氟尿嘧啶致血虚小鼠RBC、HGB、HCT值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显着升高失血、5-氟尿嘧啶共同致血虚小鼠RBC值(P<0.05),使HGB值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组分8可使失血、5-氟尿嘧啶共同致血虚小鼠HGB值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能快速升高血虚小鼠RBC、HCT值。动物实验结果明确表明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冯桂学[3](2008)在《中国南海三种芋螺毒素的分离及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芋螺属腹足纲软体动物,全世界约有500~700种,遍布世界各暖海区,我国有芋螺100余种,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岛、海南岛及台湾海域。芋螺毒素由芋螺毒液管和毒囊内壁的毒腺所分泌,每种芋螺的毒液中含50~200个活性多肽,且每种芋螺的毒素序列极少重叠。芋螺毒素多数由10~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富含二硫键,可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和受体的类型及亚型。它们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药物,还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模板用于发展新药先导化合物,对神经生物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研究发现及鉴定新的芋螺毒素种类,从织锦芋螺,堂皇芋螺和大理石芋螺中分离、纯化、鉴定新的芋螺多肽,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及药理功能奠定基础。我们于2007年4月在我国南海地区采集了三种芋螺,进行芋螺毒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在芋螺毒素的初分离阶段,采用G-25凝胶层析、离子交换、RP-HPLC相结合的纯化方式对三种芋螺中的芋螺毒素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了53种芋螺毒素,其中包括23种织锦芋螺毒素,25种堂皇芋螺毒素和5种大理石芋螺毒素。对分离纯化的芋螺毒素进行了HPLC分析,证实了获得的芋螺毒素的纯度均达到85%以上。在芋螺毒素的鉴定试验中,我们首先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确定其分子量,它们的分子量均在1000到4000之间。采用了Edman降解及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两种测序方法,对新发现的芋螺毒素进行了序列分析,共得到17个新的芋螺毒素序列,包括8个织锦芋螺毒素序列、8个堂皇芋螺毒素和1个大理石芋螺毒素序列,并对它们的序列特点及可能存在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李萍,王红霞,王鸿丽,刘炳玉,刘峰,杨松成,魏开华[4](2007)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的结构》文中研究说明

吴胜明,王杰,刘炳玉,王鸿丽,魏开华,张学敏,杨松成[5](2006)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序列对接法”确定多肽的加钠位点》文中研究指明用QuattroM icro三级四极串联质谱分析常见的20种氨基酸的加钠效果。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氨基酸与钠离子的非共价键结合力很弱甚至没有,但脯氨酸和苯丙氨酸很容易形成加钠离子峰。采用“序列对接法”测出重组人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 FGF)C-端肽段的全序列,并确定钠离子的加成位点为该肽段的第6位脯氨酸(6Pro)。通过酸化样品溶液获得无加钠、无序列间隙的该肽全序列,与加钠肽段的序列一致。

何家田[6](2005)在《吗啡依赖大鼠海马、纹状体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阿片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神经元的代偿性适应,这种适应性改变涉及很多脑区及许多分子。目前为止,与阿片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海马、纹状体及皮层脑区寻找与阿片依赖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海马、纹状体及皮层组织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研究,通过凝胶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这些点分布在pI 5~8、分子量17.0 kDa~65.0 kDa的范围内,表达量上调最大达5.1倍,下调最低至0.2倍;经胶内酶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鉴定了对应于二维凝胶上50个差异点的38个差异蛋白质,其中有25个差异蛋白质以前未见与阿片依赖相关的报道。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细胞功能和突触功能,有一些蛋白质与神经元的可塑性高度相关。有两个蛋白质以N端发生了乙酰化修饰的形式存在,这两种蛋白质N端乙酰化形式的存在以前未见报道。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阿片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线索。

