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型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房间隔缺损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

IDD型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房间隔缺损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

一、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安亚平,吴强,俞杉,郑志伟,冯琳[1](2019)在《右位心植入CIED 3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例1,女,56岁。因"发现心率慢,伴胸闷、头昏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血压145/86 mmHg(1 mmHg=0.133 kPa),心尖搏动位于右侧胸壁,心率6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示:各导联P波极性正常,胸导联R波递减。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窦性停搏(最长间期4.7 s),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胸片示:心尖指向右,心胸比0.53。腹部B超:肝脏位于右侧。超声心动图

孙新海,孙占国,李娴,史志涛,王林省,盛华强,吴涛,李传福[2](2010)在《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7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术前DSCT和超声心动图(Echo)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全部检查均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心外结构异常304处,DSCT可清晰显示先心病心外畸形特点及侧枝循环情况,DSCT、Echo及二者联合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7%(294/304)、78.9%(240/304)9、7.7%(297/304),DSCT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cho,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DSCT与二者联合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技术,各种重建图像能够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外结构异常,检出优于Echo,对先心病特别是复杂型先心病的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韩宏光,汪曾炜,张南滨,朱洪玉,王辉山,方敏华[3](2010)在《儿童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早期疗效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cTGA)解剖矫治术早期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我科行双调转手术治疗cTG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1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6个月至16岁,平均9.14岁。全组均在全麻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解剖矫治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改良Senning+Rastelli13例,Mustard+Rastelli+双向Glenn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综合征(低心排)和左心功能衰竭。早期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房室分离各1例,胸腔积液和低蛋白血症2例。随访2~24个月,恢复良好,复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胸片显示,窦性心律11例,结性心律1例,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SLL型病例采用改良Senning心房内调转手术效果优于Senning和Mustard手术。双调转手术可以达到解剖矫治cTGA合并心内畸形,早期手术病死率低,中、远期心功能效果良好。

吴昊,于长江,刘静,罗艳红,郏蓁,李温斌,郭海平,刘晓明,石秋霞[4](2009)在《疑难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式设计新思路——附2例报道》文中指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合并节段性连接异常的伴有多种畸形心脏病的根治术,一直是困扰临床的心脏外科疾病。我们近期创新性的对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以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e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TGA)为治疗终点进行了临床矫治,取得了手术成功,现报道如下:

谢杰,解翔,陈宏艳[5](2008)在《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TGA)图像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应用Van Praagh三节段分析法,分析诊断大动脉转位及类型。结果32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TGA)中,心房正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左转位(SLL)型12例;心房反位、心室右袢及大动脉右转位(IDD)型8例;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及大动脉右转位(SDD)型4例;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及大动脉左转位(SDL)型3例;心房正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右转位(SLD)型4例;Taussing-Bing病1例。合并畸形中以VSD、ASD伴PS最多,占67.14%。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转位,是一种无创检查的可靠方法。

李献国,周亚[6](2008)在《先天性右位心及合并心内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右位心及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年经本院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右位心11例,按VanPraagh方法对右位心进行诊断分型。结果:11例先天性右位心患者中,镜像右位心10例,右旋心1例。10例镜像右位心中5例合并心内畸形,主要畸形为: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右室双出口1例;超声漏诊2例合并双上腔静脉。1例右旋心合并复杂畸形: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瓣重度狭窄。结论:先天性右位心多合并复杂畸形,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首选或筛选方法。

