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对策

大同煤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对策

一、持续发展大同煤炭的财政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杨凌霞[3](2020)在《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及提升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治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能源大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作为主要支撑产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立足于本省的实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成为山西省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环境治理的角度,构建一套有关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分析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此评价指标体系,找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对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有很大意义。本文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影响因素及治理方向;第二部分分析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并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三部分针对评价结果,找出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参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从污染控制、资源利用、环境建设、绿色生活四个方面构建了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对2009-2018年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并选取2018年数据,对山西省11个地市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水平逐渐提升,但仍在污染治理防治不足、资源代价较高、环境意识有待提升等问题,还有很大改善空间;11个地市太原市、长治市、大同市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较好,朔州市、吕梁市、临汾市较差。最后结合山西省具体情况,从理念、制度、管理、技术、宣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孙洁[4](2020)在《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山西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基于国家提出的去产能政策,关停矿山的数量不断增加,做好关停矿山的资源整合及利用工作意义重大。由于废弃矿山环境管理工作的缺失,致使废弃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凸显,加强生态建设、扭转废弃矿山的不良问题,就需整合区域资源,做好资源利用和绿色转型工作。山西关停矿山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能提高去产能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可为山西关停并转等去产能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脱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对保障山西省能源安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理论分析、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关停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关停矿山绿色发展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探索了山西关停矿山绿色经济转型发展驱动及提升战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区域内关停矿山主要可利用资源包括地下空间,煤层气,矿井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基础设施设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以及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等。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对可利用资源综合开发,构建了综合旅游景区、地下水库和抽水蓄能电站、气体储存和压缩空气蓄能电站、生态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煤层气综合利用、地下垃圾处理站、地下城市配套设施、矿井水地热利用工程十种绿色绿色转型模式,为山西省关停矿山开发利用提供路径选择。(2)山西省关停矿山开发利用尚不成熟,绿色转型发展能力不足,在绿色转型发展中遇到了现实难题及问题,主要为:关于矿区人口搬迁的安置难题、转型替代产业发展难题、环境恢复治理进展缓慢、资金问题、矿业勘察工作不到位、矿山恢复治理难度大、任务繁重、转化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3)将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作为目标,通过RAM模型、数理分析、0-1模型分析,构建了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作为评价准则的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的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4)通过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得出技术创新、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是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指标。(5)通过理论、数据和模型分析提出山西省绿色转型能力提升战略:科学规划,精确定位绿色转型条件;转化闲置资源利用价值,由资源枯竭向资源再造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探索多样化生态修复技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方向,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多能互补;以关闭煤矿的资源类型为主导,对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制定了制度保障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绿色技术制度、制定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绿色核算制度。

李雯宇[5](2020)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在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过度开采、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煤炭能源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最集中的区域,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共有10个地级市进入我国资源型城市名录,这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研究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对适应新常态,走出“资源型经济困局”,实现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以选取某一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多个资源型城市的比较研究,因此本文以十个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8-201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进而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同时还引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指数、生态压力指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构建多指标生态足迹评价体系,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状况与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发展阶段针对性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并结合新发展理念对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政策建议。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表明,2017年山西省十个资源型城市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表现为不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已经不能满足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其中人均生态赤字最高的是朔州市,最低的是忻州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增长趋势,生态持续恶化。(2)由生态足迹多指标评价体系得出,根据生态状况指标和经济发展能力指标排名情况可以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分为三类,处于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有朔州市、晋城市和晋中市,依靠消耗资源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处于成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有大同市、运城市和长治市,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处于衰退阶段的资源型城市有阳泉市、忻州市、临汾市和吕梁市,资源面临枯竭,经济增长滞缓。(3)针对山西省十个资源型城市当前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处于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应当尽早发展接续产业,避免走进资源困局;处于成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应当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处于衰退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应当大力发展替代产业,摆脱资源禁锢,焕发经济活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支持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提高开放水平,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拓展了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并基于研究对象的范围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进而对山西省十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一步缩小生态足迹模型的尺度,并且尝试统一统计口径,便于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