王红霞,何家田,梁冰,薛燕,杨松成,张学敏[7](2004)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序法是蛋白质组研究中蛋白质鉴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肽段离子在ESI-Q-TOF中往往以多电荷形式出现(2~4个电荷),其中m/z在500~1000之间带双电荷的离子最适合测序。但这样的肽段很容易和Na+加合,有时加合峰的相对强度比原肽段高很多,有时甚至只有加合峰。Na+加合肽的序列分析比较困难,因数据库查寻不支持Na+加合,且Na+加合是非氨基酸特异的,序列分析中不能按修饰编辑,一旦有一个氨基酸的序列发生偏差,整个肽段序列就不正确。因此,Na+加合肽的序列分析很重要。在Na+加合肽序列分析中,寻找m/z相差22Da的离子,以其为起点分别按m/z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进行分析,可得到完整序列,用序列进行数据库检索可鉴定蛋白质,本文用此方法分析了5个Na+加合肽的序列,鉴定5个蛋白质。Na+加合位点分别为丝氨酸S、脯氨酸P和酪氨酸Y。

王红霞,何家田,梁冰,薛燕,杨松成,张学敏[8](2004)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文中提出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序法是蛋白质组研究中蛋白质鉴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肽段离子在ESI-QTOF中往往以多电荷形式出现(2-4个电荷),其中m/z在500-1 000之间带双电荷的离子最适合测序。但这样的肽段很容易和Na+加合,有时加合峰的相对强度比原肽段高很多,有时甚至只有加合峰。Na+加合肽的序列分析比较困难,因数据库查寻不支持Na+加合,且Na+加合是非氨基酸特异的,序列分析中不能按修饰编辑,一旦有一个氨基酸的序列发生偏差,整个肽段序列就

二、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喷雾质谱中肽段电荷远程裂解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质谱技术与肽段碎裂
        1.2.1 电喷雾离子源与样品离子化
        1.2.2 串联质谱与碎裂技术
    1.3 肽段在低能量CID模式下的碎裂规律
        1.3.1 电荷诱导肽段碎裂
        1.3.2 肽段电荷远程裂解反应
    1.4 未知肽段样品的质谱解析思路
        1.4.1 亚胺离子与b/y序列离子识别
        1.4.2 未知多肽序列结构的推导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肽段Dh HP-6 碎裂中bn-44 特征离子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
        2.2.2 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肽段Dh HP-6 在离子阱质谱仪中碎裂规律的研究
        2.3.2 高分辨质谱鉴定苏氨酸侧链乙醛的丢失
        2.3.3 乙醛丢失影响因素的研究
        2.3.4 同位素标记鉴定CO2的丢失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肽段Dh HP-6 碎裂中cn特征离子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
        3.2.2 仪器
        3.2.3 理论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肽段DhHP-6 及其衍生物碎裂产生c离子
        3.3.2 含有N端精氨酸的肽段与c离子的形成
        3.3.3 H/D交换实验
        3.3.4 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肽段DhHP-6 碎裂中b_2+H_2O特征离子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
        4.2.2 仪器
        4.2.3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新颖的碎裂途径产生b_2+H_2O特征离子
        4.3.2 N甲基化修饰与选择性产生bn+H2O特征离子
        4.3.3 PH和温度对溶液相N→O迁移的影响
        4.3.4 理论计算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串联质谱技术的肽类药物结构鉴定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肽段STα1 中天冬氨酸异构体的鉴别
        5.3.2 多抗原分支肽MAP-4 的结构鉴定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详细摘要
Abstract