朱洪玉,汪曾炜,方敏华,张南滨,宋恒昌[7](2005)在《双调转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双调转手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6月,行双调转手术治疗cTGA合并心内畸形病儿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15岁,平均8.4岁。SLL型6例,IDD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右室双出口1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肺动脉狭窄6例;3例SLL型为右旋心,1例IDD型为左旋心。手术方式包括改良Senning+Rastelli4例,Mustard+Rastelli+双向Glenn手术、Senning+Rastelli手术、改良Senning+Switch手术各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为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行改良Senning+Switch手术者,死因为左心功能衰竭。早期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房室分离各1例,胸腔积液和低蛋白血症2例。随访224个月,恢复良好,复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胸片显示,窦性心律5例,结性心律1例,心功能均为I级。结论双调转手术可以达到解剖矫治cTGA合并心内畸形,早期手术死亡率低,中、远期心功能效果良好。SLL型病例采用改良Senning心房内调转手术效果优于Senning和Mustard手术。

王锦艳,李秀敏,王洁民[8](2004)在《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文中提出患儿男,12岁。发现心脏杂音2年,无不适及蹲踞史。查体: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生长发育及体力活动与同龄儿相比稍差,无口唇紫绀。肝脾反位,未及肿大。心脏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检查示右位心,右房室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心

钱武扬[9](1988)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438例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先心病是小儿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国内资料,先心病的发病率占新生儿的6.65%。我院从1978年1月至1986年12月经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确诊为各种先心病的12岁以下小儿2438例。本文对这一组病例的诊断情况作一分析。病例及资料本文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267例,女1171例。年龄在5岁以下者166例,6~12岁2272例。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胸片。大部分病例作过超声心动图检查。972例经右心导管

汪曾炜,费诚鉴,朱洪玉,宫汉东,刘建实,张仁福,孙立志,张南滨[10](1992)在《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文中指出作者手术治疗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43例,其中 SLL 型35例,IDD 型8例;3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各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和预激综合征各1例。手术死亡率为9.3%。手术经验证明在 SLL 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或)肺动脉狭窄的病例,经右房和二尖瓣径路修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选作肺动脉瓣切开或左室到肺动脉带瓣管道,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二、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右位心植入CIED 3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与随访
2 讨论

(2)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扫描前准备
        1.2.2 扫描方法
        1.2.3 图像后处理
        1.2.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117例先心病心外结构异常的病种
    2.2 DSCT、Echo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评价
3 讨论
    3.1 DSCT对先心病房室-大血管连接异常的诊断
    3.2 DSCT对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诊断
    3.3 DSCT对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
    3.4 DSCT对冠状动脉及其他并发异常的评价

(3)儿童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早期疗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5)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仪器
    三、 方法
结 果
讨 论
    一、心房位置的判定
    二、判断左右心室的方法
    三、 大动脉的位置
    四、查明伴发的其他畸形

(7)双调转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四、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右位心植入CIED 3例并文献复习[J]. 安亚平,吴强,俞杉,郑志伟,冯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9(10)
  • [2]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畸形的诊断价值[J]. 孙新海,孙占国,李娴,史志涛,王林省,盛华强,吴涛,李传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05)
  • [3]儿童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早期疗效初探[J]. 韩宏光,汪曾炜,张南滨,朱洪玉,王辉山,方敏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0(02)
  • [4]疑难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式设计新思路——附2例报道[A]. 吴昊,于长江,刘静,罗艳红,郏蓁,李温斌,郭海平,刘晓明,石秋霞. 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9
  • [5]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分析[J]. 谢杰,解翔,陈宏艳. 安徽医学, 2008(05)
  • [6]先天性右位心及合并心内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J]. 李献国,周亚.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3)
  • [7]双调转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J]. 朱洪玉,汪曾炜,方敏华,张南滨,宋恒昌.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05)
  • [8]IDD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并房间隔缺损及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J]. 王锦艳,李秀敏,王洁民. 山东医药, 2004(36)
  • [9]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438例诊断分析[J]. 钱武扬. 实用儿科杂志, 1988(06)
  • [10]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J]. 汪曾炜,费诚鉴,朱洪玉,宫汉东,刘建实,张仁福,孙立志,张南滨. 中华外科杂志, 1992(10)

标签:;  ;  ;  ;  ;  

IDD型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房间隔缺损双上腔静脉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