姚遥[6](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引发了传统行业低迷,特别是煤炭行业也自2012年正式进入萧条期,2015年,彻底进入“冰川”。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过剩产能开始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据统计,自2003年,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接近80%,而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结构性失衡也导致大量煤炭企业瘫痪,尽管国家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调控,但收效甚微。2019年是实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四年,煤炭行业的重心将由“去产量”转向“调结构”,这时期,煤炭行业虽然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但从行业负债率、亏损企业比例等指标来看,控制债务风险与实体经济降成本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同煤矿集团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煤企,非煤产业占比较低,在结构性失衡的环境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企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本文以企业战略转型为理论基础,从企业战略转型的目的、方向等理论入手,提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企业转型研究应该把握和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文献研究的前提下,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PEST分析法,对当前宏观环境和煤炭行业对煤炭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实施战略转型是对于煤炭企业应对供需关系失衡、煤炭产量过剩的最有效的一条路径。并以大同煤矿集团为例,通过SWOT模式进行战略转型分析,剖析了大同煤矿集团外部和内部存在的档手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大同煤矿集团的企业战略转型定位以及路径选择,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组织人事、安全稳定等方面阐述如何保障战略转型的成功实施。

宋永永[7](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刘滕[8](2019)在《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曾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由于长期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较多资源型城市陷入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受阻的现状,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明确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目和类型,重点提出了各类城市的转型任务。大同市被确定为成熟型资源型城市,该市经济转型被提到议事日程。大同市具有两大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一是煤炭资源,一是旅游资源。目前,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该市煤炭资源优势己不再凸显,而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同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因此,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研究大同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其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同市为研究对象,在对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以推动经济转型的对策。文章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析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说明了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了经济转型理论、产业耦合理论;第三部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必要性及经验研究;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大同市旅游产业城市发展现状及其与城市转型升级耦合性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第五部分阐述了大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六部分提出了以旅游产业为抓手推动大同市经济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王耀祖[9](2019)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面对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也对全国各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长期以来,大同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重工业基地,在解决全国能源供应、保持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单纯依靠煤炭资源,导致大同市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诅咒当中,为改变这一现状,大同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表明了本研究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论文随后的展开奠定初步基础。第二部分,对绿色发展理念、转型发展理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大同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属性,并回顾了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获得发展的同时对山西乃至全国经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第四部分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经历以及进一步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六个方面对大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一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二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产业多元协调发展;三是以绿色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大同经济绿色发展;四要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为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五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六是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生态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自身实际,大同市的经济转型完全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相信也能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付剑[10](2019)在《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经济是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对资源的需求剧增而产生的依靠资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依托是对资源的持续大规模开发,并在资源开采区域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单一的产业结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进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建立了一批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能源基地,使得全国出现了大量的资源型经济地区。这些地区作为工业生产中能源、原材料等的提供者,为我国经济、工业长足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对资源的长期依赖和不合理开发,导致绝大部分资源型经济都已进入资源开发的中后期,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求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山西省作为我国唯一的全省范围的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承担着探索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承担着为我国其它资源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摸索方法、总结经验的重任。近年来,为摆脱发展困境,各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不是太理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找到适合山西省发展的政策、产业结构的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山西省和我国资源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实际而重大的战略意义。近年来,许多资源型经济地区开始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学术界也对我国资源型经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了不少研究。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将山西省全省设立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以及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以来,对资源型经济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型经济通过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方面也非常的多,实现可持续转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本文仅从金融支持角度出发,寻找一条适合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研究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在研究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践方面,本文分析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践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了相关情况,包括资源配置问题、风险防范问题、信用监管问题、金融开放问题、金融效率问题等。理论研究方面,运用资源诅咒理论,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得到了目前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然后从社会发展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机制,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持续进步与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内涵中各个方面的发展基础,也成为解决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运用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集聚理论,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用主成份分析和面板回归方法,实证了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的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的途径,即通过金融集聚推动金融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支持,产生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形成人才和技术积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借鉴了以美国休斯顿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为代表的国外发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经验,从对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所获得的经验中得到启发,运用金融集聚和金融体系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分散金融风险、成为市场监管者和微观主体监管者的功能,将金融功能理论、金融集聚理论和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金融支持解决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政策和模式选择,以及具体的措施,为山西资源型经济实现可持续找到了一条道路。