(2)泰和乌骨鸡活性肽抗氧化与降血压及其补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插表目录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1.2.1 生物活性肽的定义及来源
        1.2.2 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活性
        1.2.3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1.2.4 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途径
        1.2.5 生物活性肽的分析与鉴定
    1.3 生物活性肽抗氧化作用机制
        1.3.1 化学反应
        1.3.2 物理作用
    1.4 生物活性肽降血压作用机制
    1.5 补血及其作用机制
    1.6 乌骨鸡研究现状
        1.6.1 历代史书记载乌骨鸡的营养功能
        1.6.2 乌骨鸡营养功能性质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研究总体思路
第2章 泰和乌骨鸡抗氧化活性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设备
        2.2.2 材料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初步分离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2.3.2 泰和乌骨鸡抗氧化活性肽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和乌骨鸡降血压活性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设备
        3.2.2 材料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CE活性测定
        3.3.2 不同消化阶段水解度的变化
        3.3.3 ACE抑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3.3.4 不同消化阶段ACE抑制率的变化
        3.3.5 不同消化阶段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3.3.6 ACE抑制肽超滤、C_(18)柱分离及其活性
        3.3.7 ACE抑制肽凝胶柱分离及其活性
        3.3.8 ACE抑制肽纯度及结构鉴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的补血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设备
        4.2.2 材料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4.3.2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5.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南海三种芋螺毒素的分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芋螺毒素的发现和发展
    1.2 织锦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1.3 堂皇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1.4 大理石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1.5 多肽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6 多肽及二硫键分析方法进展
        1.6.1 多肽分子量的测定
        1.6.2 多肽序列分析
        1.6.3 二硫键分析方法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中国南海芋螺毒素的分离纯化
    2.1 试验部分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 织锦芋螺毒素的分离纯化
        2.1.3 堂皇芋螺毒素的分离纯化
        2.1.4 大理石芋螺毒素的分离纯化
    2.2 结果与讨论
3. 中国南海芋螺毒素的鉴定
    3.1 试验部分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 织锦芋螺毒素的分子量测定
        3.1.3 堂皇芋螺毒素的分子量测定
        3.1.4 大理石芋螺毒素的分子量测定
        3.1.5 Edman降解测序
        3.1.6 芋螺毒素二硫键的还原及质谱测序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1.2.2 序列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曲普瑞林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2.2 曲普瑞林序列确证
    2.3 未知多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讨 论

(5)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序列对接法”确定多肽的加钠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氨基酸钠盐溶液的配制
        2.2.2 蛋白酶切
        2.2.3 质谱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20种常见氨基酸与Na+的结合能力比较
    3.2 rh-a FGF的肽质量指纹谱Na+加合峰分析
    3.3 “序列对接法”确定加钠位点
    3.4 强酸性介质中rh-a FGF的肽质量指纹谱及C-端肽段序列分析
    3.5 讨论

(6)吗啡依赖大鼠海马、纹状体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试剂
        2.标本来源
        3.主要仪器设备
    二.实验方法
        1.试剂配制
        2.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
        3.双向电泳蛋白质样品制备
        4.双向电泳
        5.染色
        6.凝胶图像采集与分析
        7.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
结果
    一.吗啡依赖的行为学评价
    二.二维凝胶电泳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
        1.海马组织中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
        2.纹状体组织中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
        3.皮层组织中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
        4.组织特异性的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
        5.组织非特异性的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斑点
    三.与吗啡依赖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四.鉴定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五.与吗啡依赖相关的两个差异蛋白质N端乙酰化修饰的鉴定
讨论
    一.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突触功能和形态的可塑性
    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 1)和G蛋白β1亚基在吗啡依赖中的效应及它们的N端乙酰化修饰
        1.VDAC 1在吗啡依赖中的效应
        2.G蛋白β1亚基在吗啡依赖中的效应
        3.VDAC 1和G蛋白β1亚基的N端乙酰化修饰
    三.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的神经元损伤和凋亡
    四.吗啡依赖的组织特异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综述

(7)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1.2 仪器及分析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5个Na+加合肽的串联质谱测序及序列分析
    2.2 讨论

四、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喷雾质谱中肽段电荷远程裂解反应的研究[D]. 汪兵. 吉林大学, 2016(03)
  • [2]泰和乌骨鸡活性肽抗氧化与降血压及其补血作用研究[D]. 刘建华. 南昌大学, 2011(03)
  • [3]中国南海三种芋螺毒素的分离及鉴定[D]. 冯桂学.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4]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的结构[J]. 李萍,王红霞,王鸿丽,刘炳玉,刘峰,杨松成,魏开华. 分析测试学报, 2007(S1)
  • [5]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序列对接法”确定多肽的加钠位点[J]. 吴胜明,王杰,刘炳玉,王鸿丽,魏开华,张学敏,杨松成. 分析化学, 2006(01)
  • [6]吗啡依赖大鼠海马、纹状体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D]. 何家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07)
  • [7]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J]. 王红霞,何家田,梁冰,薛燕,杨松成,张学敏. 分析测试学报, 2004(S1)
  • [8]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测序中Na+加合肽的分析[A]. 王红霞,何家田,梁冰,薛燕,杨松成,张学敏. 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4

标签:;  ;  ;  ;  ;  

纳电喷雾串联质谱 (Q-TOF) 测序中 Na~+ 加合肽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