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基于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考察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采用合成控制法剖析了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支持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负向冲击严重弱化了金融支持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效果。鉴于此,山西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从金融供给侧和金融需求侧同时发力,增加金融可及性和释放更多有效金融需求。第二,本文基于主成份分析和面板回归方法,对中西部资源型省份和非资源型省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结合国际资源型经济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为中国资源型省份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路径提供了积极借鉴。第三,本文以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现状,并借鉴美国、德国、日本金融支持资源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经验,结合山西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山西用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二、持续发展大同煤炭的财政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发展大同煤炭的财政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无废城市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2.2 理论基础
        2.2.1 清洁生产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3.1 自然资源现状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指标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4.2.1 熵权法
        4.2.2 综合评价法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4.4 结果分析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及提升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
    2.1 生态环境治理概念及历程
        2.1.1 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
        2.1.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历程
    2.2 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清洁生产理论
        2.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
        2.2.4 公共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环境
    3.2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3.2.1 污染控制状况
        3.2.2 资源利用状况
        3.2.3 环境建设状况
        3.2.4 绿色生活状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评价及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框架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及说明
        4.2.1 指标体系的选取
        4.2.2 指标意义及计算说明
        4.2.3 指标数据来源
    4.3 评价方法的确定
        4.3.1 熵权法
        4.3.2 综合评价法
    4.4 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污染控制
        4.4.2 资源利用
        4.4.3 环境建设
        4.4.4 绿色生活
        4.4.5 总体状况分析
    4.5 各地市生态环境治理评价结果与分析
        4.5.1 各地市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4.5.2 各地市生态环境治理状况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建议
    5.1 提升治理理念,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
    5.2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化
        5.2.1 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环保督察执法
        5.2.2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企业排污监管
        5.2.3 扩大治理主体范围,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5.3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5.3.1 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5.3.2 治理流域水污染
        5.3.3 治理矿区土壤污染
    5.4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5.4.1 引导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5.4.2 发展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5.4.3 加快第三产业及旅游业发展
        5.4.4 加大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5.5 推进垃圾治理,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5.6 引导公众参与,努力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
        5.6.1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5.6.2 培训学习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5.6.3 制度保障提高公众参与效果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关停矿山数量不断增加
        1.1.2 关停矿山引发环境与安全问题
        1.1.3 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化发展
        1.1.4 山西迫切需要资源型经济转型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
        1.3.2 关停矿山转型发展
        1.3.3 关停矿山开发利用实践
        1.3.4 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理论体系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经济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战略管理理论
    2.2 绿色转型理论基础
        2.2.1 绿色转型基本架构
        2.2.2 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2.2.3 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2.2.4 制度创新
    2.3 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阶段
        2.3.1 绿色转型路径
        2.3.2 绿色转型发展阶段
    2.4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3.1 山西关停煤矿情况
        3.1.1 十三五期间山西关闭煤矿情况
        3.1.2 山西关停矿山资源利用情况
    3.2 山西关停煤矿可利用资源分类及发展模式
        3.2.1 可利用资源分类
        3.2.2 绿色转型发展模式构建与技术
    3.3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构成元素及存在的问题
        3.3.1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构成元素
        3.3.2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3.4 山西省关停矿山绿色转型政策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4.1 山西省关停矿山绿色转型相关政策
        3.4.2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4.1 基于RAM的测算模型
        4.1.1 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测算模型构建
        4.1.2 变量选取及结果检验
        4.1.3 回归结果分析
    4.2 环境资源难题分析
    4.3 基于0-1模型的发展能力分析
    4.4 基于AHP的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4.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4.2 评价指标体系
        4.4.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4.4 评价指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驱动及能力提升战略
    5.1 关停矿山转型发展驱动力的形成机理
        5.1.1 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5.1.2 资源利用优化方式的形成机理
        5.1.3 生态治理能力形成机理
        5.1.4 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形成机理
    5.2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提升路径
        5.2.1 科学规划,精确定位绿色转型条件
        5.2.2 转化闲置资源利用价值,由资源枯竭转向资源再造的绿色转型路径
        5.2.3 加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探索多样化生态修复技术
        5.2.4 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方向,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多能互补
        5.2.5 以关闭煤矿的资源类型为主导,对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5.3 制度保障
        5.3.1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5.3.2 绿色技术制度
        5.3.3 制定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
        5.3.4 绿色核算制度
    5.4 实证分析
        5.4.1 模型验证与分析——以白家庄矿和安源矿为例
        5.4.2 太原白家庄矿绿色转型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及分类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2.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发展理论
        2.2.3 生态足迹理论
第三章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况
    3.1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资源概况
        3.1.2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历程
    3.2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现状
        3.2.2 社会发展现状
        3.2.3 生态发展现状
    3.3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3.3.1 煤炭消费比重高,能源“双控”目标挑战大
        3.3.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能源开发技术滞后
        3.3.3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第四章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4.1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确定
        4.1.1 生物生产性土地对应消费项目的确定
        4.1.2 均衡因子的确定
        4.1.3 产量因子的确定
        4.1.4 基于国家公顷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
    4.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静态核算分析
        4.2.1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分析
        4.2.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4.2.3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赤字分析
        4.2.4 生态赤字(盈余)与生态协调系数
    4.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动态核算分析
        4.3.1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分析
        4.3.2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4.3.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人均生态赤字分析
第五章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多指标评价和分析
    5.1 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评价
        5.1.1 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定义及核算公式
        5.1.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
        5.1.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
    5.2 生态足迹指数评价
        5.2.1 生态足迹指数定义及核算公式
        5.2.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指数分析
        5.2.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指数分析
    5.3 生态压力指数评价
        5.3.1 生态压力指数定义及核算公式
        5.3.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压力指数分析
        5.3.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压力指数分析
    5.4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评价
        5.4.1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定义及核算公式
        5.4.2 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分析
        5.4.3 2008-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
    5.5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第六章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6.1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6.1.1 成长阶段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6.1.2 成熟阶段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6.1.3 衰竭阶段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6.2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6.2.1 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6.2.2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6.2.3 调整产业结构,支持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
        6.2.4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6.2.5 提高开放水平,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1.2.1 国内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进程
        1.2.2 国内文献研究概况
        1.2.3 国外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1.2.4 研究评述
        1.2.5 研究特色与创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及研究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背景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
    2.2 煤炭企业战略与转型发展理论
    2.3 战略管理理论
    2.4 战略转型
    2.5 转型发展
第3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发展环境PEST分析
    3.1 政治环境分析
    3.2 经济环境分析
    3.3 社会环境分析
    3.4 技术环境分析
    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必要性
第4章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分析
    4.1 公司概况
    4.2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4.3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转型升级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5.1 优势分析
    5.2 劣势分析
    5.3 机会分析
    5.4 威胁分析
第6章 大同煤矿集团战略转型发展思路及战略选择
    6.1 大同煤矿集团供给侧结构下产业布局和发展思路
    6.2 大同煤矿集团战略选择分析
        6.2.1 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做大做实煤炭主业(SO)
        6.2.2 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WO)
第7章 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的对策战略实施保障
    7.1 政策和法律保障
    7.2 体制和机制保障
    7.3 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
    7.4 企业文化保障
    7.5 安全和稳定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资源枯竭型城市
        2.1.2 产业结构转型
        2.1.3 旅游产业
    2.2 相关理论
        2.2.1 经济转型理论
        2.2.2 产业耦合理论
3 旅游产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成功经验
    3.1 旅游产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必要性
        3.1.1 应对“矿竭城衰”威胁的必然选择
        3.1.2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
        3.1.3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的经验介绍
        3.2.1 国内成功经验
        3.2.2 国外成功经验
4 大同市旅游产业现状及其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耦合性分析
    4.1 大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1.1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概述
        4.1.2 旅游产业结构现状
        4.1.3 大同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4.1.4 旅游目的地营销现状
        4.1.5 大同市旅游业经济收入现状
    4.2 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分析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3 评价方法
    4.3 实证分析
        4.3.1 信效度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5 大同市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5.1 旅游资源整体规划不合理
    5.2 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
    5.3 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不足
    5.4 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度较低
    5.5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5.6 旅游产品品牌特色不明显
6 大同市经济转型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
    6.2 健全旅游基础设施
    6.3 以市场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6.4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6.5 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6.6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品牌特色
7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主要原则:绿色低碳循环
        (三)基本诉求:生态文明建设
    三、转型发展的相关论述
        (一)转型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转型发展的核心与动力
        (三)转型发展的目标与着力点
第二章 大同市原有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及历史贡献
    一、大同市所属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二)大同市相关概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与贡献
        (一)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发展阶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出的历史贡献
第三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大同市转型发展的初步探索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总量大而不优
        (二)产业结构仍偏于单一化,煤炭供给侧改革任务重
        (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四)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保增长的环境压力
        (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对转型发展思想准备不足
        (三)缺乏绿色发展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绿色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有限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引导观念转型
        (一)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二)强化绿色就是最大的民生的意识
        (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底线观
    二、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积极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三、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
        (一)壮大绿色发展人才队伍
        (二)立足现代科技,以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发展
        (三)建立创新平台,推动“双创”绿色升级
    四、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制度保障
        (一)创立绿色GDP发展机制和考评监测制度
        (二)建立相应的绿色财税金融体制
        (三)健全和完善用人制度
    五、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空间布局
        (一)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二)构建联结“一带一路”的大通道
    六、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转型
        (一)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二)健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三)健全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打赢环境保卫战
        (四)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资源型地区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资源型经济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研究
        1.3.3 国内外关于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资源型经济发展与金融功能理论基础
    2.1 资源诅咒理论
    2.2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2.2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3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理论
        2.3.1 金融功能理论
        2.3.2 金融集聚理论
        2.3.3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理论
        2.3.4 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5 金融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2.3.6 金融推动经济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2.3.7 金融推动经济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2.4 多种性质的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
        2.4.1 政策性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
        2.4.2 商业性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考察
    3.1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矿产资源储藏丰富,经济结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
        3.1.2 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存在衰退隐忧
        3.1.3 资源型产业的衰退,居民收入增长不足
        3.1.4 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隐忧
    3.2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践
        3.2.1 银行机构贷款额持续上升
        3.2.2 银行完善建设信用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3.2.3 证券业促进企业直接融资额不断增加
        3.2.4 保险业赔付额稳步提高
    3.3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3.3.1 金融支持政策建设滞后,金融资源引导功能不足
        3.3.2 信贷结构不尽合理
        3.3.3 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主体作用发挥有限
        3.3.4 资源型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匮乏
        3.3.5 贷款递增额配置不合理
        3.3.6 金融效率较低
        3.3.7 金融支持受益人信用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3.3.8 金融创新力度不够
        3.3.9 金融开放程度较低
        3.3.10 资金持续外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支持的指标选取
        4.1.1 可持续发展指标选取
        4.1.2 金融支持指标选取
    4.2 全国各省份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2 指标主成分提取
        4.2.3 各省份可持续发展现状
    4.3 全国各省份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4.4 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4.4.1 金融支持对各省份可持续发展四方面影响的实证分析
        4.4.2 金融支持对中西部各省份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4.3 金融危机影响山西省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5.1 美国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政策概述
        5.1.1 优化银行体系,实行差别化货币政策
        5.1.2 设立双轨制储蓄金融机构,创造大量金融支持主体
        5.1.3 实行有差别的地区金融管制政策
        5.1.4 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5.2 德国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政策概述
        5.2.1 实行优惠金融政策,助力改善经济结构
        5.2.2 发挥金融功能,支持科技发展
    5.3 日本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政策概述
        5.3.1 长期、低利率金融贷款支持企业投产新型产业
        5.3.2 对大型高端制造业实施长期支持政策
    5.4 美、德、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经验评价与启示
        5.4.1 美、德、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经验评价
        5.4.2 美、德、日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经验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总体思路
    6.1 山西资源型经济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2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
    6.3 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模式
    6.4 山西资源型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
        6.4.1 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措施
        6.4.2 山西省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措施
        6.4.3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措施
        6.4.4 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金融支持的措施
        6.4.5 山西省科技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的措施
        6.4.6 山西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的措施
        6.4.7 山西省形成金融集聚效应的措施
        6.4.8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筹集资金的措施
        6.4.9 促进山西省本地资金投资山西的方法
    6.5 山西金融需求端发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措施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1 科技进步指标体系
    附录2 生态发展指标体系
    附录3 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四、持续发展大同煤炭的财政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山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及提升对策[D]. 杨凌霞.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1)
  • [4]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 孙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雯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同煤矿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姚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8]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D]. 刘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王耀祖.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10]山西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付剑.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大同煤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